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龄前健康学龄前营养学龄前教育学龄前疾病
  • 担心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些本领!
    担心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些本领!

    如果你没有在学校被人欺负过,这种欺负包括:语言伤害、行为侮辱、冷漠和排挤,你就不会知道如果你的孩子在学校遭遇这些事情时候的内心感受,那种羞辱、无助、被制服、无处发泄的感觉真的太糟糕了。 身边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不够,我们更多的关心是孩子在学校肉体是否受到伤害,在各种打斗过程中是否会挂彩,但是对孩子来说,伤害远远不止这些。我们没有一招制敌的办法,孩子总会遇到各种被欺负,但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一些重要的技能,把伤害对他们的影响降低到最低,让孩子有信心有能力把伤害赶出去。 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帮助我们的孩子摆脱各种困境,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建议。 帮助孩子建立强大而积极的社交网络 孩子的社交网络越积极和强大,就能给孩子一种力量上的保护,简单的说遇到困难有小伙伴在,但是这小伙伴不一定指同龄的,还有更多方面的。 01. 父母是孩子

  • 孩子交友困难?学会这句话
    孩子交友困难?学会这句话

    看似单纯无邪的小宝贝们,和伙伴掐起来,也经常能掐出一场大戏,让我们大人在一旁干着急,却又束手无策。 如何引导孩子和别人交往?来看看丹妈分享的小故事《小蜥蜴是朋友》,或许可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帮助。 依旧是保冬妮老师的大作《中国娃娃》的精品绘本之一。 最近看这套中国原创绘本,真是越看越心生欢喜。 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多开心啊! 默默叉腰走到滑梯对浇浇说:“快来和我玩森林大冒险。” “我不喜欢你,大灰狼,老欺负人!”浇浇扭头就走。 默默很显然是想和浇浇一起玩,可他传递给浇浇的信息却是命令。 孩子在最初学习与别人交往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难顾及别的人感受,所以会采用是“命令”的方式说出自己的需要和想法。 我又不是真的大灰狼!默默摘下头饰。

  • 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10项能力
    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10项能力

    《50个教育法——我把三个儿子送入了斯坦福》书中这些观点还是特别棒,而且比起一些西方的教育法,更适合中国孩子,以至于我现在都按照参照这些方法来培养叮当,若是这10点能力培养得当,我估计也不用再担心孩子适应不了社会吧。 熟悉香港乐坛的读者也许会知道,封面上这位笑得如此开心的妈妈叫陈美龄,年轻时是一名香港歌手,在85年的春晚上,以一首《归来的燕子》而大受瞩目。 在她当红之时却选择了出国读书,父亲的教育以及她日后的成功,让她感受到:“父母能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教育”。 她发誓即使赌上一生,也一定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最终结果是,她不但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养得阳光帅气,还都考入了斯坦福! 陈美玲和三个儿子 虽然重视孩子学习,但陈美龄并不是一名“虎妈”,她反对体罚与责骂,她说“教育”这个词有非常丰富的意义,

  • 这种玩法能瞬间提升孩子的智商情商
    这种玩法能瞬间提升孩子的智商情商

    前几天我和嫂子聊天,发现我家的小孩好像都有个特点——总喜欢和比自己大的孩子玩。 我侄子小时候总要找 “大哥哥”,我家叮当现在更搞笑,他现在最好的朋友,是隔壁家4岁的小姐姐,简直对她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痴迷啊。 一开始我们也纳闷:大那么多,能玩到一块吗? 但前段时间,在读蒙特梭利的书时,却发现书中提出的一个我从来没听过的概念,正好证实了为啥孩子喜欢和自己年纪不一样的伙伴玩,而且这种玩耍方式,对孩子的好处竟然比早教还强! 这个概念就是“混!龄!玩!耍!” 而且查阅资料发现,有科学家做过实验,混龄玩耍的孩子,会比同龄人的智力、情商都更胜一筹。 所以今天丹妈就迫不及待想和大家说说“混龄玩耍”的神奇在哪?特别适合哪些孩子? 1、语言、智力等各项能力正在高速发展的小孩子。 ?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曾经说

  • 孩子如何学会爱?从父母的亲密关系中
    孩子如何学会爱?从父母的亲密关系中

    我们似乎都以为,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都是大人的事情,跟两人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并不是一脉相承的。真的是这样吗?今天达妈请到了儿童心理学家教育专家邵珊老师,她认为父母之间亲密关系的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极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邵珊老师怎么说。 曾有这样一个调查:“在你的心中,谁最重要?”90%的中国父母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孩子”,而90%的西方父母却会回答说“伴侣”。而事实上只爱孩子的家庭, 孩子并不幸福,而夫妻恩爱的家庭,孩子反而更快乐。 另外还有一个调查,问孩子爱是什么。我们的孩子会说爱是妈妈抱我,爱是奶奶给我做很多好吃的,爱是爸爸带我去游乐场。但同样的问题问西方的孩子,答案却是“当妈妈给爸爸冲咖啡时,在给爸爸之前她都先尝一口,以确保味道是好的”,“爱就是当妈妈看到爸爸上厕所时都不觉得恶心”。这就是西方孩子眼中的爱,他们是从爸爸妈妈身上看到,学到什么是爱的。而我们中国的孩子

  •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在幼儿园时期,孩子最应该学到什么?

    每天家长们接孩子放学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往往是“孩子今天都学了什么?”家长对这样问题的高度关注不难理解,不过幼儿园时期孩子最该学的是什么呢? 在家长眼里孩子上幼儿园一定得学到点儿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才算成果,所以有时家长总抱怨“我问孩子学到了什么,他也不说”,有时又会兴高采烈地跟老师说“昨天孩子在家唱您教的儿歌呢……” 不过家长们都疏忽了的是,知识与技能不过是幼儿园学习内容的一部分,与年龄相对的能力培养才是幼儿园时期学习的重中之重。 1、逻辑的初始与幻想的萌芽 逻辑思维在两三岁时产生萌芽,认知结构发生更迭,零散的信息可以在幼稚的逻辑的引领下产生新的嫁接,甚至发生化学变化般的融合,心理机能的发展带来认知的闪光点。 对孩子而言,想象是在心理世界中对物理世界的改造,这种神奇的心里操作直接为孩子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扇门里,有“过家家”这种社交探索,有

  • 孩子爱发脾气未必是坏事
    孩子爱发脾气未必是坏事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为了不想做某件事或者因为父母说NO而发气脾。那么孩子到底为什么会用发脾气的方式来与父母对抗呢? 1.是为了表达诉求 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很完善,有时候无法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只好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诉求。 2.用来“敲诈”父母 有些父母比较溺爱孩子,孩子一旦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马上妥协。比如,不想让孩子继续看电视,当孩子一闹,马上说“再看15分钟吧。”当孩子想吃路边的垃圾烧烤时,父母不让吃,孩子一闹,父母又说“那就少吃一点吧”。这一来一往,时间长了,孩子就摸准了父母的脉搏,明白了只要哭闹就可以让父母妥协的道理,从而屡屡以哭闹发脾气来要“和挟”父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3.只是为了表达不爽 有时候孩子的哭闹并不是因为不能接受父母的“NO”,只是为了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其意思就是“我

  • 别捧着“坏观念”不放,孩子的幸福要这样获得
    别捧着“坏观念”不放,孩子的幸福要这样获得

    一个人的童年会影响他的一生,尤其是在思维方式和观念上的影响更甚。而这,恰恰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活模式和幸福感。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幸福,但不同的父母观念不同,给孩子带来的影响也不同。那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坏观念”就是压抑孩子幸福感产生的祸根,因为这些“坏观念”令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加大,令孩子的思维模式扭曲。 家庭里的耳濡目染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最大,他们会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决定自己的未来走向。“坏观念”影响下,当然没有幸福可言。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权利获得幸福。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的父母更应该成为他们幸福的导师。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寻找幸福、获得幸福的思维方式,从而过上幸福的人生,这是每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 请教给孩子积极的思维方式,那是他通往幸福的钥匙。

  • 养儿子和养女儿有什么不同的体验?
    养儿子和养女儿有什么不同的体验?

    江湖早有传言——儿子是“建设银行”,女儿是“招商银行”。到底养儿子和养女儿有什么不同?爸爸妈妈们在养儿子和养女儿的时候又该注意些什么? 养儿子跟玩游戏差不多,建帐号起名字,然后开始升级,不停的砸钱,一年升一级,等级起来了,装备也神了,却被一个叫儿媳妇的盗号了。 养女儿就像种一盆名花,小心翼翼百般呵护,晴天怕晒雨天怕淋,夏畏酷暑冬畏严寒,操碎了心盼酸了眼,好不容易一朝花开,却被一个自称小婿的整盆端走了。 家有小儿,儿子女儿,确实大有不同 场景一:玩玩具女儿——各种小兔子小熊小娃娃:“我们过家家,喝杯茶吧。“儿子——各种汽车火车刀枪剑:“快看大超人,打打打。” 场景二:遇到小狗女儿——“狗狗好可爱,摸摸。”/“怕怕,妈妈抱。”儿子——“狗狗!!“玩命追狗,狗都怕。 场景一:带娃外出女儿——牵着妈妈的手,形影不离:“妈妈快看,那

  • 2017“穷养儿”攻略,有孩子的赶紧看看!
    2017“穷养儿”攻略,有孩子的赶紧看看!

    朋友圈经常能看到”穷养儿富养女”这样的语句或者文章,但是,你真正了解它的真实含义吗?很多朋友都觉得,儿子就从小不可以赋予太多的物质,就是穷养了,女儿就反之,要养得好,教得好,要什么给什么,以后才能嫁得好。可是,这种说话是正确的吗?究竟穷养儿是怎么个穷养法呢? 养男孩一般存在的误区 1.男儿有泪不轻弹。在父母的心目中,生个儿子,就要让他从小学会坚强,遇到挫折是不应该哭的,所以,当男孩子哭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话,”你是个男孩子,怎么可以哭啊?像个女孩子一样的。”其实,哭是发泄情绪的一个办法,如果孩子从小都把情绪压抑到心里去了,大家觉得这个孩子的成长会健康吗?所以,无论是男孩女孩,适当地让孩子用哭发泄情绪,也是一件好事的。 2.男孩学习逻辑,艺术文学是女孩学习的。男孩子的逻辑思维天生要比女孩子的优越,所以培养男孩子学习逻辑是好的,但是,如果孩子对于

  • 幼儿园接孩子时的“五要”和“五忌”,请尽量做到
    幼儿园接孩子时的“五要”和“五忌”,请尽量做到

    “五 要” 1、要“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家长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仍然要注意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2、要“保持平静”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建议家长朋友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家长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3、要“分享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

  • 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中国式家庭
    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中国式家庭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祸不单行”在中国式家庭的体现就是,当孩子拥有一个缺席的父亲的同时,老天还会给他一个焦虑的妈妈。事实上,有多少孩子教育的问题,就有多少夫妻矛盾问题。 男人以工作来逃避问题,女人则是以照顾孩子来掩盖问题。这些掩盖会填满夫妻之间的嫌隙。看上去,男人变成工作狂,妈妈则沉溺于对孩子的爱。两个人都以理直气壮的态度拒绝处理夫妻间的嫌隙,更喜欢用孩子说事儿,因为用孩子说事儿,更冠冕堂皇——孩子是更脆弱的,你忽视我可以,但是不能忽视孩子。 沦陷在父教缺失的时代 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而这个时代似乎越来越缺乏“父亲的教育”。 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就被爸爸带着去探索世界。而现在却完全不是这样,爸爸没能成为家庭的重要角色,在家庭关系中成为一个影子式的爸爸。对妈妈和孩子

  • 熊孩子、乖孩子、倔小孩,家长该怎么沟通?
    熊孩子、乖孩子、倔小孩,家长该怎么沟通?

    工作中,我遇到很多愁眉苦脸的家长,他们或为某个具体的育儿问题烦恼,或根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对话。 与孩子沟通,目前已经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公式,但因为孩子的个性迥异,身处的问题情境有差异,父母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应对策略。 如何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这就是本文欲探讨的问题。 倔小孩:沟通要先“顺毛” 小明是个性很强的小孩,家里来了客人,奶奶让他去楼下买点水果上来,他头也不抬地拒绝了。爸爸觉得小明既不帮着做事,又不尊重奶奶,不禁提高了嗓门:“你去不去?” 小明脖子一梗:“我说了我不去!”家里的一场暴风骤雨随之而来。 倔小孩一般都比较有主见,看待问题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做事的时候希望有掌控感,这都是该类型小孩的优势部分。个性是把双刃剑,倔小孩在社会交往中,容易固执己见,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较单一。 同倔强的孩子沟通的重点

  • 德国老师喜欢“懒”家长
    德国老师喜欢“懒”家长

    一位中国妈妈带着孩子到德国上小学。德国老师不让家长管孩子的做法让中国妈妈很不适应。最后才终于明白,不管其实就是最好的管。 朋友梅子老公被公司安排到德国工作,她和9 岁的儿子泽宇作为家属也跟着来到了德国。他们把儿子送到当地一所小学读书。 一个星期之后,梅子接到儿子老师打来的电话,叫她去学校一趟,说是想了解一下泽宇在家的学习情况。 梅子来到学校,一个中年女老师热情地接待她,请她到办公室坐,然后微笑着问:“您好!请问您是不是每天陪着您的孩子做作业?”梅子回答:“是的。”老师又问:“请问您给孩子检查作业吗?”梅子回答:“是的。”之后,暗自得意,心想老师接下来肯定要夸她对孩子关心,是个很负责任的家长。没想到老师却说:“希望您以后让您的孩子单独完成作业,不要给他检查。因为我们检查他的作业时,发觉他没有做错一道题,这样我们无法了解他的学习进度,也就无法对他辅导。” 有天晚

  • 若孩子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你会觉得自己“抬不起头”吗
    若孩子学业成绩不尽如人意,你会觉得自己“抬不起头”吗

     梅子最近很苦恼,因为孩子的成绩。 今年三年级的娃,成绩,全班垫底。 每次考试,倒数的5名内,必定有他。 作为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梅子,似乎有些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 因为每次参加家长会或朋友们的聚会,只要一谈起孩子们的学习,她就觉得自己抬不起头。 “我可是从小前三甲,一路重点学校啊。论基因,论家庭环境,他也不应该这么差啊!”梅子愤懑不已。 她是当年学校的风云人物,可如今,在孩子的学业问题上,她觉得自己“矮了半截”。 然而,人生哪有那么多的“不应该”。 但是,梅子不接受。 “我一定要把他的学习搞上去,只要多花时间,肯努力,没有什么不可能。”自幼要强的梅子愤愤地说。 三年级的孩子,报了五六个兴趣班,每天晚上熬到11点。 但是,效果却并不好,亲子关系还每况愈下。 “他从小,我就花了所有的业余时间来陪他,和他一起读了那么多绘本,每晚想着怎么变着

  • 经常“恐吓”孩子的父母,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
    经常“恐吓”孩子的父母,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

    很多家长喜欢恐吓孩子,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他们会说: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你再这样,我就要打你了、你再这样,就给我滚出去!当你这样说的时候,你是痛快了,但你有想过,你这么说其实有效果吗?你的孩子能接受吗? 01 “恐吓”行为真的有效果吗? 父母“恐吓”孩子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非常常见。有名的教授“虎妈”蔡美儿曾提到过自己教育女儿时,有过这样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她对两个女儿要求都很严格,除了成绩要特别好,每天还要按照规定练琴。大女儿比较听话,但是小女儿就很叛逆。 有一次她要求小女儿练琴,小女儿不肯。她威胁女儿说,“如果你不肯练琴,我就把你扔到外面去。”当时外面天气很冷,女儿穿的又很少,她以为这样做女儿一定会服软。但是没想到,女儿倔强的脾气上来,跟她杠上了,真的自己走出门去。 再严厉的母亲终究是母亲,蔡美儿不忍心看女儿受冻,只好主动跟女儿

  • 这4点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关键,“小外交家”从这启航
    这4点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关键,“小外交家”从这启航

    说到性格,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明白,是没有好坏之分,但大家骨子里都是隐隐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一点。我自己本身就是内向的,我最舒服的状态就是一个人待着,自己做点事情,和人说话是会消耗我精力的。但这不影响我曾经在公司几千人面前演讲,也不影响我现在和大家做直播交流,因为我掌握了一系列社交能力。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在孩子身上,而且更加重要。学龄前的孩子性格还没定型,但常常因为我们成人的“无知”而给了标签,因为我们的焦虑而去强迫孩子,殊不知这些不但对孩子性格成长无益,还破坏了孩子早期社交能力的发展。 性格不需要改变,但是能力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今天就想把每个阶段的关键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不要掉进一些坑里而不知,而是更好地去帮助孩子。 0~18个月:建立牢固的“我的”概念 1岁半之前的宝宝几乎都只愿意和自己玩,和家庭成员互动,对其他宝宝似乎

  • 别只满足孩子会数数,这两个能力才是数学启蒙的关键
    别只满足孩子会数数,这两个能力才是数学启蒙的关键

    今天谈谈另外两个数学概念:估计和规律。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这两个算是比较高阶的数学概念,很多里程碑都是针对3岁以后的要求。但是(大写加粗),小月龄的父母们不要觉得这就和我家没关系了。 所谓“启蒙”就是从小开始准备环境,环境不对,是不能指望孩子到了3岁就突然会了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们越到孩子接近学龄年纪越开始焦虑了,这就是“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啊,所以我会着重分享3岁前我们可以怎么做,来创造适宜的环境。 估计:学龄前需要达到的里程碑 估计指的是可以目测或者借助工具来预估大小多少的能力。 3岁前了解并掌握“比较”的词汇,比如更多、更少、更大、更小; 4岁前会正确使用这些比较词汇来测量比较物体; 5岁前掌握一些初步估计的方法,比如用一

  • 保护孩子求知欲就要回答他的每个“为什么”?大写的错!
    保护孩子求知欲就要回答他的每个“为什么”?大写的错!

    我的童年有一幕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小时候外婆带的比较多,每次我问外婆为什么时,她基本上回答我的就是“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的”,或者直接就是“因为这是我说的”。小D还在我肚子里时,我就告诉自己,我不会做这样的父母,如果女儿开始问“为什么”了,我一定会耐心解释,而不是拿着父母的帽子压她。 然而,在小D2岁半时,我啪啪打了自己的脸。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 我们按照惯例执行完了睡眠程序,小D上床后突然站起来,一脸认真地开始了和我如下的对话: -“妈妈,为什么我们要睡觉?” -“身体和大脑需要休息” -“为什么要休息?” -“因为只有休息好了,我们才有精神继续玩” -“为什么不可以一直玩?” -“这样的话,你就会很累” -“为什么呢?” -“因为人就是需要休息和玩结合的,不可以一

  • 孩子发脾气使用共情没用?不要借着共情的名义实行控制才是关键
    孩子发脾气使用共情没用?不要借着共情的名义实行控制才是关键

    说孩子发脾气了,她们都会使用共情,但是好像效果根本不好。孩子还是继续哭闹,而有些3、4岁的孩子甚至直接回复,“不要再说我生气了”。 的确,谈到孩子的情绪管理,很多育儿书都会说“共情”,大概意思就是说,当孩子生气时,要对她的情绪命名,这就是使用“共情”。我曾经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面对小D哭的时候,我马上告诉她,“你很生气”,但是并不奏效,小D还是继续哭。 这让我花了很长时间在反思,到底是“共情”这个方法无效还是我们使用的方式不对? 不要把“共情”当成变相控制的手段 我当年第一次了解到共情时,就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特别好的管教小D的方法。但在屡战屡败后,我也质疑过这个方法是否有用。直到有一天我和老公讨论起这件事时,说着说着,我自己把自己说通了。即使不说育儿方法,“共情”这个词语我们大家都是知道含义的,就是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