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学龄前健康学龄前营养学龄前教育学龄前疾病
  • 孩子说话的问题与自闭症的鉴别
    孩子说话的问题与自闭症的鉴别

    我姐姐家的孩子,记忆力特别好,喜欢转圈的东西,比如豆浆机,辅食机,五岁半了,总是学大人说话的方式,比如“凉水泡热饭,痛快!”这样的大人说的话,他会重复好多遍,每次吃饭就重复。什么东西他都喜欢挑大的,一定要挑大的。这些是不是孩子自闭症的表现啊? 尽快带孩子去做检定,不要四处询问要去看专科,不是小儿科喔!很多这方面的延迟误诊,都是因为小儿科医生拍胸说正常没事。上网查一下,国外的话我们在小儿脑神经科、神经心理科都可以做检定。 我家宝宝说话发音都比较清楚,最近半个月有些口吃,有时感觉他是故意的,这情况正常吗?需要怎么引导,纠正。我一般会说,宝宝慢慢说,想清楚了再说。 口吃的话不要刻意揪正,有时候孩子情绪比较紧张,或是脑子快,表达不出来会有口吃,要观察是一直口吃还是某些状况。若严重就去找医生。 关于讲话,如果不是完全不会讲,或是只会重复人家讲的,还要看看孩子是谁在带,带的人是否常常有跟孩子讲

  • 那些视兴趣班如洪水猛兽的家长,他们错过了什么?
    那些视兴趣班如洪水猛兽的家长,他们错过了什么?

    为了让孩子快乐而充实 小区里两个妈妈,听说涵涵才3岁多,就报了舞蹈班,感觉很没必要。她们说孩子还小,就是要让她玩儿呢,学这些没啥意思。 其实,我原本打算涵涵四岁多的时候,再开始给她选兴趣班的,可谁知有一天放学,她们学校有好多兴趣班在招生,什么绘画啊,舞蹈啊,积木啊,因为我不想束缚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就没去看绘画班。我们家里有很多积木,所以涵涵也只是过去玩了玩,没说要报班。 而当我们走到舞蹈班的时候,她说:“妈妈,我想学舞蹈。” 我听到她这样说后,蹲下了,拉着她的手,看着她的眼睛问道:“你确定想学哦,妈妈告诉你,你学着学着可能会腿疼,这样的话,你还会学吗?” 涵涵说:“妈妈,我想学。” 然后,我就给她报名了。 后来,如我所料,有一次她可能午睡没睡好,跳到一半的时候,

  • 宝宝喜欢宅在家里,真的是电子产品惹的祸吗?
    宝宝喜欢宅在家里,真的是电子产品惹的祸吗?

    如今不仅大人爱宅,喜欢待在家里,不爱出门的宅宝宝也越来越多。也许,你会习惯性地把家有宅宝归罪于网络、电视、游戏等诱惑,但实际上,宝宝爱宅在家里往往是养育方式出了错。如果你家有个宅宝宝,看看是不是下面这几种情况—— NO1.过度保护 各位妈妈请闭上眼睛想一想,下面这些场景你是不是很熟悉? ●夏日阳光明媚,孩子闹着要出门,妈妈一看到外面的烈日就很头疼:宝宝,外面太热了,会中暑,我们待在家里玩好不好? ●冬天天气冷,孩子出门容易生病:我们还是在家里玩吧? ●去游泳池?不好,万一呛水怎么办? ●玩泥巴?哎呀,孩子,你看你这一身的脏,下次快别这么玩了! ●骑小自行车?你看外面的车好多,很不安全的,下次妈妈带你到公园里再骑好不好? …… 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孩子就是父母心中的宝。但这种

  • 孩子从小背过的诗将如何影响TA的一生
    孩子从小背过的诗将如何影响TA的一生

    ▋总有一天,孩子会与背过的诗相遇 朋友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小故事。 我的朋友小梁,40岁生日的时候,决定去挑战珠峰。在大本营,她因为高原反应无法入睡,痛苦难忍,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她通宵默诵唐诗,分散注意力。 楚塞三湘接,江流天地外,九曲黄河万里沙,一片孤城万仞山。白云满鄣来,黄沙暗天起。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从王维的《汉江临泛》,到刘禹锡《浪淘沙》,从王之涣的《凉州词》,到刘昶的《断句》……那些记忆全部乱了,在她脑海里,她跳着背。 天亮的时候,她走出帐篷,看着眼前的壮丽景观,突然感受到了唐诗的气势,一种类似航拍的气势。她懂得了,唐诗的艺术并非忽视时间的流失,而是让流光本身成为美好。 回到“我们该不该让孩子背古诗?”的问题上来说,我只想说,假如小梁没有背过唐诗,她生命中,也许永远无法有

  • 有师说:面对叛逆期孩子最大的痛苦,在于想帮却无从下手
    有师说:面对叛逆期孩子最大的痛苦,在于想帮却无从下手

    父母面对叛逆期孩子最大的痛苦,在于父母想帮孩子却帮不上。眼睁睁的看着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孩子不会与父母商量,而是固执己见,让父母丢脸,没有得到理应的尊重。但如果立足于孩子叛逆期的特点,真实的了解孩子,就会发现另一个窗口:孩子针对的其实并不是家长。更不是为了让父母丢脸。 首先,你要了解: 宝宝叛逆期的典型表现 不听话首先宝宝表现为固执己见,不听从大人的劝告。这一阶段的宝宝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很难理解别人的感受是什么。他人的建议不做理睬。 喜欢自己做,不让大人帮忙另一个值得欣慰的是,宝宝喜欢自己的做很多事情,有时大人帮他做完了,他反到会不开心。还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宝宝会用行为表示自己的动手需求。这时的宝宝不希望别人服务于他,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动手达到自我的服务。 兴趣转变快,动机让大人无法捉摸同时这时宝宝的兴趣转移的特别快,一会儿满腔热情的做这件事,没多久又被

  • 孩子10岁前最应该学会的10件事!
    孩子10岁前最应该学会的10件事!

    妈咪Cat在现今这个高科技社会中,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的孩子们去学习,所以很容易让他们忽视了日常生活技能的学习,不管是使用洗衣机洗衣服,看懂地图,还是手写一封信。即使你的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他就可以开始学习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了。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在美国,3-5岁的儿童中,有58%可以使用智能手机,但是会自己做早餐的孩子连15%都不到。我觉得这个情况在中国也是一样。 很多家长什么事情都要替孩子们做,而不是让他们想办法自己解决。今天的内容是美国妈妈在孩子10岁前会教给他们的生活技能,让你的孩子也跟着学习,走上独立之路吧。 洗衣服 很多孩子上大学了还不知道怎么清洗他们的衣服,似乎每年都有新闻,大学新生将脏衣服打包快递回家让家长洗衣服。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孩子6岁左右你就可以开始教她学习洗衣服了。 如

  • 如何教育逆反的孩子
    如何教育逆反的孩子

    如何教育逆反的孩子:幽默应对 幽默的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没准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不同的语言会带给孩子一种新鲜感,因此他会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举例: 小明妈妈想要孩子去洗澡,但孩子就是不肯去,如果强行将孩子抱入澡盆,或者训斥他一番,让他去洗澡,那么事情肯定会变得很糟糕。 爸爸妈妈们可以这样做: 将洗澡水准备好,并对孩子说,“洗澡水倒好了,看看谁的小腿跑得快,快告诉你的小屁股,让他坐进澡盆。” 如何教育逆反的孩子:不如先答应 当孩子有想法做件事,但自己觉得不妥时,不如先答应,让孩子首先体现下,孩子在完成任务可能会理解你的想法。 举例: 夏季的一天晚饭后,我们到街上散步,孩子见到西瓜摊的西瓜很大,兴奋地叫我买。我解释说,天气这么热,回家还有两站路

  • 孩子有个坏朋友对他影响有多大,你造吗?
    孩子有个坏朋友对他影响有多大,你造吗?

    大人有大人的交际圈,孩子也有自己的朋友圈,比如:XXX今天送给我了一个棒棒糖,我们两个是好朋友;XXX让我玩她的布娃娃了,我好喜欢她……随着孩子交际范围的扩大,父母的问题也来了: 问题一: 我儿子三岁了,有个四岁的男孩最近经常和他玩。但是那个男孩非常任性,还经常打他的妈妈。结果我儿子看到他这个样子,也学的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乱发脾气,甚至有一次因为没有给他买糖吃,重重的在我身上打了两下。我决定以后再也不让儿子和那个男孩玩了。 问题二: 我的孩子四岁了,性格比较外向,也喜欢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但是现在我感觉有的孩子缺点特别多,比如有的孩子不讲卫生,有的孩子还经常说脏话,和他们一起玩,怕其他孩子把不好的习惯传染给她。 问题三: 我儿子今年13岁了,他们班里面有个孩子学习不好,还特别爱玩电子游戏。本来我儿子以前不怎玩

  • 孩子什么年龄上什么培训班,这份汇总值得你看看
    孩子什么年龄上什么培训班,这份汇总值得你看看

    很多人问我孩子什么年龄适合报哪些培训班.对于现在城市的孩子,培训班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的选择和筛选的确很重要。六六四岁多了,这些资料在很早之前就有收集和咨询,但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现在专家太多,商家也太多,对于孩子上培训班的最佳年龄,各家都有自己的一些说法。我并不能妄言谁的答案一定正确,只是综合各方面的资料,给出我比较认可的一些观点。学绘画等最佳年龄 一般孩子在一岁多就喜欢涂鸦,两岁多会表现出对色彩和图案的浓厚兴趣。这个时候并不需要特别去报班学习,家长要注意做的是给予足够的支持,不要阻止他们画,保持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而3岁到5岁,则是对绘画的一个比较好的启蒙时间。3-4岁孩子的认知能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手部的小肌群也不发达,运笔并不灵活,所以这个年龄的孩子普遍只会画一些简单的动物和人物勾勒。画面看着也颇为不协调-头部画得特别大,人体不对称,四

  • 上兴趣班半途而废没效果,是因为忽略了最重要的3点
    上兴趣班半途而废没效果,是因为忽略了最重要的3点

    孩子小的时候,只有父母两个最信赖最爱的人,不陪伴他,有没有想过他心理有多无助! 还有妈妈说,我的孩子很多缺点,我不知道怎么办? 那是你不了解他。你陪伴他的时间不多,所以你不了解他心里需要什么,你不了解孩子的品性气质,当然也不知道能用什么方法帮助他成长。 或是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一心只想着快快把他的缺点通通改掉,当个省事的妈妈,从没有想想如何静等花开地陪伴他。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拖一拖,缓一缓,对孩子,尽可能给他时间,和他共同体验实践生活。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只有这么短短十几年。即使忙到脚不沾地,也要挤时间践行陪伴。 莲子对我说: 妈妈,我希望我放学的时候,你去接我。 是啊,莲子已经上三年级了,很快就成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不用我接送了。 妈妈,我喜欢吃你做的饭,我喜欢妈妈的

  • 数学这门课不重视,孩子以后越学越费力!
    数学这门课不重视,孩子以后越学越费力!

    这段时间每晚都会帮邻居大姐家的儿子补会儿功课,小学四年级的课程,孩子总是特别吃力的样子。用邻居大姐的话说,自己儿子涵涵是“油盐不进”。语数外都不好,成绩一直中偏下。鼓励打骂都用了,成绩都提高不了。补习班上好几个,效果也不明显。 鉴于涵涵自己说喜欢数学,大姐也觉得数学见效果快,能让涵涵对学习提高信心,我们就决定从数学开始补起。但是我很快发现,光给孩子补习数学,是远远不够的。 孩子的问题不在于不会计算,而是在于孩子根本读不懂问题。 单纯的写得数和列竖式计算部分,只要不马虎,都能算对。但是填空、判断、应用题部分,每句话敲零打碎一点点解释给孩子,孩子就会做。让孩子自己看问题,就是一个很发懵的状态。 这不是数学上的问题,这是语文上的问题。 孩子真正缺乏的,是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孩子英语成绩不好,也跟只读懂了单词,但是理解

  • 宝宝上早教班的真正意义
    宝宝上早教班的真正意义

    早期教育的意义: 为了尽早地给孩子提供能够促进大脑神经发展的环境和方法,也就是说,给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丰富的环境。 1岁以前,主要是刺激孩子各个感官以及体能的发展 人类早期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发展决定了人类日后其它发展领域和高级行为的发育状况。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视觉和人的阅读能力有关;听觉使人能接收语言信号;触觉让人类能通过触摸了解事物;说话、握笔写字也都有赖于运动功能等等 到了1岁,给孩子更多的互动和社交机会来促进思维过程、语言锻炼、情绪情感的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社交机会,因为在家里,与孩子互动的人往往都只是家人,孩子需要通过和其他人(包括同龄人和成年人)的交往,了解到家庭之外的一些社交状况与社会规则,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视野的扩大和互动的增多,也会丰富孩子的知识输入和语

  • 孩子手摔伤一滴泪都没有流,真相让妈妈自责的泪流满面
    孩子手摔伤一滴泪都没有流,真相让妈妈自责的泪流满面

    这天在公园散步看到邻居小刘在偷偷的掉眼泪,就赶紧走到面前去安慰,过了半个小时小刘才渐渐的平静下来。 这时她才告诉我说事情的原由,小刘的女儿已经六岁了,看着女儿一天天的长大,本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这几年因为忙于做生意,就没有过多时间去照顾和教育女儿感觉很愧疚,所以现在有时间就带女儿出去玩,可是每次女儿遇到没尝试的活动,她总是说怕,不愿意去参加。 尤其是今天小刘好不容易将领女儿到公园玩,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女儿将手摔破了,但是她并没有哭也没有告诉小刘,小刘当时很心急就问女儿怎么回事、疼不疼?可是女儿却回了她这样一句话,她说自己不疼,反正告诉妈妈,妈妈也会批评她的。听到这句话让小刘感觉心被狠狠的扎了一下,当时眼泪就掉下来了。后来她让老公将女儿接回家了,自己一个人在公园反思,越想越自责,因为自己没能好好的照顾女儿,才让女儿有这样的想法

  • 4岁孩子就精通7国语言,果然天才的世界我们不懂
    4岁孩子就精通7国语言,果然天才的世界我们不懂

    一位4岁的俄罗斯小姑娘,名叫贝拉,在俄罗斯参加了一档节目,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并没有任何特别,但是一开口就让你震惊,这么小的孩子,竟然精通7国语言,而且基本上无口音,在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嘉宾或者评委,无论以这7种中的哪种语言与之交流,贝拉都能轻松的流利应对,让人不得不服。贝拉毫无疑问是个天才,不过天才之路也往往是异常艰辛的。 贝拉在2岁的时候开始学习英语,那时候就可以轻松的掌握一门语言,家人发现孩子的语言天赋后,在此之后,就给孩子聘请了不同的语言老师,每天孩子都会花6个小时来学习外语,从早上10点到下午一点,再从下午5点到8点。虽然孩子的童年是在这些语言中度过的,但是贝拉却很喜欢上这些外语课。 天才这种凤毛麟角的物种,自古以来就让人钦佩,不过天才之路也是异常艰辛,很多神童,在成长过程中,慢慢的都消失了,要不是自己非凡的超能力消失

  • 我为什么跟幼儿园请假带孩子出去玩
    我为什么跟幼儿园请假带孩子出去玩

    六六四岁半,幼儿园中班,前些天我去拉斯维加斯参加北美最大的母婴展,顺便把她带过来去加州的姑姑家体验西方“不给糖果就捣乱”的万圣节。到美国的第一天,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条状态。 下面的评论中,N条问我“罗罗,六六不用上幼儿园么?这样总请假好么?”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幼儿园,一个给孩子带来小伙伴和好习惯的地方 我以前写过一篇《不会打架就是懦弱?包子姑娘的勇敢人生,你家宝宝也能有!》。老朋友都知道,我没上过几天幼儿园,六姥姥常常把我带在身边,走南闯北的跟着她出差。眼界的开阔培养了我相对坚毅独立的性格,和六姥姥一起读书写作文消磨时间的习惯,也培养了我对读书和文学的兴趣。这样的童年影响,在我的人生中无疑是有益的,于是我并不认为幼儿园生活的缺失对我来讲是什么遗憾的事情。 然而对于六六,我是坚持要求她按时去上幼儿园的,并且一

  • “妈妈,我不想去上学”解决这个难题,只需要一个神奇魔法
    “妈妈,我不想去上学”解决这个难题,只需要一个神奇魔法

    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这对妈妈来说,是天大的难题。今天小编为你们推荐一本魔法书《魔法亲亲》 《魔法亲亲 》 作者:(美)潘恩 著,(英)哈波, (美)理克 绘,刘清彦 译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适合2—6岁孩子 在众多关于幼儿入园适应的书中, 魔法亲亲始终是众多绘本中最受青睐的一本。 网上关于魔法亲亲的书评和解读不在少数, 许多网友听过解读之后都表示, 终于找到了一种好的方法 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入园焦虑了。 可是丹妈想说, 这本书传递的不止是方法, 更是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不是伴随宝宝入园, 而是,伴随宝宝一生。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魔法亲亲的世界, 感受爱的魔

  • [教育心理]“言传身教”会导致家庭教育失败?
    [教育心理]“言传身教”会导致家庭教育失败?

    ★ 根据经典社会学习理论,榜样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处理争端、发展道德感和学会符合性别的行为的最重要的成分。人们会通过选择要模仿的榜样,比如说父母或明星,来改进学习。 但有时又不完全这样。比如,一个小男孩所在学校的老师都是女性,那么他可能不会模仿她们的行为,反而可能把这些行为看成是“无男子气概的”。 再比如,一对同卵双胞胎,虽然他们长得很像,而且生活的家庭环境也一样,但性格却常常存在差异;还有的父母忠厚老实,而孩子却阴险狡诈,这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 所以,如果单纯通过言传身教来理解孩子的学习和认知过程,有些时候是片面的,虽然多数时候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无论对于父母,还是对于老师而言,没有哪一种教育模式是最好,最重要的是选择最对的,父母也可以从优秀老师身上学习家庭教育方式。 比如,一位老师会不想让自

  • 三岁看大,你还在忽视宝宝三岁前的教育吗?
    三岁看大,你还在忽视宝宝三岁前的教育吗?

    中国自古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些爸爸妈妈很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从孕期的胎教到上学前的早教,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但也有人觉得三岁之前太小,宝宝长大后早就忘了这个阶段,不如等到孩子大一些再好好教育。在孩子三岁之前的这个阶段,宝宝的成长教育重不重要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里的前两个阶段就是0-3岁。 第一阶段:0-1岁婴儿期,宝宝需要得到足够的照顾,对世界建立基本的信任,相信自己生活在安全的环境,当婴儿啼哭时,母亲是否及时给予照料是建立信任感的关键,如果没有会对外界感到恐惧与不信任。父母还可以对婴儿多一些爱抚、肌肤接触、眼神声音交流来表达对婴儿的爱意,对建立孩子的依恋关系、培养孩子的安全感、信赖感有重要作用。和谐的家庭生活也是婴儿形成信任感的重要背景。 第二阶段:1-3岁学步期,婴儿相信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获

  • 这5种早教不如不做!花着钱还耽误孩子一辈子!
    这5种早教不如不做!花着钱还耽误孩子一辈子!

    我儿子一岁半了,我老婆最近总说,别人家孩子6、7个月就送早教班了,我家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去,落下太多了,非要着急给孩子报一个班。我让她再好好考察一下,结果她说我就是舍不得钱!我是真冤枉啊,对孩子好的我能不让他去吗?关键是我本身很怀疑去上这个东西到底对孩子有没有用,难道不就是把孩子放到一起玩吗? 案 例 分 析 很多家庭估计都有类似的争吵,其实追溯问题的源头,大家吵的并不是要不要去报个班,而是怀疑早教真的有用吗?这种通过上课的方式进行的就是早教吗?比起回答这位家长早教班到底有没有用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给这位家长讲清这样一个观点:早教必须做,但未必去上课! 我们都曾“被早教” 有人会说,我们小时候也没早教啊,大家都在大院里“散养”,可我们成人之后也都事业有成啊!有这种观点的人,就是把早教与上课划了等号。其实,在那个年代虽然父

  • 孩子容易被同学影响,怎么教他不要照单全收?
    孩子容易被同学影响,怎么教他不要照单全收?

    我家有个幼儿园大班的男孩,个性较害羞。最近发现他很容易被同学影响,譬如A同学的穿著或言语,儿子觉得好玩不排斥时,就会跟着学,但A同学的行为、言语都较不礼貌。我想让儿子了解,我们可以去学习一个人的优点,但不要照单全收、舍弃自己的想法。请问要怎么教他? 友缘基金会社工师杨淑芬回复: 透过观察学习获得某些生活能力,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发展。但对象如果是个坏榜样,的确会让家长极为困扰。心理学家班度拉(Albert Bandura)认为,缺乏自信或低自尊的孩子,容易有模仿楷模的行为。另外,大人也必须思考孩子模仿的动机,是因为喜欢这个人,认同他的行为?还是想引人注意?还是不自觉的透过反抗大人的想法,开始想要有“我”的展现呢?不管是哪一种,大人可以朝以下方向协助孩子: 支持孩子有“我”。在生活中,当孩子表达他的需要及想法,且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