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首先了解自己孩子的年纪、能力及脾气秉性。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如果家长本身也是急性子,就很难去训练小朋友的耐性。父母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表现,力求做个耐心的典范。 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 方法1:刻意让孩子等待 佳佳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佳佳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佳佳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专家点评:以上案例列举的方法对培养孩子耐心很实用。培养孩子耐心,就得尝试向孩子解释,让他明白应该等待多长时间,然后不要理睬孩子将有可能对你的打扰。不过,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不要一下就让他等5分钟。刚开始时可先等1分钟,然后
孩子任性哭闹起来,家长怎么做最明智?孩子有孩子时期的个性和惹事,面对孩子的任性和哭闹,家长怎么做比较好呢? 默默觉得孩子太懂事了让人心疼,孩子偶尔任性一下,才像个孩子,但是孩子任性到无理取闹,默默就觉得有点过分了。孩子任性起来很多家长都是无计可施,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或者亲友比较多的时候,默默见过硬碰硬的,也见过连哄带骗的,也见过家长服软的,默默觉得以上都不是最明智的,下面这两位父母的做法让默默心服口服。 【案例一】 周末,琪琪妈带着快四岁的琪琪在小区小广场玩,玩到下午六点多的时候,妈妈要回家做饭,可是琪琪似乎没有玩尽兴,不愿意回去,于是进行了一番唇枪舌战,看看琪琪妈是怎么征服没有玩尽兴的琪琪。 “可是咱们还得回家做饭呢?不然晚上爸爸妈妈就要饿肚子了,琪琪也得饿肚子了,琪琪饿肚子就不能长高了,而且你出门前答应妈妈六点一刻钟回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到了一定的年龄的时候就需要独立的空间了,那么宝宝一般多大分房睡觉合适呢?你知道宝宝过早或过晚分房睡有什么影响吗?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们的育儿过程中,看似很简单的事情,都需要家长们格外注意,比如,和孩子分房睡的问题,家长们在真正实践的时候,还需要把握好时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与孩子分房睡的时机问题吧。 过早分房睡的缺点 三岁以前就让孩子分房睡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 1.不利于孩子培养安全感 对于不到三岁的孩子来说,独自睡觉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因为他们并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所以过早的分房睡并不利于孩子,可以在房间内准备一张婴儿床,这样也避免了孩子缺乏安全感的问题,以免自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自信、没有安全感,甚至无法信任别人。 2.不利于孩子
多带孩子去这五个地方,前途无量。学习到有用的知识,不妨带你的宝宝去以下得这些场所,孩子既喜欢又能学习到很多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游乐园 1、使孩子变得灵活,敏捷,促使孩子身心发育 2、获得各种生活环境体验,增长知识锻炼孩子会想、会做、提高想像力、思维能力及创造力 大学 1、既能感受大学文化底蕴,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情 2、又有助于孩子学习,帮助孩子树立学习上的目标 图书馆 1、培养优良的人格品质 2、交识良师益友,利于成长发展 3、扩大孩子的视野 4、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动/植物园 1、开阔孩子的视野 2、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3、锻炼胆量、增长知识 福利院 1、让孩子学会
父母学这3个技巧,孩子情商超93%的同龄人,谁看谁受益。在一个家庭教育讲座上,曾谈到了社交 ,向大家分享自己儿子的方式。 小时候,姑姑住在上海,每年过年都会给买两斤水果糖。 一般小朋友可能会藏起来自己偷偷吃光,他用水果糖让小朋友帮忙做事。 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给了事业很大启发,做企业也是在进行利益分享,用利益让最厉害的人为他做事。 《人性的弱点》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相信每一个爸爸妈妈都能意识到培养孩子的社交情商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但是在如何培养孩子社交情商这方面却常常显得手足无措,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情商。 - 1 - 第一是要学会倾听 我小的时候是一个
撒谎就是“坏孩子”?如何看待宝宝爱说谎这件事?孩子为什么会说谎?如何帮助宝宝纠正撒谎的毛病? 【小案例】 田田2岁9个月了,现在正在上幼儿园小班。在一次接待家长咨询的时候,田田妈充满焦虑地向老师询问:“老师,最近我发现田田新添了一个说谎的毛病。他对小朋友说爸爸是警察,妈咪星期六带他去了动物园,还说我们家的小乌龟下了许多蛋,可这些根本不是事实。在家里他也经常骗我,他已经把骗我当成一种好玩的事情,比如说:“妈咪,你的扣子掉了一颗。”我赶紧低头查看,他看我上当了,就诡秘地冲我笑着,得意地看着我。田田妈对田田说谎的事十分焦虑,宝贝这谎话怎么张口就来呢? 田田2岁9个月了,现在正在上幼儿园小班。在一次接待家长咨询的时候,田田妈充满焦虑地向老师询问:“老师,最近我发现田田新添了一个说谎的毛病。他对小朋友说爸爸是警察,妈咪星期六带他去了动物园,还说我们家的小乌龟
在学园,小年龄的孩子吃饭,除了一些他们做不到的事情老师会帮助以外,其他饭菜都是由孩子自己来拿的。每天的汤是比较烫的,老师会担心孩子自己盛汤时烫着,所以一般汤是由老师盛给孩子。 每每这时候,总有孩子说“我不要盛在这个碗里“或“我不要盛在那个碗里”,然后就是大哭或很生气。这时能非常强烈地感觉到他的不愉快,而且这样的情绪在很多时候都会直接表现出来。 这时候,其他的孩子也会自然地模仿,所以每每我盛汤给孩子时,为了避免不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都问问孩子:“你要盛到这个碗里还是盛到那个碗里?” 一开始,效果很明显,孩子们都不再为倒入哪个碗而生气了。不过后来我发现,这样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虽然避免了他们当时与老师的冲突,但是会让孩子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要让菜放在哪个碗里,孩子的冲突和出现负面情绪的机会其实是增加了。 这件事情也给了我特别多的启示,那就是给
带娃,全靠坑蒙拐骗。意思就是,孩子难带,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你会气得扔笔,气得叹气,气得挥舞着扫帚咆哮。 如果你选择勤勤恳恳,鞠躬尽瘁,那么你和孩子,早晚有一个人要崩溃。 偷懒技能 1 “孩子自己的体力, 就让他自己去耗吧” 如果你也曾带孩子带到身体疲累,那么我想告诉你,你的累很有道理。 欧洲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孩子的抗疲劳能力,堪比铁人三项选手。 骑 30 秒自行车,你的孩子,跟专业运动员一样累。 但论起从疲劳中恢复的速度,你的孩子,比受过训练的成年运动员更快。 有个妈妈跟我形容得很精准,儿子一到屋外,出去就像炮弹一样。 回到家里,也像一条飞速移动的四脚蛇,不知疲惫地从一边窜到另一边,嘴里还高
1~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个时间段家长可以帮助做一些宝宝智商的专项训练,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一周岁以后,对任何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并有意识的自主尝试各种动作,如:穿大人的鞋子、模仿大人的动作、反复关门或者开门等。 上述现象充分说明宝宝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来探索世界的未知,同时也说明了宝宝的大脑已进入快速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能够对宝宝进行一系列的专项训练,对宝宝的大脑发育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1~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关键期,这三个智商专项训练,家长请掌握 1、“S”线行走,促进左右脑健康发展 英文“S”一笔就可以书写完毕,呈弯曲形状,科学家发现人在“S”线上行走时,左右大脑就会同时运转,如果宝宝能够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常在“S”线上行走,就能够促进左右脑健康发展。 家长先用粉笔在地上写一个长约10~1
别以为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才会叛逆哦,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3个叛逆期,2~3岁的时候会出现第一个“宝宝叛逆期”,7~9岁是“儿童叛逆期”,最后一个就是大家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外国人把“宝宝叛逆期”称为“terrible two”,这个时候的宝宝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跟大人唱反调,做一些夸张的事情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比如总是大喊大叫到处跑,不听家长指挥,叫他很多遍都假装没听见……很多家长会被宝宝折腾得很烦躁,孩子说不听、打不得,不知道应该拿这“熊孩子”怎么办才好。 其实这是因为宝宝开始有了独立意识,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要表现得跟大人一样,所以他不喜欢被父母指挥,叫他走东他就走西,喜欢说“不要、不行”;他的好奇心和行动力都变得比以前强,所以他的破坏力就更强了;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试探父母的底线,同时又会变得很粘人,情绪变化无常。
在孩子小学阶段的教育上,很多家长一心希望孩子按照自己既定的方向和节奏发展,最怕就是孩子犯错。 我们似乎很少和孩子谈到生活、理想、意义感,比起让孩子做一个情感细腻美好的人,我们更希望孩子做个不折不扣的学霸。 如果孩子在此过程中表现优于他人的特质,八成会被我们满心欢喜地揪出来“重点”培养。 等孩子长大后,我们自以为在自己合理的养育下,孩子变成了心目中“优秀”的样子。 但在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篇文章,作者却形象地把这种优秀的孩子比为华而不实的“草莓族”。 作者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极其重要的,并主张大人跳出成人的习惯性成见,从孩子的观点出发看世界,给孩子一个人性化的成长空间。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相信读了下面的文章后,你会获得更多的启示。 《小王子》这本童话,一直试图告诉我们一件事:人
很多麻麻在宝宝稍微大了点以后,开始给宝宝囤绘本,兴致勃勃地带着宝宝读绘本有木有?可是常常会以没有效果而结束,今天根据麻麻们遇到的最常见问题聊一下。 没念完一半呢就转移注意力了! 麻麻要学会抓住好时机,比如刚吃饱喝足、也不困、精神头上来的时候; 这也往往是宝宝心情不错的时候,这时候宝宝最容易接受。 非要完整地念下来也没有必要,宝宝能坚持下来几分钟就值得鼓励,可以适当增加次数。 另外,宝宝有时也会偏爱某几页,那就陪他多看,麻麻要不厌其烦哦! 老爱开小差怎么破? 觉得宝宝太小、读绘本有困难的麻麻是不是常常陷入这种境地:感觉给宝宝读绘本简直就是在对牛弹琴! 关键是他的注意力总是不在这上面,玩玩这个、看看那个,然后再发个脾气啥的,好好的氛围都被他给破坏了有木有? 其实,宝宝注意力不集
孩子总是旁若无人的念数字,家长需要担心吗?这是不是孩子对数学感兴趣的特征啊?下面来看看孩子总是旁若无人的念数字怎么回事。 朋友家的宝贝4岁了,最近对数字特别感兴趣,总能发现身边的各种数字,比如:公交车来了,会问妈妈这是哪路公交车,在等公交的这段时间里,不停的重复提问,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对车牌号也是非常敏感。 朋友常常觉得很无奈,这种开始就停不下来的数字魔咒,让朋友很崩溃,但是孩子却乐此不疲,似乎很喜欢这些数字游戏。 这种情况在4岁左右的孩子身上比较常见,这个时期的孩子对数字特别敏感,会发现很多生活中的数字乐趣,家长虽然在一遍遍的询问中觉得很无奈,但是这也是一个培养孩子数学兴趣的好机会,要比上学之后多做数学题有意义的多。 一、数学敏感期的几种常见表现 ① 除了上面对数字的好奇还有对于顺序的反应,比如排列等。数字型
对不起,我只能做一个60分妈妈。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即使到了妈妈的年龄,妈妈的妈妈仍然是妈妈的守护神。 妈妈这个词,只是叫一叫,也觉得喉间哽咽。 妈妈,是最有力量的名字。 我们歌颂母爱,把母爱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 可是只有做了妈妈以后,才明白,妈妈的辛苦远比我们想象的多。 一个刚刚生完宝宝的朋友对我说。 总有人对我说,女人生下孩子以后自然就知道怎么做母亲了。但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我并没有发现天赐的光辉,有的只是焦虑,巴不得自己是一个育儿专家,生怕一步错步步错。 谈到母爱伟大时,另一个朋友说: 这句话让我活得好累,总觉得对孩子付出的还不够,觉得自己有地方没做好。孩子3岁了,我陪了他3年,每一天都围着孩子转,完全失去了自我。 是啊,妈妈不
如今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可能一个孩子有没有好的人缘关乎着他以后有没有出息,这足以可见人缘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宝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个好人缘,更是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其实对于孩子自身来说,主要活动的场所只有两个,一个是家,另一个就是学校。 孩子如果能在学校里有个好人缘,对以后踏入社会之后的交际能力也会有所帮助。而那些有好人缘的孩子,普遍都会有这几种特征。一起来看看。 1、乐于分享 其实在如今的社会上学会分享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学会的一项本领,因此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这个优点,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越好。因为懂得分享,学会和别人分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品质,如果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分享,分享自己的东西、想法……长大后也会越变得容易自己面对困难,而且也会相对比其他小孩更加的勇敢。 2、乐于助
不孝顺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什么行为?孩子什么事情不舍得和别人分享正常吗?家长养育孩子,没有谁希望自己孩子长大了却不孝顺的,那么家长该如何及时纠正孩子? 对家长来说,孩子孝顺,那在家长年老的时候,晚年生活就会过得很幸福。想让孩子长大后懂事又孝顺,就需要家长在孩子们小的时候好好教育,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要正确地教育引导,这样孩子长大了,家长才能少操心。 对家长来说,想知道自己孩子长大是否孝顺,看看孩子是否有这几种行为,就可以判断出来。如果你家孩子总有下面这几种行为,那家长可要注意了,你不及时纠正,孩子长大很可能就会不孝顺。 有好吃的从来都是自己吃,不舍得和别人分享 小孩子有好吃的如果总是想着自己吃,不舍得和别人分享。那家长就要注意了,小孩子不懂得分享,或者说总感觉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那是很危险的。家长不好好引导,孩子长大就会不孝顺。
两岁的孩子特别难沟通怎么办?比如在家里玩着 iPad,突然没电了,孩子会大哭不已,怎么劝都劝不了,或者说好要关动画片了,也很抗拒,整天都停不下来看动画片,到最后真是没辙了,我可怎么办呢? 天晴阳光你好,其实不管是发现 iPad 突然没电,还是看动画片孩子停不下来,拒绝关动画片,有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原因),是孩子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对这个结果或者事实,没有做好足够的预测和心理准备,所以产生了心理落差和情感低落,这个是很正常的表现。 在这个情景下,我们可以有下面三点的解决办法,供参考: 第一点,用孩子能听懂的话来描述“(动画片)时间到/(iPad)没电了”。 有时候面对孩子不清楚的抽象概念,我们不能觉得父母都了解了,孩子也肯定了解了。以 iPad 为例,当看到孩子面对电池电量耗尽而哭泣,如果我们只是一直强调,“ipad没电啦,看
家长或者亲友,也许为了联系方便,也许经不起孩子的软磨硬泡,纷纷给孩子配备了手机。孰不知这是给了孩子一个带毒的“苹果”,各种诱惑力往往会使孩子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导致一个个必然恶果。 1、成绩直线下滑 只要有手机的学生,无一例外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因为只要有手机,就一定会想时时玩弄,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无忌惮,完全陶醉在这个虚幻的美妙世界里。 上课昏昏沉沉,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凡是出现成绩突然下滑、厌学、逃学、辍学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不是上网成瘾就是有了情感问题。 2、考试作弊,带坏学风 用手机软件可迅速搜出试题答案,方便。用微信群发把答案公布,众多人受“益”,提分快。所以在成绩检测时,有的学生就通过手机作弊,弄虚作假,欺骗家长,欺骗
宝宝为什么别人带就很乖,饭也好好吃,让睡觉就睡觉,还会自己玩,我一带就特别爱哭,一直陪着也总是不高兴,还黏在身上不肯下来? 这个问题几乎每几天就会有一个妈妈来问, 从两三个月的小婴儿,到两三岁的孩子,都有这个现象, 尤其是那种妈妈带一半儿,老人或者保姆带一半儿,或者已经上幼儿园的孩子,这种对比反差更加严重。 我家毛头已经快上小学了,依然是如此,在学校是乖宝宝,回家就各种耍各种作。 妈妈们,尤其是职场妈妈,会为此而感到内疚和困扰不已,觉得已经尽力去陪孩子了,觉得自己已经很温柔耐心了,觉得自己已经努力做规矩了,为什么孩子表现这么不好,是自己带娃水平太差劲了吗? 可是当爸爸的,当奶奶的带娃手段也没高到哪里去啊,我怎么就变成惹娃不高兴的坏人了呢!? 解答这件事,就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宝宝的正常状态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