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你的胸怀有多宽广,孩子的前途就有多宽广!
    你的胸怀有多宽广,孩子的前途就有多宽广!

    媛媛的父母都是严肃板正的人。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犯错就该批评,否则永远也长不了记性。 这天,五岁的小媛媛坐在小餐桌前吃水果。 一不留神,苹果落在地上,她随手拣起就往嘴里塞。 恰好这个画面被妈妈看到,妈妈严厉地批评了她。 从此之后,媛媛就记得,落在地上的东西,不能吃。 又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父母忙于接待。媛媛的玩具滚落到床底,她尝试自己将其掏出。 刚钻入床底,妈妈的责骂声又出现在耳边。这一次,爸爸当着客人的面打她。 媛媛很委屈,但也牢牢记住,女孩子举止要有教养。 冬天,妈妈怕媛媛着凉,总给她穿很厚的衣服。 可在上学、放学路上,小朋友们不可避免地会奔跑打闹,一运动就会出汗。媛媛穿了冰凉的湿衣服,得了一场重感冒。 从那之后,每次到家妈妈都会检

  • 对孩子要求太高反而会误了孩子,累了自己
    对孩子要求太高反而会误了孩子,累了自己

    菲菲妈妈其实一直都想做一个孩子心中的好妈妈,生怕孩子受到委屈和伤害了。可是有的时候菲菲却十分的调皮,晚上老是不停的去玩开关或者看电视到很晚,搅得无法正常入睡。 到了菲菲4岁之后,夫妻两个算是真正每天都在一起了,可是感觉为了孩子仍然是不停的生闷气。有的时候让老公帮孩子穿衣服,他却直接给穿反了;有时候让他带着孩子出去玩玩,他却总说没时间。总之,为了这个心中的好妈妈,菲菲妈妈处处碰壁,感觉真的是太难了! 其实像这样的情况现实中确实不少,为了孩子可能付出了很多,可是却总是为了孩子憋了一肚子的闷气,生活中更是不断的碰壁,甚至为了孩子夫妻之间还闹矛盾闹离婚。我们来深究其原因后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竟然是自己的心魔在作怪。 1、对孩子期望太高,操心太多而心累 不少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抱着很好的期望,生活中想让孩子变得更完美

  • 妈妈,我不知道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孩子这么回答,这篇文章帮你解惑)
    妈妈,我不知道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孩子这么回答,这篇文章帮你解惑)

    1 一天,到朋友家玩,她四岁的儿子特可爱。大家不自觉的问孩子:你长大了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说:警察!我心想,这孩子比我有出息啊。便问:为什么想当警察啊?孩子十分爽直的回答:老师说每个人捡了钱都应该交给警察叔叔!我:…… 笑过后,忽然回忆起“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耳熟能详的问题,我能说我小时候都快被这个问题折磨死了吗? 在家里,我妈总喜欢猛地凑到我面前,一脸期待的望着我,问:闺女,说说,长大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心里的小人说:我长大后要卖冰棍,把最好吃的娃娃雪糕留给自己!说出口,就变成了:我长大后要当一个医生,或者会计师,有一技之长。要知道,这个让我妈满意的答案才能换来当下的冰棍,识时务者为俊杰嘛。 春节时,亲戚朋友聚会,大人也喜欢拿这个问题来折磨一群小孩。“宝贝们,你们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啊?”“我要成为医生,为老百姓治病

  • 最接地气的6条好爸爸标准,你家那位达标了吗?
    最接地气的6条好爸爸标准,你家那位达标了吗?

    没关系!贴心的小新妈整理出 六条接地气又实操性强的好爸爸标准, 爸爸们快来自查自己是否达标吧!共勉哟! ▼ 好爸爸标准一:爱妈妈 毋庸置疑,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它的基础一定是稳定美满的家庭生活,夫妻关系的融洽度直接决定了亲子关系的融洽度。爸爸爱妈妈,夫妻相处融洽和谐,家庭氛围自然会好,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会感到满满的幸福。反之,如果父亲大男子主义,经常呵斥指责妈妈,孩子必定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因此,好爸爸的标准第一条自然就是爸爸尊重并疼爱妈妈啦! 好爸爸标准二:十五分钟的陪伴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常常陪他运动、游戏、读绘本的爸爸,要比视频、电话里的爸爸生动许多。也有很多爸爸看起来是在陪孩子,其实只是坐在孩子身边而已,依然是在玩手机、看电视。爸爸们需要懂得:陪伴不

  • 爸爸必读:像巴巴爸爸一样做孩子独一无二的好爸爸
    爸爸必读:像巴巴爸爸一样做孩子独一无二的好爸爸

    “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思想已经过时了,如果在你的家庭教育中,妈妈还是孩子教育的绝对主角,你就要注意了:千万不能忽视爸爸给予孩子的爱,凡是有爸爸经常参与到家庭教育中的孩子,往往更勇敢、安全感更高、家庭幸福感也更强烈哦。如果家中那位先生不幸躺枪,赶紧叫上他一起像巴巴爸爸学习,做孩子独一无二的好爸爸。 巴巴爸爸是独一无二的。 巴巴爸爸是全世界唯一的可以变来变去的爸爸。只要一声“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巴巴爸爸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身体的形状,变成大坝、变成桥、变成帐篷……那万能的身段让人羡慕不已。 巴巴爸爸给两代人带来了欢乐 自从第一本《巴巴爸爸的诞生》在法国出版至今已经40年了,在这四十年里,巴巴爸爸以他的独创性和幽默感,倍受人们喜爱。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孩子们,甚至他们的家长,都从巴巴爸爸系列图画书、动画片或者动画电影中得到了快乐。

  • 你和老公吵架,但你们给孩子道歉了吗?
    你和老公吵架,但你们给孩子道歉了吗?

    昨天晚上跟老公吵架了,3岁的孩子在身边吓的哇哇大哭,后来我走到哪就跟到哪,晚上刚开始不肯睡觉,后来睡得很不安稳,一晚上醒来好几回。 半个月前,和老公大吵一架,然后就一直冷战、分房睡、不说话,老公也不回家吃饭,晚上很晚才回来。前两天去幼儿园接他放学,老师反应说,儿子最近好像不太开心,不怎么说话,也不爱和小朋友一起玩。 针对妈妈们的困惑,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父母吵架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面对孩子起争执,如何做好“善后处理”? 一、父母争锋相对,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孩子把爸爸当成天,把妈妈当成地,孩子就在这个天地中成长。而有一天,孩子发现天地之间发生冲突,那就是天崩地裂了。 1使孩子产生恐惧、害怕等情绪 当父母吵架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是爸爸妈妈处于情绪中非常态的一面,孩子就会被这样熟悉的陌生父母所吓

  • 3岁之前,你应该为孩子做到这些事,一件都不要漏
    3岁之前,你应该为孩子做到这些事,一件都不要漏

    丁妈说 0~3 岁的宝宝是最需要父母尽心呵护的,在这个阶段,如果爸妈能做好下面这些事,对宝宝来说可以获益一生。 阶段一0~6 个月 1. 在宝宝 6 个月内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 2. 准备好婴儿床,从宝宝出生起就让宝宝睡自己的小床,做到母婴同室不同床,培养孩子独自睡小床的习惯。 3. 1 岁以内的宝宝每次睡觉时,都应该让他保持仰卧姿势入睡。在 4~6 个月之后,宝宝可能会在睡梦中自己翻成侧卧或俯卧状,爸妈可以不必把他翻过来,但仍然需要让宝宝以仰卧姿势入睡。 4. 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可以让宝宝每天趴着玩一会儿。但需要在宝宝醒着、又有大人看护的时候,再多鼓励宝宝趴着玩。 经常趴一趴,不仅能锻炼宝宝的腰背部肌肉,还能促进协调能力的发展,为以后翻身、坐、站立、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在宝宝刚出生的几周,

  • 延迟满足,是不是因为它悄悄满足了父母们内心的控制欲?
    延迟满足,是不是因为它悄悄满足了父母们内心的控制欲?

    延迟满足因为它满足了父母们内心的控制欲? 由此延伸出许多讨论:小婴儿哭泣的时候要不要马上抱?孩子要一个玩具要不要马上买?当孩子提出一个要求,如果你有能力满足,那么要不要马上满足? 某位知名女编剧在微博上讲了自己拒绝给儿子买乐高的故事,理由是“等你工作了挣钱自己买”。这条微博引发了持久的激烈辩论,在上千条评论里,有人问:“等他工作以后,即便有100套乐高,但还会有如今玩玩具的快乐吗?” 我们为什么那么担心孩子“被宠坏”?为什么会对满足孩子的欲望有深深的恐惧?为什么会对各种暗示“将来会成功”的训练法趋之若鹜? 或者,换用李岩老师在文中的提问: 为什么对“延迟满足实验”的误读会广受欢迎?是不是因为它悄悄满足了父母们内心的控制欲? 你的答案是什么? 孩子想要一个玩具,要不要马上给他买? 不少人认为

  •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今天我们来看看孩子被打了,家长应该怎么做。 01 教育界曾经有一个课题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打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 辩论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个观点: 1.用合适的方式告诉长辈。 2.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3.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则要懂得吃亏。 4.打回去啊。 从前,我对这个课题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许多年前,我还没有孩子,人生的重心,就是一个人的成长。我也不会想到,多年之后,当我自己遇到“孩子被打”后,孩子自己的反应,会显得如此宽容和理解。 02 前些日子,和女儿去游乐园玩。周末的游乐场就像一个巨大的澡堂,每个人都自顾自,似乎没什么交集。 女儿很喜欢去游乐场,三岁了,孩子多的地方,似乎总是感觉有了自己的小世界。 忽然间,一个男孩冲了过来,夺女儿手中的玩具,

  • 最伤孩子的10句话,第7句真的太可恶了....请你嘴下留情
    最伤孩子的10句话,第7句真的太可恶了....请你嘴下留情

    伤害是互相的,有时候,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也在不经意伤害孩子,说的多了,孩子对于你自然不会领情。 家长们,下面的十句话你对孩子说过吗? 提醒大家,嘴下留情,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也要做到言语谨慎,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负责,否则易断送孩子的美好前程。 ◆ ◆ ◆ ◆ ◆ 给爸爸妈妈的5句忠告:

  • 幼儿园为什么只带孩子玩,看完你就明白了
    幼儿园为什么只带孩子玩,看完你就明白了

    她妈妈就非常自豪地说:“我家萱萱上的幼儿园可好啦,老师教的好,对家长也客气。千万不能给娃上一保二保啊,去了后悔死你,让娃玩三年,啥都不给教,哈哈哈!” 每次去接涵涵放学,总是会听见很多家长,接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幼儿园给你们教什么了?”然后孩子一脸茫然,不知从何说起,而家长就会因此变得着急,这可咋办是好啊,那么多钱交上去,孩子咋还是啥都不会? 其实,幼儿园教给孩子的东西,还真不是一两句话才能说完的。 记得9月1日开学那天,朋友圈里有很多妈妈说:“孩子第一天上学,竟然没哭,这下我就放心了!”接着第二第三天就有很多妈妈开始问我说:“涵涵妈,这可咋办啊,我娃第一天上学都不哭呢,怎么上了两天了又哭着不去了?” 那我们就该思考下幼儿园和家里的生活究竟有啥不同了?在家里,宝宝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吃啥立马有人双手奉上,上完厕所,奶

  • 亲子共读《第五个》:看医生也没那么怕怕
    亲子共读《第五个》:看医生也没那么怕怕

    推荐理由: 画面玩偶形象形态各异,恐惧、紧张、窃喜等心理活动跃然纸上,宝宝每次看都能找到不同笑点。 封面中五个残缺不全的玩具在一间昏暗的房间里等待着,等着他们的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吗? ↑深蓝色的背景,上方有一盏昏暗的小灯。等候椅子上坐着5个残缺不全的小玩偶:小企鹅缺了翅膀,小鸭子少了一个轮子,小熊手臂受了伤,小青蛙看表情也不太舒服,小木偶鼻子断了… ↑门突然打开了,好像吹来的风把小吊灯吹歪了。门里面是暖黄色的光,里面蹦出了一个小瓢虫。好像门里面的世界和外面的冷冰冰相比,要好很多呢! ↑轮到小企鹅了,他摇摇摆摆地走进屋子,连灯光都被吸引过去啦!剩下的小动物表情有些紧张,只有小木偶一直笑呵呵的,他是在庆幸自己是最后一个吗? ↑小企鹅进去以后,房间又陷

  • 孩子总是爱添乱帮倒忙?快去给TA制造机会!
    孩子总是爱添乱帮倒忙?快去给TA制造机会!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不再是当初那个事事都需要照顾的小宝宝啦!他们开始想独立、想自己动手、想自己探索和发现... 孩子们大概从两岁开始,自我意识慢慢发展起来。他们对大人做的事不再只是简单的表现好奇,而是希望参与其中,亲自去尝试。 - 但因为孩子年龄和发育特点,行为精准度有限,所以一次次“帮倒忙”重复上演,家长开始不耐烦、制止、呵斥… 可你不知道的是,你的制止会让孩子失去最宝贵的 孩子的这些行为,除了出于好奇想尝试以外,也是想以此来证明自己在长大,有能力做一些事情;更是想在爸妈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独立。 所以,请不要轻易制止孩子“添乱”。允许孩子“添个乱”,甚至可以制造些机会来让孩子“添添乱”吧!

  • 我宁愿你小时候吃点苦,也不愿你长大后低下头!
    我宁愿你小时候吃点苦,也不愿你长大后低下头!

    我扭头看着她:你还不该滚回学校吗?都玩了快五十天了,再玩下去你就傻了。女儿噘着嘴不高兴,我还想去看大海呢,你们也没人陪我去,又得明年了。 老公正好听到,承诺说:下周日,爸爸开车带你去,反正又不远,当天就能回来,不耽误学习。孩子嘛,快乐最重要。 我呵呵了两声:你就会做老好人,好像女儿不是我亲生的,我比你更希望她快乐。 可是,她现在快乐了,将来呢? 记得今年春节刚过的时候,我正在上班。敲门进来一位小伙子,还有一位五六十岁的阿姨。 小伙子怯怯地问:听说咱们公司招一线工人,请问有什么条件吗? 负责招聘的同事把招聘简章给他看:一线工人中技以上学历,有从业资格证书。 小伙子在包里翻了半天,只找出一个技工学校的毕业证,没有从业资格证。同事告诉他这不符合条件,等招学徒时可以再来。 小伙子气馁

  • 到底我们和孩子,谁才是谁的人生导师?
    到底我们和孩子,谁才是谁的人生导师?

    我们常常会把各种道理和教训教给孩子,好让孩子从小懂得并学会做人的道理。而我们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才是我们人生中最单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给了孩子们道理,孩子们却用实际行动教育了我们! 昨天晚上和朋友去吃饭,饭后回家时在楼下的广场上看到一位可爱的孩子,孩子的年龄在四岁左右的样子,孩子在前边走着,妈妈在后边一边跟着一边在撕冰淇淋雪糕的包装纸,撕下的纸就随手扔在地上,这时孩子回头看到妈妈的举动,就跟妈妈说:“不能随便扔在地上,要扔到垃圾桶里”,这时妈妈看着孩子笑了笑,就拿着最后一点没扔的纸去找垃圾桶了! 或许类似的场景你见过又或许曾经就发生在你的身上,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边告诉孩子垃圾要扔在垃圾桶里,一边就随地乱扔,我们也常常告诫孩子过马路不能闯红灯,但我们常常看着红灯就过了马路。

  • 原来你把孩子放幼儿园后,竟是这样的!
    原来你把孩子放幼儿园后,竟是这样的!

    早晨,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之后, 就开始惴惴不安 ▼ 刚回到家, 就巴不得现在就去接孩子 ▼ 每个熟悉的动作背后, 都在担忧着宝宝在学校的情况 ▼ 手机不离手 ▼ 好想我家娃啊!!!! 教室门口, 老师被围得水泄不通 ▼ 兰鹅 ▼ 其实在家长走了之后, 老师已经累趴了 ▼ 因为这一天,他们是这样度过的 早晨,当接过家长手里还在分离焦

  • 养孩子,既要能讲究,又要能将就
    养孩子,既要能讲究,又要能将就

    上周,仔仔学期考试结束,我们一家就和另外几个家庭带着孩子们去海边度假了。 我们先住了两天五星级酒店,接着乘船去了一个小岛。这是一个未经旅游开发的小岛,岛上只有几家简单的民宿。 放下行李,就有孩子开始抱怨:这个酒店好破哦。 当我们从酒店走出来,去往吃饭的地方,看着周围简陋的小卖部,随处乱扔的垃圾,孩子的抱怨加深起来:为什么我们要离开五星级酒店,住这么破的房子!我不想住这个房子。 好在孩子永远是活在当下的,当他们坐在饭店的围栏上,看着蔚蓝的大海上三三两两的渔船,就马上忘记了前面的不快。 稍事休息后,我们把他们带着去爬山,去等待夕阳西下。30度的气温下,没走几步,就又有孩子开始抱怨:“太辛苦了,太累了,我要回去。”只能一路鼓励着向前。好在同行的孩子多,当看见有别的孩子兴奋地一路冲在最前面时,抱怨的那

  • 孩子闹脾气父母坏情绪,怎么办?
    孩子闹脾气父母坏情绪,怎么办?

    孩子闹脾气父母坏情绪,怎么办? 不管是哪一种面向,吃饭、学习、出去玩或只是去大卖场,孩子的情绪问题,变成父母的情绪问题,最后变成亲子间的情绪问题,这种我每天都在经历的日常,没有谁比我更想拿出妮妮妈妈的那只兔子,猛k几拳。(妮妮为蜡笔小新的朋友) 至于,我看过的一些情绪教养书大同小异,皆提出一个对父母的劝告,即是:「这情绪是孩子的,不是我的。」父母必须先把自己的情绪与孩子作切割,千万不可被孩子的情绪卷进去了。 怎么可能!那有多难好吗?妈妈又不是没脾气,亲子之间的紧张氛围,根本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上个周末,我带着可丁逛超市,他主动又贴心地帮我推着小孩专用的推车,甜甜地说:「妈妈,我要帮你载东西,你要什么?我都可以帮你去拿喔!」 我们逛得开心,他选了香蕉,又嚷嚷着要煮绿豆汤,我还带着他念

  • 对孩子管得太严,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对孩子管得太严,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孩子在外面玩,弄得一身脏兮兮地回来,做父母的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是一顿打骂:“教你爱干净,你偏偏不?下次不许出去玩了!” 孩子之所以弄脏衣服,是因为孩子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好奇,都想摸一摸,试一试……而父母要求孩子爱干净,无非是弄脏的衣服难洗,就因为这点而压制孩子认知世界的好奇心是得不偿失的。 我曾见过一个孩子,非常贪玩,人很聪明,在外面也很讨人喜欢,可他的妈妈偏偏对他管得很严,孩子在外面弄脏了衣服,非打即骂,甚至有一次他妈妈罚他一天不许出门…… 后来有一天晚上,孩子他妈给孩子洗澡,却找不到换洗的衣服,孩子他妈非常奇怪,给孩子买了不少衣服呀!都跑哪去了?真是见鬼了!孩子他妈床底柜下仔细一寻找,居然翻出一大堆孩子的脏衣服出来,原来孩子每次在外面弄脏了衣服,回家后偷偷地换掉,因为害怕妈妈打骂,便把换下的脏衣服藏了起来……这一下大事不好了,孩子他妈立即气不打一

  • 跟孙俪学如何处理孩子的旧物
    跟孙俪学如何处理孩子的旧物

    孙俪是娱乐圈公认的好妈妈,经常在微博上分享两个孩子的育儿经,还非常懂得操持家。这不,前段时间开了个杂货铺,卖旧衣服旧鞋子、旧书,还有小花等等用过的东西,都被一抢而光。 连娘娘都这么环保节俭,那我们该如何处理孩子用过的东西呢? 别急,现在教你几招简单又实用的方法,旧货也能变宝贝! 一、学娘娘,卖卖卖,挣钱又好玩 以前旧物我们往往直接就交给了废品站,很多东西买来的时候价格不菲,但是孩子长得很快,那些东西也很快就没有用了。 现在网络上有二手交易平台,简单注册一下就可以在上面卖你的东西啦! 还有大家也可以在一些育儿群或者对应的群里和别人家的东西进行互换,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有时候虽然旧物置换不值多少钱,但是把这占地方又无用的东西处理了,心里却很畅快。 ?小贴士 1.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