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近视的孩子越来越多了,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需要注意很多方面,妈妈们要做好监督员的角色。 稍微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很多孩子年纪尚小,却都戴上了厚重的眼镜。问及父母,父母却摇头,说孩子以前视力还好好的,不知道何时视力就开始下降,然后看不清近处的人和事物,于是只好给孩子配了眼镜。 关于孩子近视,很多家长总是懵里懵懂,总觉得孩子还小,近视的可能性不大。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低龄近视的情况。 孩子早早近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少不了电子产品 很多孩子两三岁就开始会玩各种电子产品,小手指头点来点去,还玩的挺顺溜。这些电子产品展现的画面既有动态感,又色彩鲜艳,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很多父母也会拿手机或者平板来哄孩子,久而久之,很多孩子便迷上了这些电子产品。 其实孩子早早接触电子产品
体温的调节能力差 宝宝的身体各项机能发育还不完全,对于体温的调节也是一样。宝宝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难以很好地调节体温,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贫血、营养不良 手脚凉多是由于末梢循环差所致,常见于体虚或贫血的宝宝,6个月-3岁的宝宝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阶段,因此要注意定期体检,如果确诊贫血,及时补铁。 发热引起的手脚冰凉 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自主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遇到宝宝手脚发凉时,家长可用体温计测量宝宝的体温,也可以用手摸摸宝宝的腋下或面对面的感觉一下宝宝呼出气体的温度;哺乳的妈妈还可以在哺乳时,通过乳头感觉孩子口腔的温热来判断宝宝是否发热。 疾病引起的
孩子到一个时间段是要把乳牙都换了,在换牙之前的乳牙出现了“故障”,很多家长会选择置之不理,这样是不对的,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危害!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长乳牙? 宝宝什么时间长牙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经常会有家长说“我宝宝八个月了,十个月了为什么还没长牙?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四个月就长牙了?” 其实,每个宝宝体质不同,生长发育情况不一,出牙的时间也就有着很大差异,所以,一岁前出牙都属于正常。当然,也存在极少数的情况。超过 1 岁一点动静都没有的,可以在 15 个月以后使用 X 线检查,看看是否是“先天性无牙胚”。 一般来说,宝宝会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 平均2.5岁可以出齐,有的孩子会偏晚一些,但大部分孩子到3岁能把20颗乳牙出齐。 宝宝乳牙该如何护理? 乳牙萌出前:
在不经意之间,孩子们就会有性命之忧,为什么呢?有些比较硬或者块头大的,不适合孩子们吃的食物,家长朋友们就要注意了! 譬如以下这些食物,虽是逢年过节家中常备的,但对小宝宝的健康可能造成威胁,父母应时刻警惕孩子误食和亲戚喂食。 哪些食物不要喂小宝宝吃? 1、白果(银杏): 很多人知道白果有轻微毒性,但是小宝宝食用白果,比成年人更加容易导致中毒,而且年龄越小死亡率越高。如果食用的白果是自家熟制或用微波炉烘烤,极有可能只有七八分熟。生白果的毒性比熟白果的毒性更强,几颗就可能引发中毒。 2、酒: 虽然儿童喝酒不一定都会导致中毒,但危害是很大的,尤其是7岁以下的孩子。由于肝脏还未发育成熟,肝对酒精的解毒能力相对较差,如果饮酒可能会损伤肝,很容易就过量,出现昏迷等重症,3岁以下的宝宝伤害更大,严重的话还会造成脑损伤或死亡。
疫苗补种原则 如果宝宝从来没有接种疫苗或漏种应该如何补种 1、未进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 百白破疫苗 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疫苗。 脊灰疫苗 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的儿童,应补种完成4剂次。 麻疹疫苗 未完成2剂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种
本能反应 1、原因分析: 针头扎进身体,当然会引起人体的不适,这种感觉别说是对宝宝,即使大人也不会觉得很舒服。所以宝宝会害怕、会抗拒,其实是很自然的事情。 2、贴心建议: 接纳孩子的一切情绪,无论孩子处在哪一种情绪中,都要对他的情绪给予关注、尊重和理解,而不是立刻反对他。 {insc m="8" i="1084897"} 环境影响 1、原因分析: 打预防针的环境跟平时的生活场景有巨大的差异:来往的人群、哭泣的宝宝们、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消毒水的味道。这种氛围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无论多么勇敢的人,即使是大人,到了陌生的环境,也一定会变得比平时更敏感。更何况,宝宝在卫生院是体验过疼痛这种糟糕的感觉的。 2、贴心建议: 大多数恐惧是源于未知,所以
缺钙 睡眠多汗、枕秃;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出牙晚,囟门闭合延迟。 缺铁 缺铁即为贫血,宝宝会出现不爱活动,精神不好,食欲不好,脸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较慢,容易腹泻等症状。 缺锌 食欲不振,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地图舌,多动,反应慢。 缺维生素C 牙龈出血、全身其他部位出血,易感冒,伤口愈合差。易烦躁且体重增长缓慢。面色发白,食欲不佳。毛发干枯,易折断。 缺维生素B2 口角炎,嘴角处发白、糜烂,口唇干裂,舌发红舌乳头增大,眼睛角膜充血和
前一周避免不适症状 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insc m="8" i="1084701"} 适当鼓励宝宝 对懂事的宝宝,注射前要进行适当的解释和鼓励还可让勇敢的宝宝先打,以消除胆小宝宝的紧张害怕心理,以防晕针。 打针前一天要洗澡 接种前,家长可给宝宝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但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换上宽松柔软的内衣。 带好预防接种证 带好《儿童预防接种证》,这是宝宝接种疫苗的身份证明,尤其是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的宝宝。 保证正常饮食和休息 保证宝宝的正常饮食和休息,不要在饥饿和疲劳时接种疫
宝宝打针前能吃奶吗 宝宝打针前后半个小时都不能吃东西,包括吃奶。 1、建议: 也就是说如果宝宝吃了奶,最早也要等半个小时才能打疫苗。 2、温馨提示: 宝宝打疫苗后的半个小时也别吃奶,以免引起呕吐。 {insc m="8" i="1084701"} 宝宝打针前能吃什么 宝宝打针前可以吃少量甜食。 1、建议: 医疗人员在给宝宝接种疫苗前,应喂他们糖水或葡萄糖液,这可以减轻宝宝疫苗接种时的不良反应。 2、温馨提示: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认为,相对于新生儿,吃甜东西对年龄更大些的孩子来说,止痛效果并不明显。该研究结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小儿疾病文献》上。 宝宝打针前的注意事项 1、带上宝宝
宝宝打针前可以洗澡吗 宝宝打针前最好先洗澡。 1、原因: 因为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伤口不能沾水,所以最好事先给宝宝洗个澡,然后换上柔软宽大的内衣,这样既方便挽袖子打针,也不会摩擦针眼处皮肤。 2、温馨提示: 宝宝打针前虽然可以洗澡,但是宝宝打完针当天都最好不要洗澡。 {insc m="8" i="1084701"} 宝宝什么情况不能洗澡 1、打预防针后: (1)宝宝小的时候都需要定期接种各种疫苗,这个时候大人们需要注意接种疫苗后接种部位会有个微创口,如果那个微创口接触到不干净的水可能会造成接种部位产生红肿的情况出现,然而宝宝在任何疫苗接种后都可能引起宝宝们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如果接种疫苗后就帮宝宝洗澡的话,万一接触到不干净的水,感染了接种部位,
热敷 1、原因: 热敷可以促进硬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药液的吸收,起到消散硬块的作用,热敷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2、方法: 将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入60-70度的热水中,稍稍拧干并敷在硬结部位。每5分钟更换一次,时间约20-30分钟,每天至少1-2次。若同时配合按摩则效果更好。 外敷土豆片 1、原因: 土豆含有大量淀粉,用于治疗液体外渗,具有高渗作用,能缓解局部肿胀;土豆内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2参与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可保护皮肤免受炎症侵害,而维生素B1能激活胆碱乙酰化酶,有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及抗神经炎的作用。 2、方法: 将一只新鲜的土豆切成片,每片约0.5-1厘米厚,大小比硬块略大些。把土豆片覆盖在硬块上,然后用两条胶布固
挟提大椎 清热解表 1、定位: 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推拿手法: 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挟提大椎,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重复操作100次。 3、功效主治: 挟提大椎具有清热解表,祛风止咳的作用,主治项强,热病,咳嗽,感冒,气喘,落枕等病症。 揉按风门 解表通络 1、定位: 位于背部,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推拿手法: 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以顺时针方向揉按风门20-30次,力度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3、功效主治: 揉按风门具有解表通络,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等病症。
控制饮食 1、原因: 对由于尿量增加而引起的生理性尿频者,只要控制其引起尿量增加的食物摄入,完全能预防其发生。 2、建议: 例如高糖饮料导致的尿频,父母可鼓励宝宝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症状很快可以缓解乃至消除。 {insc m="8" i="1084189"} 注意便后清洁 1、原因: 对于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频,家长妥善注意便后清洁,就可以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2、建议: 父母应注意大便后的清洁卫生,宝宝的内裤要勤换、不穿开裆裤。 {insc m="8" i="1084206"} 及时确认病症 1、原因: 这点是最重要的,父母须仔细观察初步确认病症,但最终确诊有时需做一些检查才能
衣服不易穿脱 1、原因: 宝宝冬天衣物穿得多,家长怕宝宝冷将衣服一层又一层裹在宝宝身上,结果导致宝宝冬天上厕所,还来不及脱裤子就尿床了。 2、建议: 宝宝冬天穿衣服不用太多件,暖和舒适就好,一般最多穿三套衣物就好,一套纯棉内衣裤,一套毛线衣裤,再加上一件厚外套和厚棉裤就可以让宝宝很暖和了。 {insc m="8" i="1084220"} 玩得太过兴奋 1、原因: 家长为了让宝宝玩得舒服,不会着凉,就让宝宝坐在床上玩,殊不知这样宝宝舒服了,也容易玩得太过兴奋,而忘了上厕所,从而导致尿床。 2、建议: 宝宝太小自主能力较弱,所以这就需要家长及时提醒宝宝上厕所。 如厕习惯不佳 1、原因: 宝宝
防皴霜 防皴霜首当其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 在家里照看宝宝时,尽量养成早晚给宝宝擦拭防皴霜的习惯,这样过不了几天,宝宝的皮肤会变得又白又细嫩的。防皴霜要选择儿童专用的,家长在购买时要看清楚。在晚上给宝宝搓防皴霜之前,要用温水给宝宝轻轻的洗洗脸,然后用宝宝专用毛巾擦干净脸。 加湿器 一到冬天,天气就会变得干燥,而且加上近几年的雾霾,到了冬天房间如果没有加湿器,我们大人都没办法承受呢,更何况小宝宝。所以不仅要在客厅放置加湿器,宝宝睡觉的房间也要备上一个。如果房间里有暖气的话,把湿毛巾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代替加湿器。 洗热水澡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宝宝在家里洗个热水澡,温度一定要掌握好,洗浴间的温度要很高才行。如果家里温度达不到,宝妮建议还是去专业的婴儿洗
舌头有一层厚白垢物 积食 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变厚,变成一层厚厚的白垢物;舌边舌尖由淡红变红,而且舌边有齿印,说明宝宝的消化情况不良,胃肠积滞有宿食。 应对措施: 1、调整宝宝的饮食,辅食应选择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面汤、面条等。 2、适当控制进食的量。宝宝进食过多,肠胃负担不起,于是会出现积食的情况。这里要记住,宝宝的饮食要以营养均衡作为首要标准,而不是进食的量。 3、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加强排便反射形成。饮食、消化、排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 舌头发红,舌苔较少 发烧 宝宝体温升高时,舌头就会呈绛红色;而舌苔较少则表明病初起,胃气未伤;舌苔发干、舌头经常伸出口外表明宝宝体内非常缺水。 应对措施: 1、及时确诊,在医生的
少喝水 1、原因: 宝宝冬天容易尿床,原因不外乎就是喝多了水,所以才会如此。 2、建议: 这个多喝水指的并不是要宝宝不喝水,而是说宝宝在下午四点之后要少喝水,而且晚上宝宝还要少吃水果、牛奶,以及流质食物,尤其是一些利尿的水果和食物,比如西瓜、梨、绿豆汤等。 睡前排尿 1、原因: 宝宝冬天尿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也是宝宝睡前没有尿尿,没有将膀胱里的尿液排掉。 2、建议: 每天督促宝宝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 给予鼓励 1、原因: 宝宝尿床已经有紧张的感觉了,如果家长还一味责备的话,只会让情况更严重。 2、建议: 家长应该给予宝宝鼓励,让宝宝有改正的决心,记住千万
饮食因素 1、原因分析: 如果宝宝尿频同时每次尿量多,而无其他表现时,首先要注意是否喝水太多,更小的婴幼儿可能是因为喝奶过多了,另外,儿童尿频在喜欢糖水的小儿身上多发生,例如大量地饮水或喝饮料,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食物及瓜果后引起尿量增加。 市售的各种饮料、奶制品等,都含有一定量的糖。进食这样的饮品之后,糖会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中,使得血糖浓度增高。若父母无限制地给小孩喝这些饮品,就可以引起高渗性利尿,因为机体将这些糖排出体外的时候,必然会被高浓度的糖带走大量的水分,导致尿频。 2、贴心建议: 宝宝如果是喝多了饮料而尿频,父母可鼓励宝宝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症状很快可以缓解乃至消除。 泌尿道感染 1、原因分析: 有尿频表现,伴有尿失禁、遗尿的,还出现了外阴红肿痛、分泌
健心合剂 【来源】龚传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葶苈子、桑白皮、丹参各15克,红花、桃仁、赤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利水化饮,活血消瘀。 【方解】方用葶苈子,桑白皮利水化饮消肿;配用丹参、红花、桃仁、赤芍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利水化饮,活血消瘀之功,再结合辨证加减,故临床用之,颇为灵验。 【主治】充血性心力衰竭。 【加减】若阴(血)虚,可选加太子参、沙参、麦冬、生地、熟地、玄参、五味子、柏子仁、枣仁、珍珠母、阿胶、龟板胶等;阳(气)虚,可选加熟附子、桂枝、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党参、枸杞等;浮肿,可选加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玉米须等;肾虚喘甚者,可选加五味子、坎炁、紫河车、蛤蚧等;脉结代,可选加苦参、炙甘草、磁石、珍珠母、琥珀、生龙骨、
按摩双侧 1、按揉双侧心俞、肺俞、肠俞。治疗时,宜先缓和按揉,以患者略感酸胀感为度,每穴按揉2分钟。 2、按摩内关、神门、通里、胞中等穴。按揉速度要均匀,力度宜由轻渐重,还可用手足做胸部及心前区按摩,宜顺时针方向或自上向下动作。 3、指摩双侧肾俞。胸闷甚者,加揉中府穴;有结代脉者,加揉足三里。 {insc m="8" i="1083661"} 斜摩背部 1、受术者仰卧,两下肢平伸,胸部微向上挺起。 2、施术者坐其侧,以两手四指分置脊柱正中的至阳穴两侧,拇食指分开,抱定胸部,自背后向胸前斜摩至期门穴止,反复操作3~5分钟。 3、注意两手四指应密接胸背部皮肤,四肢应分置两侧相应的肋间隙,斜摩至腋后线时,用力应较胸前大,背部斜摩次数比胸前多1倍。 4、用于胸阳不振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