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孩子不听话越打越叛逆,聪明妈妈这样做,效果很好!
    孩子不听话越打越叛逆,聪明妈妈这样做,效果很好!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之后,王女士发现孩子是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怎么都整治不了。于是王女士最近的脾气一天天渐涨,只要有不顺心的事情,王女士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 可是即便如此,孩子仍旧是该怎么滴还怎么滴,打骂之后毫无任何作用。其实有的时候王女士也感觉打骂孩子不对,可是一次次的警告孩子仅仅当做耳边风,而打骂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王女士真心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观点分析: 其实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有了孩子之后,需要操心的事情瞬间就变得很多,因此往往会变得心烦意乱,动不动就会对孩子发脾气。可是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父母用心呵护的,一味的打骂起不到任何的正面作用。对于孩子不听话的行为,聪明的妈妈往往都这样做: 1、让孩子自己选择 对于小孩子来说,自身带有很大的叛逆性,往往不听父母的话,还要反着来。对此其实可以给孩子自己一个选

  • 宝宝做重复性动作时,你是否急着打断他?
    宝宝做重复性动作时,你是否急着打断他?

    有的家长说7-9个月这个时期自家的宝宝会不断的把给他的玩具扔出去,或者说吃饭的时候把勺子扔了,捡起来又扔,有的家长说捡2-3次还好,可是最多的时候10次以上那是常事呀!让家长疲惫不堪,最后只要一看到拿起勺子就立马把勺子从宝宝的手里拿走。 很多家长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宝宝其实不只是在吃饭的时候扔东西,还会玩玩具的时候不断的拿起、放下。只是说吃饭扔东西的时候家长注意到了而已。许多家长看到宝宝做重复性的动作就会去阻止,其实这样对宝宝的专注力、认知、理解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其实做些重复性动作,是宝宝的正常生长阶段该有的表现。这说明宝宝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兴趣,想要通过不断的接触和尝试来了解新鲜事物,是宝宝不断的体验和理解的过程。 宝宝做重复性动作有什么样的意义? 1.提高宝宝的认知、理解能力。重复性的行为可以加深宝

  • 当老师说你家娃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咋整?
    当老师说你家娃这不好那不好的时候,咋整?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调查了很多当老师的朋友,问:家长的态度,会不会影响你对他们孩子的态度。答案100%是——会!老师和家长接触最多的,可能就是交流孩子近期的”表现“,这个时候,其实特别的考验家长的态度,我们和老师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 是的,一个学期下来, 印象中,我家小子,几乎没被表扬过, 神马默写全对,作业工整……几乎和他无缘, 一开始他写的字,基本用十个字概括就是: 人有多大胆,字有多大产!! 我在群里飘来飘去不知道多少回了哈哈。 很多家长以为老师是客套, 但我认为,这是真的, 老师传递一个消息, 应

  • “弟弟小,让给弟弟吧” 说这话的妈妈都有病!
    “弟弟小,让给弟弟吧” 说这话的妈妈都有病!

    生活中,妈妈们经常会以弟弟妹妹小为由,让孩子做一些非常不开心的事情。比如东西要让给弟弟妹妹吃,玩具要优先他们玩,甚至当弟弟妹妹索要自己心爱玩具时,也要忍痛割让。这种你情我不愿的“大方”,真的会让孩子学会谦让吗? 那天,同事带着女儿到囡囡家玩,两个小姑娘虽然差了一岁,但是也一起玩的非常开心。但是临走的时候,同事家女儿死死攥着囡囡借给她玩的娃娃不放,但是这是囡囡最爱的熊熊,她不愿送给妹妹,这让同事尴尬不已。妈妈看到这一情况,就安慰囡囡:“你就送给妹妹吧,她比你小,你就让让她,回头妈妈再给你买一个。”最终囡囡委屈地站在门口,看着妹妹抱着自己的熊熊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小珺是个典型的“小女汉子”,对于男孩的玩具总是情有独钟。有一天去小哥哥家玩,看到哥哥的变形金刚遥控车爱不释手,哥哥找她要,她还是不撒手,为此两个小孩子就吵了起来。二叔看到了后,就对哥哥说:“

  • 别人说孩子这句话时,其实是在骂你,真该脸红了
    别人说孩子这句话时,其实是在骂你,真该脸红了

    小时候不懂事,可能还算是天真烂漫,但是长大后不懂事,那就是真的没教养了,孩子没教养,说到底还是家长教导无方。 说起教养来,不得不提一下邻居家的一个孩子,在我们这片是出了名的熊孩子,熊孩子今年7岁了,是个小帅哥,本来是多招人待见的小伙子,硬是因为这教养让大家唯恐避之不及。比如在路上遇见熊孩子,邻居们从不指望孩子会主动来打招呼,因为熊孩子是从不会讲礼貌的;比如邻居特害怕熊孩子的父母带着熊孩子上门来,只要熊孩子一来,必定会把你的家当成自己的家,然后开始撒欢,总想翻翻你家的东西;再比如家人有时想使唤一下熊孩子,让其端个饭过来,熊孩子从来都是一只手,丝毫不管这是多么恶劣的影响…… 有次一个长者在楼下当着熊孩子父母的面开始教训起来熊孩子,斥其如何没教养、不懂事,然后旁边的父母好像并没有任何的羞耻,笑着说:不过还是个孩子,长大点就好了,丝毫没有感觉到长者是在拿

  • 孩子聪明与否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培养?别迷茫,聪明宝宝这样带
    孩子聪明与否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培养?别迷茫,聪明宝宝这样带

    我有一个朋友是新生儿科室的助产士,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所以,虽然劳累但是她总是充满阳光与笑容。按照她自己的话来讲:“婴儿室或母婴室是医院里充满最多期待与喜悦的天地。一个个粉妆玉砌的小宝宝在婴儿床上安睡或者哭泣,犹如天使般可爱。“ 是啊,刚出生的小宝宝们看起来似乎都一样,饿了哭,饱了睡,此外什么都不会。可是真的如此吗?等宝宝渐渐长大,就会发现他们脾气性格各异,自古就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说法,何况是芸芸众生? 那么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培养究竟哪个更重要一些呢? 近代基因和大脑科学的研究让我们知道,基因决定大脑的结构,后天经验决定神经之间的连接,因此先天和后天各占一半。我看过一个通俗又形象的比喻:摩天大楼的每个户型相当于基因,但每户人家的装修相当于后天经验,因此每个人都有大脑、中脑、笑闹和皮质四个脑叶,但发展各不相同。因此,爸爸妈妈更应该懂

  • 当孩子遭遇这些,当妈的坚决不能忍!
    当孩子遭遇这些,当妈的坚决不能忍!

    从小到大,父母总教育我们: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曾几何时,我也曾一度把忍让当成为人处世的准则。 可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有些事情坚决不能忍! — 1 — — 2 — — 3 — — 4 — — 5 —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我们遇到的问题绝不仅仅这几条。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些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妈妈的反应完全没必要这么激烈。 其实不然,因为你的第一反应会让孩子有最直观的感受。 隔代亲的案例,绝大多数家庭都会上演。但毫无原则的宠爱,真的是不能忍啊!这不但会纵容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更让父母的苦心经营的教育毫无成效。 是的,几乎每个孩子都在被“戏谑”的阴影中长大。其实逗孩子本无

  • 3岁前的宝宝,能记住什么?心理学家的发现:颠覆你以往认知
    3岁前的宝宝,能记住什么?心理学家的发现:颠覆你以往认知

    有位妈妈说,她儿子5个月了,特别喜欢笑,家里来了客人要抱抱也会伸出小胳膊。可是,每次只要见到那位叔叔都会哇哇大哭。那位叔叔长相并不严肃啊,更不凶啊。妈妈想不明白。后来,那位叔叔说:“3个月的时候,第一次见面,我曾经冲着宝宝扮鬼脸,可能样子很恐怖吓到宝宝了吧!”妈妈很疑惑,难道小宝宝记住了这件事?为什么我们记不住3岁前的事情呢?不是说小宝宝没有记忆力吗? 1.3岁前的宝宝有没有记忆力,与成年后回忆不起3岁前的事情不一样。 3岁前的宝宝已经有了记忆力,不信你就凶小宝宝一次,他不但当时会哭泣,再次见到你还会哭。宝宝吃过一次橘子,几天后,在另一地方的地上看到橘子皮,就能认出橘子来。 3岁左右,宝宝的记忆不仅可以保持几周,还能重现记忆中的某些内容。如:几天前你教他画过苹果、搭过积木等,今天宝宝还能画出来或搭得很好。 2

  • 妈妈想用手机让宝宝乖乖的,但是产生的危害却超乎你的想象!
    妈妈想用手机让宝宝乖乖的,但是产生的危害却超乎你的想象!

    现在,手机已经成了人们不离手的必备工具,很多爸爸妈妈也都是手机党,甚至有一些很多家长玩手机玩的太入迷还把孩子给忘了。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丰富,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率的不断普及,手机的使用年龄也呈低龄趋势。从5、6个月的小宝宝到已经上学的学生,手机俘获了大部分孩子的心。 小编外出时就看到很多爸爸妈妈都会给宝宝用手机,一方面是手机里的音乐、动画、故事对于小宝宝来说很新鲜,有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小孩子的脾气是不可控的,带宝宝出门玩的时候,最怕孩子闹脾气又哭又闹的尴尬时刻,手机简直就是让宝宝们安静下来的杀手锏。但是,很多爸爸妈妈都不知道这样会让孩子养成坏习惯,长期下去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一哭闹就有手机玩。孩子们还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长时间对着手机、电脑、平板、电视,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 小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的危害 1、危害眼睛健康

  • 孩子跟人打招呼有多重要?你的面子有多薄
    孩子跟人打招呼有多重要?你的面子有多薄

    礼拜天带着儿子去小公园玩,刚好遇到了老妈的同事李阿姨,她也带着孙女出来玩,虽然不熟但还是打个招呼就聊上了。聊到一半,李阿姨的孙女跑过来了,小姑娘看到我这个陌生阿姨有点羞怯,躲在李阿姨身后。 李阿姨看到孙女的表现,有点尴尬,赶紧将孩子推到我面前:“快,叫阿姨!”然而小女孩只是小心的看了我两眼,没开口。看出了她的害怕,我赶紧岔开了话题,让儿子把小女孩拉走一起玩了…… 碰到熟人,家长总喜欢让孩子打招呼,一旦孩子喊了“叔叔/阿姨好”,家长就满面春光,倍有面子;而如果孩子不喊就非常尴尬,更有甚者冲着孩子发脾气,不喊人坚决不给走! 可是,打招呼真的有这么重要? 在家长的眼里,见到熟人孩子打招呼是有礼貌的表现,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家长将非常恼火,觉得孩子不懂礼貌、没有教养。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各位,你们这么做只是虚荣心在作

  • 育儿本是你的事,别再让老人替你背黑锅!
    育儿本是你的事,别再让老人替你背黑锅!

    融化隔代教养分歧,需要用一颗柔软的心去接纳。 场景一: “妈,你不要喂他嘛,你让他自己吃饭。” “让他自己吃,一会饭全凉了,肚子不难受才怪。你看看!弄得满地都是!” “那他上幼儿园怎么办啊?” “谁还连个吃饭也学不会了,你小时候也没教过你吃饭啊!” 我……。 场景二:儿子最喜欢把他所有的玩具乱七八糟地摆满地,母亲总是忙不迭地跟在后面收拾,把所有的玩具归置地整整齐齐。我呢,总觉得家里乱点没关系,玩具唾手可得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如果都束之高阁,反而没有了意义。每当母亲这样做的时候,我都在旁边苦口婆心、口若悬河地劝解,非但儿子没玩好,还总是弄得母亲不开心。 场景三:在儿子玩玩具或看绘本的时候,到了母亲安排他吃喝拉撒睡日程里的时间点,母亲就会打断他,要求儿子来完成某项“任务”。而我却倾向于即使是

  • 孩子懂事是好事,可是女儿,妈妈不希望你这么懂事啊
    孩子懂事是好事,可是女儿,妈妈不希望你这么懂事啊

    有了二宝后,你有观察过大宝的表现吗?是任性的让你头疼,还是懂事的让你心疼? 朋友TT生完二胎后,我们老朋友去看望他,然后TT流着泪说不想要二胎了,让我们好一阵宽慰,TT家的老大是个女儿,想着头胎是女儿,二胎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儿,都不会太失望,压力也不会大,于是无犹豫的就生了二宝,是个儿子,儿女双全自然是极好的。 但是有了二宝后,问题来了。TT当初生二宝的时候,女儿就很懂事,不哭不闹的,安安静静的在医院陪伴妈妈,等出院的时候,女儿就主动的说:妈妈,我晚上和奶奶去睡觉,你好好的照顾小弟弟吧。天哪,女儿也不过刚上幼儿园,虽然女儿很懂事,可是看着她小大人的模样,实在让人看着心疼,TT不忍,于是说:妈妈可以抱着两个宝贝睡觉呢,要不要还和妈妈睡,结果孩子听完,立马就开心的跳起来,后来TT发现女儿晚上睡觉总是不踏实,好像在做梦一样。 某次女儿和TT说

  • 培养爱看书的宝宝,对宝宝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培养爱看书的宝宝,对宝宝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书是个好习惯,对宝宝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让宝宝更早地学会识字,学会动脑思考问题,还能够提高修养,培养创造力,有益于宝宝的一生。 那么,怎么才能培养宝宝爱看书的习惯呢?爸爸妈妈要做到以下六条: 1.让宝宝模仿家长读书 一般爸爸妈妈爱看书的话,宝宝从小就会耳濡目染,喜欢看书。我有位朋友特别喜欢读书,宝宝没事儿就模仿家长拿着大部头,似乎在很认真地看书,走近一看,嗨,宝宝书都拿反了,但是也丝毫不妨碍人家看书的热情。爱阅读也是宝宝的天性,就像爱玩一样,家长要做的是如何把书籍引入他的生活。自己不读却强迫宝宝看书,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父母带头读书以身作则,宝宝模仿起来,自然就会事半功倍。一定要充分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 2.定期去书店或图书馆 定期带着宝宝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宝宝徜徉在书海中,感受读书的气氛。在儿童区

  • 育儿方法对其他孩子有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管用?
    育儿方法对其他孩子有用,为什么我的孩子不管用?

    你是否真的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 我堂哥一直和父母关系不好,成家立业后也没改善。上个月,我爸爸找我说,他又和他妈妈吵了起来,弄的他妈妈心脏病差点犯了,想让我去劝劝。事情的起因特别小,堂哥下班回家,她妈妈就开始盯着他说,赶快把鞋子换了,你看你怎么换好鞋子不知道放进鞋柜呢。进来要洗手,都当爸爸了还不知道注意个人卫生。就这样,我堂哥终于爆发了,对妈妈说,你怎么知道我不会做呢?你干嘛从小盯着我,一直盯到我现在!后面的话就开始难听了。 这里不讨论谁是谁非,毕竟这是几十年问题积累的。我爸爸当时说的一句话,倒是意味深长,“你姑姑就是从来没把你堂哥当人啊”。中国有句古话叫,“你是我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潜意识里让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了自己身上带着的一个“器官”,像我姑姑这样的盯着,仿佛就是对自己的“手脚”在进行精密的操控。 “界限感”这个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倒是想分享我

  • 为什么说,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
    为什么说,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叛逆不是孩子的问题也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想要改变孩子,读懂这篇文章,父母和孩子,都会越来越好! 其实,孩子叛逆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的内在都会有叛逆的倾向。 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来说,叛逆也不过是暂时的,孩子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挣扎与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去理解父母的用心。 为什么要叛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心发生巨大的变化。叛逆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在孩子的身体深处蠢蠢欲动。 孩子渴望被成人的世界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不是父母眼里的小孩子,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棋子”。 一般人都承认孩子的叛逆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就好像毛毛

  • 教育全靠“吼”?16个神回复让孩子秒变“乖宝宝”
    教育全靠“吼”?16个神回复让孩子秒变“乖宝宝”

    “快好好吃饭,别只顾着看电视!”“你再这样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研究表明,当孩子的行为无法控制时,89%的父母都会对孩子大吼大叫,但是发泄完脾气之后,又会开始懊悔和愧疚,后悔自己刚才对孩子的粗鲁行为。作为家长的您,是否在教育孩子时也常常“怒吼”?其实有些话只要换种方式表述,效果会大不同,16个神回复,让您和孩子更好地沟通! 1.直接描述问题 说了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你知道这样多浪费电吗? 宝贝,厕所灯没关。 2.给予替代方案 你再画墙上,看我不打断你的手! 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才是用来画的。(递给孩子大白纸) 3.先催更容易的事 ? 你快点!我们要走了! 过来看看,你今天想穿哪双鞋出去? 4.直接说出你的感受,为规则赋予感情 ?

  • 禁入!疏导宝宝情绪的4个误区
    禁入!疏导宝宝情绪的4个误区

    宝宝断奶时期会有小情绪,宝宝变得不乖了,发脾气或者哭闹,弄得妈妈们焦躁不安,于是试着去疏导他的坏情绪。可是,疏导方法不对,结果适得其反,不仅不能让宝宝正确发泄情绪,反而让他的情绪更坏了,这更加不利于宝宝身心健康发展。小树已经总结出了5个最不合时宜的方法,妈妈们千万注意别用。 轻易妥协法 宝宝有时候的坏情绪是因为他提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些爸爸妈妈因为疼爱宝宝,一见到宝宝哭闹或者撒泼就马上无条件“投降”,满足他的所有要求。父母这样很容易使宝宝误解,用哭闹来迫使大人就范,而且屡试不爽。 对于宝宝的不合理要求,妈妈们要淡定,不要轻易妥协。让宝宝明白一些规矩,对培养他的自控力非常有帮助。 转移注意力法 变相压抑宝宝的情绪 在宝宝不能如愿以偿而哭闹时,有些爸爸为了让宝宝停止哭泣,就说:“别哭了,爸爸给你玩会儿手机游戏

  • 如果孩子能控制情绪,那就怪了
    如果孩子能控制情绪,那就怪了

    前一天,收到一个妈妈的留言,已经有很多的父母提起过这个问题。“鱼爸,我家也是个儿子,现在两岁快三个月,一直都比较听话,但是近来我发现他好像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特别是自己高兴的时候。 比如家里来了人很热闹,或者碰到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或者是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他都会得意忘形,要么乱扔东西,要么就使劲抱或者抓别的小朋友,会做出一些比较出格的行为。 我们在旁边提醒也不起作用,把他拉到一边冷静也是,认错特别快,可是只要一放开,就又恢复原样。类似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教会他不要得意忘形?然后用合适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喜欢和高兴?” 我感觉这个妈妈就好像在描述我儿子。 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我想很多男孩的爸妈也会有同感。 就在前一天晚上我还遇到了这件事。 因为侄子家里有事,他带着妹妹在周末的时候临时在我家住一晚。

  •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观点曾害了无数孩子!很多父母竟还不知道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观点曾害了无数孩子!很多父母竟还不知道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声免疫法、完整睡眠训练法,这些方法的确可以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力的乖婴儿,只是,发表这些观点的人,没有告诉你故事背后惊人的真相。 精神分析心理学认为,童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母婴关系则是重中之重,决定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存在感。生命的底色是幸福或者不幸,3岁之前便已奠定。作为心理医生,大量个案是母婴关系失败造成的人格破碎,其痛苦难以言表,非常艰难而长期的自我成长才能修复。 中国网络流传最广的帖子《美国妈妈带孩子的17个绝招》 哭声免疫法在西方的起源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 如何让0-1岁宝宝更聪明?详细陪玩方法看这里!
    如何让0-1岁宝宝更聪明?详细陪玩方法看这里!

    总会有新手爸妈问:我的宝宝X个月(一岁以下)大了,买什么玩具可以提高宝宝的智商?上什么早教班对孩子最好?我想,有这么多家长将提高宝宝的智商寄希望在玩具和早教班等外界力量上,跟玩具生产商和早教机构的大力宣传和营销是分不开的。标榜了益智作用的各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玩具,来自早教机构推销员“不上早教就会比别人孩子落后,大脑得不到开发”的恐吓,让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的父母难以保持淡定,很多时候大家都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给孩子买了很多被追捧的益智玩具,报了早教班,仅仅是为了不让孩子错过任何可能的发展机会,别人家孩子会的自己家的也要会。 悠悠妈非常理解为人父母的这种心情,我也希望尽量给悠悠最好的成长环境,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她探索、发展新能力。不过,好在我生活在国外,竞争不那么激烈,家长们养孩子也不爱攀比,玩具商和早教机构因为法律约束和社会制度的原因,在宣传上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