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很多幼儿园都不教孩子写字,家长根本不知道为什么
    很多幼儿园都不教孩子写字,家长根本不知道为什么

    如果说中国家长在育儿过程中核心的观念是什么,望子成龙肯定名列前茅,看着别人的天才孩子年纪轻轻就考博士,钢琴多少级,书法得了多少奖,做家长的没点想法肯定是不可能的。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进幼儿园就能开始鹤立鸡群,能够和别的孩子拉开差距,等真正进幼儿园了,才发现幼儿园老师根本不会教孩子学写字,这就让很多家长心生不满,觉得上幼儿园没有任何作用,但是为什么幼儿园老师不教孩子写字,这是家长们不曾了解过的。 写字,本身是一个技术活,有人写的好,有人写的差,想要写好字,就需要对文字的观察、拆解做出充分的理解,并将相应的指令通过大脑传递给手。这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宝妈们一定要做出充分的理解。 为什么不建议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学写字,这是因为过早写字并不符合孩子本身的发育过程,区区写字到底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伤害呢? 一、造成指

  • 钱什么时候都能赚,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钱什么时候都能赚,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

    我们总在说忙忙忙,但是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着我们来弥补,只要稍微有点忽略,孩子的成长变化就会很明显。有些毛病一旦养成,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改正,甚至根本无法纠正。 所以不管挣了多少钱,事业发展有多顺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当,将来老了会后悔。 虽然不需要我们一门心思扑在孩子身上,但是也绝对不能拿事业繁忙来牺牲孩子。生下他就得负责任啊! 著名的投资家黄晶生说: 幸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什么感觉呢?幸福是一种追求快乐而又有意义的感觉。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人有用,有的人有所作为,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教育。 人与人之所以不一样,主要是因为在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年少时的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哪怕是微不足道

  • 孩子犯错如何惩罚?有效惩罚孩子的方式是什么?
    孩子犯错如何惩罚?有效惩罚孩子的方式是什么?

    想要孩子成大器,当父母的该怎么教?如果孩子犯错了,怎么惩罚孩子?惩罚孩子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通常,一提起孩子犯错应该怎么惩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打骂。 因为,从小到大我们就是在父母的打骂中这么长大的,一生不打骂孩子的父母有没有?当然有,但这样的父母要么是高学识,懂得用更有效的方式惩罚孩子;要么是太宠溺孩子,舍不得使用惩罚教育。 大多数的父母在孩子犯错后,不管大错还是小错,都不想放过,都想要让孩子知道犯错的后果,以便于以后不再重犯,所以,惩罚是在所难免的,打骂便成为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方式。也是大多数人认可的方式,但未必是最好的方式。 同学家的老公脾气粗暴,他家孩子爱骂人,每次孩子犯错,一巴掌打过去,屁股上都是红道道,说三声不让哭,孩子的眼泪就一直在眼眶里打转转,让孩子说‘我错了!’孩子就得赶紧说,但离了父母的眼,孩子照样脏话成堆。

  • 陈鹤琴:中国现代幼教之父!
    陈鹤琴:中国现代幼教之父!

    最近偶遇一本好书,陈鹤琴所著的《家庭教育》。 陈鹤琴生于1892年,早年毕业于清华,后来和胡适、陶行知一样,在哥大教育学院深造后回国,从二十年代起在中国创办了多所现代幼儿园,曾仁南京师范大学校长,被誉为中国现代幼教之父。 △陈鹤琴老爷爷 《家庭教育》自从1920年代发表已经近百年历史了。陈爷爷通过对自己儿子陈一鸣进行808天的观察,提出了101条早期家庭教育原则。书中的早教理念在那个时代是非常超前的,即使现在看,也极有参考价值。 比如: 做父母的对待孩子应当有礼貌 孩子应有玩沙、塑泥、穿珠、浇花的机会 凡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千万不要替他做 游戏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游戏 我精选了感触最深的十条,和大家分享: 1. 脏玩的价值: 陈爷爷提倡给孩

  • 对孩子发完脾气就后悔?这些办法你一定用得到
    对孩子发完脾气就后悔?这些办法你一定用得到

    熙熙攘攘的广场上,一位妈妈接完电话,满脸不开心,看来遇到了烦心事。身边的女儿一直拉着她的衣角,嚷着要吃冰激凌。 “吃吃吃,整天就知道吃……”妈妈黑着脸,责骂的分贝瞬间高了八度,孩子被吓哭。 “这么大了还一说就哭,丢不丢人!”妈妈怒气冲冲地推了孩子一把。孩子没站稳,一屁股摔坐在地上,哭得更凶了。 妈妈推孩子的时候,手机也不小心掉到了地上。转身捡手机,又撞倒一辆停着的电动车,刺耳的报警声叫个不停。路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了这对母女身上,俨然在围观“事故现场”。 逛街路上,偶然遇到的这一幕在我脑子里徘徊了许久。望着那个妈妈拽着女儿狼狈逃离人群的背影,蛮让人感慨的。当我们控制不好情绪的时候,就像点了把火,四处蔓延,殃及无辜。还会像蝴蝶效应一般,不好的事情一连串地跟着来。如果这个妈妈经常陷入情绪失控,愤怒随时可能转变为语言或行为暴力

  • 年幼的孩子看太多电视有哪些坏处?如何正确让孩子看电视?
    年幼的孩子看太多电视有哪些坏处?如何正确让孩子看电视?

    在中国,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看电视危害的认识还停留在影响孩子的视力方面,但前两天猫爸看到一篇发表在儿童心理学权威杂志上的研究显示,看太多电视跟孩子的“执行功能”水平低下也有关。 所谓执行功能,是指我们控制自我、接受指示、专心任务等日常行为决策和执行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孩子2-5岁的时候发展最快。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看电视太多的话,执行功能就会受损。 研究者比较了看电视时间长的小孩和看电视时间短的小孩,发现看电视时间长的小孩执行功能更差:他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更难以专心,更不容易控制自己的冲动,更难根据现实情况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且,孩子开始看电视的年龄越小,他们的执行功能的成绩就越差。 为什么看电视对于年幼的儿童有这样的不良影响? 研究者认为,像 “海绵宝宝” 这样的电视节目,画面变化很快,会给孩子的注意力造成比较重的负担,长

  • 怎么样处理好隔代教育?和老人观念不一样怎么办?
    怎么样处理好隔代教育?和老人观念不一样怎么办?

    爷爷奶奶带娃似乎一直骂声不断,做一个职场妈妈,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是愿意在家自己带孩子的,但收入二三线的妈消费格调总向一线看齐,为了宝宝的各种优质买买买,目前只能让公婆带孩子,自己晚上和周末接手,处理好关系,两代人育儿也不是洪水猛兽! 01、你小时候XX,现在好好的,怎么破? 这句老人言,妈妈们是不是听过N多次?举个例来说,我之前买了个淘宝款枕头,里面颗粒物有尖锐开口,不敢用,又顶着“压力”买了良良枕。 婆婆忍不住了:“你们小时候都用米袋子,不也好好的吗,干嘛来回折腾(败家)?” 应对这种句式,我的回答是“我小时候的确没用过良良枕,但要是用了,不就睡出了圆头,显得更漂亮嘛……” 婆婆那辈人,能吃饱饭就已经很了不起,一时接受不了日益高要求的育儿方式也正常。我们与其抱怨她们的老思想,不妨一起体验新事物的好,她们会乐

  • 我的孩子“懂太多”这样好吗
    我的孩子“懂太多”这样好吗

    我的先生在北大念书,同学间常常讨论一些孩子的教养问题,前几天接到一位同学的来信提到: 我对儿子的教育问题有些迷惑,我儿子现在3岁3个月,他比较爱看书,记忆力还可以,认识了许多汉字,简单的幼儿读物都可以自己阅读。数字在10以内的加减法也可以,记了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从现在看他比同龄的孩子在知识方面要超前一些。但由于这种情况造成他在幼儿园上课时对所学内容因为都会,所以不能好好听讲,纪律性不好。动手能力也比较差,让他练习也坚持不了多久。除了看书和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安静坐下来,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安静坐下来。 幼儿园老师建议让他升到大班,以为这样学习的内容可能会吸引他。对他的教育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多东西并没有刻意去教他,有些知识他自己通过看书学到的。我们现在怕他知道的总比同龄的孩子多,那在上课时就不会好好听讲,无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认为他也没有什么超长的能力,

  • 孩子的智商取决于父亲还是母亲 怎样培养高智商宝宝
    孩子的智商取决于父亲还是母亲 怎样培养高智商宝宝

    怎样培养高智商宝宝 1、把握孩子3岁前的脑发育巅峰 有研究证明,0-3岁正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巅峰时期,孩子从0-3岁大脑会逐渐发育的和成人一样,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接受知识提升智商的最佳时期。 3岁之后,孩子的脑生长发育会逐渐放缓,而3岁前的生长发育正如建设大脑搭建地基一样,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建设,因此,这阶段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的营养和教育。 2、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孩子真正聪明与否不是看成绩就能知道的,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发散思维、创造力。在孩子小时候思维尚未固化,可以天马行空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是最重要的。 家长应该让孩子自由的“玩”,这样可以刺激孩子的思维,保持思维活跃,拥有创造力。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创造力源于好奇心和爱玩的心态,开发创造力就是让孩子保留爱玩的本性。 怎样生个聪明的

  • 学会得体地退出,是每个中国父母的必修课
    学会得体地退出,是每个中国父母的必修课

    学会得体地退出,是每个中国父母的必修课,作为父母不可能一直管着孩子保护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父母要学会适当的放手。 装修新房,找了两个师傅过来卸沙。他们干活时,我就在一旁帮忙,时而跟他们攀谈几句。 他们问我,孩子多大了?男孩还是女孩?我说,一儿一女。女儿十二了,儿子刚八岁。 他们就不无羡慕地说,女儿好啊,现在的儿子都没闺女贴心。 紧接着其中一个叹了一口气,说:生儿子真不划算,婚一结就被媳妇拐跑了。买了好吃的不拿给父母,就知道往媳妇房里拎,还不如女儿,逢年过节能来看看你,带来好吃的也是先放到父母房里。 我假声附和:对对对,没娶媳妇前都是爸妈的乖宝宝,结完婚就忘了娘,祖祖辈辈都是打这么过来的。 他们大窘,立刻转移话题去说别的事。 我在心里暗叹一声,转身也去忙其他事。 中国的父母,常常混淆一

  • 过早入园还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多危害!
    过早入园还会给孩子带来这么多危害!

    让孩子过早入园到底好不好?过早入园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女儿现在1岁半,我想让她两岁上幼儿园,因为我们夫妻两个工作都很忙,留给老人、保姆照看感觉不利于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但是身边好多人都说太早了,年龄太小上学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到底会有多大呢? 儿子两岁了,一家人都宠着他一个,现在自理能力非常差。我坚持把他送幼儿园,并不是想学多少知识,而是想让他学会和别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技能,但是家里人都舍不得。两岁送幼儿园真的太早了吗? 孩子3岁上幼儿园是一条界线,与日俱增的育儿焦虑让许多父母迫不及待地让孩子提前入园、入学,才能“快人一步”,有的家长甚至为了能赶上入学年龄限制,让孩子早上一年学,不惜提前剖宫产!其实这种着急大可不必,过早开始集体生活不但不能让孩子领先一步,还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存在不少的危害。具体说来主要会有这5大影响:

  • 尹建莉:学前班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尹建莉:学前班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前班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文=尹建莉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学前班学习是“启蒙教育”吗? 良好的启蒙教育在形式上应该是游戏的、无拘无束的、变化丰富的、与生活相关联的。内涵中应该有技能训练、语言发展、想象力激发等一系列智慧启蒙功能。可当下学前班教学,急于让孩子掌握书本知识和考试知识。课桌限制了儿童的自由,封闭性的学习内容束缚了儿童的想象,教学方式违反了儿童天性,无聊的作业消磨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它是一种功利性的、奴役性的学习,它使儿童远离智慧训练,走到“智慧训练”的反面,是反智慧教育的行为,它充其量可以叫做“提前学习”,不能称为“启蒙教育”。 但现在确实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一些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他们入学后就是比没上过学前班的孩子“强”。这里所说的“强”是在认字、计算和考试这些方面,不过这种“强”是不真实的。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

    标签:学前班
  • 孩子叛逆期怎么去引导
    孩子叛逆期怎么去引导

    法国权威心理学家支招,15个小策略帮你轻松应对宝贝叛逆期。妈咪们该怎么办?借鉴法国心理学家让-吕克·奥贝特的实用建议,让这段日子成为宝贝成长的契机。 设立规矩,限制他主宰一切的欲望 大约18~24个月大时,宝贝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他进入了自我意识敏感期,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大约三岁半。当你反对他的意见,或对他提出要求时,他生气是很正常的。但是理解并不意味着要一切顺从他。相反,在这一阶段,你限制他主宰一切的欲望是非常重要的。这阶段,成长中的宝贝,他的角色就是反对;而父母,作为教育者,有义务在必要时,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休息时间、饮食、午睡、游戏、洗澡、安全、卫生、社交礼仪、禁令,等等,这些都是由你决定怎样做才最适合他。必须表现得有说服力。让宝贝明白,在你和他之间,谁才是真正的领导。永远不要忘记,你才是导师,是教育并帮助小小人儿成长的重要人物。

  • 二孩养育技巧:同等对待你的每一个孩子
    二孩养育技巧:同等对待你的每一个孩子

    随着二孩家庭越来越多,两个孩子之间的争斗就成为很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一会儿还是好兄弟好姐妹,下一秒就会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拳脚相加,家长们似乎总是在忙于处理争斗、判断是非的困扰之中,这时该怎么处理? 所谓同等对待,就是在孩子们发生矛盾或者冲突的时候,家长们要置身事外,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不介入孩子之间的争吵,不要偏袒任何一方,让他们自己来解决,或是建议他们把问题放在家庭会议上按照“解决问题六步骤”来解决。 为什么在孩子们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要使用“同等对待”这个工具呢? 首先,孩子之间打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父母介入。老大通常容易被当成“坏蛋”,老幺则往往是家长介入后的最大受益者。家长们的各种调停表面上看是在解决问题,其实是在帮助孩子们学会把打架作为寻求关注、权力或者报复的方式。有些家长不相信孩子们打架最主要是为了从父母那里得到关注,他们会认为孩

  • 为什么男孩小时候更要多抱抱?
    为什么男孩小时候更要多抱抱?

    孩子不会走路时总吵着要自己走,会走路时总爱吵着抱抱?为什么男孩小时候更要多抱抱,这是为什么? 因为工作的缘故,认识一位男性友人,他长得高大英俊,器宇不凡。熟悉了以后,有人开玩笑,“你这么帅,一定有好多女生追吧。”沉默了一会,他说,就算有很多女孩对他好,他总是怀疑别人为什么要爱自己。 他不敢接受别人的爱,至今的恋爱也斑驳陆离。就算接受了,也不懂得如何表达,往往对方先离他而去。他说,原因其实在于童年时的一次经历。 4岁半那年,他和父母一起出游。要去寺庙拜拜,石梯很长,高高的看不到头。他张开双臂要爸爸抱抱,以前爸爸都二话不说一把抱起来。而那次,爸爸却斩钉截铁地说:“你马上就快5岁了,是个大小孩了。爸爸不能总抱你,你要学会独立,你是男孩。” 幼年的他根本体会不到父亲这么做的理由,也许父亲的初衷确实是想锻炼他。而在他看来,理由只有一个,自己不够可

  • 3岁孩子不爱看书,爱玩手机怎么办?
    3岁孩子不爱看书,爱玩手机怎么办?

    不要妖魔化电子产品,不要用负面的眼光看待它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是什么样的家长,最后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是这样的,我家孩子刚满3周岁,已经会开电脑、会玩小游戏了,打开手机,游戏玩得更是顺畅。一天的时间里,她至少有半天时间在手机、电脑中度过,还有两个小时是看电视。 我知道阅读书籍才是真的对孩子好,可孩子怎么都不爱看书,我有时候生气着急,真想摁着她的头往绘本里面塞,可是她还是对手机、电脑游戏更感兴趣,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啊! 我感觉你的孩子特别聪明,智商应该挺高的,这么小的年纪会玩这么多东西。正常情况下,应该允许孩子玩这些东西。玩手机、玩电脑,跟他玩一个小汽车、玩足球道理是一样的,我们不要妖魔化这些电子产品,不要用负面的眼光看待这些,总觉得这些是玩物丧志,除了毁眼睛啥用都没有。能给他玩的话,就尽量满足他,这是第一。 第二

  • 孩子该不该买昂贵的水果吃
    孩子该不该买昂贵的水果吃

    5元一颗的车厘子该不该给孩子买?买不买,家长的表达方式很重要。从学校周边的汉堡店、淘气堡,到图书馆、科技馆,总是有各种层出不穷的东西吸引着孩子的目光。 不少还是设在送娃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上,真是无处可逃。家长左闪右突,却躲不过孩子的软磨硬泡,最终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消费。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有的家长立刻满足了,有的家长则从实际出发,给孩子讲了很多道理,但是却没买。两种做法哪个可取呢?先来看一个例子。 一颗车厘子引发的大战,以“狠心”奶奶拒买告终 如果说在回家路上遇到诱惑,孩子会缠着父母买东买西,那么在大型超市带孩子购物的体验,则可以用“斗智斗勇”来形容了。开放的购物环境下,小孩子的购买潜力和意愿总是出人意料,家长往往被孩子的这些“无理”要求搞得不胜其烦。 前两天,某大型超市里就上演了一幕“车厘子大战”。一个五六岁模样的男

  • 2岁是孩子的叛逆期,也是成长的黄金期
    2岁是孩子的叛逆期,也是成长的黄金期

    2岁是孩子的叛逆期,也是成长的黄金期。很多家长表示,面对2岁宝宝很是头疼,原来2岁叛逆期是全世界孩子的“通病”。 最近,越发觉得自己养了一个“假儿子”。 昨天,我翻晒冬天的衣服,2岁的儿子看到自己那件有赛车图案的羽绒服,非要穿,无论我说什么,都只有一个“不”字。 像这样不靠谱的事,简直不胜枚举,比如, 从外面回家,他必须第一个到家; 到了家门口,必须得他拿钥匙开门,打不开门还哭; 睡前故事读得正好,突然非说我翻书用错了手,必须重来一次; ...... 沟通基本靠猜,猜错了就完蛋了,小家伙会一边哭一边指着我说:“不要你了”。 看着他那个模样,我真想跺脚大吼:你别嫌弃老娘,老娘还烦你呢! 可看着他睡去的模样,低垂的睫毛,时不时蠕动一下的嘴巴,所有的气又都烟

  • 父母带孩子太焦虑了怎么办
    父母带孩子太焦虑了怎么办

    “鸡娃”还是“佛系”?这是全世界妈妈都逃不掉的焦虑。打年盹儿的这段时间,看了部热门的韩剧,又读了本书,巧的是,这俩的主题都和“鸡娃”相关。 估计你们也能猜到,剧的名字叫《天空之城》,书的名字叫《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更巧的是,春节期间的几场聚会下来,除了那些还挣扎在吃喝拉撒这些生存底线的小小娃的老母亲以外,剩下的娃妈无一例外都在谈着各种“鸡娃”的话题。 甚至,一个孩子刚一岁半的妈友,也来和我们一起讨论怎么给娃学自然拼读的方法。 我当场有点哑然,这年头,起跑线也太惊人了。 儿子考上了顶尖医科大学,英才爸爸故作淡定地把奖金和豪华游轮船票递给英才妈作为奖励,英才妈自是一脸骄傲兴奋,而在场的其他妈妈,更是难掩自己的羡慕之情。 热播韩剧《天空之城》便是在如此夸张的剧情中,慢慢揭开了中产阶级“鸡娃大业”

  • 一岁半宝宝喜欢扔东西怎么办
    一岁半宝宝喜欢扔东西怎么办

    为什么一岁半宝宝喜欢扔东西?一岁半宝宝喜欢扔东西这是怎么回事?采访一下各位爸妈,你家孩子小时候喜欢乱扔东西吗?下面来看看一岁半宝宝喜欢扔东西怎么办? 昨天,朋友在微信里吐槽:孩子一岁多了,虽然大多数时间感觉很可爱好玩,但有时候也是让人很闹心的。整天就爱乱扔东西,只要看见桌子上有物品,就会全都拽下来丢到地上,帮你清理得干干净净。 筷子盆子只要让他看见,也是给你撒一地,几个盆子都被他弄坏了。还总是把抽屉里的东西一遍又一遍地拿出来。这时如果大人横加阻拦的话,他会丢得更起劲。 好吧,果然是同一个世界同样的娃。当时我家熊娃子也是这样,什么东西一不喜欢或者不要就扔。经常都是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还用脚踩来踩去,一天到晚要收拾他乱扔的东西,也是真的很闹心。 说实话,我一度以为自己家的熊娃子太调皮了。但是通过了解,发现这个时候的孩子都是这样。而且扔东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