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龄前健康学龄前营养学龄前教育学龄前疾病
  • 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就是害孩子!
    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就是害孩子!

    多数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疼爱,都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也有的可能没有这种意识,认为,做家务大人做就可以了,孩子好好玩,好好读书就好了。 但事实是怎样的呢?给大家几个数据和案例,让我们对这个观点有全新的一个认识: 1、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3、还有很多实例证明,想要孩子成为精英,让他做家务是必不可少的。美国超级豪门洛克菲勒家族传了六代,代代精英,没出过一个败家子。就是因为承袭了家规,从小让孩子记账和做家务。 4、美国新任交通部长赵小兰的爹赵锡成养出了5个非常优秀的女儿,就是因为他从小就让赵小兰带着妹妹们做家务

  • 那些一直听父母话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那些一直听父母话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朋友姐姐家的儿子彬彬读大一,可是,最近他差点被学校开除了。 缘由是有位同学说了几句玩笑话,彬彬怒了,把那同学一拳打得脑震荡住了院,还把教室砸的一团糟。(让我立刻想起了马加爵) 家里的老人说,这孩子是中邪了!以前他多乖巧、多听话啊。 朋友说,彬彬真的从小就听话,叫他往东从来不敢往西,他的父母相信“棍棒下出孝子”,对他的唯一标准就是“听话”。 听到“听话”这句,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我们养孩子只需听话,而不必拥有爱心,独立,善良,自信,创造力和好奇心,只需要表现乖吗? 朋友接着说,可谁也没想到,考上大学,彬彬反而好似进入了“叛逆期”,一言不合就大喊大叫,扔东西、砸东西,情绪极容易失控。 这回在学校闯了祸,姐姐很愁苦,实在想不明白从小乖巧听话的儿子怎么突然就性格大变,可骂他无动于衷,打他甚至会和你对打,无奈之下,只好去看了心理医

  • 爱不爱孩子,就看这些小事做对了吗?
    爱不爱孩子,就看这些小事做对了吗?

    曾经有一项关于儿童心愿的调查显示: 很多在成人看来很小的事情,在孩子眼中却十分重要,比如:“我希望吃一顿全家餐,因为我的爸爸经常在外面有应酬,有很久没回家吃饭了。”“希望妈妈能回来工作,不再去外地,我很羡慕其他小朋友的妈妈每天都在身边,我很想她。”……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 其实你只要做对这些小事—— 陪伴 养育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一是跟孩子建立亲密感; 二是塑造和调整孩子的行为。 这两项养育任务,都不是仅靠金钱就能解决的,更多的需要时间与陪伴。 妈妈A:“广告行业总是加班,很可能晚上宝宝等不到我就睡着了,第二天早上还是见不到我。” 妈妈B:“我跟老公工作都很忙,没什么时间陪儿子,他都不怎么喜欢和我们沟通。” 妈妈C:“女儿总是有各种小礼

  • “三岁看大”这10种孩子前途无量,你家孩子在里面吗?
    “三岁看大”这10种孩子前途无量,你家孩子在里面吗?

    1.信心十足的孩子 自信心是人生成功的第一要素,它是指一个人能充分估计自己的力量,并且确信经过努力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是调动一个人积极度性、创造性、还是克服困难的巨大的动力。 孩子的自信是在一次次成功的行动中培养起来的。因此,要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搞懂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做成自己想做的事,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想得到别人肯定、鼓励的内心需要,让孩子觉得“我能行”。成功只青睐自信者,与自卑者无缘。 2.效率高的孩子 效率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只有办事效率高的人才能脱颖而出。如同在同一起点上起跑,最快到达终点就是赢家。例如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不是那些学习最用功的学生,而是那些摸索出了一套最佳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高的学生。 3.头脑灵活的孩子 读书学习好坏,与工作赚钱完全是两码事

  • 容易被忽视的孩子,有两个明显特征,别因你的粗心误了孩子
    容易被忽视的孩子,有两个明显特征,别因你的粗心误了孩子

    被忽视的感觉真的很难受,这感觉就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总觉得自己很不幸,情绪低落。 这是前段时间我自己被忽视后的亲身体验,推己及人,如果孩子被忽视了会感觉如何呢?尤其是在幼儿园内被老师忽视,这种感觉可能会比我还难受。 虽然幼儿园老师有明确的的规定,不管喜不喜欢都会公平对待每个孩子,这一点,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到的。但是一个班级这么多学生,老师还是会存有私心的,对自己喜欢和讨厌的孩子会格外关注,而这种不上不下的孩子,就类似于中等生,处于可有可无的存在,很容易因为某些原因被老师给忽视掉。 而这种不上不下的孩子,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家长要及时帮孩子纠正。 不敢表达,妥妥的“乖”孩子 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绝非虚假。而现在家长都喜欢将自己的孩子训成,听话的小绵羊,让孩子习惯性的顺从,有什么需求不敢表达,有什么委屈不敢

  • 这种情况下教孩子收起善良,被“害”的可能就是人贩子
    这种情况下教孩子收起善良,被“害”的可能就是人贩子

    现在人贩子的猖獗程度,简直令人不寒而栗,家长任何的疏漏可能就会给人贩子可乘之机。 最近在和宝妈交流的时候,听到了一件小孩智斗作恶多端人贩子的事迹。刘女士一般都是下午准时的去幼儿园接儿子回家。这天,刘女士因为家里的事耽搁了,所以比平常晚了一点。到学校后,听老师的讲述才知儿子今天的“壮举”。 原来放学后,人贩子看刘女士的儿子没有人来接,就动了坏心思,趁机哄骗孩子。 人贩子就说,哎呀,小朋友,我有东西落在厕所了,你能帮我找一下吗?连问好几次,刘女士的儿子一直摇头,这个人贩子其实是想把孩子引到厕所里,好让自己的同伴下手。 眼看刘女士的儿子不为所动,这个人贩子的暴脾气也上来了,你这孩子怎么一点也不善良!没学过什么叫助人为乐吗? 刘女士的儿子看了这个人贩子一眼,扭头跑向老师了。人贩子看这个孩子挺聪明,不好得手,就把目标

  • 这种方式对待孩子,比打骂还让他难受,甚至对爱产生质疑
    这种方式对待孩子,比打骂还让他难受,甚至对爱产生质疑

    动手,效果快,口服心不服,长大后沟通障碍 动口,需要耐心,口服心也服,长大后容易沟通 这是网上一位朋友对两种教育的对比,不可否认他说的道理是正确的,但是生活中天天打孩子的毕竟少数,天天给孩子动口沟通的更是少之又少。 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对待孩子都是冷处理,也就是所谓的冷暴力,而这种方式对待孩子,它的伤害值甚至比打骂孩子一顿还让他难受,而且还会让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破坏亲情破坏孩子的安全感。 冷暴力这么恐怖,那么什么是冷暴力? 冷暴力不是对孩子身体的摧残、伤害,而是对孩子语言上的讽刺、嘲笑、冷漠、轻视、漠不关心,这将会对孩子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而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你有注意到你已经对孩子实施冷暴力了? 案例一 我跟我爸基本没有什么语言上的沟通,他对我们总是很

  • 孩子夜里睡觉有这个异状,家长可不敢大意了,要赶快看医生了
    孩子夜里睡觉有这个异状,家长可不敢大意了,要赶快看医生了

    昨天,婷婷领着自己6岁多的儿子来我家做客,我一看,把我吓了一跳,这母子俩都是挂着大大的黑眼圈,满脸都是憔悴。我慌的赶紧问发生啥事了,怎么大人和小孩都这么憔悴。 婷婷一脸无奈的说道,这两天晚上也不知道咋回事,前天晚上半夜我儿子突然坐起来大哭,嘴里还嚷着一些乱七八糟的话,我和老公听到了,还以为孩子是做噩梦了,就抱着安慰安慰哄他睡了。 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儿子又是同样的症状,吓的那一晚上我们两个就呆在儿子的卧室,折腾了一夜也没睡好觉。 我说这种情况怎么不去看医生,婷婷说以为孩子是在做噩梦,没想那么多。我说,婷婷你也够粗心的,孩子这种情况明显就是有问题,赶紧去看医生吧。 我收拾了一下东西就陪着婷婷和他儿子去了医院,医生对婷婷儿子进行了一个全面检查,医生告诉我们,孩子的身体没有什么问题,也不缺少微量元素。 医生问婷婷,

  • 孩子在公共场合乱喊叫,被别的大人打,你要不要打回去?
    孩子在公共场合乱喊叫,被别的大人打,你要不要打回去?

    前些天,女大学生怒踹4岁女童的新闻:女童在餐馆大叫,妈妈手指训斥不管用,邻桌女大学生心生怒意,转身上前踢了孩子一脚,接着女童妈和女大学发生肢体冲突…… 随着事件真相一天天的浮现,网上言论几乎是“两边倒”,一边认为:现在的女大学生没素质,缺乏自控力,另一边则觉得:女童家长对孩子管教不当,还要当众撒泼打回去,太过分。 而事实上,这件事是没有孰是孰非的,要永远相信:一个巴掌拍不响。 *“公共意识”的树立 首先,父母和孩子都没有树立好“公共意识”。“孩子小”真的不是借口,从心理学来说:孩子3岁起,就有自我把控和自律的意识了,这个只要靠我们家长适当地引导和规范,是可以培养的。 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对孩子的不当行为没有加以制止,或者说制止了也没有效果的话,那就可能是你的问题了:要么孩子根本不把你放眼里,要么你平时就没有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 别粗心,孩子出现这四个异常现象,可能在学校被欺负了
    别粗心,孩子出现这四个异常现象,可能在学校被欺负了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磕着碰着,看到孩子痛苦的模样,做家长恨不得所有的痛苦都让自己替孩子承担。 尤其是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中,家长更是一万个不放心,害怕孩子被别人欺负,受委屈,更害怕孩子在学校受欺负,而自己却一无所知。 如果你家孩子不愿给你谈及学校发生的事情,家长是可以通过他日常的表现推测出来的,如果孩子回家后出现这四种异常的现象,很可能就是在学校被欺负了。 讨厌上学、喜欢独处 正常情况下,只要孩子适应了新学校,并在学校有自己的伙伴是非常乐意去学校的。 如果孩子已经进入新环境一两个月后,突然开始讨厌上学,或者回家后也不给你说学校的事情,对周围环境失去了兴趣,好奇心,你就该留心了,这是孩子心底深处发出不安和害怕的信号,很可能是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 晚上做噩梦 造成噩梦的原因有很多种,而它主

  • 你假装大方做“善事”,却让孩子承担后果,宝妈你太狠了
    你假装大方做“善事”,却让孩子承担后果,宝妈你太狠了

    “既然她觉得我的东西不重要,那么她的一样也都不重要了。她送出去的是我对她的信任,我扔掉的是我对她的尊敬。” 这是表妹昨天和大姨争吵后,给我说的一句话。其实表妹给我说了很多,但是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这是大多数“大方”父母私自将孩子的玩具送给别人后,孩子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昨天我去表妹家拿些东西,表妹家很是热闹,大姨请了自己广场舞要好的姐们来家做客,其中一个阿姨带了自己的女儿来玩。 这个女孩看中了表妹一套世界十大系列中的一本,就问大姨可以带走吗?大姨没有询问表妹的意见,点头蒜似的说“可以,可以” 这一套书是表妹要好的朋友送她的生日礼物,里面有好多回忆。刚开始表妹不知道,晚上的时候才发现,就问大姨为什么不经过自己的同意就将自己的东西送人,越说表妹越伤心,不禁哭了起来,但是大姨看到后,不仅不安慰,还说“哭什么,你还有那么多本书。”

  • 三岁看大是有根据的,这些坏习性三岁前孩子必须戒掉
    三岁看大是有根据的,这些坏习性三岁前孩子必须戒掉

    三岁看大,虽然是一句俗语,但并不是无道理的。 据科学研究发现,三岁前是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有资料显示宝宝出生后脑的重量只有约370克,而周岁时脑重量竟然发育到成年的60%,而第二年就可以达到出生时的3陪,成年人的75%,第三年就真的可以接近于成年人的脑重量,而以后的脑发育也会缓慢很多。 从此家长可以看出来前三年对孩子是多么的重要,而孩子出生后的前三年,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方式都会对孩子的脑组织发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坏的习惯也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因此家长要留心观察孩子三岁前日常是否有以下习惯,如果有,就要及时用恰当的方式帮孩子改正。 打断家长说话 大部分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迫不及待。小时候看到奶瓶就想要喝奶,才不管温度如何,因为害怕烫到孩子,家长都会很耐心的告诉孩子,现在不能喝。 而孩

  • 如果家庭中没有这3种夫妻相处模式,那孩子未来差不到哪去
    如果家庭中没有这3种夫妻相处模式,那孩子未来差不到哪去

    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家里有你,有我,有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大多数夫妻希望的生活,也是一个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 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大多数夫妻都知道家庭和谐的重要性。但是,却很少人能做到一家和平相处。 要知道孩子的性格是在一个家庭的耳濡目染之下养成的,这三种夫妻相处之道不仅影响夫妻关系,也威胁孩子的未来。 一方强势,一方弱势 这种相处在我们这个社会太常见了,要不爸爸特别强势,要不妈妈特别强势,不管是哪一种家庭生活方式都特别影响孩子的成长。强势母亲一般让男孩变得懦弱,缺乏、胆小,女孩变得叛逆不服管教。 而家里是强势的父亲,男孩一般喜欢暴力、不讲道理;女孩则可能变得胆小懦弱,长大后还有可能重蹈父母的婚姻相处之道。 所以,要想让孩子健康发展培养一个民主、公平的家庭氛围非常重要。

  • 吃饭时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吃饭时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不少爸妈总喜欢在饭桌上询问孩子的成绩,斥责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絮叨一堆道理,结果就破坏了大家的好食欲和温馨和谐的氛围,既起不到教育效果,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 饭桌上训孩子的危害 1. 消化不良 孩子被训心情糟糕时,往往为了逃避压抑的饭桌环境,草草吃几口就离开了。这种情况下,孩子不能像平时那样细嚼慢咽,甚至连口汤都不喝,肯定会影响正常消化。 有时候,家长训斥地太严厉,直接就把孩子训哭了。孩子一边哭泣、抽噎着,一边吃饭,会有被饭粒儿、小骨头卡住的风险。 2.情绪压抑,食欲不振 很多家长平时工作都很忙,也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一天中也就吃饭的时候全家能聚在一起。家长们的本意是好的,想着能抽点时间中教育一下孩子,可是,聊天的内容动不动就是“这次考多少分” “人家孩子怎么那么听话” “你怎

  • 家长们开车接送宝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家长们开车接送宝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经常开车接送宝宝的家长,你是否考虑过如何确保宝宝的安全呢?牢记以下的安全守则,对你和宝宝至关重要。 带宝宝坐车,请注意“三不” ? 不能抱着宝宝乘车,应该使用合适的汽车安全座椅。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使用合适的汽 车防护设备,比如儿童汽车安全座椅,增高坐垫等。 抱着儿童乘车其实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习惯——发生意外时,巨大的力量会让孩子脱手而出,而家长的惯性还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挤压。 ? 不能让宝宝坐副驾驶座位,后排座才是最安全的位置。汽车前排座椅的安全气囊对成年人能形成保护,但对宝宝来说却十分危险:当气囊爆开时,可能会打破宝宝的鼻梁和面部,甚至造成颈椎骨折。 无论碰撞激烈还是缓和,以大约300公里/小时速度打开的气囊会严重伤害坐在前排的宝宝。越靠近气囊,伤害越重。 ? 不能让宝宝

  • 孩子做家务应该给钱吗?孩子做家务的好处
    孩子做家务应该给钱吗?孩子做家务的好处

    儿童的财商教育,即结合品格教育培养孩子对于金钱的正确认知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学会财务管理并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 在美国,许多孩子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接受金钱观念的熏陶与实践。孩子们可以通过干家务活获得零用钱。付出劳动便理所应当地获得报酬,这在美国几乎是一条连自家人也不例外的“金科玉律”。 孩子做家务应该给钱吗? 零用钱曾经对于孩子来说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有或者没有。时至今日,零用钱却日益变成了中国家长的育儿难题。是否该给孩子零用钱?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此类问题让不少家长倍感困惑。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通过干家务获得零用钱是很好的教育方式。这可以让孩子知道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孩子还能通过赚钱花钱这个过程,学会有计划地花钱,然后才是利用手里的钱,获取更多的钱。 而持反对意见的家长大多认为,孩子做家务付报酬,缺少了中国传统

  • 爸爸妈妈们,你用哪种方式教育孩子?
    爸爸妈妈们,你用哪种方式教育孩子?

    1.愁眉苦脸式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孩子也许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2.催促式 “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大了。 3.包办、陪读式 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样孩子的学习自主能力没有了,另一方面,很容易让孩子误会学习并不只是他个人的事,依赖性大。 4.疲劳式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学不好。 5.达标式 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而孩子

  • 为什么孩子太磨蹭?因为大部分父母没用这个办法
    为什么孩子太磨蹭?因为大部分父母没用这个办法

    01 有个朋友说,每天早上起床就像在打仗。 老公上班远,通常来不及吃早餐就去上班了。 她起床以后把早餐蒸上开始催孩子起床。 好不容易催起床了,孩子还要在床上呆几分钟,她又要催着他穿衣服。 穿上衣服以后催刷牙,催洗脸,然后催着孩子坐上餐桌。 接着催吃饭。 有时实在来不及,会把早餐给他打包在路上吃。 但是这种方式她颇不放心,因为不知道孩子吃了没有,有好几次孩子放学回家后,她发现孩子早餐原封不动搁在书包里。 吃完早餐催孩子拿书包,穿鞋,再催孩子出门坐校车……. 每天早上各种“催催催”让她精力在一早就消耗大半,到她上班的时候,情绪已经很差。 我记得曾看一位美国心理咨询师说过,现代人常常过度使用一个词——赶快。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都来不及了”的世

  • 给孩子找个好学校,怎样才算“好”?
    给孩子找个好学校,怎样才算“好”?

    上周,广州幼儿园网上报名结束了,竞争激烈程度让不少家长惊讶,“原以为上小学难,原来从上幼儿园开始就难了!” 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投资少、资源总量不足、师资短缺、办园水平参差不齐、“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都很突出。因此,家长们都希望从幼儿园开始,给孩子找一所好的学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什么是好学校?跟国际接轨的就是好学校?于是,国际双语幼儿园、蒙氏幼儿园报名异常火爆!那这些学校到底哪好呢?我们来看看,备受好评的蒙氏教育到底核心在哪? 蒙氏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①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② 不教的教育。反对填鸭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③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

  • 16句“神回复”,让亲子沟通顺畅无比!
    16句“神回复”,让亲子沟通顺畅无比!

    看了那么多育儿书,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还是没法和孩子好好说话?跟孩子怎么说他都不听?快来学学这16句神回复,让亲子沟通不再成问题。 1. 直接描述问题 不当沟通×:说了多少遍了,上完厕所要关灯!你知道这样多浪费电吗? 高效沟通√:厕所灯没关。 铅笔头说:指责会引起对抗,直接描述问题自然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动力。 2. 给予替代方案 不当沟通×:你再画墙,看我不打断你的手! 高效沟通√:墙不是用来画的,纸才是用来画的。(递给孩子大白纸) 铅笔头说:很多时候,孩子不是故意犯错,他只是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做。提供给孩子替代方案,告诉孩子怎么做是合适的,孩子自然放弃不当做法。 3. 先催更容易的事 不当沟通×:你快点!我们要走了! 高效沟通√: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