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有赖于父母亲的抚养与教育,家庭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家长的素质。好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必须尊重幼儿的特点,科学施教,促进孩子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 学习科学育儿的知识。现在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以致教育效果不好,甚至造成了令人痛心的悲剧。为了教育好孩子,家长要多学一些幼儿生理、心理及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科学育儿的原则与方法,不断提高家教水平。 要提高自身素质。家庭教育不仅靠言教,更靠身教。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幼儿模仿性极强,模仿是他们学习做人的主要途径,而在家庭中,家长就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在影响着孩子。因此,要成为好家长,必须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作孩子的好榜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一、抓往关键,掌握赏识教育艺术 赏识幼儿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实践证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老师应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幼儿,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幼儿,并注重随机教育,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
孩子的降生是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绝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刚出生时,都会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这种体验非常复杂,也非常朦胧,甚至可以说是含混不清。我们一方面觉得自己的生命正在延续,一方面又会觉得,孩子,整个就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他的成长就包含着无限的可能。当你的手里小心地捧着这颗健康的“种子”时,你能说清楚它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吗?不知道!所以,孩子的出生给我们带来的幸福,不光是因为孩子有着健康、白嫩的身体,更因为他为这个家庭、为父母带来了无限憧憬和期望。 在这之后,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父母培育期望、验证期望的过程。 孩子会不会长得健康活泼、英俊漂亮?会的;孩子会不会养成完美的个性,既勇猛刚毅又富于涵养,甚至还有一点腼腆?会的;孩子会不会学到很多东西,既多才多艺又有一个不错的工作?同样会的……
生了二胎你后悔吗?有这几个人“使绊子”,想对二宝撒手都难。一点点尝到生了二胎的好处,她们可能会在矛盾的煎熬中把“后悔”二字说得言不由衷。 催生二胎主力——娘家妈 我表姐,大宝由公婆带,自己和老公一直在外面工作,小日子过得可美了。但是,自从带着老公回了一趟娘家小住,就很悲剧地成了被催生的对象,而催生主力就是——她娘家妈,也就是我姨。 我姨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年轻时养娃、孝顺公婆,老了带孙子。所以,她觉得女人这一辈子就是要为儿女操心,就一直劝表姐再生个孩子。用她的话说:“不管男孩女孩,再要一个,有俩娃,老了不受罪。” 在我姨没完没了的催生下,表姐今年终于添了二胎。但是,没出月子,表姐就后悔了,因为几年没带孩子,她真是熬不住。可有娘家妈在一旁鼓吹二胎的好处,她也只能忍着继续带二宝了。 所以,她现在后悔,
■ 育儿方案: 新生儿期 我们一般把出生后4周内的婴儿称作“新生儿”。这一时期,婴儿的生理发育还很不成熟,一般要关注婴儿的成长,精心护理。刚生下来的婴儿,除了吃奶、啼哭,差不多一天有二十小时的时间在睡觉。脑神经细胞几乎还没开始活动,所以,这一时期的婴儿的活动,大都是无目的和无意识的本能反映。 ■ 养育要点 宝宝出生3-4天后,因生理性脱水,体重会有所下降,这很正常。宝宝充分吃奶后,体重马上就能恢复,并持续增长。 ■ 发育指标 从出生到满月,孩子体重的增加比较明显,平均每天约增加40-50克,满月时体重增加约1千克。 ■ 生 理 指 标 男孩身高: - 体重: 3~3.5千克 女孩身高: - 体重: 3~3.5千克 ■ 育儿方案之训练方法系列 训 练 方 法 一 : 婴儿生下来耳朵就很发达,虽然听不懂
孩子出生后,母亲就义不容辞地担任起了喂养、照顾孩子的责任,与之形成了良好的依恋关系,而父亲仿佛远离教养、抚育孩子的工作,孩子无法对其产生强烈的依恋关系,对此父亲总是找出诸多理由解释。有人说,男主外,女主内,照看孩子主要是母亲的责任,有人认为男人为了家庭、个人事业,整天工作,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难道孩子只由母亲照顾,依恋母亲吗?其实不然,在亲子间形成依恋的过程中,父亲与母亲一样与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父亲如何与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呢? 记住面容 首先要与孩子相互熟悉,抽出一些时间观察你的孩子,要记住他长得什么样,细心检查他身体的各个部位,另外想办法让他盯住你的脸,并渐渐熟悉你的面容。 &nb
一个幽默的人会非常受大家欢迎。有的父母就想在幼儿阶段开始,培养孩子的幽默感。 其实,孩子的幽默感来自父母。尤其是在学前阶段。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潜移默化中,父母的许多特点在孩子身上都得到再现。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为人父母者,首先看看自己是否有幽默感?是否能够欣赏幽默? 所谓的幽默感,就是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的表达,让与自己互动的对象感到愉快。有这种言行举止的人,我们称为具有幽默感的人。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乐观,在生活中不断地制造欢笑,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愉快,自己也会富有成就感和自信。因此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较容易获得友谊。 研究发现,幽默感从出生后第一个月便开始了,如:小Baby在父母的逗弄下,便会呵呵地笑个不停;而1岁左右的孩子,会因为玩“藏猫猫”而狂笑不已。孩子幽默感的发展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正常情况下,1到1岁半的宝宝开始学习走步并能独立行走。倘若您的孩子此时仍不能站立,或行走经常摔跤、出现行走异常,则说明可能隐藏着某种疾患,这就需要年轻的妈妈们掌握一定的科普知识,善于观察幼儿的步态变化,了解孩子出现的新问题,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得到治疗。 佝偻病: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使食物中钙、磷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以致生长发育需要大量钙质的骨骼得不到足够的钙质而发生软化,从而影响了骨骼的生长发育,致使幼儿双腿支撑无力,起步晚。表现的步态为:双腿出现向内或向外弯曲,可致“O”形腿、“X”形腿。 脑性瘫痪:脑性瘫痪是指一种非进行性神经疾病。主要表现在动作不协调、步态不稳、足尖着地,双腿交叉呈“剪刀步”,或出现下肢瘫痪,或走路时双膝部相互碰撞,并伴有智力低下。 小脑病变:小脑位于大脑之下,其功能是协调身体的平衡和肢体
一、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才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对孩子爱的安全感,永远追不回对孩子童年的爱。 二、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人受到基因影响太多了,包括智力、个性等等,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基因问题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
儿童阅读,指导的重点不在儿童,而在父母。父母对读书的态度和行为对儿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热爱读书,那么,父母至少应该了解三件事: 第一件事,父母要了解读书对孩子的意义。 一些父母对孩子读书寄予过高的期望,期望孩子阅读能迅速提高思想觉悟、提高学习成绩、提高修养等。所以,父母在读书的问题上特别容易与孩子发生冲突。比如,孩子总喜欢看轻松的卡通,而父母则希望他们看有教育意义的书。谈到读书,父母多谈的是“教育功能”,谈的是“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但如果我们能冷静地面对现实,我们就会发现,“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一生”是一个神话。我们可以想想自己,是哪本书使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现在又有哪本书能改变你的孩子的一生呢?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开放时代,他们面临着比我们当年多得多媒介选择。除了书,他们可以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听录音带,甚
父母争吵伤害孩子怎么办?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父母争吵对孩子有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让孩子变得更没安全感,性格更敏感,更容易情绪化等。 但在现实的生活中,父母难免会有争执的时候。那么,父母争吵这件事,能不能让孩子不只是被动受伤害,能获得一些学习的机会呢? 最近,我在和小柚子相处中发现,如果事后能引入“复盘”的方式来和孩子讨论一下整件事,可以让他们从父母的争吵中,化被动为主动,收获一些东西。 什么是复盘呢?简单地说,就是事后对整件事进行一个整体回顾,思考当时为什么这么做;重复尝试不同的做法,看怎么做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举个和柚子爸吵架的例子,来解释下复盘这个概念。 五一从老家回来,整理东西时,柚子爸突发奇想,把我们毛巾的摆放位置改了一下,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自己的洗脸巾和洗澡巾挂一起,挂在洗手台上方;然后把我的洗脸巾和洗澡巾
孩子学习不用功怎么办,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特别是孩子学习方面必须要让他们养成好的习惯,那么,如果孩子的学习不用功,该怎么办呢? 除了功课最顶尖的极少数,孩子在父母眼中总是不够用功。他们很习惯在人前人后被父母嫌不用功,也早就学会洗耳恭听父母重复讲一百遍“业精于勤荒于嬉”的道理,但还是电子游戏照玩、经常泡在网上、考试照样临时抱佛脚。父母往往认定孩子就是命太好,才会这么懒。那么孩子不用功家长该怎么办呢?今天笔者就给大家一些建议。 首先、要攻克孩子的心理关来,也就是明白孩子的想法;要帮助其分源析成绩不理想的真正原因,不要一动就归结为孩子不用功或贪玩之类的,那样适得其反;要用理解的心知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帮助的方法。一定要记道住欲速则不达。 其次、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度心以及广泛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多种爱好,从鼓励孩子自制玩具入手丰富孩子的生活,
清洁卫生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许多疾病如腹泻、结膜炎、沙眼、寄生虫病等,都是由于不好习惯。 清洁卫生内容包括很多,也很琐碎,家长要不厌其烦地去做。按时洗脸洗手,晚上洗脚、洗屁股,冬天每周洗澡、洗头一次,夏天每天洗澡一次。定期理发、修剪指(趾)甲,勤换内衣,经常保持衣服整洁。婴儿应单独使用一套毛巾、脸盆和浴具。每天早上起床后进食前,用温水洗脸、洗手。只要妈妈动作轻快,不把水或肥皂弄到婴儿的眼睛、鼻孔、嘴里,一般婴儿是喜欢洗脸、洗手的。早晨洗脸、洗手可不用肥皂,晚上临睡前要用肥皂,因为经过一天东摸西摸比较脏,特别是洗手一定要用肥皂。用手拿饼干吃食品前必须用肥皂洗手。用肥皂洗手杀菌效果比单用水洗大7-8倍,可使手上的细菌除去90%左右。指甲最容易藏细菌,所以指甲长了就要修剪
案例:小廖夫妇的儿子已经4岁,原来是夫妻俩自己带,后来随着工作日渐繁忙,照顾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于是他们将儿子送到了幼儿园,想让他适应一下集体生活。没想到几周后,幼儿园老师打电话来,说他们的孩子可能有社交恐惧症,建议进行心理辅导。小廖夫妇很是诧异,每天上下学接送,儿子一看见父母就笑逐颜开,回家也不停地说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新东西,没看出异常啊。于是小廖决定请一天假,到幼儿园看个究竟。 在老师的陪同下,小廖来到儿子的班级,躲在窗外观察。他发现,无论是上课还是自由活动,自己的儿子总是一个人躲在小朋友们的后面。老师上课提问到他,他低着头、红着脸,不知道嗫嗫嚅嚅的在说什么;自由活动时,小朋友们大部分都聚在一起玩,但自己的儿子却一个人搬着小板凳在边上自个儿玩积木。同时,小廖
闹闹是家里唯一的一个孩子,不光父母宠着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把他当成手里的小宝贝,倍加爱护。因此,乐乐在家人的无限溺爱下,逐渐长成了一个被同伴排挤、让老师头疼的熊孩子。 闹闹成长成这样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家里没有规矩来约束他。只要他想要一个玩具,无论这个东西是否是家庭条件可以承担的,家里人都会买给她。炎热的夏天,闹闹非要去公园里和狗狗玩,奶奶就立马带着闹闹去,要不然闹闹就会大哭大闹。 家里来了客人,客人还没开始动筷子,乐乐就对着饭桌上的饭菜挑挑拣拣,一旁的家人也不会加以克制,反而会说:“小孩子嘛,就是这么调皮。” 家庭对于闹闹来说是一个自由的王国,他就是这个王国里的国王,可以随意地指使别人,而自己却不受约束。 如果孩子不受规矩的约束,迟早要吃大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一、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
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幼儿期是发展语言和口语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与老师、幼儿与幼儿之间双向互动的语言交往随处可见。如:教师给幼儿讲故事,开展小小故事会,在角色游戏中,通过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对话,都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与幼儿在一起时,我会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让幼儿敢说、会说、多说。 一、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环境是语言的源泉,幼儿语言的丰富依赖于周围良好的语言环境。我在教室墙角处,给幼儿设置了一个图书角,鼓励幼儿将家中的图书带到幼儿园来,共同阅读。在看书时,我鼓励幼儿从开始到最后,一
现在校园欺凌的时间时有发生,很多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在外面会被欺负。那么想要孩子以后不被欺负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家长一听到自己家的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负都会变的异常激动,有的家长甚至会带着孩子去找那个“熊孩子”算账。可是冤冤相报何时了,更何况这只是孩们之间无意识的拌嘴、打闹。如果家长参与进来,其性质就变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养出一个不被欺负的孩子? 一、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中国式带孩子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不小心磕桌子上了,疼得哇哇叫,这是家长都会立马抱起孩子嘴里说到“宝宝不哭,都是桌子的错,磕到宝宝了。我们打它,不哭了啊……” 我想问,桌子静静的放在哪里,惹到你了吗?干嘛要怨人家。此事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先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他不哭,然后再给他讲道理,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做错事人才是那个该道歉该受罚的人。
一般十五六岁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会产生叛逆行为,而青春期的叛逆还是会给孩子带来一定危险的。家长在面对叛逆期的孩子该怎样去教育呢? 孩子处于叛逆期的话,家长可以通过以下6个方面来教育: 一.要摒除家长对孩子居高临下的心态,放下身段 ,以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的身份出现,这样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二.孩子正在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切忌脾气暴躁,大骂出口,大打出手,如此反而会使他们反感而更加叛逆; 三. 对处在叛逆期的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那怕是他们一丁点的成绩和进步,都要及时地发现,给以足够的鼓励与表扬,增强他们成长和向好的动力; 四. 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及外出旅游,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 五. 要与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使他们体会到乐
教孩子认识分享 不要让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里所有吃的玩的都人人有份,而不是只为他一个人准备。特别是家里的老人不要过于溺爱孩子,而是每个人都应共享。在生活中让孩子学会分享,不是跟孩子讲道理,而是让孩子通过动画、故事、绘本等方式慢慢明白分享的必要性。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分享。 认真对待孩子的分享行为 当孩子出现分享行为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接受,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例如:当孩子在吃一样东西的时候,大人会问:可不可以给我吃一点啊。孩子同意分享后,大人不要说我不要你吃吧,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以为大人不吃这些东西,以后更不会主动分享自己的食物。所以,如果孩子将东西分给你,你一定要高兴地接受,并表扬孩子。因为家长的认真对待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心里强化。分享后得到家长的表扬,孩子会更开心,从而更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
父母在对宝宝进行早教的时候,要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早教的方法。因为不同年龄、性格、身体状况的宝宝的教育重点是不一样的。 宝宝早教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最重要,父母要特别重视 我们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身心健康、智力优秀的宝宝。早期教育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分别是0-3岁和3-6岁。可馨育儿说,在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是0-3岁,这期间宝宝个性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有明显的表现,他的智力、性格、兴趣爱好、对人和事的一些态度都有所表现,所以要很重视第一阶段的培养。 宝宝一出生,父母就要给他3种“食粮”:第一种是物质食粮,即宝宝的营养健康。这方面父母一般都比较重视,但是怎么科学喂养需要父母去学习、实践。第二种就是爸爸妈妈要全身心地爱自己的宝宝,给予他情感的食粮,要进行呵护和照料,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是喜欢他的,这样他就会满足心理上的安全感和依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