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美国幼儿园,比你想象的差多远?
    美国幼儿园,比你想象的差多远?

    美国幼儿园在我的想象中总是随机教学,什么也不教,课堂自由、散漫。 然而,在女儿去国的幼儿园后,我渐渐感受到真实的美国教育其实既鼓励先进,又允许多样化,孩子在幼儿园中会灵活地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中也很重视纪律、规则…… 我们的印象 美国幼儿园凡事注重公平和均衡 美国真相 鼓励先进,又允许多样化 在国内早有耳闻美国公立教育抱着“一个也不能落下”的精神,极力均衡照顾大多数的需要,因而优秀学生常常被忽略掉。 因此,来美国之前我早有心理准备,像我们这样接受了3年典型的中国教育的娃,在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系统里,肯定不受待见。 再加上传闻中中小学“反智主义”(就是大家在美剧校园中流行的不爱学习的酷小孩)的盛行,不要说得到老师肯定,只要不被看作书呆子我就谢天谢地了。

  • 难怪傅园慧人见人爱! 家庭教育的核心准则, 她的父母都做到了
    难怪傅园慧人见人爱! 家庭教育的核心准则, 她的父母都做到了

    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你记住了谁?是重回巅峰,笑中带泪的中国女排,是林丹李宗伟相爱相杀,还是爱哭的孙杨爱笑的宁泽涛?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用尽洪荒之力,我对自己很满意”的傅园慧,她乐观自信,刻苦纯真。在比赛中,她竭尽全力,下了赛场就像邻家妹子做鬼脸逗乐。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怎样的父母,教育出这样孩子? 里约奥运会闭幕了,热闹又乱糟糟的大半个月,不枉我这3周“抛夫弃子”的追随,虽然这届奥运会槽点太多,还是有一些人,一些瞬间,值得回味。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并未获得金牌的“洪荒少女”傅园慧。 我可不同意媒体说傅园慧是“泥石流”,我觉得她绝对是奥运赛场上的一股清流。教练对她的评价是:“一个纯真又刻苦的孩子。”我很好奇,到底是怎样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这么一个乐观、率性的妹子? 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傅园慧的妈妈是一名酒店

  • 教养,就是让别人舒服,自己也不憋屈!
    教养,就是让别人舒服,自己也不憋屈!

    “有教养,是最没门槛的美誉” 定义教养,不同的人或许会有不同的概念,但在我看来,一个人是否有教养主要体现在一些小细节,比如吃饭不要吧嗒嘴儿乱翻菜盘注意餐桌礼仪,和人说话平视对方双眼而不是玩手机不抬头,与人交流不要尖酸刻薄,等等等等。 说到底,有教养,就是言行会让对方觉得舒服。 或许会有人说了:我为人就是这样随性,耿直少年老讲实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只是,耿直不代表轻重不分,随性不代表口无遮拦。不懂得尊重别人,就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1 餐厅,永远是一个可以观察到世情百态的地方。 有一次在一个比较高档的自助餐厅吃饭,不远处是一桌几口,看着穿着打扮都很体面,三岁多的小女孩白白嫩嫩的也极为可爱。家长拿了很多食物,堆的桌子上都是满满当当的,小女孩坐在餐椅上,这个不想吃那个也不要,没一会

  • 全职妈妈VS 职场妈妈,谁养出的孩子更聪明?
    全职妈妈VS 职场妈妈,谁养出的孩子更聪明?

    身为母亲,我们难免会有所牺牲,为了照顾孩子,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喜欢的工作,换一份方便照顾孩子的工作,或者干脆离职在家带孩子。 职业技能已经生疏的新妈妈应该做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呢?下面我们看看哈佛学院的研究报告是如何解答的。 传统女性将职场与家庭放在对立面上,主要源于家庭分工的不同。 早期传统家庭的结构是男性赚钱养家,女性作为后备力量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顶替男性维持家庭经济收入。 而在经济下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收入来源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开销,女性开始寻求工作机会,像男性一样工作并且处理家务。 其实由于女性的承压能力优于男性,她们更容易在职场与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 职场女性兼顾家庭的同时会给孩子带来全职主妇不具备的行事风格,对孩子而言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效仿榜样。 与全职母

  • 孩子握笔提早!姿势不对祸害无穷多
    孩子握笔提早!姿势不对祸害无穷多

    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戴眼镜,其实,近视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和孩子从小没养成正确的握笔书写姿势有关。不良的书写姿势还容易引起歪脖子、脊椎弯曲等症状。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握笔姿势! 正确的握笔姿势应该是这样的: 可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握笔的: 显而易见,最常见的错误握笔法就是大拇指包食指(这样写字的时候,大拇指拐弯处会遮挡视线,孩子们会不自觉地歪头歪脖子,低着头斜着看)或直接抓住笔杆: 如果发现孩子姿势不对,如何纠正? 以下三样小工具轻松帮你解决! 工具一:纸团或小球 正确的握笔姿势中有很重要的一条: 掌心一定要空,所以要是孩子没有做到,那小球或纸团就能派上大用场了,用法也是

  • 孩子幼儿园的第一天,分离焦虑无解吗?关键看你怎么做!
    孩子幼儿园的第一天,分离焦虑无解吗?关键看你怎么做!

    很多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他们挑幼儿园了。可是当入园日期临近,心中还是忐忑不安。就怕看到孩子无助的眼神,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喊:“我要爸爸妈妈…”这样的画面想想都心疼。身为父母,可以做哪些准备来帮助孩子更顺利地度过分离焦虑呢? “ 准备一:让孩子相信,你走了还会回来。 孩子最害怕的,就是依恋的家人一去不回。这样的担心会让他们在你不在的时候紧张、焦虑、无法安心地做任何事情。如何让孩子对你产生信任呢?做给他看比说教更有用——你可以拿出几天时间,循序渐进地和孩子练习分离: 比如,最开始可以故意去洗手间,告诉孩子“xx,我要去一下卫生间,马上回来”。之后可以借口去别的房间打个电话,5分钟回来。等孩子开始适应你的离开了,你可以下楼15分钟再回来,逐渐过渡到离开2个小时(你睡醒觉妈妈就回来了)、半天(吃完午饭妈妈就回来了)、全天(晚饭时候妈妈回

  • 将要上幼儿园的孩子心理发展都有哪些特点?
    将要上幼儿园的孩子心理发展都有哪些特点?

    问:我的儿子今年就上幼儿园了,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展都有哪些特点? 答:上幼儿园的孩子,我们称为学龄前儿童。他们的心理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身体动作发展特点: 每年身高增长4~5公分,体重增加1.5~2.5公分,脑和神经系统发展达到接近成人水平,动作更加协调稳定,粗大动作上可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准确移动脚步和躯干跨越障碍物。精细动作更加准确,可以解纽扣、解系鞋带。 语言发展特点: 词汇量增多,可达3000~4000个,以名词为主,对新鲜事物和新名词特别感兴趣,还可以从电视卡通片中学到不少抽象名词,如天堂、地狱、星星雨。理解并能应用方位词,知道复杂的方位关系,能较准确地理解时间概念。 如一天、一小时、午后、深夜等。3~4岁的儿童可能会用错人称代词,6~7岁时即可正确运用人称代词。此期的儿童可用简单和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

  • 让缺乏同情心、自私、内心脆弱统统消失
    让缺乏同情心、自私、内心脆弱统统消失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都十分关注,但心理健康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许有人对此要提出异议,认为小孩子懂什么,每天吃得好、玩得美,全家人把他当宝贝一样捧着,还能有什么心理问题。 这正是现在有些家长的思想误区,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久而久之,必铸成大错。 儿童虐待小动物、容不下还在妈妈肚子里的小弟弟或小妹妹、受不了有人比自己优秀……这些均说明了孩子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龄前幼儿年龄在三至六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此时帮助孩子建立、拥有一个健康心理,对其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有好处。 幼儿园教育: 1、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老师需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行为,满足幼儿正常合理的需要。可以在各种活动中注意发掘每个人的长处,让孩子在得到同伴、老师的赞许的同时,感受到自己的

    标签:身心健康
  • 想让宝宝早说话,哪些事情不能做?
    想让宝宝早说话,哪些事情不能做?

    宝宝刚出生就会哇哇大哭,随着一天天长大,宝宝的语言就会从“哇哇哇”逐渐发展到“啊、呜、一、哦*#¥%……&*”,再到“妈妈、爸爸”,开始丰富多彩的语言生活。 正常宝宝的语言发育是有规律的, 来看下介个“语言发育时间表”: 1-3个月: 啼哭,轻轻发声,咿呀发声,尖叫,发笑。 3-6个月: 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达感受,可以对大人说的话做出回应,能发出“b,p,d,t”的辅音和“a,e,i,o,u”的元音,并能模仿大人发出连续的音节。 6-9个月: 模仿说话,能和麻麻有意识地对话。 9-12个月: 会叫“妈妈、爸爸”并能准确运用,爱模仿新的声音,能比较准确地模仿字、词发音,并能主动

  • 孩子坏习惯不断,想改你得舍得花血本才行!
    孩子坏习惯不断,想改你得舍得花血本才行!

    总之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坏毛病,这些毛病大部分都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孩子能把这些坏毛病改正之后,孩子在学习的道路上就能走的更快更远。要怎么帮助孩子来改,很多家长都使出了必杀技,但是在这必杀技之中更多的是靠打、骂、吼、侮辱、冷暴力等形式进行的,其实很多家长也一直在反悔说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对、方式不对、方法不对,但是在行动上自己却从未想过要去调整,如此下去孩子又怎么会主动的调整和更改行为方式呢? 就管教孩子而言,其实都是家长的自我修炼,当家长修炼到一定的境界之后,孩子的行为也会主动的向好,这根本就是言传身教的事,说到底不用教,孩子都只不过在学习家长而已。 1.请不过过分关注孩子的坏习惯并给孩子很多的惩罚。很多家长在生活中当孩子有一些坏毛病之后,家长的全部注意力都会集中到孩子的坏毛病上,却忽视了孩子那么多的优点,去赞美和奖励孩子,当他们在生活中

  • 不承认也没用,你的智商真的影响孩子!
    不承认也没用,你的智商真的影响孩子!

    上面这些话,我们经常会在生活中听到。即使我们不愿意承认,可自己智商依然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 英国科学家高尔顿曾经提出个人能力源自先天遗传的说法,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在1660到1860年间,对286名英国法官与他们的亲族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调查,研究后发现,每100个英国法官的亲戚中会出现38.3个名人,而英国平均4000人中才会出现一个名人,可以说天才在是遗传的。 继高尔顿对精英阶层的研究后,有人对2675位平民父母和他们的10071个孩子的智商进行测评,结论与高尔顿的一样——家长智商高的话,孩子智商高的概率更大一些。如果家长智力都高,那么孩子智商高优秀的概率达71.5%,如果家长智商都一般,孩子智商高的概率是18.6%。 情商有赖于家长对孩子的培养 美国学者戈尔曼认为,在个人的成功中,智商占有20%的比重,

  •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下)
    如何发现孩子的天赋(下)

    如何 发现孩子的天赋 我们知道创造力是非常需要呵护的,但是有些人往往由于创造力超出了常人理解限度而遇到批评,遭到嘲笑,这时你明明知道自己是对的,但是你还不得不接受别人的批评,面对来自周围的嘲笑。应该让孩子能有被误解的体验,让他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让他有机会品尝人生百味,对孩子的成长会大有益处。 大家都崇尚科学,其实科学里面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性,我们经常说科学是需要那些不畏艰险的人才能到达的高峰,在享受科学给你带来的乐趣之前,你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兴趣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什么最值得去把握和关注?我们说兴趣是孩子去发现世界的动力,是从事研究工作的根本保证。 诺贝尔奖得主克勒墨认为兴趣是一个人从事研究工作的根本保证。他说:“科学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而且是唯一的部分。我非常喜欢做科学研究,……如果让我重新选择一次的话,我还会选择科学研

    标签:儿童潜能
  • 同理心,才是孩子最该拥有的品德
    同理心,才是孩子最该拥有的品德

    作为一个妈妈,当然要问什么事了,不然不合格不是么? 女儿说班上有个女孩子叫小蕊,成绩一般,但长得非常好看,非常受男生欢迎,只是家里条件不好,爸爸是保安,妈妈是清洁工。 我听得心紧。 漂亮却穷,这样的组合总觉得会有故事发生呢。 的确有,小蕊因为家里穷,所以自尊心特别强,从来不请同学到家里玩。 这天,女儿班上七八个女生说,小蕊家离学校不远,我们一起去她家玩吧。七八个女生一起,还特地叫上了班上三两个喜欢小蕊的男生,女儿是知道小蕊不喜欢同学到自己家的,说算了吧,那些女孩却坚持。 结果那一天,到底是去了。 小蕊开门的刹那,身后是狭小的,只有三十平的房间,堆满了杂物,小蕊把同学们请进家门,一直低着头,眼里隐隐有泪。 班级里的女孩子应该很享受小蕊的局促和尴尬吧。女儿一直招呼大

    标签:教育反思
  • 如果爱,请不要以爱之名伤害
    如果爱,请不要以爱之名伤害

    小A在他身后喊着儿子的名字,但他背影坚决。 最后,小A嘶哑着嗓子在后面哭,我走过去把她带到了我家。 小A是我的邻居,四十岁左右,得了乳腺癌,正在手术后化疗阶段。 她哭着对我说:养了十几年就养了这样一个白眼狼,我都快死了,他还不好好学习,打架逃学偷着买烟抽,现在被学校开除了。 小A的孩子被开除的事情我前一天听说了,刚好我同学是孩子的任课老师,说如果不是因为他妈妈得了这个病同情他家,早就开除了。劝了很多次,给了很多机会,但还是屡教不改。 看着小A伤心的样子,我替她难过,劝她说:孩子在叛逆期,过了这个阶段可能就好了。 小A继续哭:谁知道我还能活到那天吗?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他,可现在却是如此结果。 我实在不忍心说什么,但是我脑子里却浮现出十年前的一幕。 那时小A的儿子五岁,在街上用奶奶

    标签:教育反思
  • 这才是真正的家庭游戏,让孩子情商智商直线飞跃
    这才是真正的家庭游戏,让孩子情商智商直线飞跃

    3—4岁的宝宝该玩啥? 1.跳格子(提高宝宝弹跳能力,增强运动协调性) 2.记电话号码(锻炼宝宝记忆力) 在孩子上幼儿园以后,记爸妈的电话号码还是挺有必要的,以备不时之需嘛。 3.花样走路(锻炼运动协调能力) 4.我说你做(锻炼方位感和反应能力) 你说指令孩子做,难度提升一点就做与指令相反的动作 4—5岁的宝宝该玩啥? 5.钻绳游戏(锻炼孩子运动协调能力和控制身体能力) 碰到绳子就算输哦,越矮难度越大 6.练习系鞋带(锻炼孩子手部肌肉协调能力) 7.联想画(锻炼宝宝联想能力和想象力) 这个联想画儿,就是让宝宝利用自己的联想,把一种图形,线条或颜色,想象成一样儿东西。妈妈们可以做示范or提示,但别过多限制宝宝哦!

  • 做错七件事孩子智商被拉低
    做错七件事孩子智商被拉低

     假如你的生活中,有下面这些习惯,就该引起注意了。孩子受这些坏习惯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笨哦。 1.父母孩子一起熬夜 很多父母晚上煲电话粥、玩手机,看电影,这便会导致晚睡。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不打扰自己,经常给让孩子看电视,或者丢个手机让孩子自己玩。你知道吗,因为熬夜导致的睡眠不足,会出现很多的健康问题,如免疫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易发胖等。这种熬夜的行为不仅会导致各种身体的疾病,同时也是父母失职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如果孩子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脑细胞的发育。因为睡眠不足,脑细胞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造成孩子记忆力下降,孩子就会越来越笨了。 2.轻视早餐或长期饱食 有的父母因为早上起不来就把早饭省略了,孩子也和自己一样不吃早餐。早餐是距前一餐时间最长的一顿,体内的糖分经过一夜的消化,早已经消耗殆尽,这时若不及时补充,就

  • 家长,请允许孩子“争辩”
    家长,请允许孩子“争辩”

    形成独立的人格 能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据理力争,说明孩子能弄清是非曲直,有助于他养成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平等公正的好品质。争辩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识的觉悟,他正在尝试着走自己的路。孩子在与父母争辩后会更好地思考,自己当时的想法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有利于他以后在处理同类事件时积累经验。 让孩子更自信 会争辩的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而非人云亦云,更不是一味隐忍,在争辩中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被关注,会变得自信、开朗。心理学家认为,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争辩中,孩子会逐渐懂得应该怎样表达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和想法。争辩的胜利,无疑使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他们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 学会如何处理分歧和冲突 现实社会中总是存在分歧、冲突、矛盾、差异,在争辩的过程中,孩

  • 上幼儿园了,请称呼孩子的名字
    上幼儿园了,请称呼孩子的名字

    “宝宝”之类的昵称产生于婴儿期,它对孩子的心灵抚慰和情感交流类似于无形的“奶嘴”,是伴随着“奶嘴”而产生的,也应该随着孩子的“断奶”而终止。它和奶嘴一样,仅仅适用于只能以哭声或“咿呀”表达感情和需求的婴儿。 当孩子能够奔跑、生活自理,尤其是上了幼儿园和小学以后,家长就应该理智地改口,称呼孩子的名字。这是因为,当孩子开始集体生活后,他需要适应没有太多人围着他转的集体生活,需要学会独立。而“宝宝”、“贝贝”之类的昵称就会抵消学校教育带来的作用,让孩子依然觉得自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是还没长大的小宝宝。 相对而言,称呼孩子的名字,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身份不一样了,长大了,也多了一份责任感。 称呼孩子名字你需要注意啥? 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孩子的转折期适时改口如果嫌改口比较生硬,可以在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上学,或假期旅游中开始

    标签:幼儿园
  • 孩子最喜欢的三类妈妈,有你吗?
    孩子最喜欢的三类妈妈,有你吗?

    妈妈指着我的鼻尖,笑着答道:“小傻瓜,当然有妈妈啦!” 我找来一面镜子,对着镜子看。“妈妈,什么也没有啊!”我惊奇地说。 这时,妈妈更乐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的。” 于是,我注意寻找眼中的妈妈。 终于,我找到了眼中的妈妈。 和写下这段作文的初三女学生滕秋香一样,许许多多孩子找到了眼中的妈妈。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3万多名中国孩子参加了题为《我眼中的妈妈》的征文活动。 评委会顾问余心言(徐惟诚)同志亲自阅过孩子的征文,他被孩子们一片真诚深深感动,欣然为征文集写了序言。他写道:母亲,是给了我们生命的人。她又用自己的生命哺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流着母亲的血,我们的灵魂打上了母亲赐予的烙印。爱自己的母亲,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

  • 迎接开学!启动好睡模式,这样做就对了
    迎接开学!启动好睡模式,这样做就对了

    家有小学生 开学的起床战争 Q:开学了,孩子因为暑假晚睡晚起,现在要他突然改成七点起床,根本很难适应。该怎么帮助他快点适应开学生活? 专家解惑:对家长、孩子来说,开学最难面对的就是“起床战争”。因为人的生理时钟本来就会逐步延后,如果没有固定作息,就会不知不觉晚睡晚起。一到开学日,突然要小孩早上六、七点就起床上学,难免会手忙脚乱。 林口长庚医院睡眠中心临床心理师吴家硕,经手过不少因为开学作息适应不良的案例。他建议家长,开学前一、两周就要有计划的调整作息。首先,计算出目前起床时间,跟开学后应该起床时间的落差。调整的幅度为每周提早起床一至两小时,或是每天提早二十分钟。 举例来说,如果暑假天天睡到九点,但开学后必须七点起床,那就需要一星期的时间来逐渐调整。第一天八点四十分起床、第二天八点二十起床??以此类推。而且,起床后必须马上到户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