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给孩子立规矩的规矩,不知道这些会走很多弯路
    给孩子立规矩的规矩,不知道这些会走很多弯路

    朋友忌惮的应该是那桌的三个孩子,看起来最大的不过6、7岁的样子,围着餐桌疯跑。 果然,那顿饭我们就在孩子的追逐打闹声中度过。期间有服务人员提醒过孩子的父母,建议孩子不要乱跑,以免在服务员上菜时烫伤孩子,孩子的父母也会叫孩子到身边,说上一句:“你们几个老实一会”。但显然,对孩子的震慑力远远不够。 后来那桌人终于埋单走人,我们才落得个清静。朋友说:看看现在的孩子,我小时候哪敢这样,长辈不坐下我都不敢坐,更何况这么大庭广众下吵吵闹闹,东奔西跑的呢。 另一个朋友马上接口道:你可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现在的孩子可不是都这样。我邻居家的孩子,规矩定的可严了。食不言寝不语是最基本的,写错个字父母也要把本子撕掉让孩子重写,小小的孩子脸上连个笑模样都看不见,倒是宁愿那孩子能疯玩一会。 “爱孩子”和“立规矩” 从来不是单选题

  • 妈妈和孩子一同渡过入园关
    妈妈和孩子一同渡过入园关

    刘玉秀老师小档案 在幼教岗位上工作了13个年头的她,曾承担过教育部 “十五”青年专项课题的研究任务,并在《学前教育》《托班教养工作大纲》《幼儿园快乐与发展课程》等书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参加《成功家长》一书的编写工作。先后被授予“教育新秀”“双优之星”“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是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好老师。她最喜欢的格言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有能让孩子不哭或少哭的办法吗? 我孙女是早产的孩子,个子小,身体弱,容易生病,我们担心她去幼儿园哭闹上火而生病,但又不能不去幼儿园,我们想让她去过集体生活,锻炼锻炼。有让孩子不哭或少哭就顺利适应幼儿园的办法吗? 您送孙女入园锻炼的想法很理智,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 孩子来幼儿园或多或少都会哭闹,越小的孩子相对哭闹越厉害,因为他们对成人的依恋更突出

  • 孩子间的社交问题,都是父母不经意间助其养成的
    孩子间的社交问题,都是父母不经意间助其养成的

    我见到有人将一只大矿泉水瓶子放在垃圾桶边上,16个月大的男孩捡起来当球踢,踢够了,转身就走,瓶子横躺在小径中央,他的阿姨带着他就要回家了。我紧追几步和孩子说,要求他把瓶子放回原处,阿姨脸一红说,对了,快放回去!他做到了。他如果做不到,我会要阿姨帮助他一起做。 15个月大的男孩非常幸运,照看他的阿姨一直在鼓励他在滑梯上攀上爬下,并念念有词,唯一一遗憾的是她视另一个同样在滑梯上玩的男孩为空气,自始自终,两个男孩没有任何交流。我多么希望阿姨能用语言提醒另一个小伙伴的存在,并有意将两个孩子拉近,哪怕拉拉手表示一下友好都可以。可是没有,两个孩子全当彼此为空气。 一个三岁的女孩一直在树根下玩沙滩玩具,她的妈妈始终叉着手做旁观状。那个被视作空气的22个月大的男孩,不甘寂寞的跑过去想和小姐姐一起玩,他刚想拿起一只小铲,便引来女孩的大声尖叫,她拒绝别人动自己的玩具

  • 教育孩子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教育孩子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

    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一位妈妈向我慨叹:当妈的都像我这么累也够烦的……我追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说怎样不累呢? 而大多数的家长呢,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妈妈没有确信

  • 不要再劝我“别让孩子学那么多了”这句话真的挺烦人
    不要再劝我“别让孩子学那么多了”这句话真的挺烦人

    这次开学,和每年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我的孩子已经是个小学生了。 从幼儿园跨度到小学,这一步跨的可以说是相对轻松。 从念幼儿园大班开始,我已经着手帮她报了幼小衔接的辅导班,除了在幼儿园的时间,我的孩子还要学习绘画、舞蹈。 春春的周六日有一天半的时间被这些课程排满,只有剩下的那半天,是可以自由玩耍的。 老公总是劝我,何必把自己和孩子弄得这么累呢?她还只是个孩子,你为什么要给她那么大的强压? 有的时候觉得别人不理解就算了,老公也这么质问我,让我有些烦。 可孩子给我的感觉,让我并没有觉得这样的压力有多大? 在幼儿园的生活多数情况下还是很轻松的,学舞蹈是为了让春春修长体型。 学画画是因为春春比较爱好。 幼小衔接的补习班就不用说了,只是一个补丁班,就那么俩月。为了让孩子在上一

    标签:育儿经验
  • 0—6岁,爸爸最应该做什么?再不做就晚啦
    0—6岁,爸爸最应该做什么?再不做就晚啦

    国外有个广告说人生只有两件东西不等人:一个是青春的时光;一个是瞬间长大的孩子。他们都不能等啊,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再也回不去,再也不能补偿啦。 现在就来看看,0—6岁的孩子,最需要爸爸做什么吧? 0—1.5岁:需要爸爸做个暖男哦 专家说:《儿童心理学》把孩子的心理成长,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0—1.5岁这个时期啦,这时候的孩子,最需要妈妈提供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爸爸们觉得自己被专家忽略了?别哭,更别离家出走,好吧,小编允许你离家出走一分钟。回来了吧?好,咱继续)。 所以这个阶段,孩子特别需要一个情绪快乐、稳定,对自己无微不至,自己哭了就抱,饿了就给好吃的的妈妈。但是爸爸别以为,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妻子,就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啊。因为恰恰这个时候,妻子最需要你啊。 妻子生完孩子,胖了身材不好了,不能上班出门,带孩子又非常辛苦,情绪波动往往非常大,深夜为了喂孩

  • 幼儿园里的孩子为何有午睡心结
    幼儿园里的孩子为何有午睡心结

      为什么宝宝偏偏不想在幼儿园睡午觉?抛开宝宝作息时间调整不好或者安全依恋的需要,宝宝都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幼儿园午睡心结”?   在分离焦虑解决后,有一天,你的孩子又跟你提出来“我不想上幼儿园”,问他是不是和小朋友闹矛盾,是不是玩得不开心、吃得不可口,他都一再摇头,那么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诱因很可能是,“我不想在幼儿园里睡午觉!要是我睁着眼睛,马上会挨老师说!”   大部分幼儿园的午睡时间都在两个小时以上,这一过程也是老师们深感疲累的时间段:临睡前敦促所有的小朋友去厕所、脱衣服、盖被子;之后要防着小朋友哄闹、说话、跌下床;有小朋友睡醒了要帮着穿衣服、叠被子、梳小辫,还要防着他们笑闹追跑,吵醒别人……因此老师心目中的理想场景是:有根魔棒到点一挥,所有的小朋友都睡实了,午休室里静悄悄的,老师们

  • 父母皆祸害?放开你的原生家庭,如何?
    父母皆祸害?放开你的原生家庭,如何?

    世界上唯一不能选择的就是自己的父母,更何况在当时,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孩子有何影响。父母已老,他们仍是那个会唠叨你记得按时吃饭、不要熬夜的人。我们如果老是沉溺于这种伤害中,难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也是在为今天的不如意找借口吗? 我们只能选择原谅,原谅他们不经意的伤害,也原谅自己的不美好,并给自己机会去作出改变。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只有行动,当下的、立即的行动才能改变现状。 抱怨只会让你作茧自缚,让你在旧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而当你在泥潭里挣扎时,真正心疼你的还是你的父母。 以下这篇文章写出了我的心声,愿大家都能破茧重生。 文:小小苏妈妈。 今天不聊娃,聊聊我们自己。 正文: 苏宝出生后,为防产后抑郁,我找到一个心理咨询师,叫Rebecca,美国人,仨娃妈,真诚直白、不拘

    标签:家庭教育
  • 幼儿园小学化,如此抢跑,对孩子是好还是害?
    幼儿园小学化,如此抢跑,对孩子是好还是害?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幼儿园小学化,简单地说,就是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前教育规律,将幼儿置于和小学一样的教育环境中,运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进行小学化教学。 幼儿园“小学化”的具体表现包括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室布置、评价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小学化。 提前小学化过早学习知识是抢跑,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为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有损孩子心理健康,至少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 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 1、违背教育和孩子成长规律 幼儿园小学化是把小学的内容提前给孩子学习,而这些内容基本都高于孩子认知、思维、动作发展的水平,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只能有碍于孩子发展。 2、造成孩子在幼儿期就开始厌学 孩子在幼儿

  • 幼儿园小班科学罐子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罐子的声音教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感受音乐的乐趣。 3、能大胆参与探索活动,感受给人带来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装有米、红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教师摇动手中空罐子,引起幼儿注意教师:听听,罐子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的啊?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有没有东西。 二、基本部分 1、小魔术吸引幼儿注意。教师:那现在我要来变一个小魔术(将事先准备好的核桃装入罐中,摇动)你们再

  • 幼儿园儿歌小白兔教案
    幼儿园儿歌小白兔教案

    幼儿园儿歌小白兔教案:设计背景 这是一首快乐的儿歌,学生在和教师互动中,体现小白兔的可爱,从中小朋友们也了解了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通过教学,可以使幼儿萌发喜欢小动物、愿意接近小动物的情感。 引导幼儿学习观察小动物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幼儿园儿歌小白兔教案:活动目标 1、读懂儿歌,知道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 2、在歌舞中培养了学习兴趣,体验表演的乐趣。。 3、小朋友们更加热爱生活及小动物。 幼儿园儿歌小白兔教案:活动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儿歌,知道小白兔的生活习性和样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主动性。 幼儿园儿歌小白兔教案: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大挂图。小兔头饰。

  • 小班安全喊妈妈教案
    小班安全喊妈妈教案

    活动目标: 教育幼儿在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知道用"喊叫"(如喊叫亲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来求助。 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小兔头饰每人一只,兔妈妈、大灰狼头饰各一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游戏:主班教师扮兔妈妈,配班教师扮大灰狼,小朋友扮小白兔,分别戴上头饰。教师边讲解边教会幼儿按以下情节开展游戏。 兔妈妈带领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采了满满一大筐。小兔们渴了,兔妈妈让小兔休息一会儿,自己去找水。大灰狼出现了,小兔"惊慌"万分,有的哭,有的躲……这时一只小兔(开始由老师替代)大声喊:"妈妈快来!来人哪!救命呀!"妈妈及时赶到,赶

  • 早用筷子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早用筷子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呢?

      国内曾有学者调查过50个不同层次家庭72名子女,让家长们回忆其子女用筷子进餐开始时间的早晚。统计发现,使用筷子进餐时间越早的孩子,其智商和动手能力均优于其他的孩子。在日本,学习使用筷子很早就成为了一种幼教措施,而且还规定每年8月4日为“筷子节”。   那么,使用筷子对孩子有哪些好处呢?   1、强化手的精细协调动作:   使用筷子夹食物时,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腕、肩及肘关节也要同时参与。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使用筷子是一种复杂、精细的运动,可涉及肩部、臂部、手腕、手掌和手指等30多个大小关节50多条肌肉,一日三餐使用筷子,对儿童来说,是锻炼手功能的好机会。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使用筷子越早的孩子,动手能力就越强?   2、促进视觉发育:   其实在使用筷子夹食物之前,离不开眼睛的视觉定位,即两眼注视同一目标,再将它们分别所得的物像融合成一个单一具三维空间完整

  • 小班体育黑猫警长教案
    小班体育黑猫警长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过竹梯上时保持身体平稳,发展平衡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过竹梯,初步发展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 3、体验自主游戏和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过竹梯时保持身体平稳,发展平衡能力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活动难点:尝试自主探索各种过竹梯的方法。 活动准备: 若干长梯、奶粉罐,小书包若干充当粮食,粮仓一个。小猫挂饰若干。黑猫警长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角色“黑猫警长”;的身份引出活动,听音乐做热身操,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黑猫警长要学习新本领了,来,我们先做热身运动。 二、学习尝试自主探索各种走竹梯的方法。 1、发幼儿自由畅想、探索各种走竹梯的方法。 师:

  • 幼儿园补贴一般什么时候到账啊
    幼儿园补贴一般什么时候到账啊

    幼儿园补贴一般什么时候到账啊,幼儿园补贴多久到账,佛山幼儿园补贴一般什么时候到账啊,幼儿园是小朋友开启认识世界的启蒙第一站,直接影响幼儿现时的发展,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的世界,开启小朋友的智慧与心灵。 幼儿园补贴一般什么时候到账啊 现在部分地区为了缓解教育的压力,如果是家里有孩子读幼儿园的话,就可以提交表单申请补助从而获得费用补贴,说到这里不少人都表示想要知道幼儿园补贴一般什么时候到账啊,幼儿园补贴多久到账? 幼儿园补贴一般是在申请通过之后的 1-3个月到账,具体时间并不是非常确定,因为每个地区的审核流程、人数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所需要的时间都不相同,大部分时候只要是通过申请之后,3个月时间内补贴都是可以到账的,大家多关注一下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即可,有的时候还会有专门的短信通知。 根据相关部分的规定来看,幼儿园补贴必须要每学期结束之前进发放,不能用转学、休学等理由作为不发放幼儿园补贴

  • 大班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
    大班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

    活动目标: 1、能集中注意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故事主人公失去小猫和得到小猫时的心情,产生喜欢小猫的情感。 3、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ppt(与故事匹配的);《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喜欢小猫吗?谁来说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小猫? 你家有小猫吗?有一个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卡罗尔,她非常想要一只小猫,那么,她后来有没有得到小猫呢?我们来听听故事吧。 二、教师出示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开始到“什么样的都有。”

  • 父母不可宽恕的恶习Top10
    父母不可宽恕的恶习Top10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下面列举了父母不可宽恕的恶习Top10,家长要警惕哦!   TOP1 无休的争吵 比例:31.35%   BBS:每次一听到隔壁的两口子吵架,我就会想起小时候我的父母总无休止的争吵,简直从记事起就开始了。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他们竟然 为“买一种外卖的熟食为什么买带糖的”就吵了个天翻地覆,好几天家里都是冷锅冷灶的,从那以后,我一看见那种食品就恶心!我还发誓,将来如果我的老公跟我 为一点小事就吵架,我立刻把他“休”了。   提醒:有个词儿叫“童年阴影”,童年时经历的不良事件总会在人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爱吵架的夫妻,不妨在孩子面前暂时收敛,让孩子成为空 气清新剂,说不定慢慢地就能真正“一笑泯恩仇”呢。再说,夫妻之间&

  • 孩子说自己常常被欺负,我该怎么办?
    孩子说自己常常被欺负,我该怎么办?

    我觉得女儿的表现可能和学校的一些经历有关。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班里有个男生经常欺负她,曾经把她的书包带剪断。上小学后,女儿依旧经常说同学们会欺负她。我问她,是不是你先惹到他们了。女儿说没有,其实她想跟同学们玩,可不知怎么玩。我想知道该怎么帮女儿解开心结。 孩子有权利决定自己喜欢什么人,也有权利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人。很多成年人喜欢用言语去逗弄孩子,并把这当作一件有趣的事,其实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对于成年人的行为,孩子也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我们应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而不是把他们当作开玩笑的对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友善的、尖锐的、冷漠的,甚至是危险的,要告诉孩子如何应对不同的人,而不是逃避。很多男生比较调皮,喜欢搞些恶作剧,但并不一定是有恶意的。相反,他们可能是希望获得女生的关注才故意这样做的。要告诉女儿,如何运用女生的魅力和智慧去和

  • “伪娘时代”如何养育男孩?
    “伪娘时代”如何养育男孩?

      父爱缺失   “我是全职妈妈,每天的生活都围着孩子转,老公工作很忙啊,下班回家就想放松下,几乎不管孩子的。”——家长“小宝妈”   社会角色分工之下,如今多数家庭里还是“男主外女主内”,在福州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全职妈妈。家长“小宝妈”自打儿子出生后,就辞职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而老公每天在外打拼养家糊口,几乎没时间陪孩子。   “小宝妈”担心,2岁多的小宝太娇气,说话小声,很爱哭,到了陌生环境就很扭捏。“这丝毫不是我期待中的男子汉的样子,真是郁闷,可能跟我呆多了,我性格就比较内向。”   众所周知,男人女人带孩子的方式完全不同,母亲多事无巨细嘘寒问暖,而父亲陪孩子玩个游戏都更加大胆疯狂。   在记者随机调查中,许多

    标签:家庭教育
  • 你必须跟孩子聊的10个问题,你的孩子会感激你的!!
    你必须跟孩子聊的10个问题,你的孩子会感激你的!!

    目标 人可以没有伟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标。在一考定终身的体制下,不管你平时多么努力、多么用功、多么厉害,只要考砸了,就会被淘汰!你应该明白,作业多、书包重、没日没夜去学习,不是大人无情,而是现实残酷! 定位 在家里,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小皇帝,但在学校,皇帝太多,没人会把你当回事!除非你的成绩更优秀、你的才艺更出众、你的表现更出色,老师还当你是块宝。社会也一样,以后,你要成为富人还是穷光蛋,要住平房还是别墅,要别人瞧不起还是尊重,都靠自己负责。 学习 在学校,学习是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学习好却体质差,这与“读书读书、越读越猪”没二样。同学间搞聚会,要比就比:20岁比学历、30岁比能力、40岁比阅历、50岁比财力、60岁比体力、70岁比病历、80岁翻黄历,人生几十载,归根到底就是比身体,孩子,好好锻炼吧

学前教育热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