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无法给孩子金山银山,至少可以给个好好说话的家庭
    无法给孩子金山银山,至少可以给个好好说话的家庭

    好朋友蓉在美甲店里做指甲,中间进来一个电话,因为不方便接听,蓉按了免提,电话那端传来一段低沉的男中音。 男:喂,你在哪呢? 蓉:我在做指甲。 男:哦,那一会有什么安排吗? 蓉;没有啊,做完回家了。 男:那麻烦你帮我把衣架上的两件呢子大衣送去干洗吧,下周出差我应该会用到。 蓉:是一件深蓝色和一件咖色的吗?嗯。我知道了。 男:那辛苦你啦,没事先挂了。 店里的小妹好奇,忍不住问蓉:“这是谁啊?你男朋友吧?” 蓉说:“哪是什么男朋友啊,这我老公啊,都结婚十年啦。” 小妹大惊:十年?!可据我所知,身边的老夫老妻们对这类家事,不应是拿起电话就说:“喂!你在哪?早点把我衣服送去洗了!急等着用!” 蓉笑着解释说:“先生在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从认识他起,不管是对她,还

  • 宝宝该分床睡了,不能只看年龄!
    宝宝该分床睡了,不能只看年龄!

    宝宝该分床睡了都有哪些信号提示?提示孩子需要分床睡的信号,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年纪,应该关注以下几点。 总说“三岁分床五岁分房”,真正能做到这一条的又有几个人了。其实现在很多小孩5、6岁了还和妈妈睡在一起,有的是因为妈妈舍不得孩子自己一个人,有的是因为孩子哭闹害怕一个人睡。 小林的儿子今年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可是每天晚上还是和小林一起睡觉。其实小林早就想让儿子分房睡了,但是小林一直担心儿子哭闹,怕儿子自己一个人睡不好,耽误儿子的生长,所以小林就一直没和儿子分床。但是后来一个朋友对小林说,孩子该分床睡了,不然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要知道孩子是不是该分床睡了,不只是看年龄,最主要是看孩子有没有发出这3个信号,如果孩子发出了这3个信号,说明该到分床睡的时期了。 信号一:宝宝想有自己的小房间 宝宝长到一定的年龄,就会有自己

  • 毁掉一个孩子,带他去这3个地方就够了!
    毁掉一个孩子,带他去这3个地方就够了!

    为人父母,都不想错过孩子任何一个陪伴孩子的机会,孩子也一样,希望父母能陪在自己身边,总觉得这样会有安全感。可是陪伴孩子从来不是说,去哪里都把孩子带着,有些场合把孩子带去,反而会遭到抵触。下面这3个地方是孩子最反感的,可很多家长偏偏却经常带孩子去。 成人的饭局 一年中,暑假里成人的饭局仅次于春节,尤其是中考高考后。很多孩子考上了好的高中,好的大学都会办喜宴来庆祝一番,为了回馈亲朋好友的祝贺。 饭局上,难免会弥漫着刺鼻的烟酒味,充斥着各种阿谀奉承的假话;表面上看着关系很好的两个人喝着酒,说着话,各自心理却有自己的如意小算盘;为了活跃气氛,大家还会一起讨论着家长里短,甚至一些俗不可耐的黄段子。 这样的聚会我从来不会带小橙子去,我宁可他安安静静的在家写作业,或者让他去找小伙伴玩耍,那才是他们的圈子。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

  • 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远
    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远

    有一个这样的笑话。 一位父亲回到家中,看到孩子拿出考了零分的试卷,暴怒之下,将孩子一顿乱打。 过了几天,父亲回家又看到一张考了两分的试卷,不由分说,又把孩子抓来暴打一顿。 可打完孩子后,冷静下来仔细一看,原来那两分的试卷,是自己小时候的。 现实中,当然还有比这更糟糕的父母。 我的二姨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对于读书识字自己也没有多大兴趣,同时还沉迷于麻将,经常通宵彻夜地“血战”,也并没有多少时间管教表弟。 但他却总是苦口婆心劝说表弟要少打游戏,好好念书。表弟却只是把他的话当成耳旁风罢了。 后来他觉得表弟越来越不成器,又开始大放厥词,说:“书读得多不多、好不好,又怎么样?就算读到硕士、博士,还不是出来给别人打工,跟不读书又有啥两样!”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边玉芳老师说过:“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大

  • 夸孩子也需要技巧和方法,夸错了还不如不夸!
    夸孩子也需要技巧和方法,夸错了还不如不夸!

    教子勿溺爱,子堕莫弃绝,夸孩子对孩子很重要,这点没有家长不同意。但是怎么夸才能夸出质量和效率,很多家长在行动中往往会走偏。要夸孩子的努力、夸孩子的进步、夸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想到的方法、夸孩子锲而不舍的精神,而不是夸孩子本人。 换句话说:在生活中我们要不断的去鼓励孩子,而不是去赞美孩子。 如果家长掌握了这一点,家长和孩子都会终身受益。我们来看鼓励和赞美之间的不同点到底有哪些? 1、名词解释大不同 鼓励:指激发、勉励,也指振作精神。 赞美:发自内心的对于自身所支持的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 在这里我们依然看不出太多的不同,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支持,在生活中很多家长把对孩子的赞美变成口头禅,是否完全发自内心可能连很多家长自己都不知道。 你真棒、你真厉害、你最漂亮、你最了不起,可是到

  • 怎么把简单的家务变成亲子游戏
    怎么把简单的家务变成亲子游戏

    让孩子跟着家长收拾家务有什么好处?能把简单的家务活当成亲子游戏吗?收拾屋子似乎总是大人的事,其实,一些简单的整理和收纳的工作,爸爸妈妈们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做。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提高认知水平,还可以通过劳动让孩子体验到自己亲手完成一件事的愉悦心情。 那么,有哪些适合宝宝一起参与的家务活呢? 客厅篇 任务1:收玩具 首先,给玩具桶或收纳箱(盒)分类编号,这样将玩具收起来的时候,简单又不占空间。如拼图、积木等小型组装玩具,可以用数字在背后编号或用贴纸贴,以达到分类的目的。 告诉宝宝ta的玩具分别在哪,下次要玩从哪拿出来还要再放回去,培养ta的秩序感。 建议:指导孩子的分类摆放不要操之过急,要学会等待,给孩子留下自己作决定的空间与权力。孩子对物品摆放的策略,源于生活中的需要与经验。 成人包办,优点是

  • 你是隐形的爸爸吗?宝爸需做好这4件事
    你是隐形的爸爸吗?宝爸需做好这4件事

    你是隐形的爸爸吗?爸爸带孩子有很多好处,爸爸的角色不可替,宝宝出生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喂养、护理、睡眠等一系列照顾任务,几乎占去了妈妈的所有时间,宝爸经常感到被遗漏,从一开始就容易被排挤在育儿圈之外。事实上,一位父亲焦急地,怎样能够为妈妈分担任务、分担压力! 随着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对于社会、情感、精神和身体的发展至关重要,宝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爸爸对孩子的自我形象、自我价值感的影响,比妈妈更大。也就是说,决定孩子未来“够不够自信?觉得自己够不够好?”的人,更多的是爸爸。 那么,怎样能够尽早的参与更多孩子的生活呢?如果宝爸能做到以下4点,孩子妈一辈子都将以你为傲。 喂养宝宝 无论您的孩子是婴儿还是幼儿,参与培育和照顾您的孩子都会创造一种纽带。 在婴儿期,爸爸可以给宝宝喂奶瓶。找一张舒适的椅子放脚,抱宝

  • 宝宝“节日病”,学会这几招,轻松搞定 so easy!
    宝宝“节日病”,学会这几招,轻松搞定 so easy!

    每逢春节后,很多宝妈都开始头疼宝宝节后不好好吃饭,不好好睡觉,睡得太晚,早上起不来等。家长们在节后身体也容易倦怠,白天要上班,晚上还要在家哄宝宝睡觉,有时候自己睡着了,宝宝还睁着眼呢。这样的体验对于家长们来说,头痛不已。 春节期间,众亲好友难得聚在一起,吃喝玩乐,很容易放松自己,也会忽略宝宝的饮食和作息规律,很容易打乱宝宝的长期养成的生物钟,饮食和睡眠都难以保证。也有的是宝宝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有了新的玩伴,狂玩狂睡,狂吃狂喝,从春节期间的热闹回归到原来的安静生活环境,又很难一下子适应过来。 若长期这样,有损宝宝健康。作为家长,你要学着如何把宝宝从过去“拉回来”。 节后家里保持安静是正确的,能确保宝宝有一个比较良好的休息环境,也能逐渐让宝宝适应并回归原来的生活环境。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这样做

  • 我压根就不信“丧偶式育儿”那一套
    我压根就不信“丧偶式育儿”那一套

    网上有很多关于父亲角色的吐槽。有一个新词叫丧偶式养育,抱怨那些当父亲的人,要么忙于工作,要么耽于玩乐,在家庭生活尤其是教养孩子上面,在和不在一个样。照顾孩子几乎变成了妈妈一个人背负的重担。 作为一个家庭治疗师,我也谈谈自己的经验。 我们在咨询室里接触的家庭,一般来说,是属于“问题”比较严重的家庭了(通常这些问题都表现在孩子身上)。我们通常会要求全家人一起参与咨询。在咨询过程中,父母双方的表现往往就像网上的吐槽和段子一样: 妈妈是热情的,投入的,坐在孩子身边,表现出强烈的关心。她是这个家庭的发言人,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她在说话,不时给爸爸一个白眼。 爸爸也配得上这个白眼。他总是坐得很远。除非问到,否则从不主动开口,一脸不关我事的超然。时不时地掏出手机,不知道处理什么军机大事。恐怕,如果不是我要求全家参与,爸爸从一开始就不会出席。 果然,到商

  • 从小培养时间观念,有益孩子的一生!
    从小培养时间观念,有益孩子的一生!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虽是免费得来,却是最为宝贵。有时间才有生命,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谁能将时间利用好、管理好,能够做得守时而为,提高时间利用效率,谁就能做自己的主人,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人生才能更加无悔和美丽。 管理时间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形成时间的概念,有助于孩子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进而学会安排、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现在大家经常吐槽的拖延症也好,懒癌也罢,其实都是对自己的时间没有管理、利用好。归根结底是没有形成时间管理的良好习惯,没有什么自律性,因而总觉得不甘又无奈。 如果从小就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学会时间管理的方法,习惯成自然,也会早早变成时间管理达人。

  • 不断给孩子加码,是“亲子合作”崩盘的前奏
    不断给孩子加码,是“亲子合作”崩盘的前奏

    上学期间,面对孩子写作业和起床,又成了让爸妈们特别抓狂的问题。想要父母和孩子关系亲近,但是你知道,不断给孩子加码,是“亲子合作”崩盘的前奏。 关于作业的: 我家孩子作业倒是能保质保量,但是让他早点开始写,就是不干,每次都拖到好晚,怎么办? 我家孩子倒是能早早开始写作业,可是边写边玩,作业质量不行,怎么办? 怎么能让孩子写作业又积极主动,又保质保量,还能早早写完早点上床睡觉保证睡眠时间呢? 关于起床的: 我家孩子早晨起床后特别磨蹭,起床倒是快,洗漱啊、吃早饭啊、穿衣服,都磨蹭得不得了,有时候气得真想打他一顿。怎么办呢? 我家孩子起床后倒是不磨蹭,就是叫起床特别困难,上闹钟、掀被子都不管用,怎么办呢? 怎么能让孩子早晨一叫就醒,出门还不磨蹭呢? 对于孩子做的每件事,爸爸妈妈的希望几

  • 孩子无理取闹?你处理不对才是大问题
    孩子无理取闹?你处理不对才是大问题

    昨晚,我回家前买了几块蛋糕。小宝刚好吃完晚饭,于是给他一块自己拿着吃,一边我再给他喂点肉汤和青菜。过了不久,大宝睡醒了,睡眼惺忪地爬上餐椅,如同可爱小猫咪般柔顺地依偎着我的后背。我也摸了摸他,亲了亲。 我继续喂小宝喝汤,奶奶递给大宝温开水,他喝了一口说,要吃蛋糕。 我下意识地否定,得先喝水、再吃饭、最后才能吃蛋糕。 他立马不高兴起来,拒绝喝水。 奶奶逼他喝,他把奶奶手一推,碗差点被打掉,水洒了出来,奶奶大声惊叫。 紧张情绪会传染,他开始大声嚷嚷要吃蛋糕。 我们呵斥他,讲规矩讲道理,他开始哭闹。 张牙舞爪像一只咆哮的小狮子。 (很少买外面的蛋糕,这个问题,还没做过约定,可当下明显不是制定约定的时机。) 通常这种情况,家庭里会出现坚定派、骄纵派和忽视派之一,或两三种都有。

  • 父母应该怎样正确管理孩子
    父母应该怎样正确管理孩子

    3岁、7岁、10岁是孩子脑部发育的3个黄金期!家长这么管孩子最有效。此后,孩子的行为模式、思想方式等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化。 有研究称3岁、7岁、10岁是脑部发展的转折点,更是孩子强化潜能的黄金期。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们,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就一定得好好把握这三个黄金时期。 那么这三个时期到底该怎么管教孩子呢?看下面你就知道了! 3岁 这段时期锻炼大脑潜能的关键在于培养大脑功能的基础——本能。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会陆续出现生存、求知和找同伴的本能。 这些本能也会让幼儿的大脑出现各种特征,例如:想竞争,想要模仿,想自己做一些事,或是想成为妈妈或兄弟姊妹等周围人们的同伴。 这时候,我们要善于利用孩子的竞争意识。 比如告诉孩子:“把玩具收好”。但是往

  • 当妈以后才发现:谁的孩子没“熊”过?
    当妈以后才发现:谁的孩子没“熊”过?

    昨天去买面包,我正专心致志的挑选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摇摇晃晃的撞到我身上,我低头一看,他无大碍,没想到,小男孩拧着眉头,气哄哄的呜咽:“你撞我,坏蛋”。 那小眼神,仿佛要吃人。 我愣了2秒钟,这小崽子,明明是他撞了我,竟然还会“碰瓷”,我应该好好替他妈妈教育教育他。 但是,身为妈妈的我还是迟疑了,想到刚看过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的案例,马上依葫芦画瓢,平复了情绪,挤出个微笑: “宝贝儿,对不起啊,阿姨不是故意的”, 没想到,小男孩都要咧嘴哭的脸突然就笑起来: “阿姨,没关系”。 然后,跳到他妈妈身边,骄傲的指向我: “妈妈,那个阿姨向我道歉了,她是好人”。 整个过程,我哭笑不得。 但同时,我太庆幸我的处理方式了,因为我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 ①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足够

  • 0-1岁育儿误区有哪些?
    0-1岁育儿误区有哪些?

    许多新手妈妈在照顾新生婴儿时,都会听从一些长辈的建议,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其实有一些育儿方法是错误的。那么0-1岁育儿误区有哪些? 误区1,新生儿应该每天洗澡。一岁以内的婴儿一周洗两三次就可以,天天洗,只会让他的皮肤变得干燥敏感。 误区2,奶粉浓一些有营养。 新生儿的消化器官很娇嫩,消化腺不发达,分泌功能差,许多消化酶尚未形成。因此,冲泡奶粉必须按照使用说明来配制,否则很容易影响消化,导致便秘,还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甚至会增加幼儿肾脏的负担。严重的更会由于婴儿肾脏浓缩排泄功能较差,当牛奶冲配较浓时,“稚嫩”的肾脏承受不了过多的压力,蛋白质分解代谢所产生的非蛋白氮物质就会在血浆内潴留,从而导致氮质血症。 误区3,夜里孩子一动一闹就给吃奶。 孩子夜里老翻腾,一定要甄别是饿了,还是脾胃不合。

  • 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
    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叫孩子、跟孩子说话,但发现孩子没有反应?你是不是还不太会跟小朋友聊天? -“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啊?” -“没什么啊……就跟平常一样啊!” -“你在学校乖不乖?” -“乖啊,还行吧。” 这种无营养、无意义的对话,每时每刻都发生在家庭里。 不会和孩子沟通、对话的父母,不仅无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孩子沟通表达能力的提高。 如果你的孩子年龄稍大,已经学会说话了,那么怎样与孩子对话呢?匠匠老师接下来要教给大家几个“沟通”秘诀,看看你是否知晓: 秘诀1 给予孩子选择而非命令,给予回应而非评判。 想走进孩子的心里,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们。首先蹲下身,和孩子平等对话。不要一味地喊孩子吃饭,孩子不来就生气;先看看孩子在做什么,走到孩子的身边和他说

  • 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妈妈们只要做到这三件事就够了!
    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妈妈们只要做到这三件事就够了!

    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佛录取,这位成功的妈妈,竟然不是狼父虎妈,她给予了孩子充分的自由,从小只要求孩子做到这三件事: 让孩子养成管理时间的习惯 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她就有意让孩子自己安排做作业、安排洗澡、安排玩耍的时间,她还在孩子房间贴上了每周计划表,但计划表让孩子自己填写,而不是父母帮忙安排。孩子天性爱玩,所以一开始,时间表的制定磕磕碰碰,孩子有时候懒没填写,或者有时候填的全是玩耍的项目,让父母哭笑不得。 但由于妈妈的引导和坚持,孩子从一年级起,已经懂得劳逸结合,制定出的时间表让父母都自叹不如。所以,孩子从没出现过作业做不完,或者没时间玩耍的情况。 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坚持下去 她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她从来不强迫孩子做任何违背他意愿的事情,小到穿衣服的款式颜色,大到孩子选择初中、高中,都是由孩子自

  • 如何拒绝熊孩子?这四句话帮你搞定
    如何拒绝熊孩子?这四句话帮你搞定

    如何拒绝熊孩子?带熊孩子逛商场是比较为难的事情,但是又不得不带孩子去,孩子看到什么都想买,家长该怎么办呢? 前不久带孩子去商场买衣服,走进一家童装店,我在帮他挑衣服,而小家伙却看中了店里的奥特曼摆件。临走时,无论怎么说,都执拗的要那个奥特曼玩具。我跟他说:“这个是店里的摆件,是非卖品……”,但小家伙不听,蹲在人家店门口就是不肯走,哄不好。 遇到孩子执拗、固执,好说歹说不听时,妈妈们大多是烦躁的,甚至想生气发火。可是在这种公众场合,要拒绝孩子,难免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方式。 经过多位宝妈的分享总结,想成功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一些能力,完全可以尝试以下这四句话: 1、你自己考虑,看着办吧! 这句话是把决定权交给了孩子。如果孩子正事还没办完就开始玩了,怎么说都说不动他,那么这句话是你最好的选择

  • 如何让孩子主动做好一件事,关于路标的故事
    如何让孩子主动做好一件事,关于路标的故事

    如何让孩子学会制定一个小目标?只有目标有计划的做每一件事,才能取得效果,盲目的努力只会做无用功,下面小编详细为你解答一下。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段,但路边没有里程碑,他们只能凭经验估计行程时间和距离。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就想知道他们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

  • 带孩子有这3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忍的,要及时纠正!
    带孩子有这3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忍的,要及时纠正!

    如果你家老人带孩子有这3种行为,作为父母可不要忽视了,要及时纠正,否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非常不利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说的真没错,现在的生活压力很大,很多夫妻生完孩子就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孩子就交给他爷爷奶奶带。小葵家就是这样的情况,她家孩子从小就是婆婆帮忙带的,为此她十分感激。感激归感激,可有一件事情,小葵一直很介意,婆婆总是喜欢亲吻孩子,每次看到新闻上报道的关于亲吻病毒的危害,小葵都心惊胆战的。可看见婆婆对孩子如此的疼爱,小葵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制止。 小葵的顾虑是很多妈妈都会有的,老人的思想毕竟和我们大人不一样,他们照顾孩子的方式大都是以前的。新旧思想之间难免会有不同的见解,一些小事宝妈们可以妥协,关乎宝宝健康的原则性问题,宝妈一定要勇敢地纠正,就比如这3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忍的。 1.喜欢亲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