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乖宝宝变成了爱打人的小恶魔,怎么办?!
    乖宝宝变成了爱打人的小恶魔,怎么办?!

    一两岁的小娃又很难搞,讲道理吧,半懂不懂的;训斥吧,大哭大闹委屈得什么似的;揍一顿吧,好像逻辑不太对——用暴力方式怎么去阻止暴力? 其实这个阶段的暴力行为,完全是年龄特点。据统计,一个人一辈子60%以上的暴力行为都集中在两岁左右。如果让两岁小娃掌握了武器,地球早就被毁灭了,两岁小娃是恶魔啊有木有!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暴力问题? 作为家长,应该学会一种思考习惯,那就是无论孩子出现什么我们无法接受的行为问题,我们都应该避免用道德来评判孩子,单纯的说他“学坏了”,要“改正错误”。而是要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其实出现暴力行为的原因很简单:这个年龄阶段的小盆友,自我意识已经觉醒,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他们的的语言能力远远不够,那么除了使用肢体语言,其实别无选择! 那么下

  • 你弱你有理了?千万别把孩子养成这样
    你弱你有理了?千万别把孩子养成这样

    1一个小湖边,父子俩正安静地钓着鱼。这个时候来了一对陌生的母子,小孩子很快愉快地闹成一片。正当爸爸专注地钓鱼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噗通噗通两声,两个孩子竟然都掉进了水里。爸爸赶紧放下鱼竿,跳下水中,往孩子落水点游去。而岸上的母亲并不会游泳,站在原地干着急:“救救我的孩子吧!” 父亲下水后,径直往自己的孩子游去,第一时间把他救上了岸边;而当爸爸返回去救陌生的孩子时,他已经消失在水中。当陌生小孩被救援队打捞出时,早已经断气,其母亲在一旁痛哭:“他本来一伸手就能救到我的孩子,没想到先去救了自己的儿子。其实我儿子离岸边更近,他救完我的孩子一定能救回自己的孩子……” 面对这个母亲的责备,爸爸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儿子,含着泪说道:“我无法违背自己的初衷,我必须先去救自己的儿子。如果一个人真的会放弃自己的孩子先救别人,那么他一定被道德所绑架。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没法保护

  • 遇到《欢乐颂》里的关关,才发现女孩也可以如此有涵养
    遇到《欢乐颂》里的关关,才发现女孩也可以如此有涵养

    虽说大家一致宣扬着“穷养儿富养女”,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反倒不多,往往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选择“富养”的姿态,永远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即便是自己吃不上饭,也不能让孩子少吃一块肉。 最近有一部剧很火,好吧,就是已经大结局的《欢乐颂》。其实这部剧一开始看的非常欢乐,但是到了樊胜美父母来的那段真的是气到不行。尤其是对孙子雷雷,宠得没边了:家里大人天天只能吃大饼咸菜,但是这个孙子却要顿顿有肉,没肉就直接不吃饭。 然而这种行为,最后却培养出一个“小皇帝”。比如关雎尔拿巧克力派给他吃,结果他把盒子全拿走,一个都没剩下,连一句谢谢都没说。 除此以外,这小子还喜欢乱翻和乱砸别人的东西,而奶奶反倒不以为意:“小孩子嘛,玩玩有什么关系嘛”“小孩子嘛,摔了就摔了呀”“有什么了不起的啦”。小孩子没教养,大人还浑然不知,真是恶心在敲门,恶心妈妈开门,恶心到家了! 当然看标题就知道,今天的主角

  • 想要宝宝成长有秩序感,麻麻该为孩子计划这几件事情了
    想要宝宝成长有秩序感,麻麻该为孩子计划这几件事情了

    丢丢妈妈发现丢丢最近的表现很“固执”。他看见爸爸穿着妈妈的拖鞋,就“哇”地一声大哭了起来,非得要爸爸立马脱下来还给妈妈。 之前妈妈还可以盖着他的被子睡觉,但是现在他把家里每个人的物品都分得很清,谁都不可以混着用。该他做的事情必须由他来做,否则大家都得重头开始,再来一次。甚至,每晚睡觉前必须按一定的程序走,喝奶,洗漱,讲故事,然后才能睡觉,缺一项程序都不可以! 相信不少妈妈都会发现自己宝贝如此“固执”的时期。其实,这是因为你的宝宝正处于秩序敏感期,并且这个敏感期会从出生一直持续到6岁。良好的秩序感能够给宝宝带来安全感、归属感,能让宝宝以后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外部环境。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成功80%取决于情商,20%取决于智商。情商如此重要,而习惯又是情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父母们切莫忽视幼儿好习惯的养成,应利用婴幼儿固有的秩序感,创造充满秩序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

  • 孩子情绪不稳、爱发脾气、逆反…可能原因是这个!
    孩子情绪不稳、爱发脾气、逆反…可能原因是这个!

    有大批的父母在问: 为什么我的孩子脾气这么坏?为什么他总爱冲我发脾气?为什么他的情绪这么不稳定? 排除父母本身情绪不稳、家庭系统问题等因素,从孩子自我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我们的困扰就会减轻很多。 我们常在2-6岁的孩子身上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们情绪不那么稳定,且会更频繁地冲妈妈发脾气,而不是爸爸。特别是早期和孩子建立了较好共生关系的妈妈,更可能遭遇这种待遇。 这个现象常被误解。 比如有些爸爸会指责自己的另一半: “我陪孩子的时候不是蛮好的吗,为什么他一到你面前就脾气那么坏。是不是你太宠他了?” 这种指责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夫妻矛盾,还会让做妈妈的无形中承担不该有的压力和委屈。 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小孩在2岁前后,自我意识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孩子也逐步明白,妈妈并不总是他需要的时候就会在,他想要什么就应允。妈妈不是专门为了他而存在的。妈妈是另外一

  • 5岁女童被父母打死!孩子这几个地方千万打不得!
    5岁女童被父母打死!孩子这几个地方千万打不得!

    看一则前天的新闻: 5岁女童被疑偷吃食物遭父母殴打致死 有伤60余处5月12日,青海省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网站通报了一起家庭暴力案件,案情显示,5岁女儿小雅因偷吃食物,被生母用擀面杖殴打、生父用脚踢打,后抢救无效死亡,其父母近日均被西宁中院判刑。 近年来,许多儿童被殴打,甚至打致死的新闻令人痛心。而在我国,家长“动动手”也不是罕见的事。 再看下面这个新闻: 8岁女童被母亲错手打死 去年6月17日,一8岁女孩吃泡椒凤爪后不到一小时死亡,怀疑是食物中毒导致。警方调查后发现,孩子是因颅内挫裂伤致死,系外力所致。原来,之前孩子妈妈在检查孩子的作业时发现有很多做错的地方,很生气,就习惯性的在凌凌的后脑勺上扇了几下,还踢了孩子两脚……”孩子竟是被母亲错手打死!孩子死的真冤枉! “ 许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要过分就行。但是,家长动手真的对吗?小编提醒您,胡乱

    标签:动手能力
  • 世界那么大,我想跟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世界那么大,我想跟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小编像一头冲出栅栏的猪狂奔狂奔(万年加班狗),准备三天浪到晨昏颠倒的时候,被以下这波景象吓退回来在家做了三天安静的美男子。 全国各地都不好了,兴冲冲准备带娃亲子游做了一堆攻略的爸妈们也不得不望着人人人从从从众众众一脸懵逼。 现在假期过去了,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还有一群拉仇恨的人带着娃刚刚踏上旅程。 机智的爸妈错开了五一高峰,给孩子请上几天假,机票价格回落,火车不挤公路不堵,景点从头到尾没有多少人想怎么拍就怎么拍,爽翻。 老师抑郁了,每逢小长假前后班里总要消失掉那么几个孩子。有请病假的,请事假的;还有直接说带娃出去玩几天的(老师: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短的两三天,长的直接半个月。 身边少了同学,孩子第一时间就感受到了原因。小编当年为人师表的时候,问小盆友(幼儿园小班,

  • 热播剧《欢乐颂》背后折射的中国家庭育儿方式反思
    热播剧《欢乐颂》背后折射的中国家庭育儿方式反思

    麻麻们在追剧的同时,更长按性格各异的女孩背后的家庭教育。 是什么原因造成女主角们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是不是能够看到一些投影? 当然小编首先要申明一下: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不断追求趋于完美的我们。 安迪:家庭安全感缺失,情感障碍 智商超高,连续跳级的女学霸,华尔街女高管;擅长一切和人无关的学科,却不善于交际。惧怕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缺少朋友,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有严重障碍。 安迪的问题可以归因于她的个人经历,孤儿、辗转收养,在人际关系距离远的社会中成长给她的性格塑造蒙上了一层阴影,重要发育阶段的创伤和打击造成的影响也是终身的。我们可以推测在最初的家庭中,安迪的母亲或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或是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下的。 如果安迪在一个温馨和美,父母恩爱的家庭中长

  • 爸爸妈妈再爱我一次,带娃正确方式图解!
    爸爸妈妈再爱我一次,带娃正确方式图解!

    你都怎么抱起宝宝? 怎么让宝宝安静下来? 你会给宝宝包襁褓么? 你知道如何给宝宝系安全带吗? 家里的插座你都处理好了吗? 宝宝长牙时该怎么做? 如何帮助宝宝锻炼? 如何背着宝宝外出散步? 如何测试奶粉的温度? 带着宝宝购物该怎么做? 怎么逗宝宝笑? 日常如何安置宝宝? 怎么给宝宝换尿布? 怎么检查尿布湿了没? 怎么给宝宝洗澡? 如何引导宝宝和宠物玩耍? 宝宝睡着时如何叫醒宝宝

    标签:育儿经验
  • 你不是忙,你是不在乎你的孩子!
    你不是忙,你是不在乎你的孩子!

    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我爸比我小四岁》,电影一开始,剧中人都处于焦虑中,成功人士“老陈”焦虑于女儿的不听话,女儿希希则焦虑于父亲的永远缺席,为了引起父亲的注意,希希带着一帮同学去酒吧寻欢作乐,然后报警让警察把自己带到派出所,以此报复疏于陪伴的父亲。 当父亲匆匆前来,她愤怒而悲伤地冲他喊道:“你的工作,就是杀人犯!” 在这关键节点上,老陈被车撞到,苏醒过来时,他的智商降到五岁以下,比女儿还要小四岁,公司又被人侵占,“生计”压力使得父女二人踏上流浪的路途,没想到,这无形中促成了他们彼此的“深度陪伴”,相依为命的日子里,他们终于能够感知对方的处境,有了沟通的可能。 深夜看完这部电影后,一个人在房间里坐着陷入了沉思好久。 小宝最近在幼儿园的表现有点叛逆和反常,班主任给我打了个电话,教育了我很久,问我是不是没搭理小孩。我没法认同班主任的话,话有点急了,班主任似乎听出了什么

  • 美国小朋友家教严格的背后
    美国小朋友家教严格的背后

    蛮蛮刚入小学几天,去接送时,遇到同学,远远在停车场他们就会很热情很自然叫蛮蛮的名字,常常根本是相反回家方向,而不是走路面对面要碰上了才打招呼,对此我印象深刻。 以后多接触美国小朋友,发现他们的确是非常有礼貌,基本的问候谢谢之类不用说,行为上也彬彬有礼。见大人站直正面打招呼,不失真诚赞美别人,不认识的同龄小男孩在游乐场爬天梯爬到一半都特意退回去让给蛮蛮,到家里来玩从不乱翻东西,需要什么都会先问:“我可以吗?”有的东西我们给了,对方会说,我的妈妈不让我吃这个,谢谢。。。 虽然我熟悉的几个孩子天性是很疯的,玩疯起来大喊大叫,但这个完全不矛盾。good manner不是天生的,是家长后天严格的家教和努力得来的。 我曾记得某文章介绍,美国社会良好教养的习惯,很大一部分应该是得益于当年的欧洲移民祖先,感觉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隔壁凯特家接触比较多,而他们又是典型的欧

  • 《欢乐颂》里所折射的教育问题,里面有你的影子吗?
    《欢乐颂》里所折射的教育问题,里面有你的影子吗?

    《欢乐颂》第一季昨晚大结局,估计好多人都已经开始二刷了。毕竟难得一部国产剧能够拍得如此精彩,情节紧凑不狗血,每个角色都立体鲜活。尤其是22楼5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各个都让人又爱又恨。 这5个女孩所折射出的中国式教育让人唏嘘,似乎我们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其实,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不会没有完美的小孩。家庭教育的缺失,从来都不应该成为孩子长大后性格存在缺陷的罪魁祸首,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不断成长。那些由于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弱点,都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逐渐克服的。 就像22楼这5个贴着不同标签的女孩,尽管都带着原生家庭的印记,但她们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一直追求着更完美的自己。 安迪 智商超群,被好友老谭从华尔街挖来做首席财务官,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然而,她不善交际,害怕与任何人进行亲密接触。 安迪从小缺乏家庭温暖,导致情感障碍。

  • 这些家具还可以当孩子们的玩具,太好玩啦
    这些家具还可以当孩子们的玩具,太好玩啦

    坐上头需要技巧, 趴底下考验胆量。 嘿,往哪儿飞呢, 下个轮到你爸飞啦! 坐这个凳子容易头晕。 你钻得进去吗? 圆滚滚, 这可不好控制。 一椅在手玩遍所有! 这椅子成功化解了一场家庭大战。 嘿,一起去院子里坐坐吧! 你的个头坐上面会塌吗? 比比看谁组合得更多! 你想怎么坐就怎么坐, 太爽啦! 坐下去就会陷? 那我可不敢。 想要坐一坐还得动动脑嘛! 七彩组合柜, 七百种拼法都有了吧!

    标签:玩具玩具
  • 不会画画?教你这几招,让孩子对你崇拜到底~
    不会画画?教你这几招,让孩子对你崇拜到底~

    ◆  ◆  ◆ 这么有意思的画 其实就是用吸管“吹”出来的呦 先用马克笔勾勒出基本的线条 然后用吸管的一端沾上少许颜料 轻轻一吹就可以啦 ◆  ◆  ◆ 熊孩子爱玩的弹珠 也可以成为画画的工具 在弹珠上沾满各色颜料 往画纸上随意一转 是不是很有几分印象派的味道 ◆  ◆  ◆ 将彩色的纸剪成条状 用水打湿后贴在白纸上 再用剪纸器剪成大小相同的形状 然后将颜色印在画板上 ◆  ◆  ◆ 这一组跟上组类似 将五颜六色的纸片放在画板上 然后用水打湿 把纸片拿掉后 就拥有一幅很美的画啦 ◆  ◆  ◆ 废纸团也能画画哦 用黑笔勾勒出废纸里的褶皱 再用彩色的笔涂上颜色 缤纷得就像夏天

  • 6分40秒读懂最烧脑的《教养的迷思》
  • 土耳其人的育儿法,因爱情而更理智!
    土耳其人的育儿法,因爱情而更理智!

    2015年,他正式成为台湾女婿,爱的结晶“小土豆”也健康出生了,对于女儿的教养以及家人的相处模式,不同国籍的爸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确认彼此未来目标·异国恋从此开始 吴凤和老婆Rynne在两方共同朋友所举办的餐会上认识,Rynne自然、不做作的笑容深深吸引了吴凤,于是开始有了后续的约会及交往。 与 Rynne认识后,吴凤除了带她出去吃饭、看电影,也会不经意旁敲侧击,试着了解她对于男女交往持什么样的心态。经过多次的相处,吴凤终于确认Rynne 也抱有相同想法,且是以非常认真的心态想与他经营这段文化迥异的异国恋曲,两人彼此陪伴了2年多,最终决定一起步上幸福的红毯。 老婆担当多重身份·稳固老公的安全感 男女相处需要支持与互补,而吴凤最喜欢Rynne的一点,就是她可以成为多种角色,在身边陪伴并帮助他。当吴凤穿

    标签:育儿经验
  • 家长一句话可能会成为孩子身上无法抹去的伤痕
    家长一句话可能会成为孩子身上无法抹去的伤痕

    下面这些话你有对孩子说过吗?或者父母曾经这么说你? 可能父母并不清楚,但一时脱口而出的话很可能伤害孩子的一生。 听到父母的这些话,孩子委屈又无助,也许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还是隐隐作痛。 总是被语言暴力攻击的孩子容易变得自卑、怯懦,更易出现情感障碍,对人际关系也更加敏感。 虽然说爱之深责之切,但脱口而出的伤人话会在孩子心里打上烙印,留下的后遗症不仅深远还残酷。 当我们真正懂得时,有些伤害可能难以弥补。现在请从我做起,拒绝语言暴力。

  • 看到婆婆带孩子的样子,妈妈竟然决定辞职
    看到婆婆带孩子的样子,妈妈竟然决定辞职

    让婆婆带娃,竟然如此惨不忍睹小编有一个朋友讲了一个关于她婆婆带小孩的事情,她原本打算生了孩子以后辞职在家做全职妈妈,等孩子上了学再上班。但是她婆婆不许,以工作难找和养活孩子为由劝她继续工作,并主动提出帮她带小孩,朋友听到婆婆这么说非常放心,然而第一天就后悔了。 第一天下班后老远就听见了孩子的哭喊,一般人都会在孩子哭闹时哄孩子,但是她的婆婆却不哄。孩子被放在一个她老公小时候用过的、很老式的栏杆床里面,栏杆床都磨出了倒刺;纸尿裤已经吸满且身上带有粪便却无人换尿不湿。朋友只是抱怨了几句,她婆婆却说大人把孩子惯的太娇气,甚至连她的老公都觉得婆婆没做错,朋友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辞职! 糊涂老人带娃,问题真的很严重在一个家庭里,孩子绝对是家里的重中之重,但是父母和老一辈之间的育儿观念总是有差异。老一辈总是喜欢用以前的育儿经验来带现在的小孩,他们的有些老旧观

  • 3种解决策略,轻松应对孩子被“欺负”问题
    3种解决策略,轻松应对孩子被“欺负”问题

    今天我主要聊孩子在交往中打人的问题。 先来看看下面这幅漫画: 漫画里,孩子无论是跟其他小朋友相处,还是跟自己的妈妈互动,似乎都只会用打人这一种方式。看似简单的一个打人动作,背后却牵扯出许多的问题来。 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会打人? 分年龄详解孩子打人背后的常规心理机制其实,当孩子第一次扬起手,作出“打人”的动作时,背后的心理原因并不复杂。具体来说,不同年龄,其打人背后的心理机制也有各自的区分。 阶段一:不会说话之前,用打人吸引父母长按 孩子在没有发展语言之前的打人,尤其集中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是他们在用“打人”引起你的长按。这个我们以前在讲安全感专题的时候跟大家讲过,因为他不会说话,他特别想希望你长按他的时候,刚好他的手部动作已经可以支配得很好了,所以这个时候,他就可以用手的语言告诉你,妈妈我需要你长按一下我。

  • 美国课堂:"会学"比"学会"更重要!你一定要知道的项目学习法(PBL)
    美国课堂:"会学"比"学会"更重要!你一定要知道的项目学习法(PBL)

    PBL长啥样? 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顾名思义就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传统的学习路径是这样的, 老师懂很多 -> 老师把这些知识教给孩子们 -> 孩子们理解掌握了这些知识 -> 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们就能用这些知识来解决。 在这个路径里,老师以一个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贯穿始终,是在“授人以鱼”。 而PBL学习路径是这样,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或设定一个目标来启动项目 -> 孩子们做调查研究 -> 相互讨论 -> 找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知识 -> 实验、整理、修正 -> 演讲分享给其他同学”我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找到答案的”。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像一个项目经理,他会教孩子们怎么做项目计划,会监管项目进行的方向、进度和最后的结果,但具

    标签:教育方法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