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接纳孩子的前提是接纳自己
    接纳孩子的前提是接纳自己

    我一直非常欣赏契诃夫戏剧作品中的“生活流”。生活表面上拉拉杂杂,日复一日,但平静重复的日常之下却蕴藏着巨大的洪流。我生性敏感,对这洪流倍感敬畏,因此我虽不是信徒,却很虔诚。比如对待孩子,我一直在努力做个好妈妈。三年多的亲身体验,令我一次次打破自己的既定观念,使亲子教育这几个字渐渐指向了我自己。尽管我也能举出很多自己干得漂亮的细节,但如今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状态,我却想说,过去的自己仿佛包裹着一层层由焦虑、虚荣、自卑、控制欲、逆反心共同浇筑成的坚硬外壳,而当我做妈妈三年之后,才开始亲手拎起锤头,努力地砸向自己…… 听起来不那么愉快,但我知道这是重生般的幸运。 所以,我今年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努力与自己坦诚相见。 而这要从我和两岁多的女儿之间爆发的几次冲突说起。 2014年初,我和两岁半的女儿之间频繁地爆发着冲突,印象

  • 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家长可以这样做~~
    提高幼儿交往能力,家长可以这样做~~

    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和孩子的年龄有关,但是家长还是可以做些事情,来帮助孩子发展交往能力。 教孩子具体实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记得女儿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拿一些小饼干让女儿放学和小朋友分享,我发现她举着饼干走到小朋友旁边,啥也不说。很多时候,小朋友们正忙着穿衣换鞋,根本没看到,她就默默地追着给。看来,三岁的小孩,人际交往的技巧是家长教的—如果想引起他人注意,应该喊对方的名字或称呼。 我女儿过去放学和老师再见时,常常不管老师在做什么,大喊一声“再见”就跑了。我说:“要走到人家前面,喊老师,看到老师在看你了,你要看着老师的眼睛再说。” 很多我们以为自然的事情,小孩需要教给才知道、才能会。需要教的社交技巧太多了。除了基本的礼节外,还有下面这些具体方面: 怎样拒绝别人 “谢谢,我不要。

  • 家长千万不能有的傻瓜行为,你中了几条?
    家长千万不能有的傻瓜行为,你中了几条?

    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教育出积极向上的孩子,不仅要成绩好,性格也要完美,比如要自信、活泼、自尊等等。其实,培养孩子的性格并不是单靠说教,而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逐渐潜移默化培养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说父母是一面镜子的原因。可总有些家长不懂这个道理,在孩子面前做一些愚蠢的事情。 1.只生不养 古语有云“生而不养非母也”,意思就是生了孩子却不好好养育的母亲都是不称职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生而不养的大有人在。如果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那么他们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亲子关系也只会每况愈下。虽然现在生活压力大,夫妻二人每天都要上班挣钱,但是在下班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千万不要完全将孩子丢给老人照顾。 2.手机不离身 从BB机到手机的进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而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改变了我们的生

  • 娃又情绪失控了?试试这一招,瞬间安抚暴走的娃
    娃又情绪失控了?试试这一招,瞬间安抚暴走的娃

    娃情绪失控,和大人一样,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天热烦躁,睡得不好状态差,没吃好,不舒服。。。积累好多不爽,再遇上屁点大的事儿,就相当于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冷不丁就失控了。 这时,我们就要帮娃好好地处理情绪。 帮娃处理情绪,可不光是为了在娃失控当时赶紧把问题解决 (虽说,娃如果在大街上躺地上滚泥鳅似的,你心思可能就只剩这句了:消停吧,小祖宗!)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孩子成长早期,借助各种机会,帮娃学会情绪管理 具体怎么做?先看故事。 故事 娃三岁,坐飞机途中,感到非常的无聊疲倦,这时娃向妈妈要她最喜欢的斑马,但妈妈把玩具放在行李箱里托运了。 妈妈解释说:“对不起,我们现在拿不到斑马,它在大行李箱里,要等我们下飞机了才能拿到。” 瞬间,娃瞬间大哭起来,扭来扭去,两手乱抓。妈妈开始

  • “孩子,你真聪明”是句伴随一生的魔咒:她们是怎样被这句夸奖捧杀的。
    “孩子,你真聪明”是句伴随一生的魔咒:她们是怎样被这句夸奖捧杀的。

    唉这就奇怪了,小时候连连环画红军叔叔都是夸放牛的二嘎子:“真是个聪明的孩子”的哟!咦?近十年我们才从“批评教育”进化到“赏识教育”,怎么这么快,连“赏识教育”都不流行了吗? 今天就来看一个娃被这句“聪明孩子”魔咒捧杀的故事和思索。 PS:昨天文章评论炸出了好多清华北大藤校学霸留言,看到粉丝那么猛料,DrBing整一天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还一口气上五楼呢。 正文 【作者】孟书子 ,杜克大学经济学本科,哥伦比亚大学teacher college 心理学系研究生 1月27日,耶鲁大学数学系20岁华裔学生王璐畅,跃过金门大桥栏杆自杀身亡。 一座表征自由与希望的建筑,成了自杀圣地 此前,有“MIT才女”之称的郭衡自杀,曾引起广泛讨论。她的人生履历只能用辉煌等词来形容,但仍选择了不归路。2012年10月26日,28岁的

  • 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妈的!
    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妈的!

    但是我又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我们这么重视早期教育,那为什么,这个时代多的是工匠,而非大师?多的是明星,而非恒星?多的是巨富,而非贵族? 我们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孩子身上,给他提供最好的教育最贵的玩具,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叛逆的、孤独的、偏激的、不快乐的孩子? 而在古代,在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时候,甚至在战乱动荡时期,我们这个国家还是大师辈出群星闪耀不是吗? 经过长时间的反省和思辨,我发现这个问题产生的最大原因,可能就是: 妈妈的缺位。 最大的缺位妈妈群体,就是留守儿童的妈妈。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的留守儿童。这就意味着有6000多万的孩子享受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在严重缺失父母亲情、经济条件不佳、无有效管束的环境中孤独散漫地成长,这些让人心疼的孩子,如果凭自己的本性和造化走上正路,开创幸福人生,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但我知道,即使实现这个最好的结局,他们内心的那个巨

  • 警惕!你不知不觉的中国式谦虚,可能正毁掉孩子的黄金成长期!
    警惕!你不知不觉的中国式谦虚,可能正毁掉孩子的黄金成长期!

    “你家孩子吃饭真不错。”“哪里哪里,他也就是今天还行,平时可差了,左不吃右不吃。” “她真可爱,乐感很好,跳舞很棒!”“哎呀,可别那么夸她,这孩子,平时表现可差了。” “哇!你家孩子车骑得真好啊!”“哪里哪里?好多小朋友都比他骑得好呢。” …… 常常在很多孩子玩乐的场所,遇到家长之间的寒暄画面,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的自谦,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特色的谦虚模式。“哪里哪里”、“一般一般”,甚至成为很多父母的口头禅,遇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常常先这样习惯性的脱口而出。 是的,我们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自家的东西再好,也得谦虚“一般一般”;自家的孩子再棒,心里虽然骄傲与有荣焉,嘴上也得谦虚地挖空心思找出一些缺点来宣之于口。于是,渐渐地中国式谦虚成为一种习惯,别人夸一夸孩子的闪光点,自家的父母

  • 每天这样讲故事,省下几万早教费
    每天这样讲故事,省下几万早教费

    在孩子的世界里重复是件正常的事 案例中的事情,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要求家长N次讲一个故事的时候,家长会感到头疼,而孩子却兴致勃勃,甚至当你自动更换故事后,他会忙着帮你纠正。原因很简单,孩子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只有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能完善孩子的心理感觉过程,所以在孩子的世界里,重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孩子为何反复听一个故事 孩子的思维发展是从最初的感知觉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反复做一件事情来完善自己的心理感觉过程。通过反复的听一个故事,孩子可以不断的深化学习内容,当听第一遍的时候,他可能只是觉得故事有趣,从而产生兴趣;听第二遍的时候,孩子开始注意故事中的情节;第三遍听故事,会比较侧重听故事中的小细节;第四遍听故事,会跟着妈妈的一些语言进行重复、模仿;第五遍听故事,

  • 不疼不疼——别再这样骗宝宝了!
    不疼不疼——别再这样骗宝宝了!

    有的宝宝非常害怕,一看到穿白大褂的就躲、就哭,等针头亮出来了那更是使劲扭得无法下手。妈妈们免不了连哄带骗,一会儿说打完吃糖糖,一会儿说不疼不疼! 其实,“骗”的方式不可取。 其一,效果不好。一次两次还行,但聪明的宝宝很快就会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到:打针是疼的。所以再来就不管用了; 其二,伤害信任。从长远来说,会影响到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信任感,宝宝将无法判断你说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这会削弱宝宝内心的安全感; 其三,错误引导。这无形当中告诉宝宝可以说谎话,这是影响多么恶劣的引导。 心妈一直记得学生时代有位说话耿直的老师,她告诉我们:“别相信什么‘快乐学习’,学习就是辛苦的、甚至痛苦的,但所有的努力都会值得,你们会在将来的收获中体验真正的快乐!”是的,她教我们直面现实、直面困难。心妈就是这样告诉宝宝的:我们去打预防针,打的时候会痛一下,但很快就过去了,打

    标签:宝宝4周
  • 月入5千如何培养富二代?
    月入5千如何培养富二代?

    首先你得置办几套有质感的童装,淘宝上几十块一件的衣服就放弃吧。衣服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味,宁肯只有几套高品质的衣服,也绝不要买一大堆廉价却不显档次的衣服。 女宝宝切忌穿缝得很潦草的珠子亮片,劣质的蕾丝系,还有机绣的花纹图案,背面硬邦邦地还带着纸样。男宝宝切忌穿得松松垮垮,衣服不合身,即使买得不便宜也会给人感觉像是地摊上淘来的大路货,跟量体裁衣式的高档成衣没法比。太便宜的衣服不仅容易松懈没型,也许会有荧光剂等危害物质。 选择一些哪怕贵却质量精良的衣物,历久弥新,不易过时。记住一点,不买便宜货就是省钱。 穿衣打扮从小就要教育,宁肯衣服少,也要件件有品位。 消费观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格局。 其次你得想办法增长孩子的见识。如果连买书的钱都想省下来,完全可以带孩子去看免费的图书。无论是小镇还是繁华市区,几乎都有当地的公办图书馆,花费一些押金就可以

  • 要“无条件的爱”,不要“错爱”
    要“无条件的爱”,不要“错爱”

    "无条件的爱”意味着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包容、关怀、尊重、理解和信任,意味着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接受他们的一切不完美,不以他们的行为和对我们的态度而改变,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放弃对他们的爱,永远不以收回或者减少我们的爱作为换取孩子实现我们愿望的砝码,永远追求我们自身和他们的共同成长。 “无条件的爱”让孩子们从父母的珍视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懂得自尊自爱,有勇气去尝试、体验、学习,从而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建立起强大的自信,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承担责任,不惧未来!孩子的心强大了,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什么是满足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那就是,孩子需要感受到被爱、被关怀、被尊重、被信任,需要感受到安全,需要感受到自己能承担自己的责任,需要感受到自尊自信! 爱孩子无条件,但是有原则,“无条件的爱”重视并接纳孩子行为背后的一切情绪,满足孩子正常的

  • 你可以不理解,但是一个母亲你必须接受这些现实!
    你可以不理解,但是一个母亲你必须接受这些现实!

    在我们所收到的来信中,有这样一大类型:就是如何当一个好妈妈! 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挑战太过巨大,母亲好像无时无刻不在和孩子/家庭进行着某些斗争,孩子们一直给我们挖各种陷阱。 成为好妈妈是很多女人的人生目标,我们在享受妈妈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心平气和的接受这样的一些事实,也许离成为一个好母亲就不远了。 一、有时候孩子根本不需要我们 在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某些时间里,有时候孩子一直粘着我们,他们想要我们的陪伴、拥抱,但是大部分时候他们会和我们无关,这会让我们失落、伤感。 但是请记住,这绝对是真的。孩子属于你的时间真的很好,我们认为这是比较自然的一种方式,孩子给了你十多年的时间与他们亲密相处,这还不够吗? 所以,更要好好珍惜才是。 二、你真的需要更多关注你的

    标签:妈妈日记
  • 除了不尊重,你还总是故意的激怒孩子!真是够了!
    除了不尊重,你还总是故意的激怒孩子!真是够了!

    你会说你不尊重你的孩子吗? 也许你从不会承认,当然不会,我爱我的孩子,我永远都不会不尊重他们。 我也不想别人对我孩子这样,所以我更不会这样做了。 是的,从心态上我们是这样的,我们爱孩子,尊重孩子,希望孩子快乐的长大,但是我们有可能看不到言语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很多时候会忽略我们的行为的影响,认为那些事乐趣和笑话的时候,我们却在真的伤害我们的孩子。 来看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一些行为举止?我们不仅不尊重,还在故意的激怒我们的孩子,我想孩子要是敢表达,一定会大声的说:“妈的,我受够了!” 一、随意的讨论你的孩子,就像他们不在那里一样 很多父母不管是显摆孩子、展示孩子还是和别人讨论交流育儿的方法,明明孩子就在身边,却当成他们不在一样。 大谈特谈孩子的优点(有时候他们都不一定认为是

  • 当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们该怎么办?
    当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们该怎么办?

    阿姨于是去忙,一会儿又来问,他依然拒绝。大约问到第四五次,他终于结束了手里的事,懒洋洋地坐到餐桌前,说:阿姨,怎么不给我盛饭啊? 阿姨忙一路小跑去盛了,一碗饭,一碗汤,他喜欢用的那个勺子,整整齐齐地摆在他面前。 是时我正在一通电话上,匆匆结束,坐到桌前,静静看着他,心中感觉十分不好。 他见我面色凝重,立刻了然,转头说:阿姨,谢谢您帮我盛饭。阿姨原本就喜欢他,听到这话更是一点不在乎地说:咳,别每次都客气,没事的啊,快吃吧! 他又偷偷看我。我说你先好好吃饭,迟一些吃完咱们谈谈。 仔细回想了下,这样的场景其实很多—— 每次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吃饭,总会有一个长辈,把鱼脱刺弄成碎碎的鱼肉,都盛到他碗里。弄慢了他就会说,奶奶,我还吃鱼,再给我弄点。 我也曾表达过不满,说他该自己学着自己处理鱼刺了,但父母都心疼孩子,何况相处时间并不多,也就由着老人去了。 我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无论是我们

    标签:亲子
  • 抓住0-3岁的敏感期,养娃事半功倍!
    抓住0-3岁的敏感期,养娃事半功倍!

    遇到困难她是退缩不前,还是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她能始终保持自信、健康的心灵吗?” 不知道孩子的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会违背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 所谓敏感期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今天只截取0-3岁常见的敏感期做展开,帮助妈妈们答疑解惑那些不知道该不该管的小事儿。 别说我饿我也不是寂寞—口腔敏感期 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 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 父母们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 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

  • 独自带娃旅行的收获与感动
    独自带娃旅行的收获与感动

    如果你决定独自带娃出门旅行,首先你必须要有坚定的意志。 “孩子这么小,你一个人吃得消吗?” “一个人带孩子出门,你可千万千万要看住孩子啊!” “要不再缓缓,过两年再带孩子出门?” 所有的担心与关心,都会动摇你独行的意志。 其次,你必须要准备很多孩子的物件,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细致到仿佛是一次迷你型的搬家,但无论如何准备,永远都嫌不够! 然后,你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拖着行李拎着娃,甚至还需时不时地抱他一程。 最后,你必须要有强大的心脏去应付所有所有突发事件。 前一刻还在兴奋赶海的孩子。 下一秒或许你就得抱着他奔向救助站。(脚底不小心被割开一道口子) “宝贝,不痛!” 昨天还好端

  •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 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 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 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 用他五岁的手指。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是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书中的话,这本被誉为“人生三书”之一的散文集,是一个母亲对生命的实景写生,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点滴,是最深刻的思索,最真挚的热爱。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能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妈妈,才能读懂这样的生活散文。 我在卧室的摇篮边哄穆穆睡觉,西西走到房间门口站住,她没有进来,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笑嘻嘻地看着我。我轻声对西西说:“西西,等着妈妈,等妹妹睡着了,妈妈就出去和你玩。” “西西,等着妈妈。” 这是我最近对西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有

  • 学会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会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话:我同事并没有什么能力怎么就能让领导这么器重?我的老公并没有过人之处怎么就有一帮铁杆兄弟?我深爱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一无是处惹我厌烦呢?事实上,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有当我们不再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的时候,才能发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如果再加以赞美,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的一个同事做事的节奏比较慢,我这个急性子的人看了十分着急。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暗示让他快点完成工作,可他总是我行我素。后来我换了个方式说话,“你办事真仔细”“你做事真有耐心,如果换作是我,这么多工作肯定要疯了”。有一天我们正在聊其他事情,在说到脾气的时候,他说:“张姐,你现在脾气好多了,你自己没感觉到吗?”也许我变的不是脾气,而是一种说话方式。 不会赞赏人只会打击人,不仅会带来心灵的伤害,有可能还会带来身体的伤害。一天早上,一辆车在

  • 少买这些育儿“剩”器,养娃能省不少钱
    少买这些育儿“剩”器,养娃能省不少钱

    生了宝宝之后,妈妈们就发现日子要算着过了,护肤品不敢买了,衣服更是穿了又穿,但是对于孩子则非常大方,这也是为什么孩子的钱特别好赚的原因。现如今,婴幼儿的用品都是琳琅满目,有不少都已经被商家包装为育儿神器。诚然,有些产品确实是必买之物,而有些则是一些坑爹的商品,不仅浪费钱还基本没什么用处。 1咬咬胶 宝宝长牙的时候,牙龈会有一些肿胀感,为了缓解这种不适,他开始咬手指、被子、勺子等等。因为害怕这些物品不干净,所以一些妈妈就会买咬咬胶给宝宝咬。但与其花钱买咬咬胶,不如多给宝宝洗洗手,因为孩子并不喜欢咬咬胶的口感,最后还是吃手指;等到宝宝再大一些,就可以直接买一些磨牙饼干,所谓的咬咬胶就成为了压箱底。 2软勺子 现在市面上有不少软勺子,材料大体为硅胶或者软塑料,因为材料较软,所以勺子可以简单弯曲,不容易划伤宝宝。不过因为太软,所以用这种勺子吃饭非常辛苦,孩子使

    标签:育儿经验
  • 原来孩子Terrible Two的行为,都与父母有关!
    原来孩子Terrible Two的行为,都与父母有关!

    “Terrible Two”来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越来越多的妈妈知道了用“Terrible two”来形容自己的孩子。我见到过很多次,孩子想要一个东西,妈妈坚决不给买,孩子不开心的哭了,妈妈说,她这是进入Terrible two了;孩子想去一个地方,妈妈说出了不去的理由,孩子很失望的哭,妈妈说难道这就是Terrible two吗? Terrible Two 来自国外,把两岁孩子:喜欢说不,容易发脾气,不许大人插手,动不动就哭这些表现,归结为“可怕的两岁综合症”。首先,这是一个好事,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我家的“Terrible two” 女儿现在2岁1个月,最近我都在全力以赴的整理书稿,她的脾气越来越急,越发越频繁。有时候我的头脑里真的会闪现出:“难道她进入terrible two了吗?” 但

    标签:行为习惯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