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孩子回老家带回“恶习”,家长怎么办?
    孩子回老家带回“恶习”,家长怎么办?

    孩子回老家带回“恶习”,怎么办?这是很多家长担心的问题,因为马上就是十一长假,如果不出去旅行,那么就回老家看看,然而问题来了,孩子回老家带回“恶习”,家长要怎么做? 很多孩子在放假期间会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回老家一段时间,爸爸妈妈会感觉到孩子从老家来后习惯改了或多了些“不好”的行为。对此,爸爸妈妈该如何处理呢?看看思思老师如何解答这位妈妈的困惑。 妈妈困惑 我最近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家小欣(将近3岁)自从这次回老家返深之后就特别爱动手打人。因为在老家的时候跟自己的姐姐经常打架,姐姐还用苍蝇拍拍了她,拍挺重的,当时就哭得不行;现在她与这边的小伙伴相处基本是对视5秒就开始动手,就是不愿意下地一直要外婆抱着,不跟大家玩,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跟外婆说:“回家奶奶、姐姐、爸爸、妈妈都打她,打她的头!”而且念叨好多遍,是不是这个被打的事情对她造成小阴影

  • 孩子这6个特征,竟是有福气的表现!你家孩子有吗?
    孩子这6个特征,竟是有福气的表现!你家孩子有吗?

    什么才可以称为有福气呢?很多人也许认为是出生在富贵之家,一辈子衣食无忧,夫妻恩爱,父慈子孝,这便是有福气了。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境遇。睿妈觉得,想要走出那些境遇,收获一个有福气的人生,就得具备以下6种特征。 身心健康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有未来。我们的孩子如果能有一副健康的躯体,能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度过一生,也算是非常有福气了。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把成绩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不能为了学习让孩子放弃自我管理身体的时间。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培养爱运动的好习惯。 有教养 一个人如果出生在锦衣玉食之家,可能不用多做奋斗,前途便一片光明。但是如果他的品行不好,没有教养,满眼的傲慢无礼,满嘴的污言秽语,满身的粗鄙戾气,那他终究遭人唾弃。 一个人即使出生在贫困普通

  • 损害孩子智力的零食-反式脂肪
    损害孩子智力的零食-反式脂肪

      是孩子最喜爱的食品,可现在很多零食都添加了大量的人造原料,这些原料都会对孩子大脑发育造成危害,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反式脂肪   卓女士从小就喜欢吃油炸类食品,她的这种习惯似乎也遗传给了儿子。   卓女士的儿子在某小学读3年级,最近学校放寒假,卓女士就经常在家炸藕饼、羊肉串、五香条给儿子吃,母子俩大快朵颐。可昨天早上一起床,卓女士发现儿子口腔全部起泡了,她赶紧带儿子到医院口腔科看病。   当卓女士拿到检验报告时大吃一惊:儿子的血液黏稠度比正常人高出两倍。医生询问了他的生活习惯后说,这是因为他摄入太多反式脂肪酸的缘故。医生同时提醒她,如果长期这样吃下去,恐怕他将来还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   反式脂肪又名反式脂肪酸,一般由植物油“氢化”技术处理后产生,与一般植物油相比,人造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更久等优点。目前,美国快餐业使用人造反式脂

  • 父母的成熟,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父母的成熟,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午饭时,儿子的问题又开始对我们进行轮番轰炸:刘邦的对手是谁?韩信的对手是谁?姜子牙的对手是谁?等等若干问题。 十岁的孩子最近对历史突然十分感兴趣,每天问东问西,并且风马牛不相干的人他都能扯在一起发问,常常问得我这个历史不好的人一脸蒙圈,懊恼不已。 今天他的发问照例让我想抓狂,我随口回他一句:妈妈的对手是谁? 谁知他不假思索回我:是另一个想把爸爸抢走的女人。 空气仿佛凝固了,本来有说有笑的一大家人集体静默,我只觉大脑一片空白,莫非今天要搞事情?或者我顺藤摸瓜找到老公一些猫腻。 妈妈和妹妹的眼光不停地在我和老公身上游移,老公拿着碗筷,悻悻地站在旁边,脸上尴尬尽现。 我条件反射问他:“是不是你爸爸和你说什么了?” “上次你和我爸吵架不是说要离婚,让他和别的女人过吗,那样的话你的敌人不是就把爸爸抢走了?”儿子

  • 测测你的宝贝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测测你的宝贝属于什么气质类型?

      当然,关于气质类型的划分实在是流派纷争、理论众多,我们这里仅选一种有代表性的理论作依据,以满足父母的基本愿望。有条件的父母,可以读一读有关的儿童心理学书籍,以便更深入了解宝宝,并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测一测:你的宝宝是什么气质类型   1 你的宝宝每天的进餐时时间固定吗?   A 固定   B 不固定   C 有时固定,有时不固定   2 你的宝宝每天的大便时间固定吗?   A 固定   B 不固定   c 有时固定,有时不固定   3 你的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间固定吗?   A 固定   B 不固定   C 有时固定,有时不固定   4 你的宝宝在等待吃奶时的表现是   A 会哭,但哄哄就停   B 哭个不停   C 哭一哭,停一停   5 你的宝宝在遇到不喜欢的食物时   A 拒绝进食并把头转向一边   B 拒绝进食或大声的哭泣   C 有

    标签:幼儿教育
  • 放弃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
    放弃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

    放弃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不要说,孩子还小,我们的交流不会那么深刻。因为,若平等的交流此刻没有发生,那么未来也不会发生。 现代父母在受教育程度上,已经大大优于上一代父母:我们会给孩子讲绘本故事,会带孩子去迪士尼完成他们的梦,小事情也会征求他们的意见。但日常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不经意间的亲子交流方式,依然是这样的— “你如果不按照这个要求做,我就不喜欢你了。”(威胁) “我认真跟你说一下这个道理,你仔细想一下。”(灌输) “你根本没有认真学习,你的前途会一塌糊涂。”(否定) …… 在我看来,这些话统统不是交流,因为它们都是单向的。这些只是打着父母之名,站在天然的制高点,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早走过

  • 家有倔宝有妙招
    家有倔宝有妙招

      虽然他站起来也就三块豆腐干那么高,走路还晃晃悠悠的,但他同样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愿。如果他不让你给他换尿布,不许你动用他放在桌子上的小勺,你就很难让他改变主意!怎么会这么倔?难道2岁前的孩子就进入了反抗期?孩子是不是早熟,或者天生就是坏脾气?   他想独立   从表面上看,孩子似乎脾气很坏,会反抗了。   其实,2岁前的孩子还没有进入真正的反抗期,也不能说是坏脾气。他只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事事都要依靠你:穿衣服、吃饭、到外面去玩都要听从你的安排。他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愿望,以为(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还只是无意识地以为)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不需要再求助于人,而且,他希望别人也能知道这一点。   为什么会这样?   可能有遗传的原因:他的这种性格可能像他的爷爷、姑姑,或者甚至像你。当然,孩子生活的环境和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也会起到很大作用。比如,自从他出生后,你们全家人就都围着他一个人在

    标签:幼儿教育
  • 假期搞定熊孩子 比冬令营更重要的是时间表
    假期搞定熊孩子 比冬令营更重要的是时间表

    现在的孩子都放寒假,孩子是很开心,大人们就愁了,假期该如何搞定熊孩子?孩子的寒假生活该如何安排教合理? 从2月初开始,我儿子将迎来自己的第一个正式的寒假。之前三年他上幼儿园,是基本没有寒假的。因为私立幼儿园没有寒暑假,只要愿意缴费,就会一直有老师上班。孩子去得少,就并班,每天安排孩子们上艺术类的课程,画画、手工、音乐之类的。记得当时儿子同班最夸张的家长,一直把孩子送到了大年二十八,本来准备大年二十九继续送,结果老师说全园就只有他一个孩子会来,央求家长别送了,否则老师和厨师要为这一个孩子都来上班。 而这样的美事真的只是个别,也只是暂时。一旦孩子上了学前班和小学,家长就等着厉兵秣马,做好熊孩子在家闹一个月的准备吧。 寒假打底该怎么熬?摆在我们面前的可选方案似乎并不多。 1、回老家。 对于平时很少回老家的娃来说,寒假无疑是个最好的

  • 从孩子的表现中看自己的教育方式
    从孩子的表现中看自己的教育方式

    这篇文章是从《家庭教育》上发现的,句句说到家长的心坎上,一见如故、爱不释手。对我而言能够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放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受用。 1.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您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您总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您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您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说心里话,是因为您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您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您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 当孩子的同桌是个“问题”小孩?!
    当孩子的同桌是个“问题”小孩?!

    朋友打来电话诉苦:“牛牛的同桌真让我头疼死了,小动作特别多,特别爱说话,还拉着牛牛一起说,扯他衣服,藏他课本。今天因为上课一起说话被老师点名批评了两次!你说我应不应该让老师给他换个同桌啊?老师会不会觉得我事儿多啊,毕竟一个巴掌拍不响,我儿子自控力也不行。你说多奇怪,牛牛居然说不用换,也不让我和老师说。这可怎么办呢?” 无独有偶,最近有个妈妈前来咨询,说孩子回家说了同桌的一些行为:测验的时候偷看书本,搞坏教室的卫生用具,乱拿同学的东西,感觉“品行”不太好,担心孩子会受到影响,问怎么办? 还有一个家长也很苦闷:“我孩子的同桌好像有点强迫症,经常嫌我孩子说话声音大,东西稍微放在他那边一点就很生气,我要不要和老师说换个同桌?” 当我们在育子路上努力前行时,半路却杀出个“问题”同桌,怎么办呢?这里的问题我打了引号,是因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值得尊重的独立个体,所有

  • 孩子的教养,与贫富无关,只关乎生活的细节
    孩子的教养,与贫富无关,只关乎生活的细节

    诸葛亮的教子书,写得语重心长、言简意深:“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教养,是一个人内在的良好的品格修养映射于外的优雅和从容之美,能让一个人从骨子里飘出芳香来。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流行语吧:穷养儿子,富养女。可真的这样吗?不管是对儿子穷养、还是女儿富养,都不能没有教养,因为什么样的成功,都抵不过教养的力量。 去年五一小长假,跟朋友报了个团去桂林玩。五一出游,人自然多。我们是下午五点半的高铁,知道人多,所以我们提早到高铁站了。 进站口乌泱泱人群缓慢挪动,突然后面跑来三四个人,一个箭步冲到队伍最前端,直接把身份证和车票塞到安保眼皮下面,“火车要来不及了,快先帮我验!快点!”然后幻影术一样过了安检,消失在巨大的人流中。

  • 小学阶段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件事,不然就晚了!
    小学阶段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件事,不然就晚了!

    很多孩子在上学了以后还是很磨蹭,让宝妈们也担心不已,其实,在孩子孩子小学的时候,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件事,不然初中才知道就晚了! 跟其他妈妈聊天的时候,总会说起孩子的那些小毛病: “我家孩子做作业特别磨蹭,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半个小时的作业量他得花两小时才能做完。” “我家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赖床不愿起,经常迟到,老师打电话告过好几次状了。” 我家浩浩也是,以前送他去学钢琴,每次在家练了那么半个小时,就想去玩会再练,遇到难弹的曲子,也非要先休息一会。 小半年下来,别的孩子已经能弹不少好听的曲子了,而浩浩弹一首完整的曲子还是会因为不熟练而中断几次。 孩子的这些小毛病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问题——不自律!其实,不自律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但一定得及早改,否则就晚了! 1不自律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 遇到这种孩子,你可不能太怂,否则倒霉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遇到这种孩子,你可不能太怂,否则倒霉的就是自己的孩子

    说起现在的孩子,总感觉比我们小时候聪明、漂亮,可是由于家长的观念不同,以前的孩子是散养、群养,只要不缺胳膊少腿就行。但现在不一样了,小孩子一个个成了宝贝疙瘩,谁都打不得(要不然就离家出走或者闹自杀)。大环境之下,就有这样一群看起来精养,实际上却是野蛮生长的孩子。如果不幸遇到,稍微怂一下,你家孩子就只有倒霉的份了。 听朋友说她就遇到过这样的孩子,每次提起来都有一种深深的厌恶感。这小孩子四岁,是隔壁邻居家的,平时看到不喜欢的人就会吐口水。还经常跟在他家邋遢的奶奶后面,嘴里叼着根牙签,用一种全世界我最牛逼的眼神看着周围。朋友说遇到这种孩子,她都会赶紧拉着孩子走开的。可让人郁闷的是两家是邻居,小孩子经常来串门。 每次这小孩只要来家里,就不停地按饮水机开关,穿着鞋子在沙发乱蹦,家里的抽屉柜子都要翻一遍,每个房间都要进去看看。还自己找吃的,拆开

  • 99%的父母都陷入的误区:原来孩子最想要的竟然是……
    99%的父母都陷入的误区:原来孩子最想要的竟然是……

    “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的爱的误区。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一个孩子被大人使用和需要时,才能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母亲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儿子可以创造出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男孩成长为勇敢的男子汉。 那么,父母该如何使用孩子呢? 01. 冲茶与炒菜。 有一位男孩的母亲,从小就常对儿子说这句话:“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 我认真

  • 宝贝新入园,一般都会遇到那些问题呢?又该怎样处理?
    宝贝新入园,一般都会遇到那些问题呢?又该怎样处理?

    虽然距宝贝新入园已经过去一周了,但很多宝爸宝妈说宝贝哭闹的情况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善,甚至比刚入园的前两天哭闹还严重,这是怎么了?宝贝要是一直哭闹该怎么办呢? 宝贝新入园,都需要一个适应期,这个时间可能是一周、两周甚至更长。一般情况下,90%的宝贝能在1个月内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但是在宝贝新入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则可能直接影响到宝贝后面的生活。 那么宝贝新入园,一般都会遇到那些问题呢?又该怎样处理? 入园适应问题 幼儿园对宝贝来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每个宝贝在入园后都会经历1-8周的适应期。 在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过程中,年龄较小的、依赖性较强的、性格内向的、身体素质比较差的、有不良习惯的宝贝,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主要表现为哭闹不止

  • 宝宝不会说话脾气也差怎么办?早些给宝宝建立语言系统好处多
    宝宝不会说话脾气也差怎么办?早些给宝宝建立语言系统好处多

    宝宝不会说话脾气也差怎么办?安潇是一位有两个宝贝女儿的妈妈,姐姐叫Suki,妹妹叫Sula。她发现小女儿的语言能力比大女儿差了很多,究竟是为什么呢?宝宝的语言启蒙又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我之前发布的游戏里,姐姐Suki的身影占据了大多数。而今天的这篇长文,是奉献给妹妹Sula的!说的全都是她! 因为......她落后啦。主要是在语言发展方面,她被同月龄时期的姐姐甩了好几条街。今天的文章,其实是面对老二的检讨和内省。同时我也会把我给sula的语言特训课的方法掰开了揉碎了细说。 语言发展差距只是因为个体差异吗? Sula现在21个月,和Suki同月龄时期相比,语言能力相差很多。姐姐Suki 10个月开始说”爸爸””妈妈”以外的单词,比如“鸭子”“气球”“苹果”。一岁半已经变成话痨,可以说中英文双语的很多生活常用词,熟记A-Z,1-10,流利

  • 母亲不应该成为父爱缺席的始作俑者!
    母亲不应该成为父爱缺席的始作俑者!

    孩子父爱缺失,你是幕后的推手吗? 1、星期天中午,在一本幼教杂志上我看到了一份有趣的测验题——测测你的孩子是否拥有完整的爱,是否拥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我急忙叫来儿子,第一部分的题是要求孩子答——“父母中,谁教会你绑鞋带,谁带你放风筝,谁告诉你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儿子握着笔一格一格打勾,每一格选的都是“妈妈”,我的心漾出满满的甜蜜。 第二部分,要求家长选择——“孩子的心事会告诉谁,孩子的性格与谁相近,谁为孩子鼓掌最多......”我不假思索,飞快地打勾,所有的题答完,依旧是同一个答案——“妈妈”。此时的我心中再度洋溢着无限骄傲。 比照评分标准,我乐滋滋地算分,以为会得到最高分,结果出乎意料令我咋舌,我只得了50分,结论更是触目惊心——“您的孩子严重缺乏父爱,这将会影响孩子的心态,造成性格缺陷。”

  • 那些自律的孩子,究竟赢在哪?
    那些自律的孩子,究竟赢在哪?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是家长头疼的问题。对大多孩子来说,自律都是个稀缺货。他们做事常常朝三暮四,想到什么做什么,没一点计划性,而且做事往往做到一半就不做了,不能有始有终,这其实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还记得那个“棉花糖实验”吗?我们都知道:自律性所体现的自制力,是一个获得更高成就的人要具备的重要品质,它将决定着孩子日后的学业乃至他的一生是否成功与幸福。 - 01 - 帮孩子找到感兴趣的事 自律是什么?通俗说就是一种自控力,即克制自己想做某事的冲动。想想作为成人的我们是怎么控制冲动变得自律的?举个妈妈们都深有体会的例子。我们都曾有过买衣服的冲动,很多当妈的人说,以前怎么克制自己都不行,有了孩子,怪了,这种冲动下降了很多。这其实很能说明人的忍耐力是有限的,动机才是自律的关键。有了爱仔之心,知道要省钱养仔,动机强大了,自控就不难做到了。

  • 父母怎么样才能正确的走出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父母怎么样才能正确的走出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仅是指肢体的蹲下,更是“心灵的蹲下”,以平等的姿势开始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在心灵处与孩子“平视”。 我小时候没有玩具。 有一次我一个堂姑姑在外打工回来,给我带了一个小娃娃:金黄色的头发,大大的眼睛还能一眨一眨。 收到玩具的我内心充满雀跃,我非常喜欢自己的娃娃,很爱惜,谁都不许碰。 有一天,邻居带着她的儿子小勇来我家串门。小勇的妈妈和我妈妈在聊天,我们在旁边玩。 小勇要玩我的娃娃,我不愿意给他,妈妈说:“他玩一下怎么了。” 小勇看我还是不愿意给他,赶紧过来抢,我情急之下咬了他一口,他哇的一声哭出来。 妈妈赶紧过来训斥我: “给别人玩一下怎么了?怎么那么小气?” 那个布娃娃早已不知去了哪里,但当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两个大人居高临下地指

  • 拉开孩子竞争力差距的,不是背景和成绩,而是这三件事!
    拉开孩子竞争力差距的,不是背景和成绩,而是这三件事!

    不知道你想要怎么培养孩子,但是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优秀,拉开孩子竞争力差距的,不是背景和成绩,而是这三件事! 不知何时起,我们开始害怕一辈子碌碌无为,我们害怕在碌碌无为中被淘汰而不自知。 对于孩子,我们都希望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享受属于他自己的人生。同时,我们更希望在学习和生活中让孩子练就自己的竞争力,在未来拥有冲刺的速度与力量。 想要做到“出走半生,归来还是少年”,需要我们有这样的本钱。 这三种能力让我们逆流而上 在转瞬即逝的社会,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竞争,要在充满竞争的年代逆流而上,可持续竞争力尤其重要。 ◆ 敢于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就是一种可持续竞争力。 人需要在不断的体验和锻炼中形成自己独有的“稀缺性”价值,抓住更多的锻炼和体验机会,就要我们懂得愿意付出。正如,为何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