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育热点开心娱乐节日大全
  •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

    我们一直主张让孩子有责任感,要做对家庭、社会有担当的人,但我们往往苦于不知从何做起。或许,下面这个小男孩的故事,能给你一些启发,帮你找到最适合的方式。 他叫Ken,9岁的小男孩,来自菲律宾。 父亲发现Ken每天都会“神秘消失”一段时间, 非常好奇,便跟随儿子,却看到了这样一幕。 原来,他救助了3只流浪狗,每天定时投喂。 这张照片不仅触动着Ken的父亲, 也让凑巧看到的热心人士感动不已。 他们为男孩的善良和责任感而喜悦, 决定出资帮他建造一家收容所,为流浪猫狗出一份力。 在爱心人士和父亲的帮助下,小男孩收养了这些狗狗, 并将一所仓库改造成一个流浪动物收容所。 取名“Happy Animals Club”。

  • 一个不懂唤醒孩子内力的妈妈,只有累成狗的份
    一个不懂唤醒孩子内力的妈妈,只有累成狗的份

    很多妈妈都跟我抱怨过,说养孩子费力不讨好,即使牺牲了自己的生活,操劳成老妈子,还不一定教出好孩子......如果你也是经常感到“累”,不如看看下面这位宝妈是如何蜕变的~ 那时我觉得把孩子的身体照顾好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而且实话,我也真觉得自己和孩子没必要那么累,早教什么的可以先放放......(其实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已经让我心力交瘁) 不过,我那事业成功生活特别有追求的堂姐却给了我当头一棒! 堂姐家的宝贝三岁时候会自己吃饭、穿衣,还会在固定时间自觉读绘本,当我看到楠楠(堂姐女儿现在5岁,大我家的1岁)安安静静地看中英文绘本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我所看到的并不是“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别人家的妈妈!” 其实堂姐老早就跟我说过“不要总觉得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其实孩子很聪明,你放手让他试过几次之后就学会了”。

  • 好好爱你的男孩,他将来也是一个爸爸
    好好爱你的男孩,他将来也是一个爸爸

    我发现很多妈妈都在集体吐槽爸爸。说爸爸们经常回家就是上网玩游戏、看电视。要么就是葛优躺,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说起来都是泪…… 不能否认的是,我们有太多不会爱女人和不会爱孩子的父亲。 每次看到这些评论,我都是战战兢兢的,做好自己。 更重要的是,要养好儿子。 因为面前的这个男孩还过几年也会长大。 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也会成为一个爸爸。 而我们在这些年赋予他的品格和教养,决定着他今后对待妻儿的态度及方式。 要知现在很多女孩都不敢嫁人,就是怕嫁错。 生一个孩子容易,养一个孩子就难了。 特别是养育一个顽皮而让人伤脑筋的男孩,更让很多妈妈头疼。 但是不管如何,都得用心呢。 养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我想首先得充满爱心,而且能表达爱。 爱

  • 常给孩子吃这3样东西,长大肯定有出息!别不信
    常给孩子吃这3样东西,长大肯定有出息!别不信

    吃饭 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总是微妙地传达出一个孩子的习惯、秉性和教养。一家的孩子教育地好不好,带出来吃顿饭就知道了;一个朋友跟你是不是一路人,吃几顿饭就明白了;两口子过得怎么样,看看厨房、饭桌,也猜个八九不离十。所以说,好好吃饭是小事,也是大教养。 孩子被人骂作没教养,多半是在饭桌上。 我有两个本家的婶儿,在亲戚朋友中的名声特别差,逢年过节聚餐的时候,大家都不想邀请她俩,但有时候碍于亲戚面子,又不得不客气一下。 每当开始上菜的时候,她两家的孩子就“霸占”了转桌:凉拌小青菜不喜欢吃,就赶紧转过去;这碟五香牛肉片挺好,就转到自己跟前按住,一筷子接一筷子地吃光;喜欢吃蒜薹炒牛肚儿里的牛肚儿,就趴在桌子边上,欠着身、伸着胳膊,用筷子巴拉着找牛肚儿,把菜都扒拉出来了…… 一桌人举着筷子,插不上机会,尴尬地不行。这俩婶

  • 过年带孩子回家,一定要记住这“五要”“五不要”!
    过年带孩子回家,一定要记住这“五要”“五不要”!

    马上就要过年啦,萌萌狐想很多朋友们现在一定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了吧?尤其对要靠火车回老家过年的亲们来说,不知道有没有顺利买到票呢?不过,在盼着过年之前,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可一定要记住下面这“五要”和“五不要”哦! 五要! 说完五要,我们再来说说五不要! 五不要! 前几天萌萌狐跟朋友们聊起过年时,有一位姐妹特别无奈的说“真是不想回去过年,带孩子回去太折腾不说,孩子对过年兴趣也不大,更不愿看到的是过个年孩子总要受点委屈和伤害(要么心理要么身体)” 大概这也是很多姐妹们同样担心的吧! 不过,萌萌狐觉得,过年是咱们的传统,也是难得全家人能聚在一起的日子,虽然现在年味没那么浓了,能回

  • 充满仪式感的养育,才是真正的富养
    充满仪式感的养育,才是真正的富养

    这一周,又收到了新的鲜花。快递小哥把花送我手里的时候,我见他笑的乐呵呵的。“姐,你一定是个很会生活的人”“还行吧,我只是喜欢花”“嗯,好看是好看,但养不了多久”“差不多一周吧”“真可惜,花谢了钱也浪费了”我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我很喜欢花,每周会买不同品种的鲜花插在办公室和家里。其实它们并没那么贵,尤其包月的话,平摊下来只要几十元,但带给我的除了赏心悦目还有心身愉悦。好几次在办公室,当一堆工作挤压着神经,抬头看到这一抹色彩缤纷,心情便莫名的好很多。 买花,在很多人眼里是种浪费钱甚至矫情装逼的行为,但我觉得,这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 ● ● ● 生活不止苟且,更需要有诗与远方 什么是仪式感?《小王子》中的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拿婚礼来说,很多男人不理解女人为什么要投

    标签:教育反思
  • 带孩子回家过年,你在怕什么?——人情世故篇
    带孩子回家过年,你在怕什么?——人情世故篇

    团圆对每个中国人都意义重大,纵使千里迢迢,也得赶回去。你以为回家过年伺候小祖宗吃喝拉撒睡的问题。但是,你以为这就完了?那就太傻太天真啦,所有浮于表面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藏在背后的问题,才是真的问题。来看看进阶篇——人情世故篇吧。 怕亲友批判你的养育方式 “母乳6个月就没营养啦,得加奶粉!” “还在用纸尿裤?把屎把尿赶紧练!” “不吃盐哪有力气?你妈老拿这些没味的糊弄你!” “头发都这么长了还不剃?不剃头发能好吗!” 回老家,咱见得亲朋好友多了,同时也就意味着需要承受的质疑也多了。 在带孩子这个领域,貌似是个过来人就比咱当妈的有经验。 若说平日在家跟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种小

  • 其实,孩子爱我们比任何人还要多
    其实,孩子爱我们比任何人还要多

    我们大人总是口口声声对孩子说:我们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可是却没有想到,我们爱的那个小人儿,却比我们爱他还要爱我们。 其实孩子要的爱很简单,很温暖。只是我们心浮气躁,总是伤害了孩子。说孩子爱的比我们还要多,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没能好好珍惜这份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地把孩子从身边推开了。直至孩子真的不再需要我们了。 趁现在,好好爱孩子,把孩子紧紧的拉在身边,我们的爱要比孩子的爱更多更多。

  • 一个好身材的妈妈,对家庭有多重要?
    一个好身材的妈妈,对家庭有多重要?

    讲真,我真的很羡慕我同事安琪。不单单是因为安琪怎么吃都不胖,不用怎么运动就很瘦,还因为她有个特别会做饭、会养生和身材好的妈妈。安琪妈妈我没见过,但看过照片,身材挺拔苗条,皮肤红润白皙,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人显得格外的年轻精神,简直就像十年后的安琪。 安琪说,她妈妈比她身材还要好,经常抢她的衣服穿。五十岁了身材一直保养的不错,其它同学的妈妈到了这个年轻早已经大腹便便、臀部走形,认老认输了,她妈妈却一直坚持好好吃饭,规律的作息和每日必做运动。 妈妈身材好,自然对自己小孩要求也高。 每天的午餐时间,就是我最羡慕安琪的时候。她带的饭盒总是最香最健康的,荤素营养搭配是最好的;而我们其它人的饭盒,要么凑合着叫外卖,要么从家里带的“一碗油”;安琪的下午茶是苹果、猕猴桃,我们其它人的下午茶是披萨和麦当劳;安琪的零食是红枣麦片和核桃,我们其它人的零食是饼干薯片

    标签:教育反思
  • 用心雕琢孩子的心灵,做影响孩子一生的父母
    用心雕琢孩子的心灵,做影响孩子一生的父母

    因为昨夜的一场雨,今天的空气格外清新,路边的树都洗过澡一样的干净,越发显得挺拔精神,虽然已经进入深秋,但是树叶还是保留了大部分的绿色,只是被每日的灰尘蒙住,很落魄的感觉,被雨水一洗,就仿佛迟暮的人突然焕发了神采。路面都是潮湿的,因为坑洼不平,路上积了很多小水洼,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防踩进水里。 我下班回家,走到楼底下的时候,一对双胞胎小姑娘背着小书包跑在了我的前面,她们穿着一样的校服,鞋子都是一样的,都扎着两个小辫子。她们一前一后地跑过去,看神态,听口气,前面那个好像是姐姐。她们快乐地蹦着跳着,看到有小水洼,就调皮地蹦过去。她们天真的笑声就像银铃一样清脆,让人听到后顿觉神清气爽。 走着走着,在前面的姐姐突然折回来,低头认真地盯着地面。然后赶紧招呼妹妹:“快来看,小蜗牛。” 因为是水泥地面,下过雨后,就会有很多小蜗牛从路上爬过,白天少一些,一般都是夜里。它们

  • 孩子心理阳光,长大才能更自信!这5件事,妈妈一定要做到
    孩子心理阳光,长大才能更自信!这5件事,妈妈一定要做到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乐乐、无忧无虑的成长,但前提是孩子心理上要充满阳光。因为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才能积极向上,更有自信,长大在社会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怎样培养出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呢?妈妈们不妨尝试下面5个方法。 1 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 性格阳光的孩子才能更早的独立,他会尝试各种方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3岁后的孩子,家长就可以尝试教他捡起地上的东西、穿简单的衣服、喂宠物、拿报纸等; 4岁到6岁的孩子就可以帮助妈妈收餐具、叠衣服了,之后,整理书包、铺床、扫地、倒垃圾等等这些工作都可以陆续教给孩子做。这些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也能让孩子学会承担,长大后才能对家庭和工作负责。 2 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从绘本到童话故事,从唐诗到世界名著,只要适合孩子年

  • 不过照顾个孩子,何必这么犯贱?
    不过照顾个孩子,何必这么犯贱?

    周末参加了大学同学十年聚会,一群女人们的话题自然是离不开孩子。不过,酒后微醺,大家聊天的情绪开始有点小膨胀,并越发越激烈,俨然成了一场控诉大会。 最初,一个很独立的同学(小A)带头哭诉,说这两天正在和老公冷战,原因又是婆媳育儿观念不同而导致的家庭内战。这一次,老公居然不分青红皂白的站在婆婆一边,并愤怒的指责她:“不过是照顾个孩子,你何必这么犯贱?”这句不经大脑思考、脱口而出的话让她委屈不已。 小A 全职妈妈 女儿18个月 小A和公婆一起住,虽然有婆婆帮忙带孩子还是比较轻松的,可对待孩子的事情上,还经常会出现火星撞地球的情况。每当自己和老公抱怨,带孩子多累多辛苦的时候,老公总说带孩子能有多累?再累能有我在外低三下四、东奔西走辛苦吗?全职妈妈真是一肚子的委屈,有苦说不出。小A说,借着这两日的聚会正好把孩子丢给了老公,并发誓坚

    标签:教育反思
  • 抓住孩子的创造力,它让每个孩子与众不同
    抓住孩子的创造力,它让每个孩子与众不同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从3、4岁以后,到5岁之间,是一个创造力逐渐增长的过程。这个阶段非常关键,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发现他,鼓励他,更好的去保护他,激发他的创造力。 如何做个会激发孩子创造力的妈妈呢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创造性 我们总觉得创造力必须包含新颖性和社会价值,只属于历史上那些有建树的伟人,其实普通人身上也可以有创造性,只不过这种价值不是针对全人类,而是相对他自己。比如有个问题我用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来解决了,对我个人成长来讲是有正向的、积极的价值的,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 从这个观点来看,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算作创造性表达的发展,甚至新生儿的出生也是一种创造。所以创造的意义是广泛的,问题的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认识创造力,认知上没有偏差,我们才能更好地发现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珍惜孩子创造力的高

  •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巨大的影响力
    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巨大的影响力

    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儿子缺乏男子气概,甚至有的人嘲笑这样的男孩“娘娘腔”,孩子本身也很痛苦,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其实原因主要在父亲,孩子们患上了“父爱饥渴症”。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世界各地“模范父亲”的故事。这些好老爸有的默默无闻,但培养出了扬名天下的人才;有的则自己就是世界名人, 但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一套。不管这些故事是令人感动或给人以启发,它们都真实地再现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关爱,显示了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力! 达芬奇的父亲:充分发展孩子的兴趣 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 6岁那年,达芬奇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了很多知识,但对绘画最感兴趣。一天,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还给老师画了一幅速写。回家后,达芬奇把速写给父亲看,父亲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他画得很

  • 当穷养男孩遇到富养女孩,结局竟然这样!每个妈妈都应深思
    当穷养男孩遇到富养女孩,结局竟然这样!每个妈妈都应深思

    在教育儿女方面,“穷养男孩、富养女孩”这个观点似乎已经成为很多父母的一种共识。家长们觉得,男孩子应该多吃苦,多经历一些坎坷和磨砺,这样他的性格就会更坚毅,更勇敢,以后也能保护好自己的家庭。而对于女儿,应该给她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让她什么都见识过,这样她就不会贪图小恩小利,面对诱惑能够坚持自我,寻觅到真正幸福的婚姻。 听上去的确用心良苦。只是,用心良苦却未必能称心如意。 这样看来,“穷养男孩、富养女孩”的初衷是很好的,现在看来也许是没错的,但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勤俭自律有担当的穷养儿子遇到一个有眼界有品位的富养女孩时,本应该是完美结合的对象,却产生出怎样啼笑皆非的矛盾呢? 泡妈曾在网上看过一妈妈对“穷养男孩、富养女孩”育儿观进行反思的文章,里面大体上讲了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周妈妈,20岁男孩的母亲 大学时有个闺

  • 缺少这种能力的孩子,很呆很无趣!
    缺少这种能力的孩子,很呆很无趣!

    朋友给我发语音说,她和儿子吵架了。朋友的儿子今年7岁,上二年级,前几天是学校的期末考。期末考的前一天,儿子千叮咛万嘱咐地跟她说,早餐一定要帮他准备一根油条和两颗鸡蛋。 恰逢年底,朋友的公司很忙,她最近忙的焦头烂额,经常加班到9、10点,虽然她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但是隔天还是忘记了,准备了和往常一样的早餐。孩子一看到妈妈没有帮他准备自己想要的早餐一下子变得很不开心,对着她嘟囔:“妈妈你不守信用,我说了今天要吃油条和两颗鸡蛋,你都没有帮我准备,哼。” 朋友不知道那天早上要参加期末考,于是不在意地对他说:“干嘛要那么挑剔,赶紧吃完,我送你去学校。”孩子赌气地说:“没有油条和鸡蛋,我就不吃了!”正巧她最近因为公司的事整个人也很烦躁,对孩子说:“你不吃也得吃,赶紧吃完我送你去学校。”听到她的话,孩子委屈地哭了。 看到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也心软了,问孩子

  • 就是你亲手毁掉自己的孩子,你还怪谁?
    就是你亲手毁掉自己的孩子,你还怪谁?

    放假在家和小葡萄腻了两三天,期间还带着小葡萄去表姐家串门,表姐家孩子刚好比小葡萄小3个月也就是16个月大,所以难免被拿来比较。 现在表姐家孩子不仅连基本的称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眼耳口鼻都会说,而且一些生活用品也会叫出名字。并且十分听话乖巧,大人说什么就会跟着模仿。 对比之下,小葡萄说的话就太少了,偶尔也会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但是平常总喜欢说“嗯嗯、啊啊、哦哦、哇哇”之类的语气词。于是不经意间小葡萄就被贴上“不爱说话、不听话”之类的标签。 忽然,我猛地一惊,之前还教育别人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怎么这会自己却给孩子贴上了?我需要面壁思过。 刚好,借此机会就和大家谈谈“贴标签”这件事的严重性,希望各位家长重视起来。 为了避免大家觉得我是小题大做,我再讲一件我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 我中学时的一个同学C,个头比

  • 6岁姐姐打哭2岁弟弟,竟然人人点赞?
    6岁姐姐打哭2岁弟弟,竟然人人点赞?

    这两天网上疯传一个小视频:姐弟俩在家里玩,2岁弟弟动手“打”了6岁的亲姐姐,姐姐“啪啪啪”打回,还教育弟弟,“你打别人,别人也会打你。”视频是孩子妈妈拍的,说这个事情,大约发生在2年前,“我和孩子们在床上玩儿,儿子手欠打了女儿,女儿平时都挺让着儿子的,很懂事。没想到女儿能说出这些话。”她顺手拿起手机录了下来。 姐姐语录: “你打姐姐,姐姐疼吗?(弟弟:疼!)姐姐打你,你疼吗?(弟弟:嗯!)那你为什么还要打人呢?” “你要是打别人,别人就会打你;你要是打姐姐,姐姐就会打你;你要是掐妈妈,妈妈也会掐你。” “你刚才打我25下,我都没哭,我就打你7下,你就哭啦?” “你要是不打人,我就不打你;你要是亲姐姐,姐姐也亲你,你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会对你怎么样;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你打别人,别人也会打你;你掐别人,别人更不会原谅你

    标签:教育反思
  • 这10句话,只会让孩子更焦虑
    这10句话,只会让孩子更焦虑

    对于焦虑的孩子,父母友善的态度,以及鼓励性的话语,能够给到他们很多安心的力量,孩子的焦虑一般有5种。 第一种:广泛性焦虑 这种焦虑的孩子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担心,比如他的成绩,家庭中的问题,和同伴的关系,自己的各种表现,等等。 第二种:分离性焦虑 孩子在18个月到3岁的时候出现的分离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了,还是难以冷静地面对与某个家庭成员分别,这时的分离焦虑就需要父母注意。有分离焦虑的孩子总会担心不好的事情会在自己与父母分开的时候发生在父母身上。 第三种:社交恐惧 有社交恐惧的孩子不愿意进入社交场合,他们和同学聊天都会感觉到恐惧、害羞、难堪。社交恐惧会严重影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他可能长期默默无闻,没有存在感。 第四种:选择性缄默 选择性缄默的孩子会在别人期待他回答或者

  • 你都在混,孩子凭什么拼?
    你都在混,孩子凭什么拼?

    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最后一张牌,赢了可以光宗耀祖,输了则会前功尽弃。所以,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拼出个锦绣前程。可是,如果你都在混,孩子凭什么要拼? 孩子是复印件,你就是原件 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请教沉寂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也不爱学习,怎么办?”法师反问:“你复印过文件吗?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是改复印件还是原件?”道理并不深奥,却是父母常常疏于自醒的问题。 都说三流的父母当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你若趿拉着拖鞋逛大街,你若旁若无人地高声喧哗,你若从不读书从不看报,你若总是抱怨生活嗟叹人生,如何苛求孩子完美无瑕? 别奢望坐等花开 养育是个种因得果的事儿,别妄想“小投入,大产出”,没有父母可以坐享其成。你在打麻将码长城,却让一墙之隔的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想得倒美! 就像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