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农历的“单春”年(一年一个立春)、“双春"年(一年两个立春),没有“立春”节气的农历年被称作“无春”年、“寡春”年,也称“寡年”,引申为“寡妇年”。
所谓寡年,也就是农历当年没有节气“立春”。2005年的“立春”正好赶在了农历猴年的岁尾腊月廿六,俗称年前打春;
而2006年的“立春”是在农历狗年的正月初七,导致整个农历鸡年中没有“立春”,因此民间将2002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3年、2016年、2019年等年份称是“寡年”。
农历大致采用十九年七闰的办法,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一年中哪个月大,哪个月小,年年不同,由计算决定。平年全年353~355天,闰年全年383~385天。
如此便能很好地理解“无头春”(无春年)、“年头春”(双春年)现象:
1、即二十四节气一年轮回约365天,当农历为平年时天数便少于节气轮回就会出现“无头春”;
2、当农历为闰年时天数大于节气轮回就会出现“两头春”。
3、于是,有人以立春作为划分生肖的依据会得出在农历上遇到三个生肖的观点,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逻辑比较。
4、因为立春是作为干支历(干支纪年)划分生肖的依据,划分的是太阳回归年;干支历跟农历是不同的历法。
5、好比如为什么不说农历会有两头”公历的2月4日“呢。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