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如果爱,请不要以爱之名伤害
    如果爱,请不要以爱之名伤害

    小A在他身后喊着儿子的名字,但他背影坚决。 最后,小A嘶哑着嗓子在后面哭,我走过去把她带到了我家。 小A是我的邻居,四十岁左右,得了乳腺癌,正在手术后化疗阶段。 她哭着对我说:养了十几年就养了这样一个白眼狼,我都快死了,他还不好好学习,打架逃学偷着买烟抽,现在被学校开除了。 小A的孩子被开除的事情我前一天听说了,刚好我同学是孩子的任课老师,说如果不是因为他妈妈得了这个病同情他家,早就开除了。劝了很多次,给了很多机会,但还是屡教不改。 看着小A伤心的样子,我替她难过,劝她说:孩子在叛逆期,过了这个阶段可能就好了。 小A继续哭:谁知道我还能活到那天吗?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他,可现在却是如此结果。 我实在不忍心说什么,但是我脑子里却浮现出十年前的一幕。 那时小A的儿子五岁,在街上用奶奶

    标签:教育反思
  • 做错七件事孩子智商被拉低
    做错七件事孩子智商被拉低

     假如你的生活中,有下面这些习惯,就该引起注意了。孩子受这些坏习惯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笨哦。 1.父母孩子一起熬夜 很多父母晚上煲电话粥、玩手机,看电影,这便会导致晚睡。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不打扰自己,经常给让孩子看电视,或者丢个手机让孩子自己玩。你知道吗,因为熬夜导致的睡眠不足,会出现很多的健康问题,如免疫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易发胖等。这种熬夜的行为不仅会导致各种身体的疾病,同时也是父母失职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如果孩子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影响脑细胞的发育。因为睡眠不足,脑细胞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造成孩子记忆力下降,孩子就会越来越笨了。 2.轻视早餐或长期饱食 有的父母因为早上起不来就把早饭省略了,孩子也和自己一样不吃早餐。早餐是距前一餐时间最长的一顿,体内的糖分经过一夜的消化,早已经消耗殆尽,这时若不及时补充,就

  • 家长,请允许孩子“争辩”
    家长,请允许孩子“争辩”

    形成独立的人格 能为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据理力争,说明孩子能弄清是非曲直,有助于他养成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平等公正的好品质。争辩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识的觉悟,他正在尝试着走自己的路。孩子在与父母争辩后会更好地思考,自己当时的想法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有利于他以后在处理同类事件时积累经验。 让孩子更自信 会争辩的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而非人云亦云,更不是一味隐忍,在争辩中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重视、被关注,会变得自信、开朗。心理学家认为,争执能帮助孩子变得自信和独立。在争辩中,孩子会逐渐懂得应该怎样表达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和想法。争辩的胜利,无疑使孩子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就感,既让他们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 学会如何处理分歧和冲突 现实社会中总是存在分歧、冲突、矛盾、差异,在争辩的过程中,孩

  • 上幼儿园了,请称呼孩子的名字
    上幼儿园了,请称呼孩子的名字

    “宝宝”之类的昵称产生于婴儿期,它对孩子的心灵抚慰和情感交流类似于无形的“奶嘴”,是伴随着“奶嘴”而产生的,也应该随着孩子的“断奶”而终止。它和奶嘴一样,仅仅适用于只能以哭声或“咿呀”表达感情和需求的婴儿。 当孩子能够奔跑、生活自理,尤其是上了幼儿园和小学以后,家长就应该理智地改口,称呼孩子的名字。这是因为,当孩子开始集体生活后,他需要适应没有太多人围着他转的集体生活,需要学会独立。而“宝宝”、“贝贝”之类的昵称就会抵消学校教育带来的作用,让孩子依然觉得自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是还没长大的小宝宝。 相对而言,称呼孩子的名字,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身份不一样了,长大了,也多了一份责任感。 称呼孩子名字你需要注意啥? 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孩子的转折期适时改口如果嫌改口比较生硬,可以在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上学,或假期旅游中开始

    标签:幼儿园
  • 孩子最喜欢的三类妈妈,有你吗?
    孩子最喜欢的三类妈妈,有你吗?

    妈妈指着我的鼻尖,笑着答道:“小傻瓜,当然有妈妈啦!” 我找来一面镜子,对着镜子看。“妈妈,什么也没有啊!”我惊奇地说。 这时,妈妈更乐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的。” 于是,我注意寻找眼中的妈妈。 终于,我找到了眼中的妈妈。 和写下这段作文的初三女学生滕秋香一样,许许多多孩子找到了眼中的妈妈。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3万多名中国孩子参加了题为《我眼中的妈妈》的征文活动。 评委会顾问余心言(徐惟诚)同志亲自阅过孩子的征文,他被孩子们一片真诚深深感动,欣然为征文集写了序言。他写道:母亲,是给了我们生命的人。她又用自己的生命哺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流着母亲的血,我们的灵魂打上了母亲赐予的烙印。爱自己的母亲,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

  •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上早教班?
    到底要不要送孩子上早教班?

    什么“蒙台梭利教育法”“多元智能理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妙事多音乐花园”……生晦到连名字都记不住的早教课程选择,有时即使给娃报了班,最后自己都没记住! 另外,每次只要一提及早教,吃瓜群众就会自觉分成正反两派,不少人都以此为话题,展开了激烈无比的辩论大赛! 正方:要送孩子去早教班! 早教班孩子多,可以锻炼社交能力。 为了孩子的锦绣前程,现在多花点钱,也值当了! 给孩子报个班,先试下,到时候家长在家也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 以后的社会,竞争只会更加激烈,现在不好好抓紧机会,以后可怎么办呢? 左邻右舍的孩子都去学了,我孩子不去学,面子上挂不住。 反方:早教班没用,不送孩子去! 孩子的七彩童年可只有一次,开心的玩、享受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市场上的早教班,鱼龙混杂,遇到骗子

    标签:幼儿教育
  • 知道这些,让孩子的兴趣培养少走弯路!
    知道这些,让孩子的兴趣培养少走弯路!

    周末带儿子去出席朋友宝宝的满月酒,一群女人坐在一起,不可避免的聊到如何进行亲子教育的问题。 儿子也是蛮带劲的,听我们聊着聊着,居然开始背起了诗、唱起了歌来。当场受到多位妈妈的夸赞,宝宝被夸后心情看起来也很不错。 这个时候,从角落里传来一位妈妈不一样的声音:“我不赞同过早教给宝宝那么多东西,会背几首诗歌又怎么样呢,他根本就不懂!” 现场氛围有点尴尬,我反而很坦然,就如刚才大家夸宝宝表现很好时,我也没任何异常的表现: “你说的很对,我们家从来都不会刻意让宝宝去学习什么东西,但也不浇灭他对某项事物所产生的兴趣。就比如说他听到诗歌觉得有趣自己背起来时,我们会顺势教他几句,总不能以背诗歌没有什么用而阻止他背吧。” 说完这句话,马上微笑着对宝宝说:“宝宝你喜欢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对不对?” 我看到周围的有好几个妈妈

    标签:兴趣爱好
  • 我“不讲道理“,娃才会讲道理
    我“不讲道理“,娃才会讲道理

    有一次在餐馆,隔壁桌是一家子带着一个小女孩吃饭,小女孩大概先吃饱了,忽然兴致很高昂地唱起歌来,孩子嗓子很好,又亮又细,整个餐厅都听得到,妈妈很尴尬,赶紧拉小女孩坐下:“苗苗,别唱了,公共场合不许大吵大闹。”小女孩倒也很听话,安静地停下来在一旁玩起杯碟来,不一会儿,不知怎么打翻了果汁,服务员过来收拾,见小女孩可爱顺便问了几句几岁了有没有上学啊什么的,孩子低低地回答着,妈妈立马批评道:“说话要字正腔圆掷地有声,好好回答阿姨的问题,不要畏畏缩缩的。”小女孩一脸茫然,不知该大声还是小声。 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记得有一年,是夏天,表姐骑她新买的小粉自行车出来和我一起玩,乡间小路,晚风里有淡淡的泥土气息,稻田里的水流声清悦明亮,不知不觉就玩得忘记了时间,回去已经是九点多了,妈妈操起笤帚就是一顿暴打:哪家女孩天黑了还在外面疯?很危险知不知道?出了事怎么办?”过了一段时

  • 为何你的“惩罚”无效?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为何你的“惩罚”无效?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我理解家长选择这样做的心情,一方面因为自己当时正在气头上忍不住发飙,另一方面觉得孩子的问题严重,不给孩子责罚他未来会变本加厉。 但是我们一直不提倡家长用惩罚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些惩罚的方法可能看似当时有效,震慑住了孩子的情绪,也遏制了孩子一些不良的行为,但是长期来看,得不偿失,因为很多时候惩罚会给孩子身体和心灵上面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家长想制止孩子出现的行为之后还会重复出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有些家长知道惩罚的危害,也会努力地克制情绪不去惩罚孩子,但是会出现另一个担心,也就是:我忍住不发火了,孩子会不会更放肆了?我不用惩罚的方式让孩子改正错误,孩子以后是不是更没有规矩了?那么,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时,我们到底要怎样让孩子改正呢? 其实孩子犯错,需要的不是接受惩罚,是学会承担!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情景来分析: 情景一 在一天

  • 家有两娃,老大爱争宠,如何是好?
    家有两娃,老大爱争宠,如何是好?

    当她喂奶或抱小贝比睡觉时,小外甥就会在旁边吵要抱、要喝奶,妹妹就会大呼小叫,要我们让老大不要吵。问题是,小孩子不肯听我们的。 最后,小外甥哭闹一场下来的结果,总是小妹一手抱小的,一手抱大的,这看得我们也很累!我跟妹妹说,不该老大一哭,就顺着他,但妹妹说不希望老大觉得妈妈生了老二,就比较不爱他。请问该怎么做才好?父母先为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家中有新成员报到时,对年纪落差比较大的孩子,父母可以先说明、疏导,为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但小小孩难以用言语解释,他们在生活上仍十分依赖父母。面临原本独占的父母爱和时间被瓜分,必然会产生被忽视、冷落的感觉,闹脾气、争宠在所难免。 作息规律,孩子才会情绪稳定只要能理解这一点,就不会觉得老大无理取闹,因此在照顾幼儿的忙乱疲惫中,大人如何保持情绪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专家主张孩子哭闹就是表达需求,若不立即满足孩子,会有不良影响。我不完全赞同,因为有

  • 智慧爸爸:我教育儿子的5个反思
    智慧爸爸:我教育儿子的5个反思

    老实说来,我的成熟和儿子有很大的关系,儿子的成长让我这个做父亲的开始觉悟,父亲的角色让我真正体会认识到男人的责任。 儿子长大了,我越来越发现他不那么听话了。特别是儿子进入初二,经常像一个“好斗的小公鸡”和她妈妈争吵、叫劲;家长会上,总是被老师点名,说儿子上课“太闹”……我开始感到头疼了,怎么办?  第一步,必须承担责任。 我有很多不如意,经常采用“换人”的办法解决,曾经换老板、换合作伙伴、换客户、换员工(庆幸没有换妻子),儿子的表现令我不满意,我不能换啊!这是一个我不能逃避的人。我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我无法逃避的人和事情,需要去接纳和承担。  第二步:实践无条件的爱。 我有很辉煌的过去,在那个贫困的工业区曾经给父母赢得很大“荣耀”,所以在潜意识里,我也给儿子很大期待,希望我的儿子给我带来“荣耀”。这个骄傲的

    标签:教育反思
  •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因为你说了太多废话!
    为什么孩子不听话?因为你说了太多废话!

    为啥明明懂了,就是不从? 恐怕是因为你说了太多废话! 废话如果太多,孩子就拎不清重点。说得越多,越没效果,下面几种常见式废话,看你中了几条: 废话一:只叨叨不行动 对于3岁之前的孩子,叨叨的功效远没有行动来得明显。 因为语言的震慑力是非常有限的,开始孩子还可能被你震慑,尤其是带上严肃的表情,以及高八度的声调。 但是,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语言再可怕也是纸老虎,你再碎碎念甚至吼叫,他也不会缺根头发少块肉,他依然可以自顾自的“发废”。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会在意,家长的实际行动对他会造成什么实实在在的影响。给他一个切实的能看到的后果,他才会知道到底什么是不被允许的。 比如,当孩子又在乱写乱画的时候。与其一直叨叨不要画在床上、不要画在身上,不如直接走过去,给他一张纸让他画在纸上。 如果不听,继续画,就没收画笔

  • 孩子眼中的“物以稀为贵”
    孩子眼中的“物以稀为贵”

    美国学校和家庭非常注重社会实践,日本孩子同理,他们的好多作业都是“跑”出来的。欧美和日本的不少小学都开设了项目制的经济学课程,不仅提高孩子们的财商,更为其社会技能与理性决策能力的培养。 现在有一群中国小学生,也用自己闲暇时间,“跑”懂了一个经济学概念——何为“稀缺”?毫无疑问,“稀缺”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经济学说到底是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但是让孩子真正懂得什么叫“稀缺”,“是不是贵的东西都是稀缺的”等价格规律,少年商学院在全国招集了参与项目的小同学们之后,采取了三步走:“ 第一步:通过互联网,每周一堂视频形式的直播课。案例为主,随时互动,进行知识启蒙。 第二步:直播课结束的时候,导师发布一个”挑战“。每个同学必须关上电脑,自己或者与小伙伴一起,在家里或到社区等地进行调研。 第三步:每位同学将动手实践后的作品,在线提交。作品将获得导师组点评

  • 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宁可教子猛如狼,不可教子绵如羊

    1 因工作关系,每年都有那么几个月需要与土豪们交流,为了缓解工作的严肃气氛,大家偶尔会在茶歇时随意闲聊几句,如小孩的教育问题。 有次采访无锡一位做贸易的老板,他本人带个黑边眼镜,穿着色彩鲜艳的运动服,人白白胖胖的,看起来像个很nice的“大白”,他与太太都笑容可掬,给人的感觉十分明朗。与大部分土豪都爱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不同,他的教育理念很独特:我想要我的孩子做一个平凡的人,希望他有普通人的快乐,过平静的生活,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 遵循这个理念,他把孩子送到了当地普通的学校,在学习上对孩子没有要求,只注重培养孩子“人好”,即与人为善,懂礼貌,尊老爱幼。一切看似完美! 孩子越来越大,渐渐地小学毕业,上初中,上高中了。渐渐地,“大白”发现了一个很严重问题:这个孩子没有理想!他太“淡泊”了! 问他将来想做什么,他说不知

  • 女儿三岁还不会说话!就是因为爸妈太爱干这事!
    女儿三岁还不会说话!就是因为爸妈太爱干这事!

    宝贝为何不开口? 口齿不清、说话打结不流利、眼睛不看人也不会用手势表示意思意味着什么? 从小保姆带,爸妈互动少 3岁美美被确诊为语言发育障碍 浙大儿院保健科邵洁主任每次门诊,约三分之一的家长是为孩子说话问题而来,整个科室每年诊治的与言语和语言发育相关的患者达数千例。 几天前,邵洁主任门诊来了一位小患者美美。美美家经济条件好,爸妈工作比较忙,她由保姆一手带大。 爸妈下班回到家,虽然和美美在一起,但习惯各自玩ipad或手机,互动少。3岁的美美至今还不会喊爸妈,结果,美美就有语言发育障碍。 “一般来说,1岁以内是前语言阶段,婴儿以非词汇性的交流为主,主要是发声、发音和姿势语言的发展;1~3岁是早期语言阶段,是口语发育的关键期。自孩子出生后父母就要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多和孩子说话,并配上手势、动

  • 尹建莉:“慢点”“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
    尹建莉:“慢点”“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

    尹老师指出:“爱孩子离不开对他心理的体贴,多余的提醒和安慰只是满足了家长,却给了孩子不信任和羞辱——希望家长多向内用心,少向外用力。” “慢点”“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 我的孩子今年4岁了,是一个男孩。昨天孩子的奶奶过生日,我们带着孩子去吃生日宴席。吃饭期间,可能是孩子有些饿了,吃菜吃得有些急,不小心呛了一下,剧烈咳嗽起来。这时爷爷奶奶、姑姑等人都停下筷子,赶快安慰孩子说:“吃饭慢点啊,以后小心点呀。”孩子听了,突然发脾气,不吃饭了,大哭起来,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他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比如幼儿园每天搞各种小竞赛,给表现好的孩子发小红花,大部分孩子都能得一朵小红花。每次我儿子得到小红花都会兴高采烈地告诉我,偶尔没得就不主动跟我说,我问他时,他也不愿意说,不高兴。这种情况下,我会安慰孩子:“没关系,明天咱再得小红花。”不安慰还好,安慰了他反而更不开心了

    标签:亲子教育
  • 圈子决定未来?你能给孩子怎样的圈子
    圈子决定未来?你能给孩子怎样的圈子

    1 乐乐在我们姐妹淘的微信群里宣布她家圈姐被上海最牛的私立小学录取了,乐乐说从此以后圈姐就要和一堆牛叉的孩子做同学了,说不定班里还有某明星的孩子。 说起圈姐进这个小学的历程,乐乐直说圈姐运气真不错。这所小学的考试不考成绩不考特长,圈姐是凭着一个游戏测试成功打入这所小学内部的。 原本圈姐是应该上他们片区的公立小学的,但乐乐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报名了这个上海千里挑一的牛叉私立小学,乐乐说这个小学里的孩子大都是厉害角色,钢琴十级,英语说得比汉语还溜,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而且这个小学有直属的初中和高中,学校虽然严格,但却人才辈出,能进入这样的一个环境学习,即使每年多花几万块钱也是值得的。 我们还是有些质疑,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进了那样一个圈子,会不会让孩子自卑没有成就感? 乐乐却说,你不去尝试,怎

    标签:社交能力
  • 潜能对照表,孩子报班有依据了
    潜能对照表,孩子报班有依据了

    早在怀胎十月的时候,我就暗暗告诉自己,等孩子长大了,不让她受报班所累。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不住气了。娜娜家的孩子钢琴准备考级了,岚的儿子要参加绘画比赛了.......。而我的女儿钢琴课学的一塌糊涂,绘画也是差强人意,感觉自己女儿没有一点可以让人感到骄傲的资本了。难道我的女儿生来就比别人笨吗? 为此,我着实难过了一番,还常常给女儿脸色看。可怜的小丫头,每次都被我说的眼泪汪汪,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其实她真的没有做错什么。就在我准备减少对她的教育投入时,幼儿园的老师接二连三的跟我表扬她。老师说,孩子特别聪明,班上讲过的故事,她可以很快记住并且完整的讲出来。不仅如此,孩子还能不假思索的现场组织故事,简单的几个小玩具,她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来。 听老师这么一说,我才意识到事实却是如此。她刚满两岁时,就给我背了一首自创

    标签:儿童潜能
  • 学校不教但社会必考的3堂课,你的孩子掌握了吗?
    学校不教但社会必考的3堂课,你的孩子掌握了吗?

    1时间管理 活着的每一天其实都在将我们引向死亡。今天,永远是你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 我曾在朋友圈发过一张下班时在地铁13号线拍的图片:因为高峰期没有座位,地铁里2个女孩相对站着,其中一个用手机看电视剧,另一个在看书。照片中,我配上了这样一句话:“在地铁里看书的人回家不一定看书,而在地铁里看电视剧的人,到家后肯定也是看电视剧” 这条状态收到了很多好友留言,认同的人说,是啊,我一个月利用搭地铁时间看了3本书。也有人不屑,说人生是用来享受的,何必如此苦逼?对于这类评论,我通常是不回复的。因为明知跟对方价值观不同,还去争论的话,这争论本身就是在浪费时间。 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 小时候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段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

  • 当孩子摔倒后,你打了绊倒他的椅子吗?
    当孩子摔倒后,你打了绊倒他的椅子吗?

    当妈妈的赶紧跑过来抱起小孩,然后一边用手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不哭,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心理学家见此景不禁有些狐疑,过了 一会儿,她对这位母亲说:“这跟椅子没关系,是他(孩子)自己不小心绊倒了椅子,是他自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而并非是椅子的错,你应当让他知道,如果是他做错了什么事,责任就应当由他自己来负。这样他长大后就会慢慢懂得在他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时,他所应负的责任是什么。” 读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反正我是觉得不是很好了!为什么呢?椅子没责任这个说得是对的,因为椅子是不可能看到孩子跑来了能像我们人一样闪躲。但是,孩子有责任?我是 认为孩子也没责任,我们从上面可以得知这个小孩才两岁,试问一个两岁的小孩他懂得有椅子就要闪?他只懂得“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呀!我们总不能因为孩子的 贪玩而判他的罪吧。显然孩子是没什么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