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闺蜜喜得贵子,探望时闺蜜拉我的手,”要是生个女儿,就归你管了,每天要想着搭配衣服,梳头换鞋,真是会要了我的老命,哪像你那么会折腾。”那时候我就在想,我那么会折腾大概缘于我母亲吧。 母亲有一双神奇的手。 小学的时候,我留着乌黑的长发,每每母亲总会想着给我编各种发饰,用上各色丝巾、绸带编出精致而漂亮的蝴蝶结给我扎上,那是我们80年代女生时尚的风向标。不仅如此,母亲还会打各种毛衣,我每次收到的毛衣总会装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无论是花纹还是颜色的搭配,都会让我觉得那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种感觉就像“灰姑娘”得到了仙女的那套礼服。 后来,我当了母亲。 我庆幸上帝赐予我那么可爱漂亮的女儿,让我能尽情挥洒我的母爱。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开始渐渐找到了彼此间生活的节奏。 精致的生活,从早餐开始 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咬着面包出门,
很多人都管这个时代叫做「拼爹时代」,认为自己学得好,有能力,不如拥有一个有钱的老爸。这话尽管不太恰当,但很现实:家庭经济的好坏,的确是影响孩子的未来成功的一个因素。 当有了孩子以后,丁妈更是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尽自己最大努力赚钱养家,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和优越的生活,不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人生道路上可以走得顺利一点,不用那么辛苦吗? 其实,我们的孩子都在「拼爹」。 但是,所谓的「拼爹」,仅仅是拼家庭经济状况、拼爸妈的钱吗? 拼爹 ≠ 拼爸妈的钱 丁妈有个同学,从小学开始就跟我们这些普通孩子不一样。因为他爸妈很有钱。但可惜的是,他爸妈常年在外做生意,根本没时间陪他。 到后来,他们之间的交流只剩下「最近零花钱够不够」这样的对话了。在这种家庭背景下,现在的他,性格孤僻,
现在家长们用尽力气,要给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我们买进口的奶粉、有机食物、上各种昂贵的早教班……这时,我们常常漏掉了一个最宝贵的资源——大自然! 大自然对人类的意义 大自然究竟有多好?接触大自然有多么重要?实际上,我觉得现代人,对自然于我们的意义,都不够了解。我们一直生活在对自己的误解之中! 人类进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自然界里度过的。所以,在很多层面,我们都只是自认为是现代人的原始人,或者说,是自认为是城市人的乡村人。比如,至今,我们的很多心理机制,都是原始人为了能够在野外安全生存而准备的。我们都是被误放入都市里的自然物种! 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摇篮”,这并非抒情,而是陈述事实。 在都市里生活已久的人类,就像远离家乡的人一样,渐渐地,已经忘记了他们究竟错过了什么…… 如今,科技发达,越来越多的关于自然对于人类身
过年的团聚日子真是短暂又珍贵,仿佛昨天刚看到“春运”的启动,今天却又到了和家乡、亲人说再见的时刻。前两天看的一个视频新闻又一次刷新了我的泪点(好吧我承认我的泪点低): 公路边,一个小男孩在奶奶的带领下,送即将外出工作的父母上大巴,当车停下,车门开打的那一刻,孩子突然抱住妈妈的腿不让她上车,一直到了车门口,就紧紧拽着妈妈的行李包不撒手,一旁的老人怎么也劝不住,后来大巴车开走了,小男孩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声地哭了起来,让人忍不住想上前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对“留守儿童”四个字,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吧?它几乎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一个“独特”的群体,一想到“留守儿童”,出现在我们脑海的可能就是一群穿得一身脏兮兮,倚靠在墙壁上,用可怜巴巴的眼神望着镜头的娃娃们。 的确,留守儿童在农村所占的比例相当大,如今在一些城市县、镇里,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留守儿童”,父母因为各种
女人在家的地位,不仅关乎自己的婚姻生活,更会影响孩子日后的生活幸福度关于妈妈在家的地位,我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强势妈妈 上高中时,班里有个男生,学习成绩很好长的也帅,但这么优秀的人就是能沉默到让你注意不到他的程度,帅哥和班里一个妹子谈过,但是没多久就分手了,女生天生爱八卦,于是从这位妹子口中得知,性格实在太窝囊了,和别人发生争执时,唯唯诺诺的样子看着就让人火大。的确帅哥是个有点自卑的人,实在搞不明白,明明这么优秀了,还有什么可自卑啊,那让我们尔等渣民颜面何存。 后来在得知帅哥的家庭情况后,一点也不好奇了,帅哥有个超强势的妈妈,一路幼儿园小学中学时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从来都是乖孩子,帅哥的这个样子估计是从爸爸那里学来的,妈妈家庭地位太高,让人惟命是从不敢反抗。有次开家长会时,帅哥考的差,妈妈就那样毫不顾忌外人就开始大发飙,在外尚且如此,在家里又该如
上学时间延后,你赞成吗?九成以上的老师、家长支持,不过也有家长觉得延后上学是治标不治本。从医学角度研究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发现青少年的生理时钟,比成年人还长。 “上学时间延后,你赞成吗?”网络调查,结果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九成以上都赞成将上学时间延后;有七成以上赞成将青少年上学时间延后一小时,甚至更久。 不过也有很多家长觉得延后上学的政策是“治标不治本”;如果早上爬不起来,为什么不早点上床睡觉呢?古有明训:早睡早起身体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听起来也是蛮有道理的。 然而,如果翻开现代医学的研究,学生真的能做到早睡早起吗? 青少年的生理时钟和成年人不一样 曾经有科学家测量过十岁到十五岁青少年的生理时钟,发现他们的身体感受的一天,大约是二十四小时又十五分钟,比成年人还稍长一些。因此,当九点钟左右,成年人已经感受到夜晚的来临,开始有点困时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运动教育是西方国家极其重视的一方面。运动,不光能强健孩子的体魄,而且能帮他获取多方面的训练:如锻炼右脑、磨炼意志、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等。可以说,运动教育至少应该占一个孩子成长教育的30%以上。 可惜在中国的教育制度下,孩子的运动时间越来越少,通过运动去学习课堂以外的人生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也很有限。还是希望大家多关注这个问题,尽量多培养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多创造机会让他参与各种运动项目,不要让孩子错过必要的运动教育。 1、那些最伟大的比赛 The Greatest Game Ever Played (高尔夫球) 20世纪之初,高尔夫球还只是英国贵族和绅士们的游戏,底层人民没有资格染指其中,它无疑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少年弗朗西斯·奥密特出身平民家庭,读书之余他经常担任球童贴补家用。在这一过
饭后女儿想喝酸奶,川爸从冰箱取出酸奶和吸管,“啪”的一声插好递到闺女面前,小盆友瞬间崩溃:“我要自己插吸管!我不要这瓶!我要换瓶新的自己插!”可偏巧这就是最后一瓶,看着大哭的闺女,川爸一脸矒逼。 我赶紧给大宝关上房门,怕影响他练钢琴。大宝已被哭声搅扰,他说:“妈妈,能不能让我停一分钟,我去把妹妹哄好?” 我点头同意。大宝从琴凳上下来,小跑到客厅,蹲在妹妹面前,温柔地说:“妹妹你别哭了,明天哥哥给你好吃的。” 妹妹抽噎着说:“什么好吃的?” 哥哥:“就是你最喜欢的白巧克力,上次我没吃完的。” 妹妹哭声渐微。 哥哥又问妹妹:“你是自己在这待一会儿,还是去我房间听我弹钢琴”。 “我要去哥哥房间”。 8岁的哥哥一把抱起三十多斤的妹妹,笨拙地拖到自己床上放下来。 妹妹已经完全不哭了,拿起哥哥床上的
寒假即将结束,小朋友们也将上学了。当孩子不想上学并问“为啥我要上学”,你将在这里找到最棒的回答。最近看到一位妈妈在朋友圈说不打算送孩子上学了,原因是她认为学校的老师都很“渣”,学的尽是没用的知识,她计划让孩子在家里,由自己皆为退休教师的老父母在家里教孩子。她为自己的决定感到自豪,并相信孩子走了一条比其他孩子更优越的路。 兴许她的孩子将学会“实在”的知识,但这位妈妈把上学的意义想得太单薄了,也许在多年后,她会为自己曾经的选择而后悔。 眼看寒假即将结束,孩子们将回归校园,但不少父母包括孩子都是迷茫的,到底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我们上一辈的老人总是说,“上学是为了改变命运,有个好未来”。如今这样的意义已经不再明显,有时似乎一个从未上过学的哥们比大学生混得更好。所以就有了不少的“读书无用”论,但仍旧有很多父母一边抨击学校学的知识无用,另一方面又把孩子送进学校,原因是,学校虽然很烂,
武妹妹的成功让很多父母都羡慕不已,一定会想:自己的孩子是否也能像她一样光彩夺目? 新闻回顾 最近几天,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俨然成了“网红”。在2月1日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这位“00后”小姑娘凭借不俗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强势攻擂成功并成为新擂主;而在2月7日晚上,武亦姝更是众望所归,在三轮比拼之后,夺得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 武亦姝为何能实力圈粉? 一票网友为武亦姝的才华所折服,纷纷表示被实力“圈粉”,更有人形容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幻想”。 在广大网友中,自然不乏父母们的身影。很多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从头到尾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希望以武亦姝为榜样来激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武亦姝也确实算得上优质生的榜样: △长得像梁洛施,身高180的她,从江苏路第五小学考
看到上面这幅图时,当妈妈的你的心情,小编是能理解的!春节过后,很多家庭又要面临父母子女分离的场景!无论是身为职场妈妈的你,还是留在家里的孩子,都会因为分离而不舍、难过、心痛,分离焦虑症也因此而生! 分离焦虑不光是宝宝的专利,妈妈同样会有离不开宝宝的时候,刚离开宝宝就开始各种担心和疯狂的想念。今天小编就来告诉你,原来和宝宝日夜相处的妈妈也会有分离焦虑。 引起妈妈焦虑原因 1.宝宝是我的一部分 从怀着宝宝的开始,母亲和宝宝就是母子一体,宝宝出生后,婴儿对母亲的依赖,妈妈和宝宝的日夜相处,妈妈还是会觉得宝宝是自己的一部分,实在不能忍受要分开。 2.围着“太阳”转 有了宝宝之后,尤其在最初的几个月,婴儿对亲密关系的高需求,妈妈的世界里会好像没其他的东西了,时时刻刻只能围着他转。当
每到过年的时候,给压岁钱时常让我犯难。我想着这可能是我小时候的心理阴影吧。我的故乡是一个被称为建筑之乡的地方,80%的男劳动力都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建筑行业。随着国家改革的大潮和房地产的蓬勃发展,部分人在瞬间富起来了。印象深刻的是小时候有几个小伙伴,他们家亲戚是从事房地产承包(福建首富就在我们那),然后在我小的时候那个物质还不是太很丰富的年代,他们就能收到几千甚至上万的压岁钱,甚是可怕!因为那些钱跟自己的那几十块钱没法比,简直是天文数字。 儿时的我内心里也期待着能有这样的有钱亲戚,但终究是没能如愿。可能是这个从小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吧,自己工作以后,总想着能够成为这样的一个有钱的亲戚,然后好给周边孩子们发很多的压岁钱,弥补自己童年的缺憾。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还是与“有钱”无缘。故而,每到过年就开始为给压岁钱发愁,给多了吧,自己又没有那么多钱;给少了吧,又觉得
前些时候。我偶然听到儿子跟他奶奶的对话。奶奶说:“让妈妈再给你生一个小弟弟小妹妹好不好?”儿子平淡的回答:“不好。”然后大家就开始为孩子的回答笑了起来。那一刻,我是沉默的。我的沉默是有些原因的。 前两天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给他拿个玩具,他说不喜欢,说要把这个玩具留给弟弟妹妹。这句话信息量其实蛮大的,但我主要关注的一点是:孩子心目中已经有了弟弟妹妹的空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孩子心里怎么会有弟弟妹妹位置呢?怎会想着把不玩的玩具留给弟弟妹妹呢?我很是好奇的,但除了好奇还有一份舒心。 我之前的沉默从行为心理学角度是对孩子进行行为干预。当孩子说他要不要弟弟妹妹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我们笑话孩子的天真或者是进一步询问孩子原因,其实都是对孩子这种天真无邪的行为的强化,是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种子,一颗对未知的弟弟妹妹的一个“不喜欢”的标签。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
小轩是一个10岁的男孩,被老师认为敏感多疑,总是认为同学在找他麻烦、不喜欢他,容易有不良情绪,人际关系差。老师已经为他换了多个同桌,却依然不管用。似乎在小明的世界里,外界是那样的不友好,而自己像一个受害者一样,时而委曲求全,讨好迎合,如同缩在墙角里被人遗忘、嫌弃的可怜弱者,时而又愤怒爆发,反抗报复,如同站在高台上的伸张正义、呐喊的勇士。总之,他是难以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跟他人友好相处。 无独有偶,中学生小涛因为打架被学校请了家长,原因是某天在走廊里走路,突然给了迎面走来的另一个男生一个耳光,小涛自述是因为觉得对方瞪了他一眼。在外界表示不解和惊讶的同时,老师说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如果校园暴力、霸凌事件是一次大型爆炸,那日常冲突,同伴矛盾就是小型爆破;如果减少暴力和矛盾是我们的近期目标,那心灵和谐、人生幸福就是我们的长远目标。在我们关注大爆炸的同
缘起小事故 下课了,小夏急着上卫生间,在进入卫生间的时候,感觉自己的胳膊好像碰到了擦肩而过的同学,听对方“哎”了一声,但觉得自己力度不大又心急,就先上卫生间了。出来后赶回教室上课,也没当回事。 发生冲突 放学后,在离校园一段距离的路上,小夏和好朋友被三四个女生围起来。其中一位女生说自己课间在卫生间的时候被打了,就是小夏打的,现在要打回来。小夏说是不小心,就听对方七嘴八舌,连带“尼玛”,“不会道歉吗?”,“*人”,“不道歉就打到她道歉”等带有威胁性的词语…… 小夏本来有点点愧疚,但是被恶语相向之后,觉得太窝囊了,于是反驳说:“不是故意的,再说又不疼,太小题大做了,”“如果不说难听话,我本来是可以道歉的,但现在你们骂了我,不讲理,我也不想跟你们讲道理!”…… 对方轮番跟小夏争论、辱骂,表示“现在事情升级了,道歉没有用,以后见一次
想上热搜吗?找个高颜值爸爸!《爸爸去哪儿4》中董力和阿拉蕾这样的组合简直少女心爆棚,成为新生代“父女组合”NO.1。但是别被小鲜肉们遮住重点好吗?只看脸的泛泛之辈们,要我说,蔡国庆才是真正的爸爸力MAX! 节目组给6对组合安排了一场轮胎跑PK赛。孩子滚动轮胎,找到定位,爸爸鲤鱼跃龙门跳进轮胎,孩子继续滚动爸爸身后的一个轮胎,依次向前,先到达终点的获胜。 第一组沙溢安吉PK蔡国庆和庆庆,结果,庆庆跑到一半,开始感到体力不支。 另一组的沙溢父子则很快到达了终点, 希望爸爸获胜的庆庆开始情绪失控,嚎啕大哭, 面对大哭不止的庆庆,在蔡国庆和大家的鼓励下,庆庆最终还是到达终点,坚持完成了比赛。 确实如此,趁热打铁借机告诉孩子这就是一个比赛,坚持的过程比拿到结果更重要。在大多数爸爸心里,事情到这里就适可而止,画上句号了,但是蔡爸爸却出其不意,并没有
中午无意间看到某综艺节目,请来谭维维做嘉宾,而在主持人和她聊关于做歌手的事情时,她提到了小时候对她意义非凡的一件事,而在讲述这件事的时候谭维维眼眶都红了。事情是这样的,谭维维的父母以前都是人民老师,而且他们住的房子是教师大院,那天大家在吃饭的时候同年级的教师子女都拿着卷子高兴的让父母看、讨论,多少多少分怎么怎么的。可当时谭维维非常不好意思让父亲看,因为她只考38分,而且其他教师子女都在,他们的分数都很可观。 但是没想到父亲看过卷子之后,将卷子倒过来,对谭维维说“没事,倒过来就是83分”。这一瞬间鼓励的动作,有多少家长可以做得到,而谭维维取得今日的成就,想必和她父亲的鼓励有很大的作用。 其实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真的是责备多于鼓励。考试成绩好了,家长无比欣喜,考的不好则一味的责骂,甚至有些家长会以孩子的考试成绩来作为物质奖励的条
期末考试成绩一出来,朋友小杰就惆怅了,女儿的成绩很不理想,虽说期末考试之前因为雾霾天耽误了上课和复习,但是在家时也好好的给女儿补课了,没想到还是有点差,都有点不好意思去开家长会了。可没办法,最后小杰还是硬着头皮去了,在开完家长会后,小杰专门找到老师来了解女儿的学习情况,老师说的很委婉,但是小杰听的还是挺难受的,虽然开始把女儿一顿夸,但是最后提出女儿的脑子有点慢,可能有点跟不上来。 其实对一个孩子来说,你说他成绩不好的原因,可以是懒,可以是不学习,可以是不认真,这些都没什么,但唯独脑子慢是让人不能接受的,这说明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没有这个本事,很像那句话:你的才华配不上你的野心。做为父母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还是挺心塞的,小杰回家后也不敢和女儿说实话,现在孩子都早熟,就怕有个什么负担,小杰想前想后,决定回家骗女儿:今天你们老师表扬你来着,说这次的考试也就是个意外,平时学习还
我身边常常有不少父母自诩为成功的“教育家”,他们对孩子从小就进行严厉、苛刻的教导:“你爸爸妈妈没什么出息,将来就指望你给咱们家光耀门楣了!”“好好读书,等你以后有出息了,爸爸妈妈就不赚钱,全靠你了。” “人家都说笨鸟先飞,你到是要飞起来啊!” 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孩子在接受了父母的这等“洗脑”以后开始自给自足、发愤图强,最后成为了一个成功例子的榜样。可见这样的孩子内心是有多么强大(走心来说,我对其是赞不绝口的)。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另外一些没有强大内心,也没有足够“自愈”能力的孩子。 小时候有个叫芸芸的邻居,6、7岁大,不爱学习,就偏偏喜欢手工剪纸。每每因为这个事被她爸妈教训过无数次,理由无非是不读书没正经,只知道干空事以后怎么养活自己,我们还怎么指望你等等。 父母怼完之后就是一顿狠揍,最后只见小女孩流着鼻涕抹着眼泪,把被父母撕碎的剪纸
今天朋友给我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她的孩子小丁昨天晚上九点多听到电梯门打开的声音,以为是父母回来了,便开门去迎接,结果是对门的阿姨,阿姨对小丁的奶奶说:“小丁还没睡啊,我家的媛媛早就睡了!”,奶奶说:“是啊,小丁还很精神,现在还没睡呢!”。 过了不久小丁又听到电梯门打开的声音,又跑去开门迎接父母,结果是对门的叔叔和媛媛,进门后小丁犹豫了一会对奶奶说:“阿姨她为什么撒谎呢?媛媛没有睡觉啊!”,奶奶觉得小丁这样口无遮拦的指出别人的错误很不好,便给对门阿姨打圆场说:“是媛媛睡了一觉想吃零食了,于是爸爸带她去买零食了”,小丁不相信的说:“不对,她明明就是撒谎”,弄得奶奶也不知道如何说了! 我们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遇到很多事也总想着用一些所谓的善意去掩盖事实,可有时发现孩子根本不相信,我们还总会对孩子思想里懂得一些我们认为孩子本应不懂的事情而感到惊讶,因此也常称赞孩子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