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变化,让我惊讶于画画的魔力。——大丫妈妈。大丫妈妈小时候曾学过画画,她深知学一学画画对于孩子有多大好处,在大丫5岁,这个学习画画的黄金年龄,她让孩子接触了画画这件趣事,大丫妈妈原本只是希望,能通过画画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但没想到,大丫在这半年时间里 无论是想象力、审美力,亦或是独立能力 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她的改变让大丫妈妈都惊讶不已。 学画画后 大丫成了幼儿园的小红人 学了半年画画后,现在大丫成了她们幼儿园里最受欢迎的小朋友,其他孩子都喜欢围着她,看她画画,听她讲画里的小故事。 大丫,现在俨然就是幼儿园里的美术小老师。 每次幼儿园老师要孩子们画画,比如画一个《去海边》,那大丫肯定是想象力最好,画面最漂亮的一个,别的小朋友都要先看看她画的啥,然后再照着画。 学画画后
网络语言6是什么意思 6在网络中的意思,主要是取自谐音“溜”,本义是指夸奖人的游戏操作很溜、很牛逼。在百度贴吧里面多是指“牛”、“有道理”、“很好”、“赞”、顶呱呱的意思。 如果对方说6翻了,或者9999,则可能意味着对方认为你的操作不够6,是一种嘲讽。 在游戏中人们的交流往往是通过打字,而数字和简单的字母输入简单,因此6666这种数字很容易受到游戏玩家的喜欢,很快就推广开来。在网络交流的日常中也广泛使用。 随着“6666”的流传开来,“6666”又有了各种不同的意思。 6666的不同使用情况 失败方发给获胜方:没有什么赞美能胜过对手的赞美,因为对手的赞美往往都很真诚。如果对方也友好的赞美你的操作6666,那么是真的很服气你的操作,有可能想和你一起组排打游戏噢。 获胜方发给失败方:通常获
无论哪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惹人爱,但偏偏有些父母却走向相反方向,无论谁,大概见到这种孩子都要躲着走了。别傻傻还不知自己孩子成万人嫌了。 故事1 一朋友最近说,邻居新搬来一家人,那户人家有个小女孩。一天下班回家,小女孩在门口玩儿,见到她开门,走到她门口往内窥看。朋友便让小女孩进门玩,她把自己收藏的一些手工艺品模型给她玩,还打开冰箱找了一些糕点给她吃。孩子玩了很久,直到家人喊回家吃饭才离开。 第二次,噩梦来了,那天她刚打开门,小女孩就窜进她家,径直跑冰箱处,打开冰箱翻找,没找到能吃的,只找到一袋袋塑料小包装的中药,还没来得及阻止,小女孩便把中药撕开倒出来并且混淆在一起,当她赶到冰箱处,中药已经被混了好几袋。她一看就冒火,但最终还是强忍怒气跟孩子说别撕了。 孩子找不到吃的,便奔客厅玩手工艺品模型,玩了一会没兴趣了,发现沙发上有个装饰精
TOP1 大人们总说什么都不准做,乖乖坐好。带孩子参加聚会,到别人家做客,在公共场合等候,大人们最担心孩子惹祸。一句“什么都不准做,乖乖坐好”,就希望孩子做个雕像。这怎么可能? 孩子要无聊透顶了。就这样干坐着么,绝对不行,于是偷偷戳一戳、摸一摸。 与其想着避免惹祸,还不如主动找些乐子给孩子玩儿。 随身带的迷你汽车,凳子的边沿就是轨道;纸巾变成小船在腿上靠岸。 孩子需要的是有趣,大人需要帮助孩子构建有趣的场景、情节,利用身边的小物品,将无聊的等待变得有趣起来。 TOP2 大人们总说别打扰我,你自己去玩儿。 大人们总是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当我们忙碌时,总会对孩子说:别打扰我,自己去玩儿。 可是当孩子玩水、玩沙、玩石子的时候,大人们却横加干涉,没看到本宝宝现在很忙,玩的很嗨吗!
自从养了娃,家里突然莫名多出来一种争宠的画风。 “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宝宝不想跟妈妈睡,就想跟姥姥睡是吧?” “好吃的只给你妈妈?真是白眼狼,爷爷奶奶平时白疼你了!” “爸爸不让吃糖,爷爷给你,还是爷爷好吧?” “快听奶奶的话,要不一会儿你妈打你。” “你喜欢奶奶,还是喜欢姥姥?” 有娃以后简直被这种问题轮番伤害过1万次有木有? 老实说,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内心的小火苗都忍不住往上窜。 很想说一句,关你P事。 但是不能啊,有的时候问出口的,就是自己的亲娘/亲婆婆啊? 即便是外人,因此翻脸也显得太不近人情啊。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成人的世界里,有的人用钱的多少来衡量幸福、有的人用事业的成功来衡量、有的人把家庭和睦快乐作为幸福的指标,但是我们的孩子呢? 假设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只能把考试得满分作为唯一衡量幸福的指标,那我们的孩子该多么的痛苦。在我们的认知中,孩子的高强度的学业是孩子的负担,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合理的引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帮助孩子创造很多有趣的人生的片段,孩子也能感受到幸福,幸福的童年,幸福的长大。 一个孩子内心是否圆满和健康,是否能够感知到爱并在成长过程中付出自己对别人的爱和关心,这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幸福的童年到底是什么样的,在成人的世界里,不管我们生活状况如何,我们都能找到“幸福的童年事件”,也许在童年那么一件两件简单的事,就能够让我们感到幸福快乐一辈子。 为了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感觉在每个孩子的认
很多人认为,孩子生下来像一张白纸,父母可以依照自己的期待去雕塑孩子,将他塑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但生命是奥妙无穷的,有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接受: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他带着父母亲随机组合的一组独特的遗传基因,有着自己与众不同又独一无二的个性和能力。这些与生俱来的特质会影响他们与外在世界的互动方式,即使是同一母亲所生,孩子的气质特征也是不同的。 气质是什么? 到底什么是气质呢?仔细研究,你就会发现,每个孩子不仅长的不一样,穿着打扮不一样,面对相同的情况的行为反映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孩子蹦蹦跳跳、爬上爬下动个不停;有的孩子动作斯文,慢条斯理,或是喜欢静静坐在一旁看别人玩;有的孩子不顾大人的叮咛,不断地想去尝试危险的玩法……观察久了,你就会慢慢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我们将这种与生俱来的对内在或外在刺激的反应模式称为“气质”,也可以说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特质。
奥地利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说:“人人身上都蕴藏着无限大的潜能,有意识用在工作、学习的能量不到总能量的59%。有41%的能量没有被发挥出来,它被深深埋藏在我们体内。”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笨蛋”。作为家长,帮助孩子激活智慧潜能,远比让孩子机械地背几百首唐诗宋词、会快速计算要有用得多。孩子的潜质并不是人人都能发现的。但未发现并不等于没有,父母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成才的历程上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在下图20个选项中找出对应孩子的行为,并记下选项。 仔细对照上面的潜能自查表,一起来在下面查找结果吧!
幼儿园元旦演出的时候,有一个节目是恰恰,两个小孩穿着恰恰的舞衣跳舞,其实一点也不好看呀,因为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懂什么啊,哪儿跳得出恰恰,你进我退,你退我进的风情万种。 他们才五岁,女孩子穿着有毛茸茸长尾巴的比基尼,男孩子穿着燕尾服,在舞台上扭呀扭。 别的小孩子看不懂,大人们也不见得欣赏。 倒是后来适合小孩的喜羊羊韵律操,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糖果都忘记吃了。 同学朱丽结婚九年了,平时先生总是出差,朱丽有时候电话、微信里和先生聊天,先生忙的时候,就和孩子聊。 今天在公司遇到谁了,谁对谁有意见了,谁给谁穿小鞋了,孩子听不懂呀,朱丽就详细给孩子讲,“大人的世界是这样,和你们小孩子的不一样,你们小孩子天真活泼,大人的世界复杂多了。” “其实这些你早知道也好。好吧,我全告诉你吧。” 弄到孩子7岁,才念小学一年级,就一脸世故
有时候,孩子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让你莫名的感动~成为父母后最感动的就是,当你不自觉借着教育孩子的理由发泄自己的情绪时,孩子却在诚惶诚恐地想着是自己的错才让妈妈这么失控。 你可能有很多时刻在想,烦死了,要是没有孩子该怎么怎么…… 可是孩子却从未想过,妈妈这么烦,我换个妈妈算了。Ta永远都觉得,自己的妈妈最好。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刻? 某一次跟女儿一起外出,不知所谓何事,把她狠狠训了一顿。然而余怒未消,愤愤,沉默。 忽听她在旁边嘀咕。 细听。 她在说:不管妈妈爱不爱我,我都永远爱妈妈! 孩子喜欢吃我做的卤肉饭,每次都能吃一大碗。 有一次他看到我碗里只有白米饭,就问“爸爸怎么不吃啊?” 我说“爸爸不吃肥肉” 于是他把肥肉咬下来,把剩下的瘦肉放到我碗里 “吃吧” 就像我小
常常听到家长朋友如此说:“我也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每次对孩子发完脾气我都特别后悔,恨不得打自己一顿,可下一次还是会伤害到孩子。”“有时候我骂了孩子,孩子哭我也跟着哭。” 我百分百相信,如此说话的家长都是因为爱孩子才对孩子发脾气,后悔懊恼也一定是因为爱孩子才有的情绪。情绪这东西看不到摸不着,却会随时光临,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专注到亲子关系,则会影响家长和孩子的相处,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做一个温和的妈妈呢? 我自己感觉家长应该清楚自己的情绪到底是怎么来的,从源头做功课,这样才能真正掌管自己的情绪,让情绪从适合的管道释放,而不至于在关系中造成伤害。 接纳与调整 由看法而来的情绪不再有 首先,情绪常常来自我们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的看
全职妈妈:可能正因为你全职,所以孩子才想和奶奶亲,会不会很多妈妈吓一跳?老娘做全职妈妈容易嘛!寸步不离守护孩子,孩子怎么还会更想亲近奶奶? 要知道,小宝宝天生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在他会爬、会坐(6-9个月)自己能探索的范围扩大以后,他的第一个人际交往敏感期也开始了! 全职妈妈寸步不离宝宝,宝宝每天都看到妈妈一个人不变的脸,所以宝宝才觉得新来的人脸这么有意思。奶奶不同于妈妈的表情、姥姥不同的说话声音、每次新来人时家里起的变化,都让小宝宝充满新鲜感,觉得太好玩了!所以会把注意力向新来的人倾斜(虽然妈妈有点吃醋)。 当孩子开始爱别人的时候,他正在学会际交往的新技能,为将来爱朋友、同学打基础。妈妈应该敏锐的抓住孩子这个人际交往的起点(孩子才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了),培养他对别人的善意,而不是嫉妒宝宝怎么亲近别人。 如果你曾断奶/上班/送爷爷奶奶那里……
在上幼儿园之间,孩子每天90%的时间是和家人在一起,所以家长们的习惯都会被孩子所习得,这其中也包括不少坏习惯。下面就是家长常见的8种恶习,爸爸妈妈们可要好好看看,并且认真改正。 1.没有耐心 忙了一天的工作,身心俱疲的你准备回家后好好休息一番,可是开门后发现,地板上散落着各种玩具,孩子更是摊在地上哇哇大哭。本就疲惫的你,可能变得非常烦躁,于是冲着孩子大发雷霆:“玩具玩完了不能自己收好?天天就知道哭哭哭,烦不烦啊!” 这种呵斥只会让孩子非常害怕,哭声更是止不住。而且如果让孩子习得“没耐心”这个坏习惯,那么对他将来的学习、生活等不利。 2.不断抱怨 由于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不少妈妈总喜欢向别人抱怨,甚至还经常冲着孩子说:“就是因为生了你,我赚的钱都不够用了!”“要不是为了让你上个好学校,我哪用到处求人?” 抱怨其
时代在变,孩子对父母的“不满”在变,唯一不变的是孩子对父母的需求——那就是爱。父母培养孩子,似乎天经地义,却从来没听说过孩子也可以培养爸爸妈妈。其实两者是相互的,好孩子离不开爸妈的辛勤培育,自然,好爸妈也是孩子“造就”出来的!留心生活,不难发现父母身上也有很多的“小缺点”,看看当孩子们化身为“好爸妈成长导师”,他们是如何造就优秀的爸爸妈妈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们对爸妈最不满意的地方有哪些?嗬,原来是“爱玩手机”和“唠叨”这两项位居榜首,不知家长们有没有“中招”呢?而此外“脾气差”“总拿孩子和别人比较”“过分严厉”“忙于工作,无暇管孩子”等问题也赫然在列。由此可知,正是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阻挡了父母成为孩子们眼中的“好爸妈”,那么这些结果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我不喜欢爸爸妈妈总是拿着手机,我想让他们陪我玩游戏和看书,他们都不愿意!” “每次吃饭的时候
我们这次带着小D去了多米尼加的蓬塔卡纳玩了8天,应该说是她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出门旅游了,也是对我们体力、情绪最大的挑战了。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带孩子出门旅行有助提高智力;还有说省下早教钱带孩子出游等等。我自己倒没这么看,我们带娃出游的理由很简单,我和老公都想出门玩,那就带上女儿一起出门。不为了早教、不为了炫耀,只是想让女儿可以融入我们的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相比以前几次的亲子游,这次带小D出游的经历要曲折很多,小时候其实只要节奏慢一点,满足她的吃睡节奏就好了。而2岁半这个年纪,正好开始有了自我意识但又不能完全表达清楚,再加上小D的倔强脾气,因此常常就会出现因为沟通不顺她奔溃。这些片段串起了我们旅行的记忆,反倒让我们觉得这就是带娃出游的意义所在,酸爽并且快乐着。 时间意识 虽然这不是小D第一次坐飞机了,但却是第一次她自己一个人坐一个位置。从纽约飞
总能发现身边近几年出生的小宝宝都是长得很漂亮,做事说话也机灵,情商智商好像普遍都比我们小时候同年龄阶段时高太多!好多时候都会纳闷,这些小孩子难道是因为妈妈怀孕时吃了太多好东西才会有这么优秀的表现? 虽然羡慕是羡慕,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家长们在照顾宝宝的时候比从小爸妈照顾我们要更用心,更周到了。 在日常生活中能舍得这四种东西的家长,才能培养出更聪明的宝宝哦! 1、舍得时间 很多家长都是工作越来越忙,日常生活中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照顾宝宝。 但孩子在成长期间还是很需要家长的陪伴的,虽然爷爷奶奶可以在衣食住行上照顾宝宝,但缺少父母的照顾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出现性格内向、自闭、自卑的心理异常率会高出许多。 2、舍得钱 家长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不要总是在宝
时间就像被施了魔法一般,飞快地跑向了2017。襁褓中的小婴儿,好像瞬间就变成满地雀跃的小屁孩儿,有了自己的喜好,有了自己的情绪,还有了自己执拗的小想法。 那么,到年底长假了。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有想法的孩子呢?在这里,我想给爸爸妈妈们推荐几部适合陪孩子观看的电影,这些电影最特别的是——都非常适合爸爸陪孩子一起看呢! NO1:《美丽人生》 一部看一次哭一次的电影。 在二战爆发以后, 原本幸福的一家被送进集中营。 父亲要想尽办法保护儿子幼小的心灵, 他告诉儿子这是一个游戏, 只要得到一千分,就能获得大奖 ——一辆坦克,儿子最喜欢的坦克。 父亲在儿子面前始终笑着, 捍卫着儿子的童真。 他路过儿子藏身的箱子, 知道儿子正在看着自己,
讲真,我真的很羡慕我表妹。不单单因为她从小就是一个美人胚子,还因为她有一个特别会打扮和保养的妈妈。 姨妈今年已经四十九了,但身段挺拔苗条,皮肤红润白皙,人显得格外的年轻精神。她还有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比起周围同龄的妇女,简直年轻了十岁不止。 别人一看姨妈,就觉得她肯定是个养尊处优、不需要为了生活发愁的有福女人;旁人看她的衣服,也以为一定很贵,觉得她很有钱。 可事实并非如此,姨妈没有工作,姨丈是一个公交车司机,月入还不到四千,一家三口,全凭着姨妈一双巧手去安排,一日三餐,衣着用度,供书教学,各种人情往来等等,不可谓不紧张。饶是如此,姨妈还是没有把自己活成黄脸婆,打扮得比周围的女人光鲜多了。 表妹跟我说,她读中学时,最喜欢姨妈去学校看她,因为每个同学都会赞姨妈年轻漂亮,其他同学的妈妈也会赞姨妈会打扮。 妈妈会打扮,自然也喜欢帮自己的小孩打
上辈子“拯救了宇宙”的投胎小能手,小贝家的小七公主也长大了。星光熠熠的大明星家庭,贝克汉姆一家人都生活在镁光灯之下。三个儿子在时尚圈也颇受欢迎,而最小的公主小七,更是集全家宠爱于一身,让我们心生羡慕。 从小baby到大姑娘,小七从来走路不带腿。 走路不带腿的小七, 只要吃喝玩就够了?NO! 孩子的兴趣爱好,总是需要不断的引导,在不断尝试 中寻match找。身为小七的父母,贝克汉姆和贝嫂,没少让小七尝试各种兴趣。 ▲小七尝试设计服装 ▲艺术素养必须有画画 ▲钢琴和舞蹈是公主的必修课 ▲爱阅读的小七还获得了优秀阅读奖励的贴纸 大明星父母也如我们一样,没事儿喜欢晒晒孩子,尤其是如此受宠的小七。所以小七总是活跃在贝克汉姆和贝嫂的社交
最近几天纽约零下十度,一直在飘雪,冷得出不了门。被“困”在家里的时候,苏妈都会拿出我的哄娃神器:意大利面。意大利面在美国的超市很便宜,一盒价格只要两三美元,它不仅能用来做宝宝的辅食,还是极好的亲子玩具。它可以帮助宝宝学习形状认知、促进触觉和听觉的感官发育。 意大利面有很多分类,蝴蝶面、螺旋面、通心粉、车轮面、贝壳面,宝宝会发现,原来每一种面都有不同的形状,生意大利面上那些凹凸的花纹和螺纹,也非常有助于宝宝的感官发育。苏宝一岁以前,我经常会用胶水把各种意大利面粘在硬纸板上,做成感官板,鼓励她触摸和认识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我们常玩的另一种游戏是把生熟意面混合在一起,放在盒子里,给苏宝触摸,因为生面是硬硬的,熟面是软滑的,手感非常不同,娃对这个游戏很着迷,能玩上半小时。 要小提示一下的是,如果大家给宝宝玩煮熟的意面,最多煮七分熟,因为煮透心的意面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