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父母越自律,孩子越幸福
    父母越自律,孩子越幸福

    1 小派一直对章子怡没什么感觉,觉得她演技麻麻,演什么都是一付发狠用力过度的样子,但是一次看她的访谈,里面说一个女人,几十年如一日维持相同的体重,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品质,这样的女人,怎么会不成功呢? 那一刻,深以为然,瞬间对她好感up、up、up。 杨丽萍,舞蹈真的独树一帜,万物生灵在她的舞蹈里都细腻婉转美到让人叹息,小派震撼之余,也没什么感觉(原谅小派吧,小派本身很粗糙好咩)。 结果有一次看到喜欢的作家提及杨丽萍的午餐:一片牛肉,半只苹果,一个鸡蛋,还是在高强度舞蹈训练的时候这么吃,这些东东都不够小派塞牙缝好咩? 好吧,小派给跪了,难怪杨丽萍50多了还宛如少女,美到空灵,这样自律,她不美,不一直美下去,老天都不答应好咩。 2 或许你说这都是明星,明星外表要对得起观众,自律是应该

    标签:亲子教育
  • 注意啦!爸妈们更容易犯这3点冷暴力行为
    注意啦!爸妈们更容易犯这3点冷暴力行为

    不信你看看: 一、忽视、不在意孩子 有一次周末在饭店里碰到林先生,他独自带着女儿,于是我们拼桌。 林先生的女儿很安静,我问她一句,她不好意思的小声答一句,有好几次,我听到她小声的问林先生问题,林先生都忽略她了,也许他觉得大人在谈话,孩子应该靠边?孩子6岁了,早就有了自尊心,突然莫名的就哇的大哭了,我猜她一定是觉得有外人在,爸爸这种态度让她太丢脸了,想必在家中忽视孩子的机率更是变本加厉吧。 林先生后来跟我聊起女儿,后悔自己对女儿的态度,女儿从最开始的为了引起他的注意做各种出格的事,到现在的完全不跟他说话。我建议他,每个人都会有忙碌的时候,但一定记得要回应孩子,哪怕告诉孩子“爸爸在忙,一会儿找你”,当然,首先得找女儿谈谈心,先解开心结再论吧。 二、把负面情绪施加给孩子 小鹿妈妈性格很情绪化,得罪不少人,前不久她动了手术,去

  • 你不可能有完美的孩子,但你有完美背影
    你不可能有完美的孩子,但你有完美背影

    这就是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时, 重要选择标准之一! 弥补孩子的不足, 而不是去选孩子喜欢的! 收到一位妈妈的消息 ▼ 我正准备回复她, 又来了一条 ▼ 这就是很多父母的焦虑, 孩子如果不是捧着书本写作业, 就忧心忡忡, 没有按照自己理想的节奏去走, 就各种焦虑。 当家长的, 都巴不得培养出十全十美的孩子 ▼ 尽管,我们自己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 ▼ 但依然阻止不了我们让孩子完美的决心! ▼ 以致于,眼睛里只有孩

    标签:育儿经验
  • 干货!学校不会教的这几个技能,却是孩子真正幸福成功的必备!你的孩子做到了几点?
    干货!学校不会教的这几个技能,却是孩子真正幸福成功的必备!你的孩子做到了几点?

    1、交谈 交谈,不是说话,也不是演讲。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技能,融合了互动、肢体语言、理解别人、说服和沟通等很多技巧。而这个技能往往从学校是学不到的,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 查尔斯王子在2013年就对英国学校不教孩子“生活技能”的问题发表了演讲,其中就包括“眼神接触的交谈”。 当时有个案例中的女孩,Tameima Khano,24岁,正在一家大型玩具零售公司工作。她告诉查尔斯“我刚来这的时候,基本不会跟人交谈,很不自信,好在现在好多了。” 方法建议: 常常在家里和孩子交谈,不仅仅是说话。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想法,并在自己觉得有理的情况下尝试说服别人。 在各种场合,让孩子们和成年人交谈。例如餐馆,点餐部分自己和服务员交流,用

    标签:家庭教育
  • 班杜拉心理学实验的启示:父母如何做好榜样?
    班杜拉心理学实验的启示:父母如何做好榜样?

    孩子的任何攻击性行为,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如果孩子在家庭暴力的环境下成长,目睹施暴过程,他变成攻击性人格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 早在50年前,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班杜拉做过一项有名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就成功地演示了孩子是如何学会攻击性方式的。 有36位男孩和36位女孩参加实验,年龄3-6岁,平均年龄不到4岁半。 大体上,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孩子们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再让孩子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 具体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 实验员把一个成人演员带进游戏室,让他坐在凳子上,参与孩子们的活动。 在非攻击性一组中,成人演员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摆弄玩具,完全忽视了波波玩偶;而在攻击性一组,成人演员则猛烈地

  • 感动!为了让儿子不自卑,父亲忍痛做了这样的牺牲
    感动!为了让儿子不自卑,父亲忍痛做了这样的牺牲

    最后宝爸胸前纹了一个和儿子一模一样的疤痕,疤痕很丑,却很有爱,相信在未来,孩子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有这样一位有爱的父亲在,孩子都会挺过去的。 父母总是这样不经意间的给我们小感动,这个世界上也只有父母会这样无条件的不计回报的一心一意的对你好。 刘女士:小时候我和爸爸外出时走散过,好在没遇见人贩子,后来只要我在家睡觉,老爸早起时都会打开我屋里的门,看一眼再关上,后来听老妈说,老爸就怕我再突然间不见了。 王女士:我爸爸不会开车,年轻学车时出过事故,因此一直有阴影,害怕开车,后来我大学上大学的时候,老爸却说要开车送我,原来老爸背着我偷偷的去学了车考了证,不知道他当时要克服多大的心理阴影,只因我随意的抱怨过坐火车太累了。 吴女士:2011年微信推出后老爸就用起来了,头像是我,名字是:xx的爸爸,个性签名是:宝贝女

    标签:亲子教育
  • 入园后父母不要做这4小动作,会让宝宝讨厌学校的
    入园后父母不要做这4小动作,会让宝宝讨厌学校的

    宝宝在家的时候生活起居皆有家长照顾,可是到了学校之后就要自力更生,这样很多家长异常的不放心,总会不自觉的做一些小动作,而这些动作不仅不会缓解宝宝的不适应,反而会加剧宝宝入园后的焦虑,因此,对于下面这些小动作家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教室外偷偷的看 其实不少家长在送完孩子之后,都不愿理离开,担心宝宝是否会不适应、受委屈,想看一些宝宝在学校的情况,就偷偷的在教室外面看。而家长这一举动潜意识就是不信任学校,而当宝宝发现家长这种小动作,就会受到心理暗示,认为学校是不好的地方之类的错误认识。 叮嘱老师特殊照顾 虽然家长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是家长都来要求老师特殊照顾,这样难免和最初想要宝宝锻炼想法相悖。而且老师的作用是引导宝宝学习知识和生活自理,并不是保姆。当然如果宝宝真的有特殊的情况,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

  • 看到别人教育孩子时,你会怎么做?
    看到别人教育孩子时,你会怎么做?

    途中,一位同事的儿子非常顽皮,孩子妈妈不停的呵斥也没有用。在登山的过程中,这个孩子突然尝试攀越山涯边的栏杆。我们都吓了一跳,幸亏同事眼急手快,及时拉住了孩子,避免了一场危险的发生。 孩子妈妈又急又拍,大声责骂孩子不听话。气愤之下一把抓住孩子扬手要打。这个时候,小秋站出来拉住了妈妈的手,并劝慰说,孩子小,不懂事。这次就别打他了。 孩子看到有人来劝阻妈妈,脸上的表情有细微变化,似乎也没有那么害怕了。看到小秋出来劝阻,其他同事也纷纷说,算了吧,孩子不懂事,也是好奇才爬栏杆的。 看到这么多同事劝阻,孩子妈妈只好忍下了责骂孩子的话,停下了欲打孩子的手。接下来的旅途中,孩子妈妈小心翼翼的跟踪着孩子,生怕孩子再惹出什么事情来。 第二天的行程,同事们都忘记了昨天惊险的一幕,孩子妈妈也投入到了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孩子也忘记了妈妈的责骂,又恢

  • 养大孩子“阅读胃口”的9个妙方
    养大孩子“阅读胃口”的9个妙方

    分享9种方法,开启亲子间美好的共读时光: 1.朗读故事 许多家长认为,当孩子可以自己阅读,就不需要再念故事给孩子听,但其实从爸妈的朗读中,孩子可以一面感受语言的韵律,一面又可以放松自在地聆听,对孩子的发音准确度皆带有正面的影响。 2.品味“系列丛书” 喜欢有续集读本的孩子,很容易就能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许多时下的出版丛书像是《艾薇和豆豆》系列,就非常适合学龄前的孩童阅读,《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波西杰克森》等,则较适合中学生,年龄较大的读者可以选择《饥饿游戏》或是《牛仔裤的夏天》。 3.科幻、侦探、爱情,各种类型都可以 处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也将对不同主题的书籍产生兴趣,父母大可不用因为孩子对所谓的经典作品兴趣缺缺而感到焦虑,喜欢沈浸在书海里的孩子,对家长来说就是一大福音! 4.喜欢的作者,就

  • 许多爸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着白眼狼!现在看还不晚
    许多爸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着白眼狼!现在看还不晚

    ▌一件小事引发妈妈的大思考 星期天的晚上,饭菜已经上桌,我呼唤女儿:“吃饭啦。”“等一下”,她答。 我先吃了。几分钟后,女儿走过来,看了一眼桌子,问:“我的饭呢?”伴随着的是一副忿忿不满的神情。 我心里一惊。她的表情,她的诘问明明在告诉我:你应该为我盛好饭的,为什么不给我盛饭呢? 7岁的她有一双好手,她明明可以自己盛饭,为什么觉得我理所当然得替她盛饭呢? 我立刻找到了原因。虽然我一直警告自己不要替孩子做太多,让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但是我仍然和许多母亲一样,不知不觉替孩子做得多了点。 以前我一直替她盛饭,以至于她认为盛饭这件事是妈妈应该为她做的,所以她不但不感激我一直以来替她盛饭,反而因为今天没给她盛饭而不满起来。是啊,既然是妈妈应该做的,她怎么会感激呢? 我意识到这是在助长女儿的“受之无愧感”,“受之

  • 我也想做个不发脾气的好妈妈,可是!
    我也想做个不发脾气的好妈妈,可是!

    当了妈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一会温柔得要命 一会气得捶胸顿足,我相信所有女人在成为妈妈之前,都暗暗发誓过要成为一个好脾气的妈妈而真实情况呢? ▼ ▼ ▼ ▼ 我很努力地忍了,真的尽力了! 有个妈妈说,每当自己孩子捣蛋让自己忍无可忍时,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

    标签:妈妈日记
  • 爸爸,工作忙不是借口,孩子的成长需你的参与!
    爸爸,工作忙不是借口,孩子的成长需你的参与!

    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父母的教导。爸爸要给孩子以行动和语言上注入正面的,阳光的,正能量的力量。爸爸的消极态度,负面思想,粗暴的语言,对朋友、对家人,特别是对孩子的母亲的态度和语言及行为都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身心成长,甚至铸就孩子终生的人生品格。 爸爸手上拿着手机却要孩子认真做作业。爸爸歪倒在沙发上却要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爸爸随地吐痰却要孩子讲卫生,爸爸总爱迟到却要孩子做人要诚信……这无异于对牛弹琴。孩子的不配合只能说孩子也不是天才。 父亲,你是多么重要? 如果可以每天全身心陪伴孩子至少15分钟,那你的宝宝进步不会让你失望的。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教导。 作为孩子生命中“重要的人”,同样一句肯定的话,如果由爸爸说出

  • 家长的这6个愚蠢言行,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给宝宝留下了一生阴影!
    家长的这6个愚蠢言行,可能在不知不觉中给宝宝留下了一生阴影!

    1、宝宝走前面,妈妈偷偷躲起来 公园里,小宝宝对远处的雕塑感兴趣,迈着笨拙的脚步兴奋地往前跑,跟在孩子后面的妈妈为了好玩,偷偷地躲在了大树旁,快乐的孩子到了雕塑前,赞叹地抚摸着从没见过的奇观,摸着摸着,突然意识到妈妈不见了,“妈妈……”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后,妈妈从树后蹦出来,“咦,我在这里呢!” 从此以后,宝宝走在前面都会往身后看,看妈妈在不在。这其实是没安全感的表现。 2、趁宝宝玩得起兴,妈妈偷偷离开 妈妈有事要外出,2岁的宝宝缠着妈妈,当看见妈妈开门就哭闹,紧紧扯着妈妈的裤子不放,“好吧,妈妈不走了”哄着宝宝坐下,一起玩游戏,当宝宝玩得高兴时,“宝宝,到房间拿个小超人出来玩吧。”天真无邪的宝宝噼啪噼啪地光脚丫跑进房间,当他拿着小超人出来时,妈妈不见了!“妈妈……”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 宝宝可能会觉得妈妈真的是消失

  • 性情2: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情绪?
    性情2: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情绪?

    当小孩子因生气而大哭大闹, 我们是该管教,还是包容? 传统做法不愿意让孩子哭闹, 怕他养成依赖哭闹的坏习惯。 但当代流行理念说要充分接纳, 说哭闹如果被包容,会恢复得快。 那么到底该包容,还是不包容? 包容会不会演变成纵容坏脾气? 【经典说】 《0-8岁儿童的脑、认知发展与教育》 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悲伤、恐惧、愤怒、快乐、惊讶和厌恶,更为复杂的情绪,比如罪恶感、嫉妒和骄傲,是这些基本情绪的微妙变化、加强和混合的结果。 幼儿很难学会处理困难的情绪,比如嫉妒和自轻,因此,他们在感到无助和不被需要的情况下,常常做出愤怒和痛苦的情绪反应。 我们不能回忆起早期经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在我们身上留下印记,而只是在有意

  • 怎么教孩子“爱人”呢?
    怎么教孩子“爱人”呢?

    怎么教孩子爱人呢? 第一,要能顾虑别人的安宁 孩子生来是不晓得关心别人的。做父母的,应当好好的训练孩子,使他知道顾己顾人之道。比如睡觉的时候,做父母的可轻轻地对孩子说:“爷爷奶奶睡了,不要作声。”父母在房里走路,也要轻轻地走。这样,常常把顾虑他人安宁的话,说给他听,并且做给他看,这个孩子,不久自然会顾虑他人的安宁的。 第二,对人要能表同情 孩子缺少同情心,并不是秉性不良,而是因为父母不去训练他。比如家人生病的时候,母亲可对他说:“爷爷今天不舒服,睡在床上很难过,你要去看看他吗?”教孩子问候病人,这样慢慢的训练,自然能够养成孩子对人同情。 第三,对长辈要有礼貌 有些孩子不知怎样对待长辈,一见了长辈,就缩头缩脑的躲着,或者当着长辈的面,连大气也不敢出。做父母的,应该自己先对长辈行礼给孩子看,并称赞有礼貌

  • 价值观,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
    价值观,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

    1家庭因素不可忽视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很多家长开始为孩子新学期的学习焦虑。 有的家长说:“老师,您能不能上课多提问一下我的孩子,关注一下他的学习状态?” 我说:“可以。” 也有的家长说:“老师,您能不能多督促我的孩子?他只听老师的话,我们的话,他根本听不进去。” 我说:“可以,我尽力。” 学校教授文化知识,家庭培养性格习惯。虽然老师是专业负责教育的人,但一个孩子能否取得优秀的成绩,家庭因素不可忽视。 2 一个破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 融洽和谐的夫妻关系,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相反,离异家庭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因此遭受各种困扰,有些还会留下心理阴影。 在当班主任期间,我曾接触过多位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们的表现让我心痛: 小H:父母

  • 你用说谎教孩子不说谎,结果是……!
    你用说谎教孩子不说谎,结果是……!

    没有害怕就没有谎言 小案例:用谎言去揭开另一个谎言 在女儿牛牛3岁的时候,有一次她把我的塑料发卡不小心弄断了,可能是怕我批评她吧,她把弄断的发卡悄悄放在我的梳妆盒里,就跑到一边玩去了。当我需要用发卡时,才发现是断的。 家里除了我们娘俩,没有别人,她爸爸又远在外地出差,我猜想一定是牛牛干的。于是,我问牛牛是不是她把妈妈的发卡弄坏了,她犹豫了一下,说:“不是我。”我便没有追问下去,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照旧同她玩游戏。 刚开始玩时,她表情很不自然,但玩上一会儿后就进入到游戏当中去了。当她坐在我腿上休息时,我故意惊讶地说:“呀,牛牛,你的鼻子怎么长长了?”牛牛的小手立刻就捂住了鼻子,样子有些惊恐,然后自己轻轻摸摸说:“妈妈,没有啊。”我说:“好像有一点点,不信,你去照照镜子。” 我给她讲过匹诺曹的故事,她知道“说谎就会鼻子长长”

  • 你一心想要培养孩子的那些品质,只需给玩具来场断舍离
    你一心想要培养孩子的那些品质,只需给玩具来场断舍离

    我从来不怕犯错,毕竟人的成长都是需要交学费的,但我每次犯错后都会自我总结,尽量避免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小D的第二年开始我慢慢地有意识地进行了玩具的“断舍离”,经过这一年的实践,我真心发现玩具越少对孩子越有益,所以想总结一下分享给大家。 玩具少了,专注力更好了 小D很长一段时间对于玩具的专注力特别特别短,常常就是这个摸一下后,就去另外一个那啃一口,然后又去其他的玩具那敲一下,每样就玩几秒钟,好像对所有玩具都不怎么感兴趣似的。我甚至一度怀疑过她是否有多动症,后来小D的儿医让我拍一段平时小D玩玩具的录像给她看。录像拍完,我看回放时,自己就发现问题了。 镜头里看到的几乎全是玩具,我自己看的时候都觉得眼花缭乱,更加不要说对于这样的小孩子了,那自然她就会三心两意,什么都想看看,但什么都不会专注很久。通过录像,我还发现了自己一个问题,我只要一看到小

  • 只许孩子笑,不准孩子哭,小心毁了孩子
    只许孩子笑,不准孩子哭,小心毁了孩子

    这时候小女孩感觉到犯了错误,直接小眼都红红的,看到衣服也脏了,于是就开始哭了。妈妈看到小女孩哭了起来,就变得更加生气,直接气氛的说到:“不让你吃,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衣服也弄脏了吧。还哭,再哭不管你了。”可是小女孩哪还能听的进去,一直都在哭个不停。妈妈直接把小女孩屁股了打了好几下,才硬拽着出去了。 其实像这样的事例现实中比比皆是,不少父母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许哭,只准开心的笑。孩子只要一哭,心里就烦的很,甚至打骂孩子。为何非得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呢?总结一下,面对孩子哭泣,父母常用的手段有这么几个: 1、物质上面及时给予奖励:乖,不哭啊,爸爸妈妈给你买了你最喜欢的东东。 2、鼓励型:乖乖不哭,咱可是最听话的了。 3、打骂型:还哭,小心揍你一顿。 4、恐吓型:还哭,再哭就不要你了。 面对孩子

    标签:育儿经验
  • 这才是懂得感恩的孩子,这才是最美的坚持
    这才是懂得感恩的孩子,这才是最美的坚持

    不可否认,过度溺爱、毫无原则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塑造。我老家的一个亲戚,就是溺爱孩子最终害了自己的典型。那个远房叔叔,对于孩子一直采取的是“自家孩子打了别人,回去绝不教育;但孩子被别人打了,一定找到学校”的态度。等孩子进入青春期,暴力行为由同学延伸到老师,最后发展到对父母亲动粗。那会儿,远房叔叔想管,也已经于世无补。 现实中,想让孩子懂得回馈,除了溺爱,最关键的是家庭成员之间,要让爱流动起来。我曾遇见过一位老大哥,他的做法,是我遇到的关于感恩的最美坚持。 这位大哥姓陈,是6月份我回老家小住,在火车上遇到的,姑且称他为陈大哥。 陈大哥40岁出头,和我是老乡,从北京到老家,同样只需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么短的车程,我的行李是一个小小的登机箱,里面放着少许送亲朋好友的礼物,一个小小的斜垮包,里面放证件、车票、钱包等重要的随身物品。而陈大哥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