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教你一招,别老因为跟孩子发脾气而后悔
    教你一招,别老因为跟孩子发脾气而后悔

    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们,是由我们过去的成长环境、原生家庭以及父母教育形成的。所以,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成长中所积累的力量展现出来,其中有有利的地方,也有不利的地方。 因此,我们希望切断以往家族教育中所传递的不正确力量,并把我们重新学习和接触的教育理念传递给孩子,让他们的人生道路更加顺畅和丰满。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你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您好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与孩子的冲突时,你的情绪和你当时所处状态的关系:孩子做了同样的事情,你所处的状态、情绪、诉求不同,反应就可能完全不同。 举个例子:孩子把玩具弄了一地没有收拾。 情形一: 今天,闺蜜带着孩子来你们家玩,两个小朋友玩得很开心,玩具撒满一地。 按照日常要求,你会让孩子把所有的玩具收回原处才

  • 电子时代给孩子眼睛带来的4大挑战,怎么破?
    电子时代给孩子眼睛带来的4大挑战,怎么破?

    现在谁家里没有几样电子产品?不光大人用,孩子也在用,而且孩子开始使用的年龄越来越小,甚至还不会走路,就开始用电子产品了。电子产品好玩,可是孩子的眼睛受得了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如何让孩子的眼睛正常发育? 数据: 92%的孩子 3岁以前就开始接触电子产品! 81%的孩子最经常玩的是手机、Pad 等需要近距离用眼的电子产品! 62%的孩子每天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 视力随着成长慢慢发育 3岁以前视力发育最快,受影响也最大 宝宝的眼球发育具有短时、快速的特点。足月出生的宝宝虽然已经具备了和成人相同的眼球形状和眼球内外的组织结构,但并没有达到和成人一样的成熟程度:他的眼轴比成人的短,他的角膜弧度比成人的陡峭,他的晶状体更接近球形,这样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宝宝的屈光状态刚开始是生理性

  • 你真的懂自己的孩子吗?不妨来测一下
    你真的懂自己的孩子吗?不妨来测一下

    人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所以我们总是相信很多事情都源于遗传。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我们更加坚信并特别骄傲在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但是,孩子和我们,天生就不同!因为每个人都带着与生俱来的不同气质。 一谈到“气质”这个词,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包括他的修养,品德,行为举止,待人接物,说话的感觉等等。 在心理学层面,这个词是指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特征。 这项研究由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率先取得突破,并帮助父母和专业人士开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孩子的行为,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差异是决定他们行为方式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孩子的气质是天生的。 如何评定自己和孩子的气质差异? 可以从下面这9个维度来分析: 1.敏感度

  • 孩子多大给零花钱最合适?给多少零花钱要看这些!
    孩子多大给零花钱最合适?给多少零花钱要看这些!

    关于给孩子零花钱这件事上,很多家长都不知道给孩子多少零花钱合适,孩子多大给零花钱合适,多久给孩子一次零花钱,怎么才能正确引导孩子使用零花钱,今天,小编来告诉你。 给孩子零花钱多少最合适? 这个问题需要根据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来定夺,不同的经济条件,零花钱的标准也可能是不同的。 1、需要参考其他多数家庭给孩子多少零花钱,最好不要远高于或远低于其他小朋友的零花钱。 2、需要考虑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如果家庭富裕,可以稍微给多点,如果普通家庭还是要控制好给多少,不管家庭经济状况怎么样,也都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孩子多大给零花钱合适? 一般4-5岁开始可以给孩子零花钱,刚开始少一点,一周几元,上小学后可以根据需要多给点,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日常生活消费、车费,饭费等。 零花钱应多久给一次比较好?

  • 好好爱你的孩子,别让他未来走父母的路,像你一样坎坷崎岖
    好好爱你的孩子,别让他未来走父母的路,像你一样坎坷崎岖

    一年多之前的某个周末,我打车出门,在路口堵了将近十分钟。我望向车窗外,无意间看到路边的人行道上,一位妈妈正在大声训斥女儿。 小女孩十岁左右,一直在哭。妈妈语速很快,疾言厉色,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听了一分钟,我大致明白了整件事情的原委:小女孩想洗手,妈妈便让她倒一点水壶里的水简单搓洗几下。水壶保温,估计温度略高,小女孩哗地一下倒多了,觉得烫,哭了起来。 妈妈全然不顾孩子的委屈,一直痛斥:“让你少倒一点搓一搓,谁让你一下倒那么多的?笨死了!倒点水都不会!”小女孩一直抽泣,眼泪不停地往下流。妈妈又喝斥:“哭什么?自己笨还有脸哭,不许哭,给我憋回去!”小女孩惊恐地看着她,紧抿嘴唇,拼命点头。 妈妈接着训,翻来覆去不外乎还是那几句: “我让你少倒一点,你能听懂吗?什么叫少?” “你不会倒出两滴先试试吗?谁让你倒那么多了?没见过你这么笨的。”

  • 女孩一生必须要学会的事,有女儿的家庭一定要看看
    女孩一生必须要学会的事,有女儿的家庭一定要看看

    家有宝贝女儿,恨不得把她当做小公主,捧在手心里,看着她一点点的长大。有个女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你每天给她梳辫子、穿美美的裙子,看着她在你面前转着圈、雀跃着,作为父母的你,心里满满全是幸福。 可是也因为是女孩子,所以爸爸妈妈们会格外地不放心,觉得女孩子更柔弱,需要被保护,就想要多疼她一点,再多爱她一点,想要把这世界上的美好全部打包送给她。 的确,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实对女孩子似乎总有一种偏见,女孩子的角色定位往往比男孩子要弱一点。我们是最爱她的父母,我们不想她被伤害,所以,从小,我们就应该这么教养女孩儿,让她学会对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茁壮成长。 学会爱美 但是更要注重内涵 你得告诉女儿,爱美是女生的天性,女孩子适当的打扮是可以被允许的。爸爸妈妈们不要“谈美色变”,看到女儿试图把自己打扮的更美的时候,严厉禁止。爱美不

  • 不能控制情绪的父母,后来怎么样了?
    不能控制情绪的父母,后来怎么样了?

    这两天看到这样一个新闻,今年的4月30号,一位年轻的妈妈情绪失控了。在新闻中说,那天她带家人去自驾游,车内有自己的老母亲和自己1岁多的孩子。旅途中,她与母亲吵了几句嘴,她一气之下将车停在高速路加速匝道上,反锁车门扬长而去。 此时,室外的温度在30度左右,车内的温度更是很快升高。母亲和1岁多的孩子被闷得大汗淋漓、满脸通红。母亲拨打着这位妈妈的电话,她却一直没有接听。 好在高速交警及时的赶到,在联系这位妈妈失败之后,果断的用锤子砸碎了车窗,把困在车内2个多小时的老人和孩子救了出来。 孩子“脸被闷得通红,头发完全湿了,眼泪已经流干了却还在哭着。” 交警最后还是联系到了孩子的妈妈,这位妈妈了解了整个救援过程,她自责不已,连声对交警表示感谢。 像这位妈妈一样一时赌气任性,情绪失控,就做事不顾后果的父母绝不仅此一例。 就在前两天

  • 无法给孩子金山银山,至少可以给个好好说话的家庭
    无法给孩子金山银山,至少可以给个好好说话的家庭

    好朋友蓉在美甲店里做指甲,中间进来一个电话,因为不方便接听,蓉按了免提,电话那端传来一段低沉的男中音。 男:喂,你在哪呢? 蓉:我在做指甲。 男:哦,那一会有什么安排吗? 蓉;没有啊,做完回家了。 男:那麻烦你帮我把衣架上的两件呢子大衣送去干洗吧,下周出差我应该会用到。 蓉:是一件深蓝色和一件咖色的吗?嗯。我知道了。 男:那辛苦你啦,没事先挂了。 店里的小妹好奇,忍不住问蓉:“这是谁啊?你男朋友吧?” 蓉说:“哪是什么男朋友啊,这我老公啊,都结婚十年啦。” 小妹大惊:十年?!可据我所知,身边的老夫老妻们对这类家事,不应是拿起电话就说:“喂!你在哪?早点把我衣服送去洗了!急等着用!” 蓉笑着解释说:“先生在生活中就是这样一个温文尔雅的男人。从认识他起,不管是对她,还

  • 如果孩子不想做就不做,还要父母干什么
    如果孩子不想做就不做,还要父母干什么

    儿子学跆拳道快半年了,每个周末他都准时上课,我都准时陪伴,经常看到有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试听、咨询,临走的时候,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回去再问问孩子喜不喜欢,然后决定报不报名." 这让我想起最初问儿子愿不愿意学,好话说了一箩筐,他都不愿意进教室去看一眼。后来被老师的瓜子吸引了,同意报名先试一下,于是我先报了一个月的课程,每周上四次,和同学一起,上得很高兴,练得也认真,带来的效果是,吃饭更香睡眠更好。 寒假结束后开学了,需要调整上课时间,不得已占用了周末两个半天,开始的时候他也不乐意,后来解释给他听,保证不减少他玩耍的时间,才勉强同意。这一个学期眼看又要结束了,每个周末我们都准时上课,儿子和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学习、锻炼、玩耍,还通过升级考试,从最初的白带换成了黄白带,每次也都很开心。 我再问他:“你喜欢学跆拳道吗?”儿子说:“当然喜欢啦!”全然不记得当初自

  • 醒醒吧!兴趣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醒醒吧!兴趣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这句话似乎成为了千古真理,在我们之间广为流传。其实,兴趣只是一粒种子,发不发芽,结不结果,不是兴趣说了算,如果把这句话过度解读,就会成为孩子不上进不努力的借口。 兴趣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和科学的培养方式,正确的引导,兴趣也将沦为一文不值的东西。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精通中西育儿之道的大家韩博士,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朋友带来一种更积极正能量的新思维,以兴趣作种子,耐心恒心浇灌,辛勤培育,才能收获一个果实累累的美好前程! 毅力,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今年曾参加一个母校北京大学奖学金的颁奖仪式,之后和获奖的本科学生座谈。这些孩子们是最高学府选拔出来的获奖生,可以说是优中之优,但是他们依然要面临许多挑战。 作为曾经的科学家,我给他们的一个最重要的建议是:兴趣固然重要,但是比兴趣更重要的,是“坚持”。比如大一时,突然要适

  • 触犯这3点,孩子就要揍,揍ta是对ta的人生负责!
    触犯这3点,孩子就要揍,揍ta是对ta的人生负责!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中国传统下的教育方式,但现在的很多家长都不会这么做了,自己的心肝宝贝恨不得宠上天。可前两天看了复旦大学教授的演讲之后,小碗就被直击内心了!教授表明,孩子,就该适当地揍!揍ta是对ta负责! 小碗,深以为然。 钱文忠教授演讲全文 重点只有一个:孩子就该适当地揍! 上面就是钱学忠教授演讲的全部内容,批判现代中国的教育方式,家长在不断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一昧地进行奖励教育。不是反对奖励教育,但凡事有度,该打的时候,就要狠下心狠狠地打!

  • 孩子被欺负该不该还手?几大方法助家长们轻松化解!
    孩子被欺负该不该还手?几大方法助家长们轻松化解!

    4月24日,四川乐山市某幼儿园对该园小朋友的家长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有25%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被欺负后,应当远离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 孩子被欺负,究竟要不要打回去?这个问题一直是众说纷坛。 打回去,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不是主动求打的,凭什么要打我的孩子?被欺负了若不打回去,孩子会长期成为受气包,性格变得懦弱、自卑,告诉老师也可能会被小朋友们看不起,因此只有自己保护自己,用拳头回击,才让别人不敢欺负。 不打回去,忍让、主动远离施暴者 幼儿阶段是孩子人格训练、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期,其日常接触的行为会对其以后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部分家长认为,家长支持孩子打回去本质是宣扬暴力,在孩子心中植入暴力的种子,因此,孩子应该学会忍让、主动远离施暴

  • 这三种孩子很“乖”,但是长大之后最容易没出息!
    这三种孩子很“乖”,但是长大之后最容易没出息!

    1、被动的乖 有些孩子对于父母的话 言听计从,从不会越雷池半步,只要父母说过不能做的就不会去做,父母要求的做的也会尽量去做。所以,在别人看来这种孩子很“乖”、很听话 然而,这种乖孩子遇见事情不会自己思考,常常听从别人的意见,没有主见。 一旦孩子养成这种“唯命是从”的习惯,在家就会沦为父母的傀儡;在学校就可能是老师的傀儡;走上社会就会成为上司的工具,要他怎样就怎样。宝妈宝爸们,是不是不想要这样的孩子呢? 2、压抑自己真实情绪的“乖” 这种“乖”孩子的形成,跟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不开,很可能是由于父母太过强势造成的,不给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久而久之,这也将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极为不利。 可能这种孩子在外人、同学面前就会表现出很暴躁的情绪,一点点不对就可能大发

  • 如果你有女儿,请一定要告诉她这些事!
    如果你有女儿,请一定要告诉她这些事!

    爱干净,爱收拾 杨澜曾经说过,“走向世界外表也很重要!”。大家总是喜欢干净整洁的人,尤其是女孩子,长得漂亮而且干净的女孩子我们都喜欢,这就是非常关键而且不易改变的第一印象。爱干净会收拾是一种习惯,这都是需要女孩子从小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学习和培养。 如果孩子直到长大后才明白这个道理,一时半会也很难从邋遢变得整洁。例如物品习惯用后放回原处,这样就不会天天花大量的时间在找东西上;又比如说物品的分类归纳,拿东西才不至于到处乱翻,这些都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 有品位,会穿搭 有的人即便一身名牌,看起来也不美观,可是有些人的衣服不是很昂贵,搭配起来却让人眼前一亮,舒服并且很有品味。所以搭配衣服是女孩子从小就该培养的技能。 家长可以多多注意孩子的穿着,不要随便让孩子穿着不搭调的衣服;其次家长可以给小女孩买些芭比娃娃,让女儿给娃

  • 考验奶爸合不合格,看他会不会做这个就知道咯
    考验奶爸合不合格,看他会不会做这个就知道咯

    换纸尿裤这个看似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行为,实际上每一个小步骤都充满着智慧和技巧。这也是为什么一说要考验奶爸合不合格,就上纸尿裤的原因。毕竟要是没什么顾娃经验的人,换起纸尿裤来可以说是漏洞百出。而且,即便是每天养娃顾娃的妈妈们,这看起来熟练不经意的换纸尿裤手法,也不一定就真是正确的哦! 1、换尿裤之前在床上铺一个柔软的毯子或者垫子,防止换的过程中宝宝再次排泄,弄脏床单。 2、大人先把双手清洗干净,妈妈最好不要戴戒指或者手链之类的饰品,避免刮伤宝宝。 3、将宝宝轻轻平放在毯子上,最好再给宝宝头下垫个小枕头,防止宝宝刚吃饱会吐奶溢奶。 4、在摘下脏尿布之前,先把新尿布垫在宝宝身下,防止刚摘了旧的,他就猝不及防又拉了一毯子。 5、把脏尿布两边的腰贴揭开,拉下前片,叠好,让干净的一面朝上,以免排泄物沾染宝宝皮肤。 6、一只手控

  • 父母帮你带娃,请知足!为隔代教养中的老人说句公道话
    父母帮你带娃,请知足!为隔代教养中的老人说句公道话

    平时在小区遛娃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聊家里老人带孩子的事情: 妈妈甲:“我婆婆太溺爱孩子了,搞得我对孩子严格一点,就像是虐待孩子了一样。只要我去管孩子,婆婆就护着,难受极了。孩子似乎现在也是跟她更亲一些。” 妈妈乙:“是的是的,我们家老人恨不得跟我抢孩子,晚上睡觉都不舍得撒手,我也不想跟她抢,关系搞僵了,她撒手不管我更没办法。” 妈妈丙:“我家孩子被老人惯得无法无天,我说话根本不管用,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这些抱怨和诉苦都说的是“隔代教养”这个极富中国特色的话题,提起这个事儿,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如临大敌,甚至是苦大仇深。 趁着今天是母亲节,我要为隔代教养中的老人说几句公道话!婆婆、岳母都是妈,辛苦帮我们带孩子,何必苛责她们? 为老人说句公道话:隔代教养并非一无是处 有句俗话

  • 不想二胎再“丧偶式育儿”?把握好这个关键期!
    不想二胎再“丧偶式育儿”?把握好这个关键期!

    认识一对双胞胎姐妹,这两姐妹除了长得像,选择男友的标准也差不多 —— 两人的男友彼此也是多年好友。姐姐和丈夫在国内工作,妹妹的丈夫毕业后到美国读博,所以妹妹和妹夫就去了美国。 姐妹两人生孩子的时间只相差不到一年。 生完孩子后,姐姐日子明显比妹妹好很多,因为在国内有双方父母帮忙照顾孩子。姐姐丈夫工作比较忙,有这么多人帮忙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他工作回家后基本不用管家里的事。 妹妹两口子就比较惨,美国请保姆很贵,妹妹生完孩子后自己在家带孩子,一般是白天她照顾孩子,晚上丈夫照顾。 几年后,妹妹带着孩子回国小住。 某天姐妹正聊天,妹妹丈夫打来电话,说想孩子睡不着,要和孩子视频。妹夫和孩子咿咿呀呀聊了半天,说byebye的时候竟然哭了,还一直对孩子说:“Daddy miss you and mommy(爸爸想你和妈妈)

  • 这是宝宝最没有安全感的时刻, 你竟不以为然!
    这是宝宝最没有安全感的时刻, 你竟不以为然!

    最近,看到了这样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留言: 习惯了B站高能预警的小编忽然想刷一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正平等法制”怎么破?! 咳咳,说正事儿!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新生儿几乎是“无知无畏”的,随着月龄增大,认知能力、理解力和记忆力的发展,令宝宝感觉恐惧的东西反倒越来越多了! 比如,婴儿打嗝、放屁能把自己吓一哆嗦,幼儿会怕黑、怕“妖怪”、怕大坏蛋、怕大灰狼……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恐惧不以为然,“怕黑?适应一下就好了。”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恐惧束手无策,“宝宝睡觉压根儿不让我关灯!”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恐惧毛骨悚然,“宝宝,不许瞎说!柜子那边哪里有什么三只眼睛的怪兽?” 那么,家长的这些做法是正确的吗? 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如果在婴儿时期,在我们经受某种危险或惊吓的时候,能从照

  • 女童饭店叫喊被踹 究竟是怎么回事
    女童饭店叫喊被踹 究竟是怎么回事

    女童饭店叫喊被踹 母亲在朋友圈发出声讨 5月12日晚上7点30分左右,宋女士陪着4岁的女儿辰辰上完了舞蹈课。辰辰吵着说饿了,宋女士就跟另一位家长带着两个女孩到学校附近的恒隆广场里吃饭。在饭店里,两个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邻桌的一位年轻女子嫌孩子吵闹,奔向宋女士的女儿辰辰踹了一脚。 “我就是孩子的妈妈,如果因为孩子吵到你了,你找我啊,你打我啊,我没管好孩子!我跟你认错,下跪道歉都没有关系!别对一个弱小的孩子下脚啊……”连日来,宋女士将自己的遭遇发到了微博以及微信朋友圈后,立即引起了诸多网友们的关注,特别是一些有孩子的家长们纷纷帮忙转发,声讨这位打孩子的年轻女孩。 女童饭店叫喊被踹 母亲声称邻桌女孩突然来踹孩子 记者电话联系上当事人宋女士时,她向记者讲述了事情的整个过程。“我们到了面馆后坐在了角落

  • 乖孩子≠好孩子,千万不要把培养乖孩子作为育儿目标!
    乖孩子≠好孩子,千万不要把培养乖孩子作为育儿目标!

    别人家的孩子又懂事又听话,再看自己的孩子,总是那么不听话,这应该是很多家长共同的切身感受。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可以懂事,但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和主张,身心健康的孩子不应该是过分乖巧的。 表面上的乖孩子 有些孩子表面上看起来真的很乖,他们会在人前很有礼貌,而在人后却背着父母或是大人做一些令人很反感的事情,比如在没有人的地方欺负同学,抢人家的零食来吃。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很乖,一旦老师走开,他们马上就变了一个样。 这样子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察颜观色,他们能依据大人的脸色和心情而评估出他们的想法,从而去讨好大人或是父母,孩子也就从小学会了人情事故,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危险信号。 心理点评 这样的孩子为了取悦他人而压抑自己的真实个性,有想法有意见不敢提出,过分压抑会导致反弹。 有问题的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