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怎么吼,孩子都不听!
    怎么吼,孩子都不听!

    其实,教育孩子,并非一定要这样大动干戈。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你只要温柔而坚定的拒绝,然后纠正。反复几次,孩子的大脑自然会收到信号。 为了让女儿顺利的适应即将而来的幼儿园生活,最近在早教中心给她报了一个亲子班。第一次上课那天,我因为着急赶出版社的稿子,没有时间亲自陪伴,只能委托婆婆带着女儿上课去了。可那天回来之后,女儿一直不太高兴,并嘟着小嘴和我抱怨,说以后再也不去上课了,有个小朋友总打她。看女儿的表情,好似十分委屈。 次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劲,才说服女儿去上课。在课上,我终于见到了那个昨天欺负我女儿的孩子。这孩子简直是个小霸王,即便有老师和家长在场,也毫不惧怕。 为了训练孩子的大运动发展,老师第一节课上的事钻山洞的游戏。教室的游戏角落,立着3个“山洞”,老师让每个妈妈领着孩子排好队,按照顺序鼓励孩子钻过山

  • 支招孩子受委屈时别讲大道理
    支招孩子受委屈时别讲大道理

    这时候,家长如果不细心,忽略孩子的情绪,那么这种委屈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对孩子以后健康人格造成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倾听孩子的委屈,引导孩子表达出来,千万不要用讲道理压抑孩子的情绪。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很容易犯“讲道理”的错误,其实那些道理对孩子的表达有压制作用,孩子会觉得自己本来应该那样做,而不应该这样做,于是更加觉得自己错了。其实如果换位思考,成人遇到这样的事也难免处理不好,也可能犯不应该犯的错误。孩子还小,即使做得不好,也是情理之中的。家长不要把成人的要求用于孩子,更要少讲“你本来应该那样做”或者“你以后应该那样做”。 在情绪处理上,家长尤其要引导孩子表达对这件事的愤怒。愤怒是一种最容易被压制的情绪,而压制愤怒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对学校老师有意见,将来影响老师对孩子的态度,往往会将孩子对老师

  • 培养宝宝自制力的5大方法!
    培养宝宝自制力的5大方法!

    父母要为宝贝做出榜样 培养宝贝的自制力,并非父母口头上讲道理就行,应具体教他。例如,带宝贝去商场购物时,抗诱惑力差的宝贝见了玲琅满目的商品,可能会对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父母应该帮助宝贝明白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东西是可以买的),哪些是不合理的,设法纠正宝贝见什么要什么的不良习惯,养成宝贝不为外物所动的自制力。宝贝经过一次次的“失望”,自制力就会逐渐提高。 2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控制力 在日常生活中对宝贝要有明确的要求,例如,要求孩子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不撒饭粒,摔倒了不哭等。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宝贝更加自制。 3运用“社会认知提示法” 社会认知提示法是指在社会性认识(如人际关系、行为规范、道德法律等)上给宝贝以提示和教育, 使宝贝能够时刻想到他应该遵守的社会规范或行为准则。

  • 想要孩子更优秀,要先学会“舍得”
    想要孩子更优秀,要先学会“舍得”

    另一位五年级的小学女生有27份证书。不少“被迫”忙于考证的小学生说,他们放学后都来不及回家,就要赶去另一个地方,双休日也不能休息,晚上常常只能睡两三个小时。“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到公园玩过。”一位小学生这样说。 看了这则消息,我真心疼这些从小疲于奔命的孩子,又同情那些为孩子的“前途”苦心竭力的父母。 美国作家梭罗说得形象:“我们的生命都在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中虚度,毫无算计,也没有值得努力的目标,一生就这样匆匆过去,因此国家也受到损害。” 法国一家报纸进行智力竞赛时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卢浮宫失火,当时情况只可能救一幅画,那么你救哪一幅? 多数人都说要救达芬奇的传世之作——《蒙娜丽沙》。结果呢?在成千上万的回答中,法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贝尔特以最佳答案赢得金奖。 他的回答是

  • 孩子暑期看不看电视,差别居然这么大!
    孩子暑期看不看电视,差别居然这么大!

    德国两个儿童心理学家,以无可反驳的方式展示了电视对儿童创造力的伤害。看完大吃一惊! 他们进行的是“画小人”测试,三组5岁儿童,第一组几乎不看电视,第二组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第三组是看电视和内容都不受限制的,结果一目了然。 第一组:每天不怎么看电视的孩子画的。 第二组: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的。 第三组:看电视时间和内容不受限制,显然是被电视内容吓到过的孩子们画的。 在这里,电视几乎可以无缝切换成手机或者ipad,毫无违和感。因为这三样东西都是在电子屏幕上闪动着画面,用图像声音来吸引人。 发出的刺激信号不需要经过大脑任何转换,孩子只要像个木头人一样坐着看就行了,所以国外把爱看电视的孩子称为“沙发上的土豆”。 这项实验是想告诉我们,当孩子投入

  • 如果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那就让他们看这几部电影吧
    如果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那就让他们看这几部电影吧

    成长与勇气 推荐影片:《千与千寻》 其实千寻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孩子所拥有的特质,刚开始的时候钱的软弱性格和没有活力的态度虎让人很不耐烦,但是后来千寻在面对逆境的时候,一下子就从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孩成长成一个坚定的人,逐渐解放自己的潜能克服困境,而她的善良与乐于助人也得到了澡堂人们的尊重。这样的主题对于还在成长期的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责任与学习 推荐影片:《狮子王》 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许多的未知数,虽然有父母与挚友的陪伴,但是迈出的步伐还是要靠自己掌握。成长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快乐,也会有痛苦,不过多艰难,只要心中有一丝希望,还是会有机会的。 学会独立 推荐影片:《魔女宅急便》 在孩子学习自力更生的时候,都会像琪琪一样怀疑自己。

  • 孩子的负面情绪出现,你却忍不住总发火?我们更需要巧妙来应对!
    孩子的负面情绪出现,你却忍不住总发火?我们更需要巧妙来应对!

    面对孩子负面情绪时,父母不要这样做: 现在你还能记起你小时候如果自己发脾气、闹情绪的时候父母是怎么来应对的吗?当时你的内心感受如何?我想可能总会有那么一两件事会让你印象深刻、心怀委屈的时候。 一般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父母首先会想到制止,最好能马上帮孩子制止、消除这样的情绪。我们可能会说“别哭了,别哭了我再给你……”“别再生气了,让你再玩一会……” 其次,我们还可能否定孩子当下的情绪,“明明就没什么事,你有什么好哭的” “这么简单也不会,你还好意思说”“没什么可怕的,你试试就好了”。 要是这两种不好用没有效果,那就很可能直接来打压、威胁的,比如“你再……我就让你爸来”“你要再……周末就别出去玩了”“你还闹?想挨打了吗?” 甚至,有些父母不注意还经常给孩子的情绪贴标签,“爱哭鬼”“胆小鬼”“磨人精”并且孩子还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这样叫着。 以上的一些方式用来应

  • 跟钱和学历无关,决定孩子走向的是你的格局!
    跟钱和学历无关,决定孩子走向的是你的格局!

    先来的小朋友a貌似是好不容易排到了,在上边荡着,挺开心的,没两分钟另外一个家长带着小朋友b过来了。小朋友b情绪有些不对头,一走到秋千跟前看到两个都有人,就大声冲他妈妈嚷嚷:我要荡秋千!她妈妈看了看两个秋千上的人,选择跟看起来稍微大点的小朋友a商量:你能让给小弟弟玩吗?a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在一旁的a妈妈只是看着a,也没有表态。 这时候小朋友b一看没得玩,就开始大吵大闹,b的妈妈一边哄着一边夹枪带棒的说:怎么回事,说让给小弟弟玩玩都不可以,这么小气!你们这都荡了老半天了。 似乎是被妈妈话语中的意思所鼓励,还在哭闹的b直接冲过去,抓住秋千的铁链,冲着a喊道:你应该让给我玩!小朋友a差点被晃下来,也怕会撞到b,在妈妈的帮助下,a下了秋千。b赶紧坐了上去得意洋洋的开始玩,b的妈妈也没有做出任何对a的道歉表示,言辞之间还为自己家孩子抢到了秋千感到高兴。 其

  • 当孩子出现这些反常时一定要注意,背后透露这样的秘籍
    当孩子出现这些反常时一定要注意,背后透露这样的秘籍

    重复听一个故事 有时候给孩子讲故事时会发现孩子特别爱重复听这个故事,当你觉的厌烦时他正意兴阑珊,其实不是孩子出问题了,只是孩子在学习而已,孩子的智力比较有限,重复的听故事,每次都可以掌握到不同的东西,而且彻底的熟悉这个故事后,孩子则会对自己变的有信心。 爱打人骂人 有时候也不知道孩子怎么了,特别喜欢骂人和打人,如果屡教不该,这时候父母就要加以重视了,孩子骂人打人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孩子没有安全感,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还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变的如此暴戾,找到原因加以处理,避免这种情况愈演愈烈。 特别粘人 有时候发现孩子特别粘人,好像离开一分一秒也不行,有时候是甚至怀疑孩子是不是受到什么惊吓或者怎么了,这么突然变这样了,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俗称“分离恐惧症”,非常害怕

  • 九成家长没给孩子做这方面教育!4个宝贵的教育机会你千万别错过!
    九成家长没给孩子做这方面教育!4个宝贵的教育机会你千万别错过!

    案例中讲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教育,各位家长要知道无论多小的孩子都会有对生命的直接或间接的体验,不要回避死亡话题,这样不但不能帮孩子建立正确的死亡认知,反而会抑制孩子对自然生命的认知。家长可以运用这次机会给孩子做一次生命教育。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分为三种情况 1 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0-3岁孩子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办法区分“分离”和“死亡”的意义。 2 假死阶段 很多家长会看到3-6岁左右的孩子会玩一些死亡游戏,如:躺下不动、忍住不呼吸就属于死亡,这时候的他们对死亡的认知是于生共存的,就是说死了一会就可以活过来,当然孩子不认为自己可能会死亡。 3 正确认知 6岁以上孩子由于抽象思维的发展,也能很好的认知死亡的含义,会逐渐走向成熟的死亡观。 告诉孩子什么是死

  •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不妨试试这四招!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分离焦虑?不妨试试这四招!

    我发现,一两岁的孩子有这种情况,三岁上幼儿园的孩子也有,甚至身边一个朋友家的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还会时不时地跟妈妈闹着不让妈妈上班,这是为什么呢?我家宝宝快两岁的时候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现在宝宝2岁4个月,每天早上也不想让我上班,不过通过各种努力,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哭闹了。我觉得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分离焦虑,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呢?今天就给大家传授一点小经验,都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1给孩子安全感 这点很多宝妈都明白,小宝宝喜欢妈妈抱,喜欢和妈妈在一起,都是寻求安全感的表现,如果和妈妈分开,这样的安全感就会缺失,他们就会表现出不高兴、哭闹等情形,这很正常。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孩子快两岁的时候,由于工作原因我不能每天陪伴孩子,而是两天才回一次家陪孩子一天,在此之前宝宝夜里不怎么醒,也不会哭闹,但是就在这段时间里,每次我回去的那个晚上,她夜里都会醒

  • 妈妈强势对家庭是一种毁灭!5招放下“强势”,做温柔妈妈!
    妈妈强势对家庭是一种毁灭!5招放下“强势”,做温柔妈妈!

    强势妈妈会导致儿子懦弱,女儿霸道 我们所说的强势,指的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家庭和孩子的妈妈,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业上。有些女人事业做得不是很大,但脾气很大,气势很大,特别喜欢在家里说一不二,我们把这种在家里喜欢做“女王”的妻子称之为强势女人。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精彩的论断,“假如妈妈较富于权威性,整天对着家里其他的人唠叨,女孩子们可能模仿她,变得刻薄好挑剔;男孩子则始终站在防御的地位,怕受批评,尽量寻找机会表现他们的恭顺。” 所以,在强悍的妈妈面前,女儿会无条件认同,久而久之,女儿也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很多家庭中,关系紧张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厉害的妈妈一定有个厉害的女儿;脾气暴躁的妈妈,一定会把脾气暴躁的毛病遗传给自己的女儿。 与女儿不同,儿子则会出现另一种情形,那就是无条件逃避。因为,当妈妈总是指责、批评丈夫时

  •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一定要在7岁前给孩子立下规矩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一定要在7岁前给孩子立下规矩

    有人和我说,孩子小的时候就是玩,不用有太多约束,这个观点我并不赞同,老话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就是孩子在3岁前就应该习得一些规矩,我自己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也是有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那么,按照年龄不同,7岁前的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呢? 1岁到2岁 You can: ●见到家人欢笑和打招呼。 ● 固定的时间地点吃饭。 ●玩具是大家的,给别的小朋友玩玩是件美好的事情。 You can't: ●拿不到东西就哇哇大哭,聪明的小朋友都是会和家长说,需要什么,哇哇大哭解决不了问题。 ●扔东西,这是个不好的习惯。 ●需要什么要讲出来,而不是指一下。 (这个很重要,为什么很多孩子说话不清楚,就是因为他只要一指家长立刻会意,就把东西拿过来了,孩

  • 只要你用对了方法,孩子就能更聪明
    只要你用对了方法,孩子就能更聪明

    小学二年级上半学期,婉儿班主任突然给我发了一条微信,是张照片。我当时手机信号不好,好半天才打开图片,瞬间我就石化了。那是一张考卷,上面赫然写着分数——不及格!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只有当了妈的人才能理解的,后背瞬间冒凉气,半天我都没回过神儿!我一直觉得我真的不是那种重视分数的家长,以前婉儿也考过70分、80分,我从来没有着急过。但是今天我真急了,我觉得女儿不需要当学霸,但是小学二年级就不及格,就相当于一栋房子,地基就是松动不合格的,那将来这房子一定不会坚固,也盖不高! 我还没反应过劲儿呢,我妈电话来了。老妈是急性子,平时带孩子很辛苦,一看婉儿这分数,基本急眼了:“你快回来看看吧,都不及格了,这以后可咋办啊!也复习了啊,就是不用心!我先安抚妈妈别着急,挂了电话,我赶紧安排了一下工作,也没心思录棚了。 路上,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对待婉儿

  • 谁说科学育儿是矫情?你害了孩子都不知道!
    谁说科学育儿是矫情?你害了孩子都不知道!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我为什么要坚持科学育儿。下次小区大妈、七大姑八大姨再来干涉我们带娃,你就可以顺利扳回一局啦,说不定洗脑成功,还能把她们拉进咱的阵营呢,吼吼吼~ 我对孩子负责,难道有错吗? 头发少是因为缺钙?不吃盐就没力气?发烧捂一捂就好了?这些老人们深信不疑的“育儿知识”,我们真的可以不带一点怀疑,拿来就用吗? 如果你知道补钙过量会引起便秘,太早吃盐会加重宝宝小心脏、小肾脏的负担,一些不满1岁的婴儿因为发烧被捂汗,结果不幸夭折,你还敢随随便便听信这些经验之谈吗? 老人们总认为自己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米都多,带娃这事儿就该听她们的。呵呵哒,盐吃得多可不是什么好事。虽然你们一挑三,一挑四,带大了一众儿女,着实不易。但这并不代表你们说的都对。 而且你们带出来的娃,真的更好更优秀吗?怎么我看到吃了太多盐结果得

  • 教孩子这么吃饭,孩子受用一生
    教孩子这么吃饭,孩子受用一生

    定好了饭店,我提前半个小时到饭店等好友。到了约定时间,好友带着父母和4岁的儿子准时赴约,刚进包间,我们都还寒暄着未曾落座,好友儿子豆豆就抢先坐到了主位上。 大家落坐之后,开始上菜。可能豆豆玩的累了饿了,菜刚端上,就闹着要吃。等菜上的差不多了,豆豆更不消停了,把餐桌转来转去,好几次大人的筷子去夹菜的时候,豆豆都不管不顾的转动着餐桌,筷子落在半空中很是尴尬。 原本想着豆豆吃饱了,我和好友就能好好聊聊天了。可豆豆吃饱后也没有消停,一会儿说累一会儿又说瞌睡。整个就餐过程我和好友根本没有聊上几句完整的话就匆匆结束了。 和很多带着孩子的父母吃饭,都能发现孩子们在餐桌上根本就不懂的餐桌礼仪。随意挑拣盘子里的食物、想吃那个菜就转到自己面前、刚端上来的菜必须要第一个夹……。而父母似乎也并不特别在意,认为孩子小,顶多轻斥两句而已。殊不知,真

  • 有了二宝后,你最不应该跟大宝说的五句话
    有了二宝后,你最不应该跟大宝说的五句话

    哥哥和妹妹在卧室玩毛绒玩具大战,俩人笑声不断,大人想凑过去看一下,哥哥赶紧把门关上,好像这是他们俩之间的小秘密(说实话,妈妈这时是有一点点失落的); 五分钟后,忽然传来妹妹哇哇的哭声,忙跑过去看,原来是哥哥不小心砸疼了妹妹,正在给妹妹道歉; 一分钟后,毛绒玩具大战继续,欢快的笑声再次传来。 从妹妹出生到现在,将近五年的手足时光中,兄妹俩之间呈现过无数温馨美好的画面,也发生过无数大大小小的纷争,这就是我看到的真实的手足,他们有合作,有冲突,没有永恒的“相亲相爱”,也没有永远的“敌意和仇视”,更多的情境是,前一分钟你争我抢,后一分钟破涕为笑。 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小小冲突和不快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会习惯用父辈常用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包括我们脱口而出对孩子说的话,有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甚至伤害。下面这五句话,是很多家长对大

    标签:二胎亲子
  • 为什么成年人难以理解孩子的想法?
    为什么成年人难以理解孩子的想法?

    作者:小楼老师 01 小诺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带着她搬家了。她也离开自己曾经的小伙伴,进入了一个新的幼儿园。 进到幼儿园第一天,老师让小诺向小朋友们介绍一下自己。小诺怯生生的说:我是小诺,我和妈妈来这里。 那你爸爸呢?有个小朋友问。 我爸爸死了。说完小诺哭了起来。 老师将小诺赶紧带到办公室,安慰了很久她才终于不哭了。 然而小诺来到新幼儿园了好几个月,没有小孩和她一起玩,如果她拿了一个玩具,别的孩子一定会抢走,大家也经常欺负她,说她没有爸爸。 所有老师都不明白为何孩子们不仅不同情小诺的遭遇,还一直欺负她,虽然老师们一直干预,也想了很多办法让别的孩子和小诺一起玩,但是只要老师不在场,小诺就会被冷落在一旁。 幼儿园的老师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发现孩子们的想法虽然千差万

    标签:性格心理
  • 还在用物质奖励孩子么?这才是正确的奖励方法!
    还在用物质奖励孩子么?这才是正确的奖励方法!

    明明家是典型的“物质奖励”家庭,帮忙做家务奖励十块,把饭吃完就买糖果,在学校乖乖听话就买新玩具。结果就渐渐演变成,一旦家长不讲好相应的条件,明明就拒绝做任何事情。 物质奖励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会让孩子做事缺乏主动性 学习、做家务等,本来就是孩子自己应完成的义务。家长给予物质奖励,会让他丧失主动性,只能依靠外部奖励来获得行动的动力。一旦奖励达不到他的预期,就会哭闹甚至停止行动。这种行为阻碍了孩子主动做事的习惯养成,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让孩子变得虚荣功利 物质奖励容易让孩子养成错误的世界观,认为金钱至上,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需求的奖励也就越来越贵重,对物质的要求也会更高,这对一般家庭会是笔不小的开支。 怎么样才是正确奖励?

  • 你打算把孩子送入虎口吗?
    你打算把孩子送入虎口吗?

    我们常说,老虎易伏,心中的虎却难伏。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考试考了第一名。然后回家却挨了一顿胖揍,那叫一个鼻青脸肿。因为班主任老师跟我妈妈说,她考语文的时候偷偷瞟了一眼同学的。 我妈痛心疾首地说,宁肯你考不了第一名,但是不可以不诚信、不可以不遵守考场纪律。 那一整个暑假我都不怎么开心,觉得我整个人都笼罩在不诚信的阴影下。 可是自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越过雷池一步。 规则的制定为了公平、为了权益,更甚者为了保护生命。 在八达岭动物园老虎袭人事件中,血淋漓的教训既是如此。违规代价如此可怕,以交通为例,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的 80%以上,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存在。 一个红绿灯路口,红灯亮着,路上没有车,一个妈妈欲带着孩子冲到马路上。孩子天真地问:老师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