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个成年人来说,说话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只要他们想说,完全可以随时随地说任何话。当然这些话肯定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说脏话。关于孩子的语言成长、训练和恢复有哪些知识? 然而这种成年人驾轻就熟的小事放在孩子身上就不太合适了,因为刚刚开始学说话的他们很难做到成年人那般轻松和惬意。 而且一旦他们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语言问题,比如说话发音不准。那他们又得在这个难题的基础上翻上一番可能还不止。 于是“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好好说话”的问题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了很多父母的面前,成为他们养育孩子路上的一个难题。 不过要想让孩子好好说话,我们就必须从孩子语言发展的阶段开始寻找线索。 注意儿童语言发展每个阶段不同的特点 1.1-3个月 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借助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发声器官来喊叫,以引起父
暂时隔离法是孩子在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刻将她置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他必须呆在那里,直至定时器响了之后方可离开。隔离的时间长短遵循一岁一分钟的原则。 父母如能正确使用暂时隔离法,则它对于终止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安全的、有效的,同时也能减少父母的生气和不安,并能使亲子关系迅速恢复至正常。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正确使用暂时隔离法会对孩子产生情感上的伤害。惩罚妙招--暂时隔离法。 一、那么哪些不良行为应受到暂时隔离的警告之后仍不服从命令,不能立刻终止错误行为。 二、当孩子出现上述某种行为之后,父母如何使用暂时隔离法呢? 1.以不超过10个字的言语和10秒钟的时间将孩子送入隔离地点。 2.以依据一岁一分钟的原则设定好定时器,将定时器放在孩子能听见铃响的范围内。 3.等待定时器铃响,等待时不要给孩子任何关注。 4.定时器铃响后,问孩子被送入隔
回想一下,什么时候你仰望“大”人物?对你是个挑战的刺激呢——自我想象为一个超级英雄,在日常生活中行使你所向往的权力,多有趣!孩子们自然模仿能够克服在他们道路上任何障碍的无所畏惧的超级英雄。然而当孩子们开始跳跃和翻筋斗时大人总是担心会有什么意外发生,或者惧怕孩子们在不适当的时候模仿如此行为。要记住这种类型的扮演活动给了孩子们面对他们惧怕和显示身体能力的机会。在大人监督的情况下,“超级英雄扮演”能够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和教他们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如何激励创造性。当孩子们开始装扮他们是超级英雄时,大人可以帮助他们做得更像。这里是几点建议: ★向孩子们讲明超级英雄不是特殊人物,只是因为他们身体强壮有力。要指出超级英雄向其他人表示友爱和对别人提供帮助,当孩子们也这样做时要称赞他们。  
总是有很多旁观的人对妈妈们指手画脚,似乎只要是个长辈就可以过来指教妈妈们,什么样的行为对孩子不好,成为妈妈了还打扮让孩子怎么想?等等各种各样的人,都在要求妈妈们将全部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哪怕是花点时间打扮下自己,都会受到某些人的指责,甚至有些妈妈自己也认为,孩子都有了,还有什么好打扮的。 妈妈不打扮,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容易影响孩子的一生的走向。 然而,一个完全不爱打扮的妈妈,对于孩子也许并并非是一件好事。 佳佳妈妈是不打扮妈妈中的典型代表,很少花心思打扮自己,全身心的照顾孩子,上班时间上班,下班时间洗衣服做饭带孩子,所有事情全包,孩子向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老公也像个孩子一样,从来不会伸手帮助做点家务。 佳佳妈妈只要开口,对方就是一句,你不是都做完了吗,还有什么要我做的。佳佳妈妈一看,确实,所有家务都被自己做了。 佳佳妈妈
每年夏天,溺水是青少年的“头号安全杀手”,因为身边没有大人照看,再加上泳技不佳、安全意识差,在意外发生后,又不懂得如何自救,结果酿成悲剧。家长很有必要为孩子上一堂教育课。 孩子防溺水,记住这“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开始就不和孩子讲条件 许多父母习惯说“吃不完饭就不许看动画片”,这对孩子其实不好,因为孩子会效仿父母动不动就讲条件。也不要对孩子说“这样爸爸妈妈会高兴的”之类的话,孩子为讨父母的欢心可能会撒谎或干出其他的蠢事。有些父母常说“你不听我的话,我也不满足你的要求”,父母会因此而失去尊严,并诱发孩子产生报复心理。其实,从开始就什么条件都不讲,提出要求并督促执行就是了。如此,孩子不可能学会讨价还价。 家长和孩子商订规则 父母与孩子一起协商规则更能激发他遵守规则的主动性。父母常要以通俗的语言告诉他为什么制订这样的规则,为什么有些事不可以不能讨价还价。比如,与孩子共订规则“先洗手,再吃饭”,这不可讨价还价,否则手上的细菌就会吃进嘴里会生病。 态度一致 父母立场要坚定,前后态度要一致,不可情绪化,不能心情好时孩子
随着孩子长大,尤其是进入幼儿园后,他会有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的,而且会遇到各种性格的同伴,包括那些攻击性很强的人。所以,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同龄小伙伴交往的技能,对其建立与同伴的关系,以及他自身的健康成长来说,都非常重要,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教会孩子如何与各种性格的同伴相处,而不是代替他处理这些事情。 首先要多为孩子提供与小朋友共同玩耍、游戏的机会,让孩子经历与同伴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当孩子之间发生争扮玩具或争执等问题时,先看看孩子能不能自行解决。孩子们有他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一般父母不必插手。如果遇到那些攻击性很强的同伴,必须有父母出面调解时,父母必须以十分冷静的态度先把孩子分开或把攻击性强的孩子引开,了解事情的经过,最好在事后告诉孩子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如何处理。对大一些的孩子
1、提供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与支持性环境。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激发其对家的向心力与荣誉,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2、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要关心。当孩子显示出特殊才华时,要及时鼓励辅导;当孩子有了一些不良行为迹象时,要立即协助指导。3、接受孩子的错误和失败。对孩子要有信心,孩子的信心是成功的保证,在孩子错误或失败时,父母要更具耐心,帮助他渡过难关。4、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培养生动、积极的学习意愿。设法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用赞美、鼓励的方式,让孩子自动自发的学习。5、让孩子有机会动手做。亲手做的学习效果往往比直接教导要好,设法指导孩子实际操作,享受动手做的乐趣。6、父母应以身作则,树立典范。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子女,做孩子的楷模,安排有意义的活动,亲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7、容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和新奇的想法。鼓励孩子说
父母感到最苦恼的一件事情就是家里有一个“熊孩子”,不知道如何管教为好,那么在面对熊孩子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可以管教呢? 小孩子有时会特别不听话,让大人感觉像是专门与自己对着干。到了睡觉的时间,孩子还想再玩会儿,你把他叫到床上,过一会儿他就非要再爬下去找个什么玩具,你把屋里的灯全部关掉,他又嚷嚷着要打开,好不容易又哄到了床上,小家伙又要拉着你的手在阳台看外面马路上的车辆。这样一番折腾少有家长能忍受得了的。所以很可能以家长的一通臭骂,然后小家伙抹着眼泪,悻悻地躺到自己小床睡着而收场。 但是到了第二天晚上该睡觉的时候,孩子又不听话了...这让家长如何是好。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可能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利。 一方面因为小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就会产生叛逆情绪,不喜欢家长老是对自己发号施令。 另一方面,这也是他们寻求价值感的一种“幼稚
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为什么”就是一次发现,一次发现可能就是一次科学探索。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错过3、4岁这个发现的年龄,引导孩子们爱上“科学”吧! 这是亮亮最开心的一个圣诞节!3岁的亮亮和爸爸一起看雪去了。 纷飞的雪花那么美,飘在脸上凉凉的,好舒服。他一直奇怪,雪是怎么来的,他从爸爸那里知道“雪是从天上来的!”“雪有六个花瓣,像花一样,所以叫雪花。”那天爸爸还和他一起打雪仗、堆雪人,真是太开心了。不过他也有件事情很烦恼,那就是他想把雪花带回家等妈妈回来,可是雪花回到家很快不见了。爸爸说,雪花在温暖的地方就会融化,成了水。这些都是为什么?亮亮整整一天都在这样想着。 其实,“为什么”是很多3、4岁孩子都在想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孩子们对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3、4岁的孩子正好开始了对世界的神奇探索,每一次触摸、每一个发现,在我们成人眼里已经熟视
如何为宝宝选择英语教材 选择适合孩子的英语教材,引发他们的兴趣很重要,以下几点是专家给我们的建议: 符合孩子的程度 要选择符合孩子认知程度的教材,程度要适当,太简单会停滞孩子的学习,太难会让他们有挫折感。 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 要选择贴近生活主题的教材,观察孩子的兴趣,投其所好。假设他喜欢车子,就选择有车子的教材;假设喜欢水果,就选择有水果的教材,以此类推,让孩子将生活与英语结合在一起。 选择好玩的教材 要选择好玩的教材,让他能够操作的、幽默的、能够游戏的、压力小及趣味高的,而且记住不要一直把学习当作前提,只要孩子觉得好玩就会学习,没有兴趣当然不想接触。 避免雷同 不要买太大套的书,孩子会很难消化,因为孩子是很善变的,错过了有兴趣的时间,就不想去碰了,家长
一分钟的威力是很巨大的,所谓的一分钟母亲,关键旨在提醒妈妈,无论多么忙,都应该每日抽出时间来,哪怕只是一分钟的时间,也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和表达你的爱。 “一分钟母亲”的内涵 优秀的一分钟母亲,每天真的只花一分钟的时间去教育孩子吗? 具体点说,是花很少的时间,去启发指导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约束自己。当然这是在孩子懂得自己教育自己和约束自己之后。通用的法则是:孩子到了能听懂或者能领会到父母的话语和形体语言的意义的年龄,他们就能自己教育自己和自己约束自己了。一般的宝宝在一岁半和两岁之间就能明白与听懂父母的话了。 通过父母的启发与教育,孩子们一旦拥有某一知识和懂得某一道理,自然就会主动地也可以说是下意识地运用它们
日常生活中,家长很容易和孩子发生冲突,这样就影响亲子关系的亲密度,如果家长和孩子发生了冲突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通常父母都用错了方法,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解决亲子冲突的两种无效方法 今天和大家一起共读的教育专著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著述的《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内容主题是:解决亲子冲突的两种无效方法。 所有的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的和孩子会发生冲突,有时还会从无关紧要的冲突中升级成激烈的斗争。大多数父母都试图通过使用两种基本无效的方法来解决冲突:听家长的或是听孩子的。在这两种解决方案中,都会有一个人赢一个人输,一个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另一个人则没有。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为何在解决冲突的时候,这两种方法都是无效的。 大多数父母把育儿中的整个教养问题看作严格或宽容、强硬或柔和、独裁或纵容的问题。由于他们深陷于“要么
中国儿童的智力在遗传和后天开发两个方面,母亲的影响都要超过父亲。??在影响儿童智商的遗传与后天智力开发与环境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占61%,后天智力开发与环境因素占39%。父母与子女智商相关系数都很大。在遗传方面,对中国儿童智商的影响,母亲方面与父亲方面比较,约为5∶4。在父母对儿童智商后天开发与影响方面,母亲的因素也明显高于父亲。专家们把儿童出生后对智商影响的最大的23个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发现,居于第一位的是家庭教育,其次就是母亲的文化素质。而在家庭教育这一最重要的因素中,母亲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其它影响儿童后天智商开发的是胎次、父亲文化素质、怀孕月份、家庭类型等。为此,女性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是优生优育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所谓“问题儿童”,多是出在有对子女溺爱、父母不和、父母对孩子态度不一致
4-5岁正是天真快乐的年龄,可是,现在不少这个年龄的孩子却天天喊着“烦得很”、“没意思”…… 一位父亲抱怨,他与5岁多的儿子聊天时,他总是说:“你烦不烦啊。”那口气和神态竟和他妈妈非常相似。另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则表示:她的孩子现在总是不开心,口头语就是“生活像一锅没味儿的白菜汤”或是“我是一只不被看好的股票”,这些都是孩子的爸爸经常说的。 许多幼儿园老师也有这样的感觉,一些小朋友天天愁眉苦脸,上课时总是说“我对这些没兴趣!”、“有完没完啊!”……开始时,老师还觉得孩子跟“小大人儿”似的,很“深沉”。时间久了,却发现其中的两点共同之处:一、说这类语言的孩子,父母多是比较繁忙的上班族,很多人对自己的现实状况不满意,平时爱发牢骚。二、这样的孩子心理压力特别大,对
“你没长手?窝囊废别人打你;你就不知道打别人?”放学路上小刚被同学欺负,哭哭啼啼回到家里,看到一身泥水的小刚,母亲气得教训起他来。 听到隔壁女工王英教子的话语;我赶紧起身赶过去对王英严肃地说,你现在这样教育孩子,可是不对,会害了孩子的将来的。王英平时见到我都是杨医生长杨医生短的很尊重我;这时听见我这样说;开始有些不好意思,很快又理直气壮起来:“杨医生;虽然我是个粗人,不会教育孩子可孩子在外面挨了别人欺负;我教他保护自己应该没有错呀,难道教他应该挨别人的打不成?你说我错了,你说说看。”看见王英一副气恼的样子,我于是跟她讲起最近我们医院来的一位疯病人的家庭悲剧来。 “三句好话当不了一马鞭。”这是刘洪常说的一句口头语。尤其是他儿子受人欺负后,他总是教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儿子,这是毛主席讲的,不会错。别人打你,你也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在学习成绩方面能出类拔萃,当遇到成绩不好的时候做为家长该怎么去有效帮助孩子T提高成绩呢 首先打好基础,然后自己建立一种知识体系,还有就是弄好错题本。其次,知识体系非常重要,每一种题型都有固定的解法或者突破点,掌握这些知识体系,就能掌握一系列题。对于特殊一点的,就用错题本记下来,将其归类,也一定有规律可循。这个就要针对具体的章节了,意思就是,比如三角函数一章,所有的题目都可以进行归类,每一类都有其特定的突破口和解法,不管怎么变化,只要抓住这个,就能解出来,只不过是多了点计算量而已。 而湖南高考家长群的家长群表示: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要看孩子的情况。 那么,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呢? 1、 保证课堂效率,抓住重点 高中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有的同学喜欢熬夜学习,白
原标题:1岁的孩子最难带?家长注意了,那是因为3种能力正在发展 前两天看见我的好朋友莉莉在朋友圈里面进行吐槽,她说:一岁的孩子简直是混世魔王,听不懂就算了,还什么都不听,分分钟都想暴打他一顿,但又舍不得,带孩子太难了。 看到这个吐槽,我忽然想到了带小宝的心酸事,尤其是在一岁的时候,因为家人都在上班,所以带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身上。 简直分分钟不让我空闲,即使去厕所也要跟着。 有一次我刚进厕所门,他开始敲门,哭闹着叫:妈妈。 没办法,我只能开了门,然后我坐在马桶上,孩子在旁边守着,这时候,正好家里有人开门,我也顾不上害羞了,毕竟人有三急。 家人进来看见这一幕非常生气,但我有什么办法呐? 要不是为了宝宝的安全,让他不哭闹,我愿意这样子吗? 01、在一岁时,孩子的这3种能力将会飞速发展,父母
我是一名带了带班多年的老班主任,这几年带的这两届,每第一次去学生家里家访我发现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同时,农村留守儿童比例也很高。其中有部分家庭的孩子与人相处、学习都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我对此很担忧,也在思考其中的原因。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以上一届为例,班上有那么一位同学: 第一次见面,男生,高高瘦瘦的,很帅气,是一个阳光大男孩。高二从外地中学转到学校,家长转学的原因是想给孩子换个学习环境,远离他原来的那些朋友。年级上没有班主任接,考虑再三我接了。刚来第一星期表现还不错,但从第二个星期开始他开始旷课上网,我打电话给他家长,一起边上网吧挨个找,人找到了,我跟他谈了心,他说他意识到自己问题,以后按时来上课。可是,两天后人又不见了,找不到人我去家访时才发现他是单亲家庭,爸爸不管事,是街上一个小混混。我跟他妈妈又去网吧同学家挨个找人,终于在他以
“今天的家庭作业是什么?”昨日下午,正值小学放学时间,记者在武珞路小学操场上看到,一位老奶奶一边向其他家长打听家庭作业情况,一边用小本子记,她的小孙子则在一旁和同学玩双杠。 “我要是不盯着点,孙子肯定不记得今天的作业有哪些。”这位胡姓奶奶叹了口气说。她的孙子正读一年级,刚入学时,大人们相互提醒,每天不管谁去接孩子,一定要到教室里帮孩子把当天的家庭作业记下来。久而久之,孙子习惯了家长帮自己记家庭作业。 “老奶奶,您这不成了孩子的‘秘书’么?”旁边一位家长打趣道。该家长说,自从孩子入学后,自己就提醒他,把每天的家庭作业记在小记事本上,要是因为没做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得由自己负责。现在孩子已形成习惯。“家长不能充当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