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也“外面怂,窝里横”吗?“外面怂,家里横”是孩子的通病?面对“外面怂,家里横”的孩子该怎么办? “就会在家里打爷爷奶奶,在外面别的孩子欺负你怎么不吭声?就知道哭!真怂!”上周去姐姐家,又听见姐夫这么训小外甥了。姐姐说,孩子被他爷爷奶奶惯得,在家里横的很,说一不二,谁都得依着他。可是到了外面,胆子又小的很,怕这怕那不说,连别人打他都不知道还手,真是愁死了。 的确,我家女儿也是,在家里就像个小疯子,无法无天的,可是一出门就规矩得有点过头。让她跟别的小孩子一起玩,她都不敢主动去搭话,还非得拉着我一起去。 这样看来,孩子“外面怂,家里横”好像是孩子的通病,所以我也没太在意。直到有一天,我家女儿在外面也挨了打,哭着回来诉委屈时,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任由孩子这样下去,一是影响孩子社交,二是容易
同性恋的原因形成 第一,生理原因 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理因素是同性恋的主要原因,如果男孩在胎儿期发育的时期生殖腺中荷尔蒙的缺乏或过多,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性别特定分化出现问题。女孩如果有过多的雄性荷尔蒙和生理过少的动情激素,则有可能会成为同性或者双性恋。 第二、心理和社会原因 1、与同性父母的关系疏远 有的父亲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孩子相处,久而久之就和孩子的关系疏远了,而且长时间的分离会导致孩子对父亲缺乏性别认同,而对母亲过分依赖,从而影响孩子的性别取向。 2、“男孩当女孩养” 有的家长想要男孩却生了一个女孩,家长就按照男孩的方式教育,这样会让孩子造成性别错位,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男孩当男孩养,女孩当女孩教。 3、孕期吸烟喝酒 胎儿大脑在怀
你家孩子喜欢跟你犟嘴吗?为什么孩子喜欢跟你犟嘴?孩子喜欢跟家长犟嘴有什么理由吗?一般都逃不过这3个原因,别不在意。 昨天姐姐给我打电话说大外甥越来越爱犟嘴了,每次姐姐管教他的时候,他都会反过来给姐姐讲道理,常常把姐姐说得哑口无言。 面对这样的孩子真的会让人感到十分头疼,总不能因为讲不过孩子就把孩子打一顿,这样只会让孩子对自己越来越不服气,甚至还会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无论是对孩子的心理发育,还是对孩子的性格发展都有很大的危害。 所以当孩子跟你犟嘴的时候,做爸爸妈妈的一定不要先发脾气。 孩子喜欢犟嘴,跟做爸爸妈妈的有很大关系,因为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犟嘴,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长大之后,都会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犟嘴。 做爸爸妈妈的一定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改掉孩子爱犟嘴的坏毛病
孩子之间的冲突该怎么管?不久前,有天我陪喆同学在小区里玩耍,目睹了一起孩子之间的“抢地盘”事件。家长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怎么做呢? 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 在社区广场旁边,有个废弃的花坛,里面已经没什么花,更多的是草,还有树。 有一次喆同学在广场上玩滑梯和健身器械,我站在花坛边等候,看到两个三岁多的小姑娘正在花坛里“探险”,一会儿挖出一条蚯蚓,一会儿找到一朵蘑菇,兴奋不已。两位妈妈站在花坛不远处聊天。 突然,两个身材高大壮硕的男孩,目测有六七岁了,闯进这片“秘密花园”,对两个小女孩大声宣布,“这是我们的地盘,我们昨天就在这儿玩来着”,并且指着花坛里的两条小土沟说,“这些都是我们挖的,你们不能在这儿玩!” 看看喆同学在广场上玩得挺好,暂时不需要我,便驻足旁观。 其中一个小女孩据理力争:“可是这是大家的地方,而且小朋友应
孩子经历失败,作为家长该如何安慰鼓励孩子?人生中总会经历的失败的事情,失败并不可怕,从哪里跌倒了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孩子的挫折教育家长要如何教? 苦练一年,却第一场比赛就遗憾离场 女儿上周参加了深圳市少年儿童网球锦标赛,这是深圳市学网球的孩子每年一度进行较量与展现训练效果的平台,也是女儿所在球队今年最重要的一次比赛。暑期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集训就是为这次比赛而准备的。 尽管女儿在集训的过程中进步比较快,但受身体情况、学习及其他安排的影响,她参加训练的时间并不充分,水平一直不够稳定。 加上在比赛前她因夏令营缺席了一周训练,让集训的效果打了折扣。 按照过往的经验,此次比赛面对的是全市范围的高手,在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水平已经很高,孩子和我都预感到出线机会比较渺茫。 她出发之前已经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曾经这样一句广告语,如今却已深入人心。它已经不单纯是商家的诱惑说辞了,更是成了父母比孩子挣面子的无形压力。 可是,您知道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吗? 他不是输给了别的孩子,也不是输给了父母的期望,更不是输给了自己的基因。 他输给了手机!手机!手机! 1、《2014国民家庭亲子关系报告》显示: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也就是说,只有3成父母能够专心的陪伴孩子。 据另一项调查,家庭生活中,45%的父母玩手机的时间多过陪伴孩子的时间。也就是说,只有5成父母在时间上的侧重倾向于孩子。 还有人做过一个统计,痴迷的“手机控”、“低头族”们平均每6.5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如果按普通人每天清醒16个小时来计算的话,那么这些人一天大约要看手机
父母都是五音不全,没有任何音乐细胞,但是孩子好像很喜欢音乐,我们该怎么培养他呢?很多妈妈可能会问,我跟老公都没有什么音乐天赋,应该怎么做呢? 1. 在孩子活动区域放置音乐播放设备 条件允许的话,妈妈可以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客厅和卧室放置录音机、CD机或者收音机,再设置一个歌单,随时可以让孩子聆听到乐音。 2. 亲自给他唱首歌,走调儿都不怕 如果爸爸妈妈有一定的音乐能力,当然更好。但如果父母没有所谓“高雅、高品位”的音乐品味,也不必太担心。你可以把你自己喜欢、觉得好听的歌曲,很深情,很带感的唱给孩子听,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比CD播放出来好听100倍的声音。 当然,走调儿的话也不用怕。你可以放出音乐,还可以加上一些表情,跟着伴奏一起唱。让孩子感受到你对唱歌的热情,让他知道对你来说唱歌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远比音准来说更重要。
你愿意为你的孩子投入多少?在中国家庭中,很多父母可能忙碌一辈子的目标就是为孩子存钱,买房,娶妻生子,如果有幸长大后孩子是个孝敬的孩子,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可能这个孩子将继续从事父母之前重复了一辈子的工作,赡养父母,为自己的孩子存钱,买房,娶妻生子。 因为这些年新闻媒体铺天盖地的渲染,仇富心理的人越来越多,富人被贴上的标签就是为富不仁,富人的孩子被贴上的标签就是纨绔子弟。网络里针对富人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有那么多的钱,怎么不去支援贫困山区? 当然,不能排除这个功利的世界可能人人都会抱有自己自私的心理,高调做慈善被人批炒作,不做慈善就会被批为富不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别人,这是当今网络水军最擅长做的事情。 我有一个同学,在任何人的眼里,他都是不折不扣的学霸,在大家都忙着在宿舍里双杀、三杀、走上超神之路的时候,他在读书;在大家都忙着在学校里谈恋
孩子在6岁前有哪些敏感期?0-6岁阶段的孩子会经历哪些敏感期,爸妈清楚吗?一定要在孩子6岁前抓住这6个关键敏感期,免得错过后悔~ 这几天,弟媳妇特别苦恼,找我诉苦说,这段时间,我那9个月的侄子让她很是困惑。 最近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变得狂躁起来,吃奶的时候,动不动就咬她的乳头。 她说:“姐,你是不知道那种疼,我恨不得把熊孩子扔出去。” 听她这么一说,我就乐了。我怎么能不知道那种疼?哪个当妈的没有被孩子咬过、挠过。 我儿子4个多月的时候,就疯狂地迷上了自己的手,只要逮着机会,就把他的小胖拇指塞到嘴里吮吸,那吃的叫一个香甜,口水把衣服都打湿了一片。 开始的时候,我怕不卫生,只要他吃我就阻止。可他哪里听我的,要么气嘟嘟地大哭,要么等我一个看不见,又啃上了。 再大点,就发展到啃各种手能触及到的物体,奶嘴
如今提到“原生家庭”,基本就是以下这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灾后控诉:父母皆祸害! 灾后辩解: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爸爸),谁天生就会带娃? 灾后重建:从来就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挣脱痊愈主要靠自己。 在整个“原生家庭”话题圈,他们仨就是江湖老大。无论是控诉、辩解还是重建,这三种“灾后”架势都没毛病,但难道只有我想问一声:咱们灾前还能做点啥? 原生家庭就是不完美的,的确父母的爱有时候会变成伤害;但也的确不能强求父母每件事都能做对(哪对新手父母不是磕磕碰碰一路走来?);而且的确每个人都会有自愈能力。分析完这三个“的确”,感觉整个人已经从原生家庭里超脱出来了,完美! 只是,每一个从原生家庭走出来组建新家庭的你,就是你孩子的原生家庭。在这个新家里,即使不存在以前的不完美,也会存在其他的不完美。人无完人,无可避免。既然明知我们走
为何青春期孩子会爆发家庭危机?家长不知道的秘密。原先那个小天使好像已经不见了,现在这个家里剩下的只有孩子的叛逆和无休止的争执,我应该怎么办? 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很多家里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孩子不听话,出现网瘾、厌学等情况。 原本和谐的家庭也会因为这样一个孩子出现情感裂缝,失去原有的温度。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面对这种情况的无能为力,却很少反思孩子问题的症结究竟是什么。 青春期孩子和中年期父母之争往往是孩子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到一个阶段所产生的问题,也就是发展性的问题。 主要包括三方面: 第一:父母抱怨与孩子之间交流困难; 第二:父母认为孩子没有能力管好自己; 第三:在对青春期孩子问题的管教上,父母的不合作使问题变得更复杂。 亲子之间交流困难 有很多妈
“宝宝不到2岁,给这么小的孩子读书有意义吗?他们能理解吗?”“给宝宝买了很多绘本,大家对这些书的评价都特别好,可他就是没兴趣怎么办?”“给小宝宝看的绘本太简单了,没几个字,感觉无从下手,到底要怎么给他们读呢?” 爸爸妈妈们在亲子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中问的最多的就是这两类: 孩子没兴趣 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读 尤其是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大家已经深知每天给宝宝读书,从小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却常常在“怎么读”这一步上泄了气。 今天,我们就以日本创意绘本大师五味太郎专门为0-2岁宝宝创作的洞洞纸板书——《洞洞动起来》为例,讲一讲怎么给低幼宝宝读绘本。 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插画奖得主 五味太郎代表作 畅销26年 被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多国引进 6个月以下 大
咱们爸爸妈妈十八般武艺都教过给孩子啦,就差时间管理了哒,依样画葫芦,讲给孩子听听哒呀。 国外小孩4、5岁入学,老师就会开设专门的时间管理课程。 第一课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一个概念 1、 时间非常珍贵。 2、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肤色、种族,比如家庭出生,比如谁是总统,谁当国务卿?爸爸妈妈是谁?明天天气怎么样?但是时间,是我们可以管理,可以努力的部分哦。 这是老师给孩子讲解的图表啦,其中蓝色的字体——“怎么使用我的时间”,在中间的圆,属于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哦。 小奥君看这个图的时候被震撼到啦,这样对孩子引入时间的概念,理性又可爱,小奥君活到这把少男的年纪(因为face厚,小奥君不管多大永远是少男),还没见过呢。 第二课把事情分为“必须要做的”和“想做的” 就是这个图表啦:
一句话可以毁掉一个孩子,前日的喝药昨日的跳桥。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 ——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 4月17日晚上,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个男孩突然冲出车门,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紧追在后的妈妈,因为没有抓住男孩,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这起跳桥事件曝光后, 很多网友指责这个男孩: “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娇贵太脆弱了。” “现在的孩子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啊!” “现在的孩子就是受不了一点委屈。” “养了十几年说几句就受不了,真是。” 评论里面,网友点赞很多的一句是: “这么脆弱,以后到社会上也是个废人。” 看了这样一些评论后,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完整的视频,完整的视频是这
会说话的孩子如何培养?会说话的小天使,家长们都喜欢,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早教,就是家长们做的这5件事,看看你是否有为孩子做过呢?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以后更聪明,3岁以前,就给孩子报了各种早教班。看到越来越多的早教形式,家长也开始苦恼,不知道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不是有好处,一下子给孩子灌输这么多的知识,会不会从小就影响了孩子的心理。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们就要给孩子选择一些启蒙书籍了,不仅能让孩子对身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还能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的月龄给他选择合适的早教书和益智玩具,培养宝宝的阅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从小就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带孩子感受自然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平时在下班或者周末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出去转转,晒晒太阳,增加孩子对动植物的接触时间,
宝宝爱发脾气爱打人甚至咬人,动不动就哭闹?许多妈妈就会用"不乖"来评价这时的宝宝。其实,宝宝这样做是有自己原因的,相信妈妈了解后,就不会再这样认为~ 宝宝脾气很大,爱打人甚至咬人,动不动就哭闹,怎么办? 两岁多的宝宝毛豆,也从这个阶段走过来,由于毛豆妈妈采取的有效办法,毛豆被邻居朋友评价为"总是笑眯眯、就算是发脾气也很快就好"。今天为大家分享应对爱发脾气宝宝的有效办法。 一两岁的宝宝为什么脾气变大? 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 1、自我意识的萌芽 宝宝小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和他人是独立的个体。会爬了之后,他发现自己可以控制和妈妈的距离。说"不"的时候,他发现可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感受到自我的力量。这个"对着干"的现象是一两岁孩子发展的必经阶段。 2、 自己能力达不到,有挫败感
怎么样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有什么好的方法提高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是一个人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专注力的训练贵在抓早,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无疑是最重要的,下面看看提高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宝妈记得两年前生完苏宝后,肩背不时酸痛,以为是抱娃和喂奶造成的,就到医院去做一对一产后护理。我的按摩师是个六七十岁的美国老奶奶,护理一段时间后,她说我的肩背酸痛,七成原因是“呼吸太浅”。 她告诉我很多新妈妈因为忙碌疲惫,呼吸习惯性的很短促,上半身肌肉无法放松,时间长了就会使颈部、肩背变得僵硬。充分打开胸腔,训练自己深呼吸,就能快速改善这种情况。 和这个老奶奶一聊,才知道她不仅有三十多年的产后护理经验,还是专业的多动症ADHD儿童理疗师。她告诉我现在很多孩子即使没有多动症,也多多少少会出现注意力缺失。 很多父母带
养育孩子难免困难和麻烦。很多时候,这些并非个别孩子的行为,而是某个年龄阶段孩子共有的暂时现象。下面来看看给0-4岁孩子父母的分龄养育建议。 如果父母和相关带养人得以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发育特点,就可以减少养育过程中的担忧与盲目性。 我们根据“育儿周周看”彩信版整理了0-4岁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质、能力表现,在此基础上提供养育建议。 希望它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孩子,缓解因爱而生的压力,使孩子身心健全、一任天真、自然发展。 新生儿 对新生宝宝来说,和TA对视、说话、清洁、抚触、抱着走走是父母表达爱和关心的方式,是最好的早期教育。 亲自养育照料不仅是父母的责任,更可培养亲密、安全,维系亲情。 新手妈妈母乳喂养七步法 让宝宝吃饱、睡好、清洁、安全,新手父母怎么做? 1
德国心理学家:相比顶嘴,不敢表达感受的孩子,才是让父母担心的。孩子顶嘴常常令父母苦恼和难堪,爸爸就从包里拿出了一件外套,准备给孩子套上。 “来,把衣服穿上。” “不,不穿,我热。” “穿吧,这里冷。” “我不是小孩子了,冷不冷我自己知道!再说你自己怎么不穿啊! ” 爸爸有点生气:“不穿也得穿!我说一句,你现在顶三句!反了你了是吧!” 父子俩僵持了好一阵,孩子才噘着嘴不情愿地穿上外套。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孩子四五岁之后,越来越喜欢顶嘴,吃不吃蔬菜、能不能出去玩、什么时候做作业......你说他一句,他有十句等在那里,每一件小事都能引起一次亲子战争。 面对孩子这样的“顶撞”,我们很容易气不打一处出来,甚至冲孩子动手,然后唉声叹气:“真是伤透心,辛
朵朵属于比较安静的孩子,尤其是在不熟悉的人面前,前两年带她出去,甚至会把脸埋在我怀里,任凭大家怎么逗她、跟她说话、拉手,她都不太愿意搭理你。除非跟你很熟,你才能看到她活泼的一面,否则你会觉得:“咦,这个孩子怎么这么高冷?” 我妈对此比较担忧:“孩子这么内向害羞,上学以后肯定要被人欺负了!你得多带孩子出去练练胆!” 这个困惑估计很多妈妈都曾有过,看到自己的娃不如别人家的开朗外向,就担心孩子以后会不会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总想着“有没有办法可以让孩子更外向?” 逼着孩子变得外向,其实是一条弯路 一开始,我也试图着去“改造”朵朵,总鼓励她自己去问别的小朋友要玩具,鼓励她去和陌生的邻居打招呼。不管孩子愿不愿意,我都坚持鼓励她,当时想只有当妈的能狠得下这份心,孩子就一定会被我改造成功。 然而那段时间里,每次出门前朵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