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家长必看!!!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家长必看!!!

    家长需了解的新生入园的十三忌: 一忌:一味妥协,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这是目前幼儿园新生入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孩子哭了,家长很心疼。去还存在侥幸的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儿园,那么当你再次送园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更加变本加厉。 二忌:送两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哭闹比较严重,吃饭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长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几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当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与老师之间的依恋感情,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事半功倍。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 三忌: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

  • 孩子不喜欢上学哭闹?讲道理是最没用的方法,试试这样做
    孩子不喜欢上学哭闹?讲道理是最没用的方法,试试这样做

    如果孩子表现出不想上学,大人该如何应对呢?咱们先暂停一下,等会看这位孩子的妈妈接下来是如何巧妙化解的? 每年寒暑假的结束,面对孩子们上学,父母们都有不少的担忧。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孩子如果哭闹怎么办?孩子会不会不适应?与其愣着紧张担忧,还不如尝试这样做做: 给上学定下“开心”的基调 陪孩子一起想象上学后的有趣情形 比如,上学后很多小朋友一起玩,可以唱有趣的儿歌、跳可爱的小舞蹈,还有各种游戏,溜滑梯、爬格子、比赛传气球……多么有趣呀,爸妈真羡慕你呀。想象尽量具体详细,能在孩子头脑中勾勒出形象的图像和情形,勾起孩子对上学的向往。 送孩子进校门离开前,不要忘记说句“玩得开心” 西方国家的父母习惯送孩子上学时说“Have fun, sweetie! (玩开心点,小甜心!)”,这是不无道理的。带着发现“开心”的心情,就能更

  • 你用说谎教孩子不说谎,结果是……!
    你用说谎教孩子不说谎,结果是……!

    没有害怕就没有谎言 小案例:用谎言去揭开另一个谎言 在女儿牛牛3岁的时候,有一次她把我的塑料发卡不小心弄断了,可能是怕我批评她吧,她把弄断的发卡悄悄放在我的梳妆盒里,就跑到一边玩去了。当我需要用发卡时,才发现是断的。 家里除了我们娘俩,没有别人,她爸爸又远在外地出差,我猜想一定是牛牛干的。于是,我问牛牛是不是她把妈妈的发卡弄坏了,她犹豫了一下,说:“不是我。”我便没有追问下去,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照旧同她玩游戏。 刚开始玩时,她表情很不自然,但玩上一会儿后就进入到游戏当中去了。当她坐在我腿上休息时,我故意惊讶地说:“呀,牛牛,你的鼻子怎么长长了?”牛牛的小手立刻就捂住了鼻子,样子有些惊恐,然后自己轻轻摸摸说:“妈妈,没有啊。”我说:“好像有一点点,不信,你去照照镜子。” 我给她讲过匹诺曹的故事,她知道“说谎就会鼻子长长”

  • 你一心想要培养孩子的那些品质,只需给玩具来场断舍离
    你一心想要培养孩子的那些品质,只需给玩具来场断舍离

    我从来不怕犯错,毕竟人的成长都是需要交学费的,但我每次犯错后都会自我总结,尽量避免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小D的第二年开始我慢慢地有意识地进行了玩具的“断舍离”,经过这一年的实践,我真心发现玩具越少对孩子越有益,所以想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玩具少了,专注力更好了 小D很长一段时间对于玩具的专注力特别特别短,常常就是这个摸一下后,就去另外一个那啃一口,然后又去其他的玩具那敲一下,每样就玩几秒钟,好像对所有玩具都不怎么感兴趣似的。我甚至一度怀疑过她是否有多动症,后来小D的儿医让我拍一段平时小D玩玩具的录像给她看。录像拍完,我看回放时,自己就发现问题了。 镜头里看到的几乎全是玩具,我自己看的时候都觉得眼花缭乱,更加不要说对于这样的小孩子了,那自然她就会三心两意,什么都想看看,但什么都不会专注很久。通过录像,我还发现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只要一看到小

  • 只许孩子笑,不准孩子哭,小心毁了孩子
    只许孩子笑,不准孩子哭,小心毁了孩子

    这时候小女孩感觉到犯了错误,直接小眼都红红的,看到衣服也脏了,于是就开始哭了。妈妈看到小女孩哭了起来,就变得更加生气,直接气氛的说到:“不让你吃,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衣服也弄脏了吧。还哭,再哭不管你了。”可是小女孩哪还能听的进去,一直都在哭个不停。妈妈直接把小女孩屁股了打了好几下,才硬拽着出去了。 其实像这样的事例现实中比比皆是,不少父母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许哭,只准开心的笑。孩子只要一哭,心里就烦的很,甚至打骂孩子。为何非得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总结一下,面对孩子哭泣,父母常用的手段有这么几个: 1、物质上面及时给予奖励:乖,不哭啊,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你最喜欢的东东。 2、鼓励型:乖乖不哭,咱可是最听话的了。 3、打骂型:还哭,小心揍你一顿。 4、恐吓型:还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面对孩子

    标签:育儿经验
  • 宝宝该上幼儿园啦!好焦虑,怎么办?!
    宝宝该上幼儿园啦!好焦虑,怎么办?!

    一、调整作息 不同幼儿园的安排可能不一样,但有以下几个作息关键点: 早上8点吃早餐,12点前午餐,大约12点半到2点半午睡。 孩子上幼儿园之所以会出现不适应,很重要的原因是作息习惯发生了改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应提前在家中调整孩子作息,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生活。 特别是午睡时间,很多小朋友没上幼儿园之前午睡习惯比较晚,入睡一两点,起床三四点,到了幼儿园便难以适应,不按时午睡,折腾下来老师头疼孩子难受。 二、训练自理 锻炼宝宝尽量学会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脱简单的衣服和鞋子,两岁半到三岁的宝贝正常情况下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幼儿园通常一个班级会有3-4位老师,2位教育老师、1-2位保育老师,而学生人数至少十几人,所以不可能如家里“一对一”照顾那般细致周到,为了让宝贝少“吃苦”

  • 开学七件事,现在打开还不迟!
    开学七件事,现在打开还不迟!

    1 请把内心打扫干净 暑假吃喝玩乐购,孩子的身心早已沾满尘埃,帮他们把内心打扫干净吧!因为,唯有一颗宁静纯洁的心,才配得上美美的开学季啊。疯玩之后,让孩子保持一颗空灵的心走进学堂,是父母最好的开学礼物。这几天,要玩就玩点儿小优雅,写字养花听音乐,都能静心。 2 开一次圆桌会议 开一次有仪式感的圆桌会议,有时间地点人物,有计划流程分工,要让孩子明白:哦,快开学了!家庭会议是一家子都要配合的事,除了鼓舞士气和畅想未来,大家还要拉勾上吊约法三章。比如,奶奶不能再娇爷爷不能再宠,爸爸不能再赏赐孩子玩游戏,等等等等。 3 赶紧调对生物钟 夜半睡,午后起,还有旅途中的星夜兼程,暑假难免生乱!请告诉孩子,从现在起闻鸡起舞,不可一觉睡到自然醒。父母要将孩子的闹钟和生物钟一起调,逐渐把调节身心的发条拧到最佳状态,蓄势才能待发

    标签:开学
  • 这才是懂得感恩的孩子,这才是最美的坚持
    这才是懂得感恩的孩子,这才是最美的坚持

    不可否认,过度溺爱、毫无原则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我老家的一个亲戚,就是溺爱孩子最终害了自己的典型。那个远房叔叔,对于孩子一直采取的是“自家孩子打了别人,回去绝不教育;但孩子被别人打了,一定找到学校”的态度。等孩子进入青春期,暴力行为由同学延伸到老师,最后发展到对父母亲动粗。那会儿,远房叔叔想管,也已经于世无补。 现实中,想让孩子懂得回馈,除了溺爱,最关键的是家庭成员之间,要让爱流动起来。我曾遇见过一位老大哥,他的做法,是我遇到的关于感恩的最美坚持。 这位大哥姓陈,是6月份我回老家小住,在火车上遇到的,姑且称他为陈大哥。 陈大哥40岁出头,和我是老乡,从北京到老家,同样只需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么短的车程,我的行李是一个小小的登机箱,里面放着少许送亲朋好友的礼物,一个小小的斜垮包,里面放证件、车票、钱包等重要的随身物品。而陈大哥的行

  • 致父母:别让孩子实现 你的梦想
    致父母:别让孩子实现 你的梦想

    孩子到底在实现谁的梦想?是孩子自己的?还是你的?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 孩子的专注力需要“保护”而非“训练”!
    孩子的专注力需要“保护”而非“训练”!

    如今很多家庭是白天老人带孩子,老人带孩子以吃饱喝足睡好为主,就像养宠物小狗一样,很少与孩子互动,很少与孩子沟通,更不要说和孩子心与心的交流了。 老人在乎的是孩子的身体,而不是心理,所以即便是孩子在玩或在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老人觉得孩子长时间在那玩不喝水不吃东西怕孩子饿着。 于是,一会问孩子要不要喝水,一会拿点水果过来喂孩子吃,一会又问孩子要不要尿尿,一会又…… 好好的专注力就在这种“无知的爱”的情况下被破坏了,久而久之,孩子不能长时间认真专注于一件事物,而是一会想这样,一会想那样,固然会影响将来上小学的注意力。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在玩的时候,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去探索,不要打扰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专注力自然就被“培养”出来了。 怎样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1不随意打断孩子

  • 孩子的专注力,是被培养出来的吗?
    孩子的专注力,是被培养出来的吗?

    一样东西,他总是能玩出花样,比如滑滑梯,他尝试坐着滑,趴着滑,倒着滑;积木也能尝试各种玩法:能把木质的圆柱积木搭得比自己还高,然后一边从9到1倒着数,一边说点火发射,开心地推倒积木…… “这种专注的品质特别好,孩子将来在学习中也会很受益的!”老师说。 作为妈妈,我当然很开心。确实,对儿子的专注力,我和老公一直是比较重视的。我们知道,无论对学习还是创造力的激发,专注力都是非常关键的。孩子的专注力其实不是被培养出来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发现并配合而已。然后,他的专注力就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地茁壮起来了。 记得儿子两三个月的时候,对自己的小手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停地放到嘴里品尝,一边吃一边还发出很愉悦的响声。他的指甲经常划破脸部娇嫩的皮肤,有一次,还在鼻翼抠下了一大块皮。邻居的阿姨建议我们给他戴上小手套,或者是把手捆到袖子中。

  • 想让孩子听话,你得先知道这个!
    想让孩子听话,你得先知道这个!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小小商学院 炎炎烈日下, 两个刚刚认识的小姑娘正在树荫下面玩。 不过这段宁静的时光很快被其中一个长发小女孩打破了。 “你偷我的铲子!”她指着短发姑娘说。 “我没有!”短发姑娘大声辩解。 “我都看到了!你偷偷碰了我的铲子,你是小偷!” “没有没有!我不是小偷!”小姑娘尖叫着回应。 “就是你!你偷我的铲子!我要去找我妈妈!”长发女孩露出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 “你瞎说!我不是小偷!” 就这样,两个孩子在太阳底下你来我往地吵开了。 短发姑娘边哭边辩解,长发女孩丝毫不肯退让。 过了一会儿,短发姑娘的奶奶闻声赶了过来, 她拽起孙女就往回走, 长发女孩仍旧在后面大喊“小偷!” 短发姑娘回头想辩解什么,却被奶奶大声呵止了。 朋友说,那一刻,他清楚地看到,

  • 她说绝不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却把6个孩子送进哈佛耶鲁
    她说绝不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却把6个孩子送进哈佛耶鲁

    她叫全惠星。被誉为“韩国首席妈妈”。 她将六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博士,毕业后,他们分别担任著名大学教授、院长和美国白宫部长助理等要职。 《纽约时报》评论:“这个成功的家庭,可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肯尼迪家族相媲美。” 全惠星成为了奇迹的创造者,全球妈妈的典范。 先看看她6个子女的情况。 大女儿庆信,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现任韩国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 大儿子京柱,毕业于耶鲁大学医学院,现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二儿子、三儿子、二女儿均是哈佛大学博士毕业。 小儿子定柱,哈佛大学毕业后,在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和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得了美术学领域的最高学位——MFA(艺术硕士)。 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曾在演讲中多次表示对全惠星的推崇

  • 你是个好母亲吗?
    你是个好母亲吗?

    你是个好母亲吗?来,试试“美丽母亲心理测验”,看看你能够得几分。 如果你怀疑半岁大的娃娃有鬼怪附身,所以你把她从十楼的窗口丢出去,或者把她塞在箱子里闷死(在纽约发生的); 如果,你一生气起来全身发抖,会情不自禁地拿香烟去烫小孩的腿; 或者,六岁的小叮当不听你话,偷吃了巧克力,你就用铁箝把他的牙齿全敲下来(在台湾发生的); 那么,你这个母亲的得分是负值的,也就是说,比0分还低。你读完这篇文章就赶快去看精神科医生。 如果你给孩子吃得饱、穿得暖、用得足,可是你工作太忙,从来就抽不出时间跟孩子们聊天、放风筝、看场电影,换句电脑用语,你专门供给硬件——房子、冰淇淋、零用钱,但是不给软件——耐心、微笑、爱,你这个母亲,大概只值20分。 如果你不仅让孩子们吃饭、穿暖,还刻意地花时间和他们去交朋友。胖妞跌伤的时候,

    标签:妈妈日记
  • 这部大火的复仇日剧,竟讲了一个如此浅显的育儿道理
    这部大火的复仇日剧,竟讲了一个如此浅显的育儿道理

    最近有两部剧一直在追,《小别离》和日剧《贤者之爱》,今天先来讲讲后者吧。 简单的讲,就是女主的闺蜜夺走了她的男友,二十年后女主将闺蜜的儿子培养成自己情人的故事。而这部剧,看后竟然也能悟出一些育儿之道。 真由从小就家境很好,父亲是一位有身份的出版社编辑。真由长大以后也成了编辑,做到副主任级别,手上有畅销书作家资源,算得上职场成功的女性,不过40几岁还没有结婚。 下班后,她到了酒店,拿钥匙、上楼、开门、进浴室,一气呵成。显然她不是第一次来了。 浴缸里躺着的是,和她有巨大年龄差的小鲜肉直巳。 真由帮直巳擦干身体。 她不是他的妈妈,是他的情人。 直巳是真由好闺蜜百合的儿子。真由这么做,源自一场谋划了20年的复仇计划。 20年前,真由还是小女孩,隔壁搬来了新

    标签:电视剧
  • 德国幼儿园3年只学它,难怪中国小孩容易被拐......
    德国幼儿园3年只学它,难怪中国小孩容易被拐......

    3年中,孩子们参观了警察局,学习了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来做什么的。 孩子们参观了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到达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参观了市政府,认识市长,看看这个为他们服务的市长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去自由市场,拿着钱,学习怎样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 他们去花圃,参观花圃的种植,学习分辨花草植物。 他们去看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 他们参观图书馆,学会了如何借书、还书。 他们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 他们每周都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选择货物。 樱桃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去采摘樱桃。 南瓜收获的时节,孩子

    标签:教育反思
  • 两岁的娃,要不要上托班?看完你不用再纠结!
    两岁的娃,要不要上托班?看完你不用再纠结!

    到今年十月,儿子就满三周岁了,但因为是九月之后出生,所以还不能上幼儿园,继续得在家窝着。经常有小区的妈妈碰到会和说,看来你还得苦一年,给他报托班了吗? 没有(因为自己有时间陪伴,家里还有老人能帮忙)。当然我也想过把儿子送到托班去(也会想要偷懒一下,然后还有双语班,孩子早点有个英语氛围也挺好),最后思考的结果是,继续陪他一年咯! 两岁的娃要不要上托班,今天跟大家好好捋一捋!你们看完,一定不会再纠结。 一、从三点考量你的娃要不要上托班 1、家里人有没有照顾?照顾情况如何? 2岁的宝宝正是自我构建的关键期,出生时,宝宝都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2岁时,他们刚开始认识到自己和妈妈是不同的个体,要到3岁他们的自我构建才能完全形成。所以2岁多这个阶段,他们依然会黏着妈妈,不乐意与小朋友分享,也完全不care周围的小伙伴。

  • 先定一个小目标!育儿先育己:这些方面家长一定要做到~
    先定一个小目标!育儿先育己:这些方面家长一定要做到~

    晋升父母是一件极其喜悦的事情,在喜悦过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对孩子的抚养和教育,大多数家长会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但其实我们应该把首要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孩子可以去模仿的榜样。 这里所说的榜样,不是需要家长有多高的情商智商、学历有多高。而是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合格的“家庭育儿师”。 1、注意细节但不吹毛求疵 随着早期育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家长都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在育儿方面在意的过了头。不管是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导致的小错误,他们都会怪在自己身上。但其实谁也无法改变一些基因遗传特质和一些不可控的外在环境。作为父母,你要接受自我,努力做到最好,却没有必要因为没有做到最好而感到自责。 2、保持源源不断的爱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你们的爱,在这一点上爸爸也不要吝啬。你要花时间跟孩子一起做

  •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我家小曦转眼就要升入初中了,她的成绩一直处于中等水平,要说我毫不担忧肯定是假的,但我也没有特别焦虑。 直到最近开始断断续续看《小别离》,被剧中朵朵的妈妈感染,还没有开学我就已经有点烦躁了。 更让人烦躁的是,我自认做不到朵朵妈那么严格,所以,小曦的成绩... ... 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忍不住想起龙应台写给她儿子的那段广为人知的话: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个意思啦 文章中把“快乐”等同于“放纵”,认为努力学习就是不快乐,虽有失偏颇(因为确实存在快乐又勤奋,成绩很好的孩子,不以勤奋

  • 你是一个“隐形爸爸”么?
    你是一个“隐形爸爸”么?

    想问爸爸们一些基础的小问题: 1、你家小孩的身高、体重、视力是多少? 2、你家小孩衣服、裤子尺码是多少? 3、你家小孩最喜欢的蔬菜和最讨厌的蔬菜是什么? 4、他最喜欢的动画片人物是哪一个? 5、平常的口头禅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再往深里问: 1、孩子班主任老师的全名叫什么? 2、你家孩子三个最好朋友的名字叫什么? 3、最近报的兴趣班是哪个? 4、他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是什么? 如果全答对了,恭喜你,你是一位好爸爸。如果答错一半以上,你就可能是一位隐形爸爸。 但在现实生活中,隐形爸爸们机智聪颖,法力无边,无所不能。 举个例子,小明五年级了,但他的爸爸只去开过一次家长会。到了中考那几天,在紧张的气氛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