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别变成连自己都讨厌的样子,那会是孩子以后的样子
    别变成连自己都讨厌的样子,那会是孩子以后的样子

    - 01 - 前几天大学的一个校友约我,我俩找了个餐厅一起吃饭,她要了瓶红酒,喝了两杯后,悠悠地冒出一句“我要离婚了。”还没等我问具体原因,她又颇有几分怨念地把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到她父母身上,“有时我真的特别不喜欢我的爸爸妈妈,和老公离婚有一大部分原因都怪我爸妈,对我老公各种看不上,经常当着我的面数落我老公,我老公说他受够了。哎,我都不知道我父母能看上谁。” 我脑海中不由地浮现出两年前我和他们两口子聚会的场景,那天约好晚上六点吃饭,他们两来晚了半个小时,一见到我,校友便对他老公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 “就没见过你这么笨的人,让你走那条路你偏不信,非要走这条路,结果是不是特别堵?” “你用得哪个是什么导航软件啊?怎么就这么认死理,换一个好用的导航软件会死吗?” “以后我同学聚会你别再跟来了,我一个人打车过来快得多,不和你一起出

  • 内心不够强大的父母,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内心不够强大的父母,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朋友圈里看到好友转发了一段《妈妈是超人》里面的片段,并且加上自己的评论:“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距真大啊,还是西方的独立式教育好。”《妈妈是超人》是一档真人秀节目,里面展示了几位明星妈妈平时带娃的日常。好友转发的是最新一期的节目片段,内容是影星马雅舒与外籍老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了分歧。 马雅舒认为老公太过激进,而老公认为马雅舒对孩子太过保护。结果两个人不欢而散。 不过看几期这个节目就会发现,这场争执真的不能简单归结于中西方的教育理念差异。马雅舒要调整的,不是“中国式”育儿方法,而是要学会做一个内心更强大,更善于为孩子谋划长远的母亲。 01 马雅舒的女儿叫米娅,快到四周岁了,是个漂亮的混血宝宝。可能是孩子太可爱太聪明,马雅舒对孩子总是不忍心教育,经常是“该管的没管,不该管的都管了”。 从节

  • 不想让孩子将来的生活处处碰壁,那就先教会他这件事!
    不想让孩子将来的生活处处碰壁,那就先教会他这件事!

    孩子,请不要抱怨读书累,如果你想要未来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想要未来有自己的一份体面的工作,那么今天的努力,就是你去看世界的路! - 01 - 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小学的时候练书法,周末要背着墨水瓶去老师家,瓶子没拧紧,墨水把包里的文具都染脏了,生闷气,觉得书法太讨厌,难学又惹祸,学了几天再不愿意去。 后来念高中,语文作文总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硬着头皮问老师原因,他说“文笔不错,可惜字丑了些。”学校组织作文比赛的时候,老师甚至主动建议我,“写完找个字好看的同学帮你抄一遍,否则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时候考驾照,带我的教练脾气很不好,我被骂哭两次,羞辱智商N次,跟自己赌气,说过阵子再学,后来干脆就没再去驾校,如今即将毕业的我,依然没有驾照。 过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出租车,春节是不开计价器的,10块

  • 孩子的一生,这件事要尽早做
    孩子的一生,这件事要尽早做

    1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世界的逻辑有点意思。 比如阅读这件事,还记得一个妈妈群的段子: “许多人好像活反了 花5000W买栋房子觉得正常 花50W买辆车觉得正常 花5W买个包包觉得正常 花1w去麻将桌上觉得正常 花6000买个手机觉得正常 花3000元买件衣服也正常 花800元吃一顿大餐非常正常 但是花100块钱买套书给孩子看,却摇头说:“太贵了……” 当下的中国,这个段子就是现实的一部分吧。 在我们的身边,读书的地方不多,可以说太少太少。 就在离我1公里的地方,有一家号称中国中部最大的城市综合体。 周末的时候,我也常常会带儿子去玩。 但是那个地方的游乐场、游戏厅开了一家又一家。

  • 亲爱的,没有谁能给孩子“定制”完美人生
    亲爱的,没有谁能给孩子“定制”完美人生

    1 “如果可以一键选择,你会不会为孩子定制一个完美人生?” 这是《奇葩说》最近一期的辩题。 我想,出于对孩子的爱,很多的父母都会说“按”。 吃过苦的父母,总是不想让孩子像自己一样苦。 有时饭后跟老婆聊天。 我们都说今后等娃读完书后就让他去独立生活。 可有时我也会补充一句,当然他如果需要买房结婚,我可以借一个首付给他,他自己供月供。 因为我跟老婆是裸婚,虽然她不介意吃苦,但我还是不希望自己爱的人跟着我吃太多苦。 而面对前面的问题,理智下的我还是会选择不按。 因为我不相信有完美的人生,更不相信父母能给孩子这样的人生。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给我留言。 她是用笔写的,然后拍下照片发给了我。 在留言里她说自己有一个五岁的女儿。有一天跟同事聊天

  • 为什么说越乖的孩子,长大后问题越多
    为什么说越乖的孩子,长大后问题越多

    如果你的孩子小时候特别听话懂事,也许你要存好以后给孩子看心理医生的钱。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不是吗? 也许不呢。 我们这里说的乖宝宝是指的特别听父母话的那种。 注意,听父母话并不等于优秀,优秀的孩子也不等于就是听话。 那些有自己主见,各方面自然发展又很优秀的孩子,并不在此列。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去镇上小医院输液,输完的时候,要拔针头,正好管输液的护士不在,于是就由门诊看病的医生给我拔的。 不知道是不是医生不熟练还是怎样,给我拔的时候我明显感觉针头被往下压进去了一下,特别疼,于是我哇的一下子就哭了。 我妈连忙问我怎么了,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只知道特别疼。 于是她就问医生,因为当时周围还有几个病人,我哭声又很大,医生当时尴尬了一下,然后马上撇清关系似的推脱。 大体

  • 要怎么当爸爸,才称得上出色呢? (深度好文)
    要怎么当爸爸,才称得上出色呢? (深度好文)

    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爸爸在身体、气质和思维上的特点,很容易被孩子当作心中的偶像。 教育孩子,也绝不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爸爸对女儿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缺乏爸爸教育的男孩儿往往表现出多愁善感、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以及性格孤僻、自卑等特点。 要怎么当爸爸,才称得上出色呢?其实,你要认真做到这6点: 1 爱玩的爸爸: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 运动能力是孩子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升孩子自尊与自信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发展孩子的运动能力,男性的身体优势、性格特点都使得爸爸更适合成为孩子的运动教练。 能够经常和爸爸一起愉快地玩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因为无论是益智类游戏,还是动手类游戏,或是外出旅行类游戏,都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思维、语言、操作、交往等能力。 建议爸爸们至少每个月陪孩子

  • 男孩子就不能掉眼泪吗?即使是男孩,也该让他哭一会儿
    男孩子就不能掉眼泪吗?即使是男孩,也该让他哭一会儿

    有个异性朋友,正处在压力巨大的创业期,最近联系了一次,他苦笑着说:我现在的状态很不好,每晚都累得要死,但整宿地睡不着,白天还得强作欢颜,上网一查,好像是中度抑郁了…… 我挺震惊的,没想到一向乐天派的他也有抑郁的时候,但还是故作轻松地建议:找个没人的地方发泄发泄,哭一哭说不定会好点? 他想都不想回了我一句:“那怎么行,男儿有泪不轻弹,哭太丢脸了。”宁可承担抑郁的折磨,也不愿把负面情绪宣泄出来,难道对于男性来说,眼泪是比病痛更可怕的事情吗? 什么时候,男人们就不会哭了? 这个朋友年近四十,我想他自己都不记得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了吧。 那是刚进幼儿园,面对陌生环境,陌生的人,害怕,想妈妈了哭的吗? 有可能,但男人不能娇气,哭鼻子多难看啊,不能哭。 是看《摔跤吧,爸爸》,被点燃,感动哭的吗? 不

  • 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8件事妈妈一定要知道
    孩子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8件事妈妈一定要知道

    情商,不是什么深奥、神秘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一个人调节自身精神状态、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全部良好品质,比如独立、善良、有同情心、勤奋等,其实都属于情商。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智商只起20%左右的影响作用,剩下的80%都是由情商来决定的。而且相比较起来,智商这东西,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升值潜力”一般;而情商,则基本全靠后天培养建立起来。整个小学以及学前阶段,孩子的性格、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也是孩子情商培养的黄金阶段,抓住这段时间,就能为孩子未来20几年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八项情商: 01 独立 独立性包括独立的意识、独立的行为,也就是说: 1.孩子要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并自己拿主意; 2.孩子能承担起自己分内的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 独立性是孩子在新环境中生存

  •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特别是第3种!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特别是第3种!

    人的一生中需要很多的朋友,有的朋友适合深交,有的朋友只需泛泛而交,有的朋友却不值得交,这些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会深有体会。确实,一个很好很铁的朋友可以在危急关头拉你一把雪中送炭帮你度过难关,一个很坏很有心机的朋友也可能落井下石在暗地里搞些小动作推你一把。但是在这个世上,人有千千万万种,为了防止孩子交友不慎或者交到不好的朋友,父母应该帮孩子擦亮双眼:如果遇到下面的这6种人,千万不要和他们做朋友,因为他们不值得! 01 自以为是的人 你帮我一下嘛,反正你也不忙吧;上次你借给我的那个游戏机啊……哦,被我弄坏了。反正你这么有钱,再买一个呗~ 这种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别人什么事情都要让着他,他觉得你对他好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人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不懂人情来往,你对他好,他也心安理得的受着,但你指望他有所反应和感谢,简直不可能。

  • 亲爱的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
    亲爱的孩子,我允许你不优秀,但不允许你没教养!

    常常和很多家长在微信上谈论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最近在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读到一篇有关提升孩子教养问题的文章,希望各位家长能够引起重视。一个孩子的教养是成功的基本因素,而教养是从小就要开始培养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影响的。因此,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关注孩子的教养问题。当你带着孩子出门,给孩子带上小书包、小水壶的时候,别忘了给他带上教养。有教养的人在哪里都会受到尊重,而没教养的样子,真的很丑。 1 这个故事告诉你,孩子为何会缺乏教养 周末,几个朋友在饭店吃饭,旁边一桌坐着两个家庭聚餐,都是六七岁的孩子,一会拿筷子敲碗制造噪音,一会满店乱跑乱追逐打闹。 周围的人因为影响了进餐而纷纷侧目,他们的父母都忙着聊着家长里短,并不在意。 服务员上菜时,其中一个孩子将菜汤泼到服务员身上,事后坦白就是为了好玩,服务员对此非常生气。 这时孩

  • 孩子,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不读书的人!(很深刻……)
    孩子,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不读书的人!(很深刻……)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真的是这样。 1 所有偷过的懒,真的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小学的时候练书法,周末要背着墨水瓶去老师家,瓶子没拧紧,墨水把包里的文具都染脏了,生闷气,觉得书法太讨厌,难学又惹祸,学了几天再也不愿意去。 后来念高中,语文作文总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硬着头皮问老师原因,他说“文笔不错,可惜字丑了些。”学校组织作文比赛的时候,老师甚至主动建议我,“写完找个字好看的同学帮你抄一遍,否则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大二的时候考驾照,带我的教练脾气很不好,我被骂哭两次,跟自己赌气,说过阵子再学,后来干脆就没再去驾校,如今即将毕业的我,依然没有驾照。 过年回家,我所在的小城市的出租车,春节是不开计价器的,10块钱的路程,能漫天要价地说30,不坐拉倒。家人在忙,家中有

  • 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要父母做什么?
    孩子不想学就不学,那要父母做什么?

    99%的孩子是需要家长教育的!动不动就我回家问问孩子喜欢不……上不上、学不学都“尊重”孩子的意见!我想请问,如果孩子不想做就不做,那还需要父母做什么呢? 01 前几天,孩子在做作业,有一题有点难。他就在那叫着妈妈来,妈妈来。 我当时在忙着做饭,就说等会,你先看看。 “不行,我不会。” “那你先放那,妈妈等会看看。” 等我洗干净手过去找他的时候,小家伙撅着嘴说。 “妈妈,我不想学了!”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孩子不想学,我们怎么办? “让妈妈先看看,别急。” 我耐着性子拿过来一看,原来是题目绕了几个弯。孩子识字不多,让他自己去学,真的有点难度。我心里想,学习可不能说放弃就放弃掉的,但是我没有明说,安慰他说:“是有点难,妈妈下次给你讲清楚题目,这样吧,今天到此为止,玩点别的。” 他就开心地玩去了。 02

  • 孙俪:一个顽强的母亲,一个争气的女儿
    孙俪:一个顽强的母亲,一个争气的女儿

    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对《甄嬛传》津津乐道。除了口碑、收视、奖项,这部剧播出以后,“甄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跟“孙俪”画上了等号。 她是如此优秀 作为一个演员,她有《甄嬛传》这样国民级的大爆作品;作为妻子,她与邓超可以说是娱乐圈里1+1>2的模范夫妻;作为母亲,两个孩子也是可爱懂事,羡煞旁人;作为一个名人,她热心公益,成为荧屏外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天使,很多孩子因她而生命之光重新点亮,很多家庭因她生活发生了转变。 闲暇时,孙俪经常会去一些动物基地,在那里当义工,给动物洗澡,买口粮,喂吃的。她还会去拍摄一些世界反皮草组织的宣传片。 2003年,孙俪投入资金40万,在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建立了两所安心希望小学。 2005年,因为要扮演盲女的角色,她许下心愿要帮助这些孩子们。 2006年5月20日,孙俪无偿担任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爱

  • 没有零花钱的孩子,长大也不快乐!细心爸妈必看!
    没有零花钱的孩子,长大也不快乐!细心爸妈必看!

    作为妈妈爸爸,我们总想给予孩子最好的东西。除了供应孩子吃穿和学费以外,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消费也十分重要。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人都离不开钱,如何花钱,是每个父母都应思考的,切不可因不正确的给予方式影响了孩子的将来。 1.什么是零花钱 零花钱就是家长给孩子自己的可以随便支配的钱。 虽然金额一般不会很多,但是相信孩子们都很喜欢拿到零花钱,因为这样他们可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比如漫画、糖果、小玩具等等。 2.何时给零花钱 父母从孩子一年级开始便可固定给一些零用钱。孩子的年龄越小,给钱的间隔越短。比如,年纪小的孩子一星期可分两次或三次给,高年级的孩子一周、半个月给一次等。 3.给多少零花钱合适? 到底给孩子零花钱的数目为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家长可根据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孩子的自制力而定。

  • 顺利带孩子离开游乐场的秘诀:“孩子,抓紧玩吧!”
    顺利带孩子离开游乐场的秘诀:“孩子,抓紧玩吧!”

    每次玩到兴头上时,叫孩子回家,你家孩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是跟你讨价还价,还是假装听不见?或者说走就走?这篇文章教你如何顺利带孩子离开游乐场。 妈妈说:“蕾蕾,再玩5分钟,我们要走了。”蕾蕾爽快地应到:“嗯!” 妈妈看了看表,“蕾蕾,时间到了。”蕾蕾迅速回应:“不嘛,我还想再玩5分钟。”一场从5分钟开始的拉锯战,一直持续了25分钟,最后以妈妈的那句威胁:“我先走了!”结束战斗。 在游乐场,这样的亲子拉锯战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到了时间,二话不说强行把娃拽走的强势妈妈已经不多见了,很多妈妈开始意识到父母需要尊重孩子,耐心地给孩子建立规则。问题是即便父母耐心,孩子也不见得合作。特别是像带孩子去游乐场这件事,每次高高兴兴出发,总会闹得哭哭啼啼归来,妈妈和孩子都像被施了魔咒一样。 有没有办法解除魔咒呢?办法当然有,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需要

  •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

    教育的最高目标,其实是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这不是反讽,而是陈述事实,可惜多数人成了“家长”之后,再也看不破这个道理。“有病”的教育,是让孩子终其一生走不出他人的期待,迷失自我;而成功的教育,是让孩子从内在找到力量,过好自己的人生。有时候,教育的问题因为折射太多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搀入的忧虑太多,继而变成一件全民焦虑的情绪旋涡。实际上,从最初到最后,教育一以贯之的关注点,只是“人”而已,只是孩子而已。我们想让孩子真正成为的那个“人”,究竟得是什么样的? 什么样的孩子才能算是“健康”的 翻了很多书,问过很多人,也探访了很多学校之后,我开始觉悟:教育有三种境界。 最差劲的状态,是上紧自己的发条,永远追赶某个目标。 中间的境界,是让孩子理解自己,接纳自己不同阶段的状态,对出现的问题不

  • 让孩子遵守吃饭的规矩和礼貌!真的很简单!
    让孩子遵守吃饭的规矩和礼貌!真的很简单!

    坐好吃饭不乱跑 坐好吃饭这一点,让孩子乖乖的坐在椅子子上吃饭,更重要的是,不能随意站起来或走动,很多孩子喜欢吃几口饭,就旁边走一走看一看,也许还会拿哪一个玩具都玩,我觉得都不适合,应该让孩子养一专心吃饭的习惯。 我们大人可能都有经验,工作忙碌时会边吃饭边工作,不但没能好好吃,也容易消化不良,有时狼吞虎咽望了很好的咀嚼,有时则是忙得只吃了几口就望了继续吃,等忙完了也不饿了,长久下来,有可能会造成肠胃的负担;孩子若不专心吃饭,也会有相同的情况唷! 让孩子养一专心吃饭的习惯,脱了增加吃饭的效率之外,还有另一个强大的好地方,就是外面吃饭时不用担心孩子子跑来跑去或想离开顿椅子,因为已经养得习惯坐在儿童餐椅上专心吃饭,不需要玩具都、手机、pad或其他诱因,就不能乖乖吃饭! (如果有专属的儿童餐椅,孩子无法自己离开座位,久了也会习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饭)

  • 当孩子遇上特区,该如何应对?这位聪明妈妈是这样做的....
    当孩子遇上特区,该如何应对?这位聪明妈妈是这样做的....

    在这个非常重视人权的时代,父母亲最关心孩子的是在学校是否有遇上霸凌,只是因为随着媒体过度渲染,加上现在的孩子像个宝,所以有时候是一些情绪上的坚持,是该处理情绪上的问题却变成了霸凌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说霸凌的界定本身就在一个模糊地带,但其所面对的问题,的的确确是问题,有些时候必须依靠孩子之间解决,有时候大人就必需理性的讨论,并且选择出最好的解决方式,只是往往到大人这个部份,因为每个人的认定不同,问题会形成另一个问题。 我的大女儿幼儿园大班,从中班时就常听她说班上有个小男生特别调皮,会太过用力的推同学,或是拉扯同学,还有一些当下听到觉得夸张但也不是特别在意就忘了的事,直到有一天,大女儿说那个男同学对着她的吐口水,我才开始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瑕疵。 事情发生在某天午休,所有同学躺着睡觉,那个男同学趁同学睡觉时,对我大女儿做出尿尿的动作,当然不是真的尿,

  • 养育一个男孩,90%的妈妈应该都不知道的6个秘密
    养育一个男孩,90%的妈妈应该都不知道的6个秘密

    对许多麻麻来说,根据自己的成长经验去养育一个女孩,是件简单的事情。但男孩就不一样了,许多麻麻在自己过去的人生经验里,对男孩的成长、心理一无所知,初次陪伴一个男孩长大,确实是要做许多功课的。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澳大利亚著名家庭问题专家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男孩》一书中提到的,养育男孩的小秘密。 对男人的印象影响你的教育方式 你对身边所有男人的认识,包括你的父亲、兄长、同事、老公,所有这些构成了整体对男性的印象,这也会让你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的小男孩。 女人对男性的看法都会反映在她们日常对男孩的看护上:是帮助他,还是不理睬他;是鼓励他,还是打击他;是热情地拥抱他们,还是皱皱眉走开。所有这些反应都源于她们内心对男性的态度。 如果你对男性知之甚少,就去你熟悉的男人那里寻求帮助。让他们告诉你,男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妈妈是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