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千万不要陪孩子这样读书,损失太大了
    千万不要陪孩子这样读书,损失太大了

    关于绘本阅读,父母们越来越重视,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有的父母过于功利,会询问,“我想找一本可以提高我孩子某方面能力的书……”或“哪些书可以让我孩子在某方面得到改善?”,还有父母着急地问,“别人家孩子能认识很多字了,我怎么才能教我家孩子识字?指读可以吗?” 很显然,父母单纯把孩子读绘本当按方抓药了。我们说,绘本确实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遇见自己、看到自身的发展(包括生理的、社会的、情感的、以及认知的)。但读绘本又不同于打针吃药,如果总是如此功利地去读书,那么未免有些暴殄天物。 绘本,是这样一类特殊的书籍,它是一门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适合孩子心理发展和阅读习惯的读书方式,也是将文字与图画巧妙而完美结合形成的艺术作品。 它满足了孩子对图画的感知、享受与审美,也满足了孩子对文字的体悟,甚至是基于二者基础上的想象。所以,真正好的绘本,从封面到封底,每一个细

  • 父母最大的失败:给孩子创造了好环境,孩子却不能适应!
    父母最大的失败:给孩子创造了好环境,孩子却不能适应!

    孩子的教育问题永远都是一个家庭中的头等大事。为了能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很多家长都会去买学区房,孩子也可能面临着上学之前会搬迁到新的地方,离开原来的小区。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特别的常见,可能对于大人来说,动机非常的明确:我们要把孩子送到一个更好的学校。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觉得我原来的玩伴、熟悉的环境、小房间的模样,甚至我在墙上留下的那个小小的涂鸦,都不见了,一切都改变了。 孩子的内心是敏感且脆弱的,他们会有一段时间沉浸在自己的回忆中,没有办法去融入一个新的环境。 每当这个时候,家长付出的良苦用心仿佛就要付之东流了。所以,怎么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成了家长们一个想要解决的问题。 进入新环境前,先给孩子做一些铺垫 如果要搬家给孩子换一个新环境,我们可以事先跟孩子做一些铺垫。 比如说,在整体

  • 孩子,我对你狠一点,世界才会对你温柔
    孩子,我对你狠一点,世界才会对你温柔

    假期去表姐家串门,她正在给女儿露露补习英语。露露看我去了,扑到我怀里就开始聊东聊西,格外亲热。然后冲着妈妈撒娇:“小姨好不容易来一次,我想多陪她玩一会。今天不学习了行吗?” 表姐捧起她的小脸蛋:“不行。招呼打完了就接着去做练习册。今天的任务完成,剩下的时间你自己安排。” 露露撅着嘴,挺不情愿的回房间了。临走还不忘嘱咐:“小姨,你可千万别走啊,我还有一个半小时就差不多写完了。” 露露姥姥指着表姐叹气:“你这当妈的,真狠心。” 的确,露露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还在学小提琴和奥数,英语是表姐自己给补习,算下来,单纯留给孩子玩儿的时间确实不太多。 表姐则一直笑着没接话。私下偷偷跟我说:“你理解吧,现在都这样。我不抓紧她的学习,以后被落下的是她自己。走向社会吃苦头的,也是她自己。” 表姐给我看她的朋友圈,翻到她和

  • 孩子考试有心理负担,怎么解?
    孩子考试有心理负担,怎么解?

    孩子考试有心理负担,怎么解?不用想象的结果吓自己:有的人在考试之前会想象着自己的结果会怎么糟糕,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想到有这样的结果后,亲人、同学、朋友会怎么样看待自己,那样的眼神会让自己的面子过不去。其实,这大可不必,一般地考试的结果就是自己平时学习的正常反应可以在心里对自己说: “我不完美,也没有人完美,我的结果和我平时的学习状况是一样的”。 考前需要放松: 考试前要学会放松自己,或许你在考试前的好长一段时间都处在紧张的学习或复习当中,考试的前一两天,就要从这种紧张的环境走出来,放松下自己,调整一下紧张的心情。因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复习,考试前一两天对考试的帮助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而且,人越是在紧张的环境种,人的各种机能往往达不到最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大脑。经研究,人的大脑越是在轻松愉快的状态,越能发挥最大的创造力和知识的提取力与组织力。考试前可以

  • 世界上最高明的育儿技巧:不要听你父母的育儿建议!
    世界上最高明的育儿技巧:不要听你父母的育儿建议!

    好妈妈难当,但我们并不会因为困难就放弃前行。我们只要当好妈妈,并不是要当完美的妈妈不是吗?一个女人一旦成为妈妈,就一定会读很多的书、听到很多有意义的道理,努力让自己在当母亲的这个角色上做的更出色一点,这一点全世界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吧! 最近一段时间我有收到不少家长说:做妈妈挺累的,做好妈妈挺难的,各种压力交错在一起,真的不容易,哪个妈妈都不容易。 为母则强 这是一个需要正能量的社会,我们分享给大家这样一些话(或者叫段子、或者叫真理),希望每个妈妈都能放下包袱(各种类型的),继续勇敢的前行。 分 享 力量话语 第一句:不要管别人怎么想,做好你自己,你陪伴孩子的过程不是为了获得任何人的点赞! 第二句:请你尊重自己、尊重身边的家庭成员、尊重你的孩子,对他们更有耐心一点。 第三句:请选择你的战斗

    标签:教育反思
  • 柳传志送给孩子最温暖的一句话,你有什么温暖人心的话要送给孩子!
    柳传志送给孩子最温暖的一句话,你有什么温暖人心的话要送给孩子!

    最近柳传志在儿子婚礼上的一段送给儿子的话在朋友圈被广泛的传阅着,原话是这样的:“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 这句话曾经是柳传志的父亲送给他的,在老柳先生的演讲稿中我们看到这句话带给老先生温暖一辈子的力量,在老柳先生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都能让他坦荡应对。 今天我们不想和大家讨论老柳有多少钱,对孩子教育付出多少的努力,能调配多少资源帮孩子一起创造未来,我们只想和大家聊聊这句话。 这句话的潜台词应该是这样的:不管你干啥、不管你是否让我高兴、不管你做出如何的选择,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我都爱着你。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在家庭环境中接受的是这样的价值观的传递,那么我们给孩子的也是温暖一辈子的力量。 而很遗憾,很多家长没有做到。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比学校老师给的教育更重要,老师给的是知识和解题方

    标签:教育反思
  • 为什么爱老公比爱孩子更重要?
    为什么爱老公比爱孩子更重要?

    上周末,女儿的小伙伴琪琪过生日,邀请女儿去做客,我于是陪着女儿一起去参加。琪琪在许完生日愿望后,突然问道:“爸爸妈妈,你们最爱的人是谁?”妈妈回答,“最爱的是琪琪”,爸爸也赶紧回答,“当然是琪琪了”。琪琪于是高兴地左亲一了口妈妈,右边亲一口爸爸。 看到这一幕,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一家三口标准的幸福模板呢?但其实,成人这样的回答却是不妥的。妈妈最好的回答应是“最爱爸爸”,而爸爸最好的回答应是“最爱妈妈”。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同时也爱着宝宝”。这才是家庭关系中最正确的爱的顺序——夫妻关系要高于亲子关系。 从心理学上讲,一个家庭的核心是夫妻关系,其次才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应始终处于第一位置。在家庭关系中,只有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才能维系家庭的正常、和睦,否则可能会带来诸多家庭矛盾。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往往本末倒置。 记得一个朋友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

    标签:教育反思
  • 妈妈越早培养自己,孩子越早受益
    妈妈越早培养自己,孩子越早受益

    妈妈来信:昨天发生的事情让我一夜没睡。我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不是对的。孩子在游乐场里玩沙子,把别的小朋友装满的一小车沙子倒掉了。那个小朋友的妈妈马上一声吼,很大声很严厉地质问我的孩子,为什么倒她女儿的沙子,“你问过她了吗?!”...... 带孩子在外面玩,小朋友之间难免有这样的事。哪怕别人对我女儿推推搡搡,我也没有这样教训过别人的孩子!每个孩子不都是一个家庭的宝贝吗?! 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不吵不闹不发火,一个是劈头盖脸反抗回去!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自从做了父母,我们就“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 我们的软肋,自然是孩子。 当孩子遇到攻击,面临伤害,有哪个妈妈不是感同身受、一起受伤呢?同时我们还往往会不知所措,就像写信来的这位妈妈一样,想劈头盖脸反抗回去保护孩子,又怕吵闹发火更加吓到孩子。

    标签:教育反思
  • 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都是因为父母手里的这个…
    4岁还不会叫爸爸!越来越多孩子不说话,都是因为父母手里的这个…

    近日,某第二医院儿科教授、一级专家无奈向记者求助,希望向广大家长进行呼吁,别再做低头族,多些交流陪伴,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语言环境。她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家长,导致越来越多语言发育障碍的幼儿被送入医院门诊治疗。而她,每每接待到这样的患者,总是痛心疾首。 一种趋势 一天遇到三四个 门诊中不会讲话的孩子越来越多 “大家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出生后被叼到狼窝的孩子,即使七八岁返回社会,仍然不会说话,就是因为没有语言环境的刺激。语言的能力是在出生后早期,在充分的语言环境刺激作用下发育的……”这是2013年11月,钱幼琼给家长的公开信中的内容。那时,她刚刚通过坐诊留意到,越来越多孩子不会说话,而其原因不是听力或智力异常,而是家长沉迷手机,疏于与孩子交流。 两年半过去了,这种现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在飙升。钱幼琼前日的门诊中,就遇到了三四个这种不会开口讲话的孩

  • 就因为你对孩子好,所以孩子没出息
    就因为你对孩子好,所以孩子没出息

    父母最大的骄傲:有一个听话的孩子年逾不惑,儿时的玩伴、同学,大多已经为人父母。一年一度的同学聚会,变成了数个家庭的大团圆:美人在抱,儿女绕膝。公共场合,最是考验孩子家教的时候。 当年的班花,温文尔雅,养的孩子却不像亲生的,简直是阎罗王现世。 大人觥筹交错,聊得正酣,班花的孩子也兴致正浓:翻箱倒柜,窜上跳下,时而仰天长啸,时而满地打滚……其母束手无策,满脸尴尬。 一个孩子熊闹,一群孩子效而仿之,一时之间,一屋子乌烟瘴气。孩子虽小,却都懂得法不责众的侥幸。 无论众父母怎么威逼利诱,软硬兼施,熊孩子们依然是我行我素。唯独其中一个孩子除外。 他的父亲是只叫了一声他的名字,然后看了他一秒。他就乖乖回来,坐到父亲身边,双眼看着脚尖,噤若寒蝉。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这位父亲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对于中国父母来

  • 最好的教育,其实是放弃教育
    最好的教育,其实是放弃教育

    朋友给我发来微信,告诉我在昨天的聚会上,她3岁的宝宝执意不坐婴儿椅,朋友苦口婆心从“你不坐会摔下去”到“坐餐椅的孩子是最棒的”,耐性耗尽,孩子却变本加厉变成了又哭又闹。事情以朋友大发雷霆结束,一顿饭也吃得不甚愉快。 朋友跟我抱怨,现在的孩子物质是不成问题了,教育起来却好难啊。 我说,那你回家后有没有跟宝宝聊? 她说,聊啊,我说宝宝啊,虽然妈妈揍了你,但妈妈也好难过,妈妈也是担心你吃饭不安全啊,妈妈很爱你的。 我说,下次就让他跟你们坐在一起嘛,其实没那么危险,但那顿饭会吃的很开心。 她说:这怎么行! 思想学家卢梭曾说过,3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可惜千百年过去,我们依旧纯熟地运用着它们。 当我们想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已经站在了道理制高点,我们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和

    标签:教育反思
  • 你现在不看,孩子18岁你就后悔了
    你现在不看,孩子18岁你就后悔了

    我之所以能够在这谈谈家庭教育的心得,确实是因为我接触的孩子太多了。我看到过很多幸福的学生,也看到了很多被耽误的学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成功感到无比的幸福,也看到了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不成功而痛不欲生;我看到很多贫困家庭最后因为孩子有出息而生活得满心幸福; 我也看到很多亿万富翁的家庭,最后因为孩子问题父母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 好多父母都和我说,俞老师,我把我所有的钱都捐给你,只要你能把我的孩子变成正常的、幸福的孩子。 我常常对他们说,现在你们说这个已经太晚了,因为孩子是从一出生开始到18岁就基本定型了,所有的事情都要在18岁以前做完。 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人品教育 中国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孩子们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标准;孩子五六岁会弹钢琴,就会得到奖赏。 我们中国的成人世界里从不以一个

    标签:教育反思
  • 晒娃需谨慎,这5种照片千万别发
    晒娃需谨慎,这5种照片千万别发

    即便知道如今的网络空间并不安全,不少父母还是忍不住在社交网络上“晒娃”。实际上,和亲朋好友们分享孩子的生活点滴是人之常情,只要避开5个危险的“雷区”就可以。 像这种涉及隐私照片最好不发,以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孩子的每一次成长都是父母们自豪、感动、惊喜的源头,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也让人很有冲动将它记录下来,与亲朋好友分享。 但是如今的社交网络犹如猛虎,其中存在着各种不可见的漏洞,吞噬着人们的隐私,为人父母当然有责任让孩子远离潜在的危险。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保证孩子的网络安全呢? 记住,以下这5种照片是不能发到社交网络上的。 人家的孩子 你可能不太在乎隐私,但你不知道其他人的立场究竟如何,当你邀请了孩子的好朋友来参加生日派对,还请了专业摄影师来记录全程,当然很希望在社交网络上秀一下孩子们在派对上的笑脸。如果没有征得其他孩子父母

    标签:教育反思
  • 用最少的钱最小的空间让孩子的房间变得好玩
    用最少的钱最小的空间让孩子的房间变得好玩

    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游戏这件事的重要性,想多给孩子一些自在玩耍的空间。但是,不是每个家庭都打算重新装修房子,本文提供了一些创意,可以让你用最少的钱、最小的空间让孩子的房间变得更好玩。 孩子天生就是爱玩的。父母们总想创造出更好的环境给这些精力充沛的天使们。比如这样: 下雨或者雾霾的时候,可以是这样的: 或者,简单一点: 打住,大部分父母都不太可能满足这样的梦想,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室内消磨掉这些小鬼头的闹人劲儿呢?只需要一面墙或者立锥之地,就可以把游乐场搬回家。 这样的DIY其实不太难。选好一面墙,能承重的,花点心思设计一下攀岩点的安排,买好岩点、螺栓、抓钉,就可以安装了。 来看看这些挖空心思的创意吧,从此你再也不担心孩子到点睡不着了。 找个墙角,规划好岩点的位置,2岁娃也要嗨起来

    标签:教育反思
  • 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

  • 为什么给孩子讲故事可以改变世界?
    为什么给孩子讲故事可以改变世界?

    孩子是上帝手中生命的箭,放在你手里,你是一个弓,你要让他飞得更远。——纪伯伦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会告诉你,为什么我们给孩子讲故事,可以改变整个世界。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一个个有思想的孩子,都在改变着世界! 从下面故事讲起吧~ 5岁小朋友的语文能力,超过外面10岁的小朋友 在美国一个小镇的老人院里,老人住进来以后,都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彼此没有交流。 直到隔壁有一所幼稚园的院长,把小朋友们都带过来上课。这改变了整个老人院的氛围和结构。 上什么课呢?就是给老人给孩子讲故事,讲什么故事?讲老人家这辈子的经历。 结果很惊人的一个发现是,这些幼稚园的5岁孩子的语文能力,超过外面10岁的小朋友。他们的EQ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甚至超过外面的青少年和高中生。 那些老人给孩子讲自己年轻的时候有多

  • “我的儿女从来不跟懒人拍拖”美国理财专家剖析为什么要从小教孩子正确认识劳动
    “我的儿女从来不跟懒人拍拖”美国理财专家剖析为什么要从小教孩子正确认识劳动

    说起找对象,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以后能有火眼金睛,就算找到的对象不是高富帅白富美,也不要懒懒散散,不愿意为家庭付出。 刚好今天看到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第一名的儿童财商教育书《Smart Money Smart Kids》,这书是美国著名的理财专家&畅销书作者Dave Ramsey和他的女儿Rachel Cruze一起写的,里面有一段提到,Dave的儿女从来都不愿意跟不努力工作的人拍拖。 Dave认为,这归功于他和妻子从小教育孩子工作的价值,并以身作则努力工作,这是财商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钱来自劳动,通过认识工作和工作的责任,孩子才能懂得这份薪水背后的价值。 我从里面摘取两部分,一部分是Dave论述为什么要让孩子认识工作(劳动),另一部分是他的女儿Rachel阐述爸爸这样的教育对她的影响。 从劳动中建立自尊和良好的

  • 千金小姐做保姆?外国人教育孩子真有一套
    千金小姐做保姆?外国人教育孩子真有一套

    包括丁妈自己,很多宝妈宝爸都会对国外的家庭教育感兴趣,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嘛。还好,丁妈认识一位有三个混血宝宝的妈妈——汤雪梅,可以从她那取取经。聊天中她提到了在新西兰生活时遇到的一户人家,着实让丁妈印象深刻。 下面,咱们一起听她说说,她眼中新西兰式的家庭教育。 每周日我都会和老公出去练两个小时的车。这两个小时内,孩子们由隔壁邻居家 17 岁的女孩 Maya 照看,我们按小时付她薪水。这只是 Maya 众多兼职中的一份,她还为其它几个家庭做保姆,也在附近体育场当餐饮服务生。 你以为 Maya 家境不太好被迫出来打零工贴补家用吗? 错!Maya 的爸爸是一间本地知名公司的所有人,他们的房子是名副其实的豪宅,有自家的游泳池和网球场。 这样一个标准的「千金小姐」为什么要跑出来做这些「伺候人的活儿」? 做兼职,了解社会走向独

    标签:教育反思
  • 老人带娃不放心?提前定好这6个原则,大家都省心
    老人带娃不放心?提前定好这6个原则,大家都省心

    经常有家长抱怨老人帮忙带娃引发的矛盾,但是爸妈们要上班,没时间带娃,多半还是得拜托爷爷奶奶 / 外公外婆。又想请老人分担一部分带娃的事儿,又觉得各种放不下心? 丁妈之前就说过,我和娃他爸都是工作比较拼的那种,家里的两个娃,都多亏了老人帮忙带。 其实我觉得,只要夫妻双方有一致的观念,提前给老人打好「预防针」,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也可以和我们一起科学育儿。 这篇文章来自另一位妈妈米思檬,她总结了老人带娃容易有的误区,一起来看看吧。 原则一:不要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这个「不安全」,不能做 老人总怕孩子受伤,就算是安全的环境,也常常用粗暴的禁令阻止孩子探索周围的世界。 游乐场的海洋球区有个跳台,许多孩子都开开心心地从跳台上扑向五颜六色的海洋球,我家宝宝也想体验一把跳水的感觉,正跃跃欲试呢,我妈着急了

  • 美国家庭育儿咨询师建议的这10类“开放式”玩具,你家都齐了吗?
    美国家庭育儿咨询师建议的这10类“开放式”玩具,你家都齐了吗?

    上周逃逃和他画画班的一位同学约了playdate(小朋友约在一起玩),因为是第一次约,我也跟着去拜访下对方家长。同学的爸爸是外科医生,妈妈是心理医生,都是属于老美这边的高收入职业。他们家有三个孩子,逃逃的同学是老大,另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分别是3岁和5岁。我专门仔细参观了一下他们的玩具房,想看看有没什么新鲜的高大上玩具,结果没有太多发现,倒是各种快递箱子堆了一地,还有很多的木头积木、乐高和一柜子的桌游。 趁着孩子们玩耍的时间,我和逃逃同学的妈妈聊了会天。原来这位跟我年龄相仿的老美妈妈除了是心理医生,还是位专业的家庭育儿咨询师。我顿时开启了“十万个为什么“模式,抓紧时间好好”咨询“了一把。 聊了很多,其中她说到的怎么给孩子选玩具这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她看来,对孩子来说,尤其是8、9岁以下的孩子,玩基本上是他们的“主业”,所以选对玩具很重要。好玩具的标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