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大一院,神经外科、康复科、儿科、感染科、骨科多学科对小方进行了会诊,儿科指导用药剂量,感染科控制孩子的肺部感染,康复医学科一起制定了催醒方案。除了药物催醒,电针刺激之外,康复医学科高压氧中心主任陈作兵副院长提出,康复学科必须早期介入,目前最有效措施尽快安排高压氧治疗,建议选择纯氧舱治疗。
“我们还对他进行感官刺激,比如叫他名字,抚摸他,放他喜欢听的歌,给他闻气味等。”杨小锋说,孩子参加过武术表演,也喜欢看《熊出没》,所以在听觉刺激上,就放了武术表演时的曲目,以及动画片里的声音,“我让他的同学发微信语音过来和他说话,这样放在他耳边。”小方的爸爸说。
在专家们的努力下,奇迹正在一点一点的发生。
综合的唤醒治疗两天后,孩子会哭了,说明大脑已经有了情感反应,治疗第四天孩子睁开眼睛清醒了,“真的是奇迹。”小方的爸爸说,“之前心里想过无数遍,孩子可能救不回来,或者救回来也没有了意识,现在他看到认识的人都有反应了,也能听懂很多话了。”
孩子的康复仍然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行着,为什么受了这么严重的伤,还能有这样迅速的恢复?浙大一院副院长陈作兵说,高压氧有着“奇兵”作用,脑损害后必须第一时间恢复供氧,必须尽一切可能避免神经元的凋亡,保护脑功能,避免神经功能不可逆损害。
综合的唤醒治疗两天后,孩子会哭了,说明大脑已经有了情感反应,治疗第四天孩子睁开眼睛清醒了,孩子的家人连称“奇迹”。
到了第17天,孩子已经苏醒了过来,虽然还没能说话,但是眼睛已经可以跟着外界事物移动,说明他已经有了意识。
小方在一天天变得更好,说话的字数越来越多,情绪也越来越开朗,还会主动和医护人员到招呼,当他看到康复科医生孙云为他拍照片时,还笑嘻嘻地说:“阿姨,你又偷拍我,被我发现了。”
“因为他才6岁,还没有学到加减乘除,所以也没法判断他智力的恢复情况。”孙云说,不过这个漂亮、开朗、活泼又有灵性的男孩子,算是彻彻底底回来了。
孩子康复是个喜讯,可对于这个事件的讨论却始终没有停下。不少网友觉得,引起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家长疏于教育,而家长至今避而不谈……
相关文章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