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原来是大人不经意说了这些话!
    孩子不爱上幼儿园?原来是大人不经意说了这些话!

    请不要对孩子说 等你上幼儿园,老师管着你,你就不能好好玩了! 我们希望陪着孩子度过最愉快的童年。管孩子,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不要让孩子还没入园,就对我们有畏惧。 请不要对孩子说 XX事都做不好,这个老师不称职。 有什么错误,请直接告诉我们。 在孩子面前这么说, 会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抵触老师。 请不要对孩子说 你再不听话就告诉老师了! 我们希望成为孩子的朋友, 而不是他们恐惧的对象, 更不想成为他们的敌人。 请不要对孩子说 早上晚点去也没事,幼儿园又不是小学。 我们希望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和规则意识, 不希望孩子总是迟到, 这会让孩子学会拖拉、懒惰、缺乏时间观念。

  • 这8件事,家长和老师一块教孩子才管用!
    这8件事,家长和老师一块教孩子才管用!

    有这么两个孩子,一个家里不惜重金买学区房,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可是孩子成绩一直垫底,也没什么上进心。 另一个孩子,上了普通的学校,但是多才多艺,成绩非常优秀,一直是人们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原因是第一个孩子的家长,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打麻将,看电视,而且经常吵架。他们总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其余的都是老师的事情。 第二个家长认为学校只是学知识的地方,最重要的教育,应该由家庭来完成。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在孩子面前从来不看电视,每天晚上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爸爸妈妈都陪着读书读报;孩子有什么爱好,都尽力去支持,但是不允许孩子中途放弃;爸爸妈妈关系也很和谐,从来不在孩子面前吵架…… 最后的结果是,第一个孩子高中没上完就辍学了,因为实在上不下去了。第二个孩子一路上到研究生,最后出国,成为国际知名大学

    标签:家庭教育
  • 不要让你的期望,毁了孩子的未来
    不要让你的期望,毁了孩子的未来

    不要让你的期望,毁了孩子的未来 壹 太多人偏离着梦想的轨道我表哥当年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正赶上技工热,在家人的强势建议下,他掐灭了想学营销的念头,最终填报了模具制造专业。大学的那几年,每一节课对他来讲都是在浪费时间。他一边荒废着课堂、应付着点名签到,一边查阅各种资料、分析市场、看销售案例、琢磨着怎么做生意。毕业之后,他不再听家人劝告进模具行业,而是去了一家工程公司跑业务。在一片"你的专业白费了"的惋惜声中,表哥不再盲目听劝,而是埋头干着自己认准的事,把业务做得非常出色。三年之后,他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从此风生水起。比起我表哥,大多数曾经被抹杀爱好的人,却没有这么幸运。我一大学同学,在家人的规划下学了药学,然而她对药学从没有半点兴趣。她从小就关注八卦、热爱传媒。她说:"我做梦都想当一个狗仔,在娱乐圈里混迹。比如埋伏在明星家周围的垃圾桶后面,等他们倒完垃圾我就赶紧凑过

  • 那些80后“小皇帝”独生子女,后来怎么样了?
    那些80后“小皇帝”独生子女,后来怎么样了?

    相信很多人在带孩子方面和家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冲突,比如平时吃不吃盐,比如半岁前喝不喝水,比如光脚爬行还是穿上袜子,比如小小月龄要不要翻看绘本,比如劝孩子多吃还是听孩子自己决定。 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曾被称为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而今皇帝公主们开始成家养娃,有了和父辈不一样的育儿理念。 ▼ ▼ ▼ ▼ ▼ ▼ ▼ ▼ 原 ▼ ▼ ▼ ▼ ▼

  • 这样的数学启蒙,让孩子爱上学数学
    这样的数学启蒙,让孩子爱上学数学

    也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就掉了下来;到了初二、初三时,又有一批学生的数学成绩落后了;到了高中,仍然有人不断掉队。小编学数学的惨痛经历,也完全符合这一规律。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往顶层走的时候,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所以,从小对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打牢思维地基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非常关键。 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数学启蒙? 孩子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发展能力的实质在于思维结构是否发生改变。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孩子首先要有积极的思维热情,能从不同角度探索并解决问题,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才是数学启蒙中让孩子发展终身受益的关键。 数学启蒙阶段主要学习哪些内容? 数的概念数数、认/写数字、唱数、数的对应等。 量的概念 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

  • 培养孩子好习惯从“收拾玩具”开始
    培养孩子好习惯从“收拾玩具”开始

    孩子把一大箱玩具扔了一屋,等他玩过后走人,留下一堆玩具等别人来收拾。这样的场景,每个家庭都不陌生。与其将来让孩子整天生活在一个乱糟糟的环境里,或者是把许多时间都浪费在找东西上,还不如从小就注意培养,使孩子尽早养成收拾东西的好习惯。 今天小编整理了几个小技巧,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希望对各位妈妈有用! 确定收纳位置 家里应该尽可能地整理有序,各种物品都放置在固定位置,让孩子适应并熟悉这个环境。给孩子准备专门收拾玩具的箱子,高度、大小要适合孩子。每次只玩一个玩具,玩完以后,要求孩子或和孩子一起把玩具放回原处,再更换另一个玩具。正处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会对家里物品的摆放有要求,应抓住这个教育机会,帮孩子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 有趣的收拾过程在孩子的眼中,玩具是有生命的。父母可对孩子说:“你愿意送玩具宝宝回家吗?” “玩具宝宝躺在冰冷的地上,它太可怜了

  • 如何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
    如何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

    案例:我的女儿3岁半了,她很喜欢和小区里的几个同龄的孩子玩耍,可是经常玩着玩着,我女儿就落单了。女儿很难过,她哭着跑来问我:“为什么大家都不跟我玩儿?”我安慰她:“他们待会儿还会跟你玩的。”可是看着孩子还是一个人默默呆在角落,我很难受,要怎么做能让孩子更受欢迎呢? 美国的人际关系学大师卡耐基认为:在未来社会,成功源于30%的才能加70%的人际协调能力。2至6岁的孩子,正处于社交能力的建立和培养初期,如果你也有和案例中那位妈妈一样的困扰,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引导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 理解别人的感受 心理学家指出,对情感的理解能力是决定学龄前儿童社交能力强弱的关键,对情感的理解能力越强,孩子越容易受到同龄伙伴的喜欢。 父母在生活中要及时关注和回应孩子的情绪,多站在孩子的立场看待问题,然后诱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别人的感受。当孩子间发生不愉快时,只有当他意识到自己

  • 孩子放学回家,你的提问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孩子放学回家,你的提问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我们曾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与孩子的聊天和问话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看似随意的问话背后,不仅体现了中外教育理念的迥异,更在不自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教育。 不同的问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中国父母:更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内心动机:知晓和掌控;国外父母: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成功感的建立和伙伴交往上,内心动机:了解、鼓励和引导。 二者利弊分析:中国父母:对孩子爱和关心的发问,本身无可厚非,但这会暗示孩子更多地关注生活和学习,却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和成功感的建立;国外父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孩子倾谈的欲望和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   而关于孩子放学回家后的这段时间,专家们认为是孩子的活动范围由幼儿园(学校)场所向家庭场所切换的过程,是非常关键的时

  • 假期帮孩子远离坏习惯,这些建议值得一看
    假期帮孩子远离坏习惯,这些建议值得一看

    《假期让孩子这样远离坏习惯》时长:4’40”(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但是破坏一个习惯却可能用不了3天时间。在暑假里,很多父母会迎来孩子更长的习惯养成周期,各位爸爸妈妈们可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千万别放松对孩子进行习惯养成教育,以保持幼儿园和家庭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为确保有规律的节奏不被打破,小编在这里帮大家总结了以下三点建议,希望对各位爸爸妈妈们有所帮助: 1千万别让放松变成放纵 放假是孩子放松休息的时间,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地睡懒觉、看电视、吃零食,让原本的放松变成了放纵。良好的规则意识在假期中更加需要得到强化,如果任由孩子放纵,将会让本应美好的假期失去其原有的意义,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2一定要有个“暑期计划” 父母应该充分利用好暑假的大好时机,引导他列出自己感

  • 家有“话唠”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家有“话唠”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

    很多妈妈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会突然之间爱上说话,而且说个不停。其实这是孩子语言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表明孩子到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所以,孩子爱说话没有问题,如果家长引导得当,孩子的语言能力还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说话,并积极作出回应 1爱说话的孩子善于思考 孩子在说话说明他正在思考。比如,孩子看见下雨,他会喋喋不休地问太阳公公去哪里了?他什么时候回来?天空撕开了一个口子吗?他们总会想到很多让你意想不到的答案。有时候孩子的话颠三倒四、毫无逻辑,让人摸不清头脑,其实这是因为我们不懂孩子的世界和思维。我们可以蹲下来仔细聆听,用心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顺着孩子的想法和他一起“异想天开”。 2爱说话的孩子具有领导者的潜力 爱说话的孩子更善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是作为领导力的关键能力之一。语言魅力需要从小培养,让孩子会说

  • 童年的安全感,是孩子幸福一生的基石
    童年的安全感,是孩子幸福一生的基石

    安全感,是奠定孩子幸福一生的基石。 心理学家把安全感称为人的心理免疫系统,良好的安全感是发展完整人格的基础。 我们身边那些心态平稳、性情温和、自信快乐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安全感良好的人。当然,也有一些人,他们总是试图从外在寻找存在感、认同感,往往心存戒备,这正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让孩子得到充分关爱和情感满足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者是其他的养育者,这种依恋在婴儿与养育者的相互交往和感情交流过程中就已经形成了。孩子的要求并不仅仅是物质需要得到满足,还希望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基本的心理安全和保障。 一位朋友曾这样向我说起他和爸爸的关系:小时候他很害怕去医院打针,爸爸每次都只是牵着他的手,从来不会抱着他帮他抵御打针所带来的恐惧。爸爸总是很严厉,他稍不听话,爸爸就会动用武力。所以,他从小内向胆小,很害

  • 再好的教育理念都不如这四个字
    再好的教育理念都不如这四个字

    再牛的教育理念都不如这四个字:言-传-身-教! 我们身边会有很多这样的妈妈,包括我自己,各类益智玩具买得房间都要堆不下了,却发现,孩子玩几天就失去兴致。但是,很多孩子会很喜欢玩手机。于是父母会抱怨,为什么孩子那么喜欢手机呢?声光电的玩具哪一个不比手机好玩呢? 答案是:因为你经常玩手机。你的手里经常没有离开过手机:下班回到家经常拿着手机开门、吃饭时不忘扫几眼、睡前靠在床上手里还是手机,就连孩子要你看他的绘画作品时,虽然嘴里答应着,但眼睛依然没有离开过手机。 他一直看着妈妈在玩一个长方形的东西,他一定认为那很好玩,否则为什么妈妈那么舍不得离手?耳濡目染之后便慢慢产生了兴趣。他甚至喜欢所有人的手机,包括电梯里陌生人手里的手机,看到了会下意识地反应探头去看。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如果我们手里经常捧着的不是手机而是书的话,孩子喜欢的会不会是绘本?小孩子对

  • 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我们竟然与国外父母如此不同!
    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我们竟然与国外父母如此不同!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隐藏着一股美的力量,等待被浪漫地唤醒。艺术教育的真正意义,不是在孩子还需要探索的年纪让他们记乐谱、背技巧,成人的虚荣心与功利化的教育合谋,只会塑造出一代又一代不懂快乐、不敢创造的人。下面一起看看国外父母是如何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吧!希望能给我们的父母一些反思。 法国:注重对艺术的感悟  众所周知,法国享有“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的美誉,很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对艺术的感悟能力,会在家中的墙上贴很多白纸,并准备好各种绘画工具,方便孩子有灵感了随时涂鸦;有的父母还会给孩子买各种手工制作材料,让孩子兴趣来了可以即兴创作。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孩子对艺术普遍有独特的感知和认识,比如让他们看一幅画,他们就能说出它的配色、明暗、构图等等,并能说出对画的感想。 日本:营造浓厚的家庭艺术氛围 日本的父母很擅长通过营造浓厚的家

  • 爸爸们都去哪了?这个一定要让爸爸们看到!
    爸爸们都去哪了?这个一定要让爸爸们看到!

    偶尔,他也会看电脑、接电话,但看孩子过来的时候,总是立刻关上电脑、挂掉电话,蹲下高大的身躯等他的孩子跑到怀里。后来的一次,这个外籍爸爸问‘为什么中国餐馆里、学校门口、游乐场都是妈妈和老人陪孩子,中国的爸爸去哪了?’”中国的爸爸们都去哪了? 这句话不仅道出这位外籍爸爸的心声,也是多少妈妈和孩子的心声!每当提到教育,很多人会理所当然地想到那是妈妈的责任。现实生活中,也会听到很多妈妈们抱怨,“有孩子好像对男人的改变不大,比较负责任的爸爸会更努力地赚钱,但对业余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朦胧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越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更大。 在缺乏父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父爱缺乏综合症"的可能更大。少时患综合症的孩子,中学辍学率要高出2倍,犯罪

  • 宝贝,我不会给你贴上“口吃”的标签
    宝贝,我不会给你贴上“口吃”的标签

    “最近丝瓜说话老重复,口吃了可咋办?” 下班回家,奶奶跟我反应了一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关于丝瓜的语言能力问题,说话结巴,有口吃的问题,我简单听了下奶奶的描述,弄清了根源。 宝宝说话“口吃”啦? 据奶奶描述,丝瓜的口吃主要表现在,比如看到楼下有好几只猫咪,他便兴奋地指着大叫:“那,那,那里有猫猫,花花猫猫,黑猫猫”。 以我对丝瓜的判断,这根本不是口吃嘛。我从六个月就开始给丝瓜讲故事,到现在已经看了近五十本书了,他对绘本的理解能力十分不错。而且跟我在一起时,我也没发现这个毛病。所以,我推测:丝瓜的口吃现象是因为“语言能力滞后于思维发育”。简单来说,就是宝宝的理解能力强了,但语言表达能力还跟不上。 当他看到喜欢的、新奇的东西,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思维速度抢在了口头表达前头,话说到一半就忘了说什么,这时候重复

    标签:口吃
  • 消极的父母顺其自然,积极的父母创造“自然”
    消极的父母顺其自然,积极的父母创造“自然”

    高晓松,一位优秀的音乐人、制作人、导演、脱口秀节目主持人。 同时,他也有另外一个身份——一位父亲。高晓松的爱女名叫Zoe。“Zoe”在希腊语中是生命的意思,足可见高晓松对于爱女的殷殷期冀。 作为音乐人,他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作为父亲,他说: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 在音乐界有着独特创作风格的高晓松,自己接受着怎样的家庭教育呢?他自己又有着怎样的家教观念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高晓松与女儿一起滑雪 “妈妈告诉我,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大概去过三十多个国家了,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

  • 风靡美国教育界的思维模式,浓缩成这9句话,贴遍了全美教室!
    风靡美国教育界的思维模式,浓缩成这9句话,贴遍了全美教室!

    在斯坦福教育理念中,有一个叫 “ 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的概念,它是相对固定型思维的一种心智模式,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 研究表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做事不易放弃,更能从过程中享受到乐趣,更容易寻求帮助,复原力更强,也就是更加坚毅。他们会更在意自己从一件事中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而不仅仅是能够通过考试。 成长型思维对孩子非常重要,所以这个概念近几年风靡了整个美国教育界,几乎每个学校都用各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融入这一思想。 非常有趣的是,大多数学校都不约而同地在最显眼的地方张贴着这样一幅anchor chart(要点图)。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海报虽然样式各异,但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Change Your word, Change your

  •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到底好不好?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到底好不好?

    01 2007年美国人口普查研究表明,650万18岁以下的孩子和至少一位祖父母生活,160万孩子完全由祖父母抚养。 中国目前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抚养或者与父母共同抚养的孩子也越来越多,那么孩子由祖父母抚养好吗?这个问题其实也是一直在困扰着很多父母。 密歇根大学教授Pilkauskas和康奈尔大学教授Dunifon共同发表了一篇研究,研究称,即便祖父母的各种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教育背景、婚姻状况等)比孩子亲生父母好,或者他们的抚养风格与调查中的母亲抚养风格相似,完全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孩子学业上的平均表现都会更差,社交问题和情绪问题会比由父母亲自抚养长大的孩子多。 尽管祖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和他们当时抚养自己孩子的方式差不多,孩子的整体情况都比他们自己孩子(即孩子父母)的情况糟糕。这些孩子的老师也报告,孩子在文科和数学上的

  • 这类父亲,没资格抱怨孩子叛逆
    这类父亲,没资格抱怨孩子叛逆

    01 前几天一个朋友突然找到我,说有急事咨询,十万火急,事关人命。 这个朋友是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工作很忙,每个月有一两个星期都在外地出差。因为他太忙,我们的联系其实很少。 我一直觉得这位朋友是人生赢家,收入高、社会地位高,妻子美丽贤惠,将家人照顾得非常好。他有一个儿子,从小也很懂事,成绩一直很好,去年还考上了重点中学。他时常骄傲的告诉我们,儿子从来没让他操过心。 我们本来约好了时间见面,可是临近了他又打电话说公司一个项目需要他去处理一下,晚上要赶去另一个城市,只能电话先简短沟通一下。 他说是儿子出了点问题。 儿子进了高中以后,成绩就越来越差,前段时间他听妻子说,儿子逃了几次课。 可即便这样,他也没怎么管,与学校沟通、管理孩子的事情基本上还是孩子母亲在负责。 “我没时间,”朋友

    标签:叛逆
  • 若你的孩子是女孩,越早知道这些越好
    若你的孩子是女孩,越早知道这些越好

    这个女孩叫艾莉,今年五岁 在她这个年纪 她已经知道一些事情 比如 她知道怎么刷牙 如何穿鞋 她知道怎么给妹妹讲故事 知道怎么拼出一个单词 她知道自己很聪明 很敏捷,也很强壮 她知道自己有很多可能 但是她不知道 这个世界对女孩来说 困难更多 她喜欢用乐高玩具拼出一座座“高楼” 但她不知道 世界上只有11%的女工程师 不到20%的女主管和女领导 她喜欢画画 她喜欢拍照 但她不知道 在纽约都市博物馆展出的作品中 只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