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教案幼儿园教育亲子活动亲子游戏
  • 你和孩子的距离,在于你们的沟通方式
    你和孩子的距离,在于你们的沟通方式

    这让做父母的很是困惑,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愿意和我们沟通呢? 看完下面的漫画,你或许就知道答案了。 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孩子跟家长说话时,家长眼睛不离电视、手机。你是孩子,你也会觉得很挫败、气馁吧。所以孩子就“还是算了吧”,天长日久,他就选择“闭嘴”了。 试试这样: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当孩子给你说一件事的时候,放下手机,离开电视,停下家务,认真听,用全神贯注的倾听来代替心不在焉。 只有让孩子知道家长在真正的听他说,他才会更愿意把自己的困难、感受告诉家长。 孩子给你讲话时,家长的提问、责怪或者建议会打乱孩子的思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讲事情、想问题,所以最后就是“别烦我了!” 试试这样:

    标签:亲子沟通
  • 暑假过半,七招专治孩子拖拉、磨蹭、慢!
    暑假过半,七招专治孩子拖拉、磨蹭、慢!

    小家伙爱拖延,“快一点”妈要崩溃 “我家孩子干啥都慢,起床要催几次,穿个袜子能穿5分钟,刷牙洗脸也慢腾腾,每天早上搞得都像打仗一样。”说起孩子的磨蹭,妈妈们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某妈在一家私企上班,考勤很严格,迟到不仅罚款,还要扣奖金。所以,每天早上,她一醒来就把自己调成了“着急”模式,慌忙刷牙洗脸、做饭、叫孩子起床…… “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我不得不提前给她的杯子盛好水,牙膏挤好,书包帮她拿好,水杯装满水。”这个妈妈说,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永远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她说,她必须要7:15前出门,才赶得及将孩子送到学校,然后直奔单位,在最后几分钟内冲进办公楼,到考勤机前按下指印。 所以,每天早上,她不停地催促孩子“快点,快点”,“我感觉这磨蹭孩子快把我给逼疯了。”“我家孩子也这样,干啥都慢腾腾,不紧不慢,我经常催,也没见

  • 孩子胆小不合群,怎么办?
    孩子胆小不合群,怎么办?

    A: 孩子没有任何问题,妈妈应该让孩子跟着自己的节奏来。 如果孩子不想走,说明她是有兴趣的。有的孩子个性就是,要清清楚楚地看到别人怎么玩,他才参与进去。 观察也是学习的过程。很多人都这样,要弄明白了以后才会动手,要不然觉得不安全。其实这样的个性,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太过莽撞,有什么不好呢? 当然也有人性格相反,他们比较爱冒险,很喜欢在体验中学习。而这就是不同孩子的性格,各有各的好。 有多少冒险精神,越在小时候,越跟先天气质有关。有的人做事只要有一成把握就敢尝试,有的人要五成,而有的人不到七八成就肯定不做。 当然,这种精神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看到自己有必要多一点冒险精神,他会发展这个部分。而另一些人因为太过冒险而总是碰壁,他也会在磨砺中变得比较收敛和谨慎。 现在很多父母因为孩子

  • 孩子的玩具被损坏,这个妈妈的做法价值百万
    孩子的玩具被损坏,这个妈妈的做法价值百万

    01 小孩子在一起玩,时常争抢玩具。 比如喆同学,动作非常快,我紧紧盯着,他有时还是会刚问完“我可以玩你这个吗?”,便直接下手去拿。 怕他和别的小朋友有冲突,我带孩子一般只混熟人圈。 那么,问题来了,每次聚会都是四五个甚至更多3岁的小盆友,又都非常熟悉,争起玩具来自然更加肆无忌惮,哭声叫喊声那是此起彼伏。 有争抢就会有破坏。因为家长们都很熟,自家玩具坏了,一般都说没事没事。因为玩具一般价值也不高,一方家长要赔,另一方也不好意思要。 02 前几天去海边,认识了同住一层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都曾出国留学,3岁的女儿小森也彬彬有礼。 熟悉之后,我们经常带孩子一起去海边游泳、玩沙子。 一天上午,我们一行10个大人、5个孩子一起去海边捡贝壳、挖螃蟹。玩着玩着,小男孩儿丁丁突然去抓小森水

  • 以下提示会让孩子爱上阅读 !你选的书不会再受“冷落”了
    以下提示会让孩子爱上阅读 !你选的书不会再受“冷落”了

    可是有些父母就无可奈何地说了“我们家的孩子怎么就不喜欢阅读呢?”,这其中的原因可能也是多种多样,先说个最常见的例子吧,比如,有些父母经常会给孩子买些识字卡片、唐诗三百首,有时间就赶紧读,可是有些娃似乎不太感兴趣;有还些父母会把“识字”和“阅读”当做一回事来对待,孩子也没什么兴趣,这样的阅读更说不上什么“快乐”,时间久了孩子就会比较排斥阅读。 其实,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的阶段性特点、兴趣,去选择一些书,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阅读,而不是盲目的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给孩子选,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说说关于早期阅读的一些事吧。 从什么时候就能给孩子进行阅读了呢? 从小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其实并没有硬性的时间规定,一般来说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逐步来准备了。对于婴儿小宝宝来说,最开始可以准备黑白书、黑白卡或者是大一些的简单对比图片也可以给宝宝一边看一边讲一讲。通常孩子刚出

    标签:阅读能力
  • 父母们,别放弃你的管教权柄
    父母们,别放弃你的管教权柄

    文 | 马睿欣 (本文节选自《管教的智慧》一书,2013年4月出版,中国言实出版社) 作者简介:马睿欣,多年来在夫妻和亲子关系领域做辅导。三个孩子的妈妈,出生于台湾,目前与先生定居洛杉矶,另著有《理家理心》、《直面网络》等书。 养孩子让父母谦卑,养到比较难搞的孩子,作爸妈就有机会重整生命。我相信,一个孩子对许多人事物的反应,是自幼在家庭里和家人互动学来的。尤其,与父母之间的互动。 所以,一个孩子得着聆听的养分,终于听见之后,还需要施予正确回应的养分,帮助他们懂得合适地,正确地与别人的话语互动。 不听话的孩子是父母教出来的? “不会呀!我的命令很简单,一点都不难回应,我叫他坐下,而且还用手把他压在椅子上,可是我一松手,他马上就站起来跑来跑去。”父母说。 “这不是叛逆是什么?”

    标签:家庭教育
  •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把规则当回事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把规则当回事

    无独有偶,2009年3月,3名男子爬完野长城后,为超近路下山,翻越3道防护网,闯入八达岭野生动物园虎园,一名男子刚一跳入虎园就被一只东北虎扑倒咬中喉咙,当场身亡。据两名幸存者交代,他们当时也看到,在护网外有写着“内有猛兽,禁止入内”的牌子,但3人不信里面真有猛兽,要“翻过去试一试”。 动物园悲剧只是生活的一角,漠视规则的例子不胜枚举。从随地乱扔垃圾,任意插队到乘车不系安全带、水库游泳、高层住户从窗户直接往外扔东西。难道我们不知道这样做不对吗?显然不是!那又为什么“明知故犯”呢?因为我们没有权柄意识! 权柄是什么?权柄要我们完全顺服,可是,人的本性却是悖逆和质疑。所以,在规则面前,我们会在心里小声地对自己说:真的有那么严重吗?不见得吧?我还是试试看比较好。 很多次,我们试了,发现并没有什么后果,比如,你习惯横穿马路,一次两次天天如此

    标签:家庭教育
  • 读懂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敏感期,不焦虑少犯错……
    读懂孩子成长的五个关键敏感期,不焦虑少犯错……

    成长是有规律的,成长也有它的秘密。 无数的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揣测去折磨那些成长中的孩子。 比如孩子成长的敏感期,如果不是真正关心孩子的话,又有多少人会去探究。 我也是从刚刚做父亲的时候开始,一步一步地去学习,去了解。 本文有点长,建议收藏,慢慢读。因为有很多的父母在焦虑,在犯错,今天将五个常见的问题,通过敏感期这个角度来解读,帮助父母们更了解孩子。 前几天有一个妈妈问我:鱼爸,我儿子现在一岁七个月了,现在出去跟小朋友玩,他都是玩自己的,也不给别人碰他的玩具,我跟他说要一起分享。他就生我气,会好委屈,有时还打我,后面就哭,我现在怀疑是不是我凶他多了,让他缺乏安全感? 如果明白孩子在两岁左右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的

  • 你是选择让孩子出人头地做精英阶层,还是幸福而平凡地生活?这就是夏山和伊顿的区别
    你是选择让孩子出人头地做精英阶层,还是幸福而平凡地生活?这就是夏山和伊顿的区别

    如今在中国,要讨论教育,尤其是新教育、放养,释放孩子天性、素质教育、快乐教育……这些话题,很难绕过一本书和一个同名的学校——夏山学校。 在夏山学校,上午上课,下午自由活动,即便上午上课,学生们也是想上课就上课,想不上课就不上课;在夏山学校,异性之间可以自由交往,学生们可以随时谈论性,没有任何不可以说的话题;学校的一切管理靠学生自己召开的自治大会,虽然校规有180条之多,但全部都是孩子们自己制定下来的。 夏山的自治会议。 这个被主流教育视为另类的、激进的学校,已经有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年中,因为《夏山学校》图书的流行,先后出现了欧洲、美国、日本的孩子留学夏山的潮流,如今来自中国的孩子占据了外国留学生的很大一部分。 夏山学校的存在,仿佛在试探教育的底限:由兴趣和热爱驱动的学习究竟能否支持一个人的整个人生,难道真的不需要吃吃苦,做

    标签:教育方法
  • 你会给孩子选择故事吗?
    你会给孩子选择故事吗?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爸爸妈妈讲睡前故事,除了能够感受爸妈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温馨感之外,还能够体验故事世界里的种种好玩的事情。 那么,请问,你真的会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故事吗?书店里有那么多绚丽夺目的故事书,哪一本才是更适合自己孩子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应该怎样选择吧! 一、寻找最原版的故事 那些最能够触及孩子发展需要的故事,往往是最没有被冲淡的故事,换句话说就是故事最原始、最真实的样子。 经典的故事,大都是作者们有感而发之作,是将现实抽象化的作品。故事中主人公可能经历种种磨难,在每一个困难面前,主人公都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克服。 成人可能会觉得故事的过程看起来冗长繁杂,故事的结尾却总是一样的,实在无用。其实不然,故事中的每个经历,都会有孩子感兴趣的地方,那些方法、勇气、内在冲突等,都可能会促进孩子的成长。 所以,试

  • 这四种高危性格,宝宝在三岁之前一定要改掉!
    这四种高危性格,宝宝在三岁之前一定要改掉!

    一、我不行 这是让父母最揪心的一句话,这也说明孩子缺乏自信。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被督促着开始,一点小障碍就会将他吓到,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 建议:家长应多去鼓励孩子的努力,享受整个过程并非结果。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程,让孩子更有自信的面对困难。 二、坏脾气 情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会控制自我情绪。教育孩子控制情绪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对于性子急的父母而言,更是尤为困难。 建议:想要教育孩子控制脾气,家长要以身作则时刻控制自己的脾气。而且要告诉孩子可以生气,但是以消极或者给他人带来伤害的方式发泄是不可接受的。 三、孤僻 有些孩子不管到哪都可以和小朋友打成一片,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而有的孩子则让同

  • 没有离不开父母的孩子—读《两个男孩的完美假日》
    没有离不开父母的孩子—读《两个男孩的完美假日》

    封面上,两个小男孩非常“开心”地摆着pose面对镜头,就像父母期待的那样美美地配合着拍照,以便发朋友圈用(呵呵),而旁白却是“我们俩得在这儿站多久笑多久啊?拍完这张照片,我们就能变回正常人啦!”图文如此“不和谐”,却让人感到别样的幽默,翻到扉页,两个男孩做着鬼脸,一改乖巧摸样,回到了他们本真状态,这本书叫《两个男孩的完美假日》。 绘本讲述了两个小男孩詹姆斯和埃蒙,来到爷爷比尔和奶奶帕姆家,一起参加为期一周的自然夏令营的故事。爷爷爱好大自然,希望通过夏令营让孩子学习一些科学知识,而两个男孩的关注点显然不在这上面。他俩一起享受美食、一起打闹、一起睡觉、一起打游戏……时间过得太快了,不知不觉夏令营就要结束了,在离开的前夜,两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一改疯玩状态,认真用树枝、贝壳、石头搭建了他们的“作品”,而作品中包含了爷爷想要他们学习的“知识”。爷爷奶奶、两

  • “3岁看大,7岁看老”——7岁前必须给孩子立下的规矩
    “3岁看大,7岁看老”——7岁前必须给孩子立下的规矩

    那么,按照年龄不同,7岁前的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呢? 1岁到2岁 You can: ◆ 见到家人欢笑和打招呼。 ◆ 固定的时间地点吃饭。 ◆ 玩具是大家的,给别的小朋友玩玩是件美好的事情。 You can't: ◆ 拿不到东西就哇哇大哭,聪明的小朋友都是会和家长说,需要什么,哇哇大哭解决不了问题。 ◆ 扔东西,这是个不好的习惯。 ◆ 需要什么要讲出来,而不是指一下。 (这个很重要,为什么很多孩子说话不清楚,就是因为他只要一指家长立刻会意,就把东西拿过来了,孩子只负责点头和摇头,这样的孩子说话一定晚,而且表达能力不够好。) 3岁 You can: ◆ 好东西和大家分享,特别是和爸爸妈妈分享,因为他们很辛苦。 ◆ 出门之前一定

  • 到底是孩子无理取闹,还是家长不明真相?
    到底是孩子无理取闹,还是家长不明真相?

    但素,自从升级为老妈子,我才发现,在固执这件事上,还有谁能跟2岁的宝宝比啊?那简直是在用生命演绎“强迫症”啊。 妈妈群里只要一聊起宝宝的“强迫症”,根本停不下来。 A宝:喝水就要那个杯子,吃饭就要那个碗,你想给他换个新的?可人家非是不领情呢! B宝:从外面回来,甭管家里有没有人,一定要宝宝先敲门,才能开门。要是谁不守规矩先开了门,对不起,关上门再来一遍。 C宝:吃饭时,每个人都得坐在自己的(宝宝指定的)位置上。就算是有客人来,位置也不能变。否则一言不合就发脾气,搞得大家好尴尬啊。 D宝:每晚睡前都要读同一本书,作为复读机的妈妈表示想吐了有木有! 如果你家小主也是一枚“强迫症”患者,那上面这啼笑皆非的感受妈妈们一定秒懂。虽然宝宝一脸认真的样子是很可爱,但真要倔起来,也让妈妈们挺抓狂的,到底该咋整呢

  • 当妹妹扯掉姐帽子那一刻,我瞬间泪奔......
    当妹妹扯掉姐帽子那一刻,我瞬间泪奔......

    午休时分,和同事们观看了一则泰国公益视频,又戳中泪点。一对父母早逝的姐妹,在母亲去世后,姐妹俩相杀相爱、互相扶持、支撑,共度生活难关、走向美好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使我对“二胎”,又有了新的看法。 1、因父母的早逝,姐妹俩相依相偎,姐姐一直担负着照顾妹妹重任,为她烧饭、穿衣、洗澡、教育,赚钱供养妹妹,俨然一个“小妈妈”形象。 2、小的时候妹妹在她心中并不受欢迎,因为一个洋娃娃事情,姐妹俩起了纷争。妈妈重重打姐姐一耳光,让她以后让着妹妹,那份痛楚她时刻记得。从此在内心恨透了这个来分享她玩具、抢父母爱的家伙,对妹妹恨之入骨。 3、可妈妈的早逝使姐妹俩相依为命,姐姐如长母般照顾妹妹。由于把妹妹看的太重、约束太紧,青春期的妹妹充满了叛逆,不但对姐的教诲听不进去,还偷姐的钱去歌舞会瞎混、夜不归宿。

  • 用手机哄孩子,看过这些你会后悔!
    用手机哄孩子,看过这些你会后悔!

    在如今崇尚客户体验的时代,孩子们也成为了一些公司的营销对象,智能手机代替玩具已经成了很普遍的现象,孩子们确实能从智能手机中学到很多东西,并能体验到很多的乐趣,但是对于控制力比较弱的孩子们,过早频繁使用手机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父母让孩子迷上了智能手机? 小孩子迷上智能手机的原因,好玩又有趣。 华丽的屏幕、欢乐的声音、有趣的触屏、动画片和游戏一下子把孩子吸引了,频繁的使用智能手机,让当初照看孩子时为了图省事,给孩子玩手机的妈妈们开始担心起来了,最新的一个研究数据说明了问题,对1000名0~5岁幼儿父母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的智能手机使用率为80.4%。3岁就开始玩手机的达到32.5%,给孩子看智能手机的主要原因是“让孩子老实一会儿”的最多,占52.9 %。这个数据充分的显示80后父母陪伴孩子的心理状态,值得深思。

  • 据说,妈妈的脾气跟孩子的年龄是成正比的?!
    据说,妈妈的脾气跟孩子的年龄是成正比的?!

    大概每个妈妈都会有一种这样的感受:看到宝宝刚出生时那小小的身体、小小的鼻子、小小的嘴巴特别可爱,真的有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感觉,所以见到他的那一刻就发誓这辈子一定要细心的呵护他! 打他骂他这样的事完全没想过,可谁知道呢?真正带了孩子以后才发现:孩子的年龄长了,自己的脾气也跟着长了! 比如这些总让人火冒三丈的事你是不是也碰到过呢? 虽然也知道宝宝慢慢长大,有了他自己的想法,比之前调皮些很正常,也知道总对孩子发火对他不好,但我还是很难抑制住心里的烦躁,也许是自己的耐心已经在带孩子的疲劳里磨的一干二净了?即便如此,这大概也不能成为自己吼孩子的理由吧,希望有一天大家都能慢慢的不忘初心,成为一个温柔宽容的妈妈,一起努力吧!

  • 震惊!犹太父母“授之以渔”,中国父母却“授之以鱼”!
    震惊!犹太父母“授之以渔”,中国父母却“授之以鱼”!

    有句话说,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犹太人一直以来都被公认为是一个优秀的民族,他们凭着聪明勤劳创造出很多出色的成绩。 老马,一个生活在美国的犹太人,他父亲从小就灌输他生意经。犹太人所谓的教小孩子挣钱,完全不是我们想像中让小孩“打个工”那样简单,他们培养的是孩子独立,责任,奋进,以及挣更多钱的能力。 老马的第一笔生意是在他7岁那年。他被父亲逼着他找了一份送报的工作。老马心想:既然都挨家挨户送报纸了,不如顺便推销车牌保护罩。于是他就批发来一些车牌保护罩。在推销的过程中大家都不忍心拒绝小孩,但也有碰壁的时候。有一次,一个男人拒绝了他。 “你有两辆车,四个拍照都已经很旧了。”“我不需要。”对方一口回绝。“那你可以买一个试试呀!用几个月对比一下,看看牌照能不能用久一点?” 7岁的老马心想,如果不能卖出去 4 个,卖1个也行!小小年纪就能懂得这个道

    标签:教育方法
  • 0-6岁的男孩该怎么养?你真的知道吗?
    0-6岁的男孩该怎么养?你真的知道吗?

    在培养男孩的过程中,父母首先应该知道男孩成长过程的三个阶段。今天我们着重聊聊第一阶段:温柔幼年。 这个阶段里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需要很多的爱和安全感,需要与抚育人建立特殊的亲密连接。这个抚育者往往是母亲,母亲提供他最需要的奶水、安抚和拥抱。父亲这时候会和孩子玩一些让他兴奋的游戏,比如抛高,骑肩上等。这个阶段也是男孩和女孩开始逐渐有区别的阶段。 女孩比男孩更擅长识别人脸,触觉更敏锐。男孩则生长得更快,2、3岁开始就会占用更多的空间给自己玩耍,喜欢使用物品,喜欢把积木搭高。 通常情况下母亲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抚育者,因此孩子会把母亲当作爱的学习榜样。如果母亲用温柔但坚定的方式设定规矩,孩子会欣然接受并进步很快,因为他可以感受到妈妈的爱。反之,如果一味用打骂或羞辱的方式,孩子也会变得叛逆暴戾。 同理,如果母亲经常因为生活琐事导致

  • 6-14岁少儿养成法则,家长一定要未雨绸缪~
    6-14岁少儿养成法则,家长一定要未雨绸缪~

    H 6-14岁的男孩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6岁左右,男孩会有一个大的转变,喜欢挥枪舞棒,模仿超人、蝙蝠侠等英雄人物,制造噪声甚至是麻烦。并且开始很粘父亲,向其学习、模仿。如果这时候得不到父亲的注意,极有可能出现行为问题,如打架、具有攻击性、在学校不服管教等。 这个阶段的男孩虽然开始粘爸爸,但母亲的角色同样很重要。父亲教会男孩坚毅顽强、勇敢正义,母亲则是让男孩学会内心柔软,温柔体贴。兼备这两种特性的男性相对来说人格更加完善,婚姻和人际关系也更加和谐。 即便是男孩渐渐长大,母亲都应该让男孩知道自己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爱护他,有一些母亲会因为男孩长大而渐渐疏离他,这样的男孩长大后往往人际关系僵硬,感情单调。实际上,母亲永远都可以和儿子保持亲密,使其拥有柔软的内心。 有的父亲抱怨儿子和妈妈太亲了,其实并不是母亲做得太多,而是自己和儿子互动

    标签:家庭教育