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让人头疼的熊孩子,一个玩偶居然能搞定?
    让人头疼的熊孩子,一个玩偶居然能搞定?

    小玩偶,大魔力 宝宝都很喜欢玩偶,如果能给小熊、小兔子配上特别的声音和动作,就更喜欢啦。 大人看起来很幼稚的玩偶,为什么能对宝宝有这么大的魔力呢?因为宝宝充满了想象力!在他们幻想的世界里,小熊、小兔子可不仅仅是玩具,还是有感觉,能陪伴他们的好朋友。 当妈妈要求宝宝刷牙或洗手时,宝宝会因为正在萌芽的自我意识反抗你,但小熊玩偶对他说同样的话,宝宝就会欣然接受,因为这不是命令,而是朋友间的游戏。脑补一下:咱们青春期的时候,爸妈说的话全不听,朋友说的才靠谱!有木有? 举一个栗子:用玩偶召唤,让小朋友有意愿收拾玩具。 躲在他最喜欢的小兔背后,用特别(幼稚)的声音和他打招呼,“宝宝,我是你的好朋友小布,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年糕停下来,用期待的小眼神看着小兔。 “我们来比赛捡积木,看谁捡的快。宝宝最喜欢什么颜色

  • 想要养育一个优秀自信的娃,高效育儿5个方式你做了没
    想要养育一个优秀自信的娃,高效育儿5个方式你做了没

    1、别让你的爱变成有条件 每当被问到:“你爱孩子吗”,我们父母肯定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爱呀,我当然爱我的孩子”。你都是怎么来爱孩子的呢?答案肯定也是各有各家的特点,只是随着孩子的长大很多“爱”慢慢就变了,变得有前提条件了。 比如,兴趣班报了几个、学习的名次、考试的分数、听不听话、懂不懂事……这些都会和我们的孩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也让孩子戴上“有色眼镜”去感受爱和关心。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别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是有前提的,应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和他在一起。 2、多倾听孩子好处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你会一起经历很多欢乐时刻,也会经历一些危险时刻,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孩子总是会无忧无虑。父母需要陪伴在孩子身边帮助解决一些难题或者除了一些情绪,比如,孩子也会有害怕、伤心、失望、愤怒,这些情绪如何处理很重要,而平时最应该做的就是

  • 一哭二闹三打滚,3招不让孩子胡乱买
    一哭二闹三打滚,3招不让孩子胡乱买

    认同买玩具是孩子的“探索”之一 面对孩子买买买,很大一部分家长会在拒绝时说:“买什么啊,家里一大堆,浪费钱!”道理说的通,可是孩子因为暂时没有金钱的概念,所以他的字典里并没有浪费这词,对于买玩具能让他们开心这事,他们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 爱玩爱探索是孩子的天性,而通过买玩具就能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没有玩过的东西在孩子眼里都是新奇的,就像妈妈喜欢名牌包,爸爸追逐豪车一样的道理,孩子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会有“哇,这个好棒,真想得到它”的想法,所以当他们得到后,即使只有三分钟热度,甚至还没到家就不玩了,只能说明他们的探索欲望被满足了,好奇心也就消失了。当父母能认同孩子的这种心理后,解决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 帮助孩子分辨“想要”和“需要” 既然认同买玩具是孩子的“探索”之一,是不是家长就要无条件的支持呢?no!认同想法和允许行

    标签:哭闹玩具
  •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父母怎样灭火才有效?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父母怎样灭火才有效?

    面对孩子的坏情绪,父母最常见的且不应该有的行为。 1. 训斥和威胁:“你再闹给我看看!”“不乖就怎么怎么样......”这种带有惩罚色彩的恐吓和威胁语言,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更为严重的,孩子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 2. 贿赂哄劝:“不要哭,我带你去吃你喜欢吃的肯德基!”“我再买一个给你,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保护心疼孩子,让孩子没有机会体验不好的情绪,反而不珍惜。 3. 不给孩子表达情感的机会:“男子汉不要哭,勇敢一点!”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征,人有七情六欲,孩子也有各种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权利被剥夺,孩子的情绪表达就容易出现障碍。 4. 否定孩子和他的行为:”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你太让人讨厌了!”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阻碍孩子对自我的认识,让

  • 培养爱说话的聪明娃,从允许宝宝说错话开始
    培养爱说话的聪明娃,从允许宝宝说错话开始

    关于孩子的语言启蒙,家长们总是寄予非常高的期望值。可是,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最容易,因为一岁多的孩子就会说话了;最难,因为最擅长辞令的外交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可到底何谓对错呢?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评判的标准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总在不经意间,用“大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一听到孩子发音不准确、文法不对或出现错别字,就判定这是孩子的“错误”,必须马上纠正。可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努力,他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小baby,慢慢长大,学会抬头,学会爬,学会独自站立,学会走路。而现在,他又开始了新的旅程:学习说话。我们不如尝试着用尊重的态度,来欣赏孩子在语言学习上的努力与进步。 在每一次孩子说错话的时候,我们都给予正面、积极的鼓励。孩子在包容、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也会变得更加自信、上进。一个充满阳光充满进取心的孩子,还怕他“不会说话”吗?

  • 如何做个不焦虑的妈妈?
    如何做个不焦虑的妈妈?

    好妈妈or坏妈妈?好心态很重要! 一个女人可以有N种不同的身份,妈妈、妻子、女儿、老板,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很“矛盾”的,因为有一天你发现,不论哪个身份,你都没有任何理由退却,你是这一些人的中心,而这个“中心”位置一方面会让你有成就感,让你觉得满足,另外一方面给你的压力也很大,会让你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尤其是新手妈妈。 焦虑已经成了父母,尤其是年轻父母的主旋律。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人很难正面地说我的孩子怎么样,相反他们一定会说他又怎么了,他又做错什么了,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样等等,由此可见,焦虑已经变成了一个主流。而陈蓉作为一个9岁孩子和6岁孩子的妈妈,同时又是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可以说她有着人们口中常说的“三高”:高龄、高管和高颜值。 “其实我是最应该焦虑的,我也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白头发特别多,但是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来采访我,问孩子择校的问题,我

  • 孩子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怎么办?
    孩子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怎么办?

    【双目对视】很多时候,明明正在玩、正在看书,或者就是正在无所事事地愣神,那么对于妈妈的说话可能就是耳旁风,如果妈妈真的一定要小朋友听,并且听进去、记下来,妈妈一般会蹲下来,与明明平视,用双手拉住明明的双手,请明明“看着妈妈的眼睛”,然后妈妈才会开始自己的说话。妈妈此举动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出于对小朋友的尊重;二是将明明的注意力拉到妈妈的说话上来;三是让明明知道,妈妈将要说的事情很重要,自己一定要认真听。 【提高嗓门】好吧,说实话,以提高嗓门而让孩子听话的方法,妈妈并不是很提倡,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和时间,还是必须使用的。如妈妈正在厨房里忙碌,明明在客厅做可能发生意外的事情,此时的妈妈也只能以提高嗓门而唤起小朋友的注意。其实,妈妈这里所谓的“提高嗓门”,并不是大喊大叫,而是一种让自己的声音更为突出的方法,出于孩子的本性,他们都是会更关注更为突出或不合场景的事情

  • 有儿子就这样来教育 有女儿的就让爸爸来加入
    有儿子就这样来教育 有女儿的就让爸爸来加入

    她在facebook上,发了一个帖子变得异常火爆,因为为了培养儿子如何与异性相处、尊重女性她每个月跟6岁的儿子约会一次。 是的, 你没看错,是很正式的约会哦,这位妈妈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教育儿子的方法: 约会进行时  她说,自己每个月都会跟儿子出去约会一次,就像正式的约会那样,儿子会为她打开餐厅的门,帮助她拉好椅子,并且细心地问妈妈想要吃什么菜。 吃饭的时候,两个人都不许把手机带在身边,因为Nikkole从小就教育儿子,不管跟朋友还是跟爱人在一起聚会吃饭的时候,把手机带在身上随时低头看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每次约会吃完饭结束后,儿子会用自己这一个月以来照顾妹妹和做家务做赚到的零花钱来结账,而且还会各种绅士礼仪,也会准备15%的餐费作为服务生的小费,也因此学会看一些简单的算术   Nikkole说,自己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儿子从小就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尤其是如何尊重

  • 如何做一个善于管教的父母
    如何做一个善于管教的父母

    问: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得不说,您真的很有智慧,您的这些管教方法是从哪里学来的?对于新手妈妈,遇到孩子的问题,常常不知所措,又不甘心把孩子当成试验品,该怎么办? 睿欣老师:我的老大曾经对我说:“妈妈,请你不要在看到我有任何问题的时候,就觉得我一辈子都会是那样的人了!”我想,她讲出了所有孩子的心声。孩子说谎,并不代表孩子一生都会是一个不诚实的人。 反之,孩子的“问题”,常常是他们成长的信号灯,指示着父母如何帮助他们调整自已。所以首先是新手妈妈对发现孩子“有问题”时的心态要很正面。看见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成长,你应该很开心有机会发现孩子的问题。你总不希望将来这些问题让世界残酷的手来解决吧! 至于试验品,我们新手妈妈,不也是孩子的试验品吗! 我并不认为自己有权利,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我的三个孩子是上天托管给我的,真正拥有权在上天手中,他会负责。 问:很多家长都带着“我都是为你好”

  • 懒妈妈发明了这些育儿绝招,孩子自己在家玩一天都不用管
    懒妈妈发明了这些育儿绝招,孩子自己在家玩一天都不用管

    1.担心宝宝总是拉扯衣服上的拉链、小饰品,弄伤了手,那就把宝宝的衣服反过来穿。 2.宝宝的小手都不闲着,看着抽屉就想拉一下,再合住,这样很容易夹伤手指。但如果这样呢?宝宝还会乱开抽屉嘛?哈哈...... ps:图中的卷尺可能会划伤宝宝的手指,妈妈们可以用木棍儿代替。 3.家里插座的插孔对宝宝来说很危险啊,如果将创口贴贴在插座上,就能防止宝宝触电啦~ ps:有的宝宝好奇心重,贴上创可贴会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他们反倒会去揭创可贴,这也是危险的。用不用创可贴,妈妈要视情况而定。 4.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宝宝喝药的剂量,就不会总忘记了。 5.夏天天气炎热,宝宝总是不喝水咋办?在杯子上装上冰箱贴,吸在冰箱上,这样提醒一下,宝宝就会主动喝水啦。 6.把冰棍的

  • 我对孩子的“黑暗”教育!
    我对孩子的“黑暗”教育!

    1 ——— 只阳光无黑暗,亦是缺陷教育 之前看了许多有关做父母的该不该当孩子面前吵架的教育贴,绝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应该回避孩子吵,会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但就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说,适度让孩子经历父母的吵架到和好的过程,再吵架再和好,才是真实的生活,光给孩子阳光教育而没黑暗教育,个人觉得对孩子来说亦是缺陷教育。 就象我从小生长在大家所谓的美好家庭下,没经历过父母吵架,在我大学前也没经历过亲人好友的生离死别,一切都显得象大家所认为的那样美好,造成我看待世人世事非常单纯且做事只往好的想,从不会考虑此事还会因人角度不同而变复杂。因为单纯,就想包容。因为包容,就变妥协。因为妥协,就变忍受。只因我骨子里就觉得争必会吵,但从小就没听过骂人的话,受的教育也是别人骂人就是粗俗的人,而导致我不是不敢吵,而是压根不会吵。 从好处想,我活

  • 警惕这些小习惯!它们正一步步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警惕这些小习惯!它们正一步步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第一步:玩具不收纳,房间杂乱无序 闺蜜常常跟我抱怨孩子做什么都有点心不在焉,到了闺蜜家才发现,整个屋子到处都是孩子的用品、玩具。孩子坐在沙发上看绘本,旁边躺着小熊,脚边放着小球。所以孩子看一会儿绘本玩一会儿小熊,一会儿又去玩球,最后变得每五分钟就要换一个玩具。 护“专”大法一:有序的整理收纳不仅是为了清洁 对孩子来讲,整洁有序的环境,不仅让他们更有安全感,更能满足他们秩序敏感期对固定程序的要求,同时他们会因为清楚物品的摆放规则,而不用分心去想哪种东西放在哪里,可以保持情绪稳定、专注力持续。 第二步:你的热情,没用对时候 暖暖小时候有一个音乐球,球面上很多隐藏的按钮,触碰会有不同的音乐。但是暖暖最开始玩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我为了告诉暖暖音乐球的“秘密”,不停的跟她说按这里,按那里,结果暖暖不多一会儿就放弃了音乐球,

  • 现在想要一个二宝?大宝同意了吗?
    现在想要一个二宝?大宝同意了吗?

    Parents有话说: 争夺打闹问题发生在俩宝家庭里非常正常,因为一旦二宝学会爬行,开始参与到哥哥或姐姐的生活中,兄弟姐妹间的争抢便会一触即发,而且愈演愈烈。让小小的孩子面对这些挑战确实很难,但家有俩宝的孩子也能比同龄的孩子更优先触及,并学会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他们需要懂得如何与兄弟姐妹去分享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空间(尤其是对于那些睡在一间卧室的孩子们),以及他们认为自己非常珍贵的东西。 所以,于其对孩子因为不愿分享的争吵而感到恐惧,倒不如和孩子一起把这当成是极佳的,让孩子学习共享以及批判思考的机会,共同学习,一起解决矛盾。 NO.1:大宝可以拥有不分享的权利 解决办法的第一步是预防。尽管让大宝学会分享很重要,但是让他拥有一些不必和二宝分享的玩具也是合理且必要的。你可以帮助大宝挑选些属于他自己的专属玩具

    标签:二胎故事
  • 懂得玩的孩子 才能学会生存
    懂得玩的孩子 才能学会生存

    “你再这样整天只知道玩乐,以后就惨了。” 许多妈妈会这样语带威胁地警告孩子,但其实这话是错的。只知道玩并不惨,不知道玩才惨。这世界其实需要从小玩大的孩子,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菁英齐聚一堂的哈佛大学,会另外聘请专门设计游戏的人来教学生玩的原因所在。 妈妈们一直认为明明让孩子充分玩乐,孩子却总是抱怨玩得不够,都是有原因的。妈妈忽略了“玩乐和休息是两件事”的事实,这正是最近妈妈感到难以和孩子沟通的重要话题。孩子从学校放学回家后,写作业前只是短暂吃个零食休息了一下,妈妈却说孩子已经有玩过了。写完作业后因为太累所以看了一会儿电视,但妈妈又说孩子有玩。到了晚上,孩子如果对妈妈抱怨“今天一整天都没玩到”,妈妈反而会骂孩子“你都玩那么多次了,怎么还老是吵着说你没玩到?”孩子确实没有玩到,休息只是休息,并非玩乐,休息和玩乐是两回事。 给孩子完全自主的游戏时

  • 孩子调皮!父母不教难道等别人来教?
    孩子调皮!父母不教难道等别人来教?

    柚子医师第一次跟小孩的爸爸起争执!第一次这么生气! 你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推下楼梯,我很生气! 你就在旁边看着这件事发生,却觉得这件事没有什么大不了,我更生气! 柚子医师平常习惯跑到2楼上厕所,上楼梯时正好有一个4岁的小女生在柚子医师前面7~8阶往上走,也正好有一个6岁的小男生从上面走下来,小男生的爸爸就跟在小男生后面。小男生跟小女生接触时,小男生就把双手平举挡住小女生说:「不给妳过去,妳不能上去。」正当小女生愣在塬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小男生口中喊着:「金刚飞拳」,双手平举往前推出,直接把小女生推下楼梯。 柚子医师正好在后面接住了小女生,反射性直接开口对小男生说:「你怎么可以推人?」小男生完全不理柚子医师,钻过柚子医师身边下了楼梯。整个过程爸爸在后面亲眼目睹,却完全没有任何反应跟表示,彷彿刚刚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柚子

  • 我们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交给孩子决定权
    我们做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交给孩子决定权

    妹妹寒假时参加个每天上午八点半到下午四点的营队,她很喜欢营队内容,但却对妈妈不在身边感到不安,塬本还一度想放弃报名,后讨论之后决定挑战一下,我答应她待在教室楼下附近的咖啡厅等她,让她完成独自参加营队的初体验。 第一天送她进去很顺利,她坐下后我立刻离开没有异样,我甚至怀疑之前她说的害怕是不是真的。下课前五分鐘我提早抵达,隔着玻璃在外面观看,惊讶地发现她主动发言(还有点高谈阔论)、积极参与,身体自在的趴着、跪着、蹲着,看起来非常放鬆享受在课堂裡。 第二天老师主动和我聊起上课情况,印证我的观察没错;这让我联想起学校老师告诉我:我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的勇敢坚强一一展现出来,跟我口中说起的她简直判若两人。 塬因到底是为什么,我猜想问她也问不出来,于是也乾脆不谈。营队结束时她在旁听着老师对她的描述与讚美,我看着她点点头,对于这些溢美之词她似乎一点

    标签:家庭教育
  • 孩子被欺负了,给你一个最机智的答案
    孩子被欺负了,给你一个最机智的答案

    朋友的儿子在幼儿园读中班,有次她跟我讲,晚上回家看见儿子胳膊上有个牙印,还好没破皮。当天晚上女友就问了幼儿园老师是怎么回事,老师回复说:两个班的孩子在一起玩儿,碰到一起,免不了打起来。 给你一个最机智的答案 打闹是小孩之间的常事,但如果自家孩子总是被欺负的那个,难免让粑麻郁闷。 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可如果自家孩子很强势,粑麻教他打回去,以后凡事他都会用武力解决;如果他胆小内向,教他打回去,他要么会忍要么会爆发到可怕。 看来,对于小孩子来讲,打回去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第一招:告诉老师,让老师当法官。 成人世界是有困难找警察;孩子的世界是有问题找老师。跟孩子沟通,让孩子在被欺负的时候,将情况反映给老师,求得“强者”的支持。但是如果问题不严重,可以由孩子自己解决。大多时候人际冲突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经历,孩子也会在其间学会

  • 妈妈一定要给女儿上10堂课
    妈妈一定要给女儿上10堂课

    1.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当人们谈及外科医生、工程师、律师等时,你倾向哪个工作呢?女性被限制固定的工作的时代是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不尽然,现在仍然有很多工作岗位的要求是:只限男性。此时需要拿出一些优秀的女性案列,展示她们在各行各业里如何崭露头角、大展身手。你可以告诉女儿,她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2.不需要过分追求完美 女性为了能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持续战斗多年,才争取到了现在的权利。提出这个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要多拼命去做什么工作或其他什么,而是要告诉她其实不需要所有的事情都要做的出色,肯定有好有差,只要自己能在某一方面比较优秀就可以了。 2.不要轻信网络上的一切 随着时间推移,女孩会慢慢长大,她也许会羡慕超模、女演员们的生活方式,更容易被灌输超模和女演员就是美女的思想。现在的女孩子正

  • 家有千金的爸妈看:女儿应该这样带
    家有千金的爸妈看:女儿应该这样带

    关于女孩儿爱美这个问题,这个妈妈可算是问对人了。身为三个女儿的妈妈,我也时常对这个问题伤透脑筋。眼看着上学的时间都到了,可还坐在床边生闷气,原因就是今天没有穿合心意的裙子。我的化妆品也会遭遇不测,特别是我的口红,不止给她自己涂,她的小熊、布娃娃也会都抹一遍,当我回到家的时候只剩一个空壳了…… 每个小女孩儿心里都有一个公主梦,她们喜欢粉色,爱漂亮裙子,总挑带皇冠的发饰。小姑娘爱美是对自己性别的认可,是很正常的心理状态,至于家长担心孩子会不会以后耽误学习,这完全属于杞人忧天。这是培养孩子审美观的关键时期,培养性别认可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做好几件事情: 公主不仅外表美 孩子心目中的公主,有着精致的妆容,每日穿着公主裙踩着闪亮的高跟鞋,是美得闪闪发光的存在。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公主不仅仅是外表靓丽,但公主更可贵的是心灵美。“如果一个长

  • 常用这句话教育孩子 却不知孩子听多了会不孝顺
    常用这句话教育孩子 却不知孩子听多了会不孝顺

    李女士一辈子都忘不了,自己犯错误的时候妈妈经常把她推出家门时说的那句“我不要你了,养条狗都好过养你,养狗还会摆尾巴呢,养你只知道气人”,面对那个漆 黑的楼道和眼前的铁门,当时她是那么无助的撕扯哭叫,但是没有人给她开门。如今长大的她再也不在回那个家了,甚至离开生活的那个城市。 黄女士之前也跟八岁儿子说过这样的话,但是后来给儿子道歉时,听道这句话就在也不敢了,他说:妈,你那天让我滚出去,说不要我了,我真的想走,我问他:你想走去哪?他说:不知道,走到哪算哪儿,再也不回来了。黄女士心都疼的,也很后怕。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再这样、妈妈就不要你了”有的家长还会藏起来,等到孩子停止哭闹后才会出现,然而被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伤害大于体罚。而且用这句话教育孩子的家长,年老后多数会被孩子嫌弃。 心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