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行为习惯性格心理性教育
  • 孩子睡前坏习惯多 父母该如何教育
    孩子睡前坏习惯多 父母该如何教育

      很多3-6岁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睡觉前有很多奇怪的习惯。有些孩子要吮吸自己的手指,有个女孩更要含着奶奶的乳头,否则就不肯睡觉。面对孩子的坏习惯,父母应该怎么办?   睡前怪习惯 家长挺犯愁   一位家长说,“我家孩子每天临睡前和早晨喝奶时都要找我的胳膊,若不是我在他身旁,他能摸出来不对劲,然后把别人的胳膊推开。”有位家长接着说,“你那还算好的,我家孩子每天入睡前非得摸我的耳朵才能睡觉,我就得每天让人揪着耳朵。我合计是不是孩子一周岁之前都是保姆照顾的,所以养成了这样的坏毛病。”   另一位家长则说:“我家宝宝的习惯也让我愁,每天只要睡觉就要摸家里人的眉毛,否则就不睡。”还有一位家长表示,他家的孩子今年6岁了,由于孩子一直由奶奶照顾,为了哄孩子高兴,奶奶想个办法,只要孩子一哭,就让孩子含着自己的乳头,这招也确

  • 为什么孩子性格霸道?霸道性格不利孩子成长
    为什么孩子性格霸道?霸道性格不利孩子成长

      孩子霸道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呢?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人什么事都让着孩子,导致孩子养成霸道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不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喔。   前几天和同事聊天,有个同事说起自己带孩子去肯德基的事。   我们这里不是个大城市,肯德基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还算是个新鲜事物。同事说:“别看我带孩子去过好多次,可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肯德基里的东西是什么味儿。光看着孩子吃了!”   别的同事问她:“你这当妈的,自己就一口也舍不得吃?”她说:“我家那孩子每吃到个新鲜花样就说‘妈妈你吃一口’,这孩子倒知道疼我呢!”   我当时对她说:“孩子让你吃你就吃嘛。人家想着妈妈呢。”她说:“唉,他要我吃,我就假装往嘴边放一下。这东西不便宜的,几十块钱花出去,才那么少的一点点

  • 如何培养孩子性防范意识 让孩子远离性侵犯
    如何培养孩子性防范意识 让孩子远离性侵犯

      近日,儿童性侵犯的案件屡屡上演。孩子对性知识的缺乏,导致了性侵犯案例的增加。培养孩子自我防范的意识非常重要,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学习更好的防性侵意识。   2岁至4岁   认识性器官。对于性器官,不要一味说委婉语,阴道就是阴道,阴茎即说阴茎,更加清晰的说法有助于孩子了解性。   保护隐私部位。告诉孩子,除了他自己、父母或者医生(或者其他特别亲密的人)之外,任何人都不应该触摸他的隐私部位。如果有人这样做,告诉父母。   鼓励孩子倾诉。不管孩子感觉到困惑或是恐惧,都鼓励孩子向自己倾诉。   5岁至8岁   尊重孩子感受。如果孩子对别人的拥抱或亲吻感到厌恶或不快,请支持孩子的做法,向对方解释“孩子现在不想被抱,请理解。”   去掉罪恶感。永远不要等事情发生再去补救。恐吓和羞辱常常是行凶者最有利的武器。因此,让孩子明白,但凡有人做些令人不舒服的举动时,这都是坏

  • 家长如何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
    家长如何培养具有幽默感的孩子

      有些孩子受父母严肃的影响,不懂开玩笑,变得十分呆板。很多家长只顾着培养孩子的才能,忽略了幽默性格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孩子的幽默感是需要父母精心培养的。   宝贝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潜移默化中,父母的许多特点在宝贝身上都得到再现。所以,家长在培养幽默感时,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宝贝,同时也要关注到自身的修炼。   与幽默感发展有关的因素   1、父母的关怀和爱是至关重要的:在3岁前得到父母疼爱与照顾的宝贝,经常会表现出比较好的幽默感。因此,要使宝贝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父母应多给予宝贝爱与关怀。   2、拥有愉快的成长环境:在宝贝成长过程中,若总是处于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会使宝贝体验到快乐,并促使他以快乐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人或事物,有利于幽默感的形成。   培养宝贝幽默感的家庭游戏   1、可笑的衣物箱   材料:一个装有

    标签:家庭教育
  • 儿童期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道路有关
    儿童期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道路有关

      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影响儿童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据研究发现,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有可能影响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喔。一起看看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研究的对象是8243名英国同龄男女,他们在1958年3月的同一周内出生,并拥有较完整的心理健康记录。研究人员发现,年幼时表现出过度悲伤、焦虑和畏惧情绪的儿童日后更有可能在工作中“不堪重负”。当研究对象步入不惑之年,巨大工作压力可使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沮丧和焦虑。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心理问题大致可分为“内向性行为”和“外向性行为”两种问题。前者除抑郁与焦虑外,还包含自卑、害羞、冷漠、过度敏感和注意力难以集中,后者则常常表现为暴躁和破坏等暴力倾向。   有“内向性行为”问题的儿童在学校里常常被忽视,因为他们对他人和集体的影响微乎其微,不像有&ld

  •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的态度 让孩子远离自卑
    如何培养孩子自信的态度 让孩子远离自卑

      幼儿之所以有自卑感,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过高的要求。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自卑感呢?培养孩子自信独立的能力,看看以下的做法可可行吗?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画了一匹马,那么你最好不要过多地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对孩子的每一成功之处予以发现并做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儿!”   需要强调的是,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你须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调整,在表述上讲究艺术。   其实,让自卑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

    标签:性格心理
  • 家有熊孩子 不妨“以强制强”
    家有熊孩子 不妨“以强制强”

      养育宝宝不是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教育呢?家有“熊孩子”,到处捣蛋。如何才能克制熊孩子,让孩子变得乖乖呢?小编建议父母不妨“以强制强”喔。   1、跟他扳手腕   熊孩子大多是自我中心,他们缺乏共情、怜悯之心,他只知道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他们往往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他人的感受。特别是男孩子就更是调皮,充满破坏欲。爸爸想要Hold住熊宝宝,不妨用男人的方式,用力量征服他。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时候,你可以提出让他先和你扳手腕,能扳过就给他。熊孩子基本上对你的逻辑和道理不感兴趣,所以你的说教对他毫无用处。但是用这种比赛的方法,满足他挑战“权威”的心理之外,还能让他感到自己正以大人的方式解决问题,所以即使是输了他也是心服口服的,甚至会对爸爸更崇拜,因而乖乖听从爸爸的话。   2、出问题考考他   熊孩子同

  • 宝宝4个月要开始立规矩
    宝宝4个月要开始立规矩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要学习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宝宝的要求也不一样,否则会让宝宝不听话。父母应该如何给宝宝学规矩呢?   1、为什么要在婴儿期给宝宝立规矩?   给宝宝建立规矩,不仅是让宝宝“乖”“听话”,更重要的是,遵守规则的生活能保证宝宝在秩序中成长,让宝宝学会判断是非善恶,自发地建立良好秩序与和谐的氛围。   儿童专家认为“立规矩是父母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比如在宝宝几个月后妈妈要把危险品从他身旁移开,你需要帮他来弄清哪些是“可以的”哪些“不可以”,并教会他如何遵守规则并应对挫折。给宝宝立规矩要趁早,宝宝4个月妈妈就该开始着手了。   2、前3个月满足他所有要求   前3个月的宝宝对于外界的需求是天性使然,他们肚子饿了便哭,累了就睡,想念妈妈了

    标签:家庭教育
  • 父母如何培养好脾气的宝宝?
    父母如何培养好脾气的宝宝?

      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比较,总觉得人家的孩子特别乖巧,非常羡慕。其实乖巧的宝宝是要培养出来的,父母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脾气呢?   1、两口子互相吹捧   家庭温馨和睦其实对宝宝的脾气的影响很大,让宝宝充满爱和安全感,宝宝时刻感到欢乐满足,想发脾气都很难。相反,如果父母之间经常闹情绪,关系紧张,宝宝容易缺乏安全感,这种挫败的感受又不能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出来,因而只能用哭叫、发脾气的方式来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安慰。   如果你想要家庭变得更有爱,并让宝宝强烈感受得到,可以在和宝宝单独相处的时候,妈妈夸爸爸,爸爸夸妈妈。别怕夸张,宝宝不会在日后算账,嫌你们“彼此吹捧,夸大其词”,在这样的“亲子互动”中,其实能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为爸妈感到自豪的孩子有幸福感,幸福的孩子不发脾气。   2、宝宝1岁前多跟他说儿语   1岁以前宝宝

    标签:性格心理
  • 3岁的宝宝为什么爱玩遥控器
    3岁的宝宝为什么爱玩遥控器

      宝宝到了三岁左右,具备了对周围事物探知的能力。对于遥控器开关电视机,更是觉得新奇有趣。面对这类问题,父母应该如何教育呢?   我儿子两岁七个月了,他总是喜欢用遥控器开关电视机,大人怕电不让他碰,他越发起劲,大人开了,他就关了,拿他没办法,他爷爷想了个办法,拿个针吓唬他,我觉得这不是个好办法,可是儿子怎么说都不听。   还有一个问题,他喜欢玩积木,可是玩不好的时候就要把所有的积木生气扔掉,我不知道这时候怎么引导他,现在我都是装着看不见。希望亲爱的小编能有啥好办法给我推荐下,谢谢您了!   很多小宝宝的父母都在为“孩子喜欢开关电视/空调”的事感到疑惑和困扰。其实,宝宝玩的并不是电视,而是好奇!两三岁的宝宝在电视机的开关动作中发现因果关系,这种开关设备带来的改变非常有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是他们自己带来了事情的改变,这种感觉非常令宝宝着迷。宝宝只不过是想通过自己

    标签:家庭教育
  • 宝宝害羞怎么办?改善宝宝害羞要做的6件事
    宝宝害羞怎么办?改善宝宝害羞要做的6件事

      有些宝宝特别害羞,看见陌生人就会躲在大人的怀里。那么妈妈如何改善宝宝的害羞呢。父母改善宝宝害羞要做好6件事。   害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先天的因素外,还有以下原因:   1.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怕别人不尊重自己,对自己不友好;   2.自我评价低,怕别人说自己能力差,尽量躲避;   3.有陌生人焦虑。一般来说,五六个月到一岁半的孩子这个现象比较重,但有的孩子会推迟出现或延续长久,到两岁以后还有表现;   4.可能有“预见”,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受到过欺侮,不愿和他们玩,表现出退缩等。   家长做好以下6件事就能改善宝宝害羞的心理。   1.不要批评,不要吓唬,不要硬要他叫人,硬要他去和小朋友一块玩,放松一些,要接受他这种性格或宽容他这一个阶段的这种表现。   2.不要把害羞当作错误行为,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甚至暗示他因为有这种行为,所以不喜欢他

  • 妈妈太强势,会让男孩变“娘娘腔”
    妈妈太强势,会让男孩变“娘娘腔”

      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现在的男生越来越娘娘腔了,这是为什么呢?有可能是因为妈妈在儿子面前太强势。因此亲亲宝贝小编建议,妈妈要在儿子面前多示弱,这样孩子才能变男子汉。   为什么男孩越来越“奶油”   幼儿园的小操场上,孩子们在玩耍。男孩正和同伴们玩滑板车,平衡一下没掌握好,踉跄了下,便不敢再上车,一脸很想玩又不敢的表情。妈妈似乎被惹恼了,眉头一皱。这时,一旁家长嘀咕了一句“我家女儿,整天爬上窜下,像个假小子,真拿她没办法。”这句话就像一根导火线,把她蹭蹭蹭地点燃了。这位妈妈上前厉声斥责儿子:“你怎么缩手缩脚的,一点不像男子汉!”   这样的场景,实在太常见了。不少男孩家长发现,在介绍自家儿子时,用“细心、文静、温和、善解人意”等词语的频率越来越高,而这些形容词,原本是女孩子的专属。男

  • 3岁前的宝宝最需要父母的陪伴
    3岁前的宝宝最需要父母的陪伴

      3岁前的宝宝是最需要父母的陪伴的,因为孩子在3岁前各方面的形成对日后来说十分重要,亲亲宝贝小编建议,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应该花大量的时间来陪伴宝宝,不要让老人、保姆全权照顾,或将孩子放到幼儿园。   1、3岁前最好把孩子留在身边   白天家长工作繁忙,将孩子托给幼儿园或者家里老人照顾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但是3岁前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角色的缺失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启蒙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在孩子的眼睛里,爸爸如山一般雄伟,妈妈似海一般温暖,爸爸妈妈是无可替代的。3岁前孩子需要感知到父母的爱,获得安全感。即使工作再忙,爸妈每天也应该保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宝宝呆在一起,聊聊天、做做游戏,参与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不错过与孩子快乐的每个时刻,这你和孩子最最珍贵的财富。   2、妈妈篇:宝宝两三个月能认出妈妈   宝宝在两三个月时,就能感知到

    标签:性格心理
  • 孩子调皮任性不听话 父母如何让孩子变乖巧
    孩子调皮任性不听话 父母如何让孩子变乖巧

      妈妈们似乎面对调皮任性的孩子就会十分头疼,因为没有什么好方法让孩子变乖巧。下面,亲亲宝贝小编教你有用的4招。   碰到调皮任性、不听管教的孩子,每个家长都会很头疼,既不能任凭孩子“肆意妄为”,又舍不得采取“强硬手段”。其实,小孩子的行为难免出现偏差,与其批评和对抗,不妨耍些“小花招”,巧妙纠正和引导,让孩子“变乖”。   撤退法。星期天,东东起床后就没完没了地学着吊嗓的人使劲地喊“啊-啊-啊,伊-伊-伊”,爸爸说,别再喊了,会把嗓子喊哑的。他反而喊得更响了。妈妈走过来对爸爸说:“你跟我一起去买菜吧。”等爸爸妈妈离开后,东东见没有“观众”了,也就没兴致再喊了。   激将法。佳佳在公园里赖着不肯走路,一定要爸爸抱,不答

  •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心理学家为你解读
    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心理学家为你解读

      孩子从两岁起,可能就会开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开始向父母撒谎,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撒谎呢?家长又如何纠正孩子撒谎呢?下面听心理专家跟你分析吧!   “外面出太阳了!”、“弟弟把牛奶泼到地毯上了。”……孩子撒谎令很多家长头疼,甚至大动肝火。美国《赫芬顿邮报》最新载文,刊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佩吉·德莱克斯勒博士对孩子撒谎问题的深度解读。   2岁起,孩子开始会撒谎   加拿大研究人员李康博士(音译)完成的多项研究发现,孩子撒谎完全正常。从很小的时候(有时会早到2岁)开始,孩子就会“试验性”撒谎,到12岁的时候,撒谎达到峰值。   但孩子的谎言可能是“健康谎言”——幻想或想象。比如,4岁孩子说:“玩具熊宝宝告诉我一个秘

  • 6岁男孩称5岁女孩是老婆 家长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
    6岁男孩称5岁女孩是老婆 家长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

      最近一位李姓的妈妈好气又好笑,因为自己6岁的儿子整天称同小区的5岁女孩是自己的老婆,这样子对孩子的成长有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   “贝贝是我老婆,我什么都听她的……”儿子果果噘起小嘴,手牵着同小区的女孩贝贝,这让妈妈李女士又好气又好笑:儿子才6岁,嘴里整天挂着“老婆”、“结婚”这些词,时间久了,会不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呢?   6岁男孩说5岁女孩是他老婆   李女士儿子果果6岁,今年9月就要上一年级了。大概半年前开始,果果的一个小习惯引起了李女士的注意。 “他把和自己玩得比较好的女孩,总是称呼为女朋友,或干脆叫老婆。”李女士说,有时候孩子在一起玩得高兴了,又是搂又是亲的。作为家长,她稍稍有些顾虑: 孩子这样会不会学坏?   昨日中午11点多,快吃

  • 有些孩子的心理底线,家长不能触碰
    有些孩子的心理底线,家长不能触碰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触碰到孩子某些心理底线,给孩子造成不少的心理压力。那么孩子的底线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底线一:某些丢人的毛病   某些“丢人的毛病”幼儿往往对诸如尿床之类的“毛病”十分敏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缺陷会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丢面子”。所以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都不应在小伙伴们面前提及,更不宜嘲笑、挖苦。   底线二:某些心理疾患   对于自己正罹患或曾经罹患过的诸如孤独症、抑郁症、多动症等与心理有关的疾患,幼儿往往更为敏感。如果大人们经常挂在嘴边,自然不利于疾病康复。即便疾病已痊愈,当着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于是“揭短”,同样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底线三:曾经的过失   一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曾经的过失”

  • 儿童患行为退缩症怎么办?父母该如何调教
    儿童患行为退缩症怎么办?父母该如何调教

      妈妈有时候会发现,宝宝不知不觉间变得胆小爱哭,这有可能是儿童行为退缩症,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让孩子克服“儿童退缩症”呢?   造成儿童退缩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先天气质所致,比如本身属于“难养育型气质”的儿童对新环境适应就慢。   家人对孩子过度保护和限制,一味娇纵、溺爱。   孩子在独立性发展的关键期受到挫折,或成人对其独立性行为缺乏鼓励和支持。   孩子在4岁前后个人“社会性”开始萌芽,父母此时忽视对孩子社会性的培养,不让孩子结交朋友或不鼓励孩子与他人相互关心。   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等。   对于出现行为退缩症的孩子,家长要及时调整养育方法,以下的建议供您参考:   父母不可过分溺爱宝宝,也不可简单粗暴,一味强迫宝宝去和别的小朋友玩,或逼他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交

  • 妈妈如何训练宝宝上厕所?男孩女孩大不同
    妈妈如何训练宝宝上厕所?男孩女孩大不同

      家长们如何训练宝宝怎么上厕所呢?孩子上幼儿园了,但是还不会上厕所,妈妈都感觉有点不好意思呢?但是训练宝宝上厕所,男孩和女孩还是不一样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如何进行如厕训练吧!   “儿子3岁半了,幼儿园小班。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天天尿裤,每天我都要准备3-5条裤子给老师,尿了就给他换上。他们班的小朋友能够小便自理的很多,我都感觉到儿子有不好意思的感觉了!后来听专家说如厕也要训练,我就利用平时在家时间刻意引导孩子,并和老师沟通他的情况,后来慢慢开始带两条裤子去幼儿园了,现在我每天只多带一条,不过已经半个月没再尿过一次裤子了!”——乐乐妈   幼儿园如厕提示   如厕训练 男女有别   ●家长跟孩子讲好每次被老师带入厕所都一定要上。和班上的老师沟通好,在上午两节课休息时和下午加餐前后这两个时段要“狠抓”,确保每个宝宝

    标签:如厕
  • 各种开学恐惧症 心理门诊学生扎堆
    各种开学恐惧症 心理门诊学生扎堆

      要开学了,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了解到,有些孩子由于不适应从假期模式到上学模式的切换,患上了开学恐惧症,甚至有些家长也跟着焦虑起来。   头痛胸闷、吃不下睡不着、上课肚子痛各种雷人开学恐惧症家住在沙坪坝区的李静(化)有个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儿,自从上个星期女儿开学以后,她就一直忧心忡忡,“她去学校了,白天吃不下饭,晚上也睡不好觉。”   据李静介绍,女儿是住读,开学后第二天就打电话回来哭,说自己不想上学,不想在学校吃饭和睡觉。“我就安慰她,说过几天适应了就好了,谁知后来我和老公去学校看她的时候,看着她顶着2个大大的黑眼圈。”询问之下才知道,自从开学以后,女儿基本上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躲在床上偷偷哭,常常到了凌晨都睡不着。   “我和老公很着急,也找老师沟通了,都没有效果。”李静说,自从女儿

行为心理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