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次数:300次。 注意: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清肝木 位置: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次数:200次。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清心火 位置: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次数:200次。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与孩子的个体口腔环境、饮食习惯、卫生习惯有很大关系。经常食用含有色素的食物,包括巧克力、碳酸饮料等,并且没有及时清洁,就容易造成色素在牙齿表面沉积;此外,有国外研究发现,孕期和儿童早期规律摄入富含铁离子的食物会促进口内产色素菌群的生长,增加色素沉着的风险。 蛀牙 蛀牙(龋齿)则是由于口内唾液和细菌对食物分解后,产生一层附着在牙齿表面上的酸性物质和牙菌斑,长时间腐蚀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而形成。 两者如何区分 简单来说,如果是色素沉着,宝宝的牙齿表面光滑,没有侵蚀痕迹;如果是蛀牙,可见看到牙齿表面粗糙,有侵蚀痕迹。如果家长们还是不太清楚,最好去专业的儿童牙科医生那检查,请医生帮忙判断。 宝宝牙齿上有黑点怎么办 1
揉捏咽喉两侧 1、位置: 咽喉两侧。 2、手法: 以一手拇指、食指相对用力,轻轻揉捏孩子咽喉的两侧,从上向下反复操作1-3分钟。 点揉人迎穴、天突穴 1、位置: (1)人迎穴位于颈部,前颈喉结旁开1.5寸处。(颈总动脉搏动处。) (2)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中点,胸骨上窝中央。 2、手法: 将宝宝的扬起,这两个穴位很好找,以一手拇指、中指点揉孩子两侧的人迎,再以中指点揉天突,各1分钟。 按廉泉 1、位置: 在颈部正中线与喉结正上方横皱纹交叉处。用指头压迫本穴位,可感觉到舌根。 2、手法: 以一手拇指端按在孩子的该穴上,先按后揉1-3分钟,手法由轻到重,同时嘱咐孩子做吞
常用手法 1、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指按揉心俞穴并直推至膈俞穴,反复操作1~3分钟。 2、以拇指点揉至阳穴1分钟。 3、以单掌直擦脊柱及脊柱两侧的肌肉组织,以透热为度。 4、以指按揉双侧内关穴各1分钟。 5、患儿仰卧,家长用两手拇指桡侧,以膻中穴为中心向两侧分推,反复操作15~30次。 随证加减:心气不足型 1、症状表现: 症见胸闷,心慌气短,乏力,面色白,动则出汗,甚则大汗淋漓,四肢发冷。舌质淡、苔薄白。 2、常用手法加: (1)患儿仰卧,摩腹3分钟。 (2)补脾经300次,补心经50次。 (3)按揉足三里1分钟。 随证加减:心血不足型 1、症状表现: 症
宝宝午睡多久合适 每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对午睡时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2-3个月的宝宝,每天午睡时间在5个小时左右为宜。 2、4-6个月的宝宝,每天午睡的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 3、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午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 4、2-3岁的宝宝,每天午睡的时间可以控制在1小时左右。 5、3岁以上的宝宝,午睡时间就可以跟大人一样,每天午睡半个小时至1个小时就可以了。 宝宝午睡的好处 1、增强记忆力: 午睡不但具有消除疲劳的作用,还具有增强记忆力的功效。宝宝午睡时间长度适宜,精气神都比不午睡好,对外界的敏感性也高。 2、提高免疫力: 中午是人体最疲劳的时候,宝宝更是如此。睡个午觉,充分休息,疲劳缓解,
危害一 影响长个 宝宝每天的睡眠时长是相对固定的,所以一旦午睡时间过长,那么势必就会影响到宝宝晚上的睡眠。众所周知,宝宝晚上的入睡时间、睡眠质量对长个至关重要。因为促进身高发育的生长激素在晚上9点到凌晨1点的时候分泌最旺盛。如果宝宝在这个时间段没有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那么也就将错过拔高一截的机会。 危害二 加重疲劳 适当的午睡会缓解疲劳,但是午睡时间过长反而会让人感觉更加疲劳。那是因为睡觉时间全身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如果长时间肢体不活动,就会导致血液不流畅,醒后走路时会感觉腿软,周身无力。 宝宝午睡时间多久合适 每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对午睡时间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 1、2-3个月的宝宝,每天午睡时间在5个小时左右为宜; 2、4-6个月的宝宝,每天午睡的时间在3个小时
组织器官发育迟缓 脂肪发热量高,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后,可产生1000卡热量,是同量糖类产热量的2倍;如饮食中脂肪入不敷出,势必使建造组织器官、促进生长发育的蛋白质也转而供给热能。长期缺乏脂肪,对小儿健康发育不利。 使免疫力下降 幼儿各组织器官娇嫩,发育尚未完善,更需脂肪庇护。如眼球四周的脂肪组织,起着减少眼球与眼骨摩擦之作用;脏器的脂肪层,可缓冲外界的撞击而减少伤害;而皮下脂肪更是全身的屏障。体脂不足的幼儿,体重下降,对疾病的抗御能力低下,机体各器官受伤害机会增多。 严重影响脑部发育 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合成磷脂的必需物质,而磷脂又是神经发育的重要原料。幼儿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长期缺乏,对脑神经的正常发育和智力发育会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损。不饱和脂肪酸又是制造前列腺素的
宝宝的脂肪需要量是多少 婴幼儿饮食中脂肪供给的热量约占总热量35%,婴幼儿约需脂肪4g/kg/d,学龄前小儿约需2-3g,学龄期约需2-2.5g。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后,可产生1000卡热量。 脂肪对宝宝的重要性 1、供给热能: 脂肪所含的碳和氢比碳水化合物多。因此在氧化时可释放出较多热量。1克脂肪可释放3千卡的热能,所以脂肪是产热量最高的一种营养素。 2、大脑、脊髓发育需要脂肪: 脂肪还是细胞膜和髓鞘的主要成分,这两种物质对脑部神经和脊髓形成保护,使神经脉冲在婴儿体内运行得更有效率。 3、脂肪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 脂肪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红细胞。脂肪就像渡船,负责维生素A、D、E和K的吸收和运输。脂肪使食物味道好,宝宝能享受到好的“
体重超重 对照下面的公式看一看,宝宝是不是过胖 1、出生后1-6个月: 体重(千克)=出生体重+月龄×0.6。 2、出生后7-12个月: 体重(千克)=出生体重+月龄×0.5。 3、出生后13-36个月: 体重(千克)=年龄×2+8。 体重增长速度过快 正常足月宝贝出生时体重为2000-4000克左右。最初3个月,宝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在出生第二年,宝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贝在6个月时
补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次数:300次。 注意: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一到两岁小儿,一到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清肝木 位置: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次数:200次。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一到两岁小儿,一到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清心火 位置: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次数:200次。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一到两岁小儿,一到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蒙脱石散 即思密达,具加强、修复消化道粘膜的屏障作用,并能固定、清除各种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本品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剂型为散剂,口服。用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微生态调节剂 如双歧杆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肠道内有益菌群,有利于腹泻的治疗。 丁桂儿脐贴 原名:宝宝一贴灵,纯中药治疗小儿腹泻外用贴剂,简单方便有效,且无副作用。 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因及用药 1、食滞胃肠引起的腹泻,症状为腹部胀痛,大便臭似臭鸡蛋味、泻后减轻,不思饮食呕吐、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等。可用克泻胶囊、加味保和丸;也可选用小儿消食片。 2、若见泄泻清稀、多夹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发热、鼻塞、流清涕、轻咳、口不渴、舌
补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次数:300次。 注意: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insc m="8" i="1102910"} 清肝木 位置: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次数:200次。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两岁小儿,两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清心火 位置: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次数:200次。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
补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次数:300次。 注意: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三岁小儿,三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推大肠 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为补,称补大肠;反之为清大肠。补大肠和清大肠统称推大肠。 次数:200次。 注意:三岁小儿,三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揉板门 位置: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 次数:200次。 注意:用拇指桡侧从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
不能吃生冷和刺激类食物 生冷瓜果、冷拌菜等生冷类和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对肠道有刺激,腹泻时不宜吃。 不能吃导致腹胀的食物 豆类、过多的牛奶等会使肠内胀气,加重腹泻。某些小孩因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致泻,所以腹泻时可暂停用含乳糖的乳制品,待病愈后缓量摄取,直到逐渐适应。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且无乳糖,可以食用。 不能吃高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含糖量较高,糖在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应少吃糖。 不能吃高脂食物 因腹泻时消化能力降低,奶油、肥肉、油酥点心等高脂肪类食物,常因脂肪未消化而导致滑肠,造成腹泻不止。 不能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和
调节体温 大量的水可以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使体温不至于显著提高。在高温下,体内的热量可随水分经皮肤蒸发散热,以维持体温的恒定。关节、胸腔、腹腔等部分的水分,对器官、关节、肌肉起到了缓冲、保护、润滑的作用。 及时补水 晚上睡觉的时候,人体通过尿液、皮肤、呼吸等方式会消耗大量水分,所以起床后其实人体是处于缺水状态的,特别是宝宝新陈代谢比成人更快,对水分的需求更大,早上起来给宝宝喝一杯水可以很好地补充身体缺失的水分。 调节肠胃,预防便秘 经过一晚上的代谢,早上起床后人体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喝水可以冲淡胃酸,使其保持更好的状态,而且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宝宝便秘的发生。 宝宝早上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1、水温: 早上应该喝跟室内温度相同的水,天气比
补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 次数:300次。 注意:做小儿推拿,习惯上以小儿左手为宜。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推大肠 位置:食指外缘,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 次数:200次。 注意: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揉板门 位置:位于小儿手掌大鱼际处。 操作:操作时,操作者左手握住小儿的手指,用右手拇指蘸滑石粉,按揉板门。 次数:150次。 注意:用拇指桡侧从
补脾土 推拿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方法: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操作次数:300次。 注意事项: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清肝木 推拿位置:食指指腹。 操作方法: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操作次数:200次。 注意事项:“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四岁小儿,四岁以上酌加,以下酌减。 清心火 推拿位置:中指指腹。 操作方法: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操作次数:200次。 注意事项:“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四岁小儿,
小儿推拿安全吗 小儿推拿是绿色疗法,通过推拿小儿特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可以让宝宝少吃药、不吃药,减少药物对宝宝内脏等器官的损害,符合当今医学界推崇的“无创伤医学”和“自然疗法”的要求。 小儿推拿适用于哪些人群 大量临床实践证实,小儿推拿对各种腹泻(消化不良型治愈率达99%)、小儿感冒、发烧、咳嗽、厌食、呕吐、积滞、便秘、遗尿、夜惊、盗汗、斜颈、湿疹、疝气等疗效显著。 小儿推拿主要针对多大的孩子 小儿推拿适合0-12周岁的孩子,6岁以下的孩子进行小儿推拿效果最好。 小儿推拿还需要配合吃药打针吗 孩子患病后要经医院检查,根据情况需要而选择治疗方法。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以医院的治疗方案为主,同时配合小儿推拿。
宝宝洗完澡就睡觉好吗 宝宝洗澡后不宜马上睡觉,原因有三: 1、宝宝刚洗完澡,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大脑耗氧量增加,能量消耗过度,会导致宝宝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有些宝宝可迅速入睡,但这种被迫睡眠状态会降低睡眠质量。 2、洗澡后,宝宝全身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加之晚上抵抗力会相对下降。此时,很容易受到病菌侵袭而患病。 3、刚洗澡后体温过高,会抑制宝宝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而褪黑激素在减少人的入睡时间和延长睡眠时间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夜间褪黑激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如果宝宝洗澡后立刻入睡,很可能会在半夜醒来、睡眠时间短。 宝宝睡前多久洗澡好 建议家长们睡前一个半小时左右给宝宝洗澡。洗完澡后,不要立刻哄宝宝入睡,可以跟他说说话,玩玩简单的亲子游戏,既帮宝宝缓解了困倦,又增加了亲子互动。还可以给他
掐人中 位置: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 操作:术者用拇指甲或食指甲掐之,掐5~10次或醒后即止,称掐人中。 作用:醒神开窍。常用于急救,对于人事不省、窒息、惊厥或抽搐,多与掐十宣、掐老龙等合用。 掐揉手精威两穴 位置:“精威”是“精宁”与“威灵”之合称。精宁穴位于手背第4、5掌骨歧缝间,外劳宫旁,与三焦经中渚穴同位。威灵穴位于手背第2-3掌骨间,约与外劳宫相平处。 操作:此两穴在手颈部两侧用单拇指甲掐之,或用中指端作揉法,两穴掐5-10次,揉100-200次。 作用:治头痛、耳鸣、急惊风、手不能屈伸等症。 捏双脚太溪 位置: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