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龄前健康学龄前营养学龄前教育学龄前疾病
  • 父母的8个习惯直接导致孩子越来越笨
    父母的8个习惯直接导致孩子越来越笨

    爸爸妈妈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聪明伶俐,希望能通过饮食和学习等方式来提升孩子的智力,可是很多父母都想不到,自己身上的几个坏习惯却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笨。

  • 家长必知!好老师都在用的10个黄金教育法则
    家长必知!好老师都在用的10个黄金教育法则

    鱼缸法则 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一家公司里,几条小鱼放在一个鱼缸里,好几年了,竟然还是那么小,于是人们认为,这鱼就是这种小个头。有一天,鱼缸被打破了,因为一时找不到鱼缸,于是,就把他们养在院子塘里。没想这些鱼竟然疯了似的长的很大。 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人更是如此。我们常常帮孩子作出选择,选择学校,选择衣服,选择玩具等等,我们常常帮孩子作出回答。因而,孩子没有选择,没有思考。所以,他没有创新思维,也不会有太多尝试。你可以让他学到很多知识,你却无法让他举一反三,也无法让他有更好的想像力。 罗森塔尔效应 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 罗森塔尔是20世纪美国的心理学家,皮格马翁是古希腊神话的主角。 这个效应,指的是一个积极的期望带来积极的结果的效应。在皮格马翁神话里,他是赛甫路斯的国王,也是位雕像家。他爱上了自己的一尊美女雕像,他期待她

  • 孩子,你也让妈妈学会了成长
    孩子,你也让妈妈学会了成长

    记得孩子曾经问过我“妈妈,你最想听到的表扬是什么?下次给你礼物贺卡我就写上去!”我也曾打趣地跟孩子讲“什么“美丽大方”“温良贤淑”都已经无法描述你妈妈的优秀了”。但是最近与孩子之间发生的种种小摩擦,让我又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思来想去找不出第二个比“教子有方”让作为妈妈的我听了更兴奋的词。 教子有方,突然发现这也是与孩子生活的点滴带给我的思考和成长。 上月的一个周末,我在厨房里忙碌着,突然听到客厅里的手机响起,便喊孩子帮忙拿来。但是几次喊她,都没听到回音,出去一看,她正自顾自地摆弄那满地的积木,全然不顾铃声早已响彻客厅的手机。看到这一幕,我便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地呵斥了她并推倒了她摆弄许久的积木。孩子惊恐地看着我,久久不能回神。 经过那次之后,女儿再也没有出现过“百呼不应”的情况,即便是看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都会随时关注我的“动态”。原本骄傲地以为这是孩子的进步,直

  • 成长,就是和父母保持距离!
    成长,就是和父母保持距离!

    合理的家庭界限对家庭关系的维护作用重大,在执行中却常被误解或忽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理一理这个问题。 1. 什么是合理的家庭界限? 界限是结构家庭咨询[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Minuchin, 1974] 中的一个概念。 结构家庭咨询的核心理念是从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来理解和调整家庭内个体成员的行为。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会简单地认为家庭中的某一个人出了问题,而是会看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是否存在不妥当的地方; 其中就包括模糊混乱的界限。 每个家庭里都有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体现了家庭成员的不同身份、角色、职责。 主体的家庭部门包括夫妻部门、父母部门、子女部门、兄弟姐妹部门; 很显然,有的部门是同样的人在履行不同的家庭角色和职能。 关系健康、界限

  • 教育男孩坚持这4个原则,长大肯定了不起
    教育男孩坚持这4个原则,长大肯定了不起

    每位家有男孩的家长,在教子过程中,如果你时刻记着这四大原则,那么,你的孩子一定会很了不起! 原则一:从小就要让男孩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男子汉 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原则二:千万别对男孩来"硬"的,要和男孩做朋友 男孩最怕什么?很显然,他

  • 教会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稳
    教会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稳

    《战国策》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何计深远呢?就要把做人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尽早地教给他们。而知好歹、懂规矩、会感恩都是为人的大素质、做人的大原则。教会孩子这些,一定能让孩子一生的路顺活得更安稳。 教会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稳 一、知好歹 知道了好歹,孩子本性中的善良,就会指引他去做好的事情,拒绝做坏的事情。孩子的优良品质,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将来孩子踏入社会,这些品质也能起着定盘星和指路灯的作用,能让孩子不走歧路、邪路并得到善良所应有的回报。 知好歹,这关乎孩子的情感和内心认同,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从小给予他们关的熏陶,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接受和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 二、懂规矩 教孩子懂规矩,就是教孩子明事理。然后孩子才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才

  • 怪不得!父母常发火,孩子会被迫拥有这种独特“生存技能”
    怪不得!父母常发火,孩子会被迫拥有这种独特“生存技能”

    作为父母,你经常在孩子面前发火、生气、情绪暴躁或愤怒吗?那么你的孩子一定会有这样的技能。有一位朋友大A曾经说过她童年时的一件往事。 她的外祖母有很多外孙,在她6岁那年,她和其他表兄表姐们到外祖母家过暑假。有一天,他们7个表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写暑假作业。突然,门“吱呀”一声被打开。外祖母拎着菜篮子进了屋,静静地看着几个孩子。大A抬头看了看外祖母,不仅赶紧端正了坐姿,还迅速把写得不够好看的字擦掉重新写。其他的表哥表姐们还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有些人趴在桌子上,有些人一边玩着布娃娃一边写作业,甚至还有人趁机跑到外祖母面前央求吃糖…… 当晚,除了大A,其他小朋友毫无例外地都被罚不准吃饭。外祖母当晚还跟外祖父吵了一架。大A回忆说,从外祖母一进门,她便发现外祖母脸上藏着怒气。为啥呢?外祖母养得肥壮的一窝小兔子被人偷了。据说大A的父母经常对大A发火。

  • 学龄前孩子背过的古诗都忘了,真的会忘了吗?爆发力在后头
    学龄前孩子背过的古诗都忘了,真的会忘了吗?爆发力在后头

    经常会有父母留言提出这样的疑惑:“孩子现在背的古诗,过了一段时间便会忘记,背了也是白背……”孩子看似是忘记了,但真的是忘记了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幼儿说先跟大家说说一个奇妙故事,该真实故事记录在美国纽约大学教育中心胎儿心理学的研究者托马斯·伯尼的著作中: 法国巴黎有一位语言心理学教授 ,接待了一位患孤独症孩子奥迪尔,奥迪尔不爱说话,有时一天只说一两个词,奥迪尔的爸妈都愁怀了,这样下去孩子肯定一辈子也不张嘴说话了。万般无奈下,爸妈把奥迪尔带到这位语言心理学教授前。教授一开始用法语结合各种技巧跟奥迪尔交流,但孩子就是一个字也不肯说。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接触,教授发现奥迪尔每当有人跟他说英语时就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并愿意交流,并且没有一点儿孤独症的迹象。孩子的妈妈表示,家里一直都是说法语,并没有说英语,但她在怀孕那一年曾在一家讲英语的外资公司工作。

  • 家长是孩子的未来 父母的改变决定孩子的未来
    家长是孩子的未来 父母的改变决定孩子的未来

    我很喜欢这样一个比喻,家庭如果象一棵树,老人就是树根,家长是树干,孩子则是花朵,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和树干有问题。在亲子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中,有一种常见现象,家长常常看到的是孩子的问题,随着咨询的深入,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家长,是家长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开了花”。因此,要做好亲子咨询,单方面咨询孩子,效果往往有限,我认为,对家长的咨询,才是改变亲子关系的重点。从本质上讲,不存在有问题的孩子,只存在有问题的家长。 谁制造出了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从遗传角度来看,孩子是父母所生,传承着父母身上很多秉性,从成长环境角度来看,父母是孩子人格形成最有力的影响者,如果孩子有问题,基本上是家长的问题在孩子身上的投射。如同看到银幕上有瑕疵,需要先检查投影仪镜头有没有问题一样,先在家长身上寻找问题根源。 家长的问题,常见于哪些呢?从咨询案例分析来看,内心有恐惧的家长,

  • 三招轻松制服孩子“小拖沓”
    三招轻松制服孩子“小拖沓”

    孩子动作太慢,做起事情磨磨蹭蹭,慢条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时间,降低做事的效率,尤其是穿衣服和吃饭等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作为家长,你是否也有着这样的困恼? 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技能的日益高要求,使得人们必须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抓紧时间,提高效率。 现在,就教给家长们三招,帮您制服“小拖沓”! ★精神奖励法 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奖励法向来是屡试不爽。孩子写作业前,您不妨和他约法三章,如果孩子当天的作业完成得快速工整,可以给他一些适当的小奖励,比如,给他讲个故事,陪他打打球、下下棋等。 实在没时间,也可以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把剩下的时间交给孩子,让他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还可以真诚地告诉他,看到他今天完成的作业干净整洁,真是一种愉悦的享受,然后轻松地问:“不知道你明天又会给妈妈带来什么惊喜呢?”

  • 孩子一不满足就发脾气哭闹,这事儿怎么破?
    孩子一不满足就发脾气哭闹,这事儿怎么破?

    有很多妈妈问我,孩子一不满足就发脾气哭闹怎么办?比如说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1:儿子1周岁,一旦有不满足的事情就大声哭闹,有些是明显不合理的,此时如果将他放在一边任他哭是否可以? 案例2:我家女儿三岁半了,最近几个月不知怎么来形容她的个性,动不动就发脾气、跺脚、摔东西,有时还拍桌子、打人,要不就生气,自己上床睡觉。反正是她错了你不能说,你要顺着她才好,以她为中心,哄着才好,我该怎么办呢? 发脾气也好,哭闹也好,都是孩子常见的一个表达与发泄的途径,父母对此不用过度反应和担心。 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保持自己的淡定与平和,接纳孩子的情绪,你淡定了,孩子才会更容易平复情绪;其次是适当的沟通,不能满足的要坚持,但也要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与需求。 “冷处理”是很多父母都知道的基本应对原则,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冷”

  • 孩子叛逆其实是好的开始,家长看懂这篇文章,孩子就有救了!
    孩子叛逆其实是好的开始,家长看懂这篇文章,孩子就有救了!

    很多家长没发现, 叛逆并不是孩子的问题, 也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想要让孩子变得更好? 读懂这篇文章, 您和孩子都会一如心中所想,变得越来越好。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的“叛逆”头痛不已。总想找一些什么办法来“修理”孩子。 实际上,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如果父母把握好了,对孩子受益一生;如果没有把握好,可能就会害了孩子。 对于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感受。 我经历过上千个关于孩子“叛逆”的个案,有自己的心得和总结。最近,一篇描写少年寻找自己的文章让我深受感动。 其实,孩子叛逆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的内在都会有叛逆的倾向。 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来说,叛逆也不过是暂时的,孩子只有经

  • 如果孩子上课走神,请这样做!
    如果孩子上课走神,请这样做!

    第一关 听课不走神 训练目的:训练学生学习能力,能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写作业,考试不粗心,提高学习成绩。 训练要求:每天训练10分钟,放学后在家里写作业前训练,由家长监督训练情况,必须每天坚持训练,效果明显。 1. 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家长将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在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例如:家长读:68715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15 2. 听字训练 训练方法:家长读下列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一个“一”字就用笔在纸上打一个“√”,家长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直到孩子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的个数相同为止。 有一小鸟,它的家搭在最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要飞,每日只在家里叽叽地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他们都是觉得非常的快乐。这一天早晨,它

  • 育儿 | 孩子6岁前必须立下的6条规矩
    育儿 | 孩子6岁前必须立下的6条规矩

    现在的爸爸妈妈,都希望给孩子充分的自由,锻炼他们的独立能力。但是,一味地纵容,觉得“只要他喜欢就好”、“孩子高兴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规矩长大了孩子自然就懂”……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变得自私、没礼貌,甚至是叛逆。 无规矩不成方圆,6岁前的小孩子正处于发育期,如果没有爸爸妈妈制定的规矩来约束他,孩子容易为所欲为,更不懂得判断自己言行是好的还是坏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将会变成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对于孩子的人际关系也将有非常大的影响。 那么,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立下什么规矩呢?立下规矩之后又应该怎样对孩子实施呢?很多父母都在被这些问题难住了,今天,小编就给您排忧解难,看看6岁前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规矩一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孩子有怎样的行为才算粗野、粗俗呢?比如乐乐在幼儿园里跟小朋友抢东西,小朋友不给他他

  • “别人家孩子”只是传说,研究明白自己家孩子才是正事
    “别人家孩子”只是传说,研究明白自己家孩子才是正事

    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特质。有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很难养,中午死活不愿意睡,半夜经常被自己吓醒,白天情绪无常。你反复思考了所有的亲子关系,觉得自己做得比教科书都要标准了,可是面对眼前这位还是束手无策。 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如果我告诉你这是孩子天生的特质造成的,你会对他造成一定影响,但却可能无法改变,你愿意相信吗? 恐怕大部分人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基于自身经验和社会阅历,成人往往能意识到一个脆弱敏感、性子急脾气暴、或者有些暴力的孩子在未来会有多少扇窗或者门直接向他关闭。成人深切地知道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但又害怕面对孩子天生的特质带给他们的劣势,因此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帮孩子“改掉”坏脾气坏性格,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看上去更“合群”。 我特别理解家长这种焦虑又急迫的心情。但是我认为,与其驯化孩子成为一个“假自己”,不如

  • 加拿大儿科专家:抓住8个瞬间宝宝更聪明
    加拿大儿科专家:抓住8个瞬间宝宝更聪明

    想给宝宝一个好的开端,早期就要刺激其大脑功能的发育。加拿大渥太华儿童医院的儿科医师艾莉森·肖恩建议,利用好日常生活中的八个时刻,就能让宝宝更聪明。 喂奶时 吃母乳时,婴儿会把目光集中在母亲脸上。这是母婴面部表情交流的好时机,妈妈回应并重复婴儿嘴中的咕咕声有助于其习得语言技能。如果用奶瓶喂养,要让婴儿依偎在与母亲胸部同高的位置,确保孩子的目光能盯在母亲脸上。 唱歌时 唱歌看似简单,却能促进婴儿学习能力的提高。肖恩说:“父母唱歌时会用到很多音调,这会吸引婴儿的兴趣。歌曲中包含的新单词和重复模式对于语言能力的发育非常重要。唱歌还能教会婴儿韵律,有益于其今后阅读能力的提升。” 换尿布时 一边给孩子换尿布,一边拍拍小屁股、摸摸小脚丫,夸赞宝宝乖巧、可爱,告诉他你正在做什么,这是很好的母婴交流机会。

  • 你的信任,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你的信任,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前段时间有部非常火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电影讲述的是一位摔跤冠军的父亲,偶然的发现了女儿的天赋和闪光点,在重男轻女的社会里,他顶住一切压力,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女儿最终站在了最高的奖台上面。 电影很励志,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都说被感动到泪目。 泪目不仅是因为这部电影的励志,更是励志背后的信任。 我们为什么会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因为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从未感受过的信任,那种来自于无条件的信任。 (01) 先说一个孩子的故事。 有个孩子,读小学的时候,成绩还可以,中学开始成绩下滑,也逐渐不被老师看好。 那时候,判断自己是否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有个很好的验证方法,就是看老师给你安排的座位。排除身高因素,如果你的座位安排得比较后的话,那几乎可以被理解为,老师对你是不重视的。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人想要自己带孩子?原因无非这两个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女人想要自己带孩子?原因无非这两个

    如同往常一样,君君早早地准备好小板凳按时收看《耐撕爸妈》第六期。说句实话,我是来看一向以犀利著称的火星人马丁。不过稍微失望的是即使有毒舌和倪萍大姐坐镇,对于“隔代养娃”这个千年老梗,现场并没有碰撞出新火花,反倒是弹幕里的评论让人想吐血。 作为一个被姥姥带大的孩子,看见一大波带娃老人被口诛笔伐,还有一大波喷子正在黑化升级的路上,我的心情,五味杂陈。 之前看《朗读者》的时候,倪萍读了自己撰写的《姥姥语录》里的一段话:我生孩子的喜悦姥姥是第一个知道的。孩子有病的消息姥姥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不想让90岁的姥姥再替我分担这份苦难了,尽管我无论如何是支撑不了的……她笔下的姥姥有太多中国老人的影子,所以我一度以为被姥姥带大其实是一种幸福。 可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女人会说我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让老人带。原因无非这两个: &&过于溺爱孩

  • 即使是男孩,也该让他哭一会儿
    即使是男孩,也该让他哭一会儿

    有个异性朋友,正处在压力巨大的创业期,最近联系了一次,他苦笑着说:我现在的状态很不好,每晚都累得要死,但整宿地睡不着,白天还得强作欢颜,上网一查,好像是中度抑郁了…… 我挺震惊的,没想到一向乐天派的他也有抑郁的时候,但还是故作轻松地建议:找个没人的地方发泄发泄,哭一哭说不定会好点? 他想都不想回了我一句:“那怎么行,男儿有泪不轻弹,哭太丢脸了。” 宁可承担抑郁的折磨,也不愿把负面情绪宣泄出来,难道对于男性来说,眼泪是比病痛更可怕的事情吗? 什么时候,男人们就不会哭了? 这个朋友年近四十,我想他自己都不记得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了吧。 是看《摔跤吧,爸爸》,被点燃,感动哭的吗? 不会,因为男人要理性,看个电影都也能流泪,多可笑,不能哭。 是刚跨入社会,犯了低级错误,被上司训哭的吗? 不会

  • 这才是孩子的天花板,可惜大部分父母不懂
    这才是孩子的天花板,可惜大部分父母不懂

    1、最近听一位姑娘小C抱怨自己的父母,语气里满满是绝望和难过。 小C大学毕业两年多,工作和薪水在同龄人中属于“刚刚及格”的水平。 亲戚家的女儿留学归来,工作半年就给亲戚买了个五位数的大牌包。小C妈妈受了刺激,毫不留情地把她讽刺挖苦了一顿,从工作能力差到没有上进心再到性格不讨喜,活活把她形容成一事无成的Loser。 面对这来自至亲之人尖锐的指责,她虽从小习以为常,但仍免不了低落愤懑:“他们还好意思说我,他们自己都是一辈子一事无成的丑鸭子,我怎么可能突然基因突变异化成白天鹅!” 小C的家境并不优渥,爸爸常年流连于附近街道的几个棋牌室,废寝忘食地玩,而妈妈热衷于抱怨老公、女儿和她身边的一切。 小C的成长氛围不仅没有良好的经济条件作为支撑,也没有温情而善意的家庭氛围,导致了她在遇到事情时,非常容易产生消极和抱怨的想法,更谈不上什么追求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