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彻底摧毁孩子的十把刀,刀刀致命
    彻底摧毁孩子的十把刀,刀刀致命

    1、无法申辩 爸妈最忌的事就是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最怕的情形是:没有申诉的机会,若执意申辩,就被视为顶嘴犯上,必遭严惩。这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表现,是平等、民主精神的反面,害莫大焉! 试想,假如孩子已经习惯了适应不公,假如孩子除了寻求许可就再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意,我们挚爱的孩子将如何面对他们的生活呢?培养一个理性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孩子远比保住大人的面子重要。 2、家庭不和 大人不懂得得谦让,经常互相责怪。其实,无论是父母吵架,还是父母和老人不和,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心理上的电闪雷鸣、雨雪交加,但苦于自己年龄尚小,无能为力,只好躲在角落里暗自抽泣。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孩子的成长,就像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的天气,孩子的心灵还很稚嫩,恶劣的天气不仅妨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往往还会留下终生的心理阴影。构建温馨

  • 下面这5点家长必须要注意改正了!
    下面这5点家长必须要注意改正了!

    一、没有礼貌 坏处:家长平时“出口成脏”,或者总做些没有礼貌的事情,孩子自然会有样学样,在长期的模仿中逐渐把这些举止变成自身行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有教养的人。以后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学业、事业上都会寸步难行。 在教育孩子上,言传、身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礼貌教育,重在言传,更重在身教。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认真审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爸爸,好妈妈。 二、说谎 坏处:当家长对孩子说谎被孩子识破时,孩子会对这种做法充满了不解,两次之后,孩子就会在心里告诉自己:“原来这样可以逃避一些问题。”在这种不经意的引导下,孩子也就学会了说谎,骗爸妈,骗老师,骗同学…… 珍惜孩子对你的信任,不论什么事情,都不要敷衍孩子,对孩子学会言出必行,最重要的,要做一个诚实的父母。

  • 你还在这样哄孩子吗?10句对孩子有长久伤害的话,不要再说!
    你还在这样哄孩子吗?10句对孩子有长久伤害的话,不要再说!

    1、你在吃什么?给我也吃一口好吗? 看到小孩子在吃东西,很多大人都忍不住凑过去,问上一句:“你在吃什么呀?给我也吃一口好不好?”当孩子犹豫或者拒绝了,你可能又会说:“咦,这么小气啊……”,如果孩子最终还是把手里的食物伸过来,结果不少大人都会摆摆手,说:“谢谢哦,我不吃,还是你吃吧。” 看似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你也许会觉得纯粹是和孩子开开玩笑而已,难道还真的吃他的东西啊。其实,在孩子眼里是没有玩笑话的,大人的话他都会当真,你的善意拒绝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伤害,他会瞬间失去判断力,到底你是要吃呢还是不吃,同时也会觉得你在拒绝他的分享和诚意。 建议做法:孩子分享给你的时候,一定不要拒绝,然后夸奖孩子:“谢谢你,你真大方。” 2、宝贝,别害怕,打针一点儿都不疼! 每次带孩子去打疫苗的时候,经常看到不少孩子在还没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已经哭得稀里哗啦了,家长这时

  • 批评孩子要分场合,不然真的会伤害到他们
    批评孩子要分场合,不然真的会伤害到他们

    一般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行为指导和批评教育都是随心所欲的:孩子放学不专心做作业,而是直奔电视机或电脑,家长就开始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是一种教育的误区,不能有效地解决孩子的问题。教育与批评孩子最好在家中。一家人可以在一周选择一个时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父母可以借此机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出意见。在平等交流之后,孩子如果认识到错误,父母可以督促孩子自己订出改正错误的计划表。孩子普遍自尊心很强,他对于自己写下的计划是会认真对待的。 【这几个时间点切莫批评教育孩子】 教育与监护孩子虽是父母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批评孩子。有些时间父母不应该批评教育孩子。 一是早上出门时。一日之计在于晨,父母要帮助孩子怀着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温馨地与孩子道别,而不是让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受气。 二是一起吃饭时。很多父母平时不抽时间陪孩子,只有吃

  • 这几种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吃亏,不及时纠正真的就要耽误一辈子
    这几种孩子长大之后很容易吃亏,不及时纠正真的就要耽误一辈子

    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每个当妈的都是心存感激,不求以后大富大贵,只要孩子健康就行。可是渐渐地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在孩子附加的期望就会越来越多。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想让孩子能够有个美好的未来。 可是养孩子也是一门学问,一不小心,孩子就可能会走上错误的人生轨道,所以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从来都马虎不得,特别是当孩子出现以下这些情况的时候: 一.被教育做好人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当然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告诉孩子要助人为乐,看见老人摔倒要扶他,看见孕妇要让座,看见小朋友迷路要找警察蜀黍…… 在学校,老师也不断地教育我们要做个人品高、诚实、负责人的人。总之,这个社会从小灌输给我们的就是要当个好人,向雷锋同志学习。 这本来是没有错的,毕竟心存善良、三观正、人品好是很重要

  • 孩子总发脾气,恭喜你,这是好事
    孩子总发脾气,恭喜你,这是好事

    脾气发出来总比憋着好,在家常发火的孩子,在公众场合很少失控。周一早起,小Jo非要穿秋裤去幼儿园。瞄了一眼天气预报,27度!最近一直在脱秋裤-收秋裤-穿秋裤-再脱秋裤的循环中。 我还以为他怕冷。 开始尝试讲道理,几个回合下来, 小Jo发怒了,我也怒了。 他表达自己强烈的诉求:必须穿! 眼看着要迟到,最后是我妥协, 愤愤地送秋裤男去了幼儿园。 坐在办公室我还怕热着他,给老师发了微信。 看看能不能午睡时帮他脱下来。 晚上回家,发现秋裤还好好地穿在他身上。 看来老师也失败了。 睡前,我俩聊天。 我问:你为什么死活都要穿秋裤啊? 他终于说了原因: “因为我不想午睡时让别人看见我穿小内裤。” 哈哈哈哈

  • 父母的“爱”没有错,换种方式就更好了
    父母的“爱”没有错,换种方式就更好了

    那晚7岁的女儿提出她需要更多“自由”时,我不像以前一样急着讲道理“掰正”她,而是能静静听她说完,然后说:好的,那就试试吧。第二天,趁她上学的时候,我给她写了一段话: 自由的前提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伤害环境。如果你都能达到这些,妈妈都支持你,我永远爱你。 放学后,她看到了,是这么回的: 结果那一天晚上她写作业积极了,看课外书积极了,其实我们都得到了“自由”。 初尝甜头,我决定坚持下去。 第二天,我抽时间又写了: 昨天看到你能把时间安排好,妈妈很为你感到高兴。今天想跟你分享一句话:就算目不识丁,也不影响我们堂堂正正做人。意思是,知识不影响我们做人的原则,我们凡事不能总想着自己,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做到问心无愧。 她看了看,可能没完全看懂。但是那晚,她却第一次主动地把鞋子刷得干干净净,我说的

  • 雷军: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情商和逆商比智商更重要!
    雷军: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情商和逆商比智商更重要!

    教育要以鼓励、以表扬为主 我的小孩念小学二年级,她过去很多次跟我展示她在学校拿到的各种各样的奖状,包括两次校长奖。当然,我相信我女儿在学校不是最杰出的,像我刚才听班主任讲,校长经常用这种方式鼓励各种各样的小孩,这些奖励对一个小孩有多大的不一样呢? 她至少跟我展示过四次,而且弄了一个文件夹,她十几个奖状都保存得很好,更重要的是每天放在书包里,我说你丢了怎么办?她说不,我一定要放在书包里。我说放到书包里都卷边了,她说不,就要放在书包里。 其实我特别喜欢这种以鼓励、以表扬的方式为主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上学的热情。过去两年,她就特别喜欢上学,每次上学都高高兴兴的,我相信这是学校给我这样的家长一个巨大的感受。 当然,作为家长,有时候也跟别人聊天,有人说有些学校很好很好,有些家长跟我说孩子千万别上那些小学,课程负担特别重。我自己

  • 2-3岁的孩子,这些注意力问题家长一定不要错过
    2-3岁的孩子,这些注意力问题家长一定不要错过

    爱磨蹭的孩子就是注意力差吗? 孩子 2 岁 4 个月,吃饭刷牙磨磨唧唧,反正干什么都爱磨蹭,喊他也不听。这是注意力有问题吗?孩子年纪小,一方面做事情动作没那么快,另一方面是自主性还没那么高,所以需要多一些外力的协助,才能比较快速地做事情。可以把这些日常的行为游戏化,增加孩子的动机,像有些牙刷会发光或是有声音,都是为了要鼓励孩子刷牙。 有的时候则是因为事情太难了,孩子做不来,或是做了一个步骤就分心了。爸爸妈妈自然觉得孩子磨蹭,可是孩子并不是故意要磨蹭,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然后就无法继续专注了。所以我们要帮孩子把任务拆解,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慢慢完成,这样孩子才会有意愿想完成。 那么至于喊孩子他不听,这只是孩子可能过于专注在做自己的事情,而没有足够的警觉心留意其他的东西。 东西在眼前,就是看不见,是注意力问题吗? 叫孩子找东西,明明在她面前,为什么她就

  • 别再内疚偶尔对孩子凶,好孩子才不是夸出来的!
    别再内疚偶尔对孩子凶,好孩子才不是夸出来的!

    我发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真是倒霉的一代。我们小时候,育儿理论是,什么都是孩子的错。这个小孩不听话;那个小孩不用功;这个小孩调皮捣蛋;那个小孩撒谎骗人。 70、80后,很少听到没有挨过打的孩子。拎起来打屁股是正常的,用皮带绑起来抽,拿着擀面杖抡,甚至直接扇耳光,也都有听说过。 我也挨过打。打得最重的那次,是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50分。我妈按着我,我爸打,拿块小木板,噼里啪啦,伴随着我拼命的嚎叫声,记忆深刻。我皮厚,屁股没有被打肿,后来小升初,我数学96分。 终于轮到我们做父母,结果育儿理论变成了,什么都是父母的错。 父母没有尽到责任,没有精心专心,没有有效陪伴,没有教养内涵,没有经济能力去买几百万的学区房,没有挣得赢家人生,你看人家王思聪。 头头是道,句句在理,还真是这么回事儿。可是怎么听,怎么心酸,请允许我先去墙角里哭一

  • 小学文化培养了三个名校的孙女,外婆朴素的育儿观教会了我什么?
    小学文化培养了三个名校的孙女,外婆朴素的育儿观教会了我什么?

    和许多跟着外婆、奶奶长大的八零后一样,苏妈小时候最亲近的人是外婆。外婆在川西农村长大,只有小学文化,她的三个孙女却分别进入了浙江大学、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燃烧着小火焰。今天我想写写外婆的故事。 外婆家是平房,青瓦白墙,有个四四方方的小院,院子里一棵石榴树,一台石磨,养着两只老母鸡。我的幸福童年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度过的:爸妈去上班,我就在外婆家玩。炎热的夏天,玩累了午休时,她会哼着儿歌,用大蒲扇给我驱赶蚊虫。外婆没有读过西尔斯、杜威和蒙特梭利的著作,但她的育儿观,和很多大家是不谋而合的。 如今我也当了妈,常常回忆起童年时外婆和我玩过的“玩具”、她发明的游戏、唱过的童谣,才意识到它们对我早期认知发展影响如此深远。如今我的养育观念,可以说完全来自对外婆的传承和发散。外婆这一生的育儿哲学,总结起来是24个字:好玩具,不花钱

  • 三岁以内的宝宝应该糙养,还是细养?争议不断
    三岁以内的宝宝应该糙养,还是细养?争议不断

    和朋友探讨育儿经,A妈妈说她儿子半岁就开始吃煮烂的青菜嫩叶,七八个月就开始喝一些乳饮料,一岁就会自己吃还馒头吃米饭了,现在两岁都是直接喝肉汤、泡饭之类的。 还总说我养的太细致了,对孩子不好,3岁以前就应该糙养,锻炼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让孩子更加强壮。 而B妈妈则认为不应该在这个阶段糙养孩子,特别是吃的方面,她认为糙养不是表现在吃的方面,更是与合理健康的喂养方式不冲突。 我们再来听听发生在某实验幼儿园的一组对话:“宝贝,今天的饭菜不好吃吗?”小女孩望着饭盒里的牛肉、芹菜和苹果,摇摇头说“我咬不动,吃不下去”类似于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 现在的孩子普遍喜欢吃豆腐、炖蛋、西红柿、软面条、面糊之类的口感比较柔软好咀嚼的食物,对于一些像肉块、胡萝卜、排骨、芹菜、木耳等需要咀嚼的食物,往往不喜欢吃,或者干脆就不吃。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有些

  • 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却给了他们“二手的”人生?
    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却给了他们“二手的”人生?

    小区里孩子多的地方听到最多的就是“当心!”“慢点!”“回来!”看到的是一双双担忧的眼睛。从担心跌倒到担心交往吃亏,从担心学习到担心工作和恋爱结婚,父母用担心的目光编制了一个牢笼。 为了不让我们担心,孩子越来越乖,然后慢慢失去感觉。而感觉难道不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吗?否则怎么能够听得懂春天的风、秋天的雨、彻骨的痛?守护得过多,孩子就只能过上一个“二手人生”。 对于突破这个限制,艺术、自然和生活本身都是一个唾手可得的途径,让我们重新思考、观照自己的局限性——在写字楼和城市生活里,所谓文明人的局限,以及育儿当中戴上某个流派理论帽子的局限。好的艺术教育对于个体体验的尊重,自然教育强调的体验式学习,都抛却了概念的单向灌输,注重个体内在能量的生长。 三毛在《塑料孩子》这篇文章里说到和外甥、外甥女们一起旅游的经历。远道巴巴地跑去看海,却因为“怕蛇”“数话梅”等原因,

  • 孩子放学后聪明的家长每天问这四个问题,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孩子放学后聪明的家长每天问这四个问题,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孩子上学后,爸爸妈妈都很想了解孩子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往往很多孩子不愿意与家长交流,甚至对于父母形形色色的问题会感到非常的反感。 下面这四个问题是很多家长都喜欢问,但却会给孩子带来消极情绪,经常问还会使孩子反感,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讨厌和家长说学校的事情,不愿与爸爸妈妈沟通交流,以后最好不要再问了。 每天孩子放学后,问下面这四个问题,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情绪,同时还能侧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可是一举两得,值得家长朋友借鉴,每天问这四个问题您会发现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优秀啦!

  • 当孩子撞见你们ML,你会怎么做?
    当孩子撞见你们ML,你会怎么做?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小芬象往常一样闯进了妈妈的房间,凌乱的被褥、散乱的头发、急促的喘息声让小芬感到有一件特别的事情正在发生。床上的爸爸妈妈用惊慌而不知所措的眼神看着小芬,恼怒的爸爸对小芬说: “谁叫你不敲门就进来了?快走!快走!” 妈妈忙说:“算了,算了……”小芬看到爸爸发脾气的样子,委屈地扁扁嘴往回走,她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为了不提心吊胆,父母事先对孩子说清楚,也许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可大大方方地要求孩子尊重我们的隐私,同时可让他知道只要他需要,随时可以来敲父母的门。其实孩子像是一只触角敏锐的昆虫,“孩子晓得父母什么时候在做爱。”吉摩博士说,“每当家里弥漫着一种特别小心翼翼营造出来的气氛时,孩子就知道有某些事情要发生了。”孩子需要了解父母相爱在家中的必要性,也需要懂得大人要有单独在一起的时间,这会减轻父母的压力。小芬的爸爸是在以发怒掩盖难堪,在我们的文化中,父母相互

  • 搞定两个自闭症儿子的问题行为,我用这五个绝招!
    搞定两个自闭症儿子的问题行为,我用这五个绝招!

    5招改善孩子的问题行为 两名自闭症男孩的妈妈 在过去的将近四年里,我们家就像旋转门一样,不停地围绕着孩子的行为治疗打转。我的两个孩子,Greyson(5岁),Parker(3岁),每周要进行大约20个小时的强化干预。我从来没想过一个二十出头没有孩子的人居然能够教我怎么跟我的孩子相处,在我的生命中,我的思维因为自闭症的存在而得以千百倍的成长。 抚育自闭症孩子,很多情况和方法是反直觉的,有时候我说或者做了一些不认为会起作用的事,但却很有效。下面送上一些我在日常中用来帮助孩子减少发脾气、增加理解力、跟从指令并且因此感受到了快乐的小技巧。 另,没有一种技巧适用于每一个孩子,也没有干预的速成之路,但不管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很多技巧对多数孩子都会管用。 技巧一 用时间来过渡情绪问题 很多孩子对离

  • 养育孩子,绝对不打不骂很难实现,当情绪激动时该怎么办?
    养育孩子,绝对不打不骂很难实现,当情绪激动时该怎么办?

    关于养育孩子,绝对不打不骂很难实现。脾气再好的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需要把心里的苦闷发泄出去。所以如果自己情绪激动,“熊孩子”又不知好歹惹祸时,可以试试以下几点: 正视发脾气这件事 我们老家有句话,叫兔子急了还咬人呢!用在这里并不太恰当,但道理上相通的。想控制住脾气,首先要正视它,与坏情绪和解,承认每个人都会发脾气,而不是一味压抑它——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积压在心里的烦闷,如果不加引导,总会找个出口爆发出来。所以承认它的存在,是让情绪稳定的第一步。 直接告诉孩子自己心情不好,让他自己先玩一会 让孩子明白妈妈不是神,妈妈也会伤心、郁闷、流泪,这不丢人,早点让孩子知道生活的酸甜苦辣咸,就能早一点知道人生百味,也更容易有同理心。 情绪稳定后,一定主动表示对孩子的亲近 这一点很重要,不然小孩子没

  • 孩子被欺负,开撕还是认怂?做好这几件事情更重要!
    孩子被欺负,开撕还是认怂?做好这几件事情更重要!

    ? 这是给我们家长提个醒,真要好好教育孩子不要手欠,万一碰上个人渣家长来个重伤怎么办?自己的孩子受到惊吓一直哭,还一个劲的打骂拉扯小女孩,真是太可怕了! ? 这妈妈就是个神经病吧?借题发挥发泄吗?你说人家拉架的都是好心,她还给人家一顿揍,真是有问题!情绪再激动也不至于见谁都打吧? ? 那个小女孩也是个蛮横的主,被妈妈喊下来之后还无故推搡其他小朋友,就是欠教育。家长不教育,终于碰到其他人来收拾了吧?就应该给这种熊孩子一个教训! ? 熊孩子的存在,就是因为熊家长的放纵。小女孩的年龄已经能听懂话了吧?家长都不教育的吗?不要一直说什么孩子还小,难道要等长大犯罪了,让国家帮你教育吗? 事后,有网友自称男孩妈妈的同事发出事情整体经过: 一岁多的男孩在玩滑梯的时候一直被女孩推搡,男孩妈妈提醒女孩不要踩到孩子之后,小女孩还是直接从男孩身上踩过去了。本来男孩一家

  • 你还不知道吗?让孩子看电视的危害竟然这么大!
    你还不知道吗?让孩子看电视的危害竟然这么大!

    英国教育专家马丁·洛森说:“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获益。”电视对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七大方面: 坏处一:玩耍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看电视的机会多了,必定会取代孩子的玩耍时间。这将直接导致孩子的活动量减少,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 坏处二:看电视是电视在进行单方面输出,孩子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而孩子的语言学习是需要通过交流来实现的,看电视会严重阻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 坏处三:闪烁的色彩、特写的画面、大分贝的声音。这些看起来丰富的刺激,却只能刺激孩子脑部较原始的部分,不能帮助孩子发展思考能力,更不会让孩子变聪明。 坏处四:电视以色彩画面为主的传播方式,会减少对孩子左脑的刺激,连带影响左右两脑的连结,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坏处五:电视限制了孩子的感官体验,易使

  • 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大的敌人竟然是……
    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大的敌人竟然是……

    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一家网站关于“你是否离不开手机”的调查显示,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 坐车玩手机,工作玩手机,吃饭玩手机,睡觉也玩手机,本来应该是用“碎片时间”拿手机处理事务、放松自己,现在却让手机把生活“碎片化”了。你那么爱玩手机,你的孩子一定很辛苦吧?他除了要承受“隐形父母”带来的失落感,还要承受父母迷恋手机造成的二次伤害。 01 家庭冷暴力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很多家长一拿起手机就忽略了孩子,其实孩子能够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敷衍,这无疑是一种家庭冷暴力。长此以往,孩子一定不愿主动与家长交流,亲子之间的隔阂就是这样产生的。 02 歪曲、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 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孩子会觉得父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