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12个早教误区你犯了哪些?
    12个早教误区你犯了哪些?

    为人父母,总希望能教好孩子。不少家长都有着十分明晰的育儿观,要怎么做、不要怎么做似乎都心中有数。然而,那些看似正确的做法却可能是早教的误区,下面的12条早教误区,你犯了哪些? 1.不准掰手指数数 有些父母、幼儿园老师,教宝宝数数时,看见他们掰着手指头数,就会要求他们放下手,要求心里记。心理学家说,这种教宝宝数数的方法,并不科学。 心理学家认为,2~5岁幼儿的数字概念发展,通常是由口头数数开始,然后是点着实物数,接下来孩子能够推算出总数,最后,才是根据抽象的语言数字拿取相等的实物。 幼儿掌握初步的数概念,需经过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由具体到抽象是幼儿对周围事物形成各种概念的一般认识过程。所以在教的幼儿数概念时,要从具体出发。从具体出发,就是要从接触具体的事物开始,从亲自摆弄、接触、看具体事物中获得有关物体数量方面的感性经验开始

  • 孩子不自信怎么破?这位父亲用3件旧衣服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不自信怎么破?这位父亲用3件旧衣服改变了孩子的一生

    有自信的孩子,不管是在求学还是工作,都能得到更多的人青睐。很多父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够自信,但又不知道怎么才能提高他的自信心。不够自信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可能源于对事实的错误预判,也可能是由于父母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鼓励。如果你的孩子缺乏自信,不妨看看以下这个故事,或许能够给你和孩子一点启发。 卖衣服的小男孩 13岁的那年,父亲有一天突然递给男孩一件旧衣服。 “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 “大概一美元。”他回答。 “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 “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 父亲的目光真诚中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你知道的,家里日子并不好过,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 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

  • 谈成绩?先抓习惯!老师家长们注意啦,这12个习惯至关重要!
    谈成绩?先抓习惯!老师家长们注意啦,这12个习惯至关重要!

    为什么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那您有没有想过,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差别在哪? 首先,肯定不关智商的事!因为真正的问题出在孩子习惯上。 如果孩子没有尊重老师的习惯,很可能课堂效率不高; 如果孩子没有提问的习惯,很可能只能够满足被动的知识积累; 如果孩子没有总结思考的习惯,很可能捡起这个知识点,丢了那个知识点…… 所以,对于家长来讲,一定要先给孩子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影响学习成绩的习惯 通过对比同一个班的学生我们可以发现,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12个好习惯。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

  • 高考算什么?孩子的婚姻才是对你家庭教育的终极考验!
    高考算什么?孩子的婚姻才是对你家庭教育的终极考验!

    世上多数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也努力去作一个成功的家长。但什么是成功的家长? 成功家庭教育的最终检验是什么? 是子女考入最高学府? 是他们毕业后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工作? 还是他们的功成名就? 我认为,上面列举的那些可以是某种检验,但都不是最终的检验。 那么最终的检验是什么? 我说,最终的检验是子女的婚姻质量;是他们有生之年能否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在精神层面共同成长;是他们的亲密关系能否带给他们身心的满足。是他们能否感知幸福!获得幸福生活的能力。 显然,我把婚姻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但是我想,我不是持这种观点的唯一的人。据说当比尔盖茨被问到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的答案不是微软,不是改变世界,而是他的妻子Melinda。 有的家长听了这话该不干了。啊?我们负责他们学习好,找到一份自食

  •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痴迷不悟。
    中国的孩子早已变了,老师和家长却还痴迷不悟。

    01 当今的孩子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 回想我们小时候,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投入过多的关注在某一个孩子身上。 但是现在的孩子是什么样? 上海这样的城市里,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有六个人围着他,这六个人会把最好的付出给他。 那么六个人爱一个孩子,你能体会到这个孩子的感受吗? 你知道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他内心里面的苦闷你知道吗? 其实人都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 我看到一个四岁的孩子跟奶奶说:奶奶,我长大后赚钱给你用。 是因为他觉得奶奶对他太好了。 可是等到十几岁他就搞清楚了,他报不了这个恩,为什么? 因为这些大人又不会要他的钱来回报,他们要的是孩子去读名牌大学。 可名牌大学在中国就这么几所,凭什么就

  • 如果你的孩子还在上小学,花3分钟看看吧!
    如果你的孩子还在上小学,花3分钟看看吧!

    都说上了小学,孩子就不能玩了,因为从这时候开始,孩子就要开始真正接受教育了。 学习就像建房子一样,房子有多高取决于它的地基有牢固,如果孩子在小学就把基础打牢了,以后的学习会容易很多。不过有些家长也开始担心:一味地狠抓学习,会不会让孩子变得不快乐? 其实,快乐和学习并不冲突啊。只要方法用的对,让孩子爱上学习并非不可能。 一年级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遇到困难要么选择求助爸妈,要么就干脆放弃。 但还是有些家长总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灌输一些超过他们接受范围的知识,比如让孩子去背乘法口诀表,规定孩子每天背大量英语单词,默写古诗词…… 最常见的结果就是,我们把孩子越推越远,他们也没学进去多少知识,甚至还对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 所以,孩子读一年级的时候,家

  •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怎么样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二流的父母做教练,一流的父母怎么样

    三流的父母做保姆 中国大多数家长,首先是孩子的保姆。他们含辛茹苦,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孩子的膳食营养、健康保健等生活层面的看照料上,满足于实现孩子在饮食、健康、服饰、玩具、用品、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这些行为构成了“家庭教育”很重要的内容。 在自己的悉心呵护下,孩子吃得饱穿得暖,长得惹人疼爱、干净清爽,当然身体也茁壮结实。 如家中的孩子主要是由老人照看长大,产生这种情况的几率更大。隔代人似乎更愿意在生活照料的层面上贡献爱心。 这样,对孩子“养育”的职能渐渐变成了单纯的养,“育”的职能就在无尽的关爱中被弱化掉了。 如果父母坚持做孩子的保姆,当孩子渐渐长大,父母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差距很大,责怪、批评、指责都很难将这种差距弥补,于是他们只能沉重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先天”就比别人差。似乎一切都难以挽回、难以

  • 为了孩子,这3个地方一定要带他去,否则见再多的世面也没用!
    为了孩子,这3个地方一定要带他去,否则见再多的世面也没用!

    周末,小橙子学校组织了一场春游。途中和其他家长聊天,我才知道原来带娃旅行我早就out了:小橙子班里最厉害的娃,都已经去过7个国家了! 现在许多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出门见世面,增长见识。有条件的家长都选择了国外,让孩子感受异国的风情;或者是大型游乐场,让孩子放松一下…… 有人说,亲子旅行重在陪伴,去哪里没那么重要。其实不是这样子,旅行地的选择也很重要,如果没去过这3个地方,让孩子见再多的世面也是没用的! 01 落后的山区 湖南卫视有一档节目——《变形计》,这段时间又重新开播了。虽然争议颇多,但我觉得,还是有一些值得一看的地方。 节目中一个又一个的贫苦山区,就是必须带孩子去一次的地方之一! 《变形计》里的城市主人公,从小锦衣玉食,物质方面要什么有什么;也无一例外的叛逆、挥霍无度,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

  • 有这11个特质的孩子,未来能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有这11个特质的孩子,未来能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娇妈导读:“幸福”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往往取决于当下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平衡,而在家庭教育层面,孩子的幸福与否,则是父母毕生的牵挂。我们很难决定他们的一生,但是在孩子真正独立以前,父母就是引导他们的那束光。 著名少儿心理专家陈默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接触到的案例,提出幸福的孩子需要具备的11种特质。也许我们无法给“幸福”定义标准,但是这11种特质等同于11个目标,11条建议,11条引导方向。 什么样的孩子 未来会幸福 2017高考结束,朋友慢慢说:“从考场中涌出的他们,青春洋溢,笑意阳光。” 我们希望孩子幸福快乐,但怎样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 著名少儿心理专家陈默老师最近在“金苹果”论坛上,结合自己多年来接触到的各种案例,分析当今孩子的特点,提出: 未来,孩子要想过得好,过得快乐 需要具备

  • 真正爱你的人,舍得让你吃苦
    真正爱你的人,舍得让你吃苦

    记得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是《你替孩子避开的风险,生活都会如数奉还》,我不提倡“苦难”教育,也不喜欢穷养孩子。但人生之路上,该让孩子迎难而上的时候,我也不会将她永远地保护在我的羽翼之下。 1 周五下午吃完饭,我带涵涵去小区玩。不久来了一个小女孩,跟涵涵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当时总觉得小女孩面熟,但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忽然小女孩惊喜地说:“哦,我记得你们了,你们去我家吃过饭!” 这时才想起来,小女孩家里是开饭馆的。我惊讶地问:“你一个人走了这么远,跑过来玩?” 她说:“是啊!我在家里一个人,没人陪我玩!” 我跟涵涵要回家的时候,她还在小区跟一群孩子玩,放心不下,我就去她们家店里跟她妈妈说一声,因为怕是孩子一个人跑出来的。 没想到,她妈妈说:“哈哈,没事的,她经常一个人去你们小区,这一排开店的,她都认识!” 虽然我是不

  • “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的差别令人震惊!
    “表扬孩子”与“鼓励孩子”的差别令人震惊!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1、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 首先,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

  • 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让他养成好习惯!
    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让他养成好习惯!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生命的宝藏,蕴藏着无限的潜能。父母的责任是孩子培养成财富,不是把财富留给孩子。 鸡蛋从外面打碎是压力,从里面打碎是成长。父母最伟大的力量,是把生命的礼物送给孩子,父母最伟大的智慧,是引爆孩子成长的内力。 成人比成功重要 家庭教育的责任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我和白岩松去大学里做讲谈,有个大学生说有个记者看到一个没有井盖的井,就在旁边等着,有人掉到井里他就拍照,我说这是个缺德的记者。 道德时时在影响今天的孩子,家庭教育是无声的。一个少年犯在回忆犯罪时说,他第一次犯罪是在五岁,他第一次乘坐公共汽车时母亲让他曲着腿,因此没有买票,第二次 上公共汽车时他主动曲着腿又没有花钱,最后他入室抢劫了。苍蝇就这样变成了大象?一个小事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我们的言行时时影响着我们的孩子,比如:如果别人送你礼物,你说“这什么破东西

  • 这13道“保命题”,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
    这13道“保命题”,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

    放学路上、出门玩耍、书店购物……孩子去上学,离开家长严密的保护,日常安全教育也要提上日程。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孩子们应该怎么办呢? 公安部门发布安全提醒,这13道“保命题”,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 01 上学篇 问题一: 你一个人去上学,刚走到半路,有叔叔喊你名字,说“你爸爸让我送你上学,快上车”,怎么办? 1、千万不能上陌生人的车,感谢后善意拒绝:“我还是自己走着去,我快到了。”如果发现车还是跟着你,走大路人多的地方,或向路人求助。 2、万一被抓上车,虽然你会害怕,但千万要镇静,不要哭闹,以免激怒坏人而伤害你。努力记住坏人相貌、特征、穿着、年龄和车牌号。记住车经过的道路,有特点的建筑物。 问题二: 你一个人放学回家,前面有个怀孕阿姨哭着说“我肚子疼走不了了,我家就在前面

  • “低声教育”,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低声教育”,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何为低声教育?低声教育是与教育孩子大喊大叫相反的一种教育方式。家长或幼师常常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无策,不管你是嚷嚷不休地说服教育还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式教育,孩子全然不理你。如果经常对做错事的孩子高声斥责,不仅收不到效果,反而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这时候就要考虑改用低声教育的方式了。 低声教育——科学依据 心理学家对表达哪些事情该用怎样的声调进行了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情,不同的声调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大人批评孩子,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是因为: 1.低声调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绪平和一些,也可使孩子抵触、逆反的心理防线有所松弛,有利于沟通。 2.低声批评孩子,不仅可以集中对方的听力,而且也可以先发制人,不让孩子使用高声调。生活中常看到大人高声责骂孩子,孩子反抗的声音也不低,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最后惹得大

  • 父亲应该教给孩子的15件事:适度冒险,优雅地失败
    父亲应该教给孩子的15件事:适度冒险,优雅地失败

    爸爸是家庭秩序的缔造者。 因为在绝大多数传统家庭中, 孩子爸都是一家之主, 并且一直如此。 他承担更多责任,也更权威和富有力量, 并且能够给一个家庭注入更为稳定的因素, 让整个家庭生活更加具有秩序。 作为一个合格的父亲,需要教给孩子什么呢?

  • 什么样的孩子,长大会更优秀
    什么样的孩子,长大会更优秀

    前言: 每位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到底如何培养孩子能够有出息,成了很多家有孩子的家长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想要养好一个孩子,以下4点一定要做到! 01 越早独立的孩子越有出息 随孩子不断成长,他终归要离开父母,独自去面对和处理一些难题。 父母如果能够早放开手,将选择权早点交到孩子自己手里,让他自己选择将来要走的路,那么,不管将来遇到什么挑战和困难,我想他都能自己做出合适的选择,哪怕是错的,那他也会为自己负责。 这样,于无形之中,就将孩子的责任感和有主见培养起来了。而且,纵观那些我们眼中有出息的成功人士,这两点可是必不可少哦。 该怎么帮孩子独立呢? 不妨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吧。遇到有关孩子的事时,家长先别着急替他做,而是将选择权丢给他,比如,你今天想穿哪一件衣服呢?你周末假期

  • “我工作得100分,在家得0分”
    “我工作得100分,在家得0分”

    1 朋友跟我讲过这样一段真实的经历: 五年前,她的女儿出生。 当时,因为她的老公刚和朋友刚合伙创业,自己又在一家公司担任办公室主任,夫妻俩都需要经常加班、应酬和出差……所以产假结束,她就把女儿送到孩子外婆家里。 母亲家和他们家同省异市,往返四小时车程。每有小长假和有空闲周末,他们都会赶回去。曾经一度,她特别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 生了孩子,既不用深陷于奶瓶尿布的琐碎,还可以在事业上继续高跟猛进;工作累了,晚上就跟朋友一起去泡吧和放松;想孩子了,就大包小包买了礼物周末开车回家。 可是,一个异地亲子的母亲,也理所当然的错过了孩子的第一次走路、第一声叫妈;也错过了几乎每一次孩子生病时的安抚、打针时的陪伴;甚至包括幼儿园老师要求必须由父母参加的家长会、亲子阅读、主题活动,也一应由外公外婆代劳。 孩子外婆是位刚退

  • “我不行,我脾气不好,有时候会吼孩子......”
    “我不行,我脾气不好,有时候会吼孩子......”

    身边不少朋友,和我接触的多了,总会说:“你看起来很温柔,一定很有耐心,从不对孩子发火吧?我就不行,我脾气不好,有时候会吼孩子……” 实在惭愧呀,不发火的妈妈是仙女,而我真的只是个妇女,我也觉得我自己是个有耐心的妈妈,但是,发火,吼叫,拍桌子,甚至打屁股,我也一样不少,全干过。 我有一次揍了宝多的屁股,是因为,那天晚上,熄灯之后一个多小时,他还不停折腾,一点睡意都没有,而我早已困的七荤八素,同时料定,第二天早上上学,他必然会懒床,哭闹。 他当时被揍完,哭了一会,睡着了。第二天放学,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玻璃姑娘,她的身体是水晶(玻璃)做的,她的爸爸妈妈不能骂她,她的身体会碎的,也不能打她,她的身体也会碎的…… 你一定能想象我当时的震惊。我无比内疚的想,坏了,揍他这事儿让他心里留阴影了。我立刻就跟他道了歉,郑重保证再

  • 孩子做错事怎么办?怎样培养好习惯?如何面对挫折?…你要的答案都在这!
    孩子做错事怎么办?怎样培养好习惯?如何面对挫折?…你要的答案都在这!

    父母应知的40个培养细节,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孩子做错事怎么办?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激励孩子该知道的40个培养细节↓

  • 让孩子从小自信的方法,超有用!
    让孩子从小自信的方法,超有用!

    关于孩子自信的事儿,这可是个大事儿!因为这个事儿,爸爸妈妈们可是没有少费力气。培养自信心,这对孩子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很自信,但自信不是天生的。以下是让孩子从小自信的20个方法,非常有效、实用。 1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在客厅站着满怀期望地提出:“妈妈,我要喝牛奶。”你在厨房做饭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妈妈把米饭蒸上,就去给你拿,好吗?”经常忽视宝宝的需要,会让他因不被重视而失去信心。 2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 周末带孩子出游,征求他的意见,如果你已经有了目标,可以采用二选一法,比如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给他选择的范围,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3不要嘲笑孩子 如孩子刚学说话,你教他“大西瓜”,他却说“大西抓”。不要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