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虽然不支持去打骂孩子,但是有些情况下可能要“破破戒”。那么需要用到打骂来教育孩子的情况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很多人都提倡“不打不骂,教出好孩子”,包括我自己也很排斥打骂孩子。但是,现在“熊孩子”太多,就像网友说的那样:“你家‘熊孩子’你现在不管,将来自有人(比如伸张正义的人,警察叔叔)帮你管。”与其麻烦别人“管”,我感觉还不如自己现在狠心把孩子教好。 但是,太过严厉地打骂孩子也不好啊。我们要看情况再“动手”,这样才能避免伤害孩子。比如,以下这几种情况,你可能非打不可。 孩子不尊重女性 前不久一则13岁“熊孩子”在游泳池冒犯一位女士的新闻大家应该还未淡忘。事件的最后,是这位女士在舆论的压力下以自杀了结。面对这一悲剧,我们不能只做一个事不关己的吃瓜群众,或是推波助澜的“舆论帮凶”,而是要反思,沉
现在的大多数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有着隔阂,各种叛逆,疏远,那么如何与孩子好好相处?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青春期成了疏远期、叛逆期、争执期的代名词,很多家长百思不解,为什么一直以来很听话的孩子,好像突然之间就变得浑身是刺,难以交流了。其实问题就出在家长们习以为常的“听话”上面, 太多家长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却忽略了到底怎样才是和孩子“好好相处”。 其实方法并不难 只需要四个一分钟 教你如何改善和孩子的关系 1.一分钟低头 家长也会犯错,但是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家长从来不轻易向孩子认错! 居高临下、厉声说教的威严家长有之,溺爱无度,骄纵成性的家长也有之,但是能够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去对待,理智的父母却多并不多。 事实上,家长最会犯的错就是冤枉孩子!但是事后发现自己错了,有的
一.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当孩子自动想要尝试新事物时,大人就算已经预知会遭到失败,但仍应该让孩子去试试看。也就是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的滋味。在有的家庭中,当孩子在准备做新的尝试时,家长或是说当心啊……或者,干脆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了,这样既剥夺了孩子尝试新事物、获取新经验的机会,又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须要放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 二.发现优点,应积极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时期并不是大学阶段,而是在她生命的初期,也就是从出生到六岁这个时间段。”孩子出生后,除了保证他营养充足外,如何教育他,如何教好他,成为每一个父母最为关心的话题。 家庭教育要抓住的时间段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时期并不是大学阶段,而是在她生命的初期,也就是从出生到六岁这个时间段。” 孩子在0~6岁,这个年龄段对新鲜的事物会表现得极其敏感,可以称之为儿童“敏感期”,也是生命发展的关键时间点,这个期间,他们学习东西会很容易,若是父母错过了这个最佳时间点,那么娃今后的成长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长期从事青少年犯罪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也提出过相应的观点,孩子在6岁前是品格养成和家庭教育的关键期,父母的培养方法尤为重要。 孩子身上出现的大部分问
高晨/摄 接触神童 魏永康??成长的烦恼 出生在湖南华容县,两岁的时候识两千多个汉字,他4岁开始读小学。1987年,4岁的魏永康几乎学完了小学六年级的课程。只有高中文化的妈妈觉得应当送他上学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于是4岁的魏永康被送到华容最好的小学??华容县实验小学上学。3年时间完成了小学6年的课程,在8岁时,他进入中学学习,13岁开始读大学,17岁就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他的经历让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天才、神童。但19岁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适应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学。 郎朗??天才钢琴家 两岁开始玩钢琴,3岁开始正式学习。小时候之所以开始喜欢钢琴,是因为看《猫和老鼠》,其中有一段是老鼠在弹钢琴,弹的是一段古典乐,当时想老鼠
一起来了解孩子头脑发育的秘密,为不同年龄的宝宝设计相应的智力升级小游戏,来激活他们的大脑潜能。 0~1岁 这一时期的宝宝主要是通过眼睛、耳朵等基本的感觉器官,来接受外界的各种刺激,获得各种体验,来为脑部的发育打好基础。提供适当的感官刺激,可以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让潜能转化为现实能力。 9种游戏刺激感官 1、用积木发声 给宝宝两块积木,让他一手拿一块,然后相互撞击,发出声响。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扶着宝宝的双手,教他撞击。这样,你还可以控制撞击的力度,让宝宝感受到,用力撞击时,发出的声响会大些;用力小的时候,声响也会变小。 效果:拿积木撞击可以锻炼小肌肉的力量,撞击时发出的声响可以有效地刺激听觉。&n
职场妈妈 0-3岁是宝宝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为此许多职场女性在宝宝出生以后,辞掉了工作,专心做起了全职妈妈,也有的妈妈不愿意丢掉来之不易的工作,继续留在职场打拼,其余的时间照顾宝宝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各有各的快乐和苦恼,但无论怎样,正确的教育方式是最重要的。 全职妈妈 职场丽人为爱转变 说起自己当全职妈妈时的温馨时光,谢女士脸上露出了笑容:“怀孕中期,我就辞职在家了。现在孩子将近两岁了。每天早上,孩子醒来看见我都会先开心地笑一阵,会说话时还甜甜地叫声‘妈妈’, 每当这时,所有的辛苦都被幸福和快乐所取代。” 带孩子到医院体检的顾女士认为,能够做个全职妈妈是件很快乐的事。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闪光点,特别是0-3岁这个阶段的教育很重要,如果不在家全职
大家还记不记得北京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 事件梗概是:女子埋怨老公开车肉,吵着吵着甚至自己从副驾驶下车,绕到驾驶位想要替换老公,悲剧就此产生,整车受到了老虎的攻击,造成女子和她的母亲一伤一死。 有的人认为是不遵守规则所致(园区内随处可见的醒目标识并未引起当事人的重视); 也有的认为是对方的情绪管理出了问题,再生气也不能罔顾自身的安危啊; 有人甚至建议,直接把这种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从择友或择偶名单当中剔除。 在我看来,夫妻之间争吵闹脾气,在生活中很常见,只是这次老虎事件将它无限放大呈现了世人面前。 若按照当下的媒体导向,一味去指责“情绪化”是个坏东西,那么可以想到,以后人们对“情绪化”这东西,态度将会更加严厉。做父母的面对孩子闹脾气,也可能会更加焦虑和苛刻。 这样做的后果,其实比老虎伤人更可怕。
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因为最能够影响孩子的人是父母。那么好的家庭教育需要遵循的法则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归属法则 保证孩子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这条看起来是废话,哪个家长不想给孩子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但实际上,每个家长都做到了吗? 比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娇惯、顺从孩子,由着孩子任性,养成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有的家长之间经常在孩子面前争吵,破碎的、长期分离的家庭更让孩子缺少归属感。 如果家庭变化不可避免,家长更要重视对孩子的安慰疏导,而不可采取疏于管教、溺爱、过分严厉等错误做法,更不能因家庭破裂而迁怒于子女。 希望法则 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家长们都是对孩子寄予希望的,但有的家长把这种希望都转化为了给孩子的精神压力,却没有让孩子看到自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亲吻也逐渐成为一个尴尬的话题。因为大多数小孩子的思想里认为亲吻仅仅是向别人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但大人们可不以为然。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掌握亲吻正确的含义,从而避免一些错误的或不得体的行为。虽然你不应该让孩子感到亲吻别人是不好的事,但你可以提出更好方案,去表达他们的爱。 1.正确引导 鼓励孩子用其他的方式和别人交往,并告诉他们什么行为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另外要说明嘴唇上的吻是要留给自己真正爱的人,对于你关心的人脸颊上的一吻或拥抱就足够了。例如:他的朋友,老师或同学。 2.保持耐心 根据儿童健康组织:如果我们的宝宝已经5或6岁了,那么我们需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可能会尝试用接吻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的行为,他们经常会通过玩过家家或角色扮演来模仿大人的行为。在这些情况下,通常可以建议我们的
和孩子协商,一起制定规则 制定规则的时候,要让孩子参与进来,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可执行性。不然指定的规则过于苛刻,孩子根本完成不了,就不好了。可馨育儿强调,规则一旦制定,就一定要共同遵守下去,不能因为其他事而终止。当孩子或父母没有遵守规则时,就一定要受到惩罚,不能有例外。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规则 父母制定规则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的特点。要让孩子参与进来,协商着制定规则,削减孩子的抵触情绪,保护他的自尊心。也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制定这个规则,对他自身有什么好处。我们制定规则的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为了羞辱他们的。而且,刚开始制定的规则不能太多,免得孩子完不成。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榜样 父母平日里做人做事,要言出必行。给孩子制定的规则,父母首先就要遵守,孩子看到父母都严格
一个“精英”妈妈的醒悟 “喜欢用孩子的成就来为自己脸上贴金,是中国父母的一个‘陋习’。”日前,某报刊登了一个白领父母为孩子升重点小学参加考试前后经历引起不小反响。就此,同为高级白领,并有海外求学经历的一位父母措辞激烈地和记者讨论起幼儿早教走入误区的话题。 在海外留学期间,这位父母也曾做Baby Sitter,在帮老外看孩子的兼职工作中,她开始对自己曾受到的教育和中国父母的心态有了新思索。 “在美国,父母不会刻意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从不会说,你看JOHN已经会什么什么了,而你怎么还不努力之类的话。在他们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点,他们只会跟孩子的过去比较,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可以了。这一点,和中国父母非常不同。”她坦言,从小自己就生活在父母不停的督促声中:“你看隔壁阳阳会自己读童话书了;为什么你们班上的王震庭比你分数高
有关语言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学习外语的最佳阶段是儿童时期,而在儿童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通过做游戏和听说小故事不但能增强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儿童学习外语的语感,为儿童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外研社儿童英语乐园教学指导张越琦告诉记者,外研社一直倡导以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习英语,让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快乐的游戏来加深对小故事的理解,并逐渐形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在教学中主要突出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贴近生活,以引起儿童的共鸣,如:《我陪爸爸买东西》、《班级照片》、《熊妈妈的礼物》等;二是寓教于乐,让儿童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如:《两只小猪顽皮记》、《快乐一家人》等;三是知识教育,让儿童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学到科学知识,如《鹅的故事》、《猫的大家庭》、《与海牛共舞》等;四是心理教育,
在这里学习英语的宝宝年龄都在一岁半到两岁半之间,别看他们年纪小,可是,掌握英语的本领可不小。利用宝宝对音乐的敏感,让他们在唱歌的过程中锻炼了英语的发音,英语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北京丰台试验艺术幼儿园分园保教主任——杨雪梅:“在一种游戏的形势下,根据孩子的特点,老师把英语融进游戏当中去,贯穿到一日生活之中,对孩子进行英语的渗透,这样孩子在一个轻松愉快比较自由的氛围里学习英语,他会掌握的很自如而且易于接受,这样英语在孩子幼小心灵里他会觉得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不是为了学而去学,而是在玩儿中掌握了这项本领。” 宝宝学英语,是近年来被家长与幼教工作者广泛接受的一种早期教育方式。专家表示,就语言学习的角度来说,孩子及早学习英语,是有一定优势的。 首先,早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小。大人学英语时,会介意自己的文法和意思是否正确,说错了会觉得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永远是最有 影响力的人。那么问题来了,爸爸容易影响到孩子的缺点有哪些?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男孩子来说,一开始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把爸爸当成自己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爸爸对儿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爸爸能够“遗传”给儿子的,并不仅仅是样貌,还有很多的性格特点。 爸爸有这5个缺点,最容易“遗传”给儿子,你家中了几条? 1. 不尊重女性。爸爸对于女性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儿子,比如爸爸是如何和妈妈相处的,怎样对待家里的姐姐或者是妹妹的,这些儿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个重男轻女的爸爸,儿子也更容易“遗传”到爸爸的这个缺点,潜意识里就把自己放在高于女性的位置。 2. 不做家务。男性在家里的责任,身为丈夫应该做什么,这些其实是在男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最重要的老师,就是爸爸。如果爸爸一直都不做家务,每天爸妈下班
现在的父母大多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爸爸妈妈们是否意识到,鼓励性的言语说得不恰当也可能破坏孩子的自信心呢。这里我们列举了几种听起来没错,但实际上对孩子成长不利的鼓励之词,希望引起爸爸妈妈足够的重视。 婷婷从幼儿园回来,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 错误回答:妈妈完全了解你的感觉。 自然,你是想告诉她,妈妈理解她,并且想让她知道愤怒、难过之类的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你这样的安慰更容易激怒孩子,孩子会觉得你这么说是觉得他经历的事情很正常,她的不快不仅没平息,很可能以后她什么都不愿告诉你了。 正确做法:从问一些简单的问题着手,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及细节,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比简单的安慰有效得多。 小涛刚刚同小伙伴玩了,回家却宣称:“我一点也不喜欢大明。” 错误回答:“不可以这么说,大明是个好孩子。” 你只是
相信父母们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怎样教孩子,孩子才可以成材?这是教育界中一直非常热门的话题。 每个人从一出生都是什么都不懂的,没有人比别人一生下来就聪明。这些都是通过后天的教育所改变的,很多人之所以可以成功,往往源于一些不起眼的良好的习惯。 教育界中有这样一句话: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一生影响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孩子的低年级的阶段,要想孩子将来有出息,变得优秀,那么父母们应该从孩子饿习惯抓起,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益。 下面就来分享一位清华母亲的教育方式,如果你家的孩子正处在三到九岁之间,那么千万不要错过习惯的养成期,值得借鉴学习。 一、习惯篇 1、做人方面 父母们要教会孩子们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有能力的话可以帮助妈妈做一
孩子慢慢的长大,逐渐到了与父母分床睡的时候。可是,正如许多家长所体会到的一样,说服孩子单独睡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像孩子的又一次断奶一样,是孩子从依赖父母走向独立生活的一站,父母要认真对待。 如果孩子一直习惯和大人同睡,那么,父母应该配合孩子的发展及个性,用孩子听得懂、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慢慢引导孩子养成独睡的习惯。 尽量鼓励他单独睡,而且配合他的安全需求,提供一些设备。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你的房间,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小床、小灯等来布置……” 陪伴在他的房间里,讲个故事或放录音故事和音乐等(最好是他从小就听过、很熟悉的柔和优美的催眠音乐),那么他就会很快地睡着。而且,最好经常变换方式,有时讲故事,有时改放录音带,以免有时父母没空或不在家时,又行不通了。 事先讲好:“你可以睡在妈妈的床上,可是等你睡着以后,妈妈就会把你抱回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启蒙师,教育孩子也分等级,那么教育子女有那几层境界呢? 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位父亲,堪称天下父母的典范。他不但自身学识过人,教育出的子女也都是国之栋梁。这位伟大的父亲就是梁启超。 梁启超共有九个子女: 长子梁思成,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次子梁思永,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五子梁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家其他几位子女分别是诗词研究专家、军官、图书馆学专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曾做出不凡的成绩。 所谓“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这在近现代家族史上极为罕见。 梁家满门才俊,主要归功于梁启超的教育理念。 三流父母,做保姆 传统的中国家长,习惯做孩子的保姆。 老一辈人管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