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霸凌者, 有两方面要处理 第一,孩子回来说有人欺负他的时候 1. 父母要让孩子自己讲清楚状况,不要急着解释, 不要马上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处理, 更不要告诉孩子:“ 你就是因为这样那样所以人家才会欺负你。 ” 2. 如果家长自己以前曾经被霸凌过, 听过什么被霸凌的惨烈故事, 请不要急着在这个时候跟孩子分享。 你的激动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和忧伤。 3. 你可以问问题, 为的是把孩子没讲清楚的部分搞清楚。 4. 听完之后如果孩子识字, 讲的内容重新写下来, 列成1 2 3 4, 给孩子读一遍问他妈妈有没有漏掉什么。 5.然后你要认同孩子受伤的情绪, 告诉孩子你相信他的心里面一定很不好受。 6. 接下来你可以问孩子那你觉得你需要我怎么帮助你?如果孩子不知道你可以换个方式问:“你觉得有什么方式可以让他不要再这样对你?”“先不要管做得到做不到,你讲讲看, 因为你比妈妈了解他的状况。” 记得
一部拍了五十年的纪录片1964年,英国导演拍了一部讲述14个人7-56岁经历的纪录片,这部片子引起了很多人对命运的思考。这些主人公们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的努力,有的徒劳挣扎,从他们的身上可以折射出广大人的缩影,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小时候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辈子。 影片中有一个孩子叫做Paul,他从小住在寄宿学校,平时没有人管他。他在7岁之前没有什么梦想,只是想少挨打、少被罚。成年后的他频繁失业,到了晚年才谋得一份小小的杂差。到底是什么导致他一生碌碌无为,是因为他从小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还是因为他天生性格懦弱? 大部分7岁的孩子都保持着童真,Andrew和JOHN属于就读于私立学校,属于上册阶级的他们在7岁时就已经开始看《金融报》等有档次的书籍,他们对自己今后该干什么有着明确的目标。即使是中产阶级的孩子对未来也有想法,但是下层阶级的孩子们却谈不上什
宝宝从一出生,就喜欢用眼睛、嘴巴、皮肤、四肢等感觉器官,去吸收周围的一切信息。 1,眼睛敏感期:宝宝刚生下来,就对明暗相间的地方非常感兴趣,喜欢东张西望。 2,嘴巴敏感期:宝宝从2-5个月开始,就喜欢用嘴巴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的环境。饥饿的时候用口吃奶,愤怒的时候用口哭闹,抓到任何好奇的东西都要塞进口里。 3,手的敏感期:随着肢体协调能力的增强,开始用手去抓握周围感兴趣的物体。从最初的满手抓,慢慢的变成用手指拿捏,不断满足求知欲。 4,空间敏感期:当宝宝的活动能力大大提高,开始学会抬头、翻身、坐立、爬行和走路时,探索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时候的他们喜欢四处乱跑捣蛋,也就成为了妈妈眼中的“好动”宝宝。 爱探索的宝宝更聪明很多家长都喜欢乖乖听话的孩子,因为这样不仅让别人觉得“懂事”,自己带着也省心。于是,每当宝宝对周围不
“ 寒门是否真的难再出贵子? 之前有个在银行工作了十年的资深的HR,在网络上发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意思是说在当下我们这个社会里面,寒门的小孩,他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成功,比我们父辈更难了。 文中,农村家庭出身的治国,尽管品学兼优相貌堂堂,善于沟通勤于做事,可最后因为拿了一包招待用的烟想带给爸爸,不受直接领导待见,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获得实习转正的机会;而父母本是机关内有权势的女孩周周,父母一番活动后,作者HR收到行长直接示意,要留下来转正,这个时候,行长甚至还不认识周周,勿论她的工作能力和表现是否满足要求。到目前为止,似乎是出自寒门的治国,不论怎么努力,都只能输给出自‘世家’的周周,寒门难出贵子。 英国格拉纳电视台从1964年开始,选取来自英国不同地区和家庭背景的14位7岁孩子,用纪录片手法拍摄他们的生活、言谈和想法。到2012年,
林同学,生活在沿海的一个小城市,目前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直博生。曾获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优秀毕业生,师从“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先生。妈妈是当地的一名机关干部,爸爸是一所职高的教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人格,家长要重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教育。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观点是,做诚实、俭朴、顽强的人。我们家三代同堂,爷爷奶奶比较开明,教育孩子时,老人基本不干涉,还哄孩子要听爸爸妈妈的话,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培养独立性,应从小抓起 独立性是时代对孩子的要求,在适者生存的社会,缺乏独立性就无法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对孩子从小就进行干预,使他逐渐战胜对大人的依赖心理。 首先从入睡着手,儿子刚出生时,我就让他独自盖一条被子睡觉,刚上幼儿园时,便让他独自一个房间睡觉。刚出生的孩子像一张
本文适合 1-10 岁家长阅读 带着孩子去图书馆/阅读中心读书,是很多家长比较喜欢的一种鼓励孩子阅读的方式。在图书馆有那么多孩子在读书,书那么多,这环境多好啊! 对于家长来说,我们把孩子扔到图书馆,在心态上存在很多的想象,这些想象包括: 1.孩子会瞬间或者有几次持续的图书馆之行,他们就会爱上阅读; 2.图书馆孩子就一定会选到自己想要看的书; 可事实呢?真的会这样吗?如果我们对孩子没有任何的帮助,把孩子扔到一堆书里面,孩子反而会更困惑,我选什么呢?这么多我要从哪里开始?在哪里才能找到我想要的图书呢? 如果父母和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已经有很多的阅读,孩子也爱读书,那么你就放心的把他们扔进图书馆吧,他们已经初步建立了图书馆小生态的适应能力,但是如果没有呢?甚至你都没有带孩子去过图书馆呢?再假设你是第一次带着孩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确认遭遇“泄题”。这一案件也是刑法第九修正案施行以来,“组织考试作弊罪”第一案。首次大规模有组织考试舞弊案件,涉案考生达600多人。 湖北警方通报,经过历时4个月的侦办,出动了大约120名警力分赴河南郑州、鹤壁、洛阳、广州等地进行开展侦查,行程近万里,打掉犯罪团伙11个,挖出了此次考研试题的泄密源头,打掉了长期盘踞在湖北的助考犯罪团伙,处理了涉案作弊考生。 目前,这一案件正移送司法机关。所有涉案考生已全部被取消成绩,后续还将依法依规受到应有处罚。 2016年考研泄题的起因 英语答案群中流传 2015年12月26日是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第一天,在英语开考前的一个半小时,一份英语考题和答案在QQ群、微信群中流传。事后经核对,竟与考试题目一致。考研疑似泄题,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于是将这篇文章转来了。 高三、初三考生马上就要迎来高考和中考。这两天,网上有一个帖子在不断扩散——“中高考阅卷老师最讨厌的几种字体,看看你家孩子是不是?”特别提醒考生,与日常认真学习、掌握知识同样重要的是卷面的整洁程度,这直接关系着考试分数。 大考前这么及时的提醒,可以说击中很多学生、家长的心。一位初三老师说:“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太重要了,一张试卷同样的内容,字迹漂亮的和字迹潦草的,评卷过程中如果拉开5分的差距,太正常了。考试因为字写得乱失分,吃这样的亏真的太可惜,下周还是要跟学生反复强调这个事情。” 一位高中老师说,字写得好,写得有条理,确实要紧。“在中高考阅卷时,一份清晰有条理的试卷,分数可能要比同样的内容但字迹模糊的试卷太高出好几分。而这几分,有时决定了你能读什么样的学校。” 五种让阅卷老师眼残的字体 网
就像上周四晚上,我正忙着修改文章,因为当晚要在公众号里推出去,正忙不迭敲键盘,边上的儿子想跟我聊天,一会儿跟我说话,一会向我展示什么,我头也不抬地说,等会儿,等会儿,等我改完就好了。等我忙完,结果儿子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书了,刚才的话头和兴致没了。所以我想着,无论如何都得把工作安排在白天,晚上尽量多陪陪孩子,自从建了这个公众号,似乎忙了很多,于是决定周末真的不推文了,为了做公众号而疏忽了孩子,违背了我建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就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与交流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没有自我投入的育儿过程,哪来的分享! 也许你和我一样,你忙完工作后,回到家,吃完晚饭,然后干完家务活,抽个空才能督促孩子写作业。当你忙完一切的候,是时候让每个人洗澡睡觉了,这一天也悄然结束了。夜晚的时间似乎过得飞快。然而,在这些时候,孩子们仍然要求我们在场,并给予他们充分的长按。 我想在这里分享4个
前段时间去费城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两位新人相互是MIT同窗,新娘MM的投行高管老爸,一任性,把她小时候最爱去的博物馆包了场给宝贝女儿。这里举行的婚礼,视觉效果是这样的: 白天是这样的(游客很多,特别是孩子): 这家儿童博物馆,名字叫做Please Touch Museum,翻译成中文就叫“请触摸“博物馆。这里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鼓励孩子们通过动手触摸事物来激发想象力。有各种各样的装置、不同材质不同类型的东西让孩子们触摸探索。 在美国生活这些年,我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就是无论大人孩子都常常让人脑洞大开,他们的独立性、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都特别强。比如这个老师和孩子们用回收的材料做了一朵可以挂在家里的”云“: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于是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孩子的想象力,它为什么重要
奔驰里哭的小女孩 小派常常送自己家孩子去幼儿园,一来二去,对幼儿园的孩子就很熟悉啦。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为什么呢? 因为她每天是搭奔驰来滴。(奔驰有什么了不起?) 是啊,好像没什么了不起,但那个小朋友还有司机哇,而且司机白手套蓝制服。(小派看多了言情小说,灰常向往言情女主奢侈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只能在韩剧日剧里观摩一下,居然被一个4岁的小p孩轻而易举实现了,你说小派心塞不?) 这个小女孩,除了司机,还有爱马仕的丝巾,小派若有爱马仕,必定拍照嗮朋友圈,小女孩的爱马仕放幼儿园,中饭后擦嘴,小派迎风流泪抠墙角。 对这个小女孩,小派一直怀着忘年的羡慕。直到那一天,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司机牵着小女孩的手,送小女孩到教室门前,很突然的,小女孩挣脱司机跑到幼儿园老师面前:“老师,爸爸妈妈昨晚又吵架
可在这个漫长的等待中,难免会有困惑,尤其当自己的孩子不怎么会语言表达,而“别人家的孩子”特别会表达时,这种困惑会演变成焦虑----“我的孩子语言发育是不是有问题?” 其实,我觉得只要孩子能够听得懂父母的意思,也曾正常表达过,比如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等,那么语言发育就不存在问题,无需过于焦虑,耐心的引导就好。 当然,如果你依然担心孩子可能存在语言发育问题,我的建议是,请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或者儿童早期发育专家。 在育儿路上,平常遇到我搞不定的问题时,尤其是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都是去咨询专业医生,做专业检查。 比如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一篇介绍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文章,再对比了点点的情况,也问了一些朋友,包括我妈妈,以及社区医院的医生,最后我决定去儿保做一次专业的检查。所幸,检查并未有明显异常。这样,我才放下心来。
1. 一部华丽丽的大片 2.红皇后的秘密 在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红皇后一直都是大反派,和妹妹白皇后有些古怪的乖巧相比,红皇后毫无怜悯之心,不仅杀戮无辜的村民、还对身边人极尽歹毒之事。 但在第二部电影当中,红皇后当年的伤被揭示出来。原来红皇后的歹毒,不是一天练成的! 在红皇后和白皇后还是孩子的时候,在一次和妹妹因为抢点心而发生的争执中,妹妹白皇后撒谎,将偷吃点心的责任推给了红皇后,母后严厉地指责红皇后,红皇后蒙冤,悲愤地跑出家门,结果不慎滑倒撞上了市中心的雕塑,导致头部肿胀、性情大变。 从前,红皇后还是一个有爱心有耐心的孩子,还要专门留些点心喂蚂蚁,而经历了童年的事故之后,她却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残暴公主... 3.牵出多少人的旧伤 电影
我家安静乖巧像天使般的二宝小米 最近进入叛逆期,俨然变成小魔头! 任性、反叛、倔强、爱顶嘴、不听话 于是我就像提前进入更年期 叛逆期爱愤怒的小孩确实惹人恼 如果带着欣赏的目光看待他们 又会发现他们其实固执得特别可爱 真像只萌萌哒愤怒的小鸟~ 宝贝叛逆、闹脾气并不见得是坏事 那是他们成长的信号和
“妈妈,为什么豆芽菜那么畅销呢” “因为只有一个摊铺卖啊” “我们可以自己培育然后卖吗” “我们可以试试” 虽然念书不多的母亲并不知道如何种豆芽,但为了鼓励女儿,她行动了,当然第一次的尝试失败了。 当女儿略显沮丧的时候,妈妈笑着鼓励:“没事儿,我们再试一次”。 于是,她们一起看书研究豆芽菜的培育,知道了豆芽菜必须在阴凉的环境下生长。 就这样,她们开始了第二次尝试,女儿战战兢兢的问到“会管用吗”妈妈依旧笑着答复:“我们可以试试”。 可惜,天不遂人愿,第二次的尝试还是失败。当妈妈看着可怜的积蓄而默默垂泪,她仍然没有放弃。 此时,漏雨的屋顶给了她启发,女儿再一次问“这会有用吗,妈妈?”妈妈还是微笑的说“我们可以试试”。
在这裡就要介绍给大家不责备自己,聪明解决压力的舒压方法 育儿造成压力时的舒压方式① 畅游沈浸在书海之间 想要传达给孩子的事情,孩子大多还太小都听不太懂、有时候还会生气到停不下来??。 育儿中有许多事总是没办法很得心应手?? 但是「我的做法错了吗?」,这样子责备自己的话,是不好的。 偶尔想从和育儿不同的视点来思考,想让头脑好好休息一下~ 当育儿造成压力时推荐给妈妈们的纾压方法,其中一种就是让自己沉浸在书海裡 阅读一些背景宽旷的歷史小说和科幻小说之类的,读了之后就会觉得为了生活中的琐碎小事而烦恼,其实也不算什么,接着就会开心笑出来啰! 「读书」可以让自己有踏入和现实不同世界的感觉,推荐大家在因为育儿而心烦意乱时,稍微静下心来阅读吧 育儿造成压力时的舒压方式② 有时候就
五大类“心机妈妈”大盘点 1.广泛性焦虑症 症状:此类妈妈整天活在担心受怕之中,担心孩子受到危险,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朋友圈:内容充满了负能量,全是关于孩子走失、食物有毒之类的信息。妈妈们对此类信息总是深信不疑,并且担心此类事件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为此就整天粘着孩子,寸步不肯离开。 特征:这样的妈妈往往有着很高的学历,也了解育儿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她们却不懂得判断信息的真假,整天活在孩子会有危险的恐惧中。 2.优秀强迫症 症状:这类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但是还想自己的孩子更加优秀。如果看到别的孩子有任何一处超过了自家的孩子,就会生气。表面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其实暗中一直在较劲。 朋友圈
给这样想的妈妈们⋯⋯推荐的就是这次要介绍【毫无压力节约法】 毫无压力节约法① 基本上是先拿出来储蓄! 对于享受人生的我来说不适合⋯⋯ 想要和平常一样开心的生活,对于这样想的读者朋友,推荐的是节约生活基本中的基本,那就是【先拿出来储蓄】 从生活费中,决定好金额后就存到储蓄专用户头,这样简单的方法,效果绝佳◎ 特别是对于钱有多少就用多少,这类型的女性非常推荐。 如果先把储蓄的部份拿出来的话,例如减少浪费的咖啡厅支出⋯⋯等,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另外也可以试着把信用卡放在家或是尽量减少钱包裡放的现金◎ 以上这些方法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但习惯之后就能开始存到钱啰! 用这种方法的好处,用已经决定的金额想尽办法灵活运用,开始懂得如何享受低消费。 如此一来还可以得知很多省钱小诀窍和打折情报,也
做妈妈真的是一件又累又幸福的事情。虽然怀孕、哺乳改变了日常的生活,但是她们对于孩子和家庭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以及满满的爱。她们可能一边忍受产后忧郁,一边又觉得自己很幸福很快乐。 最近,有两个调查研究成了许多妈妈们的强大精神后盾。它们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互不相干,却证明了同一件事——有四个或更多孩子的家庭通常比孩子少的家庭过得更好,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 第一项研究在澳大利亚悉尼持续了五年。研究员对近1000个家庭进行了长时间的采访取样,每个家庭都被要求对其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适应能力以及关乎自尊心和信心的细节予以评分。之后对这些评分进行了排名。结果表明,抚养四个或更多小孩的家庭最幸福,因为他们可从家庭中提供或得到大量的社会支持,很少会感到无聊。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哈曼博士在接受《悉尼先驱晨报》的采访时还表示,在有四个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