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幼儿健康幼儿营养幼儿教育幼儿疾病
  • 再婚家庭,该怎么与孩子相处?
    再婚家庭,该怎么与孩子相处?

    重组家庭(女方带男童8岁)中, 如何良好地链接继父子的感情纽带?重组的家庭,我们应该以怎样心态和方法来教育孩子? 一是你和前夫离婚对于孩子的创伤有多大,是和平离婚还是吵闹收尾?二是现在你的儿子是否还有和他的亲生父亲有来往? 今天,我分别从中西方的角度来谈谈再婚的家庭关系。 ■ 西方:夫妻可以离婚,但孩子不能没有原生爸爸 对于一个8岁的男童,他是应该要有原生爸爸的,不论现在的继父对他有多好,在他的生活中,原生爸爸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除非这位爸爸有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暴力等)。不能因为爸爸和妈妈的关系不好,而让男童失去原生爸爸。原生父母的关系不能影响和改变原生父子关系,原生父子关系应远高于夫妻关系。换句话说,夫妻可以离婚,但儿子不能没有原生爸爸。 ■ 中国: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给了妈妈,那么原生爸爸就等于“不存在”了

  • 不发火不等于惯孩子!如何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不发火不等于惯孩子!如何不吼不叫教育孩子

    “不发火”指的是不任由自己无理智不讲道理的大声吼叫、教训孩子。但并不是说,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可以装作没看见,对他置之不理。 不发脾气绝不等于娇惯孩子,而是一种不吼不叫积极的正面管教方式。 孩子各方面都还不成熟,他们出现过失是难免的。 我们家长也会犯各种错误,何况不懂事的孩子呢。因此,我们家长对孩子应该进行批评,但要讲究批评的方式,不能勃然大怒,大声地斥责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应耐心地讲道理,从而使孩子接受家长的批评意见,而不产生逆反心理。 常见的错误批评方式: 1.以责骂代批评 碰到孩子有什么差错,就怒气冲冲,连声责骂。批评的目的在于指出孩子的不对之处,帮助他们认识与改正不足;发脾气的家长只是怒火的爆发,感情的发泄。发火骂人不但会吓着孩子,而且孩子还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久而久之,孩子反而学会家长的坏毛病——骂人

  • 预防霸凌应该从小宝宝抓起,最关键要做这件事!
    预防霸凌应该从小宝宝抓起,最关键要做这件事!

    对于校园霸凌,无论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儿童自己,都需要行动起来,共同反对校园霸凌。但这个事情是比较长期、复杂的;另外校园霸凌绝的多数是在K12教育阶段出现,幼儿园的“校园霸凌”还是相对较为罕见的。 所以对宝妈来说,在宝宝还没上小学之前,如果能更有效的教好宝宝,让宝宝做好自身防范,那么以后面对校园霸凌的风险就小多了。事实上,有一件事确实很有用,它是校园霸凌的“疫苗”,这就是——孩子的自信心。 今天就聊聊,提升孩子自信心的十种方式! 1 |无条件的爱 孩子在新生儿和婴儿时期,还没建立自我意识,但是当他哭泣的时候,我们给予及时的回应,以及平日里的拥抱和微笑,这些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爱是自信的基础,这种自信心的建立原来在婴儿时期就开始了。 无条件的的爱将为自信心的建立,奠定强大的基础。有时候我们面对孩子的哭闹、调皮可能会生气,失控的情

  • 作为家长,如何“淡定”?
    作为家长,如何“淡定”?

    我们当家长的,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淡定。我们每天不禁为孩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变化而担心:不爱交往了、胆小了、脾气大了、拖拉、执拗、不专注、不看书、该起床不起床、该睡觉不睡觉……当我们把自己的忧虑说出来时,就会被告知:要淡定! 我们举目四望寻找淡定,却又被现实劈头盖脸一通轰炸: 做不完的工作~ 只会越算越多的结账单~ 超现实主义房价~ 不养眼的成绩单~ 拥堵的道路~ 另一个星球来的老公~ 打开微博微信还有一堆名人名言在教训你…… 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些纷繁叠加的画面化成一池微波不兴的湖水? 我们拿什么来淡定? 归零淡定法 首先一个办法叫“归零淡定法”,适合在遇到具体事情时使用。比如,你的孩子发脾气不可理喻满地打滚,你气得举起手感觉满腔怒火就要

  • 如何循序渐进和孩子分房睡?
    如何循序渐进和孩子分房睡?

    3岁前分床睡,6岁前分房睡 很多的父母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会选择和孩子同床睡,她们觉得这样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这确实有科学依据。但心理学家建议3岁前要完成分床睡,6岁以前完成分房睡。 因为3岁后宝宝逐渐有性别意识,开始了从依恋到社会化的转变,这是分床睡的最好时机。而3-6岁宝宝对于两性问题开始敏感,同时男孩子对于母亲、女孩子对于父亲的感情也同时敏感起来,这个时期需要宝宝明白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不能介入的,否则会容易为恋母情节和恋父情节的产生埋下隐患。至于不分床不分房会导致的孩子性早熟、缺乏独立性、影响夫妻感情等等危害,mayna不再一一详述。 如何实现分房睡 分床及分房确实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估计都要来上一句“皇上,臣妾做不到啊”,看小朋友哭的梨花带泪的心疼模样,实在于心不忍,心想着慢慢来,于是开始陷入了与孩子与自己内心的拉锯战,

  • 生二胎亏欠了老大?那是你没处理好这种关系!
    生二胎亏欠了老大?那是你没处理好这种关系!

    很多二胎妈妈都会存在这样的疑虑,她们觉得二宝出生后对大宝有所亏欠!针对这个问题编编采访了几位辣妈。被采访的妈妈只有少数几个没有觉得对大宝有亏欠,她们觉得一个娃也是养,两个娃也是带,并没有感觉到不同!而那些觉得亏欠大宝的妈妈总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二宝身上,她们都说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大宝…… 还有一部分妈妈觉得自己特别亏欠大宝,因为她们在二宝出生后对大宝的态度非打即骂。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对,但却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然后妈妈自身的压力越来越来,然后开始恶性循环!其实这种亏欠感和大宝二宝并没有直接关系,所有的问题都来自妈妈自己! 为什么会觉得亏欠? 很多妈妈在二宝出生后你觉得小的更需要照顾、更需要呵护!这种想法似乎很有道理,但它并不是正确! 《爸爸4》中的安吉被冠上“东北宋仲基”的名号之后火得一塌糊涂,除了那些金句名言,他对弟弟小鱼儿宠溺也是他受到关注的

  •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这样对孩子说“不”最有效!

    对孩子说“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孩子无休止的吵着要吃糖或者要一个玩具,你知道如果不满足他,他就很可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吵大闹,你该怎么办? 即便他不吵闹,你看见他失望难过的样子,也很难不动恻隐之心。所以满足孩子的要求比拒绝他们容易很多,看见孩子开心你的心里也会舒服很多。 但一次次的满足孩子各种需求,会不会惯坏他? 当然会。但惯坏他还不是最糟的事情。 在你一次次满足孩子需求的过程中,你也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一个人若要成熟,需要学习如何面对挑战,学习处理挫折后的情绪。在你满足孩子一次次需求的同时,你也阻止了孩子思考、感受,学会感恩和共情,剥夺了他处理挫折后情绪的机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之一就是学会控制情绪。当他们不知道或者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时,他们可能会受到巨大的挫折。而挫折会让他们愤怒。

  • 催孩子365天,不如花10天教他掌控时间
    催孩子365天,不如花10天教他掌控时间

    很多妈妈都觉得叫孩子起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为孩子太磨蹭。有些急性子的父母非常受不了,觉得孩子拖拖拉拉的就是种病!如何能让磨蹭的小孩快起来呢? 你越催促孩子,他们可能会越慢 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速度去要求孩子,有些家长在面对孩子磨蹭的时候就喜欢催、不停的催: “快点刷牙,怎么这么半天的还没刷好?” “刷完牙赶紧吃饭啊,饭在桌上放着呢!” “饭吃完了赶紧穿衣服,拿书包,准备上学了!” “衣服穿好没?书包拿了吗?再不走就要迟到了!” 当你带着焦躁的情绪,连珠炮似的说出一大堆话,给出好几个要求的时候,孩子可能只听到最后一句话:“我们该出门了。” 他们没有大人的速度,你的语速太快,他们会完全跟不上,甚至他们根本就没听见,也没记住你到底说了些什么。 当你越催促孩子,他们可能会越慢! 孩

  • 孩子是个胆小鬼!怎么办?
    孩子是个胆小鬼!怎么办?

    孩子们都在怕啥?从我们家阳台看过去,可以远远的看到摩天轮,可第一次走到摩天轮下,近距离观察的时候 ▼ 孩子看起来,有些害怕 ▼ 上次带孩子在一村庄, 有很多猫猫狗狗, 平时在熟悉的小区看到都是很开心, 这次却坐在婴儿车上,蜷缩着腿哇哇大哭 ▼ 自从上次骑自行车, 摔了一跤 许久都不愿意再骑车了 ▼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其实伴随着很多恐惧 ▼ 有些是我们理解的, 因此很容易接受 ▼ 有些是我们不理解的 ▼ 就会觉得孩子胆小怕事…… ▼

  • 如何增进孩子的理解力?
    如何增进孩子的理解力?

    家里小朋友目前读小四,在学校有参加羽球队,之前羽球教练有提到小朋友的理解力不是很好,加上级任导师也有提过这个问题,让当妈的我挺担心的,不知是否有何方法可增进小朋友的理解能力? 适健复健科诊所副院长、职能治疗师张旭铠回复: “理解”这两个字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要从“道理”来“解释”,因此孩子的理解能力,也就是看孩子懂不懂道理、会不会解释。一般听到家长描述自己孩子的理解力不好,通常也就是指自己的孩子都“听不懂、教不会”,也就因为这样,很多人会把“理解力差”与“智商低”划上等号!其实,理解力的建立除了智商外,还包括判断力、逻辑推理、观察力等;要表现出理解力,更需要沟通表达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建立。总而言之,当我们发现孩子的“理解力”不够好时,仍必须抽丝剥茧找出核心问题,才能有效率的帮助孩子。 然而从临床经验中我们发现,现在孩子缺乏理解力的原

  • 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就从这五条做起
    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就从这五条做起

    萌萌狐的表弟家有个特别可爱的男孩奇奇。奇奇长得虎头虎脑,人聪明伶俐,从小到大,全家人都喜欢他。奇奇哪儿都很好,就有一个毛病很让表弟头疼,就是这孩子太粗线条了,经常丢三落四。上学的时候,不是忘了带文具盒,就是把课本落家里,经常借了老师的电话让表弟去送。表弟为了这个大吼过奇奇几次,但每次孩子的姥姥都拦着,说男孩子就应该粗养,太仔细了,长大了就娘了。 那么孩子丢三落四是小事吗? 其实,丢三落四可不是小事,丢三落四说明孩子的依赖性强,说明孩子的责任感差,同时也说明孩子缺乏独立自理的能力。这看似马虎,却是将来孩子步入社会的隐患。试想,哪个老板会放心把自己的生意交给一个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员工呢?哪个学生家长愿意把孩子交给一个马马虎虎的老师呢?所以,丢三落四绝对不是小事,一定要纠正。 怎样才能让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呢?萌萌狐总结了一下五点:

  • 孩子被老师打耳光后,这个妈妈的做法,价值万金!
    孩子被老师打耳光后,这个妈妈的做法,价值万金!

    受中关村二小事件的影响,最近随处可见关于校园欺凌之类的文章,许多妈妈一起讨论,问我如果遇到类似的孩子被欺负的事要怎么解决,如何引导。 也许我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不够大义凛然。作为母亲,如果我的孩子被欺负了,我首先要做的肯定是保护我的孩子,在这一条满足之后,才去伸张正义、惩戒坏人。 今天要讲的事,是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事件。 朋友的儿子骏骏成绩很好,四年级的他非常活泼,爱说话,各种鬼主意也多,是个比较皮的孩子。 有一次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在大巴车上,别的孩子都很安静,就骏骏嘴里说个不停,对老师的讲话各种插科打诨,引得同学哈哈大笑。 气氛是很活跃了,可是带队的数学老师却发怒了,更年期的她抬手就甩给骏骏一耳光,骏骏的脸上顿时就有了巴掌印。孩子被吓懵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哭。 当天傍晚放学,朋友来接儿子,看到他脸上

  •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怎么办?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怎么办?

    这几天我们一直被校园凌霸事件刷屏,作为父母,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挨打,受欺负。可奈何咱的娃就是性子太温和,该怎么办呢? 这个事件发生后,我先跟我教小学的朋友聊了聊,发现我的认知跟她的实践经验是非常吻合的,所以这才写出来给各位粑粑麻麻做个参考。 她说,那些校园里比较霸道的孩子,其实在幼儿园就已经是一方霸主了,而那些受欺负的孩子,在幼儿园也是经常被欺负的对象,只不过是幼儿园里有老师紧紧地看着,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而小学阶段后,老师上完课就走了,所以才会发生比较严重的情况,从而备受关注。 之前涵涵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时,我也咨询过幼儿园工作的朋友。他们都说,我们做老师的不能教被欺负的孩子去还手。但其实在幼儿园里,那些爱欺负人的孩子都是纸老虎,如果他打的那个孩子,反过来还击一下,他甚至可能被吓哭。但若是他发现某一个小朋友特别软弱,就会不停地找机会欺负那个小孩儿。

  • 不会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不会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小孩子们在一起,简直就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真人版。为了一个玩具,刚刚还小哥哥小弟弟的叫着呢,转脸就动手撒打在一起,上一秒中还一起踢球,下一秒踢的就不是球了,改踢人了。小女孩也不例外,虽然不常上演武斗,但吵来吵去也是很常见……看着自己的孩子吃亏了,当妈的心都碎成渣渣了,从小就被欺负,长大了不就是个包子吗?打人一方的家长也是又愧又急,这熊孩子长大还不得变成街头一霸? “一定要打回去” 问了问身边的宝妈宝爸们,对于如何处理孩子在幼儿园打架这件事,大致有两种方法。有的家长不许孩子打架,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他们认为孩子不打架是一种善良的表现,而且这样你打我,我打你,最后受伤也是小孩。为了避免挨打,解决的办法就是告诉自己的孩子离那些爱打人的小朋友远一点,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另一部分家长则主张先下手为强,占了上风,别人就不敢打你了,至少挨打了是一定要打回去。

  • 教孩子“以暴制暴”有多不靠谱?
    教孩子“以暴制暴”有多不靠谱?

    大家对霸凌现象的关注,一方面,国内的学校霸凌程度远超过我的想象;另一方面,国内对霸凌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几乎为零,导致很多家长和老师对霸凌的认识和应对方式过于表面化。 《纽约时报》曾撰文以"每个被霸凌的孩子身后,都有一群无知的成年人" 为题目,来强调人们对孩子霸凌创伤的低估和误解。我也想,就这两天我看到的几千条读者留言来说说我们对孩子被霸凌的解读和应对误区,共7个方面,文章挺长,但每个问题,我们的孩子都正在真切地经历着,值得您付出一点耐心。 误区一 “孩子被霸凌 可以教孩子使用武器反击” 引用两条家长留言: 什么叫不以暴制暴?难道眼睁睁地看孩子挨打?打不回来还有防身的武器呢。我就让孩子带上刀反击。于是,孩子在被欺负时,掏出刀去追那些欺负他的人。他们吓坏了,从此再也没有欺负过我家孩子。就算捅死砍伤那些坏孩子也没什么

  • 你家孩子开始学认字了吗?
    你家孩子开始学认字了吗?

    闪卡到底有效? 提到认字很多妈妈都提到了闪卡,据说特别牛。所谓“闪卡”,就是一套大卡片,上面会有不同的数字或者文字,原理是每天让孩子对着看,通过强化视觉记忆,让孩子“认识”字。 闪卡的鼻祖是杜曼,他当初设计闪卡给学龄前儿童使用其实是针对有严重脑损伤的孩子的,需要通过“强刺激”从视觉入手。但正因为这样的方式对脑损伤孩子有效果,在之后的运用中慢慢就出现了一些“变味”。 美国上世纪的确也在健康学龄前孩子中大幅度推广过闪卡的应用。后来通过一系列的跟踪测试发现,大部分所谓的学龄前认识几百几千字的神童,到了真正的学龄期时,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学习成绩的优势,而且有大部分“神童”出现了忘记这些字的倒退,还有少部分出现了学习障碍问题。 为此,美国很多脑神经专家和儿童教育家都做了很多研究,发现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用脑时才会被点亮,这时才会有锻炼启蒙的作用。

  • 孩子爱说脏话很没形象,试试这些宝妈的绝活,简单有效
    孩子爱说脏话很没形象,试试这些宝妈的绝活,简单有效

    一个孩子无论学习多好,长的多水灵,开口一句脏话,可能瞬间美好的形象全无了。因为孩子不知道脏话的影响性和危害性,因此常常是脏话连篇说多少次都死不悔改,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要想特别的招数了。其实不怕你说脏话,就怕你受不了这些招数,看看这些宝妈的办法,简单有效。 吴妈妈:恰当惩罚 屡教不改后,必须要惩罚他,否则真的不知道这其中危害,孩子越大越得管,比如没收他喜爱的玩玩具,或者让他去干一些家务活,以此来让他认识到说脏话后带来的后果。 金妈妈:让她模仿 孩子学脏话本来就是模仿来的,既然要模仿,那就模仿好的,于是我告诉家里人,在家时全部要文明用语,而且会经常让女儿看一些良好的动画片或者影视剧。通过观察别人的好习惯,来养成自己的好习惯,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女儿已经完全杜绝脏话了。 何妈妈:净化环境

  • 孩子被欺负,父母该介入么?
    孩子被欺负,父母该介入么?

    近日,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被网友们无限转载、热议…有人说:“这件事不能简单的看成恶作剧。”“事件背后可怕在校方的不作为。”也有人说:“论,有一个会写文章的母亲的重要性。”“这不就是一起小学生之间的打闹么,怎么还上升到这种高度了?谁小时候没打过架,谁没有欺负过别人或被别人欺负过?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来解决,有必要闹得这么大?”… 那你要问了,当我们的孩子被人欺负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的有必要介入进来么? 当下,父母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品质,而提高生活品质往往会被狭隘的定义为物质上的满足,这一点也体现在对子女的养育上,我们给孩子吃最好的食品,用最好的用品,学习正确的方式来喂宝宝、来做辅食…但是都很少关注到宝宝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和引导。 当孩子步入校园这个“小社会”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往往只是简单的告诉孩子“谁打你,你就打回去!”“欺负别人也不要

  • 孩子自己选的兴趣班又不喜欢了,是坚持还是放弃,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孩子自己选的兴趣班又不喜欢了,是坚持还是放弃,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阳光自从上了中班,就总是想尽千方百计“逃课”。 据我观察, 他这种“厌学”的情绪主要来源于—— 不想上电子琴课! 阳光所在的幼儿园这学期有选修课, 电子琴or创意绘画二选其一。 我们多次征求他自己的意见, 他给出的答案都很肯定,就是——电子琴。 结果才上了两节课, 他就要给我撂挑子了! 原因不必细问,百分之百是因为—— 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那么,到底要坚持还是放弃呢? 这可真是一个问题啊! 坚持吧,看他一脸的委屈实在心疼, 但如果放弃那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没毅力可怎么办? 这个时候, 需要我们做

  •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看老外是怎么处理的?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看老外是怎么处理的?

    孩子在学校被霸凌 我家外甥女Femke六岁那年,在学校遭到了霸凌。不知是不是因为Femke棕黑的头发和眼睛,身为荷兰和意大利混血儿的她被认为长得像中国人而受到讥讽。 有几个同学只要见到她,就用编好的儿歌对其嘲弄:“Femke,中国人,黑头发细眼睛,真难看。Femke,中国人,没礼貌,乱吐痰…” 那些孩子撕扯她的头发、推搡她,踢她的肚子。严重时,会把她刚吃的早饭踢到呕吐出来。有时在校园里,趁老师不注意,那伙孩子会把Femke一个人反锁在阴暗的储物间长达半个多小时。 我们发现后,马上去找校方和老师。 荷兰的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针对孩子被霸凌的应对方案,包含对霸凌程度的分级评估、详细预警通报规定,和具体的处理流程。 一旦遭受到霸凌,孩子和家长就应向校方报告,启动霸凌处理方案,对被欺负的孩子进行保护。 Femke的状况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