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只有在大自然中,孩子才能敏锐调动所有感官
    只有在大自然中,孩子才能敏锐调动所有感官

    昨日,虽说是阳光明媚,却已是秋日的阳光,气温也不高,还有缕缕温风,于是,在大中午12点多的时候,带小鹿去林间玩耍。玩耍的过程中,小鹿说要拉臭臭,既然是在野外,那就只能就地了。小鹿之前并没有将臭拉到草地中的经验,不过他知道小区草地里有好多狗屎。于是,小鹿指着自己不到十秒钟之前拉在地上的臭,说:“狗屎。” 梭罗曾这样说过:“广阔、狂野、孤寂,这就是我们的自然母亲。不过我们都早早地和自然母亲断了奶,钻进了只和人交往的社会。” “北京八达岭野动物园老虎吃人”事件,年轻女子因为与男子发生口角而下车,被老虎咬伤,女子的妈妈下车营救,当场被另外一只老虎扑咬致死。有一些分析文章总结说,“女人,你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女人,你要懂得尊重规则”我们懂得的只是城市的规则,自然中的常识已经非常贫乏。如今,让我们感到紧张,威胁我们生命的,并不是老虎等自然环境,而是升职、加薪、赚钱

    标签:教育反思
  • 这些玩具能让宝宝一直玩不腻,越玩越聪明!(超全月龄玩具推荐)
    这些玩具能让宝宝一直玩不腻,越玩越聪明!(超全月龄玩具推荐)

    星星妈我承认自己不仅是一个宠娃狂魔,还是一个很有童心的女子,于是每当看到各种可爱的宝宝玩具就忍不住要买买买!渐渐地家里玩具堆积如山,宝宝也不一定每一样都来得及拿来玩,有时候看着都觉得有点浪费又挺占地方的。今天就以我买了这么多玩具的经验来给你们推荐下到底什么玩具最最最值得购买吧! 星星一直以来非常爱护自己的玩具,养成了每次自己把玩具收拾好的习惯,所以他的玩具看起来都比较新,也没什么破损。只是一直困扰我的就是由于他很爱护,几乎每一件玩具都记得很清楚,于是我无法把一些已经超过了月龄的玩具送给亲友(除非一些宝宝来我们家玩,他主动送的。),导致他房间的玩具越来越多... 星星的玩具王国的一角 首先注意这几点! 宁愿买少点,也得追求好质量!玩具是宝宝经常接触的东西,而且到了长牙时期宝宝还会把玩具往嘴里塞,因此对玩具的质量必须得有要求,而且劣质玩

  • 育儿理念不一致,家庭成为战场,怎么破?
    育儿理念不一致,家庭成为战场,怎么破?

    从孩子出生时起,周围人会在我们耳边告诉我们孩子要这样养要那样养,初做父母的我们会依据父母养育我们的经验来养育自已的孩子,面对各种观念充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怎么做才能放下家庭教育观点必须统一的执念呢? 常常会听到妈妈们吐槽说与其他家庭成员因为教育孩子的观念不同又发生了争执,我让孩子这样做,对方就是不同意,说这样太惯孩子了,孩子会被溺爱坏的,我好苦恼,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对方接受我的说法呢?家长们这样的苦恼,我也深有体会。曾几何时,为了让另一半认同我这样教育孩子是对的,我也曾用心良苦,在他床头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纸条,每天不定时地往他的手机上发送自以为好的教育方法,苦口婆心地劝说他看看育儿书吧……以为自己的努力会换来丰盛的回报,可现实生活中遇到育儿问题时,照常会发生不可避免的争执,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心理学大师荣格的一句话: 你永远不要有企图改变别人的念头!你能够做的就是

  • 妈妈:爱我你就放开我
    妈妈:爱我你就放开我

    又是一次歇斯底里的争吵,妈妈脱口而出:“我做的一切,还不是为了你好,我容易吗!”我的接话就堵在了嗓子眼儿··· 妈妈继续咆哮:“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不是让你跑那么远的,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在家里,安安稳稳找个差不多点儿的人吗?!!!”我无言以对,感觉自己像是被什么东西绑住了手脚··· 妈妈还没有停止的意思:“我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你哥和你拉扯大,现在我年纪大了,你们都要离我而去,那以后我病了,也没人管,不如现在就直接死了算了···” 是的,这么水深火热的母子关系,剑拔弩张地频繁在我家上演着。每一次都是以妈妈曾经的劳苦功高为结局。 是啊,在这个家里,就是这样“不公平”的付出感破坏了我们的母子关系。 一次次,在争吵过的深夜里,我一个人蜷缩在被窝里,颤抖着祈愿:“妈,如果你也爱我,请你学着放手,请你让我找到自己!”

  •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依然当不好一个妈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依然当不好一个妈

    把大家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了三个方面: 问题一、知道是敏感期就要完全顺应孩子的意愿么? 很多妈妈知道了敏感期或是某些孩子令人不满意的行为都属正常之后,释然的同时,却又陷入新一轮的焦虑: 什么都顺着他,算不算是“惯”? 如是不顺,是不是就破坏了敏感期? 某种行为真的很难忍又不敢驳回,好憋屈怎么办? 说说我们家的例子吧。 CC执拗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只用自己的水杯喝水。 如果拿其他水杯,一定会哭闹着说,我要喝自己的水,我要喝自己的水。 可是,说来惭愧,我这个当娘的又懒又健忘,十次出门至少有5次会忘拿她的水杯。 每次CC哭喊着要水杯的时候,她姥姥都会嫌弃烂泥扶不上墙的我:都当了妈了,你可长点心吧,连个水杯都

    标签:育儿经验
  • 孩子,你脚下的路,是你看世界的路
    孩子,你脚下的路,是你看世界的路

    最近,跟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孩子们。当我们说现在的孩子真的太幸福时,有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就凑了过来说:“叔叔,我们可过得一点不幸福,你看我每天要起早上学,然后晚上还要熬夜写作业,周末还要去特长班,太累了” “而且压力很大,大人们上班可轻松多了。”一个女孩补充了一句。 可是孩子,你看到了父母的辛苦,体味到父母的不易吗? 要知道,如今让你们吃点苦,努力读书,也是为了你们自己将来生活的更好一点。 因为你脚下的路,就是你看世界的路。 你玩乐、慵懒、放纵,误入歧途,最终吃苦的是你自己。 你努力、拼搏,那会走得更远,看到更美好的风景。 孩子,别说你压力大。 当你长大后,会发现世界会善待努力的人。 总有一天,你也会怀着一颗惴惴不安的心,敲开面试官的门。 才会发现自己以

    标签:教育反思
  • 家有两宝,难免会有打架的时候
    家有两宝,难免会有打架的时候

    清妈叨几句: 今天和几个“二胎妈妈”坐一块儿聊天。两个孩子无论是相差2、3岁的,还是4、5岁的,甚至6、7岁的,几乎在家都发生过矛盾。有时是抢玩具,有时是争宠,有时是无厘头的打闹。 就跟大小宝一样,打架,那是家常便饭啊!虽然,目前来看,是一边倒的输赢差距…… 但,我相信假以时日,小宝会后来居上的不是? 哼哼哼,到时候看大宝怎么办哟!(叫你以大欺小……) 当然,某人辩解说:没啊,我没有欺负小宝,我是在教育她~ 嗯……反正为娘的态度就是:你们自己的事儿自己解决呗。 至于“结仇结怨”啦,是不是马上就会变“现世报”啦,权当看戏了! 不过,小宝已经会拿“哥哥最怕的人”出来做挡箭牌了,的确是,那成长速度嗖

  • 孩子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催泪百万人!
    孩子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催泪百万人!

    我们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好爸爸好妈妈,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过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完美的爸爸妈妈。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孩子们绝对比成人要宽容多了。 好爸爸不等于完美的爸爸,好妈妈也不等于完美的妈妈。新一年我们对孩子提出了很多的希望,希望孩子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少和爸爸妈妈怄气。 可是我们的孩子们呢?如果他们能够像大人一样光明正大的提一些要求,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说:希望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他们。   爱是一个温暖的词汇,可是爱要如何表达,是对孩子言听计从?还是更多的物质消费?我想这一切都不是孩子想要的。 孩子想要的真的很简单,他们需要的只有时间的陪伴,在我们的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中能更多一些尊重、理解和价值认同。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写新年寄语,这一次如果让孩子敞开心扉,给我们的父母写一些寄语,我想他们一

    标签:教育反思
  • 青春期男孩手册第一条:女朋友身体不属于你!
    青春期男孩手册第一条:女朋友身体不属于你!

    青春期男孩的管教历来都是大难题,要管教太难,不管教孩子又容易犯错。在很多家长的价值观里,男孩子在青春期即使“作乱”,受伤害的也可能是对方的女孩。所以和青春期男孩的对话是很多家里最避讳的话题。 另外,这些年我们看到很多青春期的男孩在时代发展的面前,变的木讷、沉迷电子世界,连自己洗衣做饭等基础的生活技能都不具备,如果你培养出来的是这样的男孩,将来他们又怎么能变成一个快速融入社会生活的男子汉呢? 有这样的一些道理,应该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也是我们的父母要在青春期教会家里的男孩的,这对他们一定没什么坏处。 第一条 善良是力量,而不是弱点。 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我们要求男孩子阳刚、像钢铁一样坚强,但是在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一个男孩能够在合适的适合阳刚,在该温柔和善良的时候善良,才会让生活和世界更美好。 第二条 你交往的

  • 孩子,改变世界就让别人去吧,我只要你一生幸福
    孩子,改变世界就让别人去吧,我只要你一生幸福

    中国留学生毕习习(又作毕曦希)被外籍男友马修斯打死的消息传遍了华人圈,死因是多次严重的钝性受伤。这是个很优秀的女孩,15岁就到牛津求学,会四国语言,还有传言说是某集团前总裁之女,身家过百亿。 毕习习对人高马大的空手道黑带马修斯一见钟情,恋爱期间,给对方送礼物、买车、交房租,可惜一片痴心换来的却是一次次拳打脚踢。法医报告所披露的细节,也让人头皮一阵阵发麻:她的肋骨多处骨折,颚骨破裂,身体多处瘀青,甚至还有不少正在愈合的伤口——是之前殴打留下的伤口。 有人说,“不要在垃圾桶里找男友”。有人说,“家暴只有0次和100次,第一次打你就应该走。” 还有人说,“真的不要再以貌取人了,英俊的人渣也一抓一大把。” 是的,这些说法都对,可我还是感到痛心。毕习习的Facebook头像至今还是两个人的亲密合影。如果不是被打死,她大概还会继续忍耐,继续麻痹自己吧。受虐倾向的背后,是

    标签:教育反思
  • 爸妈一句话,孩子穷一生!
    爸妈一句话,孩子穷一生!

    “这个太贵了,咱们买不起!”如果在孩子6岁前,父母把这句话说上了100遍,那么,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在贫穷的意识中无法逃脱,从而决定他一生穷困的命运。这就是著名的“太贵效应”。 一位大学生,就是在这句话下长大的,她的爸妈从不给孩子买价格贵的东西,导致她把贫穷当成美德,虽然成绩很好,每年都能拿到八千块的国家奖学金,却舍不得多买一点东西。 考研究生的时候,她为了省下买真题的两三百块钱,花了两个月时间在图书馆里找资料。 考研结束,她的成绩在边缘上,只能等调剂通知下来。按说,在这种时候,你得一刻不停地盯着电脑,刷新页面,等待消息。可她没有电脑,很不方便。那一天,学校出了调剂的信息,但是下午两点出的,让四点之前就得把信息发过去,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 别人给她打电话,她说她在自习室,没有看到。等她报名时名额已满,就算分数再高

  • 那些没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没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妈妈生,姥姥养,姥爷天天菜市场。爸爸回家就上网,爷爷奶奶来观赏。我之前一起工作的男同事L,算是比较典型的已婚好男人人设,在办公室里面经常帮大家抬重物取快递,偶尔给大家买个小零食也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工作上也深得大家肯定。 我心里想着:嘿,这个大暖男,肯定把媳妇也哄得很开心。生孩子之后我们都一个劲儿的恭喜,暖男也开心的合不拢嘴。那段时间平时工作挺忙的,加班是常事儿,可是后来正值我们工作淡季大家都早早下班回家,L天天都不着急撤退。某次我刚刚准备背上书包回家,听到L手机响了:“妈,我今儿还得加班,实在不好意思,您和XX(L媳妇)先吃吧,就别等我了,应该不会太晚,我拿钥匙了。”我默默看了一眼L的电脑,游戏还在进行中......原来说是加班,其实是赖在办公室打游戏呢! 彼时我还是一个未婚小丫头,看不明白里面的乌龙和玄机,不明白怎么并没有很多工作任务的L突然就开始没完没

  • 当你给孩子玩手机的时候,看看他们在干嘛!
    当你给孩子玩手机的时候,看看他们在干嘛!

    堂姐的小孩才五岁,看到大人第一句话就问:“你手机里面有没有游戏?”。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堂姐婆婆帮着带孩子,婆婆喜欢打牌,每次打牌前都会把装有小游戏的手机丢给孙女,让她坐在自己能看得到的地方自己玩手机。还不懂得克制的孩子就这样变成了网瘾宝宝。 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网瘾孩子越来越小龄化,网络上流传的小学生网吧组队打游戏的段子正在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当中国的父母把孩子过早地拉入低头族的行列时,国外家长却在绞尽脑汁帮助孩子远离手机。 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为孩子安置一个“小书房” 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空间,布置上孩子喜欢的动漫和书籍,就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快乐的“小书房”,孩子想不爱上阅读都难。 也许是迷你沙发的小小装点,就变成孩子阅读放松的秘密基地。 一张不占面积的小方桌,依墙放置,再配上童话书和

  • 15岁女孩轻松留学英国,她把Grit(坚毅)分解为4件事
    15岁女孩轻松留学英国,她把Grit(坚毅)分解为4件事

    最近大家都在谈Grit(坚毅)这个概念,并称其为“美国当下最时髦的教育理念”,Grit这本书也很火。但正如许多人从字面理解“刻意学习”一样,Grit也被粗浅地与对事情要有热情、永不放弃等这些词汇画等号,显然不够具象和接地气。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个小故事吧~ 一、引擎: 发展一项受益终身的体育运动 我女儿中考考了700多分,但她后来还是自己做主,选择出国留学。现在这种“两手准备”的孩子很多,一般大家都会将他们与学霸划上等号。实际上在我看来,女儿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或者说对她这些年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大的,是她从打羽毛球过程中不经意中得到的东西:非常强大的坚持、毅力、主动、积极等正面的态度。 因为当大家在跟孩子说,“你要勇敢、要坚持,你一定要有毅力”时,其实means nothing,根本什么都不是。没有载体的情况之下,所谓的坚持、所

    标签:教育反思
  • 别等孩子长大, 你才知道这些就是幸福
    别等孩子长大, 你才知道这些就是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贫穷的人觉得有钱就是幸福,未婚的人觉得走进婚姻就是幸福,病痛人觉得健康就是幸福,有娃的妈妈觉得孩子长大就是幸福。 这些幸福都在期盼中想象,现实中的幸福却需要每个人细细品味。比如孩子还小的妈妈,时刻都能找到独特的幸福,那就趁时光正好,让幸福随时变成笑容挂在脸上,不用等着孩子长大了,才觉得陪着孩子成长就是最大的幸福。 有孩子之后,人生完全进入另一种状态。轻松、潇洒的少女范离自己而去,取而代之的是忙碌、劳累、疲倦,没有个人的时间和空间。甚至常常忙得没有时间欣赏孩子带来的快乐,总想着孩子长大了才是幸福,完全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孩子随时朝我们仰起的笑脸,随时对我们发出的

  • 孩子如何教育 养不育谁之过?
    孩子如何教育 养不育谁之过?

    经常在产后体检时问到爸爸或妈妈:“宝贝出生体重多少?每天宝宝排便几次?……”有的爸爸会回答:“我不知道,等会问我老婆一下”;有的妈妈会说:“医生,我也不太清楚排便几次,月嫂今天正好请假。”洁姐表示非常惊讶,孩子这才出生几天呀!新爸爸、新妈妈怎么一问三不知?,你的孩子谁负责? 一位九月龄的宝宝来体检,妈妈手机上准备了好多问题?体检完一个个问:“我家宝贝晚上总要闹夜,拍、哄都不行,一定要抱起,放都放不下,这是宝贝缺啥吗?”“孩子体检没有缺钙体征,宝贝睡眠尽量不抱睡,良好睡眠习惯从小就要养成。”我不回答还好,一回答妈妈开始滔滔不绝、一发不可收:“医生我家宝贝一直和阿姨睡的,阿姨老是晚上抱着孩子睡觉,说是怕孩子哭闹影响我们睡觉,所以我就自己带了一晚上,都是阿姨习惯没养好!孩子晚上这么折腾,抱得我手都酸了,不抱就哭,一哭还吐奶。”“医生呀!我家老人带孩子老喜欢给孩子穿好多,你看身上的皮疹是热

  • 当妈妈这几年,你可曾有过羞耻感?
    当妈妈这几年,你可曾有过羞耻感?

    A是我同学,她这几天和我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她说,自己每次到了家庭聚会同事聚餐,只要带娃一起,她就特别紧张。自己孩子稍微有些“熊”,她就会情绪失控。虽然也知道,有时候孩子可能坐久了或者累了,但是她就是忍不住,因为她怕,亲戚朋友会觉得是她没带好孩子,是个失败的母亲。她说,她最近更加焦虑了,因为自己和老公家都是大家庭,每到春节,就是“大阅兵”,孩子的表现就变成了父母之间的打分。 我和她分享了我自己的一个故事。小D出生后肌张力低,无法胸喂,我一直是挤出来后放在奶瓶里给她吃。有过这样经历的妈妈一定知道,无论多好的挤奶器,无论多频繁地挤奶,最终还是抵不过产量越来越少。在小D矫正1岁不到,我不得不开始用奶粉了。那段时间,只要家里来客人,我就会刻意把奶粉罐藏起来。 故事的转折是,小D1岁体检时,我终于忍不住了,和我的儿医,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认罪”。她笑着轻轻地告诉

  • 女儿第一次幼儿园面试失败,我却一点也没不开心
    女儿第一次幼儿园面试失败,我却一点也没不开心

    小D今年9月份要去上3岁的学前班了,曼哈顿幼儿园资源紧张,常常需要排队,因此很多家庭提前一年就会开始准备申请了。我从去年11月份也开始了这个流程,参考考察学校,填写申请资料(都是好几页的问答题,真的比自己当年找工作还麻烦)。 资料递交后幼儿园会进行第一轮筛选,然后通知家长面试,之后才有孩子的面试。一般孩子的面试是让几个候选孩子一起在一个教室里玩耍,同时会有几个老师在其中观察,还会和孩子进行一些互动来考察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上周小D进行了第一次的面试。 这次面试的幼儿园是个混龄班(不是蒙特梭利),参加面试的孩子一共4个,年龄从2岁半(小D的年龄)到4岁。面试地点就是幼儿园的一个教室,桌上、地上放了各种各样的玩具。 教室不大,整个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其他孩子的表现,当妈后要做到不比较好像真的不可能(摊手)。有一个4岁的女孩,最先引起我的注意。这两年半来

  • 这6种妈妈永远教不出好孩子,很多妈妈第一种就中招...
    这6种妈妈永远教不出好孩子,很多妈妈第一种就中招...

    孔子曾说:“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给他涂上什么颜色。所以家庭的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教养问题。 前些天电视中有一则新闻:一个妈妈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很快就有了工作。可是,他每每干不到一个月就辞职,总是抱怨工作任务繁重,早上要早起,晚上要加班,太苦,太累,受不了。两年了,儿子心安理得地赋闲在家,要么上网打打游戏,要么用妈妈不多的工资去社会上消遣时日。 对于妈妈的指责,他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不能养活我一辈子,为什么从小对我那么娇惯?” 看了这个节目后,舒妈都觉得不可思议,专家的解读也让很多家长陷入了深思,自己家里有没有这种潜在的危机? 小时候,老人家们跟我们说:“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 就是说,孩子在小时候,吃一点苦、遭遇一些困难,是好事,如果我们怕孩子吃苦

  • 当面对孩子钻空子时,再多的教育都是枉然
    当面对孩子钻空子时,再多的教育都是枉然

    大年初二老虎咬人事件当时企鹅君就看到了新闻,内心顿感五味陈杂。惋惜逝者为不守规则付出的生命代价,更心痛孩子目睹父亲不守规则而被活活咬死的经历以及接下来可以想象得到的悲惨童年。我们看到很多不守规则的人在享受由它带来的“便利与好处”,例如排队时插队,坐车时逃票、过马路时闯红灯等。如果是情况紧急尚能理解,如果是习以为常则着实可悲,特别是为人父母,当以这样的格局与姿态出现在孩子面前时,面对孩子还有好意思再夸夸其谈人生经验与教育理念吗?可能大家会说这关格局什么事,我认为这确实事关格局,因为我从来没看到大格局的人屑于去寻求这种便利。 当然,网上对于这个事也有非常多的评价和议论,大多是同情老虎死者全责或者是人权大于兽权处理办法都没有错,我们就不再讨论事件本身的对错,这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逝者已去还请大家口下留德。我们要讨论的是通过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与警醒。

    标签:教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