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去锻炼身体。
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会出汗;且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
这个时候练一练的方法很简单: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
具体方法:
1、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
2、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有句话说的好,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刚过,意味着三伏天也就不远了。越是伏天,人们越是喜爱冰镇、凉爽的饮料,专家指出,其实热饮比冷饮降温能力更强,三伏天虽然酷暑难当,但却是养阳气的最佳时机。
1、不吃冷饮
冬病夏治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原理,尤其是三伏天,食冰镇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促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之所以手脚冰凉就是因为体内寒气多,如果坚持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
建议:喝碗冰粥还是可以的。
2、不要熬夜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11点以后上床睡觉,这样是非常不好的,特别是三伏天,如果经常晚睡晚起,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
建议:早睡早起身体好。
3、肩部不吹空调
炎热夏季都喜欢在家吹着空调,吃着西瓜,特别喜欢后背对着空调吹,那凉爽,那刺激,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后背容易酸痛,颈部受凉,建议大家在空调房里也要在肩上搭个披肩,空调尽量开除湿模式。
建议:少吹空调,晚上洗热水澡。
4、不要老坐着
有的人就喜欢一动不动,说夏天一动就出汗,坐着多爽,可是你知道吗,长期坐着的人会供血不足,另一方面容易患颈椎疾病,更严重者会出现肌肉萎缩等症状,看起来病怏怏的。
建议:经常运动,多喝水,促进排便。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