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龄前健康学龄前营养学龄前教育学龄前疾病
  • 校园暴力不是玩笑,教育者漠视孩子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玩笑
    校园暴力不是玩笑,教育者漠视孩子身心健康才是真正的玩笑

    最近,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一位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被同学长期欺凌,被堵在厕所被装满厕纸的垃圾篓砸在头上,事后经医生诊断为中度焦虑重度抑郁,处于应激状态。双方解决问题的时候实施欺凌孩子的家长不屑一顾、拒绝赔偿和让孩子道歉,学校领导和老师和稀泥,认为是恶作剧,斥责家长是小题大做,甚至在孩子父亲投诉教委后叫孩子母亲到学校对其进行语言上的人身攻击。 中关村二小作为北京市最好的小学,对校园欺凌的处理方式让人寒心,最好的学校都是如此,不禁让人担忧在中国的校园里这个问题严重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教育者并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和心理健康,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作为家长遇到相同的问题该如何正确的解决? 我写这篇回答已经零晨3点,而心中的愤慨却深深压抑着睡意。之前我也在知乎回应过有关校园霸凌的问题,但我认为应该再深入说一说这件事,因为哪怕这分享可以对一个孩子

  • 孩子1-8岁必须学会的10项生活技能,你家孩子都会了吗?
    孩子1-8岁必须学会的10项生活技能,你家孩子都会了吗?

    孩子对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主要都是来源于父母。国外网站的一位作家为大家整理出了父母介绍生活技能给孩子的正确时期,告诉你不同的技能该在什么年纪的时候介绍给孩子,什么时候你该放手让小孩发展出自己的步伐。 当然,最了解孩子的人还是你,不论专家说的时机是什么时候,还是搭配他们的兴趣和成熟度来决定让他们学些什么,如果父母能够在对的时间让孩子学习对的技能,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一 建立规律睡眠 (1~6 岁) 睡眠是一生的大事,研究显示:睡多睡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规律的睡眠,大人小孩都一样。根据加拿大道格拉斯心理健康大学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良好的睡眠习惯,可能可以增进孩子的成绩。 首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睡眠状态,各种征兆。在成长中会出现独有的规律。渐渐发展到可以养成固定的活动习惯。 这时可以试试看这个4

  • 孩子6岁前最好要学会的4个好习惯,日后再养可就难了
    孩子6岁前最好要学会的4个好习惯,日后再养可就难了

    6岁前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坏习惯容易改掉,而好习惯也容易养成,因为这是孩子最容易学习新东西的一个时期,也可以说是孩子习惯养成的一个基础时期。一旦过了6岁,孩子上小学,接触更多不同习惯的人,再来养成或者改掉某些习惯,可能就难了。 快速的适应一个环境 人不可能只在一个环境里待到老,就比如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从一个班级分到另一个班级,或者再在中途转校接触陌生的环境,这都需要孩子能快速的适应一个新环境。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就要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带他熟悉整体结构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放心适应,多接触才能更好的适应。 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不太懂这样一个概念,你的我的,就认为有好东西就想去玩玩,有时候会直接拿走别人的东西,因为他不懂这就是偷,也不懂它的危害性。等孩子有一定自我意识的时候

  • 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认识多少字,会多少算数重要!
    学龄前完成这三件事,远比认识多少字,会多少算数重要!

    参观的幼儿园已经不下10家了,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位园长都会强调,学龄前的孩子需要学会的三件事,这绝对比学到多少知识重要,而这才是家长和幼儿园需要共同努力的。这三件事对我的触动挺大的,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会准备好(Be ready) 有一位园长说,现在每个家长都想培养“天才”儿童,恨不得从出生就开始教认字数数,以为这样孩子上学后成绩就会好。但我们忘记了,学习,首先需要的是“硬件基础”准备好,那就是身体和头脑准备好。 这些准备工作没做好,上学后即使你给孩子找到全美最好的老师,他也学不好的。 准备工作包括两个部分:“我的身体准备好了:坐姿正确;我的头脑准备好了:愿意积极参与活动中,遇到困难会自己思考或者寻求帮助,可以听从并且遵守游戏指令”。 坐姿正确这项我以前是没留意的,这次听这么多园长提到,我才意识到小D认知老师的良苦用心。大

  • 儿子喜欢拆解玩具车,该怎么教导他爱惜玩具?
    儿子喜欢拆解玩具车,该怎么教导他爱惜玩具?

    我家弟弟现在两岁四个月,从小就很爱车子,但是买给他,他又不爱护,会把它拆解,或是拔掉轮胎之类的!不管什么样的玩具,他都可以破坏,该怎么教导他爱惜玩具呢? 台湾儿少生涯教育促进会理事、格瑞思心理咨商所所长莫兹婷回复: 仔细观察,玩具到了每个孩子的手上,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有的孩子非常小心谨慎,但若玩具稍有损坏或被别人碰触,情绪可能一触即发;有的孩子则表现得较为粗野,十之八九的玩具,只要到了其手上,就会被弄坏,似乎觉得这样才是好玩。 无论是上述何种,“玩”是训练孩子自律的不二法门,前者需要训练的是“情绪”调节,而后者就是“行为”的自律了。从自律来看,透过“玩”乃要从中学到“会玩”而非“乱玩”。以下说明:如何教导孩子“会玩”呢? 先和他“同步”理解他的好奇心。玩具通常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可能会自问:“它为

  • 当孩子说“妈妈求你了,给我买吧”时,你该不该投降?
    当孩子说“妈妈求你了,给我买吧”时,你该不该投降?

    相信没几个做父母的喜欢别人说自己的孩子被宠坏。但爸妈都想孩子快乐,而给孩子买买买就是最直接方便让孩子快乐的方法,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谁想给孩子留下童年“遗憾”啊?! 但父母的责任真的是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吗?为什么孩子会被宠坏?怎样才能不宠坏孩子? 讨论关于宠溺孩子的问题和如何跟孩子设定界线。 妈妈,求你了,给我买吧 十几年前,在我去做大女儿出生前的最后一次产检的路上,我看到一个小女孩。 她应该不超过12岁,拿着个名牌购物袋走在街上,正用粗鲁的语气对她妈妈说话。 我皱着眉头心想:“又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并且暗暗地告诉自己,要尽一切的努力确保自己不会养出被宠坏的孩子。 时间很快过了十几年,我应该没什么机会抓到我那个喜欢运动、经常穿T恤的女儿在Pucci疯狂购物,所以我不必担心这个。

  • 孩子学英语到底是英音?美音?到底要不要纠结这个问题?
    孩子学英语到底是英音?美音?到底要不要纠结这个问题?

    不少妈妈在孩子进行英语启蒙是就开始纠结,到底是学英式英语呢,还是美式英语呢?还有妈妈问,我们孩子原先外教是英国的,现在换成美国的,会不会造成混淆啊? 国内英语教学现状 国内的英语教学一直以英式英语为主,中小学传统的英语教材大都是英式英语,一些较新的教材如典范英语也是英式。 但是随着美国经济文化影响力的增强以及中美交流的日益频繁,美式英语广泛流行,大量美式英语教材,视频音频涌入市场,且备受青睐,很多人喜欢上了美式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中甚至出现了美式英语、英式英语共同存在的局面。 面对这样一个语言环境,爸爸妈妈们究竟该持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 不必纠结是英音还是美音 小学英语新课标指出: 英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的不同,口语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要让学生熟

  • 学龄前儿童是几岁
    学龄前儿童是几岁

    学龄前儿童是几岁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对儿童入学年龄的规定各有不同,一般为5岁或6岁。因此,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界限也不尽相同,一般是指3到6岁。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的儿童,这里的学校在国内指的是9年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 学龄前儿童教育: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包括体、智、德、美四个方面。 小儿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学龄前期,这是人一生中很重要的时期,人的许多基本能力在这个年龄阶段形成,如口头语言、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性也在该期初步形成,所以,不能忽视这一时期的教育及心理护理。 学龄前儿童教育:体育 是早期教育中的首要任务。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如走、跑、跳、攀、登等。

  • 数学启蒙,关键要从这4个维度培养孩子的”数感” | 来自斯坦福教授的建议
    数学启蒙,关键要从这4个维度培养孩子的”数感” | 来自斯坦福教授的建议

    前两天国内的表姐在我们家的亲戚群里发了张女儿数学作业的照片,19+23,她算成了82,表姐检查作业时说这道错了,女儿一脸茫然,“是不是哦,我再验算一下”。表姐有点不解,这不明摆着的吗?19加23,十位的1和2加起来5都不到,怎么会是80多呢?说是要重新算,但这个结果是对是错应该一眼就能看出来啊。想想女儿平时做运算练习也不少,但好像对数字的感觉还是不到位,这让表姐很郁闷。 恰好最近我读了不少有关孩子数学启蒙的书籍,我很肯定的告诉表姐,这是因为我侄女的“数感”没有培养起来,她可能掌握了运算规则,但对数字大小,数量多少缺乏感觉,所以不能对运算结果有个大概估算。 那究竟什么是“数感”呢? 数感在英文里叫number sense, 就是对数字的感觉,指的是一个人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能否灵活处理数字、拆解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比如桌子上有一个空盒

  •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最近,关于校园暴力的报道层出不穷,被欺负,成了许多家长解决不掉的难题,更成为许多孩子的恶梦。面对校园暴力,该如何应对?打回去?打不过。告诉老师?找学校?又害怕这种欺负会变本加厉,那么,怎么办呢? 翻开这本《胆小鬼威利》 相信你会和丹妈一样, 在会心一笑中, 找到最好的答案。 《胆小鬼威利》 作者:安东尼.布朗 封面,一只小猩猩,手插在裤兜里,在路灯的照射下投下了一个身影,蓝黑色的影子更放大了它的身形,低头含胸,一脸的不自信。 看他的表情,左顾右盼,似乎在担心和害怕什么。书名很直白地告诉了我们,这只小猩猩名叫威利,而它是一个胆小鬼。 解读:好的绘本封面就会说话。看墙上投射的阴影,一方面放大了威利低头畏缩的样子,另一方面暗示了胆小是威利的心理阴影。 路灯为什么会出现

  • 垃圾音乐毁智商 | 最适合孩子听的古典音乐大全,孩子越听越聪明!
    垃圾音乐毁智商 | 最适合孩子听的古典音乐大全,孩子越听越聪明!

    研究表明,受过音乐教育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明显高于未受过音乐教育的儿童。 音乐,它有旋律好坏、编曲优劣、歌词雅俗、意蕴深浅之分。 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但前提是,你要为孩子甄选。 丹妈是个音乐发烧友,加上怀叮当时,对儿童音乐做了大量的功课。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并不是所有音乐都是好的”,又苦恼“不知道该给孩子听什么”,那丹妈平时积累的一些音乐知识,也许会对你有点帮助。 儿童该听什么样的音乐? 目前,国内本土制作的儿歌,许多歌曲过于口水化,本身就不优美,没法打动人心。外加制作粗糙,动画呆板,实在是没法要求孩子能从中滋润心灵,陶冶情操。 当然也不是说中国历来就缺乏优秀的儿歌,这也不尽然。我所知道的由丰子恺先生主编、李叔同作词编曲的《中文名歌五十首》,1927年出版,在今天看来依然超凡脱俗不过时。

  • 二、三岁孩子从小天使变小恶魔!父母该怎么做?
    二、三岁孩子从小天使变小恶魔!父母该怎么做?

    刚生出来的小宝宝就像个小天使,但是两岁过后??怎么就成了小恶魔呢?孩子开始变得完全不受控,动作快的让你不敢放松!这倒底是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两至三岁,是宝贝们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时候的他们,要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分辨好恶并尝试许多人生的“第一次”体验,这个时期是他们从婴儿转为儿童的过渡期,他们的身心也正在面临着父母不了解的重要发展。 有研究发现,一岁半到两岁的宝宝会开始尝试去控制及处理他们的情绪——无论是对人或物,但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经验到这些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这对他们来说,无非是人生的一大课题;而2岁开始,宝宝在智能上的发展还会比体能来得快,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常会有的状况,便是他们可能知道事情该怎么解决,但是却无法付诸行动去实践,当有很多想法,但因为语言能力不够熟悉、无法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时,他们就有可能因为挫折而闹脾气。

  • 3岁前宝宝打人,大人会不会管是关键!
    3岁前宝宝打人,大人会不会管是关键!

    OK一直比较腼腆文气,从来不会主动攻击别的小朋友,但几个月前的某一天,因为我阻止他去拿桌上的瓶瓶罐罐,他居然冲过来,“啪”地朝我腿上打来,嘴里还喊着“臭妈妈”。 虽说只是这么撩了一下,我心里还是很震惊的,这还是我那个温和的儿子吗?当时我有些生气,蹲下身直视着他的眼睛,有力地抓着他的小手固定住他,严厉地说,“妈妈不让你玩小瓶子,你不高兴是吗?那你可以告诉妈妈,但不能打人!”OK见我这么严肃,有些慌张,憋了一会儿,哇得哭了…… 来不及整理思绪,下意识的处理方式虽说尚可,但自觉不是最妥帖。那天夜里我和好友港大教育心理学博士范老师就此好好探讨了一番。她笑我:“你知道啊,0-3岁孩子打人太正常了,只是对于你儿子来说,那有些状况外,所有一下子大脑空白了吧!” 真的是,攻击冲动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在0-3岁间,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

  • 是孩子无理取闹,还是我们从未看见他?
    是孩子无理取闹,还是我们从未看见他?

    评判是一堵墙,而我们需要的是一座桥,一次,带着心心去超市,等排队付完款,再把所有东西都塞进购物袋时,我已有些疲惫。周围人潮拥挤,我提着满满的购物袋,想拉着心心尽快离开。我牵着她的小手督促着她快点儿走。 刚一直开心地坐着购物车的她却不配合了,嚷嚷着:“妈妈抱!” 麻烦来了,我心里想,而且来的还很不是时候。 我跟她解释:“妈妈手里东西太沉,抱不动心心了,咱们一起走好吗?” “不好!妈妈抱,妈妈抱!”心心着急又坚定。 我有点失去耐心了,谁说女孩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可一点儿也不贴心啊! 我又生硬的向她解释一遍,显然还是无效。我们僵持住了。 周围人摩肩接踵,我一边顾着别挡住别人的路,一遍烦躁地不知所措。这次她带着哭腔闹到:“妈妈抱!妈妈抱!” 我索性蹲下身,想把购物袋挂在她手上,让她试试我要提起的重量。

  • 如果你的孩子处在5—12岁,请花几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如果你的孩子处在5—12岁,请花几分钟看看这篇文章!

    5——12岁,是孩子成长飞快的一个阶段,是他们学习生涯的打基础阶段,也是孩子开始走出妈妈的怀抱,渐渐和社会接轨的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最主要的,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教养等等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才是妈妈们最应该重视起来的。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讲讲5——12岁期间,孩子最需要学会的5大技能。 1、态度篇 美国西点军校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关键在于你的态度。 认真:人最可贵的就是“认真”二字。世上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但为什么有的人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干出了一番事业,成为了一个传奇?这之间的差距,与认真的程度是成正比的。 乐观:心态,决定了一个人会有怎样的目标和追求。心态积极乐观的人,才能有高远的目标,更会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于克服困难,不抱怨、不郁闷,而是将精力用来寻求解决

  • 要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请先看看这四点!
    要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请先看看这四点!

    总之一句话,孩子上不上,什么时候上,别看家长,看孩子!你不要按照你的主观意志随大流让孩子去上,而又要求孩子能坚持下去,最后责怪孩子没毅力,和孩子以各种不愉快收场,这种情况很多很多。 每经历一次兴趣班,就有不同的感悟。分享之前,先来说说我们家莲子的一件小事。前几天,当我正在客厅抱着二宝的时候,莲子在她的小黑板上写了如下的字:一段爱很简单,永远爱很难。 我的小心脏像踹了一只小兔子一样,砰砰砰连跳了几下,她有这想法让我惊讶,按捺住耐住激动,我平静地问她为什么这么说。 (无论你认为你的孩子取得了什么方面的进步,都请尽量不要在他面前显露喜悦)。 她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告诉我感悟:“妈妈,因为每个人都有缺点嘛,如果看到对方的缺点,还能有一颗包容的心,这样的人很少,所以爱很难做下去......” 我知道,莲子心中所指的爱,不仅仅代表男女之间的爱,也包

  • 学奥数,先让妈妈们读这篇,千万别错过你家孩子的数学启蒙敏感期!
    学奥数,先让妈妈们读这篇,千万别错过你家孩子的数学启蒙敏感期!

    奥数为什么这么热,奥数要怎么学,小学数学应该怎么教?学了奥数的孩子就像一个解题机器,只要按老师的指令去找到答案,根本没有空间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孩子数学思维培养有好处吗?价值在哪里?” 而真正的数学思维的养成来自于逻辑思维的开发!逻辑思维优秀的孩子具备理解力、分析能力,而逻辑思维优秀的养成来源于家庭教育! 也就是说 妈妈们完全可以自己教奥数!只要掌握了逻辑思维开发的教学法,善于抓住孩子数学启蒙敏感期,让孩子学会从生活中理解数学,就是早期的逻辑思维开发能力,孩子学奥数根本不用“学而思”。 总所周知,数学关系到生活,也关系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杯赛成绩,而杯赛成绩往往是一些民办重点初中的敲门砖,奥数的学习要求孩子掌握许多数学概念、做题技巧,及思考的方法。数学可以改善孩子的多维思考力,让孩子在探索认知这个世界的图景中,充满理性和判断,学会有条理的分析和多维角度观察的

  • 爸爸给孩子睡前阅读=6种超能力?哈佛研究:效果竟是妈妈5倍
    爸爸给孩子睡前阅读=6种超能力?哈佛研究:效果竟是妈妈5倍

    我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其他方面可能马马虎虎,但有一方面我从来雷打不动的坚持,那就是亲子阅读,从宝宝出生,每天睡前必讲故事,再大点一同看书。 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呢?这源于我亲眼看见的两个孩子成长后的差别。 亲戚家的两个孩子,本着“老大照书养,老二当猪养”的原则,老大每天亲子阅读,老二随便哄睡,结果老大非常爱读书,知识面很广,表达清晰到位,小嘴很甜,人见人爱,再看老二简直愁死爹妈了,对任何图书都没兴趣,看不上两页就跑了,以至于上了小学也很讨厌看书,成绩很差! 有了前车之鉴,我有了孩子后,就很注意培养阅读习惯,希望阅读习惯能让宝宝的终身受益,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坚持,宝宝从11个月会说话,而且越说越多,我想知道在亲子阅读中我还能再做些什么能有更好效果呢? 爱读书是一个人终身的幸运。越早开始亲子阅读,孩子的语言发展就越早,而且会一

  • 孩子10岁前学会这些,比奥数班英语班更有用
    孩子10岁前学会这些,比奥数班英语班更有用

    现在很多父母都会在孩子很小时就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比如奥数班、舞蹈班、绘画班……一到周六周日孩子就会在各个“班”之间奔波,根本就没有什么丰富的业余活动。 其实在孩子10岁之前学会下面比较简单日常的事情这些会比奥数班、英语班更有用。 但是父母都恰恰忽略了这些! 一、钱的使用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没有系统的去教过孩子怎么使用钱,可能只是打发孩子去买袋盐、买瓶酱油等等,但是孩子对金钱的概念并不清楚。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如何的赚钱,让他知道赚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知道爸爸妈妈的辛苦。然后能够合理的管理自己的零钱,能够为买东西去做一个计划。千万不要给孩子灌输“你就好好上学念书,钱都是大人的事儿”这种思想。 二、基本的生活能力 现在孩子的自立能力越来越差,因为一般都是父母直接包办了,给他穿衣服、洗澡、洗衣服,根

  • 这4件事儿说出来会伤孩子的心,但还是要孩子一定明白
    这4件事儿说出来会伤孩子的心,但还是要孩子一定明白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一直快乐健康的成长下去,希望所有能伤孩子心的事情都远离他。但是有一些事情,虽然说出来会伤到孩子的心,可父母仍然要告诉ta。 一、父母会老去,自己要学会面对困难 《爸爸去哪儿》第三季有一期节目是爸爸妈妈都化妆成为一个老人,然后让孩子再去认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人感动的是很多孩子都哭了,因为不想看到爸爸妈妈变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是他们的一切,他们会认为父母会一直陪伴着他们。 但是爸爸妈妈仍然要告诉孩子父母总会有老的一天,爸爸妈妈不可能永远陪在你身边,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孩子学会慢慢去自己面对。 二、不会每一个人都喜欢你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很多人的喜爱,而喜欢表现的孩子更是如此。在幼儿园里如果老师亲了别的孩子没有亲自己,就会觉得是不是自己不乖了、不讨老师喜欢了。 妈妈要告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