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父母的12个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早看早受益!
    父母的12个坏习惯影响孩子一生,早看早受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还不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和错的时候,需要我们来告诉他。 而父母自己呢?是否遵守了人生和道德的准则?是否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以下12条,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知道。 坏习惯1:不耐烦 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不关心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

  • 坏习惯会毁掉一个聪明的孩子!5个大脑害怕的习惯,请孩子远离!
    坏习惯会毁掉一个聪明的孩子!5个大脑害怕的习惯,请孩子远离!

    我们都知道,大脑是掌管意识、思想、情绪、运动等的器官,又是我们身体的统一管理中心。 那么,大脑一旦受到损害,就将直接影响到身体的其他系统正常运行,尤其是孩子,大脑正在快速发育时期,所以,切不要让孩子经常做损害大脑的习惯。 那么,孩子的大脑怕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下这5个令大脑害怕的坏习惯吧: 1、懒散懈怠 话说,大脑是越用越灵活的,所以合理地利用大脑,不仅会使大脑很好发展,还可以推迟神经系统的衰老。而且,通过神经系统对全身的调节作用,还达到养生延寿的目的。只有让孩子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孩子才会变得聪明起来。所以,如果孩子不愿动脑,就会加速大脑的退化,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愚蠢。 2、胡思乱想 大脑越用越灵,是建立在合理使用大脑的基础上,如果孩子成天胡思乱想,近于“杞人忧天”,那么,过于紧张的情况,从而超过自己能力,

  • 孩子恋物癖是怎么回事 你家宝贝有“恋物癖”吗?
    孩子恋物癖是怎么回事 你家宝贝有“恋物癖”吗?

    恋物癖对成人来说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在与这些物品接触的过程中,孩子的内心会得到放松,产生安全感,一般都是小枕头,小被子,一些公仔等柔软物。简单地说,宝宝恋物就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宝宝产生依恋行为的时间,绝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大至3岁之间,其恋物表现在2岁时最为强烈。作为家长也要仔细判断孩子 恋物癖的症状,如果孩子的各个方面发育正常,依恋行为也很正常,这就无需过度担忧。但是,如果宝宝恋物过度,可能传达着着一些不良的信号。如过您家的宝宝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到公园甚至跟爸爸妈妈去游乐场玩耍都总是要带着奶嘴或者是自己的小枕巾,就算爸爸妈妈或老师制止也是过不了一会儿又会把这些东西放在自己的身边。从感觉统合的角度来讲称之为——触觉过分依赖,这样的孩子也许最开始就是因为身

  •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的7件事,占4条就是失败教育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的7件事,占4条就是失败教育

    二胎妈妈的勇气,是在实践中不断踏实的。 二胎妈妈的世界,丰富,多姿多彩,二胎妈妈的爱,温馨,深挚恬谧。 家长绝不能纵容孩子的7件事,占4条就是失败教育。  1、顺手牵羊 孩子给你看一双袖珍水晶鞋,告诉你那是从小朋友家的地上捡的。 达标做法:立即带孩子归还物品,让他亲自道歉:“对不起,我把你的东西拿回家玩了,现在还给你,请原谅。”借助“物归原主的过程,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 3、4岁的孩子没有“物权”概念和所属意识,自认为喜欢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对此,父母千万不要采取“下不为例”的态度。记住那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得不到就动手 孩子们在玩沙子,其中一个抢起小伙伴的玩具推土机,未果,一口就咬向对方的小手。结果,推土机如愿到手。

  • 宝宝有这7种行为是心理问题,家长再不了解就晚了
    宝宝有这7种行为是心理问题,家长再不了解就晚了

    孩子爱啃咬手指、胆小被人欺负了也不敢说话、不愿意入学、睡眠有障碍、易怒、暴躁爱打人骂人、不服管教……等等。不少父母都表示非常困惑,孩子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正常的? 现代社会中,不止成年人背负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小孩子学习、竞争的负担也很沉重。加上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多重因素作用下,孩子就会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假如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下这几种行为表现,很有可能是孩子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建议及早就医治疗。 啃手指咬指甲 这个行为在孩子婴儿时期是非常正常的,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但如果孩子到了4、5岁还有这种习惯,则很可能是受到过什么大的心理刺激或创伤,比如在断奶时期,妈妈为了强制断奶把孩子寄养在奶奶家姥姥家,不让孩子见到妈妈等。 咬指甲啃手指变成了孩子安抚自己的一种方式,孩子一紧张、不安就会习惯性的啃

  • 这个妈妈真了不起,让儿子五年如一日早睡早起!
    这个妈妈真了不起,让儿子五年如一日早睡早起!

    儿子今年五岁了,因为每天晚上八点半准时上床睡觉,在幼儿园家长群里口口相传,仿佛成了一个传奇。 在这个年龄段,晚上十点甚至更晚才睡觉,已成为很多小孩子的生活常态。作为他五年来早睡早起的见证者和协助者,关于这个话题,我总是被人这样问起: “8点半他就困吗?就乖乖上床吗?” “嗯。” 他早上起得早吗?” “六点半吧!” “哎,真好啊~~” “呵呵,是挺好。” 爸妈爷奶们经常跟我诉苦:“哎呀你儿子能早睡太好了,我家的到十点半还精力旺盛,大人都被他熬困了还不愿意睡……早上又起不来,叫好几遍都不动弹……” 我跟他们开玩笑说:“我必须得在九点前给他弄睡啊,我还得加班写稿啊,他不睡觉我怎么干活?” 的确,五年来,儿子一直效仿着农民伯伯最原始的睡眠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

  • 如果你的孩子处在3-12岁,请花几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如果你的孩子处在3-12岁,请花几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各位爸爸妈妈,您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吗? 当然不仅仅是成绩那么简单。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尤其是孩子处在3-12岁这个年龄阶段。在孩子12岁之前帮助他养成好习惯,不仅会让孩子受益一辈子,父母自己也会省心很多。 那么,怎么做呢?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你能不能担重任,会不会办事,能力如何,恐怕都跟你的习惯有关。 来看看这则故事: 一家要求很高的外资企业招工,一些学历水平、身高相貌等客观条件都很不错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进入了最后一关---面试。可是,未曾想到,没有提问,没有出题,短短10分钟,他们都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总经理借故离开了5分钟,这些年轻人便得

  • 是孩子不够听话,还是我们不够宽容?
    是孩子不够听话,还是我们不够宽容?

    最近一段时间,年糕小朋友晚上常常醒来哭,还很不好哄,我又困又累又恼,已经忍不住对孩子发过几次脾气了。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睡惯了整夜觉,再这样不断被打扰睡眠,真是有点受不了。加上白天的工作安排超级满,稍有差池就会影响一天的节奏。他都快三岁了,怎么能还这么吵呢! 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前几天年糕也病了,感冒+夜里咳嗽导致呕吐,他没有休息好。最近去托班了,对于内秀的他来说,想必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

  • 孩子总说“不”,怎么破?
    孩子总说“不”,怎么破?

    “我家孩子不是不爱说话,是太爱说话了,你说一句她回你十句。”“现在TA自己的主意可多了,大人叫去东,他偏要去西。”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之前都很听话和温顺,现在变得喜欢顶嘴,还总爱对着干呢?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聊聊“反抗期”了。众所周知,在青春发育期,孩子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叛逆心理,我们称之为“第二反抗期“。那”第一反抗期“又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其实就是在孩子3岁左右这个特殊的时期。 有些家长疑惑了,为什么3岁的小朋友也会有反抗心理呢? 在婴儿向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机体功能不断发育完善,他们通过模仿大人,观察周围的环境,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和游戏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经验以及生活的能力。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语言,行为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他们开始喜欢摆弄简单的物件,例如:试着把家里所有的鞋子放进柜子里;他们还喜欢做大人做的一些事,像

  • 资深教师透露真正优秀孩子的特征,看看你家孩子有几条?
    资深教师透露真正优秀孩子的特征,看看你家孩子有几条?

    本文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教师给天下所有家长的忠告:教育好孩子的秘诀,不是成绩、不是早教、也不是名校,而是父母每天对孩子耳濡目染的习惯的影响,由此孩子养成的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东西。 仅追逐成绩、早教、名校而忽略其他,这样的父母目光短浅,因为他们把孩子的人生错误地当成了短跑,但其实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优秀的性格和习惯,才能让孩子走得更好更远。 老教师用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列举了优秀孩子的5个特征。无独有偶,她的经验跟一些国内外学者的总结相差无几,这也是按照统计学总结出来的概率,孩子在童年时期只要养成以下5个好习惯,未来就不会差。 1、主动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论是我们的学校,还是不少家庭,都是以灌输的方式让孩子被动接收。 而当孩子自主捧起书本贪婪阅读的那刻,才是一个标志性的不同——孩子懂得了主

  • 孩子第一次偷东西后你的做法,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道德观
    孩子第一次偷东西后你的做法,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道德观

    邻居家三岁的帆帆,经常去找小朋友玩。在别人家他总是喜欢翻东西,看到喜欢的就想据为己有,想方设法的“偷”回家,妈妈意识到帆帆有这个“坏习惯”,三番四次进行批评教育却收效甚微。今天,妈妈又发现家里多了一只小汽车,一定又是帆帆顺手牵羊拿回来的,于是脑子里轰地一响:这孩子太不像话了,小小年纪养成这等恶习,长大了可怎么得了!于是,怒气冲冲的妈妈决定严厉惩罚他,抓住帆帆便是一阵胖揍。 其实像帆帆妈一样,许多家长对孩子小时候的“偷窃”行为非常敏感。但其实,大多数人在幼年时期都有过偷窃的欲望或行为,问题是当你发现孩子“偷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会如何处理让我们先来了解幼儿“偷窃”的性质。 一、孩子为什么会偷东西? 二三岁的孩子有时候看到喜欢的东西,常常会拿回来自己玩,不过这并不属于真正的偷窃行为。真正的偷窃行为一般会发生在孩子6岁至青春发育期之间。

  • 给孩子最好的教养,就是把“请”挂在嘴边
    给孩子最好的教养,就是把“请”挂在嘴边

    “我要吃这个” “给我拿那个” 很多小孩说话特别“冲”,常常用命令的口气,家人听了就像得到圣旨一样赶紧去办。 殊不知,一个没有礼貌、举止粗俗的孩子,在生活中不易获得友谊和自信,在校园里也很难获得尊重和认同。 而那些把“请”“你好”“谢谢”挂在嘴边的孩子,大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礼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证 其实,比起文凭和学历,礼貌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通行证。你不理世界,世界就不会理你。 在一定程度上,礼貌即教养。不懂礼貌的孩子,世界将会为他关上一扇又一扇的门。 学会以礼待人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它既能增加幸福感,还可以减少人际间的暴力和摩擦。 一句甜甜的招呼,会迅速拉近孩子跟他人的距离,若孩子遇到麻烦,旁人也容易伸出援手。 讲礼貌,也是那些更受欢迎小孩的“标

  • 家长这3个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看完赶紧改
    家长这3个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看完赶紧改

    优妈家里的男性成员,几乎全是老烟民,我爷爷、外公、爸爸、叔叔、舅舅、姑父……全都抽烟。 每到逢年过节,他们凑一块的时候,家里就跟失火了一样,满客厅乌烟瘴气,辣眼睛。 我有次很气愤地问奶奶:“我爸、我叔他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学抽烟的?您也不管管?” 我奶奶嘬着没牙的嘴,嘟囔说: “哼,我管得了他们?那年你爸才7岁,跟着我去别人家吃喜面(满月酒)。散席的时候,大人都叼着烟往外走,你爸跟后面学他们,也叼根儿烟出来了。 我揍他多少回了,木用。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学一个准……” 其实我奶奶最后那句话,也是满无奈的,虽然明知吸烟不好,但在家长带头吸烟的环境里,想杜绝孩子吸烟,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每一个孩子,都不会无缘无故地自己长大,孩子的成长,必定是个跟着家长“有样学样”的过程。 我们常说

  • 别不信,这四个习惯决定了你的孩子是优生还是差生!
    别不信,这四个习惯决定了你的孩子是优生还是差生!

    小学阶段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各种学习习惯将开始逐步固化下来,甚至伴随孩子一生。当然,这种学习习惯既包括了好的习惯,也包括不好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好的或是坏的学习习惯,会在某种程度上预见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是优生还是差生。 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家长一定要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孩子今后是否会变成老师、家长眼中所谓的“差生”,从下面5个习惯中就可以判断出来。 在学习上爱和家长讨价还价 很多孩子喜欢在学习上和家长讨价还价。妈妈让孩子先做作业再看电视,他便提出交换条件:做完作业后要比往常多看一小时的电视;妈妈让孩子努力学习,争取考试有进步,他又盘算着一个交易:考试进步了就要买玩具去游乐场玩……生活中,孩子和家长讨价还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种讨价还价,也许会在短期内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却不会是持久的。而且,孩子会丧失主动追求知

  • 培养孩子自律的黄金年龄段,很多家长居然错过了?
    培养孩子自律的黄金年龄段,很多家长居然错过了?

    一个人的自律跟童年关系密切,如果父母能掌握好童年某阶段的契机,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绝对的好事。 3岁的洋洋最近被家人称为“蛮不讲理”。洋洋在读的幼儿园离家比较远,妈妈每天开车接送。有一天妈妈因为半路要到一个朋友家拿东西,临时改变了驾车路线,细心的洋洋发现后哭闹不止,一定要妈妈走原来的路线。哄不过,无奈的妈妈只得绕回幼儿园,重新按照平时的路线驾车回家。回到家洋洋被批“蛮不讲理”,连妈妈也被爸爸批评“太溺爱孩子”。爸爸为了修理洋洋的“蛮不讲理”,承担起洋洋的接送任务,每天故意变换不同的驾车路线,惹得洋洋每次都哭闹不止。 很明显,洋洋爸爸的做法是错误的,但洋洋妈妈的做法到底对不对?幼儿说稍后告诉大家。 洋洋这种执拗地按原路线走的做法,其实是秩序敏感期来了。一般来说,2-4岁是儿童的秩序敏感期,个别孩子会提前到1岁。具体表现在所有事情一定要按

  • 一个困惑了80%家长的习惯培养问题
    一个困惑了80%家长的习惯培养问题

    当身边朋友跟你分享他们孩子好习惯的时候,我不知道你是否跟我一样存在一个困惑。这个困惑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培养方法自己家的孩子就不适用,难道是方法错了?不应该啊,一样的方法和步骤乃至策略。这个困惑其实也困扰我十几年,同样的方法为什么就得不到相同的结果。 我的困惑始于中学的经历,是关于学习习惯的问题。那时候我用了一学期从学渣逆袭到了学霸,周围同学在惊叹之余就时常跟我讨要“秘技”。我是乐于分享的人,但我发现自己分享的所谓的秘密方法同学们都会,于是我陷入了无法自拔的自我反思,我该怎样总结才能帮助到同学呢?那时候没有接触心理学,时至今日我已是在心理学界摸爬滚打十余年,对这个困惑也有些明了了,只不过身为人父的我那个困惑早已不是学习问题了,困惑的对象被家庭教育问题占据了多半,当回顾自己的心理学工作经历发现心理学最大的应用应该是在家庭教育吧。 因为在咨询中时常听家长

  • 孩子不听话居然是好事?家长们都该知道!
    孩子不听话居然是好事?家长们都该知道!

    几天前,有位姐妹咨询萌萌狐,她一开头就是这样说的:萌萌狐,我很苦恼,我的孩子才两岁多,可是太不听话了……至于她苦恼的点,萌萌狐梳理了一下,基本上如下: 说真的,萌萌狐对这位姐妹的心情颇有共鸣,因为按照大众的观点来看,我自己的两个孩子也算不上是“听话”的孩子,尤其是大宝,表达能力强些,很多时候不仅不“听话”还会反过来“教育”我。 很无奈对不对?不过仔细想想,你有没有发现,其实大部分喜欢把“孩子不听话”挂在嘴边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并不是那种不讲道理没有规矩的熊孩子,只不过这些孩子并没有完全按照家长的想法行动罢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萌萌狐觉得:这些不听话的行为反而是好事,是值得家长高兴而不是郁闷的事。 实际上,只要父母引导和对待得当,这些不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往往都能成为有主见、有创新能力、

  • 孩子6岁前如果学会这种习惯,长大一定了不起
    孩子6岁前如果学会这种习惯,长大一定了不起

    有些事情,迟了就来不及了,养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 故事1: 公园里,两个陌生的中国孩子由于争抢秋千而发生肢体冲突。蓝衣小孩(下面称小蓝)大概3~4岁,跑到爸爸面前,委屈地说自己被打了。黄衣小孩(下面称小黄)大概5~6岁,通过暴力抢到秋千后,悠然自得地享受自己的“胜利果实”。小蓝爸爸很生气,跟孩子说:“去,给我打回去,打不赢别回来!”小蓝按照爸爸的指示上前把小黄往地上推,小黄愤怒反抗过程中,一不留神从秋千摔到地上。小黄妈妈看到这一过程不淡定了,她走过去,给了小蓝一个大嘴巴。小蓝“哇”一声哭了,小蓝爸爸怒火中烧,冲上去就跟小黄妈妈厮打起来。 故事2: 两个闺蜜经常带着孩子一起聚会。旦旦妈家的男孩子旦旦3岁,包包妈家的男孩子包包5岁。一个周末,两个孩子像往常一样玩耍。突然旦旦哭丧着脸来找妈妈,说包包抢了他的机器人,还打了他,要妈妈帮他抢

  • 孩子不听话如何教育 分析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孩子不听话如何教育 分析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我们的家长会头疼孩子的很多方面的问题,而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孩子不听话,其实孩子不听话是我们进入亲子关系的一个门,从这个门进去,我们会探索到无穷无尽的亲子问题,发现了问题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有办法解决。 为什么希望孩子听话? 在谈孩子为何不听话之前,我想先聊一下为何父母希望孩子听话,这里指的听话不是随意说的要孩子听话的情况。例如:孩子在玩刀,父母因为看到了这个意外,所以希望阻止他。 我们今天谈论的状况是:父母长期以严厉的态度或者失控的情绪行为,要求孩子在大部分时间内服从自己。例如:打骂使其就范等。 要求孩子听话的第一个原因:父母存在害怕被孩子抛弃的焦虑。这样的父母有可能是在童年的时候受过分离创伤,如果在某个时刻孩子没有听话,他们在当下就会形成一种被抛弃感。甚至还会认为此刻的不听话是孩子在预谋以后更大程度上的抛弃自己。 有一次沙龙遇

  • 几张小图片,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
    几张小图片,帮助孩子养成各种好习惯

    小D现在2岁半,已经上了半年的托班,这家托班的核心理念是“以玩为主”,但园长特别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一再强调,习惯是根基,根基有了,学习成绩什么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托班偷师学到的,如何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方法。 时间概念-日程安排表 小孩子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早上不想起了、要出门了开始磨蹭了、公园玩的不想离开了,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但是,从小学开始,孩子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做规定的事情了,因此学龄前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养成对时间的概念,而这一切就是从规律作息开始。 小D的托班有一个日程安排表格,每天到学校后第一件事,老师就会和他们讲解日程安排,这有助于让孩子对当天日程安排有个整体概念。要学会对时间的安排掌控,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了解这段时间要做哪些事。 然后每个环节结束前5分钟开始,老师就会拿着这个表格,开始提醒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