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都见过一类人:会办事儿、懂做人、受欢迎,没什么情绪困扰,幸福感和成就感都挺强。羡慕呀!这便是情商了,它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这种游刃有余的生活掌控感,谁不想拥有呢?那如果想让孩子高情商,家长要注意些什么?如何从小培养呢? 最近在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John Gottman的书《培养高情商的孩子》,里面提到孩子成长中的情商培养关键期和要点,赶快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3个月左右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喜欢和父母面对面的交流,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模仿来认识和表达情绪,和父母对视时,他们的眼神会发亮。 父母要做的,就是通过积极的回应和关注,对宝宝进行情绪管理训练。比如,可以用一些模仿孩子的妈妈语与孩子交流,说话缓慢、不断重复,面部表情夸张;还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无声的面部表情的交流:宝宝吐舌头,妈妈也跟着吐,宝宝发出咕咕的声音,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深,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做这几件事情,会影响孩子成长。 看某亲子综艺节目的时候,发现这么一个情节,宝妈假装怀了二胎,来试探儿子的反应,儿子看见之后很兴奋,想掀开妈妈的裙子看看小宝宝是什么样子,这个时候遭到了宝妈的拒绝,并告诉他:“别撩女孩裙子”。注意细节,宝妈说的是女孩,不是妈妈,就是在刻意提醒儿子女孩子的裙子都不可以掀。 看完节目就发现,那个妈妈很会教育孩子,会特别注意一些小细节,这是很多父母需要学一学。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父母在孩子面前大大咧咧的,什么也不注意,有时候无形中就给孩子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一、不要让孩子看见你洗澡、换衣服 小宝宝在3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模糊有了性别意识,会知道男女之前是有不同的。在这个阶段,父母需要给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朋友圈里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鼓励你“不要打孩子”,要“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给孩子自由和快乐”?或者“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有几个是大学毕业”?如果你以为这就是现代育儿准则,那你就彻底被坑了。 现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反对体罚。尊重孩子的选择和自由,这些表面上看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好像没没什么错。但是为什么社会上的“熊孩子”越来越多?其实这就是对孩子过分包容和迁就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几篇所谓的鸡汤,看看你是不是也喝过。 第一碗:快乐教育 最近几年,中国的初等教育开始被快乐教育大洗脑。小学好轻松,四点半就皆大欢喜的放学了。 减轻书包重量,家庭作业少些,多给孩子自由学习的空间。孩子要时常表扬,尽量不要批评。不能给孩子压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这样的教育看起来真的很理想。 教育是一项需要大量艰苦付出的
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1、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绝对一致,所以孩子的看法与你的不同,没有什么奇怪。 2、每个人之间的不同,建造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孩子一定会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有的优点长处,孩子不会全部拥有。 3、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及规条都有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与你一样的性格。 4、每个人都是他本人多年建立起来的信念、价值观及规条的产品。你走过的岁月,与孩子将要走的不会相同,对你正确的不一定对他也正确 5、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处,他才会接受你对他的看法。 6、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的经验是孩子的参考资料,但并不一定保证是正确或可行的法则。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
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何三年、六年、九年成长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造成的。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夫妻关系永远第一重要,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1、别把自己的梦想,附加给孩子的未来 家庭教育的确是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 前两年我谈过一个观点,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如此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所谓的重视多多少少有一些扭曲,但是总体来说,每一次有关家庭教育这样的活动,可以看到座无虚席,这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心态。 但是,正是由于对家庭教育的高度关注,也使得今天的教育产生了许许多多过去还没有
孩子间玩耍最惧怕的不是打架,而是这种事情,一遭遇就会自卑,阴影或许将伴随一生,你竟然一直不知道? 三个孩子在玩过家家,一个穿着粉红色衣服、一个穿着绿色衣服,另外一个穿着蓝色,三个小朋友玩得很高兴。突然不知什么原因,蓝色衣服的孩子被嫌弃地推开,剩余的两个孩子继续玩,只有蓝色衣服的孩子尴尬地站在边上,他被拒绝参与他们的游戏了,他大声嚎哭,哭得很伤心。 这时蓝色衣服孩子的妈妈出现,批评他像个女人似的,为了这点小事哭闹实在让人丢脸,为了让孩子停止嚎哭,这位妈妈不断嘲讽孩子,说他斤斤计较,没有大家子气和绅士风度等。这个孩子真的停止了哭泣,但是他气鼓鼓的样子甩开了被妈妈牵着的手。 回到家后,蓝色衣服孩子抢了妹妹嘴巴里的奶嘴,然后放进自己嘴巴吸吮,妹妹哇哇大哭,他却在一旁大笑。生气的妈妈把蓝色衣服孩子打了一顿。 这种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很多大
娱乐圈中出名的星二代很多,但我仍然最喜欢古灵精怪的小甜馨!年仅5岁的甜馨凭借自己的金句与情商收割了大批粉丝,接连登上众多一线刊物封面,人气直接赶超爹妈。 培养出这种双商超高又聪明善良的孩子,爸爸贾乃亮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甜馨最早出现在大家面前,是参加某亲子节目的录制。一岁半的甜馨长得像个小土豆,但却凭着随口而出的金句以及逗逼可爱的行为引起了粉丝的关注。现在的小甜馨长大了,变美了,金句不断、双商超高的特点也更加突出了。 和甜馨在一起,贾乃亮反而更像一个孩子,面对乃爸变八戒,变悟空、变唐僧等各种耍宝,甜馨都忍不住吐槽“爸爸,你歇会儿吧!”。网友笑破肚皮,直呼:带神经乃爸上节目,真是辛苦馨爷啦!这神补刀的功夫实在让人好奇,她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 对此,贾乃亮解密:“我不跟她说小孩话,不会去哄她,就像哥们儿似的以大人的身份跟她聊天。”每一次
孩子调皮捣蛋,妈妈一下子没关注,宝宝就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孩子好奇爱玩,宝妈该如何守护?下面看看22个“绝对可以让你家小孩乖乖不捣蛋”的育儿妙招。 儿童用品商店中,形形色色的玩具夺人眼球。这些玩具样式精美,对孩子有巨大的吸引力。很多心灵手巧的父母不想花太多钱购买玩具,就利用日常物品自己制作,他们的劳动成果非常有趣,孩子拿到后一样能够玩得很开心。这是所有父母都应该知道的小技巧! ▼1. 马铃薯印章:将马铃薯切割成不同的形状,与颜料配合变成印章。 ▼2. 用水代替颜料:让孩子在院子中用水画画,不会弄脏环境,还很有趣。 ▼3. 零食容器:将零食放在带盖子的容器中,孩子将它们拿出来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4. 冰棒碟子:在盘子中间挖洞,把冰棒穿过去食用,融化后也不怕弄脏衣服
如果你家老人带孩子有这3种行为,作为父母可不要忽视了,要及时纠正,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非常不利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说的真没错,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很多夫妻生完孩子就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孩子就交给他爷爷奶奶带。小葵家就是这样的情况,她家孩子从小就是婆婆帮忙带的,为此她十分感激。感激归感激,可有一件事情,小葵一直很介意,婆婆总是喜欢亲吻孩子,每次看到新闻上报道的关于亲吻病毒的危害,小葵都心惊胆战的。可看见婆婆对孩子如此的疼爱,小葵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制止。 小葵的顾虑是很多妈妈都会有的,老人的思想毕竟和我们大人不一样,他们照顾孩子的方式大都是以前的。新旧思想之间难免会有不同的见解,一些小事宝妈们可以妥协,关乎宝宝健康的原则性问题,宝妈一定要勇敢地纠正,就比如这3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忍的。 1.喜欢亲孩子的
前两天,李湘女儿王诗龄在微博上发了一则视频:周末在家写数学作业。 从视频里,可以听到王诗龄全程用英语解题,并操着一口纯正的英语发音,以及泰然自若的语调,着实能让不少成年人失色。 以前,王诗龄总是被人吐槽,因为“胖”,因为她妈妈李湘总是不惜重金给孩子穿衣打扮,甚至被人称之为拜金。 可是,从视频中看来,李湘不仅仅是在穿衣打扮上“拜金”,在王诗龄的学习上,也是花了不少钱: 王诗龄就读的是北京德威英国国际学校 ,据网上资料显示,这所学校学费:学龄前66,200-168,000 元;1-12年级168,000-219,200元。 不招收中国国籍,但父母如果是中国商界或者文艺界有威望或有影响力的人士,其孩子也是可以申请入学的。王诗龄正是靠着父母的名气,顺利进入这所国际学校。 在这么一所贵族的国际学校中学习,可想而知,学生们无
怎样养育孩子会比同龄人更优秀?想要孩子更加优秀,做父母的该如何教呢?如今生活节奏繁快,家长们每天在外面辛苦奔波,就是想现在还能吃苦挣钱的时候好好努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但是每天如此奔波,每天回到家里却很少有时间来陪孩子。 孩子在小的时候,更想要的是陪伴,不单单要给孩子提供好的环境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而且要扮演好陪伴孩子的角色,所以要适当地舍弃一些东西,多点时间来陪伴孩子。 多多关心孩子,关心孩子平常在生活中、学校里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不仅能及时解决问题,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孩子学会与父母倾诉,就不会把什么事儿都憋在心里造成心理负担。 要让小孩比同龄小孩好,想要小孩更好的成长,在这三方面上父母一定要够舍得,孩子将比同龄小孩更加卓越。 舍得花时间,多多陪伴小孩。家长们每天都很忙碌,有时候加班到很晚,回到家做一些
如果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家里大人是最好的榜样,请每天在孩子面前读书,受大人的影响,孩子会更乐意接触书本。家里最好提供读书的条件,比如孩子有读书的地方,并且不被打扰,有适合儿童阅读的儿童书,更有助于孩子养成兴趣。 9个月-1岁:色彩鲜艳的大图案硬纸书(纸板书),刺激大脑发育,大人通过让宝宝一边看,一边说出事物的名称,为宝宝说话打好基础。 1-2岁:大幅图画的图书,最好跟日常生活相关,比如炊具、电器、家具、宠物、玩具等,更利于孩子阅读和接触。 2岁-3岁:父母适宜给孩子阅读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力求用孩子听得懂的口语表达出来,而不是书面语。 3岁-4岁:给孩子选择有细节和情节的故事,但注意最好还是以大量图片为主,图片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有助于孩子喜爱上阅读。 4岁-5岁:推荐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比如《西游记》
经常对孩子发火会有什么影响 1、缺乏安全感,胆小自卑 当大人对小孩大吼大叫时,弱小的孩子是没有反抗能力的,只有接受、忍耐,最后把不反抗作为习惯,慢慢得变得胆小、软弱。如果孩子性格本就内向,加上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里,就很容易封闭自己,患上自闭症。 一个在吼叫中长大的孩子是建立不了健康的安全感的,而这缺失需要用一生去弥补。相比起其他孩子,他们更容易胆怯退缩、对人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情绪不稳定易怒易崩溃,难以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对环境适应力差。将来进入幼儿园,融入新环境都有很大阻碍。 2、逐渐失去创造力和自信心 很多时候并不是小孩错了,而是家长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不自觉得发泄在孩子身上。这些无用的吼叫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他们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了,只能默默听从大人的安排,养成“听话乖巧”、“言听计从”的习惯,而逐渐丧失自己的个
闺蜜S跟我讲起了她最近怒整猪队友的故事。周末孩子中午不肯睡觉,非要妈妈给他编3个故事。S困得直打盹儿,打起精神搜肠刮肚地编完,孩子还是不睡,唧唧歪歪地让妈妈陪着玩小火车玩具……如果家人老嫌弃自己管不好孩子,该怎么办? S头天晚上熬夜写稿到三点,本来就困到极限了,中午又被孩子闹得心烦意乱,一股子火上来瞬间如同悍妇附体,抓起孩子咆哮:“我让你不睡觉!你再不睡信不信我把你扔窗外去?!” 这一吼孩子立马就吓哭了,吵醒了身边兀自大睡的老公,他瞬间就炸了:“孩子不睡是你方法的问题,你吼孩子干啥?就是你惯的,还非得讲故事编故事,哪儿那么多毛病,就让他安静地躺着,不就睡了?” 呦,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哪。我这闺蜜也很直率,赶紧把孩子往猪队友怀里一放,无比真诚地说:“交给你了,我正好出去刷个车冷静一下自己,哄睡这件事儿吧真不难,你就按你说的,让他安静地躺着,加油哈!”然后麻溜开
这是孩子最爱听的40句话,如果成为爸妈的口头禅的话,一定会培养出一个伟大的孩子! 1.我们该玩游戏了。 2.妈妈没想到的你想到了。 3.大胆去做吧,做错了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认真做了! 4.你很聪明,想用最简单的方法解这道难题。 5.办法总是比困难多。 6.我喜欢你的笑的样子。 7.对自己要有信心哦! 8.不舒服时说出来就会好点,我很能体谅你现在的心情,我会帮你分析的。 9.你说的有道理,往下说。 10.你已经很努力了,再坚持一会儿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11.你想吃什么?我们一起做好吗? 12.孩子,加油吧,你一定行! 13.看咱俩谁先跑到家。 14.你又长高了。 15.孩子,你真懂事,帮妈妈做了
父母在心情好时就任意满足孩子,在心情不好时就严厉地要求孩子,这种随父母心情的好坏去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情况是造成孩子脾气坏的主要原因,所以请父母一定不要这样做。宝宝爱发脾气还有不少其他原因,各位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根据发脾气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药到病除”的效果。 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发脾气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爱孩子没有错,但是过分溺爱,只会助长孩子为所欲为的恶习。家长还是要有威严,这样才能在家庭教育中受到孩子的尊重。如果孩子大吵大闹家长就随意听从,下次只会故计从施,助长了孩子的坏脾气。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坚定的做到适当的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如此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感到自己发脾气、哭闹都毫无意义,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不再乱发脾气了。 每次宝宝的坏脾气发作平息后,家长要记住为孩子讲道理,及时进行下面教育。要告诉孩子刚才的行为
怕宝宝在普通话、方言、英语、法语%^&$#%之间游荡得崩溃,听说有“语言混淆”这么一档子事儿。宝宝听的种类太多,难不成还不会开口说话了么? 1 妈妈的疑问 “我们跟宝宝说普通话,家里阿姨和亲戚逗宝宝时说方言,这样会使宝宝语言混乱吗?” 新手妈妈不必多虑,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对语言的学习模仿能力特别强,超乎成人的想象。 家庭成员中说不同的方言,对孩子的语义理解、语音模仿会带来些小困惑、小困难,但孩子不会精神崩溃,以致不敢开口说话,孩子不觉得这是困难,他甚至觉得这很有趣。 到三岁左右他会同时掌握这两种方言,甚至用不同的方言跟不同的家人说话。 2 大人肩负的责任 每个正常的儿童都是语言天才,他们在这个时期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每个普通的婴幼儿,无需经历特殊培训,都会在生命的最初三年掌握一门母语,而
养育孩子真的需要用心,不经意间,可能某些不良小种子就会生根发芽。 先看个故事吧: 爸爸:丁丁,爸爸明天休息,你想爸爸怎样陪你? 丁丁:我想去动物园玩。 爸爸:动物园太远了,爸爸明天下午还有其他事情。 丁丁:那我们搞一次野炊吧,野炊的地方很近。 爸爸:野炊太费事了,要准备一大堆食材和工具,有没有悠闲一些的? 丁丁:要不我们看儿童剧表演?很有趣,不需准备任何东西。 爸爸:儿童剧太吵了,爸爸忙了一周了,想安静点儿的…… 丁丁(冷冷地):那随便你吧…… 丁丁瞬间没有了兴趣。 你也遇过类似的事情吗?其实,父母如果答应了孩子某件事,就应该尽全力实现。否则的话,应当给予解释。同时,父母给孩子承诺,需要用心和懂得一些技巧。在给孩子承诺方面,爸妈应该从一开始就要处于主导地位。 否则如果父母一高兴让孩子做决定,父母很容易丢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