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这样逗孩子,逗一次伤一次
    这样逗孩子,逗一次伤一次

    1 成人世界, 总有一些自以为幽默的人, 喜欢说一些不知分寸的笑话。 当玩笑的对象是我们成人时, 碍于社交潜规则, 我们最多心中反感,面上敷衍。 可是当玩笑的对象是孩子时, 当那些玩笑话已经对孩子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 让孩子不安,恐惧时, 我们都非常想鼓起勇气对那些人说一声: “闭嘴,别再对我的孩子说这样的玩笑话了!” 最后却又因为怕尴尬,怕“得罪”人,不了了之。 可是, 难道我们就只能这样任由孩子受伤害, 没有其他应对方法了吗? 2 前不久, 豆豆在小区里的小公园玩完回家, 我明显感觉到他有些闷闷不乐。 睡觉前, 我照例和孩子

  • 你爱孩子那么多,他真的感受到了吗? 做个及时出现的父母
    你爱孩子那么多,他真的感受到了吗? 做个及时出现的父母

    前几天接到朋友S的电话, 说起关于孩子的一个苦恼,她儿子刚满七岁, 最近在暑托班里学习,有一天老师打来电话告诉她: “你的孩子在这里非常不配合,上课不是说小话, 就是玩橡皮,下课要么满屋子疯跑, 要么打得同学哇哇叫。” 平时孩子都是由保姆接送,但这天挂完电话, S就立即从单位请假回去接了孩子, 见了孩子以后她就试探性的问: “你喜欢在这里学习吗?” 没想到孩子怒气冲冲的回答: “我才不喜欢这里呢!我想妈妈带我出去玩, 可妈妈只爱工作,根本不爱我!” S说,大热的天,自己请假来接孩子, 却迎来这番震耳欲聋的控诉,内心非常地难过。 但是冷静过后,她回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听到孩子说出这样令她伤心的

  • 你会和孩子聊天吗?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吗?父母再不明白就晚了!
    你会和孩子聊天吗?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吗?父母再不明白就晚了!

    很多爸爸妈妈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觉得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可是对孩子的关怀也不能落下,于是把孩子叫过来问作业做好了没、今天在学校表现怎么样……各位爸爸妈妈,你是否每天都在进行这样的日常交流呢?想必下面三个情景不会陌生吧? 情景一 妈妈:宝贝,今天想吃什么? 儿子:随便啦。 妈妈:到底吃什么?我给你做呀。 儿子:随便吃就行了。 妈妈:随便随便,就知道说随便,这个随便怎么做呀?做出来你就不随便了…… 情景二 爸爸:闺女,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闺女:还可以。 爸爸:有没有开心的事情发生? 闺女:还可以吧。 爸爸:那,有没有不高兴的事情惹你生气,跟爸爸说说。 闺女:还可以,都还可以。 爸爸:这个还可以让我怎么说呀。 情

  • 这件事,宁愿让孩子委屈一时,也要逼孩子做!受益终生
    这件事,宁愿让孩子委屈一时,也要逼孩子做!受益终生

    1 有的家长一心坚持“快乐教育”,力图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可是没付出就没回报,快乐教育并非简单放任孩子,但明白这个道理的家长似乎并不多。孩子是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也有了惨淡的成年,甚至是晚年。 的确,有些孩子在自由而轻松的氛围中长大,他们和父母关系融洽,与同学相处和谐,学习自觉,有自己的爱好,生活状态快乐而又满足。 然而,我也看到一些孩子,度过了自由散漫的幼儿园生活,到了小学,需要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完成规定任务,比如听课、作业、考试,孩子的短板就显露出来。 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遵守课堂纪律,无法面对细小的困难,每天做作业的体验,简直像爬过了一座珠穆朗玛…… 再加上情绪急躁,人际关系紧张,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过早地陷入到内外交困的状态,彻底告别了快乐。 2 当初给孩子

  • 别对孩子发火啦,看完真难受!
    别对孩子发火啦,看完真难受!

    星期天的上午,我和米粒都快吃完早饭了,米爸才懒洋洋地出现。他像一头冬眠刚刚醒来的熊,一步一步蹭到饭厅,然后一屁股扑通一下坐在椅子上。打量了一下餐桌,米爸抬起眼皮问我:“怎么没有我的,我的早饭呢?“ “有啊,当然有你的了,米粒快去给你爸爸上早饭。“我朝米粒使个眼色,米粒笑着,一溜小跑地去端爸爸的早饭。 “爸爸,您高贵的早餐来了!“,米粒举着一个盘子,殷勤地放在他爸爸的面前。米爸低头一看,白色的盘子里既不是蛋糕也不是三明治,而是自己的手机。 我和米粒哈哈大笑,“快吃吧,你的最爱!” “你们太讨厌了,这有什么意思啊!“米爸气得直嚷嚷。 哈哈哈……,看他被捉弄的样子,我们俩更开心了。这时,答答答,传来了敲门声,有人来了。 米粒放下牛奶杯,抢着去开门。“咦,是乐乐,妈妈乐乐来了!” 乐乐家住我们小

  • 10个提高宝宝记忆力的游戏,成就宝宝“最强大脑”!
    10个提高宝宝记忆力的游戏,成就宝宝“最强大脑”!

    美国著名的社会思想家、未来大师阿尔文?托夫勒认为,记忆是幼儿的第一智力。宝宝在2岁左右,会进入语言敏感期,同时他的记忆力也开始飞速发展。 此时父母若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的记忆进行训练,就算成不了过目不忘滴神童(这个几率确实有点小:P),也会对他将来的学习大有帮助。 下面这10个有趣好玩又不枯燥的记忆游戏,从米粒2岁开始,我经常和他一起玩。他每次都玩的特高兴,男孩嘛,尤其喜欢这些小挑战。 久而久之,他的记忆力进展非常快,为娘深感欣慰~想当初,米粒姥姥也很注重锻炼我的记忆力,否则我怎会如此冰雪聪明?哈哈! 好方法送上,各位麻麻拿走不谢! 1. 这是我滴 我给米粒配了专用的毛巾、牙刷、杯子和牙膏,并把他的用具和我们的放在一起。每次洗漱时,让他自己去拿用具。每次更换毛巾、牙刷、牙膏时,尽量挑选与原来色彩、形状或形象不同的。

  • 育儿真理大荟萃!父母一定要收藏哦!
    育儿真理大荟萃!父母一定要收藏哦!

    告诉你的孩子什么才重要? 1、旅行比上课重要; 2、主见比顺从重要; 3、兴趣比成绩重要; 4、良知比对错重要; 5、幸福比完美重要; 6、信仰比崇拜重要; 7、成长比赢输重要; 8、察己比律人重要。 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培养的! 教育篇: 1.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不要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不要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

  •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最不希望家长做这5件事!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老师最不希望家长做这5件事!

    孩子成长,学校教育很重要,家校沟通也非常重要。许多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挤进一所好学校,然后以为万事大吉。 岂不知,就算送进名校,父母的责任一样不能缺位。 窦桂梅校长从学校的视角来看家校关系,问题看得更真切!家长也可以换个视角,一起来思考这个永恒的话题: 孩子该如何更好地成长? 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我曾经有1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虽然现在我当了校长,但是我并没有离开我热爱的讲台。 更多的时候我还是活跃在课堂中,为了我可爱的学生们在进行着不断的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发现教育的问题太多了,今天我想谈谈家校之间,家长不该做什么,以及学校建议家长们做什么,我想与大家分享以下几个故事。 故事 1 家长误区——包办 诊断:还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第一个故事还是

  • 孩子的起跑线在哪?终点又在哪里?
    孩子的起跑线在哪?终点又在哪里?

    小梅子姐姐: 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起跑线困住了孩子的双脚,教育中铺天盖地的口号蒙住了我们的思想,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找出自己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在人生中起跑,而真的没有线。 记得之前教育界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时间风风火火,家长们也都带动着孩子一起行动了起来,害怕真的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家长们的思想都冷静了下来,也摸清楚了这是某些商业组织搞出的宣传语,在教育中没有任何的意义。 虽说还有一些人正在流传,但这句话的温度已远远降低。在教育中我们还会经常听到一些口号、一些话语,比如:教育中不要犯错、教育中没有回头路、不要不重视孩子犯错......等等,太多太多这样的话语在不断的重复出现,持续升温。这种升温也体现出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越发的重视,家中的独苗(以及二宝)自然成为全家人精心培

  • 我很俗,就是想给孩子赚很多钱
    我很俗,就是想给孩子赚很多钱

    林则徐说过的一段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可是,在我看来,这才是最毒的鸡汤,难道这种观点真的适合我们现在生活的大环境? 01 一次在一个露天的农庄吃饭的时候,隔壁桌坐了两个大概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距离很近,加上其中一位明显有点喝高了没有刻意压抑声音,我大概明白了是一个无助的父亲,想帮扶创业失败的儿子却没有能力,于是请这位明显条件好点的朋友吃饭,借钱或者希望他拉儿子一把。 这位朋友有没有帮忙我不知道,但是这段话我记忆犹新:你别为孩子犯愁了,儿孙自有儿孙福,现在他遇见点困难怕什么?这样他才会更努力。别看我现在有点钱,我的孩子我还是不管他的,让他自己努力才更有价值。 这话听起来没毛病,但是我清楚的看见,这位男士说这话时候,眼底的同情和略微的不屑。也清楚的记得,这位男士接了一

  • 孩子内向、寡言……妈妈做了4件事,孩子从此变得阳光开朗!
    孩子内向、寡言……妈妈做了4件事,孩子从此变得阳光开朗!

    儿子幼儿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小女孩很安静,几乎很少说话,其他孩子跟她玩,她也假装傲娇不理不睬,好像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后来,老师告诉了她的妈妈,恰好这位小女孩的母亲也是一名教师,就这样他们花近3个月做了几件事,就彻底改变了孩子! 01 从兴趣出发 首先要引起孩子注意,于是,老师决定从女儿的兴趣爱好出发,以将她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从而融入集体生活。但鉴于内向的孩子,往往语言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老师给出的指令都比较简单,变化尽量少。 比如,小女孩喜欢玩水管玩具,在孩子们自由活动时,便把教室的水管玩具都给她玩,并鼓励她与班上其他孩子分享游戏成果,不知不觉中,她越来越喜欢和小同学接触了。 02 及时肯定孩子 众所周知,老师的表扬和褒奖是每个孩子梦寐以求的事,性格内向的孩子也不例

  • 再苦再难,也一定要亲自带孩子
    再苦再难,也一定要亲自带孩子

    背景音乐也挺美的,边听边读,陪伴你…… 1 记得那时刚刚毕业没多久。 有一次老同学聚餐,有一个同学带了自己的男朋友过来。 当时大家一起吃饭,畅谈人生理想。 中间谈到孩子,我说自己生的孩子,还是自己养好一些。 那位仁兄当时酒杯一摊说:“没必要,孩子又不懂事,直接给老人带省事多了。孩子太麻烦了。何况几岁的孩子是没有记忆的,谁带都一样。” 我们当时听了这番阔论,不知如何作答。 但如果我是女人,冲他这番话,铁定分手。 因为我一直觉得,再苦再难,也要亲自养大自己的孩子。 我想对一个孩子最大的伤害,往往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看不见。 而在孩子长大后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却紧紧跟着,步步相逼。 在孩子最初的0-6岁,他们想紧紧地跟着父母。 睡

  • 宝贝,慢慢说,我听着呢
    宝贝,慢慢说,我听着呢

    1 最近,儿子已经成了一个话痨。 比如,我上厕所,他如果有没说完的话,会站在门外继续跟我说完才行。 而在电梯里,有时就显得尴尬了。 有一天因为地下停车场最近很干燥。 我就说了一句,最近地下停车场倒是很干了,以前总是有水啊。 老婆没回答,儿子听到了。 马上来劲了,问我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然后说他知道。 在电梯里的时候,我们跟一对年轻的情侣一同上去。 儿子继续说他的推理。 我微笑着听他说着。 但心里还真担心别人觉得不舒服。 因为在电梯内大家还是比较喜欢安静。 不过我还是把他拉到我的这边,选择耐心听他讲完。 因为这种推理,他得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把意思讲清楚。 不过还是能听到关键信息:说是因为气温太高

  • 孩子,我们下辈子不会再见了。父亲的这封信看哭了无数人……
    孩子,我们下辈子不会再见了。父亲的这封信看哭了无数人……

    这是香港电台知名主持人梁继璋给儿子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很快在各大网站流传,很多父亲们看后感触极深。 这封信不仅给儿子看很受启发,它同样适合给所有人看!字数不多,蕴含着父辈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儿女无限的爱,非常感人! 我儿,写这个备忘录给你 这封信基于三个原则 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一点说好。 我是你的父亲,我不跟你说,沒有人会跟你说。 这个备忘录记载的,都是我经过惨痛失败得来的体验,可以为你的成长省回不少冤枉路。 这些,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记住的事 1、对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意。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对你好的人,你一定要珍惜、感恩。 2、没有人是不可代替的,没有东西是必须拥有的。看透了这一点,将来就算你失去了世间最

  • 想让孩子健康成长,这五句话千万别和孩子说
    想让孩子健康成长,这五句话千万别和孩子说

    还记得前段时间有个四川男生高考后自杀的事情吗?他在遗书里甚至写到: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带回家!到底跟父母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死后都不想回家? 睿妈仔细研究了一下小斯的那封遗书发现,虽然小斯多次强调自己情商低,但他父母的情商才真正堪忧呢好嘛! 好不容易考了全校73名,他妈却说,“才73名啊”。哪怕考了98分,都会被父母骂……父母的打骂和打压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长期生活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的小斯,丝毫感觉不到父母的爱,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还不如死了痛快。其实对于小斯的感受,我们真的可以理解,因为父母的一些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伤害真的太大了。 有个朋友,小时候得过自闭症。他说,每当他做不好什么事时,爸爸妈妈就会揪着他的毛病念上一整年;和别的小孩发生矛盾,不问原因,肯定是他的错,并且再揪着念一整年……所

  • 孩子总是“学不会”,妈妈第一句话请一定这么说!
    孩子总是“学不会”,妈妈第一句话请一定这么说!

    “你别在厨房逛了,现在你主要是抓学习!” “算了算了,教给你你也不会穿,还是我来吧!” “等你大了就懂了!” 在你和孩子之间,是否常常发生这样的对话。明明跟孩子已经示范了好多遍,可他仍旧总在同一个地方犯错,最后你磨光了耐心,气急败坏的发脾气后,干脆事事替他包办了。身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激发孩子积极好学的天性呢?下面这位妈妈对此颇有心得。 童童今年读幼儿园大班了,或许是隔壁邻居是音乐老师的缘故吧,从小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尤其喜欢吹长笛,一直想要学习。后来,童童跟妈妈商量了几次后,妈妈仍然犹豫。 究其原因,首先,妈妈不想孩子因为学习这个分心,耽误日后的学习;第二,长笛本身就是一种很难入门的乐器,学不好怕孩子碰壁,感到沮丧。果然,童童尝试了几次,都没办法吹出符合老师要求的音调,而在老师家里学习的

  • 你的这些“暗示”,可能会毁了孩子!请立即停止!
    你的这些“暗示”,可能会毁了孩子!请立即停止!

    “你这孩子太懒惰了!”“你为什么总是这么磨蹭?”“你为什么总不把东西放回原位?” 孩子非常敏感和脆弱,也易受到心理暗示。正面的暗示会让孩子积极向上,反之,则可能将孩子带入深渊。 01 小时候,有人评价我“这孩子太瘦,多吃点”,我父母接下去就会跟一句:“是啊,肠胃不好。” 其实我一直挺健康,无非就是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每天早起就能上厕所。但奇怪的是,自从我上了大学,住进寝室开始“独立生活”,竟然便秘就莫名地全好了。 我父亲一大业余爱好是研究养生,看完报纸养身版之后,常常就来各种“吓唬”我。这方面的记忆始于我被把尿那会儿,当我妈抱着我给我把尿的时候,我爸就会各种举例子摆理论来阻止:把尿对孩子不好,甚至会导致“脱肛”。 随后,我常常会在便便时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些可能产生的“后果”,这种恐惧也不断“泛化”。虽然我

  • 这5种家庭,最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 为什么层次低的父母都喜欢玩手机?看完你就明白了
    为什么层次低的父母都喜欢玩手机?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平常走在路上,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一手牵着孩子,一手握着手机。 但却不再小心翼翼地关注孩子,而是低着头,专心地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 之前有个孩子控诉自己的爸爸玩手机,在作文里说“爸爸已经不是我的爸爸,他是手机的爸爸”,我倒觉得是手机的奴隶更合适。 而且通过和这些家长的接触,我发现——层次越低的父母越喜欢玩手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爸爸下班回到家,孩子在做作业,他就自顾自往沙发上一瘫,拿出手机就开始刷。大拇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滑动,孩子叫他检查作业也浑然不知…… 不难想象,对于自己的生活毫无追求,整天把时间消磨在手机、电视上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层次也高不到哪里去,因为他们永远都忽视了这最重要的几点! 01 层次低的父母缺乏学习意识 离开学校,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意味着无事

  • 真正聪明的家长,只教会孩子这一件事!越早看到越好
    真正聪明的家长,只教会孩子这一件事!越早看到越好

    “父母的教育观中,藏着孩子的未来” 昨天晚上8点多表姐给我打了电话,还没说几句,电话那头她就开始哽咽了。 表姐跟我说,刚刚才跟女儿吵完架,琳琳过完暑假就要上初三了,可是她没有丝毫地紧张,每天早上睡到9点多,一起来就开始聊微信,打手机游戏,除了吃饭,眼睛就没离开过手机。 今天晚上我实在忍不住了,就把她手机给没收了,没想到她对我大吼: “妈,这局游戏快要结束了,快把手机还给我!” “不给,快去看书去” “学习,学习,整天就是学习,你不要管我行不行啊!真是受够了……”说话间,还一下把手机从我手里夺回去,继续玩了起来。 说到这里,表姐几乎难过的说不出话来,抽泣声也大了起来。“我就不明白了,我出钱养她,供她读书,怎么就没资格管她呢?我是她妈啊,让她看书还不是为了她好吗?你是老师,你快跟姐说说这丫头心里到底在想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