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小儿推拿开天门手法
    小儿推拿开天门手法

    位置 穴位位置:位于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定      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际处。 操作 操作手法:术者站于患者右侧。取穴,根据患者症状、年龄及耐受性,选用适宜的手法和刺激强度,进行按摩。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两眉之间的印堂穴,自印堂穴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 操作时间: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进20次。一般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作用 推拿作用:本法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 主治病症:主要用治感冒、头痛、惊风等症。 其他 穴位解剖: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

  • 孩子的生长痛,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孩子的生长痛,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对于孩子的生长痛,有的孩子有,有的孩子没有。其实生长痛,这是孩子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并不是生病受伤了,妈妈们不用紧张。 多为3-6岁及8-12岁,尤以3~6岁居多。但其他年龄段的孩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生长痛。 生长痛并非是一种病症,而是一种生理现象。所以,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忧,疼痛只是暂时的,过段时间就自然会消失啦! 儿童生长痛的症状 症状1:多为下肢疼痛 生长痛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会在腹股沟区,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一侧疼痛的。 症状2:多为肌肉性疼痛 生长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的现象。 症状3:疼痛多发于夜间 生长痛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都在晚上发生。 白天

  • 宝宝膝关节响是怎么回事
    宝宝膝关节响是怎么回事

    脱臼 宝宝的身体各项机能都没发育完全,家长在平时的护理过程中稍不注意很有可能造成宝宝的关节脱臼等情况,脱臼导致膝关节旁的肌腱异常滑动而引起弹响。 半月板异常 有少部分的孩子,由于半月板的形状异常,边缘厚实,中央凹陷,更接近于圆环状,所以称为“盘状半月板”,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关节弹响。诊断可通过关节核磁共振确诊,若真是明确“盘状半月板”,一般也不影响儿童行走,正常的活动,只是长大后,如果进行踢足球等剧烈运动时,需要小心,否则,容易损伤半月板。 韧带松弛 小婴儿膝关节窝浅,膝关节内有半月板的结构,是关节内的两片软骨垫,起到稳定关节和缓冲压力的作用,半月板周围有韧带组织限制着活动,当膝关节做屈伸活动时,半月板会在关节里快速的滑动,以适应关节位置的改变。由于小婴儿的韧带较薄弱、松弛,半月板活动度很

  • 小儿推拿摩腹的功效
    小儿推拿摩腹的功效

    治疗积食 现在的宝宝腹胀的比较多,容易引起积食,而积食是各种疾病产生的诱因。宝宝的腹胀有“无形积”和“有形积”两种。“有形积”一般是积食或水湿不降。“无形积”一般是气滞不通。“无形积”的腹胀,肚子是鼓鼓的,但用手拍,声音是空空的,像敲鼓。“有形积”的腹胀,肚子是实的,用手按,宝宝拒按。经常摩腹可使胃肠等脏器的分泌功能更活跃,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并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食积摩腹一般选择泻法,时间选择晚上睡前、早晨醒来起床前。 提高免疫力 对于那些小儿推拿刚入门的妈妈,或者懒的动脑研究小儿推拿技术的妈妈,摩腹法和捏脊法配合是非常好用的,坚持使用会提高宝宝免疫力。 {insc m="8" i="1097784"} 对成人的功效 1、消脂减肥: 由

  • 小儿推拿推坎宫的作用
    小儿推拿推坎宫的作用

    明目 在治疗目赤肿痛时,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合用。 止头疼 临床上常与推攒竹、揉太阳、开天门、揉耳后高骨等手法配合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症。 功能主治 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惊风,目赤痛。 操作手法 操作:两拇指自眉头向眉梢成分推,称推坎宫或推眉弓,亦称分推头阴阳。用双手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这种操作称为推坎宫。 次数:50~100次。 推拿注意事项 1、给宝宝做推拿时力道要轻柔均匀,如在沙滩上画线一般。 2、根据宝宝大小、穴位位置和身体情况等,灵活掌握推拿次数。不可拘泥。 3、对于上肢部

  • 小儿推拿推坎宫方法是什么
    小儿推拿推坎宫方法是什么

    位置 穴位名称:坎宫穴,推拿穴位名。出自《小儿推拿广意》。别名眉弓,坎。 穴位位置: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横线上。 操作 操作方法: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或分推坎宫。推后也可点刺放血或掐按揉摩,以增强疗效。 操作次数:50~100次。 作用 功能作用: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主      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烦躁不安,惊风,目眵等。 临床作用:临床上常与推攒竹、揉太阳开天门、揉耳后高骨等手法配合治疗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在临床治疗中,推坎宫多与推攒竹、揉太阳等手法配合使用。在治疗目赤肿痛时,多与清肝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合用。推后也可点刺放血或掐按揉摩,以增强疗效。

  • 宝宝可以喝补盐液吗 如何服用
    宝宝可以喝补盐液吗 如何服用

    宝宝可以喝补盐液 小儿腹泻补液治疗时可以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口服补液盐能用于治疗因腹泻、呕吐、经皮肤和呼吸道的液体丢失,而引起的轻、中度失水。此外,成人的急性腹泻,以及小儿腹泻补液治疗,也可以使用口服补液盐。 补充水分并非一味喝白开水,最好饮用含适当盐分、水分的电解质水溶液,如果拼命喝白开水恐怕会导致体内电解质不足,引发抽筋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上吐下泻除了流失水分,还流失电解质,因此最好补充药店出售的“补液盐”冲服,而非纯粹的白开水。有些家长只是一味给小孩喝白开水,结果反而稀释掉体内的电解质,造成抽筋等“水中毒”。市场上的运动饮料虽然也有盐分,不过饮料中的糖分也高,会让腹泻的小孩持续腹泻。至于“补液盐”则含有适量的糖分与盐分,既可补充上吐下泻流失的水分、盐分,又不会因糖分过高造成持续腹泻。 什么是

  • 宝宝上火有什么危害 上火对身体的危害
    宝宝上火有什么危害 上火对身体的危害

    大便干 1、症状: 由于宝宝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当摄入的钙超过推荐量时,会与奶制品中的磷、酪蛋白结合,形成食积而引起宝宝上火,出现大便干结的症状,粪便硬结而量少,呈栗粒状,每隔3~5天才排便一次。排便过程延长或排便困难,排便时因肛门受干结粪便剌激出现疼痛而哭闹。 2、危害: 患上便秘的宝宝由于排便时感到疼痛,因此常常会尽可能拖延排便时间,造成大便更加干燥,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便秘造成宝宝体内残留的食物没有及时通过大便排出,日久便在胃肠道产生毒素,形成有害物质。有害物质会降低免疫力,人体易被外界病毒所侵害。长期排便不畅,会引起以后心理上对排便的抗拒,长久形成没有排便的习惯,将来习惯性便秘。 小便黄 1、症状: 观察宝宝的小便,若发现比平时的颜色变黄,分量变少,这一症状表明

  • 宝宝可以贴创可贴吗 这些伤口不要贴!
    宝宝可以贴创可贴吗 这些伤口不要贴!

    宝宝可以贴创可贴吗 一般来说,宝宝如果仅是轻微的表皮擦伤,大可不必使用创可贴。如果皮肤的伤口相对较深,又无条件处理,那不防就用洁净水冲洗一下伤口,然后再用创可贴进行简单的包扎。 创可贴并非万能药,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创伤。一般情况下,创可贴主要用于一些小而浅的伤口,尤其适用于切口整齐、清洁、出血不多又不需要缝合的切割伤,如刀切伤、割伤、玻璃划伤等。宝宝新陈代谢旺盛,伤口愈合的快,建议爸妈不要轻易给宝宝使用创可贴。 宝宝哪些伤口不可以贴创可贴 1、小而深的伤口: 如果宝宝的伤口很小却很深,最好不用创可贴,这样不利于伤口内的分泌物和脓液排出,容易使细菌生长繁殖,引发或加重感染,尤其容易感染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 2、烫伤: 烫伤后出现的皮肤破溃、流水均不能用创可贴,否则分泌物会促发感染。

  • 宝宝反复腹痛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反复腹痛的原因是什么

    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在幼儿中最常见。这种疼痛常一阵阵发作,没有腹肌紧张,肚子摸着是软的。这种腹痛,大都伴有舌苔厚腻、不想吃饭等症状。 疼痛不厉害时,可服保济口服液、健儿清解液等消食药。症状严重时可用胃肠解痉药。对于这种腹痛,家长不必紧张,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即可。每日饮食的量和次数要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多吃青菜、水果。 肠痉挛症 有些婴幼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健全,一旦功能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肠管蠕动失去正常节律,肠壁肌肉就会发生痉挛,导致肠绞痛,有时伴有恶心和呕吐。 疼痛与吃东西和活动无明显关系,常骤然发作又很快消失,无规律性。腹痛部位多在脐周,腹部检查仅稍有紧张感,肠鸣音较活跃,无固定位置压痛,脐周压痛也不明显。这类小儿还常有植物神经紊乱的表现,如流涎、夜间磨

  • 小儿推拿运太阳图解
    小儿推拿运太阳图解

    位置 穴位位置:眉毛末端与眼睛末端的连线中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 取穴方法:取此穴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以便于实施者能够准确取穴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insc m="8" i="1096348"} 操作 操作方法:用两大拇指推运,称推太阳或运太阳。向眼睛的方向推运为补,向耳朵的方向推运为泻。 操作次数:运20-30次。 {insc m="8" i="1096364"} 作用 推拿作用:疏风解表,清热,明目止头痛。 功能主治:急慢惊风,心热、烦躁、感冒无汗、偏正头痛。 温馨提示:若外感表实证用泻法,外感表虚证、内伤头痛用补

  • 小儿推拿耳后高骨方法是什么
    小儿推拿耳后高骨方法是什么

    位置 穴位名称: 耳后高骨穴,推拿穴位名。别名耳后,高骨,耳背高骨。 穴位位置: 位于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陷中,即两侧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insc m="8" i="1096348"} 操作 操作方法: 一般用揉耳后高骨、推运耳后高骨等手法。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尖揉高骨,向前揉为补法,向后揉为泻法。 操作次数: 用拇指揉耳后高骨下凹陷中50-100次,叫做揉耳后高骨。或用双手拇指分别推运耳后高骨处50-100次,叫做推运耳后高骨。 {insc m="8" i="1096364"} 作用 穴位作用: 本穴具有疏风清热的作用,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等病症的治疗。

  • 小儿推拿揉鱼尾方法是什么
    小儿推拿揉鱼尾方法是什么

    位置 穴位位置:位于人体臀部的尾椎骨处。 取穴方法:尾椎骨最末端,宝宝小屁股的凹槽内。 {insc m="8" i="1096348"} 操作 操作手法:让宝宝俯卧,妈妈用手顶住宝宝尾骨最下端,往上方向按揉,力度适中。 操作次数:一次约按揉1秒,共揉2分钟,100-300次。 作用 推拿作用:中医认为,按揉鱼尾穴能够“通调督脉之气”,调整大肠功能,有助于消滞通便。 主      治:便秘。 其他 操作力度:揉龟尾时家长用大拇指指腹轻按于龟尾穴上,然后做轻柔缓和的回旋转动。 临床应用:家长如果能把龟尾与七节骨之间的部位再从下到上推百余次效果更好。在七节

  • 小儿推拿治湿疹手法
    小儿推拿治湿疹手法

    分阴阳 1、穴位: 掌根横纹部,拇指侧为阳池,小指侧为阴池。 2、手法: 分推法。术者以两手食指固定患儿掌根之两侧,中指托患儿手背,用两拇指自掌后横纹中间向两旁分推。 3、时间: 3分钟。 清补脾土 1、穴位: 拇指桡侧,指根至指尖。 2、手法: 推法,应先清后补。术者以左手握患儿之手,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患儿鱼际向拇指端直推称清法,再以拇指端按压患儿拇指端,使其弯曲,以右手拇指偏峰自鱼际、拇指根、指尖返回鱼际处为补。 3、时间: 共5分钟。 逆运八卦 1、穴位: 手掌内,以掌心为中点,作1圆圈,其半径为1寸。 2、手法:

  • 小儿推拿七节骨手法是什么
    小儿推拿七节骨手法是什么

    位置 七节骨是推拿部位和穴位名。又名七节。 1、推拿部位: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2、穴  位 名: 位于背部正中线,约当第七胸椎处。《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者,从颈骨数下第七节也”,“与心窝相对。”治腹泻,痢疾,伤寒后骨节痛等症。 操作 1、操作手法: 让小孩子平趴在床上,穴位部位全部暴露,治疗前用BB油或凡士林涂抹在七节骨穴位上,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稍稍用力自下向上推叫推上七节骨,自上往下推叫推下七节骨。 2、推拿次数: 每次治疗100——300次,一天可以治疗两次。 作用 1、作用: 通大便,止泻痢。

  • 过年放鞭炮宝宝怕怎么办
    过年放鞭炮宝宝怕怎么办

    刚开始宝宝特别怕的时候 在每次放鞭炮的时候,迅速把宝宝拥在怀里,用平静的表情正脸对孩子说:“不怕不怕,这是鞭炮声。这可是只有开心的时候才会放的”。 当宝宝平静一些的时候 再露出夸张的笑容,对宝宝说:“又有什么开心的事发生呢?让我们来猜猜看,有人家有小宝宝啦?有人结婚啦?有人开饭店啦?” 切记:说话时一定要面对孩子说,让孩子注意你的表情,腔调,语气和内容。 加强阶段 自录一些鞭炮声,每天放给宝宝听两篇。过听边和宝宝说:“这是鞭炮声,这是鞭炮的声音。”或是说:“咦,这是什么声音呀,哦,原来是鞭炮的声音呀。”切记:所录声音不可过于尖锐,正常音量即可。一般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孩子都不会再恐惧鞭炮声了。但也不可调以轻心,因为有时鞭炮声会非常的刺耳,持续时间长。

  • 小儿推拿运内八卦作用
    小儿推拿运内八卦作用

    顺运 1、作用: 具有宽胸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可以升胃气,收敛中气,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2、家长体会: (1)提升胃气:因为顺运可以让胃气上升,所以在宝宝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是食物中毒的时候,顺运可以催吐。(这里再介绍一下催吐得其它两个穴位,点天突和上清板门,就是从手腕横纹推向板门) 顺运内八卦与补脾经,揉板门,揉中脘配合使用,可以消腹胀,食欲不振,对宝宝的消化不良很有效。 (2)清运:在小宝宝才出生的时候,口中的羊水和肮东西没有吐出来,顺运可以让宝宝吐出来,宝宝胃口很大总是吃得多,还很容易饿,或者是因为脾虚拉肚子,吃东西下去没有多久就拉出来,或者是肛门脱出的情况下,都可以顺运,具有提升胃气的效果。但是,如果宝宝呕吐恶心的厉害,注意不是因为食物中毒或者是不洁净的东西,就不能使用顺运。

  • 小儿运八卦手法图解
    小儿运八卦手法图解

    内八卦:位置 穴位位置:八卦穴在手掌面,掌心的周边。 取穴方法: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分为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八宫。南(中指根下)为“离宫”,北为“坎宫”,东为“震宫”,西为“兑宫”,西北为“乾宫”,东北为“艮宫”,东南为“巽宫”,西南为“坤宫”。 {insc m="8" i="1095482"} 外八卦:位置 穴位位置:位于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处。 穴位解剖:分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桡神经浅支。 内八卦:操作 操作方法:用运法,医者以右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拇指,然后医者用拇指自乾宫起向坎宫施运至兑宫止为一变,叫做顺运内八卦或右运内八卦;如果

  • 小儿推拿天柱骨手法是什么
    小儿推拿天柱骨手法是什么

    位置 穴位位置:位于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呈线状穴。 取穴方法:颈的后发际正中到大椎的一条线,实际上就是颈椎的棘突、项韧带,当你低头下来是,颈后明显鼓起来的这个部位下面凹陷中就是大椎穴。 {insc m="8" i="822554"} 操作 操作手法:用拇指或食指自上而下直推,称推天柱。以食、中二指或四指面向下擦,称擦天柱骨。 操作次数:一般推 100~500次。 {insc m="8" i="1095482"} 作用 主治:发热、呕吐、项强、惊风等症。 临床应用: ①外感发热、项强可与拿风池等穴合用。 ②呕吐可与揉板门、揉中脘等穴合用。民间常可用汤匙蘸水自上而下刮天柱骨,刮至皮下轻度瘀血即

  • 小儿推拿拿肚角的方法是什么
    小儿推拿拿肚角的方法是什么

    位置 穴位位置: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 取穴方法: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确定为6寸。 {insc m="8" i="1095482"} 操作 操作方法:操作的时候是用拇、食、中三指拿法,称拿肚角;或用中指端按,称按肚角。 操作次数:本法具有较强刺激,一般拿或按3-5次即可,操作次数不可太多。 {insc m="8" i="1095316"} 作用 功效:理气消滞,止腹痛。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等。 {insc m="8" i="1095537"} 其他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