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这么欺负孩子,是商量好了吗?
    这么欺负孩子,是商量好了吗?

    这么欺负孩子,是商量好了吗? 下一次 。 。 。 。 。 。 我们的“等会”一般很久很久, 给孩子的“等会”, 一般只有三个数的时间。 下一次 。 。 。 。 。 。 我们的承诺常常自动失效, 对孩子的要求却异常严格。 下一次 。 。 。 。 。 。 俗称

  • 你在家玩手机的时候,外国父母在做这个...
    你在家玩手机的时候,外国父母在做这个...

    傍晚时分,我去菜市场,有个七八岁左右的小男孩,戴着近视镜,坐在菜摊旁痴迷地看着手机。想到国庆节去朋友家里,她说之所以买个大屏幕的手机就是为了让儿子玩游戏方便。可她儿子只有3岁。 不禁堪忧。如今,手机已经成了中国家长的“哄娃神器”,成了很多小孩戒不掉的“毒药”。 看看外国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吧! 你看人家把家里的小角落搞的这么温馨,让孩子不再贪恋手机。 阅读角 阅读是帮孩子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沙发背后这么一个小而安静的空间,放上一个小书架,再放几块垫子,就可以给孩子一个静谧的阅读空间。 将墙角有效利用起来,打造一个小小的阅读角看起来很温馨哦! 简书桌 1、家里空间小,但是也并不妨碍妈妈们的奇思妙想,一张神奇的折叠书桌,就可以同时拥有收纳、摆设、书写

  • 家人总夸女儿漂亮,这会对她的成长不利吗?
    家人总夸女儿漂亮,这会对她的成长不利吗?

    如果你有个女儿,该不该夸她漂亮,该不该鼓励她追求外在的美丽呢?很多妈妈都觉得夸孩子漂亮,会让孩子以为自己天生优越,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Hugo Schwyzer,他是帕萨迪纳市立大学性别研究和历史学教授,同时他还是在性、人际关系、男性方面的国际知名的演说家。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教自己女儿的? 在刚过去的新年,我和妻子还有女儿一起去朋友家吃晚餐。 我女儿穿着新买的衣服,像是个小公主一样。主人汤姆由衷地赞叹道:“海洛薇兹,你真漂亮!”但是他的妻子凯特制止了他:“不能夸小女孩们漂亮,”她边说边向我和艾拉歉意地笑笑:“这会让她们想太多。” 这时候,海洛薇兹跑去和其他小朋友玩了,我和妻子马上表示,刚才汤姆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 观点:不夸女孩漂亮!她认为,保护女孩免受轻视女性

  • 宝宝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这些带娃「经验」会害了孩子
    宝宝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这些带娃「经验」会害了孩子

    第一次当爸爸妈妈,难免会有点手忙脚乱,这时候最希望能有个过来人给自己支支招。别看丁妈现在每天分享育儿经,当初刚生完大宝,也很迷茫。 不过我也知道,别人的经验,参考参考倒是可以,完全照着来可就不一定合适了。 前两天就看到一个亲戚,把自家哭得哇哇的宝宝放床上晾着,还说是看了一个什么美国人的育儿绝招,孩子总哭都是因为一哭大人就抱,应该哭的时候不抱,不哭才抱。 下面一些靠谱的经验,但还有一些「绝招」真的不!靠!谱!不吐不快! 1. 哭就不抱,不哭才抱? 对宝宝,尤其是小月龄的宝宝来说,饿了不能自己拿饭吃,困了不能自己躺床上睡,屎尿也不能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大人来帮忙,而且他还不会说话,除了哭他还有第二个选择能告诉你他不舒服吗? 「活下去」才是他们首要的关注点,宝宝哭往往表示他真的很不

    标签:育儿经验
  • 孩啊,跟你妈「斗智斗勇」,你还嫩了点
    孩啊,跟你妈「斗智斗勇」,你还嫩了点

    当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宝宝们长到两三岁,变得能说会道,能跑会跳以后,每天斗智斗勇的生活就开始了。丁妈家大宝就是从两岁多突然开始特别有想法,就喜欢跟大人唱反调,刚开始那段时间,真是太让人头疼了。 到小宝这里也是,简直是大宝的翻版,不过有了带大宝的经验,总结了一些「套路」倒也不难对付。 这不,今天和朋友小土聊起这些带娃的日常,只能说咱这当妈的,「套路」都很深啊。 作为一个「灵魂画手」,小土还特意画了几幅日常画,来,大家感受一下。 场景 1 ▼ 场景 2 ▼ 场景 3 ▼ 场景 4 ▼ 场景 5 ▼ 场景 6 ▼ 场景

  • 你今天养育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今后几代人的生命状态
    你今天养育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今后几代人的生命状态

    “父母”这个身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无需岗前就业训练就能获得的,同时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个“职业”。每个父母虽然上岗容易,但是责任重大,因为你今天养育孩子的方式,可能决定了今后几代人的生命状态。 孩子的人格形成于5—6岁 孩子的人格形成于五六岁的时候,之后基本稳定。也就是说孩子在上学前这几年的与父母相处,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的生活、情感、人际状态。 而在这几年中,前三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国内孩子们的成长现状是,孩子往往是在一种生理、物质得到充分满足,但父母很少知道如何去满足孩子人格发展需要的状态下生存的。 相信每一位父母努力奋斗,创造财富,是为了帮助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挣钱送孩子去见心理医生。 但是,因为这些父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学会怎么样更好地陪伴孩子长大,所以伤害还是会在无意中发生。 孩子

  • 100%孩子都希望爸爸做的事,99%的爸爸在偷懒!
    100%孩子都希望爸爸做的事,99%的爸爸在偷懒!

    反问自己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呢?我们要虚心的接受批评,在新年上班的开始,我们郑重的表态:请所有男性(包括还没有孩子的男性)认真阅读我们提出的建议,在新的一年里更爱你的妻子、孩子,更积极努力的去面对新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给男人在无形之中添加了很多的压力:养家糊口这四个字不容易,但是话说回来哪个男人容易呢?哪个孩子的成长不经历风雨呢?哪个女人又容易呢?在压力中前行是每个成人应该面对的现实。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事情是孩子希望爸爸做的,但是很多爸爸却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敷衍孩子,那么哪些事情真的是孩子迫切希望的呢? 01 带着孩子一起修理或者洗车或者任何事。 下一次你再修理家里的任何东西时(马桶、灯泡),一定要带着你的孩子,跟你的孩子解释为什么你要这么做,你需要他的帮助,你完成某件事情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事是小事,但却是孩子最希望和

  • 熊孩子可怕还是熊家长可怕?让我们一起来吐槽!
    熊孩子可怕还是熊家长可怕?让我们一起来吐槽!

    春节假期,每个归乡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慨,感慨回不去的家乡,感慨老去的父母,感慨父母在汽车后备箱/行李箱里塞满的各种带着温度的“家乡的味道”,当然还会有很多很多的内容。 今天我们想和大家一起来归纳和总结,在过去的春节假期里,你到底遇到多少个没有教养的熊孩子,为什么不管在城镇还是乡村,在一线城市还是十八线的乡下,人群中总能分出三六九等,就连孩子也不例外。 都说从小看大,虽然这不一定准确和科学,但是从那些看起来没有教养的孩子身上,我们很难看到积极发展的正能量,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类型的孩子。 第一类:缺乏感恩之心,从不说谢谢,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这类孩子很多,没有感恩之心,也许有人会说让孩子懂得感恩太早,太沉重,但是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真诚的说一声谢谢就那么难吗?一声谢谢不仅仅对别人的尊重和感谢,一定还包括更多的内容。 第二类:缺少基本的社

    标签:教育反思
  • 家有脾气暴躁的爸爸妈妈,真的好遗憾!
    家有脾气暴躁的爸爸妈妈,真的好遗憾!

    世界上不需要培训就上岗的工作是为人父母,我们没有经过培训、没有专业的知识、没有足够的耐心对待逐渐成长着、变化着身心发展需求的小家伙。 于是在很多家庭,抱怨、对孩子大喊大叫、吵吵嚷嚷、以成人的价值观要求我们的孩子成为常态,以家长对孩子大喊大叫为开端,爆发出更为严重的战争或者心理疏远,到最后导致我们的父母根本没有办法和孩子进行沟通,全部的家庭成员处于紧张、崩溃的边缘。 世界上最难的事大概就是我们的父母能做到心平气和的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这绝对是世界上最难的事,但是我们就会放弃努力吗?应该不会,心平气和的父母才能够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才能够给孩子榜样。 也只有我们心平气和的时候,我们所说的话孩子才能听进去,否则我们说话时即使孩子在听,但是在他们的心理我们的所说的话也都是屁话。 怎么才能做到心平气和,这是每个父母要修炼的本领,我们也会陆续更新

  • 和青春期孩子过招,请用江湖的规矩来办!
    和青春期孩子过招,请用江湖的规矩来办!

    都说和青春期的孩子对话很难,孩子不听你说,你说的他们听不懂,你想要说孩子又不听,在这个一个奇怪的矛盾的怪圈中,家长感慨孩子难沟通,孩子感慨家长不太懂他们。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肯定不是这样的,青春期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个复杂且敏感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想要自己的父母以成人的方式和他们交往,但是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却真的很小孩。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是要写给很多家长看的,因为我们收到很多家长的抱怨:自己的孩子难管教,难沟通,不知道要怎么和孩子进行沟通。今天我们就分享这样一些小的技巧,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你家的那个处于青春期的精力旺盛的“小大人”。 首先,要理解孩子,要懂得孩子,要更好的和他们沟通的前提是你真的尊重他们,发自内心的把你的孩子当成你们单位的实习生或者领导家的孩子一样,认真的发掘他们的优点,赞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不要阴

  • 宝宝睡前小动作透露出他的心理状态,可能会伴随一生
    宝宝睡前小动作透露出他的心理状态,可能会伴随一生

    父母在幼儿形成安全感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安全感基本是心理健康的代名词。缺乏安全感的人更易焦虑,感到孤独、不自信;经常不满足;有悲观倾向,因而很难拥有幸福感。如果你家宝宝睡前有这几个动作,多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1.宝宝喜欢含着手指睡觉 小宝宝睡前含着手指睡觉可以增加安全感,进而来获得心理满足。但如果三岁之后还有这个习惯,多是需要安慰的表现。 2.喜欢抓着妈妈胸部或其它部位睡觉 断奶后宝宝喜欢抓着宝宝胸部或者嘴巴、耳朵等部位才能入睡,表示他对妈妈过度依赖,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3.喜欢抱着被子一角睡觉。 此外,父母在时孩子很嚣张,父母不在就害羞,其实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孩子为什么缺乏安全感? 家长很少陪伴,总忽视孩子; 父母经常责骂孩子,很

  • 宝妈,请原谅孩子偶尔的自私行为,不要以美德的名义伤害孩子
    宝妈,请原谅孩子偶尔的自私行为,不要以美德的名义伤害孩子

    小区里,洋洋拿着遥控车玩的不亦可乎,邻居家的孩子看到了,吵着闹着要也要玩遥控车。洋洋正在行头上,当然不愿意让出来,于是洋洋妈开始数落孩子不懂事,不懂得分享......最后洋洋经不住数落,委屈的将玩具让了出去。而洋洋妈呢,则得到了邻居妈妈“你家孩子真懂事”的夸奖。 许多人小时候都有同样的经历:明明是自己的东西,却要被家长逼着分享给别的小朋友。而到底为啥非让孩子分享,家长也未必知道,有时只是为了面子,就去牺牲掉孩子的好心情。 还有一些家长是为了教育孩子,想让孩子学会分享,但你这种教育方式可未必适合孩子。 孩子在5岁前,很难理解“分享”这一行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多是自私的,也是正常的,因为这是人类的本能表现。若家长强迫孩子分享,不但起不到正面作用,还会带来负面影响。想让孩子逐渐明白“分享”的意义,并从中获得快乐,家长应做到以下

  • 宝宝睡姿能透露出他的隐藏性格,你家宝宝是哪种?
    宝宝睡姿能透露出他的隐藏性格,你家宝宝是哪种?

    心理学上认为,人无意识时的睡姿与性格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透露出他隐藏的心理状态。父母观察宝宝的睡姿,可能会发现他的小秘密哦! 1.大字型 宝宝面朝上,双手双脚伸展开呈“大字型”睡姿,这类宝宝受到父母陪伴较多,安全感充足,性格开朗,善于表达,情绪来的快也去的快,是难得的好性格哦。不过偶尔做事会比较冲动,需要家长好好引导。 2.趴着睡 宝宝面朝下,双手放着脑袋两侧,呈“自由落体式”睡姿。这类宝宝活泼好动、胆子大,但会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人交际属于“慢热型”。但宝宝如果突然由其它睡姿转为趴睡,可能是消化不良的信号,家长要注意。 3.士兵式 宝宝面朝上,双手贴放在身体两侧,呈规规矩矩的“士兵式”,这类宝宝自尊心强,性格强势,不服输,且属于保守型,做事有原则。

    标签:睡觉性格
  • 不放假的学校,多交钱我都愿意。真的!(漫画)
    不放假的学校,多交钱我都愿意。真的!(漫画)

    三个娃,三镣铐,简直不能动弹。今天孩子们还没开学,我已迫不及待把他们送去托管!这才有空来后台踹口气锄个草。想当初,我是多不舍得送孩子去上学啊! 各种伤心难过惆怅伤感 如今看4年前的日志觉得矫情坏了! ▼▼▼ 孩子还没上幼儿园, 自己就先把自己煽情哭了。 ▼ 第一天送去仪式感满满,全家都送 ▼ 离开幼儿园依依不舍 ▼ 在幼儿园逗留良久 ▼ 送走孩子后偷偷难过掉泪 ▼ 如今呢? 完全是另一个画风 ▼ 老二的吃相,

    标签:教育反思
  • 没想到吧,让孩子做家务竟然能培养出领导力
    没想到吧,让孩子做家务竟然能培养出领导力

    让孩子做家务?算了吧,假期作业都写不完呢。让孩子做家务?太费劲,强迫也不干,有时还得给钱。……没准你没找对思路,看看专家是如何做的。 孩子不爱做家务?先激发领导力 孩子一般都不喜欢做家务,可是我的老师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他儿子却特别喜欢洗碗,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他的理念是:孩子不喜欢做家务,不是因为他们懒或者坏,不体贴父母,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怎么激发他们的兴趣呢?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让他们发挥优势。 塞利格曼观察发现,自己的儿子有一个优势是领导力,虽然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但他特别喜欢领导,也擅长领导。于是他就把三个孩子组成一个洗碗小组,由最小的儿子做组长,这下就把他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了,他每天吃饭的时候就催大家快点吃,吃完我们就可以洗碗了。 领导力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当然,不是每

  • 我对女儿怒吼“不睡觉就滚出去”之后
    我对女儿怒吼“不睡觉就滚出去”之后

    相信每一位妈妈都有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也不例外,小苹果是我女儿,21个月。最近一次发脾气的起因是她连续数日很反常地晚睡。平时哄睡差不多15分钟,轻轻拍拍屁股,讲讲故事,一般20:45也就睡着了。这一次从20:30哄到21:45,轻拍屁股拍到手腕酸痛僵硬,《三只熊》的故事已经讲了五六遍,情节被随口改编到完全没有逻辑……她还是没有睡,不停变换姿势,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把枕套换掉,一会儿趴到我的枕头上冲我嘻嘻笑。 我只好假装生气离开卧室,以往她会为了挽留我乖乖躺下,这次我离开以后,她一个人在卧室里悄没声儿的,我借故又进卧室,她正在研究床头灯调控明暗度的旋钮。 当时火气“噌”地就上来了,也有出于安全的担忧,怒吼“不睡觉就滚出去!” 话音刚落我是后悔的,她正处于语言敏感期,每天都会冒出新词,我很害怕她学会“滚出

  • 别让你的“心直口快”成为伤害孩子的工具
    别让你的“心直口快”成为伤害孩子的工具

    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非常优秀,可是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友总是劝他,他总是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几句话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位禅师,年轻人对禅师说了一句很不尊敬的话,别人批评这个年轻人,年轻人振振有词地说道:“不就是几句话么,我向他道歉不就可以了吗?” 禅师听了微笑着对年轻人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好多人包括这个年轻人都围在了这个禅师的旁边,准备听禅师讲故事。禅师顿了一下开始讲故事: 有一个人养着一只从小就从深山里捡回来的狗熊,他一直养着这个狗熊,可是有一天这个狗熊把邻居家的一片玉米糟蹋了,邻居找上门来。他很生气,拿起棍子对着狗熊就是乱打,而且边打边骂:畜牲始终就是畜牲,我白养你了。打完后,他把狗熊赶出了家门。 第二天的时候,他

  • 2017年您想和孩子拥有怎样的亲子关系?
    2017年您想和孩子拥有怎样的亲子关系?

    小卡拉的妈妈和刚出生的弟弟回到了家里,小卡拉以为它可以像从前一样粘着妈妈让妈妈给自己讲故事,让妈妈抱抱,让妈妈陪着一起做游戏,可是回到家的妈妈整天都在陪伴小弟弟,要么给弟弟喂奶,要么就是休息睡觉,小卡拉感到孤单极了。 有一天,小卡拉很好奇的看着弟弟,他怎么那么小?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吗?我也是从这么大长大的?想到这里小卡拉拼命摇了摇头,觉得自己不可能有这么小的时候。同时,他伸手摸了一下弟弟,却没想到弟弟“哇”的一声,大哭出来,这下把小卡拉吓了一跳,匆忙间找到弟弟的奶嘴塞给弟弟,看看不管用,又去打开收音机想调到音乐上,也许可以让弟弟不哭,可是手忙脚乱的小卡拉把房间里的弄出来声音、找出了好多玩具,但是弟弟还是哭个不止。这时妈妈已经在旁边看了小卡拉半天了,看着这个小家伙手忙脚乱的样子,妈妈有点酸酸的感觉,这个小家伙在前不久还是妈妈怀抱里撒娇的小狐狸,什么时候开始懂事

  • 养好孩子,光有爱并不够,你还需要……
    养好孩子,光有爱并不够,你还需要……

    没有哪个父母一大早上醒来就打算,让孩子的生活痛苦不堪。没有一个妈妈会说:“今天只要有机会,我就要冲孩子大嚷大叫,让他难受。”相反,不知有多少父母在一天结束时,躺在床上暗下决心:“明天我一定不能像今天似的,脾气这么坏,乱冲孩子发火。”…… 可惜,尽管孩子是我们最爱的人,尽管我们下了无数次决心,孩子的“淘气”、“不听话”却总惹得我们掀起讨厌的战争。 “你说我该怎么办呀?”朋友深夜打来电话。 “这个月我已经被学校叫去三回了。老师说,果果居然吃鞋带!气死我了,回家没忍住,把她打了一顿。” 朋友的女儿果果,是刚上一年级的小豆包。在入学前的一个暑假,爸爸妈妈就帮她报了各科补习班,因为担心她上学后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听人说“小学老师一般看大部分孩子都会,就直接跳过不教了”。 其实作为父母,与其相信那些夸大其辞的传言,无谓地担忧焦虑,不如回到养育一个孩

  • 事实和谎言之间有堵墙,可在孩子眼中它们只隔了层纱
    事实和谎言之间有堵墙,可在孩子眼中它们只隔了层纱

    说谎记 栗子作为一个整天没心没肺、蹦蹦哒哒的“女汉子”,整天调皮捣蛋的事情也干的不少,特别是在毛栗子出生后,栗子的恶作剧对象就转移到了没有语言能力的弟弟身上。 恶作剧之妈妈的口红 但每回都会被火眼金睛(这个形容词好像有什么不对)的栗子妈发现…… 栗子啊,咱们睁眼说瞎话的水平还是有待提高。 宝宝撒谎了怎么办? 那就是…… 栗子爹你又在乱来了,这次可得好好想想该怎么说,诶对了,这不是有现成的道具吗? 毛栗子欲哭无泪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