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代教育出了问题怎么补救 如何解决隔代教育问题
    隔代教育出了问题怎么补救 如何解决隔代教育问题

    学会沟通 父母和其他的长辈对于孩子都是抱着关爱的一颗心,所以不论出现什么分歧,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既然都是出于爱,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好好沟通,肯定能达成一致意见。 学会融合 长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比较保守。只要不磕着碰着,不会去管他在做什么。而年轻父母则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待孩子会非常严苛。不妨做一下融合,各退一步,既给孩子营造舒适的成长环境,家人也能和平相处。 学会换位 年轻父母对隔代教育的问题非常焦急,想要快速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不妨让长辈放个假,自己体验一下每天带孩子的感觉,渐渐会明白长辈的辛苦,就不会只想着指责对方了。 学会参与 年轻父母总爱指手画脚,孩子的教育问题却不会具体参与,这是问题日积月累的根源。想要解决冲突,不妨亲自参与

  • 如何解决电话干扰者
    如何解决电话干扰者

    场景三:“每次只要你一接电话,孩子就会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打扰你,扯你的衬衫。如果你忽略他,或是让他等你通完电话,他就勃然大怒,大叫大闹,让你听不见对方在电话中说些什么……他现在就只要你的关注!”  3、对于场景三中的那个“电话干扰者”,你如何解决——让孩子明白,干扰大人打电话会有什么结果。  孩子发这样的脾气通常只是为了故意看看,他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父母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允许和不允许的界限在哪里。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表现。重要的是让他明白:什么是父母可以接受的行为。  (1)和孩子坐在一起,明确告诉他父母打电话时他是不可以打扰的,他必须等一下。  (2)发现接到一个比较长的电话,立即告诉孩子,“妈妈要打电话,宝宝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譬如,涂颜色。”这样,孩子在你打电话时就会全神贯注地做他自己的事。建议你在电话机旁边放一个玩具箱。你通电话时,如果孩

  •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方式哪种好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方式哪种好

      今天,在教育中出现了一种“还是过去的方法好”的潮流。  是什么让我们对现代教育产生了这种失落感?  我们的孩子被宠坏了,没有规矩,不懂得尊重师长……  从广播中听到的,从杂志上看到的,和从心理学专著里读到的,使我们越发对儿童教育不知所措。   是不是要退回到过去?  不一定!让我们清理一下思路,然后告别这种怀旧的情绪。  孩子的眼里不再有权威了  一些心理、教育专家提出,如今,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在建立规矩、让孩子体验挫折感和建立父母权威方面的欠缺,使得孩子变成了“家庭中的暴君”。  到底是该树立权威,建立规则,还是强调民主、平等?其实,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什么矛盾。因为权威并不意味着专横,规矩也不是束缚孩子的武器。  无论是民主型的家庭,还是权威型的家庭,规则都是必须建立的。就像孩子必须知道过马路要一看二慢三

  • 对付孩子任性,不能硬碰硬
    对付孩子任性,不能硬碰硬

    场景:  “妈妈,给我巧克力!”玩得满头大汗的林林跑回家里,对妈妈说。  “下楼的时候不是刚吃过吗?再吃牙会坏的。”妈妈不同意。  “我就要,就要!”林林跺着脚嚷起来。  “闹!再闹你爸爸回来又该揍你了。”  妈妈虽这么说,还是从盒子里取了一块巧克力递给他。不料林林嫌少,把巧克力一摔,坐在地上大哭起来。  妈妈无奈地将整个糖盒送到他面前,林林这才破涕为笑,抓了一大把跑出去了。妈妈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唉,这孩子,总是这么任性。  分析:  林林是奶奶带大的。从小被视若掌上明珠,有求必应。林林想买什么玩具,爸爸妈妈说不买,爷爷奶奶就掏钱。一来二去,林林有主意了,说他他就闹,有时一闹一两个小时,他爸为此没少揍他,可好像也不起什么作用。  由此可看出,林林的任性、固执同成人的溺爱放纵以及教育不一致有关。任性的孩子,长大了就可能发展为刚愎自用、钻牛角尖的人,很

  • 常听爸妈说哪些话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常听爸妈说哪些话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优秀,但是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其实根据教育学家的研究,父母的话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远的。如果父母经常说下面这5句话,孩子会越变越好,长大更有出息的。 1、自己来做决定吧。 经常说这句话是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负责任,父母要从小让孩子了解:每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强的孩子,长大了才能有所成就。 2、爸爸/妈妈爱你,但不喜欢你这样做。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指责他,如果父母能够说“爸爸/妈妈爱你,但不喜欢你这样做”,孩子在情绪上会更容易接受。而且最重要的是就事论事,这样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 3、你其实是想说什么? 许多情况下,孩子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父母就可以帮他们理清楚。比

  • 五十个高效育儿细节
    五十个高效育儿细节

          这50个育儿细节,真的可以帮助你,养育出一个超级优秀的宝宝!内容其实挺简单,可能你已经做了一些,但也可能忽略了,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小的生活细节,你一定要了解,因为它确实可以帮到你。|      妈妈们快仔细看看,自己能够做到了几条呢?   1. 许个愿:不用时时刻刻都以孩子为中心,但是每周要拿出一两个小时来,满足孩子几个愿望,别分心、别烦心,哪怕做一个已经让你腻烦的小小游戏。一定要记住孩子需要你的陪伴。    2. 让“我爱你”成为每一天的前奏和尾声:我们总是认为爱是应该有行动去表示的,但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去表达,我们还是要常常虚实结合一下。   3. 未雨绸缪安全措施:预先考虑好宝宝下一步会是什么样子,以便为他置办好相应

  • 该如何调理爱发脾气的宝宝
    该如何调理爱发脾气的宝宝

      婴儿一出生,就经常大声哭闹,手脚乱动,这种孩子容易形成暴躁的性格。但是大多数孩子脾气暴躁是后天形成的。其原因很多,溺爱是造成脾气暴躁的重要原因。如果家长对孩子一味地溺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会使孩子脾气越来越暴躁。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也是拒绝,使他的欲望总是求而不得,也会使孩子变得脾气暴躁,有时还会产生怀恨心理。因此家长应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地做说服工作,不要在孩子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断然拒绝,特别是当孩子一提出要求,没等讲完家长就马上给予否定,这样会使孩子分不清自己的要求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从而会影响他认识水平的提高,以致形成“反正家长也不同意”的想法。矫正的方法:    1.首先家长应找一找孩子好发脾气的原因,是孩子自我情绪调节能力低,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表达能力差,一点

  • 父母怎么给孩子做榜样
    父母怎么给孩子做榜样

    注重个人形象 人与人见面,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对方的形象,着装。所以,父母的着装要讲究,着装也提现了一个人的素养。爱打扮的父母,孩子也会自信。父母邋遢了,孩子也是邋遢的。着装是一个人的门面,门面好的一般更受人喜欢。 平衡饮食 父母挑食,孩子也会是挑食。每一种事物都有它自己的营养和味道,我们作为父母就首先要做到什么食物都吃,给孩子树立榜样。孩子爱吃什么,其实和父母的调教息息相关。平衡的饮食才能给父母和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 规范行为 无规矩不成方圆,坐就有坐姿,站就有站姿,走路不要弯腰低头。文明说话,不要爆粗口。不要说着低俗的口头禅,父母和孩子可以相互监督,从今天起,一起戒掉了。 坚持学习 知识的海洋是浩瀚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孩子每天在学校学习,

  • 宝宝学习习惯怎么培养
    宝宝学习习惯怎么培养

    三岁内宝宝如果有这几个习惯,以后学习不费力,家长偷着乐。不夸张地说,需要三岁内就开始着手培养,毕竟孩子越小习惯越容易培养。 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算是老生常谈了,但却不是每个孩子都具备,也不是每位父母都上心的。大家都知道阅读习惯很重要,但等孩子上小学再培养就很吃力了。 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一岁内就可以开始。先让宝宝接触会“沙沙”响的布书,之后逐渐过渡到洞洞书、立体书,再到普通绘本。等宝宝对书有了概念,产生了兴趣,阅读习惯就容易培养了。 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坚持”,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方法,就是把它纳入“睡前仪式”中。把它变成像刷牙、洗脸一样不可缺的流程,用不着坚持就能自然而然持续下来。 有了阅读习惯的孩子,在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上都有明显的优势,这些正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后劲儿”。

  • 开脱责任,逃避惩罚
    开脱责任,逃避惩罚

    幼儿的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而滥施惩罚就是造成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有的家长怕孩子变坏,常常不问清事由就训斥责备孩子;有的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动辄打骂;有的家长性格粗暴,孩子稍有不当之处就呵斥打骂。这些错误的家庭教育,都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做错了事或有行为过失时,为了开脱责任,逃避家长、教师的惩罚或打骂,便有意说谎。  这类说谎在表现方式上有三种:一是只承认一部分错误,极力减轻错误的力量。例如,为争夺玩具,彦彦打了涵涵。当老师来处理时,彦彦却只承认轻轻推了涵涵一下,而否认打了涵涵。二是全部否认错误,极力表白不是自己的犯错误。例如,扬扬在家,本来是他找玩具时打碎了桌子上的茶具,但却硬说不是自己打碎的。三是嫁祸于人。例如,三个孩子在滑梯上玩,其中一个故意推人

  • 教在私家车里和孩子游戏
    教在私家车里和孩子游戏

    1 编写一本旅行杂志。带上些活页纸和活页夹或螺旋式书箍,一盒蜡笔或水彩笔。与孩子一起将旅途中的新鲜事和风景记下或画下来,划出你所经过地区的地图草图,加上些解说词,然后放入活页夹或以螺旋式书箍装订起来。2 带一本好的歌本,领着孩子一起唱。记住一些有诗情画意的歌词,试着让孩子背诵。3 与孩子进行泡泡糖吹泡大赛,看谁吹得泡大。当然要注意不要让泡泡糖粘到车内设施上。4 教孩子认识机动车车牌。各行政区都有各自的车牌号,看谁记的车牌号多。5 带一根小绳,与孩子一起做手工翻绳游戏。6 带上磁性棋盘,教孩子学下棋,比如象棋、国际象棋、跳棋、围棋等。7 让孩子猜猜看,一共经过了多少个城镇或行政区划,走行了多少公里,距目的地还有多少公里。这时还可以教孩子认识地图,从地图上找到当前所在地以及行走方向、目的地的方向和距离。8 

  •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别让
    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别让

    再忙的父母,每天都该允出一点时间来和子女作些沟通的。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一般会用故事、音乐、聊天来哄孩子入睡,等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后,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少了。  沟通真的就开始变困难了吗?如果在孩子入睡前我们能一起坐下来清理一天的"垃圾",不让忧愁过夜,这是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呢?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基本的形式,就是与孩子谈话。我深信世界上好的教育,是在和父母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获得的。"如何做有效的沟通,是我们需要学习与探讨的。首先,沟通是有方法的。  常听不少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真是很不象话,好好地同他讲道理,他却不以为然,道理比你还多,有时还把我们父母的话看成是没有意义的唠叨,总之一个字--烦!他嫌我们烦,我们因他的烦而烦--他不想和我们多说话。  问题在哪里?是孩子的

  • 育儿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育儿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

    宝宝的降临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但是这份礼物让一些人觉得很沉,所以有些焦虑。那么育儿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心理学家认为,焦虑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育儿焦虑,则是父母对孩子成长不确定性的担忧。为了消除这种担忧,父母总是忍不住要为孩子设计人生,报名各种补习班,禁止孩子玩游戏,还要求孩子不能有丝毫偏离。本文作者赵昱鲲,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硕士,也是一个6岁孩子的爸爸。他认为:父母的责任从来不是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而是让孩子有能力自己应对瞬息万变的未来...... 别把“野猫”当“老虎” 有些父母,先是焦虑孩子说话晚,孩子会说话了,又焦虑孩子没礼貌;孩子有礼貌了,又焦虑孩子不会拼写;孩子会拼写了,又焦虑孩子在班上不主动发言······ 总之,前面的焦虑刚消失,后面的焦虑便接踵而至。 焦虑有益还

  • 孩子人际关系不好父母该做些什么
    孩子人际关系不好父母该做些什么

    很多家长向我咨询过有关孩子的社交问题,比如说: 孩子不知道如何和新同学、新老师打交道,每当换一个老师就不适应; 孩子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老师同学打交道的时候经常发生冲突; 孩子没有朋友、不合群,不喜欢和其他人在一起玩……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01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孩子是如何学会与他人交往的。 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从别人的声音、表情和动作来判断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比如孩子跟妈妈说完一句话后,妈妈们的脸色变了,孩子就会把这个信息吸收进脑子里,记着这句话有问题,如果说了妈妈就会生气! 孩子就像一块干海绵,不管是脏水还是干净的水他都照单全收。这时候孩子吸收的水就很重要了,懂得培养孩子的父母,孩子就会吸收最好的水,如果父母不懂得培养,跟着心情随性

  • 哪些事该给幼儿自主权
    哪些事该给幼儿自主权

    对于1-4岁的孩子,一般家长都会以孩子太小为由凡事包办代替。其实,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哪些是幼儿有能力决定的事情呢?   一、自已进食。孩子想要自己进食时,就由他自行尝试,只要为他系上围兜即可。孩子在练习自己吃饭时常常会弄得满脸、满地都是,这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而责怪他,剥夺他学习的机会。   二、对衣服样式、颜色的选择。天气冷的时候可以建议孩子戴上帽子、穿上外套,但对于外套里的衣服,则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三、玩具分享。当孩子不愿将玩具与同伴分享,有争吵行为发生时,别急着介入他们的争执之中,而应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四、独处的地方。当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绪不佳时,有选择独处的自主权,这段时间暂时不要去打扰他。   五、游戏区的选择。让孩子自己决定在哪个地方玩玩具,以不妨碍他人为原则,

  • 孩子的问题应让孩子自己解决
    孩子的问题应让孩子自己解决

    当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父母很少能袖手旁观、不闻不问的。一般,父母们会采用两种方式帮助他们,一是给予忠告;二是干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而,专家却提出不同的意见。  专家表示:忠告是强加于孩子身上的警告,另一种则会使孩子产生对父母依赖的习惯。因此,父母应帮助孩子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个学习过程包含六个步骤:  第一步:了解和澄清问题  运用反映倾听的技巧让孩子觉得他们是被了解、被接纳的。所以开始去理清问题有关的特定事件,并运用开放式问题。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则可以在与孩子谈话之时反复运用此步骤。  第二步:运用脑力激荡法  从询问“你想找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吗?”开始,如果孩子们不愿意,则回到步骤一,并且表示体谅及提供任何时候的协助;假如他们愿意,便要求他们继续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  “脑力激荡法”,这是一种不加评价、自由、创造性的思考方式,

  • 如何做一位聪明小孩的父母
    如何做一位聪明小孩的父母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过人,可在你一个劲地给孩子施肥加料,孩子越来越精灵古怪,小家伙们一个比一个聪明伶俐时,很可能父母自身的有些问题,会妨碍孩子的进一步发展。自己是不是够格做一名聪明孩子的父母,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孩子的发展,下面的40条,是著名儿童心理学家David Lewis在《How to Be a Gifted Parent》(如何做一名天才儿童的父母)一书中列出的天才儿童父母的特征,对我们望子成材的父母颇有启发:   1. 我尽可能认真并且很有耐心地回答孩子所提出的问题;   2. 我很慎重地从孩子所提的疑问中找寻问题所在;   3. 我提供场所给孩子展示他的工作成果;   4. 假如孩子有些未完成的创造,例如油画、水彩、雕塑等,我会容忍他能有那块杂乱的工作空间;   5. 我提供子女一个房间或室内的一部分供他单独使

  • 孩子犯错,你是惩罚还是教他从中学习?
    孩子犯错,你是惩罚还是教他从中学习?

    原标题:孩子犯错,你是惩罚还是教他从中学习? 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如何教孩子从犯错中学习? 首先,父母要改变对犯错误的负面观念和认知,不要觉得犯错误是一件丢人、无能的事。 其次,父母要学会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当我们把犯错误当做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很容易了。 相反,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做一件坏事,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丧气,会为自己的错误去辩解,为可能面临的惩罚去推脱责任。 第三,父母犯错时,要勇于向孩子道歉,给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犯错了,就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向孩子道歉,并和孩子一起去解决问题。 当我们带着真诚向孩子道歉时,孩子几乎总会说:“没关系的,爸爸(或妈妈)。” 孩子可能刚才还

  • 如何让孩子自信又独立?
    如何让孩子自信又独立?

        作为父母的您,希望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吗?希望他能神态自如地演讲吗?希望他能成为同龄人的小领袖吗?希望他能体谅父母,学会关心他人吗?希望他能面对挫折沉着坚定、迎难而上吗?儿童情商教育将为您的这些希望打开一扇八面来风的窗。   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情商   情商EQ(EmotionQuo-tient)即情绪商数,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非智力因素,它包括自我认识、情绪管理、自我激励、了解他人和社会交往。在评价情商高低时,一般将其具体分为“自信心”、“爱心”、“独立性”、“竞争意识”、“乐观”、“诚实”、“交往合作”、“意志力”、“目标性”这九项。   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成功方程式:20%IQ+80%EQ=100%成功,即一个人的成功,智商只起20%的作用,而80%取决于情商。情商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

  • 如何应付会耍赖的孩子——陈福国回答
    如何应付会耍赖的孩子——陈福国回答

        提问:guest     回答:陈福国(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      guest:我女儿19个月了,一不顺心她就赖在地上,请问:该怎么办?(15:53:53)      陈福国:当她赖地的时候,你应该非常明确地严肃地向她表达你的不满意。然后边讲边抱孩子坐起来或站起来。如果孩子不配合也可以让她立壁角。(15:54:51)      guest:如果按照您的说法去做,她就会大哭的,但只要哄哄她,就不哭了,如果我要不哄她,她就会一直哭下去,怎么办?(15:57:43)      陈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