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孩子恋物怎么办?如何从“完全依恋”走向“完全独立”?
    孩子恋物怎么办?如何从“完全依恋”走向“完全独立”?

    孩子非常恋物是怎么回事?孩子恋物,爸妈该怎么办?想要孩子从“完全依恋”走向“完全独立”,该如何做? 不仅是玩具,有的孩子对被子也会很痴迷。有位妈妈说,她的儿子4岁了还只用他婴儿时使用的被子,必须盖着这个被子才能睡觉,无论被子多么脏了也不让洗,为此她经常和孩子发生争执。当孩子痴迷于一件物品的时候,父母常常会担心孩子是不是有偏执症等心理方面的问题。 其实,在孩子眼里,这些玩具汽车、玩具娃娃、被子等不仅仅是物品这么简单,它们被孩子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们背后往往潜藏着孩子更多的心理需求。 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就会通过各种感官来满足探索的需求或安抚情绪,比如:为满足口腔吸吮的愿望,孩子会吸吮奶嘴、手指;为满足触觉舒适的感觉,有的孩子喜欢抚摸柔软的被角、毛绒玩具等。 妈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陪在孩子的身边,孩子就会把某些物品作为妈妈的替代品,从中获得安慰

  • 当孩子哭时,千万别说这几句话!
    当孩子哭时,千万别说这几句话!

    前几天在超市碰见一个“奇葩奶爸”,说他奇葩,是因为他对待孩子的方式简直算得上是育儿界的一股泥石流。超市人多,孩子三岁不到的样子,最开始被奶爸抱着安静地逛超市,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发脾气。 一般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围过来打圆场:“真是的,孩子想要什么你给他就是了,干嘛让他一直哭啊,这么小会哭坏的。” 可这位奶爸的反应真让我哭笑不得。宝宝瘪起嘴开始哼唧哼唧时,奶爸一脸风轻云淡,就跟啥事都没发生一样。 等宝宝彻底放开嗓子,附近的好事大妈们纷纷侧身观看,本以为这时奶爸会出于面子满足宝宝的要求。谁知奶爸笑着对宝宝说:“哭啦?声音这么小谁听的见?中午没吃饱啊,继续!” 宝宝果然继续加大音量嚎啕起来,这下就有大妈凑过来发表意见了:“哪有这样带孩子的?真是的。” 宝宝似乎知道有人帮腔,哭泣的声音小了下来。奶爸白了一眼大妈转过头来对宝宝说:

  • 家长能总是管着孩子吗
    家长能总是管着孩子吗

    家长在这几个方面“偷懒”些会更好,孩子成长快,长大也更有出息。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会让孩子更快的成长,孩子长大后也会更有出息。 别担心孩子上学迟到,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 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上学,尤其是早上起床这件事,做家长的要比孩子操心多了,家长总担心孩子迟到,各种催促,孩子却和没事人一样,各种慢吞吞。其实家长应该好好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孩子的事情你比孩子还着急,而孩子却和没事人一样悠闲? 说白了,就是因为家长太“勤快”,让孩子有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孩子知道不管怎样,都有家长在给自己把控着时间,所以自己一定不会迟到。偶尔如果孩子真的上学迟到了,他们也会把原因归在家长身上,而不会反思是自己耽误了时间。 所以说家长别总是担心孩子迟到,在时间观念上“偷懒”一些,让孩子吃点苦头,他们就会知道有一定的时间观念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 到底什么是科学育儿?怎么才能教育好一个孩子?
    到底什么是科学育儿?怎么才能教育好一个孩子?

    到底什么是科学育儿?很多老人家表示疑惑,以前不懂科学育儿,孩子不也好好的,为什么现在科学教育有这么多名堂,还是教育不好一个孩子?这是为什么? 养育孩子的头三年里,是最考验家庭和谐的时候。 在这个时期,有人熬不住养育孩子的苦累,抑郁了,甚至离婚了。也有人看不惯老一辈养育的方式,跟老人杠上了。还有人,虽不赞同守旧的养育观念,为了维持家庭经济,委曲求全,明争暗斗。 当然,也有人迫于无奈,将孩子留守老家,夫妻双双在外打拼,过着人在外,心已归的生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我身边,有很多妈妈群妈妈帮,她们无时无刻不在互诉倾肠,埋怨的大抵都是些隔代育儿矛盾的冲突。 今天,你家孩子发烧被老人捂着发热了。 明天,她家孩子还不会爬老人就让站立了。 都是些生活鸡毛蒜皮,可放在孩子身上,就没那么简单了。

  • 妈妈常有的4种情绪,却这样暗地里操纵孩子命运!
    妈妈常有的4种情绪,却这样暗地里操纵孩子命运!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相对于其他抚养人,对0-3岁的孩子来说,妈妈的角色更为重要。所以为什么日本和西方国家的不少女人,在生完孩子后都会选择在家里照顾孩子。有妈妈说,孕育胎儿时期的情绪将影响胎儿的发育,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是孩子出生后母亲的情绪状况也将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生活有起有落,我们不能时常处于快乐的状态,养育孩子的妈妈们也是这样,当她们由于不良情绪的伴随,经常处在某种负面情绪中,那么将影响的不仅仅是她们自己。 妈妈经常愤怒 因为工作愤怒?因为糟糕的人际关系愤怒?因为颠沛流利的生活而愤怒?因为孩子爸爸的不尽责、不忠诚愤怒?因为孩子的差劲表现和学习愤怒?总之,这种妈妈经常处在愤怒中。从胎儿起,孩子们经常因为妈妈的愤怒情绪而惊恐不安,他们的神经也时常处于紧绷状态。 如果胎儿期的宝宝经常感受到母体愤怒情绪的影响,他们出

  • 女孩子要富养吗
    女孩子要富养吗

    女孩子要富养吗?什么才是真正的富养孩子?家有女儿就一定要富养吗?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人都有“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想法。 认为儿子要多经历风雨,适当感受一下恶劣的环境,有利于培养他坚强的意志。而对于女孩,则要从小宠她、爱她,让她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这样她才能经得起诱惑。然而很多家长对于“富养”的理解不到位,让女儿养成了骄纵的性格。那么,真正的富养是怎样的呢? 保持形象整洁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女儿是可爱漂亮的。孩子的颜值主要由遗传决定,气质则需要后天培养。让孩子保持整洁大方的形象是培养气质的第一步。首先,孩子的衣服不一定要多昂贵,但一定要干净;其次,要勤让孩子洗澡、洗脸、洗手,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保持良好的形象,还能够避免细菌对身体产生侵害。由于孩子的身体较为脆弱,平时洗手时,要给她选择成分温和、不含有害物质的洗手液,不会对她产生刺激。 提高

  • 想要与孩子更加亲密怎么办
    想要与孩子更加亲密怎么办

    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宝爸宝妈们都希望跟宝宝的关系能够非常亲密。那么问题来了,想要与孩子更加新密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如今的父母都很忙,早上起床一边忙着准备自己上班,一边忙着把孩子送学校。等到晚上下班回来,吃过晚饭就基本上要睡觉了。跟孩子见面的时间也就晚上睡前那会儿。因此,睡前时光成了最重要的亲子时光。可以说,父母的陪伴和对孩子的教育,睡前这部分时间算是黄金时间。 那睡前该如何跟孩子互动呢?是简单地催孩子洗漱、睡觉,还是把对孩子的教育和爱融入日常,用一些特殊的方式去表达呢?我以为,睡前如果能坚持做以下三个小小的动作,会让孩子和你更亲密,将来孩子也更有出息。 睡前聊一聊学校的事 我家乐乐上幼儿园之后,我总要问他,今天在学校过得开心吗?吃了什么好吃的?跟小朋友玩得怎样?但一般我问的时候他都不怎么回答我,要么就说“我忘了”。可是

  • 宝宝的微表情,爸妈读懂了吗?
    宝宝的微表情,爸妈读懂了吗?

    宝宝的微表情,爸妈读懂了吗?小宝宝们通常都会有哪些微表情?关于宝宝的微表情,如果爸妈读不懂的话,他就要多遭罪了。 “宝宝,你怎么撅着小嘴巴啊”贝贝焦急地说,“难道是吃饱了,想坐起来玩会?”,贝贝老公说:“你别想那么多,那么小的孩子懂啥,应该是吃饱了,你带着他玩会就行了”。 贝贝是第一次当妈,感觉自己做什么事情都是慌慌乱乱的,无从下手。宝宝的唇语自己也看不懂,老是错过一些东西。贝贝的烦恼可能是每个新手妈妈都会遇到的,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但当你能读懂宝宝的唇语时,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接下来就列举几个,新手宝妈来看看吧! 撅着自己的小嘴巴 有时候宝妈能看到自己的孩子撅着小嘴巴,好像是对什么不满意。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观察孩子是不是瞌睡了?或者是没有吃饱。一般情况下,孩子的睡眠时间比大人长,所以当孩子距离上次入

  • 老人逼小孩让座 竟逼身体不适的孩子拿出生病证明,爱心专座不是老人专座
    老人逼小孩让座 竟逼身体不适的孩子拿出生病证明,爱心专座不是老人专座

    老人逼小孩让座 究竟是怎么回事 近日,一则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里,一位老人在台湾捷运上逼生病小孩让座,还叫要叫她拿出生病证明…… 老人刚上地铁发现没有座位,这时他看到一个孩子坐在爱心专座上。老爷爷示意了孩子几下,发现孩子没有任何动作和回应,老人又故意等了几秒钟,发现孩子还是无动于衷……于是老人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他过去将坐在座位上的孩子一把拎了起来!然后若无其事地坐在了孩子的位置上…… 孩子被老人这样的举动给吓到了,这时候,旁边的妈妈看到了这一幕,随即孩子的妈妈便和这位老人吵了起来。 孩子的妈妈表示,是因为孩子生病了才让她坐在这个位置上的,这种特殊情况能不给您老人家让座吗? 可是老人却在一边喋喋不休地说:“孩子生病了,那你出示相关证件证明啊,没有证明就别在那边瞎说,孩子就是应该给老人让座……”

  • 什么样的原因能让孩子亲手毒死自己的父母?
    什么样的原因能让孩子亲手毒死自己的父母?

    据报道,一对15岁的孪生姐妹因嫌父母管教过严,竟将剧毒鼠药拌进稀饭中,最终将亲身父母双双毒死家中。这对忤逆姐妹在逃亡7天后被警方抓获。被抓获后二女交代了毒杀父母的全部过程。 原来夫妇俩平时对女儿管教十分严格,引起了女儿强烈的逆反心理两姐妹中考后均未考上重点高中,被父母严厉责骂。于是,二女策划并先后用煤气、鼠药两次杀害父母,因故未达到目的,最后,二女将6瓶“毒鼠强”放进稀饭中,终于将父母毒死,作案后,她们拿走家中存款及2000余元现金、两部手机,逃到一网友家躲藏。 一、事情始末 是什么样的原因能让孩子亲手毒死自己的父母?这跟从小的家庭环境有直接关系,来看看这对双胞胎姐妹是成长在一个什么环境里: 1、从小被寄养,错过了孩子最重要的陪伴期。两个双胞胎孩子从小被寄养在姨姑家学习,到小学三年级时才跟父母同住。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几

  • 父母经常给孩子泼冷水好吗
    父母经常给孩子泼冷水好吗

    当别人夸奖孩子时,可别用这几句话“泼冷水”,会让孩子变得自卑。我赶紧让朋友打住,别再说了,孩子听见了会伤心的。 “你可别夸他......” 有时候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如果遇见熟人,大人之间会有客套的招呼。比如“你最近变瘦看了”“你家孩子又变好看了”等等之类的。 可是,孩子可能不知道这是大人之间的客套,还会为此高兴。当然,孩子听到别人的夸奖,是很容易开心,也会因此变得自信的,这对孩子也是好事。 所以,如果家长听到别人夸奖孩子,只管大胆的接受就好了,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客气,说一些给孩子“泼冷水”的话。比如“你可别夸他.....”,接着再说一些孩子的不足,这样会打击孩子让孩子变得没有自信。 “他在家可不这样......” 当别人在夸孩子的时候,家长千万别在关键时候拆

  • 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有哪些?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
    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行为有哪些?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

    很多家长表示疑惑,孩子专注力差是怎么了?专注力是宝宝成长的必备能力,家长该如何提高宝宝专注力呢?下面看看家长的哪些行为会破坏孩子专注力? 专注力是一个人学习和做事能否成功的关键,对人的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专注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把训练贯穿到游戏和生活中,专注力就会越来越强。 孩子不同时期专注力的特点 一般来说,3岁宝宝能集中注意力3到5分钟;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10分钟;5到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约15分钟。这个时间是指孩子从事学习、写作业等“费神、费劲”的事情的时间。就连成人最多也只能坚持25分钟。所以我们成人做事的时候,最好的策略也是做25分钟,休息5分钟。这样精神集中的效率更高。但是在游戏条件下,2至3岁孩子的注意力可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 家长的哪些行为会破坏孩子专注力?

  • 孩子内向的潜在优势有哪些
    孩子内向的潜在优势有哪些

    孩子性格内向怎么办?你要做的不是纠正,而是把它变成优势。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家孩子是什么性格,内向还是外向,你喜欢他的性格吗? 周末和朋友一家吃饭,她的女儿性格活泼,特别好动,则是典型的内向性格,不管是吃饭还是玩游戏,都特别能静得下来。两个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朋友感叹说,“要是能像一样,做个安静的淑女,该多好啊。” 我回她说,“性格也很好呀,开朗阳光,在幼儿园肯定特别有人缘吧。” 然而不管我怎么说,朋友还是坚定地认为,女孩子就该文文静静的,有女孩子的样子。 朋友不知道的是,她眼中好性格,在其他人眼里并没有那么好。家庭聚会上,常被大家说太内向了,声音不够响亮,胆子也不够大,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到底什么样的性格才是好性格呢?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很多人觉得

  • 2岁孩子的无理要求太多了,该怎么办?
    2岁孩子的无理要求太多了,该怎么办?

    我家孩子昨天哭得很凶,但我根本理解不了为什么他那么多变。明明嚷着说很饿很饿要吃饭,我马不停蹄给他弄好了,他却说要煮面,然后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我非常生气,就和孩子僵在那里,最后孩子午饭没吃,一直哭,该怎么办? 我没辙,求老师帮帮忙指导我。对了,我家孩子2岁10个月,性格平时还蛮乖的,就是急,说什么就得要什么,等不了。 这个画面真的是太常见了。我家孩子们2、3岁的时候,我也经常会看到这样子的画风: - “妈妈,我好饿我要吃面条!” - “不,不,我不要吃面条,我要吃饼干!” - “不,不,我想去吃麦当劳里的面包……呜呜呜呜呜” 因为孩子说饿要吃饭,于是火燎火燎地弄给孩子,一转头,变成要饼干,还没来得及说拒绝,孩子又开始念叨着要出去吃麦当劳……遇到这种情况,内心说没有无所适从,那是假话。 但是,遇到这种情

  • 睡前一小时,聪明的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
    睡前一小时,聪明的父母能为孩子做什么?

    睡前一小时,聪明的父母都在陪孩子做什么?关于孩子睡前一小时,作为父母可一定要利用起来,睡前一小时,为孩子做好这四件事,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帮助。 现代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家长常常抱怨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所以大多数家长越来越注重陪伴的质量和效率。 其实,睡觉前就是一个陪伴孩子的良好时机,特别是睡前一小时,可谓是黄金交流时段。 家长要好好利用起这一小时,在这段时间里,陪孩子做好这4件事,不仅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能够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 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 上学的时候,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每天睡觉前,会花十分钟,闭上眼睛在脑海里回顾一遍今天所学到的知识。 自从养成了这个习惯,我发现知识点记的越来越牢固,而且很长时间都不容易忘记。 这个过程在学术上被称为“冥想回忆”,科学研究表明,它对放松身心和加深记

  • 做父母的能为孩子过于牺牲吗?
    做父母的能为孩子过于牺牲吗?

    做父母的能为孩子过于牺牲吗?要知道父母对于孩子胜过于一切,我们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难免为孩子付出、舍弃一些东西,甚至牺牲很多。但这些对孩子来说真的好吗?其实不然,今天宝妈想跟大家聊一聊,换一种心态去看待与孩子的相处,不必要去做那么多无谓的牺牲。 相信很多孩子都和小新妈一样,听过爸爸妈妈这样的抱怨: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什么都给你好的,起早贪黑地工作都是为了你,你却这样不懂事,真让我伤心。 而这种抱怨大多数都是母亲。 这也许是社会观念的支配,认为母亲就应该为了家庭、子女奉献牺牲自己;也或许是母性使然,母亲会因为爱护孩子、热爱家庭而不断付出,委曲求全。总之母亲这一角色总是与奉献和牺牲联系在一起。但是一个人长期牺牲自己,委屈自己,既不会感觉幸福,也会让身边的人产生压力。 伊能静曾发微博说,“为什么要为孩子牺牲?他

  • 宝宝不爱跟其他孩子玩,不合群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吗?
    宝宝不爱跟其他孩子玩,不合群的真正原因你知道吗?

    宝宝快两岁了,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也不喜欢和任何除妈妈之外的人身体接触,问这种担心有没有必要?所以今天决定写一篇关于宝宝早期的社交发展。 大概1岁之后,宝宝最让人头疼的一个问题大概就是社交了:不合群,抢玩具,欺负小的怕大的… 别着急,咱们分月龄走起,1岁以前的也要来看哦。 虽然1岁之前的宝宝谈不上正式的社交,这个阶段他们主要的精力是掌握基础技能,先把自己捯饬成一个独立的人,才能向前一步迈入社交之门。 但是不正式不代表不重要,1岁之前要打好社交的基础! 0-6个月 社交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从出生开始就有了,宝宝会发出各种信息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也期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回应。 家人,尤其是母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是今后一切社交的基础。 爸爸妈妈要怎么做: 及时关注宝宝的需求,并给予关

  • 乖孩子是父母的耻辱
    乖孩子是父母的耻辱

    绝大部分的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小到衣食住行。 “宝贝,听妈妈的话,今天天冷,再穿一件毛衣。” “可是我不冷。” “妈妈说冷就冷,听话。” “好的吧。” 又或者是。 “宝贝,听妈妈的话,喝了这碗汤。” “可是我不想喝。” “乖,这碗汤可有营养了,妈妈专门做的,喝了。” “好的吧。” 大到人生十字路口的重大选择,择业择偶。 “你听妈妈的话,回老家来考个公务员。” “可是我想去上海看看。” “上海有什么看的,房价那么高,压力那么大,你受的了吗?听话,回来。” “好的吧。” 又或者是。 “那个女生不错,听话,就她了吧。” “可是我对她没感觉。” “你要什么感觉?过日子就得踏踏实

  • 夫妻的问题要在夫妻间解决,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吗
    夫妻的问题要在夫妻间解决,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吗

    夫妻之间出现矛盾解决问题,能当着孩子的面处理,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危害有多大? 儿子3岁大了,我脾气比较急,家里家外受了委屈有时忍不住就会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公吵架。我知道这样很不好,该怎么挽回对孩子的伤害?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孩子听到父母充满敌对情绪且神经质的争吵声,会给他们造成家庭要分裂的感觉,这时候,孩子的身体经常也会出现变化,如脉搏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出虚汗等。 而且,孩子年龄越小,父母不和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理性地记忆发生的事情,往往根据当时的气氛和感情状态自发地做出解读并留存在记忆之中。而大部分情况下,孩子都会把父母的争吵场面看做是天塌地陷般非常恐怖的事件。他们会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且会担心父母吵架后离开自己。 经常看到父母吵架的孩子,平时爸爸、

  • 孩子任性父母可以纵容吗
    孩子任性父母可以纵容吗

    孩子的坏习惯家长千万别纵容。切不能纵容孩子的任性哭闹,孩子的坏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否则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很不利。 对两岁多来说,最近爱拿着iPad玩游戏。一开始和她约定好二十分钟,可时间一到她却耍赖皮说还想再玩一会。我拒绝,她哭闹,接下来我不会理会,也不会和她讲太多道理,先让她自己平复一下情绪再说。这一点我们家观念都一致,不会让她玩太长时间。只要她一开始耍赖,我们大家都会告诉她长时间玩游戏对眼睛会造成伤害,而且既然说好是二十分钟就要遵守和爸爸妈妈的约定,否则就是不诚信的孩子,违背原则下次再想玩游戏就没那么容易了。 自控能力是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的,对于孩子来说原则性的问题坚决不能答应。不管孩子如何哭闹,都坚持底线。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日后孩子在面对诱惑的时候才能从容不迫。我知道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几代人围着转,性格难免跋扈些。一般不违背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